杜比台卡是干什么用的什么

查看: 23999|回复: 216
让你的电脑拥有天籁之音,更换杜比音效驱动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8:30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pig4444 于
10:18 编辑
注:由用户反映不支持XP,所以如果您是XP用户请慎重下载,我会在之后测试完毕后得出最终结果!
& && && && &现在的电脑,不管是台式还是笔记本声卡一般都是集成的,音效大家都大同小异,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不包括哪些电脑发烧友,自己DIY的,现在如果你的声卡是Realtek声卡那么你就可以更换为效果超棒的Dolby音效的修改版驱动程序。让你的电脑声音爆起来。
& && && &&&PS:杜比是英国R.M.DOLBY博士的中译名,他在美国设立的杜比实验室,先后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家庭中常常用到的杜比技术主要包括杜比降噪系统和杜比环绕声系统。
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1.检查自己的声卡是否是Realtek声卡
如上图所示,打开设备管理器看,查看声音下面的是否是realtek声卡字样,(本图是已经装好dolby音效驱动后的, 与你有一定差异)
2.查看声卡具体版本号
如图,点击声卡属性-&详细信息-&属性选择“设备ID” 查看值 是否在下列列表
支持声卡范围:
如果以上需求都满足,那么你就可以安装dolby音效驱动了。
3.卸载Realtek驱动
在声卡上右键卸载操作。
4.安装修改版的驱动 Realtek 2.59 with DHT4.rar
5.安装修改好的DTPC,安装选择 “Install driver”
杜比预制了3种音效模式,分别是音乐、电影、游戏,你也可以自由调整均衡器。或者自己添加新的模式、。!把声音调大,感受真实的环绕立体声吧,让你的耳朵爆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你的分享,学习着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1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有没有用?试试看。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1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发不出去?再发一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没音响也白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东西,回头用win7试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东西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电脑声卡是创新7.1.能教我设置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试试看啊,很期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那么神奇啊,那我的电脑也可以使用
本站联系方式:QQ:
Powered by200){this.value=this.value.slice(0,199)}">
这台功放连接电视等2.1声源,可以虚拟成5.1输出,效果只能说一般,要实现真正的5.1的话,着实折腾了一番。首先,播放杜比5.1声道(AC-3)的DVD碟片,可以实现做到真正的5.1声道,但毕竟没有那么多正版的DVD碟片,最终我选择了光纤输入,真正实现了5.1,方法:
用笔记本或台式机,没有光线输出不要禁,加一个某宝上买的USB外置5.1声卡,带光纤输出的那种,便宜的50元左右吧,笔记本安装终极解码,播放器选"PotPlayer",SPDIF音频输出选"AC-3 5.1/48KHz重编码"即可,这样无论是DTS还是其他都可以转为这台功放唯一可以识别的AC-3编码的光纤信号,从而实现用笔记本直接播放MKV,无论看电影还是听DTS的音乐,效果还算可以,起码比2.1或虚拟5.1好多了。总算没有白买这部家庭影院。
共有44条评价
收货后3天评论
买家印象:
收货后8天评论
使用心得:
未及时做出评论,默认好评!
收货后10天评论
使用心得:
未及时做出评论,默认好评!
收货后3天评论
使用心得:
未及时做出评论,默认好评!
收货后10天评论
使用心得:
未及时做出评论,默认好评!
收货后7天评论
使用心得:
未及时做出评论,默认好评!
回复 summer:
回复 您还可以输入400字
支付与账户
扫描下载客户端
本公司游戏产品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使用&&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
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号一楼A区&&客服电话:&&
(C)&&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公安网备62&&沪ICP备号&&沪B2-号【中奖名单】特别的台卡给特别的你!
Dr.杜来开奖了!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
杜比专属海报特别版台卡
中奖名单即将新鲜出炉
在此之前,Dr.杜要公布一下
上周Dr.杜考大家的问题的正确答案
1、《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是杜比视界与杜比全景声格式的电影
2、第一部《赛车总动员》日在美国上映,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3、《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中,“老司机”是指闪电麦昆,“小鲜肉”是指黑风暴杰克逊
你答对了吗?
下面,中奖名单真的来了!
Mr.K?2;??1;?
Daniels-Danny
broken-winged devil
小熊与汤哥
恭喜以上小伙伴获得《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杜比专属海报特别版台卡一份,请尽快在本条推送下留言回复你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电话】,奖品会尽快送达你的身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颜  色:
颜  色:
颜  色:
颜  色:
jd156516ovo
颜  色:
颜  色:
颜  色:
商品名称:
京&&东&&价:
商品评分:
评&&价&&数: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电路方面我不是很懂,但我听过victor的机器,721、631,觉得声音自成风格,十分鲜活明亮,雅佳机虽然声音与它相近,但鲜活度不及胜利机器,胜利机的高音十分开扬,低音量不多,但较深沉,声音是属于讨人喜欢的类型,高档机和低档机在声音上相差不大,只是在用料上有些差别,很不错的。
特别是Victor商标的系列,他的高端机V931三磁头我听过,声音很有厚度,不过感觉上偏浓一些,AIWA的S9000表现更为通透、空气感好,我更喜欢后者。
赞同木子兄,爱华机的声音更扎实,比胜利机有力度,从我听过的机器来说,在音质方面我想是这样排的,爱华—胜利、中道、雅佳、索尼——TEAC、先锋,特别是TEAC和先锋机,用来听古典很不错,流行的就差些了,此两款机高频部分做得不是很好,虽然耐听但通透度确实不够,需要摩机以改善之。它们之间差距并不是很大,但也能较明显地听出不同之处。
有很大的关系,AIWA机的背景噪声控制得很好,得宜于其独特的变压器外置方式和多路电源稳压形式,它的数字输入板连整流滤波都是独立于其他部分的,另外采用低噪声的电容滤波、退耦有显著的效果,上次我摩AIWA机的电源就是为了锦上添花,进一步降低噪声。另外就是电路板的布线、屏蔽等措施是否得当,也是影响信噪比的因素。
我认为从降低噪声的角度出发,原则是....
1、能用薄膜电容的地方尽量用薄膜电容,2、整流管的容量适当加大,并联0.1UF左右薄膜电容以消除开关噪声。3、主滤波电解应该选用低漏电的品种,容量适可而止,并联薄膜电容是改善其高频内阻的有效办法。4、低压电路中(如运放供电)用三洋OS电容做退耦有极低的噪声。5、耦合电容尽量选用无极性的音频电解或薄膜电容。7、信号通路传输线的屏蔽措施不能少,屏蔽层单边接地。8、从价格和安装体积看,日系的补品电解是比较好的选择,也容易购买,电解首选Rubycon BLACK GATE、ELNA SILMIC、DOUREXII、CAREFINE,日本化工的金字音频电解,松下金字,nichicon MUSE,薄膜电容中小体积的汤母逊编带装MKP质优价廉,比拆机的红色小WIMA 可靠。9、更换器件应该讲究性价比,不要盲目用一些高档薄膜电容,收效远小于投资,不划算。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讨论一下二磁头机和三磁头机专做放音用的效果
现有两种意见:1、认为二磁头机因为录放磁头是单磁头,磁隙在磁头的正中,更容易和磁带毛毡配合使磁带紧密接触磁隙,在同样的电路配合下,放音效果应该比较好。三磁头机则是为了实现同步监听功能而不得以采用组合磁头的形式,但磁带毛毡不能对应放音和录音中的任何一个,单从放音角度看,不如二磁头机。2、认为三磁头机采用闭环双主导轴走带机构,虽然磁带毛毡不能正对磁头中心磁隙,但磁带结合紧密程度不比单磁头差,应该不影响放音效果,而二磁头机虽然磁隙正对磁带毛毡,但作为录音、放音兼用磁头就在性能上做出牺牲,如果把磁带改良为双毛毡的机构来对应三磁头机则更好。
三头机录音效果好,年代老,我舍不得用它专门放音。我还想再弄台耐用的三头机专门放音,声音好听就行。我觉得玩三头机声音不是主要的,要想听好声,完全可以用MD、CD。三头机的机心、马达、磁头的可看性,可玩性还是很高的。就象我的SONY tc-k666es的卷带马达异常精致,很难再找到有那么讲究的卷带马达的机器了。两头机里也有多马达的,比如JVC的354、718,可据说老出故障,且不是双主导轴的。
所以我觉得要玩卡座就玩三头机。我也觉得用雅佳的卡座来做放音比较好,像AIWA XK-S9000E用来放音还真有点舍不得,其实楼主上说的问题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如果没有数字设备来竞争,可能真会开发出双毛毡的磁带哩!我有个想法,想搞一部像雅佳GX-73一类的卡座,以AIWA S9000为参照,在放音电路部分加料改装,专门做一部超级放音座,一来可以利用其磁头的优势,二来价格便宜,容易买到,三是可以用这部放音座来播放各种录制的磁带,进行效果上的比较,好玩啊!
放音输入用4580就不知道了,反正我的是分立件,录放板上找不到4580,大板子上还有几颗小红色LED作状态显示,我的9100解析力很好,但整体偏细,特别是与我的先锋A7和中道CR70比,功放音量同一位置时,它的声音要比以上两部机轻一些,可能是输出电平不同的关系,先锋和中道是可变输出,输出电平大一些。PLL用了四块集成,型号上次已经说了,可惜资料丢了。耳放集成型号看不到,要拆电路板才能看到,但是一块八脚直列封装的集成,确实可能是M5218L,EX的仓门是铝制的,也是木边,EV的边是塑料的,内部没比较过。
准备春节期间将雅佳GX-95MKII和AIWA XK-S9000E做一个拼比,写一篇详细报告上来,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品牌的顶级机之间风格的差别了!目前我觉得雅佳的高频比AIWA还好,但中频就不如AIWA好听,不知道ldf兄的雅佳磁头是否被磁化,如果带磁严重会明显地影响到高频响应的
雅佳和爱华的高音应该不会差别太大,中频舒适程度爱华比雅佳肯定好,中气十足,低频量感爱华也比雅佳好些。雅佳的声音就是偏亮偏细。
AD-F600,在世界上最早采用了ADMS(自动消磁系统),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对主轴进行了M.G.P加工(Micro Grain Processing,即表面微粒化防滑加工,使主轴的接触磁带部看起来像磨砂玻璃那样的感觉)。
另外,有关AD-F600的资料能查到的不多,我也没用过AD-F600,好象它使用的是ADRES降噪方式。即Automatic Dynamic Range Expansion System(直译为:自动动态范围扩张系统)。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期,为了减少磁带噪音,各公司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降噪方式,百花齐放,当时被称为ABCD-NR战争。但最后都归结到杜比方式直至今天。
ABCD-NR战争指的是下面的各降噪方式之争。
A: ADRES(东芝), ANRS(胜利)
D: dbx, superD(三洋)
除上述之外,还有Hi-Com (德律风根),Hi-Com II(德律风根和中道共同开发)
索尼也发表了SILENCE-NR方式,用于小二分之一带录象机声音部分的降噪系统。
&录好的磁带在009听时声音很好比较平衡到了随身听上听好象就比较闷&,这种现象一般是二者的磁头方位角有差别,如果您的随身听播放其他磁带能够获得很清晰的声音,说明二者之中必有一个是方位角不正确。偏磁的测试调整应该以信号源作为标准,也就是说监听键打到TAPE或source二者的声音应该是一致的,听不出区别或越接近越好,当然也可以因自己口味的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不同的磁带有不同的偏磁、灵敏度,不见得一定能够获得完全一样的声音,另外,随着机器年代、保存环境、器件状况的不同,CAL测试偏离原来的设计也是正常的,需要校正;磁头的磁化(二手卡座经常与二手音箱堆放在一起,磁头易受磁化)也会影响到磁头本身的频响,使偏磁的调整不灵敏或失效,因此在玩二手卡座时要不断地进行清洗、调试、检查、甚至更换一些旧零件,才能使卡座恢复状态。
是啊,我用SONY的ES 金属带,音源用SONY的cdp-777es,录 莎朗布来幔的CD,效果是叹味观止的,XK-009声音是属于活泼爽朗型,它的音色甜而不腻起落有致,高、中、低三围极其平均,没有偏倚那一频段。分析力虽不算高;但细节资料亦极为齐全(但是要看磁带的好坏的说 哈哈)和CDP-777ES这种档次的CD机都可以一拼的说~~~~~~~~~哈哈 等过几天我搞到XK-S9000,和XK-009比较一下的说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自制杜比B、C高级双卡录音座
盒式录音座仍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模拟音源,尽管在指标测试上与数字音源有差距,但一款优秀的盒式音座其听音评价却非常令人满意。特别是模拟音源音色自然,非普通数字音源能比。制作一款“发烧级”录音座具有一定难度,需有整体考虑和精心制作,并非在普通卡座中“摩”一两只补品元件就可以成为高档机的。
& &卡座机音质与音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卡座机芯与录放电路,后者人们比较重视,而机芯有的则认识不足.难怪有的发烧友换各种电路却总感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对卡座而言,电路平平则听起来音质“干涩”;机芯差则音“发飘”,这也是普通低档卡座声音不好听的原因。用过好卡座都有体会,一款靓声卡座听起来并不比廉价CD机差,购一台好卡座需花费数千元,一般发烧友不敢问津。自制一台好卡座是众多发烧友的愿望,本文从机芯与电路两方面谈一下如何制作卡座。并介绍一款指标高、听音好、装调容易的实用发烧级双卡录音座。
& &一、设计原理
录放机芯是盒式录音座的心脏部件,它直接影响录放质量。评价一个机芯的参数指标较多。但最关键的是带速误差和抖晃率。现在盒式机芯普遍采用电子稳速方式,带速调节容易,即使在业余条件下也容易调节好。抖晃指标取决于机芯的工艺,制造质量,特别是飞轮制造精度。可以说机芯一定则抖晃指标就定,不能通过调试来改善抖晃指标。;唯一办法是选用好的机芯。听音表明,制作好的音座抖晃指标必须小于0.19%,一般普通机芯抖晃指标在0.396左右,故不能选用。有的机芯无法查到指标,可从结构大致判断。一般来讲,抖晃小于0.196的机芯多为全金属结构,特别是主体框架及关键机件如磁头滑板必定是金属制造。从飞轮来看,多是合金铸造,尺寸在⊙50X10以上,表面光亮,并钻有一些小孔(厂家校正用)。那些塑料比例大,飞轮薄而小的机芯不能使用。从机芯程式上看,电逻辑机芯指标—‘般优于普通机芯,如LX-401、FX07均较好。LX-401机;S抖晃仅0.0896,为全电逻辑控制,开门也可电控。电逻辑机芯还有一个优点是控制灵活,配上相应控制电路即可实现多种功能;本文选用2台LX-401全金属电控机芯,配hXY9101CP大规模专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全电子轻触操作、红外线遥控,选曲、搜索、循环等多种功能。该电路还有一个特点,除控制卡座所有功能外,还可输出一组音频遥控信号,通过遥控器操作即可实现功放等的遥控,可谓一“片”多能,有关原理框图见图1。实践表明,在选择机芯上下功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磁头& &
& &盒式录音座有三磁头机和两磁头机。三磁头机指标高,但不易找到且价格昂贵,两磁头机通过合理选用磁头及设计电路也可达到相当不错的效果。录放磁头主要考虑其工作频率,要求大于14kHz。如常用的DM62、TC821DK2C均属这类磁头。有的爱好者片面强调使用双曲面磁头,从理论上说双曲面磁头主要是改善低频轮廓效应,听感并不明显。如降低工作频率追求双曲面则得不偿失。还有的爱好者喜欢在放音卡中使用四轨迹磁头(用于A、B面反转放音),这种磁头上限工作频率都低于10kHz,且两面指标难以做到一致,不能使用。本文中使用TC821DK2C录放磁头。
电路的—‘些特色。
& &(1)放音电路&&放音电路应忠实再现磁带信号,不加修饰,好的放音电路必须有足够的频响,信噪比,失真度指标。实践证明在器件选择上下功夫比在电路设计中摆“花架子”更有效,故本放音电路选取最典型的放音电路程式,选用NE5532(XCl 1C2)运放担任放大,采用全直耦方式工作。由于这些措施,使放音失真、信噪比、频响指标得到保证,特别是低音重放显得干净有力。放音电路的高频指标主要取决于磁头,电路中采取一些措施可适当拓展,如采用TC821DK2C或DM62m头,利用磁头并联电容可将放音频响拓展到18kHz.有的电路采用改变补偿网络来展宽频响是不允许的,这样将引起整个放音特性劣变.实际上这种提刀’是整频段提升而不能表现出真正的高音细节.
& &(2)降噪电路&&盒式音座由于特性所定其信噪比仅能达到55dB左右,这和普通CD机相比差得太远,普通CD信噪比也达80dB以上,故一般卡座放音总有一种“丝丝”背景声。为改善性能,现在高档录音座广泛使用DOLBY B.C降噪系统,在DOLBY.C状态下,自录自放信噪比可达75dB。这样可完全杜绝磁带背景声。DOLBY.C电路比较复杂,本文选用SONY公司近年推出的专业级DOLBY.C电路CX20188,该电路指标高,外围件少?无需调试。需说明的是,DOLBY降噪是一种互补型降噪系统,普通磁带(即不带杜比系统录制的节目带)不能达到降噪效果。
& &(3)录音电路&&录音电路程式较多,中高档机一般采用LC补偿或桥式补偿电路,特别是桥T补偿电路特性好,无需外接电感元件,特别适合高档机采用。本文电路采用NE)构成桥T录音补偿电路。由于采用土15V电源供电,录音电路具有足够的动态,这对大动态的CD音源录制特别有利。
& &两磁头录放电路均涉及磁头切换问题,普通卡座常用电子开关,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噪声及非线性失真问题.为提高性能,本电路采用了全密封式超小型继电器作磁头切换元件,使录放效果更趋完善.
& &本电路另一大特点是设有偏磁微调电路,可以使各种不同牌号磁带得到最佳偏磁,从而达到最佳录音效果。这一点具有实际意义。
& &杜比录音对音源要求较高,在调频录音时易受19kHz导频信号干扰,使编码有误,本机设有19kHz锐截止滤波电路确保录音效果。这部份电路主要由L102、L103、L202、L203及有关元件构成。由于本机录放频响较宽,在录制CD音源时必须去掉19kHz网络,故设有开关使信号源直通。
& &除上述主要电路外还有一些辅助开关电路及附属电路,限于篇幅不多述。
1.放音调试
& & 首先应校正两个卡座的方位角,使用6.3kHz测试带,调节方位角磁头螺钉至两声道输出最大即可。无测试带可用优质原版音乐带调至高音最好即可。接下来是调整输出电平,使用315Hz 0dB测试带,调节VRl01。VRl02(放音卡)、VR201、VR202(录放卡)至线路输出达450mV即可。然后调节VRl06、VR206,使电平表指示在0dB位置,无测试磁带一般只能大致准确,无法保证杜比特性。
& & 2.录音调试
& & 首先调整阻波及偏磁。将音座置于录音状态,调整L101、L201使TP1点的偏磁振荡电压为最小。然后测试R156、R256上的电压,调VRl03、VR203至3.8mV。进行这一步调试时应将偏磁微调电位器VR1置于中点。调整好后将偏磁振荡器停止工作,然后在放音仓中放人315Hz 0dB测试带,调整VRl04、VR204至R156、R256上电压为0.58mV。至此调试工作完成,可进行录放试验。只要按要求选用元器件一般均可达到以下指标。
& & (1)全通道录放频响:
& && && && &30~14,000Hz(0dB)普通带
& && && && &30~18,000Hz(-20dB)普通带
& & (2)全通道信噪比:
& && &&&55dB&&(杜比. 关)
& && && && &&&65dB&&(杜比. B)
& && && && &&&75dB&&(杜比. C)& &
& & (3)放音失真&&&0.3%&&全通道失真&1.5%
& & 本机推荐使用TDKD60普通带,若使用优质铬带&&和金属带则频响可扩展至19~20kHz,信噪比可提高&&2~3dB。& &
& & 四、听音评价&&
& & 本机试听时选用MARANTZ PM80功放,一对自制惠威哑玲音箱。除本文卡座外另选了AKAI GX-32三磁头单卡座(市场时售,新机价人民币3200元),JVC TD-W250双卡录音座(市场售价约1300元)作参照。PM80功放有三组卡座输入,对比听音非常方便、经多位“发烧”高手及圈外人士综合听音评价,结果见附表,
从表中可看出本机效果远比JVCTD-W250卡座好,与AIKA GX-32相比仅大信号录音频响略差,其余均不相伯仲。因为GX-32毕竟是三磁头卡座。从价格上看,本机成本仅几百元,可谓性能价格比极高。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自动偏磁与自动均衡原理
1、自动偏磁与自动均衡概述
众所周知,录音座性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使用的磁带与录音座电路参数不相适应时,往往达不到好的录音效果.目前所用的盒式磁带,按照不同的磁性材料可分为:普通三氧化铁带、二氧化铬带、铁铬双层带、掺钴氧化铁磁带和金属带等五大类,共计200多个品种.这些磁带因材料、工艺和制造厂家的不同,在录音时所要求的最佳偏磁值、电路的均衡特性常数及最佳信号电平也各不相同.如果录音偏磁、均衡和电平都为一固定值,那么磁带的性能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图1是在偏磁、均衡和电平均为一固定值的情况下对日本14种常规磁带(即普通三氧化铁磁带)测得的录放音频率特性.从图中可见,各种磁带的特性差异很大,其中尤以高频特性的差别最明显.实验指出,即使是同一种磁带也有较大的差异,新磁带与旧磁带的差异就更大.虽然在一些高档盒式收录机中也备有适应不同类别磁带的偏磁(BIAS)和均衡特性(EQ)的选择开关,但它一般只能根据特定的磁带牌号和选定的录放磁头来确定,很难以一种偏磁和均衡特性来满足各种不同牌号磁带的要求,使它们均能达到最佳录音性能.
图1 14种日本常规磁带的录放音频率特性曲线
由于使用固定的电路参数无法补偿磁带性能的差异,因此在目前的一些中、高档录音座中,已开始采用微处理器来自动完成上述各种调整.在这类使用微处理器的录音座中,其电路参数的自动调整,是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预先编好的程序,通过检测磁带的性能,迅速、自动地将电路参数调整到最佳使用状态。
2、自动偏磺/自动均衡原理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磁带录音座的录音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录音偏磁、均衡和电平的调整.其中偏磁主要影响高频频响、饱和磁平、谐波失真,对信噪比也有一定影响.均衡主要影响整机频率特性.录音电平则对信噪比、上动态余量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最佳偏磁电流的选择,各国及各公司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德国DIN标准规定以6.3KHz信号录音,调整偏磁电流使得该频率录音输出在过峰值区下降5dB时的偏磁强度为推荐最佳偏磁,如图2(a)所示.菲利浦公司规定为8kHz信号录音的最大输出电平与333Hz录音的最大输出电平相比,下降10dB时的偏磁电流为最佳偏磁,如图2(b)所示.日本工业标准(JIS)则规定以lKHz信号录音时,峰值偏磁两边下降0.5dB的浅偏磁电流值a与深偏磁电流值b的平均值(a+b)/2为最佳工作偏磁电流,如图2(c)所示。
图2 最佳偏磁电流的选择
然而,作为最佳偏磁的自动调整系统,若用图2(a)的方法会因为录音信号频率较高,且偏磁工作点改变太迅速,造成信号输出电平不易稳定而影响检测精度.图2(b)的方式为双信号录音比较法,测量复杂,检测电路也过于复杂.图2(c)的方法虽然偏磁特性变化比较平滑,可是录音输出电子容易稳定,检测精度高,但要求偏磁电流有很大的调整范围.因此,在设计最佳偏磁的自动调整系统时,并不是简单地运用一般的选定方法即可.例如,日本的一种所谓自动磁带响应系统(ATRS)中的自动偏磁系统,就是以5kHz信号的峰值偏磁代替原来的1KHz的峰值偏磁,并通过修正系统得出实际的最佳偏磁电流值,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见,在峰值偏磁附近5KHz电乎的偏磁电流范围较小,这样在自动偏磁过程中检测的搜索就比较迅速准确.
图3 偏磁特性图4 最佳偏磁求法
在实际的自动偏磁系统中,往往是用偏磁强度扫描的办法,先确定基准信号(例如lKHz或5KHz信号)时的峰值偏磁电流,再经系统修正后得出最后的最佳工作偏磁电流.峰值偏磁的方法如图4所示,使偏磁由深至浅,再由浅至深搜索两次.图中偏磁电流扫描波形呈阶梯形是由于它是通过数/模转换器(D/A)来逐渐改变偏磁强度的.当偏磁电流由最大值逐渐扫描到最小值时,可先确定峰值输出电平A,此时对应的偏磁电流为IB(A)。当偏磁电流由最小值再逐渐扫描增大到最大值时,又确定出峰值输出电平B,此时对应的偏磁电流为IB(B),这样由微处理器处理后求得两次扫描峰值偏磁的平均值:
由此可求得最佳偏磁。
最佳偏磁确定之后,接下来调整录音均衡的增益和频率特性,使录放频率特性平坦,即所谓自动均衡。自动均衡的基本原理是:当电平一定的若干频率的基准信号进行录放时,控制录音均衡的增益和频率特性,使各频率的放音输出为一定电平。例如,录音均衡调整方式是先对基准频率信号(400Hz或者1KHz)录音,然后一边调整均衡电路,一边调整频率信号(10KHz)进行录放,使之与基准信号的输出一致。对于录音灵敏度的调整则是对基准信号进行录放音,使之达到放音输出的规定电平值。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中道自动磁头方位角调整功能原理的解释
“录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机构”(Auto Azimuth Alignment)于1979年首次应用在680ZX上,因而打破了20kHz的录音极限说,实现了22kHz的高域录音。
&&680ZX的录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方法是,放进一盘磁带并置于录音状态,然后将“Display”的选择开关拨到“Cal”的位置(见图1)。
图1 将Display的选择拨杆置于Cal一端。
此时,“Play”键上方的绿灯开始闪动,数秒钟以后稳定点亮(见图2),这时,录音头方位角已经调整好。然后将“Display”的开关返回到原位置即可。
图2 “Play”键上方的闪动数秒后稳定下来,表示录音头方位角调整完毕。
其工作原理是,在“Cal”位置上时,将机内产生400Hz的正弦波信号以同样的电平录在磁带上。若录音头方位角与放音头方位角不一致时,则L声道与R声道的信号在到达放音头时会产生相位差,利用此相位差去驱动电机调整录音头方位角,直至相位差消失为止。
图3 中道680ZX等系列的录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原理图。
放音头L声道和R声道拾取的信号经过放大和带通滤波后,将其波形整成方波,送入相位比较电路比较,然后将得到的相位差信号送到后面的微电脑处理器等电路,最后去驱动录音头方位角调整电机。
下面再看看Dragon(龙座)的NAAC(“放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机构”)的工作原理。
图4 中道龙座的NAAC放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与录音头方位角自动调整相似,不同之处是它不是通过对L与R声道所录进的同一400Hz信号进行比较,对R声道两侧的信号进行相位比较,然后进行相位比较,以相位差信号驱动放音头方位角调整电机,调整放音头方位角使其与磁带上轨迹的方位角一致。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磁头拾取的信号经过放大,带通滤波,方波形成,相位比较,运放,功率放大等最后驱动电机。
实际上一条声道的磁迹已经相当狭窄,而在这狭窄的宽度上又要做到用两个磁头拾取信号,因此制造这样的磁头需要相当精密的加工技术。但中道成功地研制出龙座用的八轨磁头,使放音头自动调整最终得以实现。
图5 右图为NAAC磁头的模式图,将一道声轨用上下两个磁头读取。
由于成本太高,龙座以后的CR-70等高级机种并未采用NAAC,而采取了手动放音头方位角调整方式。除了龙座以外,使用NAAC的只有中道的高级车载磁带放音机TD-1200系列,价格昂贵,例如最高档的TD-1200SE LTD的标准价格高达30万8千日元。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怎样更换录音座的磁头
录放磁头磨损严重后要及时进行更换,最好选用原型号的磁头,至少也要选用性能指标与原磁头接近的磁头。选好磁头后,可按下列步骤和方法更换:
⑴ 从机芯上先拆下固定磁头的两颗固定螺丝和弹簧。
⑵ 装好新的磁头,将其中一颗螺丝拧紧,另一颗垫有弹簧的螺丝拧到适当状态,即使磁头位置平整。
⑶ 在立体声磁头中,共4根引脚,上面一排位左声道,下面一排为另一声道。(右声道)从旧磁头上焊下一根引线,焊在新磁头相应位置上。(这样不易焊错)再一一焊下其他引线,对应新磁头一一焊好。
⑷ 放音试听,调整方位角螺丝,使左、右声道声音最大且高音最为丰富即可。方位角调整是指放音卡的放音磁头方位角。组合音响和卡座在设计时已考虑到磁头方位角调整的方便,设有专门的方位角调整孔。现在一般机器均采用座式机芯,磁头在仓门的底部,在仓门的下沿磁头附近设有一个小圆孔或方孔,这便是方位角调整孔。有的机器,其仓门盖板是可以拆下的,在拆下仓门盖板后便露出了方位角调整孔。
  方位角孔较小、较深,调整时要用细长的螺丝刀去调整。孔内的螺丝是磁头上的方位角螺丝,(垫有弹簧的一颗螺丝)在未按下放音键,孔内看不到螺丝,只有按下放音键,磁头滑板上移后,才能在孔中看到方位角螺丝。
  用新的原声磁带放音,调整方位角螺丝,使声音输出最大且高音最为丰富,一般要能听出演员的齿音,此时方位角处于最佳状态。放音卡与录放卡的调整方法一样。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挑战二磁头卡座的录音极限
卡座是一种很容易让人着迷的机器,它最大优点就是总显得不够完美,总有改进的余地,让人穷追不舍。
在卡座鼎盛的年代,国内的发烧友大多没有条件玩三磁头卡座,望着那些用三个磁头轻易就能达到的高性能指标,总忍不住想以手中的二个磁头去博一记。那时用二磁头卡座发烧充满了挑战性,不掏空磁头的潜力誓不罢休。说来有点儿象今天电脑DIYer玩的CPU超频,当年玩DIY卡座的乐趣就是超磁头的频,标称14kHz的,至少也要超到16kHz,同时在动态范围和失真度方面不能有所妥协,否则就跟耍赖没什么区别了。
说到超频,首先关心的问题是二磁头系统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这要看是录音还是放音。可以肯定地说,多数二磁头系统的录音潜力大于放音潜力。但实际上,普通商品二磁头卡座的录音效果却不如放音效果做得好,这是因为这些机器在图纸上就是为放音目的而设计的,其录音部分往往设计得过于简单,不求完美,能录就行。所以,要让二磁头DIY卡座既体现个性又有高的投入回报率,不妨在发挥磁头的录音潜力方面多下些工夫。
二磁头卡座很多是为放音目的而设计的,录音部分往往设计得过于简单,这给我们发烧友留出了不少空间。实际上...
1.录放磁头的录音潜力大于其本身的放音潜力 从录音原理上讲,记录一个高频所需的磁头缝隙要比重放这个高频所需的磁头缝隙宽2倍以上(理想的录音缝隙宽3μm,放音缝隙宽1μm)。由于二磁头机的录音和放音合用同一只磁头(缝隙宽1.4μm),所以在理想状况下其录音频响可以优于放音频响。或许它偏窄的录音缝隙会加剧磁头两极间的磁短路效应,使有效录音输出磁场强度不足,即出现磁头比磁带先磁饱和的现象,但幸好这种问题只发生在录金属带的情况。所以,如果放弃对金属带进行充分录音苛求(实际上无法不放弃),二磁头的录音性能是有再提高的潜力的。不过先别高兴得太早...
2.高阻抗磁头限制了录音潜力的发挥 录放兼用磁头需要身兼二职,它在放音时是电压输出器件,线圈的匝数越多(阻抗越高),放音灵敏度就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信噪比(理想放音头的阻抗约为1kΩ )。但它在被用作录音时是电流驱动器件,希望匝数越少、阻抗越低越好,这对录音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要求就可降低,同时分布参数对讯号的损失也就越少,可以降低补偿的难度(理想录音头阻抗约为80Ω )。不幸的是录放兼用磁头的阻抗取值不得不重点照顾放音的要求(中阻录放磁头的阻抗约为850Ω 左右),但对录音来说,这个阻抗比理想值约高出一个数量级,这给录音放大器的设计增添了不少麻烦,影响了其录音潜能的发挥。归根结底...
3.都是恒流电阻惹的祸 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因为磁头在录音时需要的是恒流驱动,而一般的录音放大器多为恒压输出式的,所以通常不能把磁头直接与放大器相连,而需要串联一只比磁头标准阻抗高10倍的大电阻,称为恒流电阻。这样,虽然减少了磁头阻抗变化对励磁电流的影响,但也大大降低了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利用率,相当于损失了约20dB的放大器动态范围。而在上限频率附近,由于磁头阻抗与频率基本成正比,一只在参考频率下阻抗为850Ω 的磁头在14kHz时的阻抗可能高达10kΩ ,此时设计值一般为10kΩ 左右的恒流电阻又显得不够了。这就是二磁头卡座录音潜能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雪上加霜的问题...
4.录/放转换开关是附加的薄弱环节 每个二磁头机必须使用录/放转换开关,它的缺点实在太多了。首先,这只开关通常会把强、弱信号端口拉得很近,加剧了相互间的串扰;其次,它的机械触点很容易脏,导致接触不良,很多二磁头卡座的磁头和机芯寿命都很长,但整机的寿命就毁在这只开关上;还有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这只多刀开关的每组刀应该是有切换顺序的,例如当从录音状态恢复到放音状态时,应先封闭录音通道,然后等待超音频偏磁按指数规律消失,再把磁头切换回放音输入端,最后打开放音通道。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零点几秒内完成的,其中第二步尤其重要,不然每次切换都让偏磁电流从磁头线圈中嘎然截止,就会在磁头中留下剩磁。所以,要想做好二磁头卡座,还必须花精力妥善处理好录/放转换开的关问题。最后...
5.机芯是基础 精密机械是卡座发烧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不捎带提一下。由于盒式卡带的标准规格中原本没有考虑到三磁头方案,只是当出现三磁头后产生了磁头不能贴紧磁带的问题,才设计了闭环双主导轴系统把磁带绷紧在磁头上,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于盘式机上的张力和力矩稳定器的效果。但这种被逼出来的高档机芯只应用于三磁头卡座,对于二磁头卡座,由于原始标准就能够保证磁头紧贴磁带,不用闭环双主导轴也罢。但高档二磁头卡座的机械系统最好能是(石英)直驱式的,最差也应该是大飞轮扁带/齿轮传动式的,抖晃率应在0.08%以下,否则就不够发烧了。还有...
还有偏磁系统、降噪系统、控制系统、电源系统... 等,但已不属于二磁头录音专题,再多说就跑题了。
通过前面的分析,让我们把焦点集中到如何释放二磁头系统的录音潜能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目前称得上&卡座&的二磁头机在标准测试条件(-20dB)下的频响水平平均为:普通带14kHz,铬带16kHz(有些机器还标出了金属带指标,但前面已经提过,金属带在二磁头机上是几乎不能被&充分&录音的)。我个人认为,一只好的录放兼用磁头的录音(不是放音)潜力,在不损失其它性能的前提下,应该能够达到普通带18kHz,铬带20kHz的水平,关键就要看怎样去设计一个好的录音补偿电路。
但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卡座与功放不同,对电-磁转换过程、特别是录音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和失真进行精准地补偿总显得比其它问题更重要、也更需要专业知识。有时,与其盲目地更换外围补品元件倒不如有的放矢地改进一下核心录音补偿电路更有效。所以,要想走有卡座特色的发烧道路,还需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录音补偿电路的设计上。卡座发展至今,成熟的二磁头录音补偿电路已趋同于常见的几种形式。除了最简单的RC补偿电路外,其它几款电路的录音效果都不错,尤其是桥T式或HFR特殊录音补偿电路更是倍受DIYer的青睐。
前面讨论了二磁头卡座的录音潜力问题,说明录音补偿电路是发挥这个潜力的关键。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几种二磁头卡座中常见的录音补偿电路形式:
1. 简单RC式补偿电路
这是在低档机中用得最多的经济型电路。它由二个无源器件构成,一个是与磁头串联的恒流电阻R,另一个是与R并联的电容C。由于磁头是一个电感,所以整个回路有一个谐振频率,它决定了系统的最高录音频响。虽然在谐振频率附近的高频提升斜率可以超过(普通RC电路的)6dB/OCT,但由于磁头本身的Q值不高,使整这个电路的高频提升斜率也做不高,所以频响只能上到10kHz左右。
2.LC式补偿电路
为了克服简单RC补偿电路的缺点,在LC补偿电路中使用了一只Q值很高的纯电感L,同时把整个补偿网络也移到了放大器的负反馈回路中。这样,它的高频提升斜率就可以灵活调节。它还可以与简单RC电路共同使用,避免了一次性大幅度提升高频所产生的声染色现象。该电路已成为在各种中、高档录音机中最常见的经典电路。
3.桥T式补偿电路
由于电感线圈的参数不如电容那样容易控制,而且还有可能引入噪声,所以随着集成运放的应用,产生了用T型阻容网络取代电感的谐振式补偿电路。这种电路的补偿效果基本与LC电路相当,但它的设计与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可以做得相当好。
4.特殊补偿电路
以上三种电路的共同点就是都使用了恒流电阻。前已经面讨论过,恒流电阻对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就产生了不用恒流电阻的特殊补偿电路。最直接的做法是把磁头接在放大器的电流负反馈环中,但它的缺点是很难实现录/放转换,馈送超音频偏磁也很麻烦。另有一种被称为HFR的特殊录音补偿电路设计得比较巧妙,它的基本思路是用一只晶体管作为另一只晶体管的镜象负载,通过把原来阻值很低的负载电阻器换成阻抗极高的另一只晶体管的集电极,使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明显提高,高到完全可以扔掉恒流电阻。但可惜的是该电路在实用方面有一个弱点,就是调试麻烦、稳定性差,直流工作点一直在不停地漂(差点儿在面板上加一个偏流调节电位器)。
看来,各种录音补偿放大器各有特色,如果能够集中它们的优点而又摒弃其缺点,就能够更好地发挥磁头的录音潜力。
这里不准备继续讨论现有的录音补偿电路,而是提出一种新形式的录音补偿电路请大家点评。该电路的最大特点是能与高阻抗录放磁头实现最佳匹配,让中、高阻磁头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这个电路和HFR电路的基本思路都是取消恒流电阻,但它的实现原理不同,可以使工作状态更稳固,功能也略多一些。
前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了各种形式的录音补偿放大器及其优缺点,从而归纳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录音补偿放大器所应具备的素质:1.理想的恒流输出;2.充足的动态储备;3.陡峭的高频提升;4.稳定的直流工作点;5.低噪音、低失真。当然,已经倍受谴责的恒流电阻肯定不能再出现了。大家知道,射极跟随器是三极管电路中最稳定的接法,带自举的射随器输入阻抗又极高,如果用它给共射极放大器当有源负载,既可以获得超高的动态输出阻抗,同时可以设计出免调试、超稳定的电路。从这个基本思路出发,经过反复的改良和优化,我们最后画出了一个可供实用的电路方案。
理论上,这个电路应该具有许多优点: 1.它的输出阻抗比传统恒流电阻高一个数量级,恒流效果十分理想;2.取消恒流电阻,节省放大器动态范围近20dB;3.通过并联磁头槽路电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磁头本身的Q值对高频进行二次谐振补偿,使高端频响可达到18kHz;4.深度直流负反馈,工作点牢固稳定。5.富余的放大器增益可被用于补偿(在放音国际标准中没有照顾到的)低频,使低端频响延伸到25Hz或更低 6.射随器的射极是精确跟踪磁头二端电压变化的低阻输出端,是杜比HX电路的理想采样点。
它是否真的象我们所期待那样,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由于短而好的名字早被抢注光了,所以不得已给它取了这个既长又俗的名字。同样,诸如低失真、低噪音、高保真、高输出、宽频响等技术词汇也早已被划入广告词典,就请读者自己在每项前面加上个“更”字吧。不过,与其借助空洞的词汇不如从客观的角度对这个电路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由于短而好的名字早被抢注光了,所以不得已给它取了这个既长又俗的名字。同样,诸如低失真、低噪音、高保真、高输出、宽频响等技术词汇也早已被划入广告词典,就请读者自己在每项前面加上个“更”字吧。不过,与其借助空洞的词汇不如从客观的角度对这个电路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说实在的,这个电路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性能?开始自己心里也不十分有底,不如来个先理论后实践。那时还没有象CADANCE或SPICE等现成的EDA分析系统,一切理论分析必须自己动手推导数学模型。从磁头厂索取了磁头的详细参数,其中最关键的磁头阻抗系数厂家没有给出,只能自己实测。为了提高可信度,不管公式多么复杂,只要可以量化的因素都尽量考虑进去,最后写成的BASIC程序近1000行,放在与今天的PC机毫不兼容的PC1500A型计算机上运行(题外话:被第一次的计算结果下了一大跳,频响峰值怎么可能超过100kHz?!抓出程序中的Bug后再试,终于通过了反向验算校验)。理论结果显示,电路的总输出阻抗为150kΩ ,是普通恒流电阻的15倍,由于没有恒流电阻,上动态范围又比采用相同电源电压的普通电路净增了20dB,高、低频补偿曲线也与磁头的损耗曲线镜象互补得很完美(详见下文中的曲线),应该说可以实现设计目标了,心中一阵狂喜,但接下来还有实验这一关。
磁头选用的是DM62,早期市场上有二种DM62磁头供应,一种是最常见的RP7042DM62,另一种比较罕见,型号大概是RP2442DM62(记不太清了)。从外形上看,后者的&嘴&比前者宽些。由于打算做一台双卡机,所以挑选了一只RP7042DM62作放音,另选一只RP2442DM62作录音。
测试先从直流工作点开始。在没有任何调试的情况下,测到工作点已到达设计要求,而且工作点的漂移也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的测量极限之下,这是预料之中的。准备好几盘新磁带(每段磁带只录音一次),对磁头进行消磁和清洁。接好音频讯号发生器和毫伏表,用315Hz校准录音电平和声道平衡,用6.3kHz调好录音偏磁和方位角,再在-20dB下用录放舱对16个点频进行记录,然后把磁带移到放音舱中回放。反复几次微调录音补偿量,直到25Hz-18kHz的输出基本平坦,“超频”基本成功!提高录音电平到-10dB,测到录音频响基本可达到15kHz(曲线的翘曲度稍大),再提高录音电平到0dB,通过调整杜比HX的参数,让频响拉到13kHz,基本不成问题,还可以再好些,但不准备在仪器环境中继续调了,还是留在实际听音时决定。顺便提一下,这次能够测到18kHz的录放频响,还与放音舱中的磁头质量有很大关系,虽然只是普通的DM62,但当时是不惜动用显微镜选出来的。
有了理论与实测的结果打底,整机的录音指标就基本上有了保证。作为一个实例,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这款十几年前打造的土炮卡座。
制作这台机器花了将近半年时间,主要是在机身结构制作上花了不少时间,最后决定把大部分电路藏在底盘下面,上面只留二个机械部分完全暴露的机芯,这样最有DIY卡座的味道。
DIY卡座也需要接受客观(测量)和主观(听音)两方面的评价,特别是发烧级的DIY卡座,不惜工本地完成心血之作后,主观的天平很容易向感情方面倾斜,所以不妨先进行客观测试,并且最好是一边测量、一边调试。与功放DIY相比,卡座DIY的一个难点是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较大,越高级的线路越需要复杂的调试设备和技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有许多文章已介绍过单凭耳朵调试卡座的经验,但是,卡座设计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图纸远远不能保证结果,不调试是做不出高性能卡座的,DIY的的目标毕竟不是只有功能不谈性能的玩具。
器材的准备
调试卡座必需的器材是音频讯号发生器和毫伏表,可选的器材包括示波器、失真度仪、标准测试带等。尽管这些都是专业器材,但今天的业余环境允许我们自己创造这些条件。(题外话:当初自制土炮卡座用的是正宗实验室里的专业仪器,现在要介绍的是另一套“马后炮”方案)
1. 音频讯号发生器& &现在大多数发烧友的家中都有一台由几百万个晶体管构成的音频讯号发生器,它就是我们桌面上的电脑。网上的音频讯号发生器软件很多,去当一个就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2. 毫伏表& &这也不太成问题,把万用表(最好是指针式的)与一只10Ω的大功率电阻并联后接在纯功放(无音调调节)的喇叭输出端就成了一台临时毫伏表。然后对临时毫伏表的放大倍数和频响进行标定(这是发烧友的基本功,就不再赘述了)。注意:1. 对于输出级是BTL式的功放,使用时不要让万用表的任何一端碰地;2. 带输出变压器的电子管功放不适用;3. 此毫伏表不能用于测量超音频电压,否则对功放有危险。
3. 示波器& &这个角色也可由那台电脑担当,但软件示波器多数不够理想。索性没有示波器问题也不大。
4. 失真度仪&&用耳朵听就可以了
5. 标准测试带& &这是需要花些功夫自制的。首先,找一盘全新的高质量空白磁带,把它快进到一半的位置待用。然后需要找一台值得信任的参考录音座,原则是录音电平和带速一定要准(所以旧的高档机不如新的中档机,低档机就免了吧)。把音频讯号发生器调到315Hz,接到参考机的输入端,调整输入电平值到参考机指示0dB,用准备好的空白带录音5分钟左右。这盘磁带将用于校准DIY卡座的录音电平和带速。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DIY卡座的业余调试线路
1. 调整带速(如果需要)
功放的任一声道接DIY卡座,另一声道接“讯号发生器”。在DIY卡座中播放标准带,同时用讯号发生器播放与“标准带”录音时相同频率的讯号(315Hz),一边调整DIY卡座上的马达调速电位器,一边注意听功放喇叭中两路纯音所产生的差拍起伏,直到找到差拍最慢甚至消失的那一点为止。这个方法的灵敏度很高,结果也很准,甚至可以听出带速的漂移。
2. 调整磁头方位角(如果需要)、消磁、清洁
全是卡座发烧友的基本功,不再赘述
3. 调整放音电平
播放“标准带”,调节放音通道增益,用“毫伏表”监测输出电平达到设计值0dB即可。由于放音通道的设计误差约在20%以内,所以不作调整也勉强可以,但一定要记下测量的输出电压,以备下次调整录音电平时用。如果是双卡机,还要把二个带舱的输出电平调到一致。
4. 调整超音频偏磁陷波器
大多数录音座的偏磁供给电路如下图所示
把录音座开到录音暂停状态,录音偏磁限流电位器置于中点,把指针式万用表拨到最低交流电压档,直接测量超音频偏磁陷波器与录音放大器交联点的超音频泄漏电压,旋转陷波线圈的磁芯,直到旋入和旋出时电压都增加,找到中间那个电压最低点锁定。此时观察磁芯旋出部分最好不要超过一半,否则减少并联谐振电容的容量再调。两声道均需如此反复调整到超音频泄漏电压最低(低于一般万用表的测量下限)。
5. 调整超音频偏磁电流
这一步对整机的性能影响非常大,需要分二步调整。这里先进行第一步,即寻找最佳偏磁范围。把讯号发生器调到6.3kHz,电压略低于额定录音电平。在录音舱中装上新的空白带,计数器清零,把偏磁限流电位器拧到阻值最大,开始录音,同时按照某个固定小角度(例如:15&)步进式地朝一个方向旋转偏磁限流电位器,每10秒旋转一格,记下角度和计数器的对应位置。然后倒带重放这段录音,用毫伏表监测放音电压的变化,如此循环几次(每次录音时都使用新的磁带段),直到找出使录音讯号最大时的偏磁点和过了此点后使讯号下降5dB时的偏磁点。这二点之间就是我们要找的最佳偏磁范围,而最终的偏磁点要在以后的频响调试中再决定,这里先暂时把偏磁点选定在偏高的位置上。
6. 调整录音电平
将“讯号发生器”调到315Hz,讯号电压等于卡座的额定输入电压。用待调卡座记录这个讯号,并逐级调整录音通道的增益,然后倒带重放,用“毫伏表”测量放音输出电压达到第3步的记录值时,所对应的录音通道增益即为调整目标。顺便标定一下录音电平指示器的刻度。
7. 录放频响调整
将“讯号发生器”调到315Hz,讯号电压等于卡座的额定输入电压的1/10,即-20dB电平,录音10秒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至少对以下一系列点频进行录音:25,31.5,40,63,125,250,500,1k,2k,4k,6.3k,8k,10k, 12.5k,14k,16k,18k , 20k。建议用“毫伏表”监测输入电压,如果随频率有变化,说明“讯号发生器”或者“毫伏表”的频率特性不理想,需要对每个频点的输入电压 Vi 作笔记。然后倒带重放,测量各频点的放音输出电压 Vo,假设315Hz讯号的输入、输出电压分别为Vi315、 Vo315,则:
输出电平 = 20 * log ( ( Vi / Vi315 ) * Vo / Vo315 ) - 20
如果某个频率的输出电平与315Hz的输出电平相差超过3dB,说明需要调整。通常是越接近上限的高频段越需要调整,调整方法因录音补偿电路的形式而异(对前文介绍的电路,可调整R9的阻值)。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无论怎么调整也达不到设计时的上限频响,此时,可适当减少偏磁电流,“适当”的尺度是不能越出第5步中所测定的范围。如果还不行,有可能是补偿电路中的L或者C的实际值偏大,造成谐振峰下移所致,换一只小一点的C再试一试。再不行的话很可能是放音磁头的能力问题,只能适可而止了,千万不要硬来,使录音高频过补偿,录出的声音听上去会很花俏。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提高录音电平到-10dB甚至0dB,看看卡座在高电平下的频响表现(如果没有杜比HX,结果一般会很失望)。
8. 信/噪比
这项指标在业余条件下较难准确测量,因为需要有一个专业的频率计权网络,所以一般业余条件下测量的是不计权信噪比。方法是先录一段空白磁带(短路录音座的输入端进行录音),再在额定电平上录一段315Hz讯号,倒带重放测量输出电平,有输入讯号与无输入讯号录音输出电平之差就是不计权信噪比。再加上3-5个dB可大致估计计权信噪比。DIY卡座的信噪比与制作工艺、印版布局和元件选料有很大关系,如果测得的不计权信噪比低于48dB,这可能是一个可怕的返工信号。
通过以上调试的卡座可以发给一张DIY卡座毕业证书,放心地交给耳朵去调教了。
真正的听音测试是在若干年后自己有了CD机才进行的,在此之前的音源只有原版卡带、LP唱片和调频广播。老实说,这些音源与卡座处于同一水平,频响优于18kHz的几乎为零,转录一次听不出质量差别并不能说明卡座的性能一定好。所以,要想检验录音效果,也只有使用多代复制法把缺陷放大,再从鸡蛋里面挑骨头了。也就是说,把刚录好的带子再转录到新带子上,如此反复3至5次,检验孙子或重重孙代的录音质量。当然,平时使用时是不会这么折腾的。
在这台DIY录音座(以下简称&本机&)上进行多代复制,并选用SHARP777、700和国产XYZ989卡座作对比(题外话:因为SHARP777有当时公认的磁带复制效果;SHARP700是当时全国收录机质量评比的参考样机;而XYZ989的内部装有比较先进的桥T式录音补偿电路)。
SHARP777的多代复制效果是高音依然很棒(难怪推出很多年也难有同档次机器能够超过它),只是声音微微有些发毛;700的多代复制效果是声音清澈透明,但音质有些发硬,录音电平也稍低;XYZ989的多代复制效果是录音电平损失较少,声音饱满,有座机的风度,但高音衰减得很快,理论上不该如此,想必是调试不够到位吧;在本机上多代复制的效果是失真度很低,高低音两头平衡保持得较好,除了中高音略微有些跌落外,总体效果与原版最接近。当然,经过多代复制的磁带本底噪声都增加了不少,不过这是磁带录音的先天不足,这方面四台机器的表现也差不多。总体看来,本机的录音效果基本上令人满意,但也没有与其它机器拉开实质性的差距,以致怀疑自己是否犯了杀鸡用牛刀的错误。
后来有了CD,再用这几台机子选录一些带子,这回的感觉明显不同了。在本机上录制的磁带一听就知道是从CD上翻录的--好家伙,CD特有的冷艳音色居然也能多少印在磁带上了。再看动态范围,录CD的一般经验是:除非你愿意使用ALC,否则即使手片刻不离电平旋钮也难免有电平冲过头的时候,可谓顾下顾不了上。本机在试验时也不例外地出现过几次乒乒打表的情况,但在重放时并没有听到噼啪的爆破声,也没有ALC大口的喘息声(因为没开ALC当然不会有),只觉得声音钝钝的,这只是磁饱和所引起的偶次谐波失真,比放大器饱和时所产生的奇次谐波在听觉上好多了。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又作了一次破坏性试验,即故意把录音电平开过头,达到电平指示器的上限,人为地制造一次磁饱和。此时,放大器动态余量小的卡座声音毛刺特别多,而在本机上,由于取消恒流电阻为放大器节约了近20dB的动态余量,所以在录制大动态CD时表现出了极好的忍耐力(有些象盘式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另外,因为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约为原恒流电阻的十几倍,是磁头阻抗的一百多倍,与传统的“准”恒流相比,这种“天生”的恒流特性换来的是更自然的音质表现。
还有许多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只简略介绍一下本机上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项目--无触点软转换电子录放转换开关。它的特点是使用晶体管代替机械开关,让直流走长线、交流走短线,并用RC回路控制各点的切换时序,实现了录/放切换过程的零噪音、零冲击和零剩磁,另外还可以完全不必担心录放开关的寿命问题了,付出的代价是录音舱的放音信噪比略低于放音舱,不过这是值得的。实测时,录/放切换过程进行得悄然无息,当把功放音量开大监听切换噪声时,只听到电路的本底噪声短短地中断了一下而已。
本机至今已经使用了十几年,除了换过传动皮带外,没有出现过大修故障。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想玩什么音响只要花钱就行了,自己动手早已不合潮流了。但偶尔也会觉得光掀起商品机的头盖来观摩流水线上组装的东西,或者顶多手痒时伸进去换几个电容什么的,总不如当年自制土炮卡座时的那份投入和成就感。这篇文章就写给对卡座的某些细节技术尚有怀旧兴趣的朋友。当然,当时追求的是结果,现在回味的是过程。
材料网商家
帖子9113&金币0 个&买家积分0 &卖家积分0 &差评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三磁头盒式录音座的原理
模拟盒式录音座按磁头分类分为2磁头机3磁头机。所谓2磁头机即常见的录放兼用磁头加抹音磁头方式。3磁头机即录、放、抹三个磁头互相独立的机型。这两类录音座的区别不仅是磁头的差异,而是整个走带系统和电路的不同,从而达到提高录音座性能的目的。事实上,这两类机型从性能到价格都差别极大。
一、三磁头与二磁头的区别
磁带录音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磁带制造技术及磁头性能的提高。当今磁带技术发展迅速,性能日益提高,要是这些性能优良的磁带发挥出其性能还得有优良的磁头。在开盘式机中这些问题较易解决,而在盒式机中由于带速及结构方面的原因要兼顾录放指标要困难得多,早期由于磁头制造技术相对落后,盒式机均使用录放兼用磁头,故而整机性能不高。实际上,对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要求是不一样的,作为放音磁头其作用是将磁带上的信号剩磁转化为对应的电压信号,要求其磁电转化效率高,频率特性要好,不易受外界磁场干扰。放音磁头的工作缝隙直接影响其最高工作频率,通常为满足放音频响达到18KHz,其缝隙应在1μm左右,从材料上看,放音磁头应选用高导磁率,涡流损耗小的材料,如铁氧体材料。
作为录音磁头,其作用是将电信号高效率地转化为相应的磁信号,现在的优良磁带特别是金属磁带的记录动态很大,其mol电平达+8dB,如录音磁头性能达不到大信号时过早饱和则无法录制出相应信号,即通常说得无法“充分录音”。为使录音磁头也有好的mol特性,在选材及工作缝隙上有如下要求,材料的最大饱和磁感应强度Bs要足够高,否则在大的偏磁电流作用下磁头本身铁芯要产生饱和,常用材料有铁硅铝、非晶态等。对缝隙要求在3μm左右。
按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放音磁头和录音磁头的要求是不相同的,传统的2磁头机只能在两者间权衡考虑,录放性能均得不到充分发挥,一般的2磁头机在电路设计良好的情况下,其-20dB频响(即通常给出的频响指标还可以,但在0dB时则很糟糕,通常仅几KHz,好一点的可达10KHz以上。而3磁头机的频响在-20dB时可以轻松达到20Hz~20KHz,0dB频想也可高达几KHz,有使用经验的发烧又都有体会,2磁头机与3磁头机在放音时感觉差异不很大,而在录音时特别是录制大动态的CD音乐和FM音乐则差异极为悬殊,对金属磁带而言,2磁头机即使能录制处节目其效果也和使用普通磁带及铬带差不多,甚至不如普通带。而3磁头机在使用金属带使其效果极为出色,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表1和表2给出了两种常见磁头参数,读者可以对比其中差别。由于录放组合磁头这枣工艺复杂,使用了优秀的材料,故其价格往往是普通录放兼用心磁头的几十倍之多。
表1 HD428616CWZ(ALPS)录放组合磁头
& && &&&条件& && &&&参数& && &&&备注
放音& && && && && && && && &
阻抗Z1KHz& && &&&1KHz& && &&&1.1K±30%& && &&&100μA
灵敏度VSS& && &&&315Hz& && &&&-73.5dBV±3dB& && &&&250nWb/m
录音& && && && && && && && &
阻抗Z1KHz/Z100KHz& && &&&1KHz/100KHz& && &&&70Ω±20%/3KΩ±30%& && &&&100μA
偏磁频率fb& && &&&KHz& && &&&100& && &&&
偏磁电流Ib& && &&&μA& && &&&4250& && &&&TDK AC-711 6.3KHz峰值下降2.5dB
录音灵敏度Is& && &&&μA& && &&&290μA±30%& && &&&250nWb/m
录放& && && && && && && && &
频响Apf& && &&&18KHz/315Hz& && &&&0dB±4dB& && &&&
失真D3& && &&&315Hz& && &&&&3%& && &&&250nWb/m
轮廓效应& && &&&50Hz& && &&&&2dB& && &&&录/放峰峰值
串音& && &&&1KHz& && &&&&30dB& && &&&
方位角差& && &&&18KHz& && &&&&3dB& && &&&录放之间
感应噪声& && &&&60Hz& && &&&&-70dBV& && &&&3Oe
表2 DM62 录放兼用磁头
直流阻抗(DC)& && &&&交流阻抗(1KHz)& && &&&放音灵敏度(315Hz)& && &&&放音频响(f.control/315Hz)& && &&&录放灵敏度(315Hz)& && &&&录放频响(f.conrtol/315Hz)& && &&&偏磁电流
240Ω& && &&&850Ω& && &&&-76dBV& && &&&14KHz/+11dB& && &&&-86dBV& && &&&14KHz/-3dB& && &&&350μA
二、3磁头机的走带系统
3磁头机是为达到优良的记录和重放效果而产生的,故对3磁头方式地走带系统要求远高于2磁头机。2磁头机一般采用的是单压带轮方式的结构,而3磁头机则普遍采用双主导轴放施工作,这主要是提高磁带运行的稳定度,降低抖晃率。由于走带方式的改变,磁头安装位置也有所不同,图1为常见的2磁头机走带方式与3磁头走带方式的区别。
图1 3磁头机走带方式与2磁头机走带方式的区别
由于3磁头机芯造价高,在设计录音座时一般均为单卡,从另一方面看,如此优良的录音座性能用来复制磁带也无意义。
三、3磁头记录放电路的基本组成
3磁头机的录放电路与2磁头机的录放电路从原理上是基本一样的。由于2磁头机不同于3磁头机,故其电路的构成有其特殊之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2磁头机需设置一个录放转换开关,而3磁头机则无需设置这个开关。这也意味着3磁头机可以录放同时工作,可以随时掌握所录节目的情况,即实时监听。这一功能在2磁头机中形同虚设,因为它仅能监听线路信号。
这个录放电路上比较两者有如下不同:
1.档次高,由于指标要求高则电路相应要求高,例如各均衡常数的设置精确、频率补偿合理、选用性能优良的器件。2.一般均设有标准的降噪系统,如Dolby B、C系统,HXPRO系统等。3.附属电路多,如各种电平选择调节、偏磁微调、高精度电平表等,高档机还设有自动偏磁微调功能,总之,最新的电路都首先应用于3磁头机中。实际上3磁头机的发展体现了整个盒式录音机技术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比全景声激光巨幕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