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1W块买了个智商鉴定卡器,太窝火了,求助

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
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
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
有个汽车网站叫神车网,热衷于把车拿到对撞。半年来,他们做了5期汽车对撞,分别是大众朗逸VS日产轩逸、本田飞度VS雪铁龙爱丽舍、本田卡罗拉VS别克英朗、奇瑞艾瑞泽5 VS大众新桑塔纳、众泰大迈X5 VS 吉利GX7。
说到碰撞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北美IIHS的25%偏置碰撞、100%刚性壁碰撞和侧面碰撞,这些碰撞是碰墙。
有没有两车对碰的呢?有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两年前把雅阁和CRV拿来碰过。
IIHS曾把威驰与凯美瑞、飞度与雅阁、smart fortwo与奔驰C级进行过对撞。
还有更奇葩的,也是IIHS搞的,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 VS 2009年的雪佛兰Malibu。
但人家再怎么碰,也都是拿自家车型在那碰,奔驰没有跟宝马去碰,本田也没跟丰田去碰,非要争个高下。
拿自家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车辆安全性;拿竞品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观众的智商。
有些观众看竞品车型对碰,就是看哪个被撞得惨:都撞成这样了,肯定质量不好,垃圾!
这群观众,也叫铁皮党——以铁皮厚薄论英雄。
我们来看一组来自易车的大数据。在安全相关关键词中,铁皮榜上有名。
购买廉价车型的车主,更爱用“铁皮厚=安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在“铁皮厚薄是否等于安全”这一核心论点上,中、德、美系和日、韩、法系两个阵营用户的针锋相对。
首先,我们来搞清铁皮是拿来干嘛的。
铁皮有很多用途,包括让车更帅气、为车遮风挡雨、降低风阻等。但铁皮唯独没有一个功能: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车里的人。
既然铁皮和安全性无关,那什么和安全性有关?当然是车身结构。
可以简单理解成,铁皮是皮肤,结构是骨头。车子该硬的地方,比如说驾驶舱的“骨头”硬,就不变形,人就安全,车祸时生存几率大。车子该软一点的地方,比如说车头的纵梁,能够很好地吸收能量、分散能量,人也就安全,车祸时受到的冲击和伤害小。
我们常说吸能,什么叫吸能?车在路上跑,越快能量越大,这叫动能。突然车撞了,变成静止了。动能没了,去哪了?绝大多数被车吸收了。如果车不够结实,人就被挤成肉馅。如果车太硬,人就被活活震死。
所以汽车做成车头车尾软(相对于驾驶舱),车中间能整多硬整多硬。
这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巨大的能量被车头吸收,车头吸收大量能量一下子废掉了,然后车里的人就能活下来,甚至毫发不伤。
神车网的对碰视频,就是做给铁皮党看的。
另外我想说,神车网的对碰没有碰撞假人,没有受力分析,没有伤害评估,不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这样真的好吗?
他们只是拿皮尺和量角器去测量车体溃缩空间的尺寸……
那为什么神车网要做这些对碰视频呢?因为有人喜欢看不同车系的对碰啊!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远离铁皮党,远离赚吆喝的汽车对碰视频。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smart是塑料壳,按照铁皮党的理论,smart车上的人必然会被奔驰C级撞死,然而,虽然smart车身轻,被撞翻了,但假人测试结果显示人活下来了。
因为smart的车身结构是这样的。
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
最后,分享一条我认为三观很正的微博。(努力做个瘦子啊)
第三方登录: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疯狂解说娱乐百家号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有个汽车网站叫神车网,热衷于把车拿到对撞。半年来,他们做了5期汽车对撞,分别是大众朗逸VS日产轩逸、本田飞度VS雪铁龙爱丽舍、本田卡罗拉VS别克英朗、奇瑞艾瑞泽5 VS大众新桑塔纳、众泰大迈X5 VS 吉利GX7。说到碰撞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北美IIHS的25%偏置碰撞、100%刚性壁碰撞和侧面碰撞,这些碰撞是碰墙。有没有两车对碰的呢?有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两年前把雅阁和CRV拿来碰过。IIHS曾把威驰与凯美瑞、飞度与雅阁、smart fortwo与奔驰C级进行过对撞。还有更奇葩的,也是IIHS搞的,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 VS 2009年的雪佛兰Malibu。但人家再怎么碰,也都是拿自家车型在那碰,奔驰没有跟宝马去碰,本田也没跟丰田去碰,非要争个高下。拿自家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车辆安全性;拿竞品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观众的智商。有些观众看竞品车型对碰,就是看哪个被撞得惨:都撞成这样了,肯定质量不好,垃圾!这群观众,也叫铁皮党——以铁皮厚薄论英雄。我们来看一组来自易车的大数据。在安全相关关键词中,铁皮榜上有名。购买廉价车型的车主,更爱用“铁皮厚=安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在“铁皮厚薄是否等于安全”这一核心论点上,中、德、美系和日、韩、法系两个阵营用户的针锋相对首先,我们来搞清铁皮是拿来干嘛的。铁皮有很多用途,包括让车更帅气、为车遮风挡雨、降低风阻等。但铁皮唯独没有一个功能: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车里的人。既然铁皮和安全性无关,那什么和安全性有关?当然是车身结构。可以简单理解成,铁皮是皮肤,结构是骨头。车子该硬的地方,比如说驾驶舱的“骨头”硬,就不变形,人就安全,车祸时生存几率大。车子该软一点的地方,比如说车头的纵梁,能够很好地吸收能量、分散能量,人也就安全,车祸时受到的冲击和伤害小。我们常说吸能,什么叫吸能?车在路上跑,越快能量越大,这叫动能。突然车撞了,变成静止了。动能没了,去哪了?绝大多数被车吸收了。如果车不够结实,人就被挤成肉馅。如果车太硬,人就被活活震死。所以汽车做成车头车尾软(相当于驾驶舱),车中间能整多硬整多硬。这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巨大的能量被车头吸收,车头吸收大量能量一下子废掉了,然后车里的人就能活下来,甚至毫发不伤。神车网的对碰视频,就是做给铁皮党看的。另外我想说,神车网的对碰没有碰撞假人,没有受力分析,没有伤害评估,不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这样真的好吗?他们只是拿皮尺和量角器去测量车体溃缩空间的尺寸……那为什么神车网要做这些对碰视频呢?因为有人喜欢看不同车系的对碰啊!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远离铁皮党,远离赚吆喝的汽车对碰视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smart是塑料壳,按照铁皮党的理论,smart车上的人必然会被奔驰C级撞死,然而,虽然smart车身轻,被撞翻了,但假人测试结果显示人活下来了。因为smart的车身结构是这样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疯狂解说娱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你了解更多的娱乐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
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
有个汽车网站叫神车网,热衷于把车拿到对撞。半年来,他们做了5期汽车对撞,分别是大众朗逸VS日产轩逸、本田飞度VS雪铁龙爱丽舍、本田卡罗拉VS别克英朗、奇瑞艾瑞泽5 VS大众新桑塔纳、众泰大迈X5 VS 吉利GX7。
说到碰撞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北美IIHS的25%偏置碰撞、100%刚性壁碰撞和侧面碰撞,这些碰撞是碰墙。
有没有两车对碰的呢?有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两年前把雅阁和CRV拿来碰过。
IIHS曾把威驰与凯美瑞、飞度与雅阁、smart fortwo与奔驰C级进行过对撞。
还有更奇葩的,也是IIHS搞的,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 VS 2009年的雪佛兰Malibu。
但人家再怎么碰,也都是拿自家车型在那碰,奔驰没有跟宝马去碰,本田也没跟丰田去碰,非要争个高下。
拿自家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车辆安全性;拿竞品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观众的智商。
有些观众看竞品车型对碰,就是看哪个被撞得惨:都撞成这样了,肯定质量不好,垃圾!
这群观众,也叫铁皮党——以铁皮厚薄论英雄。
我们来看一组来自易车的大数据。在安全相关关键词中,铁皮榜上有名。
购买廉价车型的车主,更爱用“铁皮厚=安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在“铁皮厚薄是否等于安全”这一核心论点上,中、德、美系和日、韩、法系两个阵营用户的针锋相对
首先,我们来搞清铁皮是拿来干嘛的。
铁皮有很多用途,包括让车更帅气、为车遮风挡雨、降低风阻等。但铁皮唯独没有一个功能: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车里的人。
既然铁皮和安全性无关,那什么和安全性有关?当然是车身结构。
可以简单理解成,铁皮是皮肤,结构是骨头。车子该硬的地方,比如说驾驶舱的“骨头”硬,就不变形,人就安全,车祸时生存几率大。车子该软一点的地方,比如说车头的纵梁,能够很好地吸收能量、分散能量,人也就安全,车祸时受到的冲击和伤害小。
我们常说吸能,什么叫吸能?车在路上跑,越快能量越大,这叫动能。突然车撞了,变成静止了。动能没了,去哪了?绝大多数被车吸收了。如果车不够结实,人就被挤成肉馅。如果车太硬,人就被活活震死。
所以汽车做成车头车尾软(相当于驾驶舱),车中间能整多硬整多硬。
这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巨大的能量被车头吸收,车头吸收大量能量一下子废掉了,然后车里的人就能活下来,甚至毫发不伤。
神车网的对碰视频,就是做给铁皮党看的。
另外我想说,神车网的对碰没有碰撞假人,没有受力分析,没有伤害评估,不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这样真的好吗?
他们只是拿皮尺和量角器去测量车体溃缩空间的尺寸……
那为什么神车网要做这些对碰视频呢?因为有人喜欢看不同车系的对碰啊!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远离铁皮党,远离赚吆喝的汽车对碰视频。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smart是塑料壳,按照铁皮党的理论,smart车上的人必然会被奔驰C级撞死,然而,虽然smart车身轻,被撞翻了,但假人测试结果显示人活下来了。
因为smart的车身结构是这样的。
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我为什么说神车网的汽车对撞实验是智商鉴定器?疯狂解说娱乐百家号希望国内媒体做点类似于smart对碰奔驰C级这样有价值的碰撞,告诉大家,车身安全性的本质是什么。有个汽车网站叫神车网,热衷于把车拿到对撞。半年来,他们做了5期汽车对撞,分别是大众朗逸VS日产轩逸、本田飞度VS雪铁龙爱丽舍、本田卡罗拉VS别克英朗、奇瑞艾瑞泽5 VS大众新桑塔纳、众泰大迈X5 VS 吉利GX7。说到碰撞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北美IIHS的25%偏置碰撞、100%刚性壁碰撞和侧面碰撞,这些碰撞是碰墙。有没有两车对碰的呢?有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两年前把雅阁和CRV拿来碰过。IIHS曾把威驰与凯美瑞、飞度与雅阁、smart fortwo与奔驰C级进行过对撞。还有更奇葩的,也是IIHS搞的,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 VS 2009年的雪佛兰Malibu。但人家再怎么碰,也都是拿自家车型在那碰,奔驰没有跟宝马去碰,本田也没跟丰田去碰,非要争个高下。拿自家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车辆安全性;拿竞品车型对碰,是在测试观众的智商。有些观众看竞品车型对碰,就是看哪个被撞得惨:都撞成这样了,肯定质量不好,垃圾!这群观众,也叫铁皮党——以铁皮厚薄论英雄。我们来看一组来自易车的大数据。在安全相关关键词中,铁皮榜上有名。购买廉价车型的车主,更爱用“铁皮厚=安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在“铁皮厚薄是否等于安全”这一核心论点上,中、德、美系和日、韩、法系两个阵营用户的针锋相对首先,我们来搞清铁皮是拿来干嘛的。铁皮有很多用途,包括让车更帅气、为车遮风挡雨、降低风阻等。但铁皮唯独没有一个功能: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车里的人。既然铁皮和安全性无关,那什么和安全性有关?当然是车身结构。可以简单理解成,铁皮是皮肤,结构是骨头。车子该硬的地方,比如说驾驶舱的“骨头”硬,就不变形,人就安全,车祸时生存几率大。车子该软一点的地方,比如说车头的纵梁,能够很好地吸收能量、分散能量,人也就安全,车祸时受到的冲击和伤害小。我们常说吸能,什么叫吸能?车在路上跑,越快能量越大,这叫动能。突然车撞了,变成静止了。动能没了,去哪了?绝大多数被车吸收了。如果车不够结实,人就被挤成肉馅。如果车太硬,人就被活活震死。所以汽车做成车头车尾软(相当于驾驶舱),车中间能整多硬整多硬。这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巨大的能量被车头吸收,车头吸收大量能量一下子废掉了,然后车里的人就能活下来,甚至毫发不伤。神车网的对碰视频,就是做给铁皮党看的。另外我想说,神车网的对碰没有碰撞假人,没有受力分析,没有伤害评估,不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这样真的好吗?他们只是拿皮尺和量角器去测量车体溃缩空间的尺寸……那为什么神车网要做这些对碰视频呢?因为有人喜欢看不同车系的对碰啊!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远离铁皮党,远离赚吆喝的汽车对碰视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smart是塑料壳,按照铁皮党的理论,smart车上的人必然会被奔驰C级撞死,然而,虽然smart车身轻,被撞翻了,但假人测试结果显示人活下来了。因为smart的车身结构是这样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疯狂解说娱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你了解更多的娱乐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商鉴定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