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反对减税为什么反对少缴税

楼盘暴降富豪得利 百姓买不起富人少缴税 [推荐] - 法律法规网
楼盘暴降富豪得利 百姓买不起富人少缴税 [推荐]
佚名 新知网  
10:43:24  评论(/)
原标题:楼盘暴降富豪得利 百姓买不起富人少缴税 [推荐]3月2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房地产资源配置应该双轨统筹,一方面政府应该托底,让低收入人群有房子住,但另一方面,要在商品房市场放开手。他强调,3月2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房地产资源配置应该双轨统筹,一方面政府应该托底,让低收入人群有房子住,但另一方面,要在商品房市场放开手。他强调,要稳定市场焦虑,一线城市可以率先征收房地产税。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应该采用怎样机制?贾康说,房地产市场要双轨统筹,一个是市场轨,一个是保障轨。这两个轨统筹是非常复杂。政府发挥作用首先要托底,让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们提出搞经济适用房,以后衍生出十几种五花八门名堂,现在主打两种形式,一种是公租房,一种是共有产权房。我觉得这样比过去,政府至少认识上有进步了。贾康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特定政策支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一起来做,比如说把保障房建设跟一般商品房建设放在一起打包。市场轨怎么建设?贾康指出,在这方面,就更值得总结经验教训了。他举例说,曾经,北京钓鱼台七号开发商标榜一平米30万,是京城最高档住宅,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政府马上组织工作组进去,规定这个楼盘只能一平米卖15万,于是老百姓得到莫大满足。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30万一平米压到15万一平米,老百姓不还是买不起吗?政府拦腰一刀下来,顶级富豪有好处了,实际上,老百姓也受损失。为什么呢?30万平米一平跟15万一平税可差太多了。税是干什么呢?政府拿在手来,应该是扶持弱势群体,促进保障房建设,保障低收入人群。 tags:
楼盘暴降富豪得利究竟是怎么回事?3月2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房地产的资源配置应该双轨统筹,一方面政府应该托底,让低收入人群有房子住,但另一方
楼盘暴降富豪得利恐怖至极真相太可怕了!3月2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房地产的资源配置应该双轨统筹,一方面政府应该托底,让低收入人群有房子住,但
如今各路草根网红都在以不同方式为自己生活寻求突变。自芙蓉姐姐从网络红人摇身一变以“逆袭女神”形象示人之后,凤姐也移民国外开始她励志生涯。近日又一位草根明星创业成功了!她就是西单女孩任月丽。11月4日,中国
日讯,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郭敬明和韩寒的位置急速下跌,不过两人绝非单靠版税收入度日。如今作家们不仅要拼码字功力,亦要讲求商业头脑,新晋首富江南手上的牌有几张?除了影视游戏,他已经着手“技术入
“园区有楼盘备案价6万一平,前两天刚颁布‘楼十条’,这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涨价预留空间吗?”22日晚,一则消息在朋友圈传开,还贴出了从苏州市住建局网站上查到的照片,引发关注。23日又传出消息,苏州园区楼
法律法规 / Laws
新闻资讯 / News
站长推荐:美国富人少缴税为何合法
《理财周刊》
  要不要向富人多征税已成为美国政坛最具争议的一个政治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2月份再度向富人加税发起猛攻,直称有些富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比部分中产阶级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还要低。按照美国富人的收入,他们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还可以更多。但为何富人却可以冠冕堂皇地少缴税,这反映了美国税收体系天平发生偏差,因为资本利所得税率较低、最高边际税率偏低和富人也可以享受较多税务优惠这三大因素造成了富人可以合法合理地少缴税。
  “规则”的政治效应
  美国富豪巴菲特在富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由于富人的收入大多来自资本利所得,而美国现行的资本利所得税率仅为15%,因此富人尽管大把钞票入账,但纳税率却比中产阶级还高。巴菲特现身说法,称自己每年缴纳的所得税税率只有17.4%,还不如办公室秘书缴纳的税率高。巴菲特呼吁政府要向富人多征税,这就是著名的“巴菲特规则”。
  无党派的美国国会研究服务机构发表了一份 “巴菲特规则分析”报告,主要观察美国目前税收体系是否合理。根据这份报告,美国百万富翁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也就是94500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要低于1040万中等收入纳税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美国国税局的统计则显示,2009年,全美有超过23万人的年收入在100万以上,其中1470位这样的富人没有缴纳一分钱个人所得税。是不是这些富人逃税有方,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富人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原因主要是进行了慈善捐款、成本勾销、向外国政府缴税等。美国也有部分人在海外进行逃税,但因美国税务局对海外避税采取重罚措施,要求在海外存款超过1万美元的账户必须申报,因此逃税、漏税并不是美国富人缴税少的主要原因。
  而共和党人并不认可奥巴马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富人不论是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还是在缴纳所得税所占全美家庭纳税额中的比例都占据了主体。美国税务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2009年,美国46%的纳税家庭和个人无需向联邦政府缴纳分文所得税,相反一部分还可以从政府得到退税。表1为2009年美国不同收入家庭缴纳所得税占总额比例状况,收入最高1%家庭缴纳的所得税占所得税总额的36.73%,收入最高10%家庭缴纳的所得税占所得税总额的70.47%,收入最高25%家庭缴纳的所得税占所得税总额的87.3%。按比例看,富人缴纳的所得税并不少,但为什么人们还认为富人缴税不够多呢?为什么有些富人纳税税率比部分中产阶级还要低呢?为什么连富人自己都认为缴税太少,要求政府向自己加税呢?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要缴多少税
  2009年,美国税务局对国民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作了抽样调查。在1.4亿纳税家庭和个人中,年毛收入为7.6万亿美元。经过各种减项后,民众的可纳税收入为5.08万亿美元。再经过课税扣除的调整,2009年民众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为8659亿美元。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全部家庭和个人缴纳所得税平均占家庭毛收入的11.39%,占可纳税收入的17%。如果按照收入段来观察,年收入7万至10万美元以下家庭和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平均占家庭毛收入的8.1%,占可纳税收入的11.9%。年收入100万至150万美元以下家庭和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平均占家庭毛收入的25.1%,占可纳税收入的29.3%。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家庭和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平均占家庭毛收入的22.3%,占可纳税收入的26.1%。
  从表2数据可以了解到,美国年收入100万至1000万美元以下收入的家庭和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占收入比例都较高,平均占毛收入的比例在25%,占可纳税收入29%。而在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所得税占收入的比例从平均数据上看反而是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人群中最低的。
  从平均值来看,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下家庭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毛收入和可纳税收入的比例都不算高,但个人所得税的统计中并未将薪资税包含在内,如果加上薪资税,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和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还会增加七个百分点。而富人因为不需要缴纳薪资税,所以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税率不会受到薪资税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变化。&&
  资本利所得税率为何低
  表2的数据表明,2009年美国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和个人,他们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平均只占毛收入的22.3%,占可纳税收入的26.1%。美国国税局的统计数据印证了“巴菲特规则”,超级富豪因享受资本利所得超低的税率,光明正大地少缴税,其合理性也受到了颇多质疑。
  在美国年收入7万至8万美元以下的家庭,78.7%的收入是来自工资,金融资产收入占收入总额不到3%。年收入10万至12.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收入80%来自工资,资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4%。收入越高,工资收入所占比例越底,金融资产收入所占比例就越高。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和个人,工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9%,股息和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3.2%。
  “巴菲特规则”反映出美国税收体系一个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富人并不是因为逃税、漏税而缴税少,相反政府的税收体系为富人少缴税提供了客观条件和法律依据。资本利所得税率较低,实际上是为富人集聚更多的财富创造了条件,“山姆大叔”尽管穷得丁当乱响,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不敢轻易出手提高资本利所得税率。不赞成向富人加税的政客认为提高资本利所得税率将有害于美国经济和小企业,并且不利于增加就业和投资。国会研究服务机构报告引用的数据则表明,美国74%的小企业主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18.9%的小企业主年收入在在10万至20万美元之间,而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小企业主只占小企业业主总数的1%。如果向富人加税,可以说对九成的小企业主没有影响。
  反对向富人加税的人士认为,如果资本利所得税率太高,对投资人会造成某种影响。同时,税务专家也会争论是否触及双重纳税的问题。公司要缴纳所得税,股东的金融资产收入也要缴税。不过根据研究,一些金融机构采取的是合伙人方式,例如对冲。按合伙人方式组成的公司,通常不需要缴纳公司所得税,合伙人的收入按资本利所得的税率纳税。通常对冲基金经理人的收入很高,而且大多来自资本利所得,但他们缴纳的所得税税率却较低,这就容易出现赚钱多却纳税少的怪现象。
  最高边际税率为20年来最低
  美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实行的是累进税率,2011年个人所得税税率从10%到35%,最高边际税率为近20年来最低。纵观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历史,在1940年代可谓是高的惊人,最高边际税率达到94%,而起征点也只有20万美元。当然1944年美国的最低税率也不低,为23%,起征点为2000美元。1984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降到11%,起征点为2100美元,最高税率为50%,起征点为159000美元。从1945年至1986年,美国的最高边际税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对富人多征税是当时政府的主要税收政策。
  从1987年以后,美国的税收政策出现大的逆转,最高税率大幅降低。1988年美国税收政策干脆来个平均主义,最低税率为15%,最高税率为28%,而征税起点均为29750美元。不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大家都吃大锅饭,收入差不多3万美元就要纳税,但由于最高边际税率低,这就肥了富人,苦了中产阶级。1993年税务政策经过调整,最低税率还是15%,起征点为36900美元。最高边际税率提高到39.6%,与此同时起征点由上一年的86500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2003年,小布什减税政策正式实施,最高边际税率下降到35%,而且一直延续到2011年。最高边际税率低当然对富人有利,这也是美国富人能够少缴税的原因之一。
  富人享受税务优惠并不少
  美国富人按其收入再多缴纳一些所得税,应当说对其质量并不构成太大的影响,但政府的税收政策等于是为富人少缴税开了绿灯,这也怨不得富人手中可以拥有大笔的钞票。除了上面谈到的富人资本利所得税率偏低和美国最高边际税率较低这两个有利于富人的因素外,富人与其他收入人群一样,还可以享受众多的减免税优惠。
  从下列两表中可以看出,美国不同收入段的人群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上都会享受政府所提供的税务优惠,尽管比例有大有小,但不论是穷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全部是利益均沾。富人收入本来就高,再享受一些税务上的优惠自然是如虎添翼,在财富积累上蒸蒸日上,至于政府税收减少,那就让“山姆大叔”自己头痛去吧。
  2009年,美国7万至8万美元年收入的家庭享受的税收减项总额达到798亿美元,占其毛收入的16%,课税扣除为91亿美元,占可纳税收入的3.2%。而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也很幸福,税收减项总额达到351亿美元,占其毛收入的14.6%,课税扣除为30亿美元,占可纳税收入的1.6%。税收政策本来是民众财富分配的第二次调整,政府通过这一手段来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但由于“山姆大叔”对富人怀有“仁慈之心”,其结果是政府不仅税没多收上来,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了。
  年入15万还不用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美国税收体系中有太多的优惠条款,民众为了少缴税而又不触犯法律,利用各种税收上的渠道和方式,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下面我们观察一下美国高收入人群合法避税最常见的例子。马克2010年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专为家庭主妇作的财务顾问。马克2010年的收入不高也不低,15万美元,按理说这样的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一年还不得个两三万美元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第一年开公司可以获得最高1万美元成本费的减免,好在马克挺诚实,这种减免费他报了7000美元。开公司就要有成本,像购买计算机、手机、办公室家具、为生意而支付的差旅费甚至买的主要是用于上的用途,这些费用都可以被合法地从收入中减除。马克2010年这些费用减除了1万美元,两项加起来,他的可报税收入剩下133000美元。马克虽然是自己为自己打工,但也要支付社会安全税和医保税,从报税法人的角度,马克既是老板,也是雇员,一个人就有了两种身份,所以每年要付社会安全税和医保税19000美元,不过在报税时只可以扣除一半,也就是9500美元,这时马克的可报税收入为123500美元。
  以上都是些常规的个人收入可扣除的项目,下面的扣除项目就有创造性了,那就看每个人如何运用了。自我雇佣者,也就是自己一个人顶天立地,里里外外一把手,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好汉。自我雇佣者也可以设立公司为雇员提供的退休计划401(k),不过这种401(k)称之为自我雇佣者(Solo)401(k)。自我雇佣者401(k)有个很大的好处,一个人可以变成从两面向退休计划投钱。作为雇员,一年最多可以向退休账户投入16500美元,这笔钱不用报税。作为雇主,从公司的角度可以为自己的退休账户投入纯收入20%的资金。按马克的例子,他一年可以在退休账户上投入43100美元。往退休账户里投钱,等于是积攒养老钱,而且在退休前这些收入都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除了401(k)退休账户外,马克还向个人退休账户投入不用缴税的5000美元收入,也为妻子投入同样不需要缴税的5000美元收入,两者合计就为1万美元。马克2010年投入退休账户上的钱合计为53100美元,这时马克的可报税收入已从年收入15万美元大幅降到70400美元
  马克的可纳税收入左转右转、三下两下就减了一多半,那剩下70400美元的可纳税收入还能不能再降了呢?其实,美国个人所得税报税真正的逐条减项还没开始,马克首先可以在逐条减项中扣除1万美元的收入,这包括缴纳的州税和地方税,马克购房有20万美元,年利率为5%,一年要缴住房贷款利息1万美元,所以马克的收入还可以扣除1万美元,这样马克的可报税收入只剩下50400美元。自我雇佣者最头大的事事购买医疗,因为这要自掏腰包。不过从税务角度来看也不是坏事,马克将为自己、老婆和孩子购买的医疗保险费用从收入中减掉。同时马克也可以利用免税的健康储蓄账户,减少可纳税收入。马克一家一年购买医疗保险花费1万美元,加上他为家人设立的健康储蓄账户投入最高限额的6150美元,这时马克的可报税收入为34250美元。
  马克的孩子上大学并获得杰出学生教育贷款,这样每年马克可以从收入中减掉2500美元,同时马克也可在收入中减去4000美元为孩子支付的学杂费。两个教育减项合计6500美元,减掉这些,可报税收入下降到27750美元。最后轮到每一个家庭都会享受到的人头免税额,马克、妻子和上大学的儿子合起来一起报税,免税额合计为10950美元。这时候,马克的可报税收入仅为16800美元,即使缴税,个人所得税也就缴1680美元。
  这时马克要缴1680美元的个人所得税可谓只赚不赔,但如果脑筋再转转弯,那就更加实惠了。马克自家住宅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窗户和节能锅炉,这些花费约1500美元。政府鼓励民众环保,大笔一挥花费要减掉,1680美元减去1500美元,剩下应缴的税为180美元。马克的妻子虽然不工作,但却在成人教育学院,每年花费1000美元。这种花费的20%可以列入课税扣除,那就是200美元。结果年收入15万美元的马克,不仅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政府还需为他退税20美元。美国富人为何可以冠冕堂皇地少缴税,看过这个例子也许能明白个两三分。
乔磊】 (责任编辑:汪丽)
 市场连续两天暴跌,让所谓的1949点“建国底”不堪一击……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经济学原理》作者曼昆:我为什么反对向富人加税?
关键字: 曼昆富人税征收富人税为富人辩护
去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的资本论》中对贫富差距口诛笔伐,似乎通过向富人征税,再经过政府转移支付给穷人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全球公认有效路径。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斗地主、分田地”这样的办法不仅无助贫富差距的缩小,而且对诚实经营致富的高收入阶层进行惩罚性征税,会引发道德风险和严重的经济问题。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美国总统经济政策顾问格里高利o曼昆(Gregory Mankiw)便是“劫富济贫”的强烈反对者之一。他在媒体撰文,公开声称为1%最高收入人群辩护,也因此被指责是代表精英阶层替富人说话。
曼昆为富人辩护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向富人征税?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又将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凤凰评论《高见》栏目专访格里高利o曼昆教授。
访谈嘉宾:曼昆 曾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教授,畅销世界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作者。
凤凰评论《高见》栏目访谈员:葛羊
曼昆(资料图)
一.消灭不公平制度,而非贫富差距
凤凰评论《高见》:您怎么看待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您对此担心吗?
曼昆: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假设在一个星球上,大家都过着相同的生活,收入一样、支出也一样,不存在任何的收入差距,政府也不需要征个人所得税。但忽然有一天,某个类似乔布斯的企业家发明了一件产品,非常畅销,大家都希望得到,但只有乔布斯一个卖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乔布斯就会变得比别人富有,于是绝对的平等主义被打破,那么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他就面临难题:是否要对乔布斯超过平均的财富征税?如果征税,那么就很难鼓励创新,如果不征税,那么就会出现贫富差距。那么你会怎么办呢?
凤凰评论《高见》:适当征税,让贫富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样既鼓励了创新,贫富又不至于差距太大。
曼昆:怎么征税才算适当?什么样的贫富差距才算合理?
1970年时,收入差距比现在要小很多,收入最高的1%人群总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7%左右,而今天是17%,那么70年代的收入差距就比今天更合理?如果是这样,我们回到70年代是不是更好?
凤凰评论《高见》:并不是贫富差距越小越好,而问题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就没有公平可言,会产生很严重的危机,这就是为什么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能够引起这么大影响力的原因吧。
曼昆:这就是问题所在,人们常常把平等和公平这两个概念弄混。平等就是我之前讲的乌托邦,但公平则不是,乔布斯凭借天才一样的创新获得了比所有人都多的财富,相信不会有人质疑是否公正。
人们觉得不公平,主要是因为少数人通过寻租等不正当手段钻到了制度的空子而发财致富。由此导致的经济不平等继续恶化,仅靠经济手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二.富人避税办法多,中产阶级易受伤
凤凰评论《高见》:中国便处于这样的情况,寻租成为不少人致富的手段,怎么解决寻租在中国的问题?
曼昆:抱歉,我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并不是十分了解。但从我对美国社会的理解,尽管也存在着寻租等行为,但1%最富有的人大部分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借助全球化市场的杠杆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此外,我还想说明的是,尽管1%最高收入人群获得了全部收入的20%,但他们支付的所得税却超过了40%,是剩下95%人群的纳税总和。我当然并不属于这最富有的1%人群,但仍然认为不能再对这部分人增税了。
凤凰评论《高见》:那么巴菲特呢?他是属于最富有的1%人群,但他曾经说过他交的税还没有他公司前台的多,所以他还呼吁多缴富人的税,您怎么看?
曼昆:准确的说是税率,而非金额。巴菲特在计算的时候,只是将他个人收入的税率和秘书的税率进行了对比,但是他似乎忘记计算上公司所缴纳的税收,这是非常大的一笔金额。还有一点要说明,如果我记得没错,巴菲特当时申报的年收入不到5千万美元,这和他超过500亿美元的身家相差太远了,他一定有很多事情没有说出来。
所以,即使对最高收入人群增税,像巴菲特这样的避税高手肯定能够找到方法的,高税负伤害最大的是社会的中产阶级。
三.贫富差距难避免,但未必世代遗传
凤凰评论《高见》:那我们就这么任由最有钱的那些人变得更有钱?这样财富会越来越集中。那么按照皮凯迪的观点,资本收入远大于经济增长,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未来社会会更加不公,年轻人很难依靠能力和劳动获得良好的回报?
曼昆:我非常明白在贫困家庭成长的年轻人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但我也认为处于最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获得教育和机会与中产阶级家庭并无太大差异。
以我为例,我的父母都没有大学毕业,而我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比我当年要好处不少,但与我当年相比,他们面临的竞争和机遇与我当年差不多。
凤凰评论《高见》:那我们就只能接受现实,听天由命吗?
曼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高智商的父母倾向于有高智商的下一代,这也不是靠金钱就能够消除不平等的。
而且我也不认为把财富作为遗产留给后代是件很不好的事情。首先这件事情没办法避免,因为‘收入的代际传递’和‘均衡消费’的存在,人们今天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有好的生活,也希望为后代准备高质量的生活,甚至是素未蒙面的儿孙辈,都会考虑到,这是人之常情;另外,人对物质、金钱等消费也是有度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理论大家都知道,所以他们不倾向于赚多少花多少,他们倾向于每年的消费均衡在一个水平上,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好的生活品质,同样为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准备。正是‘收入的代际传递’和‘均衡消费’的存在,导致财富不可避免地被留给了后辈。
但是最重要的他们却没有注意,即所谓‘均值回归’:父辈的收入非常高,他们孩子的收入会低一些,尽管较之平均值还是很高,但比父辈的收入还是要低,这样一辈一辈传递下来,再高的收入、再多的财富也会趋于社会平均收入,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也是福音,不管收入多低,你的孩子收入会增加,一辈一辈传递下来,也会趋于社会平均收入。
曼昆认为,通过政府提高累进税和转移支付等手段直接干预收入差距并不能改变贫富不均的现状,相反如果是因为劳动者技能或者科技进步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政府的“多此一举”反而会破坏经济秩序和影响经济效率,而如果是因为寻租等腐败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则需要通过制度和监管来正本清源。
在全球高喊“向富人增税”的今天,曼昆能够提供另外一种观点,而且他有着长期研究和大量数据作理论支撑,并非是非理性行为的意识形态之争,这种学术态度本身值得尊重。
可是,现实是复杂的,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曼昆教授也有一些局限,他带有很强烈的美国精英主义味道,以美国为中心,而忽视了全球的经济变化。
但这并不影响曼昆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王杨富人缴税太少遭炮轰_网易新闻
富人缴税太少遭炮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尽管奥巴马声言终止布什定下的给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减税的政策,但奥巴马夫妇和拜登夫妇去年是按照布什时期的税率来缴联邦税的。奥巴马夫妇缴纳了相当于总收入26%的联邦税,拜登夫妇缴纳的联邦税相当于总收入的23%。
为此,有美国网民抱怨说,既然奥巴马一直不满意富人缴税太少的现行政策,那么他就应该带头多缴税,而不是按照布什时期的税率。
有美国网民发表意见称,奥巴马夫妇所缴的税占收入的26%,而美国最富有的400人所缴的税占他们收入的16%。只有提高富人税收、堵住税收漏洞,美国才能保证老人、穷人的利益。
奥巴马上周发表讲话称,将美国赤字削减目标定为12年削减4万亿美元。在最新计划中,奥巴马表示将结束布什时代对美国富人的减税政策,该项政策将于2012年到期。奥巴马表示,“我拒绝延期此项政策。”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历史告诉我们,对富人少缴税能鼓励投资和经济增长。
History suggests that low taxes on the rich encourage investment and growth.
劳森对美联社表示,“现状就是亿万富翁经常比他们的清洁工或秘书缴税还少,这太疯狂了。”
"We have a situation where billionaires are paying less tax often than their cleaner, or their secretary" Lawson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That's crazy. "
在一个案例中,反腐败局指责马哈拉施特拉邦,包括孟买公路运输局通过低估车辆价值收取4000卢比的贿赂,这样车主就能少缴税。
In a separate case, the bureau accuses top RTO officials in Maharashtra state, encompassing Mumbai, of taking bribes of up to 40,000 rupees to undervalue vehicles so owners would pay lower taxes.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多少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