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个杭州城市国际化才是中国最国际化的杭州城市国际化

北京是中国最发达,知名度(国际)最高的城市吗??_百度知道
北京是中国最发达,知名度(国际)最高的城市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就目前来看,最发达是上海,知名度最高可能是北京,毕竟首都。
采纳率:75%
上海,广州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上海,国内城市中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也是上海,不过北京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不及上海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知名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由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组委会发布。这一调查活动由新华社《》、《》工作委员会和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30日公布的最佳城市排名显示,上海以78.85分位列第一,北京78.77分居第二,成都和南京得分同为75.90,并列第三。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简介
上海市黄浦江两岸俯瞰
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日在上海揭晓。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杭州、宁波、西安、长沙、昆明、长春荣膺“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由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组委会发布。这一调查活动由新华社《》、《》工作委员会和、共同主办。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排名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近期动态
日公布的最佳城市排名显示,上海以78.85分位列第一,北京78.77分居第二,成都和南京得分同为75.90,并列第三。浙江两大城市杭州和宁波紧随其后。
这项旨在了解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城市形象,全面展示中国城市软实力的调查活动,于2010年4月在北京启动,历时四个月。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成立了专项课题组,设计了“中国城市国际形象研究评价体系”,涉及城市向往度、城市文化、城市环境、、治安状况、便捷程度、城市个性、诚信程度、、投资价值、发展潜力、国际化程度等12类指标。
调查启动后,组委会参照中国以及每个城市的入境外籍人士数量等指标,根据调查评价体系,确定了30个候选城市。调查活动采取主观调查和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抽样范围和调查结果的科学性,本次活动(中国)咨询公司完成了对外籍人士的主观调查,参与调查的被访者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总人数约7980人,其中包括各国驻华机构、驻华企业和到过中国的外籍人士等。
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是一种创新,在国内还是首次举办,调查有助于厘清在国际化进程
中的定位。据悉,“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颁奖典礼将于今年10月在南京举行。 [1]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最佳城市排名
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南京杭州宁波西安长沙昆明得分78.8578.7775.9075.9075.3575.2475.1474.5074.13排名123456789城市长春天津苏州重庆无锡广州大连佛山青岛得分74.0073.2872.8472.2672.1071.8971.7670.3869.01排名101112131415161718城市桂林中山深圳沈阳武汉济南烟台珠海得分68.6168.4868.1567.3066.1465.4564.7264.5763.94排名192021222324252627城市厦门哈尔滨福州得分62.3661.4758.10排名282930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评论
8月30日“中国国际形
象最佳城市”排名公布后,引起网民的热议,其中不乏质疑:“上海、北京排前两位,说得过去。南京、成都并列第三,对外开放较早的广州、深圳却排在第十五位和二十一位,不会吧?”“单项排名中,南京市民素质高居榜单之首,城市环境南京第二,准确吗?” 带着民众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
本次调查由新华社《》、《》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咨询公司负责进行。该公司首席咨询师透露,参与调查的7980名外籍人士覆盖6大洲100多个国家,年龄段在18-60岁之间,既有居住生活在海外的外籍人士,也有在中国居住生活的外籍人士。评价“城市总体印象”、“城市向往度”,是必填项;而“城市文化”、“市民素质”、“城市环境”、“城市诚信”等深度指标,需要受访者曾经在相关城市居住或停留累计至少一个月,评价采用打分制,最高分10分,满分130分。
《瞭望东方周刊》的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她说调查结果出来后她也有点吃惊,觉得广州、深圳这些最早开放的城市,居然不入前十,在上海人眼中不怎么发达的南京却排得这么前,连长春也进了前十。刘丽娟说,据她了解,受访的在华外国人层次都较高,调查结果跟他们生活圈子的体验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说,一个排名有争议、有质疑都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很重视国际形象,但是国际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一直缺乏数据来说话,只是一个主观的想象。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城市的国际形象,不可能尽善尽美,最主要的是不要以国内的眼光来看这个排行榜,西方跟东方观念的差异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形象工程、形象战略,这个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该如何做。而且,排在前面不表示这个城市的国际化就最佳了,130分总分中,排位第一的上海也只有78.85分,勉强及格,总体水平并不高。
提到市民素质,不少人觉得南京市民爱讲粗话,还乱闯红灯,怎么可能素质排名第一?但是外教郑珍贤却有自己的看法,“南京人给我的感觉朴实一些,和广州、上海等地的市民比更质朴。”而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南京人曾建则认为,南京的外企以及外籍人士不是很多,南京人对老外都比较友好,老外对南京有好印象很正常。如果和老外接触越频繁,弱点会暴露得越多。相比较而言,南京人所谓“大萝卜”的形象在外地人、老外心目中并不是负面印象。[2]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城市国际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国际化
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一个包容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按国际惯例办事,讲秩序、守规则的城市;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推崇法治,公权力规范运行的城市;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公共服务优质到位的城市。G20峰会让全世界关注杭州、了解杭州,给杭州提供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增加了杭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杭州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如何发挥G20峰会综合效应进一步提高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水平也成为了摆在杭州未来城市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城市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共性,是城市按照国际惯例,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和配置各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交往的过程和状态。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怎么办?理念卷二》中进一步指出,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需要无论是政府管理、社会服务,还是科教文化、市民观念,都要面向国际。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国际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杭州人”实现国际化之时就是“杭州城”实现国际化之日。
观念的国际化,提升城市品质
市民观念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难点,也是重点。一座城市在
国际上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这座城市是否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市民素质。对于杭州而言,杭州发展的突飞猛进,靠的不是自然资源、也不是地理优势,靠的就是解放思想的人、具备开放观念的人。想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勇立潮头,想要在世界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用国际的视角,国际化的观念看待世界的发展和运行。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做到整体运筹、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把握主动,积极推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心态的国际化,弘扬城市精神
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决定成败,不同的心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很多初到杭州的人,都有一种感受,这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有容乃大,以包容的心态、兼收并蓄,才能大胆吸收和借鉴。在历史上,杭州就是个包容的城市。自800多年前的“宋室南迁”以来,杭州就成为一个移民的城市,城市文化的血脉中,开放包容始终是城市的灵魂。杭州的开放,是对内对外的开放,这里没有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和歧视,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广纳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成果,在诗画江南中,孕育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在加快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杭州应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弘扬城市人文精神,用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减少因政治、文化、体制、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分岐,借鉴吸收,勇于突破,实现共同发展。
言行的国际化,展示城市风貌
我们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有没有气度,不是单单凭借他有没有美丽的外表和衣着,更要看他的举止,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国际化城市的吸引力源自城市的生活环境、城市的包容力,它传达自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抑或看待自身、看待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他人的态度、眼神。为迎接G20峰会,杭州提出了“有礼杭州人”,对杭州人的言行举止提出了要求,通过杭州人文明的言行举止展示这座城市的风貌。 “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传播了城市正能量,引起了社会共鸣,“斑马线上礼让行人”为杭州城市形象赢得人心、获得了美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应当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现在杭州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衷心希望和祝愿杭州以世界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创造世界一流的业绩,培育世界一流的胸襟和气魄,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国际化的实践中,微笑与自信写在每位杭州人的脸上。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探索,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一个更具国际范的杭州,值得期待!
(责编:赵晓旭、蔡峻)
问诊城市病第112期【历史文化遗产】杭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创新
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保护城市的特色,就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城市规划是一项全民参与事业,不仅是要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而且要使城市的文化得以延续第十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昨召开 城市国际化不看高楼看文化(全文)_网易新闻
第十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昨召开 城市国际化不看高楼看文化(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第十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昨召开 城市国际化不看高楼看文化)
&并不是高楼大厦建得多,这个城市就国际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乔润令
&企业家不需要跑去遥远的巴西、南非等地方,在厦门就可以和这些国家工商界面对面交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局副局长姚枝仲
台海网4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泓/文&常海军/图)你心目中的国际化城市是什么样的?是高楼林立的繁华,还是高星级酒店密布的奢华?在专家看来,城市国际化不看高楼大厦,更注重的是城市的文化和记忆。
昨天,由厦门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召开。在厦门会晤即将在厦门召开之际,论坛选择了&城市国际化&为主题,邀请专家从&走向国际化城市的挑战与路径&、&开放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等几个议题,畅谈城市国际化发展。
城市国际化&文化和记忆最重要
&早在十几年前,全国有180多个城市提出要国际化,我们当时觉得是笑话。&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乔润令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很多城市连国际化到底是什么都不懂,提这个说法实在是不靠谱,&并不是高楼大厦建得多,这个城市就国际化,城市的国际化更需要看经济层面、城乡发展层面等综合性因素&。
十多年后的今天,乔润令觉得,提国际化靠谱了,也出现了不少国际化城市。乔润令说,除了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在他看来国内还有好几个城市已经具备国际化水平,厦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将召开的厦门会晤,更是厦门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千载难逢好机遇。
&国际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乔润令说,城市的文化和记忆是国际通行的名片,&外国人来厦门,并不看你的高楼大厦,住不住五星级酒店也关系不大,他们更想了解的是城市的文化,哪怕住在民宿里,他们可能还更乐意。&
城市文化如何国际化?乔润令说,城市文化越土越好,但是传播需要越新越好。&深入挖掘厦门本土文化,同时用国际化认可和通用的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方式,是提升厦门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在乔润令看来,除了即将召开的厦门会晤,&一带一路&更是厦门的一大机遇。&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沿线国家的闽南文化记忆拿回来,再把厦门的文化记忆带出去,可以大大地通过文化这一国际名片,提升厦门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进程&企业如何分一杯羹?
在城市国际化提升过程中,企业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机遇?
昨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局副局长姚枝仲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厦门会晤给厦门打了个大广告,也给厦门的城市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等带来极大的提升,&这带来的可不只是市民们居住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优的变化&。
姚枝仲说,以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过程中,会有工商界的交流活动,&等于企业家不需要跑去遥远的巴西、南非等地方,在厦门就可以和这些国家工商界面对面交流&。
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并不只局限于5个金砖国家,全球的很多新兴经济体都会前来参与,发达经济体也会关注到这个盛会,这就给企业家一个更大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企业界应该把握厦门会晤的机遇,主动交流,从厦门会晤中受益。&
对于中小企业,姚枝仲认为国际化同样是机遇。&如果中小企业要独闯国外市场,需要的经营成本、面对的困难可不小,因为资金不够雄厚。&姚枝仲说,但是在国际化交流水平扩大的发展机遇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的机遇就变多了。比如,中小企业可以参与到某个贸易环节中,在国与国之间加大贸易往来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通过前往中国在外运营的企业园区,大大减少经营成本从而拓宽市场。
建特色小镇&要小而特、优而精
城市文化不仅在国际化提升过程中很关键,在乔润令看来,如何融入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也很关键。
昨天的采访中,乔润令也聊到了厦门集美汽车小镇,并且为厦门的特色小镇发展提出了建议。&特色小镇是目前中国市场、政府这两个层面都有热度的领域,发展前景很可观。&乔润令说,小城镇的发展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平台,&比如浙江台州的沃尔沃汽车小镇,带动了当地汽车配套企业的转型升级,效果非常明显。&
乔润令说,厦门发展时尚产业资源得天独厚,同时集美的教育、文化资源很丰富,发展汽车、时尚、文化、创意等特色小镇具有优势。特色小镇的人居功能占据主打地位,这也符合厦门的定位。同时,特色小镇可以起到分流大城市的功能,缓解厦门交通拥堵、实现对高端人才和产业的战略转移,&形成人居环境优越的特色小镇,还可以缓解厦门中心城区房价上涨的压力&。
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乔润令建议,一定要注意差异化、因地制宜,且具有比较优势和比较竞争力。&要小而特、优而精,一定不能大,再大就变成开发区了。&他说,在以往的开发区建设过程中,更重视的是生产,而生活和生态比较容易被忽略,&现在发展特色小镇一定要融合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并且实现多种产业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厦门具备这样的条件。&
(原标题:第十届厦门市宏观经济高端论坛昨召开 城市国际化不看高楼看文化)
本文来源:台海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城市国际化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