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株洲县淦田镇杀人案,淦田镇,白渔村,亭子组人,我想加盟贵公司,在我们村成立一个快递点,需要些什么手续

株洲有20多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农庄,别怪我没告诉你!
12月4日,《三湘旅游》/头条号推送了湖南68家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名单,其中株洲有5家上榜。然而,大家纷纷留言表示“不够玩”!于是,小编四处搜集,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从2010年—2015年,株洲共有21家农业庄园被湖南省乡村旅游区(点)星级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游客在云龙示范区鸡嘴山庄园采摘葡萄。因为开园不久,虽然不是五星级庄园,但柴火灶烧葡萄鸡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李茂春
旅游热线:姜女士,吴女士。
【株洲市区:6家】
1、株洲市天元区神农生态园
评定年份:2010年
庄园地址:天元区马家河镇
旅游热线:谢佳恒,1
2、天元区悠移庄园
评定年份:2013年
庄园地址:株洲市天元区群丰镇湘云村
旅游热线:姚先林,1
▲游客在悠移庄园骑马游玩(李茂春 摄影)
3、芦淞区大京风景区栖凤园度假山
评定年份:2013年
庄园地址:芦淞区大京名胜风景区栖凤园
旅游热线:郭高潮,3
4、荷塘区杨家寨生态山庄
评定年份:2014年
庄园地址: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
旅游热线:盛芳文,8
5、新三农科技有限公司清荷生态园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云龙示范区龙头铺镇三搭桥村
旅游热线:周之光,
6、沙坡里生态农庄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云龙示范区云田乡云峰湖村
旅游热线:双康,
▲杨家寨生态庄园的蔬菜基地 (李茂春 摄影)
【各县市区:15家】
7、株洲县乔西生态庄园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株洲县松西子社区
旅游热线:6、
8、株洲县唐园山庄
评定年份:2014年
庄园地址:株洲县仙井乡黄霞村蒋家冲组
旅游热线:唐耀,
9、株洲县杜英山庄
评定年份:2014年
庄园地址:株洲县仙井乡陈家山村小良老屋组
旅游热线:喻文森,8
10、株洲县兄弟农庄
评定年份:2015年
庄园地址:株洲县淦田镇淦田村上港组
旅游热线:王石山,6
▲别具风情的乔西生态庄园(庄园供图)
11、醴陵市望仙桥农庄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醴陵市东堡乡新安村
旅游热线:文吉刚,
12、醴陵市乡村时光休闲山庄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醴陵市东堡乡东堡村汤家老屋组
旅游热线:陶高,
13、攸县农泉山庄
评定年份:2014年
庄园地址:攸县酒埠江旅游区酒仙湖畔
旅游热线:陈立凡,8
▲醴陵市望仙桥农庄(庄园供图)
14、茶陵神农度假村
评定年份:2011年
庄园地址:茶陵县青年水库
旅游热线:颜晚苟,6
15、茶陵县慧科生态园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茶陵县马江镇皋芫村
旅游热线:陈春香,
16、茶陵县桃坑农家乐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茶陵县桃坑镇下乐村洮水湾
旅游热线:刘树红,
17、茶陵万樟园林山庄
评定年份:2013年
庄园地址:茶陵县严塘尧市村水沟
旅游热线:刘祖治,
18、茶陵卧龙山庄
评定年份:2014年
庄园地址:茶陵县八团乡卧龙村
旅游热线:尹慧文,
▲卧龙山庄全景(庄园供图)
19、炎陵县密花生态园
评定年份:2011年
庄园地址:炎陵县十都镇
旅游热线:曾庆明,3
20、炎陵县问荷山庄
评定年份:2012年
庄园地址:炎陵县高水桥
旅游热线:刘勇,3
21、炎陵洣江楼山庄
评定年份:2013年
庄园地址:炎陵鹿原镇湖田村百花园
旅游热线:唐平竹,0
▲炎陵县密花生态园一角(庄园供图)
赏花、摘菜、钓鱼......有了这么多五星级农业庄园,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的周末无聊了!(注:有的庄园因评定时间较久,联系人和电话或许有所变更,以庄园实际情况为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走读株洲_文化_其它频道_株洲网
          主编:黄诗燕           执行主编:颜青春           编辑:佘意明           作者:颜青春&&佘意明&&易军&钟联明&&黄亚陵&谭鹏&&黄永新          摄影:伍海涛&&刘振&&&陈瑛&※page※                唤醒山水间的记忆
  有人说:株洲是文化沙漠。&   其实不然。&   株洲有幸,洣江、渌江、湘江从南到北,贯穿株洲所有的县市。临水而居的村落和依河而建的城镇见证了三江绵延6000年的农耕文明历程:炎帝文化、株洲县磨山古遗址文化、醴陵陶瓷文化、鞭炮文化等。&   6月15日,本报本着关注株洲历史文化遗存,探求株洲人精神和文化之根的目的,顺流而下,寻访文明脉络,推出《三江文化行》系列报道。市委副书记赵湘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绍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程绍光部长为此次专题报道题名。&   在这次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活动中,本报将组织精兵强将,奔赴各地深入采访。一路来去,透视各地历史人物和文化遗存的地位、影响和品牌意义,目击遗迹现状,披露开发计划,由南至北、从东往西,连横古今,以提升株洲的文化形象,增强株洲人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文化经济建设。&   《三江文化行》将以水系为线,串起散落在山区角落里尘封已久的文化之珠,唤醒我们栖居山水间的记忆。
※page※[水文地理]&  洣江:从炎陵县龙渣瑶族畲族自治乡与桂东县交界的耕熟岭发源,行程296公里,流域面积10305平方公里,在衡东县注入湘江。
  洣江在罗霄山脉的大山中辗转,在一个叫做鹿原镇的地方,作了一次历史性的停留。几千年前,河水把误尝断肠草的炎帝送到这里。   在中国千千万万的河流中,&&洣江肯定名不经传,但是,她是中国最幸运的一条河。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安寝在她的身边。   在中国文明史上,曾并行两大文明,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而从已经发掘的考古证据看,长江文明的发轫甚至还早于黄河文明,作为长江文明的旗帜,炎帝部落长期活跃于湖南地区。而身为部落领军人物的炎帝,他的足迹和众多传说遍及三湘大地,他在衡阳的耒阳市那里,告诉老百姓怎样耕田,于是在今天那里被称为耒阳;他在郴州的嘉禾告诉人们怎样种植水稻,于是在今天那里被称为嘉禾;最著名的当然还是炎陵。宋代罗泌在《路史》中写道: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于沙,是谓长沙,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茶陵之尾者,酃县即炎陵也。   洣江之畔的白鹿原,款款接纳了这位叩响中华文明之门的先驱。洣江从此流过,逶迤而去,让灿烂的农耕文化随着河流,缓缓浸润着中华文明。   这是洣江之幸。 ※page※[历史回首]&&
陵墓是会说话的&&&&&
  在考古界有一句名言,叫做“在历史沉默的地方,陵墓是会说话的”。   这个会说话的陵墓当然不仅仅指的是炎帝陵。   在人们心目中,古代南方乃荒蛮之地,始祖炎帝何以崩葬于小小炎陵县?   在湘东地区,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14处之多,分布于我市的蝶屏烟墩冲、云田毛围岭、明照排上,株洲县漂沙井磨山、醴陵仙霞石泥塘、攸县莲塘黄家坳、茶陵&&江春华岭、龙骨头山、腰陂乱葬山、马江对门岭、枣市独岭坳、炎陵县城东平头岭、茶子山、东风伏米岭。而这些遗址的年代基本上属于炎帝时代,即距今5000——6000年左右。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这么一片不到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分布有如此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更有意思的是,在这14个遗址中,茶陵与炎陵就占了8个之多。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有圣德,继无怀氏后,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   那么,这14个地处偏远南方的遗址要说的话究竟是什么?   值得玩味。 ※page※[记者现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河流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两河文明……等等。&   对小小洣江来说也不例外,虽然数千年过去,但那些文明的碎片依然藏匿于那些不经意处——&
碑刻:见证千古盛事&
  碧水悠悠。   这是六月,阳光在这个山区地带显得格外清朗,面前的洣江轻柔而清澈。   要去的是一个叫斜濑渡铺的地方,这个极富村野气息的地名其实很有名气,名气甚至大到连以前的皇帝也知晓。因为这里是历朝历代大小官员来炎帝陵祭祀的必到之处。   当渡河上岸时,向导指着一处地方说,那里原来有一座桥,可惜在一次洪水中被冲垮了,他又用手一圈,说,桥头原来还有客栈,来祭祀的官员到这里,不管天早天晚,都要在这里歇息一晚,整冠沐浴,并用檀香熏身,以显诚心,回程时在此午餐后乘舟北返。   心里砰然一动,急急展目张望,却遗迹全无,只有桥头尚存,且掩盖于乱树杂草间,此外是村舍数间入眼。   真是沧海桑田!   向导带我们走的是炎陵故道,这条故道连接古衡州府与炎帝陵,经安仁县城进炎陵县,是以前炎陵县与外界相通的惟一陆上通道,故道两侧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抗战时期日寇意图进犯炎陵,竟因惧怕埋伏而退。   从桥头处步行数里,便到了目的地,那就是碑刻。这也是佐证炎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这个路碑由清乾隆十六年的衡州府所立,所谓碑,实则是故道边的一块天然巨石,周侧杂树丛生,上书“邑有圣陵”四字(注:106国道边的“邑有圣陵”为近年仿作),字体古朴,颇见功力。向导说,原来路碑处还建有亭子,是本地官员迎接外地官员前来祭祀的地方,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因故道弃用,这里树木葳蕤,但那些承载过无数车轮马蹄的青石板依在,而此时默默无语,一如不远处静静流淌的洣江,它们曾经目击的一切已经凝固于历史的深处。 ※page※                 火星龙:民间的盛典
  在中国历史上,祭祀先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缅怀先祖,更重要的是,这涉及到一个政权的正统与否。   最早祭炎帝的是黄帝,而炎帝陵的祭祀则始于宋代。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大概是为了自己江山稳固之意,即位后遍访天下古陵,于乾德五年(967年)在茶陵县南一百里的白鹿原觅得炎帝陵,旋即在陵前立庙、肖像而祀。自此,官方祭祀连绵不绝,据《炎陵志》存录,明代御祭次数有十五次,清代则多达三十八次,凡遇国家大庆,皇帝即位、亲政、战事告捷等,都要派四品以上官员来致祭。当此时也,鼓乐齐鸣,丝竹声声,主祭高诵祭文,情形煞是壮观。   那时的洣江肯定神采飞扬。   相对于官方祭祀的隆重和慎重其事,民间祭祀则频繁得多、也更富意趣。炎帝的生辰日(农历四月十五)、忌日(农历七月七日)、春节、清明、尝新节,炎陵的老百姓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火祭、蜡祭、舞祭、水祭等等。其中最有意味的是火祭。   火祭即舞“火星龙”,相传始于炎帝时期,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驱虫禳灾,炎帝教人用稻草扎成龙形,龙身插满用艾叶制成的燃烧物,夜间沿田埂起舞,旁人呐喊助威,意在“诱杀成虫,吓破虫卵”。如今,人们用稻草扎成龙形,外裹红布或黄布,内装木炭等材料,夜间点燃后,随风起舞,舞动之处火星四射,围观之人则喝彩不已。   在乡村宁静而星光灿烂的夜空之下,有飞舞的火龙,还有盛大而欢乐的人群,无疑,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经过上千年的演变,炎帝陵祭祀已经成为一个融历史、文学、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前不久,炎帝陵祭典被列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当之无愧。※page※               狮子狗:被幻化的真实
  在炎陵,有关炎帝的传说不胜枚举。   这天在&&泉书院有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人拿出几条条凳,一行人就在天井边坐了,喝着炎陵特有的藤茶,海阔天空地扯开了。炎陵县原炎帝纪念馆馆长刘少云说,这些传说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几类:关于炎帝遗迹来历的传说;关于神农生平的传说;与炎帝神农有关的山川风物传说等等。   有意思的是,这些传说对炎陵县一带的日常习俗也有相当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炎帝派狮子狗偷来五谷种子的传说而产生的一系列有趣的“狗俗”。在炎陵县,许多飞禽走畜都可用来上供,惟独不能用狗;每到稻谷收获的尝新季节,第一口饭必须给狗吃;当地还有一种习俗叫“抬狗迎神”,每逢干旱,村人常用两个童男用椅子扎成花轿,一路吹着喇叭把狗抬到河边去,然后把狗放到河里,狗游上岸后就会把身上的水抖干,滴在地上,水滴得越多,村人就越高兴,因为神农答应保佑下雨驱旱了。   应该说,这些传说中隐藏了被幻化的真实,因为历史的进程不但载录于史籍,同时树口碑于民间,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作为长江文明的开创人,必然在他奋斗拼搏的所在地留下许多传说传奇。所以,这些被幻化的真实虽不见于史籍,但很有可能曾经见证了原汁原味的历史。※page※[专家点评]原炎陵县县委副书记,现任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新发:
炎帝文化是本土文化&
  炎帝部落最初来自北方,后来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中败北,不得不往南迁徙,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一带初步稳定下来,并在洞庭湖一带发现了野生稻谷,于是加以人工培养。随着稳定,炎帝部落后来慢慢扩大,主要活动地也落在湖南,农耕文化、医药文化等的产生,都是在部落安稳下来的事情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炎帝文化是湖南本地文化。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大量的考古遗址和历史文献予以佐证。因此炎帝寿寝之地最终选择在洣江,这是完全可能的,也决不偶然。&&   洣江是湘江的三条一级支流之一,古时水流量较大,可长期水运,而湖南又是长江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地点,长江文明通过支流向山区地带渗透是顺理成章之事,炎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并不奇怪。&&   在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炎陵人民对炎帝文化给予了积极的挖掘和保护,并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制定了今后五年的保护计划。&&   目前重要的是要做好这么几件事:明确对炎帝陵的具体保护内容;加大对炎帝文化的传播力度;进一步打响炎帝文化品牌,并与炎陵旅游相结合,产生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   &中国古代史研究学者、株洲教育学院教授刘俊男:
研究炎帝文化富有现实意义
  炎帝时代的主要贡献是在原始农业和原始文化方面。发明医药是炎帝神农时代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见诸于若干古文献和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那么,这些传说有多大的真实性?由于我国考古学的成就,原始农业的发展与文明起源的密切关系,有些问题不难得到证实。考古发掘成果告诉人们:距今七八千年我国原始农业已有相当发展,这就是我国文明起源时期的直接见证。可见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一些传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文化起源期炎黄时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现实意义。&&   我们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在此环境中我们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看到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能忽视;文化则是民族的灵魂,也不能忽略。文化复兴需要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需要吸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今天纪念炎帝、黄帝,进行学术研讨,把民族凝聚力提升到历史先进文化的高度加以诠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page※
※page※[水文地理]  炎陵的同志介绍,斜濑水,也就是洣水的发源,在该县龙渣瑶族乡和郴州桂东县交界的耕熟岭山地。洣水随后在山沟里流转,经历龙渣、中村、水口、船形等乡村,生成着文化,传播着文化。 [记者现场]——河流篇
河流是有童年的
  去回溯一条河流,欲穷尽其源头,也许从来都是一件费时费神夸父逐日式的努力,数千年前,《诗经》里就说得很明白了,“溯流而上,道阻且长”。但即便浅薄如我们,却未必觉得这种“徒劳”没有一丁点地理乃至文化上的“价值”。   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清澈的源头,这就如同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单纯的发端一样。说得再直白点,具体而微点,就是一个人无论长大成什么模样,都会一遍遍回望自己的童年。   源头,是河流的童年。   于是,6月15日,当“三江文化行”采访团赶到炎陵县,意外得知洣水的源头所在时,竟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心旌摇曳。“去给洣水之源树一块碑”,大伙心领神会,一致赞同。
洣水,一个温暖的名字
  路标是手头的一张株洲大江小河流域图。图的最下沿,蜿蜒奔突着洣水在炎陵县的三条发源——斜濑水、河漠水、沔水,前两者在该县的三河镇汇合向前,合称洣水,后者在茶陵县汇入洣水。按照地理学界的常识,一般会选择最长的一条水域做主源,于是,图表最左方的斜濑水成了目标。目光从上至下逡巡,这条水域的末梢都快要划破株洲界了。   斜濑水的发源又在哪?   我们寻找依据,在清同治年间的《酃县志》中有记录,“洣水出县南瑶团根索岭(即耕熟岭)……”,而其下的另一段记录,解开了我们的另一个疑惑:洣水“下过杉箕寮而飞湍瀑流如米珠喷溅,土人谓之为白米下锅,是为洣泉。”&&&&&&&&&&&&&&&&&&&&&&&&  原来,洣水是这样得名的,我们不禁莞尔一笑--土人果真是土的,居然给一条瀑布、一条河流,取了这样一个土得掉渣、却又不乏谐趣的名字。可细细一想,这又未必不符合逻辑,洣水只是湘江的一条支脉,自然不会有大江大河那样庄重肃穆的得名。更何况,在农耕时代,人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日三餐的温饱,“白米下锅”也罢、“洣水”也罢,土是土些,却不失为一份温暖的寄托。   诗人说,给每一条河流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老百姓说,我只要白米下锅!&
不期望,又见着,斜濑水
  溯源立碑之旅终于开始了,时间是6月16日清晨。   向南。除了偶尔起伏的丘陵和小土山,沿着106国道向南的路程起初是一马平川的。   可车过水口镇,地势大变,向上的坡度越发陡了,油门踩得越发紧了。不知不觉,公路两“岸”的青山夹峙而“行”,车子一头钻进了山谷。一路前行,有一条小河,离开了,不期望,又见着,与我们一行始终不离不弃,这就是斜濑水。   炎陵的老人说,古时,河流是用来放排的,民间有“木排摇摇到长沙”之说,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年,陆路越发发达,水路基本不再交通,只用来建坝发电了。   时间改变了河流的功效。河流一如既往流淌,一如时间。
红星桥,时间的化石
  越是古旧偏远的地方,越是藏得住时间。   我们的途中有一座桥,叫红星桥,位于龙渣瑶族乡牛冈排处。   桥名就暗含了时间——1967年3月动工,12月竣工。   桥是单孔桥,以两岸悬崖为台墩,跨越斜濑水,高67米,净跨107.36米,长155.80延米。我们得到了两份不同的资料,一说这是亚洲最大跨度的单孔桥,一说是亚洲第二高桥。   不论孰是孰非,站在远端眺望,以悬崖峭壁为背景,一桥飞架天堑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弘,流水在深谷中轰然作响。站在桥上遥望青山,风景是绝美的,惟独有恐高症者不能俯瞰,深谷高壑定会让人双脚战栗。   不仅是桥名,桥中央嵌有红星;“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桥身上嵌刻的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桥的一头有低矮平房,是用来驻扎曾经的守桥部队的,桥的那头有哨亭,哨亭上塑有深褐色守桥战士雕像,我们纷纷爬上去,与雕像合影,与历史合影。   守桥部队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撤离。过往、现在、未来,在红星桥上交错了。红星桥,是时间的化石。
发现株洲的“三叠泉”
  不去现场,你不会信的,这就是株洲的“三叠泉”瀑布。   可它只有一个土名,它就是“白米下锅”瀑布,洣水得名的所在,已接近斜濑水的源头。   车子在山里七弯八拐,终于停驻在了这条倒悬的白练远处,远远传来的水声轰响鼓荡耳膜。   站在远端,是难以感察瀑布的气势的。我们呼啦啦下车,往瀑布的深处赶,水声轰鸣,渐渐的,水烟雨雾当空扑面笼罩了我们。愈往前赶,水声愈发震天,逐渐地征服了整个身心。下到瀑布最底端,再抬起头来,只见滚滚河水在数十米宽的瀑口争先恐后粉身碎骨,骤然迅猛跌入下面窄窄的深潭中,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河水随后又冲进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   潭中顽石嶙峋,被河水成千上万年地冲刷成奇形怪状,让人惊叹造化的神妙。赤足踩在水里,竟没有一丁点儿冰凉,甚至有一种柔软、温暖、儿时记忆般的感觉涌来,让你流连着不肯离开。   这就是“白米下锅”吗?据周遭开饭店的村民介绍,所谓“白米下锅”,是指秋冬枯水季的瀑流,他还拿出一张照片比划,照片中的瀑流果真如涓涓米粒簌簌而下。饭店里悬挂的一幅挂历上,村民还“附庸风雅”作打油诗一首: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白米落九天。龙渣儿女齐努力,幸福生活万万年。   村民还介绍说,瀑布分三叠,我们所见是最下一叠,其上两叠尤其壮阔,可惜山高路险,行程如火,我们未能一饱眼福。   我们逼近洣水之源。&试图抵达源头,可才行数百米,前路就被急流阻断。   我们想,既然洣水因“白米下锅”而得名,就把“洣水之源”碑立在了“白米下锅”瀑布了。我们希望,会有后来的探索者比我们更彻底,最终抵达洣水源头立碑存志。 ※page※[民宅篇]
老屋,风雨中的留存或倒塌&
  从水口到龙渣,再从龙渣折返回水口镇。   镇里从戴家村到楂村,不足1公里多的地段里,居然留存有三座百年乃至两百年历史的客家大院,令人揣度,这个如今的偏壤,起初为什么聚居了如此多的大户。   顾名思义,戴家大院,就坐落在戴家村里。以大院正门为轴,相连的120多间房屋渐次向两边排开,屋檐也渐次低落。考究的中轴对称,有条不紊的秩序,隐显着昔日的辉煌。   大院下边一小半截用石板,上面用黄泥砖,石板的青色与泥砖的黄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涂着桐油的院门是木板的,早已被流逝的岁月染成了深茶褐色。我们稍感意外的是,院门两侧,一副纸制对联,除了底色已由红色褪成了白色,墨写的联句仍清晰可辨:夹山千树绿紫燕剪柳迎春到,江水双汇流金龙逐浪献宝来。   回转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畴如织,大院三面小河环绕,蛮切合联句中自矜的风水。   带我们前来的女村支书也姓戴,据她介绍,村上500多人,80%姓戴,都是这座院落曾经的主人的后代。我们问她:“祖上是做什么的,可否有族谱记载?”她沉默,摇头,只是告诉我们,大院传承下来有11代了。   11代?这该是一支多么悠长的家族源流了,由此上溯去追寻其源头,该是一件怎样“道阻且长”的徒劳呢?不过,从联句中“金龙逐浪献宝来”判断,戴家祖上应该是做生意的。   进得正门,迎面张贴的是一张班驳得无法辨出模样的画像。屋角蛛网密布,屋内的空气是一种陈旧而略微发臭的气息,想是许久不曾有人来了。   轻叩一张木板门,“有人吗?”门吱呀一声,居然开了,是一个不知年岁的阿婆,年轮早已在她的脸上刻上细密的河道,“呜哩哇呀”一口客家话听也听不懂,我们无法进行交流。   大院里,大部分房屋早已空置了,留下居住的是少量老人。女村支书比划着告诉我们,这方圆数百米内,都是迁出去居住的青壮年,“他们住不惯这老屋。”   邻近楂村还有一户彭家大院,结构、规模、居住情况与戴家大院大同小异。就祖上的来历,彭家人也说不出许多了,只知道祖上是从广东回流的客家人,如今有后代1000多人。我们稍感遗憾的是,就在前几天,经了一场风雨,这座矗立了220多年的大院,垮塌了数十间房屋,残垣断壁触目惊心。   这么多些年来,大院从未有官方或民间的大规模修缮,它的下一次坍塌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跟皇帝挂上钩的神秘家族
  楂村还有一户赖家大院,规模、历史与前两者差不多,结构却迥异——近百米长的院墙上,居然均匀地开出四张正门,彼此不分主从——这是哪一派的建筑风格?   其中一张正门上,一块深褐底色的牌匾被岁月剥离出一片片青白色,四个魏碑字模糊可辨:筑室遗风。   从这块牌匾,从进门处高可抵膝的青石门槛,我们判断这是个官宦人家。   甫进大门,抬望眼,一块木牌坊,其上有精致的镂空雕花,其正中有蝙蝠造型,寓意“福到”。   往里走,高悬两块牌匾,上书秘书世传、雪溪流芳的字样。再往里走,又是一块深黑底色的牌匾:文元!我们看得心惊,这是哪门子人家,口气这么大。   屋子的最顶端,祭奠的是赖家先祖。我们从一厢洞开的走廊经过,进了另一进屋子,屋子的最顶端悬挂一副对联:赐地为堂钦承御笔,秘书号里蔚起人文。   这户人家果然有来头,居然跟皇帝都挂上了钩。我们胡乱猜测:是给太子做老师的,还是给皇帝写圣旨的?七嘴八舌,也没讨论出个究竟来。   屋子的两厢,悬挂了四副红底黄字的对联牌匾,对仗极工,其中一副是:东野咏诗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还有一副是: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资富能训惟以永年——看来,这是一个耕读传家的世家,而这些联语,是主人的文友送来吹捧主人的。   出得门去,据村民介绍,本来,在另一张正门上,还有一块深褐底色的牌匾,与“筑室遗风”对应,可惜前几个月被贼偷走了。赖家大院的牌匾,其文化学上的价值尚未被人重视,而小偷却已从经济学的角度盯上了它们。   但我们相信,正因为牌匾有文化学的价值,才会有经济学的价值,保护迫在眉睫。   至于赖家跟皇帝到底有什么瓜葛,我们问了很多人,都说不清,我们只在一份资料上查到:赖家先祖曾授清廷诰封,至于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古时商贸集散地
  还有一个所在,据说是古时炎陵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在三河镇霍家村。   霍家村的历史够悠久的,在村里一位老人处,我们看到了一本1924年的〈炎陵霍氏五修族谱〉,谱上记载了村子的来历:宋朝时,一官员通天顺判霍卷嵩来此祭炎帝,途经此地,觉得山环水聚,土地肥沃,又得神农氏的庇护,遂携家人从江西余干县迁居于此,繁衍生息。   而这本族谱,甚至成了酃县易名的重要依据。霍家村距炎帝陵仅4公里,自古就有祭奠炎帝的习俗,对外自称“炎陵霍氏”。有关部门将此作为易名的依据,上报了国务院的。   村子的后半段有一段古巷,也就是村里古建筑保留最为完好的地方。   巷子由一条四、五米宽的卵石路间隔,据说是古时通往衡州府的官道。   走进小巷,两旁砖木结构的民宅一栋接着一栋,是典型的古时商谱模样,而且彼此大多以封火山墙相互隔断,体现了江西北部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同样,作为江西人的后裔,他们的房屋大多有天井,且呈“四水归堂”之状。   走进一间屋子,正堂上还有“天地君亲师”的神位。如今,由于家庭内的人口不断增多,那些高大的老房子已经不在遵循老祖宗定下的居住原则,有本事的早已搬出去在公路两旁另建新屋,不能搬的则把老房子各分一边,自起炉灶。   走在小巷里,看到最多的还是老人,他们还坚守在这里,躺在门前摇椅上,告别了昔日人来人往,熙熙攮攮,享受着难得的宁静。&※page※[专家点评] 湘潭大学文新学院民俗学者 郑长天
保护文化遗产 整合旅游资源&
  我曾去过湖南一些县城,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古民居,但除个别名气大的做了修缮,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一般都破损比较严重。我觉得很可惜,古民居植根于特定的地域、适合特定的气候和生态条件,适应特定的民族习俗和人文环境,是中国古建筑中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实在应该保护起来。   古民居群体保护涉及到家家户户,难度更大。民居的居住功能,虽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但仍有人住着,宅主人根据自己生活需要常常对住宅建筑进行改动和更新,或者无力修缮而破损,很难保存原状。把产权买过来,不住人也不是好办法,一是资金匮乏,二是房子没人住容易损坏,因此,对民居保护除开放参观者外,还要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修缮保护与利用问题。   说到旅游开发,必须注意的是要维护好古民居群体的原汁原味。很多地方为了旅游,大规模改扩建古民居,气派是气派了,可怎么看都透露着一个假字。因此,要把握好一个原则,“整旧如新”不如“整旧如旧”,这样才能保存好古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炎陵有秀美山水,有独特风俗民情,还有红军桥,在旅游开发中应将所有这些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包”销售,让游客变着法子玩。如果工作做得到位,炎陵旅游是很有产业前途的。&& ※page※
 叩问“客家”
※page※[水文地理]&&&&&&  前些日子,炎陵县的一位民间学者提议,要在县域范围内,发起一次寻找炎陵原住民的活动。   这一提议,让很多不知内情的人纳闷——一县之内都是乡亲,还要找什么原住民。这位学者给出了答案:如今,炎陵县60%以上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客家人了。   客家客家,做客他乡,他乡为家。在数百年乃至1000多年前的100多次人口大迁徙里,炎陵县屡屡成了从中原南下的客家人的目的地之一。这是炎陵县的福气,也是客家人的福气。   洣水上游的炎陵县,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绿水青山,千沟万壑,布下大小河流53条。在密如蛛网的洣水干流两岸,在那处子一般的群山里,勤劳善良、的客家人耕读传家繁衍生息,今人口已逾10万,而颇具古风的客家文化也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page※[历史回首]&
清代,客家人涌入炎陵&
  什么是“客家”,为什么称“客家”,“客家人”来自何方?一个个问题像谜一样,我们前往炎陵县去寻找谜底。   就客家的来历,《现代汉语词典》有一条简明的注释:“客家”是指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在网上,我们还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一位“客家学”专家的权威论述:“客家”是我国汉民族八大民系中一支源远流长、分布面广、影响深远,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民系;在1700多年的迁徙、定居和开拓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保持了客家服饰和具有汉语古语韵的客家语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目前,全球有1.2亿客家人,其中0.9亿人散居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   而炎陵县的客家人,则多是宋、元以后,多批次地从闽、粤、赣等地辗转迁移而至的,清代更是迁徙高峰,有《酃县志》的记载为证:“宋代移民12支,元代移民9支,明代移民20支,清代移民123支。”   来到炎陵之后,他们在洣水河畔平整良田,生息繁衍,薪火相传。 ※page※[记者现场]&
客家话,汉语的活化石
  “欢迎太什嘎来炎陵县做卡。”才到炎陵,前来座谈的炎陵同志中,有几位都是一口客家话,好听,难懂——原来,“太什嘎”就是“大家”、“卡”就是“客”的意思。   身在异乡,乡音永远是接头的密码。而客家人做客四海以四海为家,一说起客家话来,情绪尤其兴奋。&“天光哺”是什么意思?“介子”是什么意思?“头纳”又是什么意思?座谈会上,炎陵的客家人就是用这样的“密码”接头的,不过,苦了做客炎陵的我们,在“翻译”的帮助下,我们才将这些密码,跟“明天”、“那里”、“头”等词组对应起来。   客家语音中,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在词汇语法方面,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公、子、哩、头”等前缀、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这是专家的认识。   语音上我们搞不蛮懂,但从用词方面看,还真是那么一回事。炎陵县的客家人至今称“下雨”为“落水”。不但动词是古汉语,连名词用的也是古汉语。越是古老语言,其分化程度就越低,词汇量越不丰富,往往用同一个字眼表示大量不同的事物。   客家人把太阳叫“日头”,把月亮叫“月光”,日、月是古词汇,头和光是修饰词。吃早饭、吃中饭、吃分别叫“食朝”、“食昼”、“食夜”,倒酒倒茶叫“筛酒筛茶”。在《水浒传》一书中,“筛酒”一词频频出现。古风古韵在今人口中蹦跳而出,难怪学者称之为“汉语言的活化石”。&   渊源久远的客家话,就像川流不息的洣水,流淌在炎陵县的田野乡村、集市茶馆,流淌在每一个客家人的生命旅程中。&
客家山歌,情烈如焰
  “……送郎送到床头边哟,两人牵手在床前呀,红罗帐里好鸳鸯哦,一夜夫妻百日恩哎;送郎送到枕头边哟,倒了灯盏倒了油呀,倒了灯盏还小事哦,溅了阿哥一身油哎;送郎送到柜子边哟,打开拒子拿花边呀,左手拿到做买卖哦,右手拿到做盘缠哎……”   张子龙是炎陵县沔渡镇文化站的负责人,40出头,当地一位有心的客家人。看到客家文化越来越为外界关注,他就利用工作之便,整理炎陵县的客家山歌、客家习俗。   一个叫梁定富的人来找张子龙办事。张子龙如获至宝,非要梁唱几首客家山歌不可。梁是茶陵县桃坑乡的客家人,住在沔渡圩上,山歌唱得“呱呱叫”。   稍微调整了一下思绪,一首《十八送》便被梁定富唱得如诉如泣,余音绕梁。接着,又唱《十二愁》,采访现场的气氛一时陷入凄凉,一屋子的人心里装满愁绪。   两首客家山歌已让我们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再回头仔细翻看张子龙整理的山歌歌词,大都是直接反映百姓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还常常运用比喻、双关、排比等表现手法,将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张子龙说,客家人勤劳简朴,终日作业于山野之间,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保存着中原古风,所以客家山歌表现形式淳朴、自然,而且群众基础扎实,“处处有山歌,人人唱山歌”。   湘山之上,炎陵风情晚会锣紧鼓密,细雨之中,有人想退场。突然间响起客家山歌:“爱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起来。爱唱山歌就来唱,唱到日头对月光;唱到麒麟对狮子,唱到金鸡对凤凰。”歌声悦耳,曲调悠扬,现场气氛为之一振,大伙不约而同停下脚步。   近年,炎陵县不断有人对客家山歌进行了挖掘。唱客家山歌的人也由过去的偷偷地在山上唱,变为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唱,并由独唱、对唱发展为“打擂台”。   “由于你的歌,才知道世上有那么美的一块土地。”一位游客说的话,让张子龙终身难忘。&
客家菜,不吃三碗不放碗&
  我们去爬海拔2122米的湖南最高峰——酃峰。道路崎岖陡峭,上山下山一共5个多小时,累得我们腰也酸了,背也痛了。&下得山来,向导把我们带到他家吃中餐——他是下村乡心田村的一位客家人。   16道菜!多客气的客家人呀,多丰盛的客家菜呀!向导还端出客家人用糯米做成尚未兑水的“酒娘”,给每人筛了一大碗,要大伙一饮而尽。我们当真酒足菜饱了一回。   从此,每次在炎陵县用餐,客家菜总是首选。粉蒸鹅肉、酿豆腐、盐焗鸡等,端上桌一尝,其浓郁的山野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总能让大伙食欲大增,“不吃三碗不放碗”。   一位客家人厨师道出玄机:“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客家菜主料突出,讲究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他说,客家菜特色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关系很大。客家人多居于山高水冷、地湿雾重的地区,食物要温热,多用煎炒,讲究鲜润、浓香、醇厚。客家人喜用“三鸟”,即鸡、鸭、鹅,制作考究,味道醇厚。这是因为他们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肥腻一点的食物能有效充饥。   曾有专家评价客家人独特的饮食文化:既有北菜风味,又有南方特色,且淡中出真味,源于天然,归于自然,“繁华落尽见真淳”。   “到了炎陵县,就吃客家菜。”前来旅游的人们,可一定得领略一下客家人“用味觉写成的族谱”。
客家人的“顶级礼遇”
  在客家人集中居住的沔渡镇,打客家人门前经过,尽管一个都不认识,“屋里坐”、“食杯茶”、“食饭没有”的问候声却不断。   刚被男主人迎进家门,女主人已捧来热茶端来米酒——这是女主人自酿的糯米酒,它至少已窖藏了两三年。四溢的酒香已酿出了满屋子的温情,再看看双手捧酒的女主人脸上那温厚的、诚挚的笑意,未喝酒,大伙就已醉了。   客家人以好客著称,所谓“上家过来下家客”,也就是说,上家人到下家来,就会被当作客人一样对待。亲戚朋友之间,每遇喜庆,都会登门相贺。客家人多礼,在狭窄的路上相遇,会主动让路,年轻的让年老的,空手的让挑担的。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但有时却让人尴尬。在客家人家里做客,有一项“顶级礼遇”,那就是用开水“洗身”,也就是洗澡。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主人家都会把滚开的水提进洗澡间,把澡盆洗干净,然后请你进去。等你“宽衣解带”后,突然发现水很烫手,旁边却无冷水掺和,往往会不知所措,时间难挨,只好喊主人“送点冷水来”。事后你不耻下问,主人会告诉你开水不掺冷水也能“洗身”的方法:先在澡盆里倒入一点热水,用澡巾搅动几下,水温即会下降,之后边洗边添,直到洗完,均能保持所需温度。   炎陵县客家人联谊会的一位理事介绍,客家人之所以好客,是由于客家先民饱尝流离之苦,在那长期流浪的生活之中,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重要。客家人好客多礼,毫无矫揉做作,纯朴得有点“过头”。
民俗中的中原古风
  炎陵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却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   水口镇是炎陵县南片的“中心”。全镇1万多人,九成以上是客家人。在该镇农家采访,只见每家每户的鸡埘鸭棚上都贴有“姜太公在此”的“符”。这是一种来历久远、流传久远的民俗。   一位客家老人称此举来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姜子牙辅助武王完成兴周大业后,奉命发榜封神,各路神仙各得其位,唯独自己没有去处,最后仅剩下一个管瘟神的位子了,姜子牙只得将就赴任。于是每逢民间鸡鸭瘟疫流行时,客家人便在鸡埘鸭棚的门上写上五字,警告那些瘟神:“顶头上司在此,不得胡来。”   农历六月初六,炎陵县的客家人除了忙着“尝新”外,还忙着晒书。在他们看来,这天晒书不起虫。传说唐僧西天取得经书返回东土时,坠入通天河,经书全被浸湿,捞上岸来,只得将其摊开在岩石上晾晒。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没想到,经书晒了之后,从此不生虫子。聪明的客家人学会了此招。   让客家人自豪的是,他们的风俗习惯多数是唐宋时期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后来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的风俗。它们反映着客家人对祖先的祭祀,节日的娱乐和竞技,以及繁多的禁忌。   外人很难相信,客家人的婚姻方式,至今依照古制“六礼”,即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客家人的祝寿也与众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娘家为女婿做生日,一次是新婚后的头一次生日,一次则是在女婿31岁时;另一种则是从61岁开始的祝寿,尔后每过10年庆祝一番,叫做“做大生日”。   流行于民间,为众人自觉传承,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客家风俗像一面镜子,向世人展示着客家人的迷人风姿。 ※page※[专家点评] 炎陵县客家联谊会理事长&&李小青
发掘客家文化&
  炎陵客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集成,是古文化的一种遗存、一种表现,是我市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一。发掘、抢救、保护炎陵客家文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近年,炎陵县在神农谷兴建了客家风情度假村,请人编辑了《炎陵客家山歌集成》,向世人推出了三人布龙、竹竿舞等客家民间传统艺术,在乡镇组建了龙狮队、锣鼓队等客家民间艺术团队110多个。   今后一段时间,炎陵县要把客家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专家及民间艺人进行创作,利用原有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今后旅游行业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炎陵县要大力开发客家民俗旅游。艺术方面,通过客家山歌、童谣、龙狮等来展现;饮食方面,推出盐焗鸡、酿豆腐等传统客家风味名菜;节庆方面,举办“打牙祭”、“尝新”等具有客家特色的活动;历史源流方面,介绍客家人历次入炎线路以及何孟雄、张经武等炎陵客家名人。※page※                沧桑城墙&※page※[核心提示]&  湖南俗语云:“茶陵的城墙,安仁的城隍。”   走在茶陵南宋城墙上,凝望城下镇守洣水的铁犀,苏醒的历史与你撞了个满怀。   算上久远的茶王城、马王城、金州城、鄂王城……一个小县,竟有如此长时间跨度的筑城史,这在株洲绝无仅有,放眼整个湖南,恐怕也是少之又少。   时至今日,城墙已经彻底退出了军事舞台。但这些残存的遗迹,如同一本铺满浮尘的线装书,轻轻拂去尘灰,模糊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水文地理]&  茶陵县城洣水环流。在古城,更是三面临水,唯一的一面,过去也有河,“南引氵米&水导入,北流再汇洣水”,开挖了环城护城河。   先祖逐水而居,是生存需要。   尔后筑城而居,是安全需要。洣水默默守护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page※[历史回首]&&
王城:茶陵最早的县城
  茶陵,早期的历史有点滑稽:她曾是一个封侯国,但因为一个人没有儿子,糊里糊涂由一个侯国变成了一个县。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汉高祖刘邦的五世孙、长沙定王之子刘欣(一说为沂),受封茶陵节侯。守着偌大一块肥肉,刘欣有点睡不安然,决定筑一座城池,奇怪的是,他没有选择“砖包皮”筑城法,而是用不值钱的泥巴,在一个三面丘冈环抱的山冲,筑下一座土城,史称茶王城。   然而,侯国传到刘欣之子刘阳之后,因刘阳“无子嗣位”,皇帝干脆废侯国,置茶陵县。茶王城,就这样在历史的无厘头中,由侯国的首善之区,摇身一变成了茶陵有史可查最早的县城。   今天,茶陵县的火田镇莲溪村,不应被历史遗忘。当年刘欣就是在这里,围成他的小王国。这座土城实在了不起,风风雨雨一千多年,直到北宋祥符年间(),县治才从这里迁出。   莲溪村好些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这座风雨飘摇的土城。他们回忆,解放前,莲溪可通舟楫。又说离莲溪之滨不远处有一段100余米长、3米多厚的土墙,墙外有一条深深的壕沟(护城河)。可惜,1975年大搞“田园化”,一声令下拆了土墙填平壕沟,茶王城作为“城”的最后痕迹,就这样永久地消逝了。   城是没有了,筑城之人却还活在人心。史载,刘欣“在国宽慈”,死后“吏民追思”,即便在1000多年后的宋朝,都先后被赐封为广利侯、广利公、明灵公、威护公、仁惠公、孚佑公、昭应公、英惠王、广泽王,可谓隆荣已极。其实,刘欣并没有做多少实事,无非“在国宽慈”而已。所谓“宽慈”,也许就是“轻徭薄赋”吧。刘欣作为一个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只是做了点自己应该做的,竟被称颂了一千多年,可见老百姓多么容易满足。直到现在,茶陵各地的土地庙还叫“灵孚庙”,“灵”、“孚”二字就是从刘欣众多的封号中挑拣出来的。
马王城:一个木匠的光荣与梦想
  很久以前,有个老实巴交的河南木匠,名叫马殷。   马殷在长沙呆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死,都没接到过一单木工活——整个长沙城,没有谁敢雇他干活。因为,自从到了长沙后,木匠马殷就放下斧锯拿起刀枪,成了将军马殷。打打杀杀若干年头,一身血光的将军马殷,又成了锦衣玉食的楚王马殷。   五代十国时期,作为湖南的最高行政长官,马殷干过不少实事,尤善搞活经济。他利用湖南地处南方各政权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是时王关市无征,四方商旅闻风辐凑。”   马殷靠着自己灵活的脑瓜,“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   可惜,虎父生犬子。   马殷一大帮儿子个个不争气。老爹死后,有个儿子居然连吃几碗鸡肉,才剔剔牙齿咂咂嘴巴,出门为老爹送葬。更可怕的是,五个儿子都紧盯着老爹的王座,骨肉相残的惨剧一再上演,史称“五马争槽”。   幸好,马殷有个比较听话的孙子,名叫马宏芳。   马殷像当年做木工一样精心算计:靠战争得来的地盘,也会因战争失去。于是,他派马宏芳屯兵驻守茶陵,筑城设防,抵御吴兵。因为他的王国,实在是太富裕了,别人都在打主意,他不得不防着点。茶陵是他的第一道防线,这里要是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   城是怎么修的,修了多久,现在很难得知。估计马家筑城之高、之大、之固,非后世我等所能估计。马殷死后,这座城池是不是转眼就被推枯拉朽般攻破,依然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在茶陵高陇镇与湘东乡的长兴村相邻处,还残存了三段草漫藤覆的马家土城墙、一座风雨飘摇的烽火台,一些乱石镶嵌成图案的地面,向人们诉说遥远的兴衰。
石头城:逼出来的铜墙铁壁
  宋理宗。   他本不是皇子,而只是皇家的一个亲戚。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一个稀里糊涂登基的皇帝,注定要做稀里糊涂的事。果然,宋理宗不闻国事,只攻理学,最后成了十足的“送礼宗”:授权奸臣贾似道,把长江以北的土地作为“厚礼”送给蒙古,就是他宋理宗的杰作。   天下本就不安,于是更加大乱。   茶陵告急!   湘南暴发农民起义,义军逼进。   湖南安抚使余嵘、茶陵县令兼军使刘子迈焦头烂额。余嵘说:“衡郴两邑二道之门户,其地大以要,孰如茶陵?”几经权衡,命令刘子迈筑城御敌。   绍定四年(1232年),在今天的城关镇破土动工。   必须承认,刘子迈是个实干家,他不想搞敷衍了事的“政绩工程”,而是先在氵米&水沿岸“深基后垒”,垫松木,垒巨石为基脚,筑成护石堤。然后在城西傍城开挖护城河,南引洣水导入,北流再汇氵米&水,开挖了环城护城河;又在氵米&水河畔城墙边“铸铁犀置江岸,以杀水势”。形成了傍山为屏,凭江为险,以濠为堑,据城而守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形成了以堤护城,以城防洪,以濠泄洪,以犀示警的堤防体系。这是把军事防御与堤防完美结合的杰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经世济用”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官吏“守土安民”的理念。   城墙在第二年就筑好了,长3171米,高8.33米,女墙、箭垛、戍楼一应俱全。这是茶陵历史上最后一次筑砌城墙(清朝曾多次修葺这座城墙)。刘子迈的意愿是好的,想用这个千秋工程,永庇茶陵子民。   然而,历史偏喜开玩笑。   这个高大威武的金刚之躯,除了阻挡了几次洪水之外,并没有阻挡住杀气腾腾的外侵之敌,该来的终究要来——一堆石头怎能顶得住人类的欲望和贪婪?&※page※[记者现场]&
吴楚雄关:黯淡了刀光剑影……
  汽车一个爬坡,停下。   前轮,压在江西莲花县;后轮,压在湖南茶陵县的秩堂乡晓塘村。   当年,一个叫陈珪的攸县人,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豪兴大发,吟诗称颂“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冠两朝。”   一条宽约30米的壕沟,不由分说地断开群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沉默而紧张。   兴亡无定的吴楚雄关,就在这里。   专门研究茶陵文化的刘振祥老先生,我们称他为“茶博士”,他说,古代这里是有城墙的,后世屡建屡毁,现在就剩了这么一个沟了。   这条只有飞鸟和山猫才能出入的壕沟,远远望去,竟像极了懒卧群山的樵夫张开的大嘴。战壕边上的两处新坟,可以说是樵夫的两颗“吃痣”,也可以说是守卫古老国界的另类魂灵。   茶博士把我们领到公路一边,拿树枝用劲戳了戳岸下的黄土,一截青砖便露了出来,那是一些年岁无考的古城砖。刘老说,此处还曾出土大量青铜剑、青铜矛、陶豆、陶筒和板瓦。   可惜,那块刻着“吴头楚尾”的古老石碑,不久前被偷走了,也不知到了哪个“文化人”手里?是啊,战壕有战壕的命运,碑也有碑的命运!——这块古碑一如征战的楚国兵士,它能否活着回来?
南宋城墙:命运的沉浮
  7月中旬,我们一行来到茶陵县城,瞻望神交已久的南宋城墙。   从第一道城门“通湘门”进入茶陵老城区后,七弯八拐来到另一个城门——“迎薰门”,当地老百姓称为“南门洞码头”。这个城门的两边,是一段尚未修葺的城墙,高约3米,长约500米。出了城门是码头,下了码头是洣水。码头是用红条石浆砌而成的,一个石缝里竟长出一丛青翠的剑竹,直把斑驳苍老的城门装点得生机盎然。城门口一块条石上,有一行歪七扭八的墨字:&  注意   拔下枝竹子罚50元&  我们看了忍俊不禁:这就是朴素的茶陵人,保护文物的天真之法。   出了城门,沿着城根追寻。城墙的表体是用重达一吨的红条巨石块堆砌而成。在经历了近八百年的风雨后,石头的脸庞已经老了,长满了藤蔓、青苔和芦苇,如同瓦屋檐下静坐的老祖母,写满了沧桑和慈祥。“茶博士”说,城基还非常坚固,石灰浆的粘力很强,是用豆浆、石灰、甚至糯米饭调和在一起特制的,特别牢靠。   民国27年,第九战区长官公署曾命令拆除湖南省内所有城墙。消息传到茶陵,社会各界抵制,并环城植树矢志保护。   1976年,运动又来了。上级一声令下,“抓革命,促生产”,可怜那座已经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南宋石头城。这些有了灵魂的石头去砌了水沟,城土盖在了沙洲岸。据城关镇前进村的农民胡振财回忆,当年搬城头的大条石,要四个扎实劳力才抬得动。   3000多米长的完好城墙,只一阵风,就剩了1200多米残破的城基;6道拱形城门只留2道孑然而立。   今天,在茶陵“古城墙修复办公室”多方努力下,古城现已经修葺了一部分,并开始迎接游客。但新老三色砖石混迹一起,诚实说,确实不够协调。   这里无意指责什么。只想讲述另一桩跟茶陵人有关的——石头的故事。   明嘉靖年间,茶陵出了个宰相级人物,文渊阁大学士张治。他告老还乡回茶陵,在离宋城墙约500米的地方建了幢房子。房子到底多大不得而知,总之一座假山就占地近半亩。   如果这是一座平常的假山倒也罢了,偏偏这座假山来头不小:这么多漂亮的石头,都是千里迢迢从太湖地区运到茶陵来的——太湖石。   在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火车和巨轮的明朝,这是多么不容易。   尽管假山最后被张献忠毁掉,如今,只剩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孤独地伫立在一幢老宅旁边,另外的则像是一个个游魂,要么成了菜园子的围石,要么做了路基。   相比张治千里迢迢运太湖石的气魄,如今是不是应该想的、做的更多?   也许,这就是石头的宿命吧。&&&[补记]  历史有载的茶陵筑城工程,至少有六次:除了上面提到的四次筑城,北宋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1016年),思聪乡境内修筑了金州城;南宋名将岳飞为清剿曹成残部,屯兵茶陵,修筑了鄂王城。现在,这两座城池已渺渺无寻。   凡有城墙,必为福地;凡是福地,必遭兵燹。   唐末的造反天才黄巢曾在茶陵横刀;东吴名将吕岱曾在茶陵系马;岳飞行军茶陵,拔下禾蔸留写“光泉”;明末杀人如麻的农民领袖张   献忠也几进茶陵,什么都没留下,倒把很多原本可以留下的,烧掉砸掉砍掉……   史家说,岁月越是平淡无奇,人民越是幸福恬然;历史越是惊天动地,人民越是水深火热。从这个意义上讲,筑城而居的茶陵人,在历史的滚滚尘烟中,活得并不轻松。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月,想想过去,不禁唏嘘。 ※page※[专家说法]&茶陵政协文史委 刘振祥
从大历史看茶陵古城
  茶陵的军事地位,在驱除匈奴、倭寇等对外战争中,作用非常有限;但在国内局部战争中,由于地处“吴头楚尾”,军事地位非常重要。过去,从江浙到湖南一带,只有三个“万户府”,茶陵就是一个。何为“万户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军区。如此重要的地方,兴建城墙当然就不奇怪了。&   茶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国内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如吉安、赣州、长沙、湘潭,衡阳的中心,四方交流频繁;而且,茶陵的农业条件比周边各县要好,古代是农耕文化,所以茶陵相对来说就是一大福地。而古城墙不但有御敌功能,更有“护民”的农业价值,自然,茶陵的城墙要比别的地方多了。   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城墙,不是一堆简单的石头,而是见证了历史的有生命的东西,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不让自己的文化被割断。&※page※&
※page※ [核心提示]
  总觉得茶陵这个地方有点神秘。
  在今天,我们只知道茶陵是株洲南四县之一,但翻开历史,我们不免一惊: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茶乡者,茶陵也;然后呢?这里在明清两朝出过四个大学士,大学士是什么角色?宰相。这还不算,这里还出过127名进士,几乎每朝每代的科举,都有茶陵进士,而最多时一年七八人;这还不算,这里曾是湖南书院最多的地方,且是湖南三大刻印中心之一,东山书院刻印的《梦溪笔谈》成为惟一孤本,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这些,便在这偏僻之地构成了一道奇异的文化风景线。   直到今天,茶陵文人多,我们似乎找到了源头。七月流火,我们一路南行,一路追寻,一路思考……&&[水文地理]&&&
  茶陵确实称得上是“人杰地灵”。   地灵自然包括山水,茶陵境内山谷蟠纡,盆谷镶嵌,且风景秀丽。湘东名山云阳山便竖立在县城西十里左右的洣水河畔,见惯了秀山媚水的徐霞客,在其名著《楚游日记》中,对此山赞美有加。   而洣水从酃县流入茶陵后,逐渐从容不迫起来,流域面积2495平方公里,可以说,洣水滋润了差不多整个茶陵。   “好山千叠翠,流水一江清”,有良田万顷,有秀美风景,有清清亮亮的一河好水,这样一个地方,当然适合于农耕,更适合于读书。茶陵自古以来,“耕读传家”之风甚炽,“人杰”二字自然不必多说了。   在炎陵的白鹿坡,洣水就像一位劳作之中的秀丽女子,本想伸出胳膊擦擦汗,没想到就这么一伸,挽住了炎帝陵。   而在茶陵这偏僻之地,洣水居然又滋养出如此众多的杰出士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洣水不仅是一条幸运之河,更是一弯灵性之水。   而这种幸运与这种灵性之间,是否存在一拱机缘之桥?   不得而知。※page※[历史回首]
曾为“福地”
  历史有其偶然性。   但历史不是万花筒,而是有章可循。特别是历史长河的某一个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更是如此。   让我们还是回到神农氏这位始祖身边,探寻历史的鸿爪雪痕。   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于是茶被神农所发现,并开始作为饮料,上古时代的茶陵也成为茶叶的重要产地,这一种植传统一直沿袭下来,西汉时,此地干脆被命名为“荼陵”。而1986年茶陵火田连溪发掘出“茶王城”遗址,据考证为汉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所建。这与《汉志》载茶陵在古代因盛产茶而被称为“茶王城”的说法是相符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茶陵在汉初年间就是全国有名产茶地。而身为茶乡,也成就了那时富庶的茶陵。   这不是妄加推测。茶陵曾被古人称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福地”,是古代北人南迁的重要门户之一,据已查阅到的69部族谱记载,在茶陵,宋朝迁入的有14姓,元朝迁入的有11姓,明代更达到22姓之多。   想象一下,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因为战乱,因为饥荒,因为其他种种,那些满身疲惫、路尘仆仆的北人来了,他们之中,有官宦世家,有书香门第,他们来到此地,不是为了开疆辟野,而是要寻找一块实实在在的“福地”。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片穷山恶水,他们会来吗?   至于以后他们会给此地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他们那时恐怕还无暇顾及。 ※page※[记者现场]&
龙家祠:耕读传家的一个缩影
  如果要在中国找一个历史上出宰相出得最多的乡,那么非茶陵的秩堂乡莫属。   在秩堂乡有一块“三大学士”故里碑,这三个大学士是明首辅大学士李东阳、明文渊大学士张治、清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其中李东阳还是大名鼎鼎的“东阳诗派”的领袖。不独如此,这里还出过30多个进士;两广总督谭钟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也是这个地方的人。   这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块神奇之地。   我们是在正午到达这神奇之地的,尽管是苦夏,但这里并不见得热燥,满目青翠的树木和随处可见的山涧成为巨大的“自然空调”,四处凉风习习,让人感到甚是惬意。   可惜,因为战乱及其他原因,三大学士的故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现在惟一可以供人参观的只剩下一个龙家祠中宪大夫牌坊和龙家祠堂了。   用“气宇轩昂”四字形容龙家祠中宪大夫牌坊是颇为恰当的,牌坊高约11米,全用石料构筑而成,整个造型庄重大方,雕刻精细秀灵。石额浮雕内容以《桃园结义》、《长坂坡》等三国故事为主,浮雕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个牌坊被命名为中宪大夫坊,是清嘉庆二十三年的事,因这个龙姓家族中,在明清两朝先后有四人获“中宪大夫”衔,此外,还出过四个进士,对一个家族而言,足以让后来者倍感殊荣了。进牌坊10余米,便是龙家祠,为一四进江南风格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可以从斑驳中窥见曾经的辉煌。   北人南迁茶陵者,多儒雅之士。定居茶陵后,他们办家塾,兴族学,教授族中子弟。一般移民也希望通过勤耕、苦读的途径提高家族地位,以进入当地主流社会。   可以说,南迁北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成熟的中原文化,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以“耕读传家”为表现形式的仕农文化。   “莫道茶陵无好景,犹闻五更读书声。”这是明代著名诗人解缙对茶陵的赞颂。   这两句诗描画了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   在茶陵的偏僻村野,在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一灯如豆,众多学子手持经书,或念念有词,或高声朗诵,终于读累了,于是他们躺在茅屋之下,卧听屋外长风如歌……   这些学子中,肯定有秩堂乡的龙姓子弟。
东山书院:曾是南方最大的私刻中心&
  元代湖南道监司赵天弼曾在《进士题名记》中写道:茶陵“风俗淳雅,学子尚经术,悦古文章。”   这是对茶陵浓郁的耕读学风的一个肯定。   而这种浓郁学风的形成,也促进了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宋至清代,茶陵书院数量在湖南名列前茅,宋代居第三,元代居第二,清代居首位,达36座之多。   这些书院在今天能窥其全貌的所剩无几。曾经大名鼎鼎的洣江书院已经成为茶陵一中的所在地,现代化的教学楼取代了古色古香的一切。遥想当年,洣江书院乃茶陵州立书院所在,田产租额500余石(为历代士民捐赠),书舍连绵相接,舍内书声琅琅,这情形在现在看来依然令人神往。   还有名气更大的灵岩塾馆和东山书院。   灵岩塾馆,茶陵第一个进士陈光问曾在此治学,陈67岁高龄方喜中进士。后人为纪念他,在此设立塾馆,鼎盛时期,里中子弟求学者达两、三百人。   而东山书院的名气则是因为它的刻印。在古代,书院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而且是一个藏书与刻印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言,书院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所在。   湖南曾有三大刻印中心:长沙、宝庆,再一个就是茶陵。东山书院为宋代茶陵名人陈仁子所兴办,这位老先生一定是个硬骨头,元灭宋后,他便隐居家乡,元朝廷多次征召授官不应,一心教授生徒,潜心著述,刻印图书,在他的努力下,东山书院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私刻图书的书院,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其一。后来这个版本成为孤本被香港一家图书馆收藏,在周总理关心下,花重金购回,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我们此行一直想去看看东山书院,但茶陵的同行却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觅不到东山书院的踪迹了。我们只有深深惋惜了。这一切,实在太久远了。   但那时茶陵的读书人实在福分不浅:有这么一个安宁富庶的地方,有一帮可以一同赏月、喝酒、吟诗的好友,还有那么多刻印精美的私书可随时参阅。
吴头楚尾碑:一条文化通道的标志
  如果要对茶陵进士文化现象做一个全面的解读,还需要提到一个词语:吴头楚尾。   茶陵一直被称为“吴头楚尾”之地,这个说法是有来历的,从茶陵建置沿革看,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楚地,而与它比邻而居的,就是吴国。   我们一行来了一次历史的巧合:我们寻找吴头楚尾碑,车停处正是两省交界处,车头在江西境内,而车尾还在湖南。   这天我们只看到一块界碑,就是江西莲花县与茶陵的界碑。而本应该处于相同位置的吴头楚尾碑则不见踪影了,陪同我们的乡干部四处查找一番后,遗憾地告诉我们,一个月前这里还有,现在不知被谁瞄上了,偷走了。   在界碑处,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出壕沟的轮廓,听说早些年这里发掘出不少文物。若干年前,这里应该戒备森严,两国士兵往来巡逻,对视之际,肯定火花飞溅。   岳飞在这里留下“光泉”二字为此作了佐证。   但历史就是历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应该说,吴头楚尾碑见证更多的是赣文化对茶陵的渗透与滋养。   从湖南历史看,湖湘文化并不是土生土长,而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赣文化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茶陵很多族姓来自江西,以至于今天我们还称江西人为“老表”。这不足为奇,在宋代,江西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全国五分之二的人口,吉安是当时文化相当发达的一个地方。茶陵作为湖南与江西接壤的地方,首当其冲地成为经济和文化通道。   此外,在宋代,茶陵是一个知名的茶产地,往来商贾,络绎不绝,经济上的交流与互通,必然带来文化的交融。&&&&&&[记者手记]
  科举的弊端在近代史早有定论。连科举的受惠者、同治年间进士张之洞也尖锐指出:“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但从客观上言,科举以强制手段维系了儒家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一批富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   而进士屡经考试,在儒家学问上,可以说炉火纯青,其中不乏饱学之士,经世之才。自唐朝开科取士至清末废止科举,茶陵考中进士者127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个小小奇迹,但并不是偶然。   在茶陵县城孔庙曾有一副对联:“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冠两朝。” 这副对联现在不见了,但相信珍藏在许多茶陵人心中。 ※page※[地方说法]中共茶陵县委书记&&阳卫国:&
打造茶陵地方文化品牌
  茶陵是一个文化名县,有丰富的山水、宗教、历史名人、红色革命等文化资源,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我们应着力发掘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茶陵文化,做大文化产业,彰显文化魅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茶陵有为镇河妖而铸造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南浦铁犀,南宋古城,古南岳,以及李东阳、谭延闿、“明清四大学士”、进士碑廊等历史名人文化遗产。这是茶陵的宝贵财富,面对这些宝贵财富,我们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抢救与保护意识,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破坏掉了,将是我们后来者的巨大遗憾;其次要有规划意识,要对县内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整合。要修建修复好南宋古城、南宋古城墙,编辑出版茶陵历史文化丛书。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茶陵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子孙之福,我们应该在倍加珍惜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拓展文化产业市场等等,从而真正意义上打造出响当当的茶陵地方文化品牌。& ※page※
多少寺塔云烟中
※page※[核心提示]
曾经300多座庙、寺、塔
  有人说,攸县人喜好将情感寄托于山水,寄托于天地,在淡雅的情结里去寻求一种心灵的归依,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显得轰轰烈烈。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攸县佛道兴隆,曾经有过300多座寺庙,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100多处,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在今天,攸县各个村落,大大小小的庙宇触目可见。   当然,信众追奉的大都是一种精神境界,或一种玄奥的哲理,不论是观、庙,还是寺、庵,它们仅仅是外壳,真实的东西都藏在人们心中。司空张巴玉就曾亲自撰联警醒世人:“福祸靠己求,只能望尔事事公平;恙祥由天降,何须向吾时时叩祷。” [水文地理]
让人想永远停留的地方
  “天下无水不东流。”而发源于炎陵县深山里的洣水,一到攸县便一反常态,由向北掉头向西,直抵雷家市入湘江,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条西流大江之一。  古语云:“水西流者多出仙佛。”那西流洣水的灵性,引无数僧客隐士前去结庐修炼、筑坛布道。 ※page※[记者现场]
“&攸县”名字与禹有关
  小巷七弯八拐,问了多人,终于在老城区的一角找到了禹王宫。禹王宫原称禹庙,始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明代由洣水南岸的黄甲洲迁入城内。禹王宫正殿有一副对联:“三过其门,虚度壬申癸酉;九年于外,平定河汉江淮。”说的是大禹的丰功伟绩。   大禹字高密,是黄帝轩辕氏的第五世孙,生于今四川北部的广柔县石纽村。禹受命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治理了多条大江大河,消除了水患,以至舜帝让位于他。孔子曰:“微禹,吾其为鱼乎!”意思是“如果不是禹,我们早就变成鱼虾了。”这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当地流传着很多大禹在攸县治水的民间故事,县境内不少古老的地名与大禹紧密相连,如皇图岭、天子山、禹王洞等。   世世代代,攸县鸾山镇的百姓传唱着这样的歌谣:“(男)鸾山苞谷何人栽,酒江大河(攸水上游)何人开,你姐唱歌好风采,借问师傅何处来?(女)鸾山苞谷神农栽,酒江大河禹王开,我唱山歌名气大,师傅就是刘三妹。”   据上古典籍《连山易》记载:“禹取娶涂山氏之子,名曰攸女,生启。”古人为了纪念禹王在攸县治水,用其妻的名字将酒江尾段命名为“攸水”。   攸县因攸水得名。
追寻尧帝足迹
  不论外人怎么看,攸县人都一直将尧禹与自己紧紧连在一起,于是在皇图岭建造了殿宇巍峨的尧帝宫,在县城建造了气势恢弘的禹王宫。   攸县高枧乡有一山曰“尧山”,海拔仅232米,山上有一露天垂直洞穴,叫“天龙井”,口径约2米,但深不可测。捡一块石头往“井”里扔,许久听不到回声。有专家认为尧山就是尧帝的墓地。后来墓地下陷成了“井”。尧山附近有龙潭江、龙脉坳、龙家陂、天台山、天子坪等“口气颇大”的地名。   1975年,离“天龙井”约200米的地方山体崩裂,当地人拾得古铜钱数十斤。近年,考古人员在高枧乡界头村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斧一把、石镞若干,在新乐村挖掘出战国墓葬,得铜釜一尊,现均收藏于县博物馆。   史称尧帝“生于丹陵,都于平阳,葬于尧山。”湖南工业大学的副教授刘俊男经过查阅古书和实地考察,写下《尧舜二帝葬攸县考》、《皇图岭古史探源》等多篇学术论文,认定帝尧陶唐氏真的就出生在皇图岭镇的丹陵,葬于离此不远的尧山。   “唯君为大,唯尧次之。”为纪念尧帝,2001年至2002年,攸县民间人士,在皇图岭兴建了号称“湘东第一宫”的尧帝宫,正殿贴着一幅十分贴切的对联:“竹帛纪真言丹陵终复尧乡誉,皇图藏哲理龙马驮来古镇名。”   上古的事太久远了,你可以说是历史,也可以说是传说。不管怎样,可能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尧禹,攸县人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拗性。
祭天塔火熊熊燃烧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活动。五堆塔火在熊熊燃烧,火苗冲上天空十几米高,火光照得方圆几百米通红透亮,火势灼得周围几十米热浪滚滚,16支龙灯绕着塔火在舞动,60多支火把在一边跳跃,场景十分壮观,围观者兴奋不已,一种情愫在心中升腾。   在攸县,至今仍盛行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民俗活动——“烧架香”,民间又称“烧塔”,就是将含有香气的树木,层层叠叠,垒宝塔一样,叠放成几十米高,然后从塔顶点燃,火从顶部往下烧。   据该县知名人士丁桂初考证,烧架香,其实就是古人祭天的一种形式。有《礼记•祭法》的记载为证:“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丁桂初颇为自豪地说,烧架香这一民俗活动,邻近的县没有,邻近的省没有,泱泱华夏960万平方公里都未见过报道。这种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祭天的形式,至今仍盛行于攸县这块土地上,这是何等的稀有呀。   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福利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它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维系着社会秩序,慰藉着人们的心灵。   经过时间车轮的碾压,形式不变,内核相承,一架清香寄托着对祖先的哀思。
穿越时间的“威镇灵峰”
  烈日当空,我们去东郊爬灵龟峰。山形不大,远远望去,如龟出穴,“伸颈爬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绝妙丹青。   山门外,游目四野,诗意盎然。滚滚洣水似一条银带自南飘逸而下,涓涓攸水如下凡仙女的长袖拂于峰麓,白茅洲恬然静卧,巧弄新妆。太阳映照在洣江上,撒下万点碎金,给漂浮在江面的云涂抹上瑰丽的油彩。对岸远山逶迤,近石倒映,竹影婆娑,田园锦绣,形成山水交融的旖旎风光。   当地流传一幅对联:“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行舟,洲推舟行洲不行。”细细揣摩,只觉妙不可言。   洒下一路汗水,终于爬上峰顶。进入灵龟寺,仿佛闻到了四百多年前的气息。眼前往来虔诚跪拜的是平凡的肉身,寄托情思的是不朽的灵魂。寺建于明嘉庆年间,年代已远,气氛有点阴沉,我们不敢久留,怕惊忧了空中的精灵和梦里的信众。   生命曾经在这山峦之间热烈地活动,信仰充实了人生,心无所系的人们,好像完全不在乎世俗生活,说是为了永恒的来世和他人的幸福。真能无所系吗?   “威镇灵峰”,惊回首,山门上的这几个大字锋芒毕露。镇住灵峰是好事,怕只怕它会镇住前来观赏峰景的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这里的落日如叹息
  从攸县城往东20多公里,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道观,名为“阳升观”。观前南溪水流潺潺,似琴弦出韵,吟唱着岁月的流逝、观庵的兴衰和神奇的传说。   阳升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年),扩修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后历朝都有敕封和修复,而且“费用一出于上之赐”。由皇帝下拨款项?一座偏远东地区的道观为何会如此受人敬重!   这一切,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梁朝的一位名叫张巴玉的司空,他放着朝庭的命官不做,挂冠请休,履洞庭,入湘江,溯洣水,巡攸河,迷恋于攸县麟麒山的36峰、18溪、13涧,将全家老小八十一口全部接来,陪他在此潜心修炼。后人为纪念他,便在山上建观。   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的崂山,鼎盛时期也只不过9宫、8观、72名庵,而麟麒山却曾经拥有15观、16庵、12亭馆、12石室、2书院。可见此地往日是何等的辉煌。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大大小小的观庵相继毁圮,仅留下阳升观。   旅游者说:“这是一个失去了角色的历史舞台。”其实,失去的只是世俗生活,神的舞台依然存在,日常生活、肉身的一切痕迹都找不到了,只留下庄严的佛像、精美的壁画,像遥远的时代那样安祥,它们被想像成未来,它们被创造成未来,它们穿越时间来到我们面前,然后穿越我们,向未来走去。   虚无飘渺的东西往往遭到遗弃,真实的东西却为后人传承。张巴玉的弟弟张巴明,来到攸县后,看中了今桃水镇的牛头湖,在牛头湖筑坛朝斗修道,人称“张二真人”。他爱牛惜牛的做法,影响了身边的民众,并世代相传。   如今,每到八月十五祭祀“张二真人”时,当地人必给牛披红挂彩,集中在一地,相互炫耀,叫做“舞牛”。接着进行评比,看谁家的牛膘肥体壮,灵活听使。优胜者有奖。平时下雨之时,当地人会为牛着特制的蓑衣。使牛时用“响鞭”(亦称呼鞭),只响不打。每年谷雨,给牛放假一天。禁止杀牛和食用牛肉。   离开阳升观时,太阳正要下山,莽莽林海中“纺织娘”放开嗓门。群峰镀金,云雾沉浮。空中仿佛有叹息声传来。
“北有少林,南有宝宁”
  要了解攸县,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那就是宝宁寺,攸县人心目中的圣地。不管酷日多么灼人,我们仍结伴前往40多公里外的黄丰桥乌井村。宝宁寺建在乌井村的圣寿山上。   “大千世界无双地,不二法门第一山。”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千年古刹。山门壮丽,佛殿庄严,经阁爽垲,塔林焕彩。青砖墙,银灰瓦,风火栋,红梁柱,没有富丽堂皇的格局,淡雅中更显肃穆与大气。   香火袅袅,从唐天宝十年(751)一直飘来,朦胧了我们的视线,木鱼声声,穿过千年古樟密密的枝丫,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将我们与宝宁寺越拉越近。   据介绍,宝宁寺是由南岳石头和尚嫡嗣旷长髭和尚开创,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宗寺院之一。因弘扬佛法,名声大振,到明末清初,已发展到有殿台楼阁24座,留寺僧侣上千人。香火是何等鼎盛呀。   佛界等级森严,佛塔专为高僧修建,而在宝宁寺,我们却看到了一座为一般僧人修建的佛塔“普同塔”,可以想见宝宁寺当年的盛况和地位。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宝宁寺志》,开我国寺院修志之先河。就连原本不信佛的明清时期大思想家王夫之,也破例为该志作序,引得世人瞩目。   “北有少林,南有宝宁。”唐宋以来,曾有数十名高僧在宝宁寺住持。开创过举世闻名的“曹洞宗”的洞山良价,也曾随师傅到此学道,宝宁寺因而称为“曹洞宗祖庭”。1983年,日本曹洞宗礼祖团漂洋过海到宝宁寺寻根礼祖,留下了“长髭旷,潭州攸”的惊叹。这是一次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对话,是一次智者与悟者、尊者与长者的融合。   一阵微风吹过,汗水从我们的脸上滴嗒而下。风吹过唐宋,吹过明清,滴嗒而下还有无数古老的故事。突然想起寺院中的一副对联:“宝山有缘,何须问长髭老和尚柴价米价;宁域无情,且只听对寿大国师雷音福音。”心中顿时释然。
跨进历史的荒野中
  在攸县行走,让我们感到一种心灵震撼的,是那依江而建、连成一线的“洣水四塔”。泱泱华夏,在一水之畔不足10公里的地方建有4座宝塔,此情此景,全国也恐怕只有神奇的攸县才有。   下了车,一步就可以跨进历史的荒野中去。   从菜花坪镇窑湾村泛舟而下,“洣水四塔”的风姿尽收眼底。气贯长虹的“文明上塔”,挺拔青秀的“文明中塔”,飘洒俊逸的“文明下塔”,幽雅别致的“凌云塔”,如一字雁形,依次排开,又连成一线,遥相呼应。梅城的落日异常美丽,江畔的四塔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显得瑰丽而神秘。   “文明上塔”耸立在梅城对河的一个山头上,“笑指烟霞缥缈处,飞来江畔羡神功”,43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它均“一笑而过”。红石,青砖,薄暮时分,在塔内拾级右旋而上,爬至四层,站于塔门,鸟瞰梅城风光,蔚为壮观。突然想起曾经登临此地,与我们如出一辙地听风赏景的古人,心中不禁悲凉起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四塔之中,最打眼的当属凌云塔。它屹立在攸县、衡东县交界处的马鞍山。此山雄奇险峻,在攸县城即可望见,传说为大禹的坐骑所化,时常出现在洣水两岸吃青。老人们说,有缘分者还曾与之同船过江。但此马顽劣,不仅乱吃庄稼,还“吃攸县,屙衡山”,让攸县人烦躁。清嘉庆年间,知县赵勷应乡民之请,在此山上建一宝塔镇之,自此,此马再不能下山为患了。   传说只是笑谈,宝塔却是真的。四塔之中,凌云塔的规模最大,总襟其它三塔,每当云雾淹没塔脚的时候,它就像仙阁琼楼。   岁月悠悠,洣水悠悠。晨曦里,晚霞中,美丽的塔影倒映在水波之上,大家对攸县的印象慢慢浪漫起来。※page※[地方说法]中共攸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皮晓彬
汲取精华综合开发
  古老而神奇的攸县,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宗教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仙客雅士在此留下许多佳话。攸县民间还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民俗活动,均是传统文化的沉淀。   近年,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攸县的宗教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展。目前,全县经过登记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点共有244处,其中道教159处、佛教63处、基督教21处、天主教1处。   雕塑精湛,楹联含蓄,书画广博,建筑古雅,山川秀美,历史悠久。玄奥高深的宗教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近年,宗教文化旅游悄然兴起,成为众多旅游项目中的一朵奇葩。   攸县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从保护文物古迹的角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的原则,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将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上档次,有特色,效益高”的旅游品牌,使攸县的旅游业更富有文化气息,更吸引八方宾朋。※page※
醴陵烟花满天飞
※page※[核心提示] 
醴陵烟花:倚天作画
  在中国,很难读懂的地名,醴陵可算其中之一。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刘越为醴陵侯。因县城北面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故称醴陵。   不体验醴陵,不懂得一方水土的精彩。历史的悠久,造就了醴陵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花炮文化,以其历史之久长,影响之深远,范围之广泛,长期对醴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爆竹一声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的出现,一开始就与喜庆相随。千余年来,它就像长江、黄河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在历史长河中,已积淀成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源头在醴陵。有史为证:“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醴陵、浏阳……均为爆竹制造中心地。”(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时至今日,一代代醴陵人传承千年文明,灿烂的焰火倚天作画,闪烁着东方民族文化神韵的光芒,描绘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统一的画卷。&※page※[水文地理]  罗霄山脉,以其恢宏之势,成为江南自东向西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而醴陵与江西萍乡接壤的老关一带留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自古称“吴楚咽喉”。这也成为湖南与江西的重要通道,是生活通道,更是足履深深的经济通道、文化通道。   渌江从江西发源,就从这缺口一路颠簸,曲折来到醴陵。   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醴陵,伴水而居。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醴陵先民的迁徙和移民的转换,广东、福建、江西甚至国外的文化相继在这里汇集融合、兼容并蓄,因而醴陵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开放的、多姿多彩的。  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产业文化构成了醴陵独特的区域文化风貌。尤其是构成产业文化的陶瓷和花炮,成为醴陵的一大文化特色。陶瓷和花炮都是土与火的造化。陶瓷,用土永存美丽;花炮,以火催生瞬间的精彩。   如今,荆楚古邑已经横陈320国道、上瑞高速、浙赣复线与电气化铁路等4条交通大动脉。瓷城醴陵正在成为一个多元化荟萃的多彩世界。2005年,一批来自北京的专家在对醴陵的历史、文化、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典藏中国,从醴陵开始。 ※page※[历史回首]
  烟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烟花盛况。王安石曾有“爆竹声中一岁除”之绝唱。无论是祈祥纳福、婚礼寿诞,还是国家庆典、体育赛事、文艺活动等都离不开烟花助兴。&
烟花文化溯源&
  醴陵烟花文化的根在哪里?构成醴陵烟花文化的内核又是什么?   翻开那段久远的历史,醴陵花炮祖师李畋的名字跃然纸上。   李畋,唐初人,生于唐武德四年,居住在醴陵富里麻石村。该村,一边紧靠浏阳,另一边与江西省上栗县接壤,古称“吴楚咽喉”之地。李畋原名李世宗,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为李畋,自幼聪明好学,后入朝为官。   相传唐朝初年,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其家乡醴陵市麻石村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利用爆炸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祛邪”。   李畋用爆竹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的故事是民间传说,并无历史记载。但李畋用爆竹的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则是有记载的。据唐代的《异闻》载:“李畋居中,邻人仲叟为山魅所祟。畋命旦夕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魅乃惊遁。”李畋因开火药用于“爆竹”之先河,故被花炮行业尊为祖师爷,称为李畋先师。   后人将炮竹加以改进,以纸筒代替竹筒,变单发为连响,并研制出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烟花。尔后花炮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为许多花炮产地带来了滚滚财源,醴陵也因此成为江南富庶之地。   清光绪年间,醴陵花炮开始走出国门,出口海外。1949年后,花炮发展成为醴陵两大支柱产业之一,醴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
抹不去的记忆
  醴陵民间,过去大都用鞭炮来祭祀祖神,四时八节,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鞭炮。到除夕日,燃放鞭炮进入高潮,鞭炮声像狂风暴雨一般,接连不断,响彻云霄。   当地文化界一位老者说,民国五年(1916年),宏声鞭炮公司在县城关开业,并设了子庄。这时的鞭炮产品加工精选,并首次有了自己的商标,产品销售到临近的浏阳、萍乡等县市,成为客户的抢手货。   5年后的1921年,又一家鞭炮庄在县城北正街开业,规模比“宏声”还要大。之后,每年都有鞭炮庄或公司在白兔潭、富里、浦口、南桥等地开业,一时间,醴陵鞭炮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   有个典故值得一提。1921年,醴陵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饥荒,各地外出逃荒的成群结队,不计其数。而醴陵富里、南桥一带,因为鞭炮业发达,“十户九爆”,在炮庄做工的都能糊口,东乡片竟无一人外出逃荒或因灾死亡。   1922年,醴陵鞭炮史上一个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谢寅杰。谢寅杰毕业于长沙明德师范,清光绪年间自费留学日本,并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他极力主张振兴国家工业,以实业救国。当年,他在县城举办了鞭炮讲习所,收学员72人,并编写了《鞭炮指南》一书。该书分为切纸、扎筒、制药、上盘、结鞭等12项,详细地记载了制作鞭炮各项工序的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成为我国第一部传授鞭炮生产技术的专业教材。可以说,谢寅杰的鞭炮讲习所和《鞭炮指南》一书,为醴陵鞭炮发展做了技术、人才的培养准备,也为醴陵城乡鞭炮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转眼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接踵而至。“醴陵虽未成为内战战场,但交通阻塞、物价飞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有心思去做鞭炮了。”一位老人回忆说。到解放前夕的1948年,醴陵的鞭炮庄由2256家减少到只有17家,产量极少。   星移斗转,大地回春。日,天安门城楼上的阵阵礼炮声驱散了醴陵鞭炮业主们心中的阴霾,他们纷纷燃放鞭炮,表达出强烈的企盼。同年12月,醴陵便成立了国营贸易公司,开始收购鞭炮。《醴陵市志》记载:1950年,醴陵全县鞭炮生产量达3万箱,总产值达81万元。 ※page※[记者现场]
李畋属地之争
  饮水思源。为缅怀李畋先师妙手制炮竹、泽被后世的功德,醴陵花炮产区普遍设有“李畋先师会”,每年农历4月18日李畋生辰,各地都要举行祭礼,至今未废。1999年,醴陵各届筹资400余万元,在仙山公园内建起了一座占地2公顷的金碧辉煌的李畋殿,以缅怀先师功绩,弘扬花炮文化,振兴地方产业。   8月上旬,记者一行来到了坐落在城区西山山腰绿荫丛中的李畋殿。   站在渌江之滨仰望西山,只见群山怀抱,大殿气势雄伟,雕梁画栋,红墙碧瓦。拾级而上,依次可见两旁松柏茂盛,进正门左侧“李畋殿记”碑文醒目,右侧是李畋古墓,大殿中香火旺盛,祖师李畋高大的塑像矗立在中央,此外,殿中两侧还供有各路神仙、祖师。   行走间,一个萦怀已久的疑问再次闪现。   有人认为:花炮始祖李畋,是醴陵富里麻石人;有人认为是浏阳大瑶东风界人氏;   也有人认为是江西上栗人。那么,李畋到底是哪里人?   三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言之凿凿,都说李畋是他们的老祖宗。   三处各有李畋塑像,李畋殿,李畋墓。每年阴历4月18日,三县(市)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烧香拜祖,用传统方式来祭祀这位伟大的老人,同时也向先师祈求赐福,以保清泰平安。现在,李畋成了相邻两省鞭炮烟花企业争相向外界炫耀的品牌。李畋的故居也由两省边民共同出资修缮。   记者以为,正因为李畋属地之争是有着民俗的、商贸的契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株洲县淦田镇杀人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