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一场战役就能成为一级战斗英雄胡国桥简历,还受到周总理

世事︱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军史上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京举行,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三次授勋。英雄珍视荣誉,荣誉激励英雄。人民军队90年峥嵘历程,涌现出的英雄灿若星辰,他们建立的功勋彪炳史册,积淀的革命精神光耀千秋。
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就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充分表明我党我军对英雄的重视和尊敬。
以民主方式选代表
1950年7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9月25日,两个会议合并同时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代表共有350名,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代表258名,工作模范代表44名,英模单位代表5名,民兵英雄代表43名。这些代表都是各野战军、各军区用民主方式,逐级、慎重选举出来的。另外,还有64名国民党军起义部队代表列席了会议。在部队代表中,立过特等功1~9次的78人,立过大功3~11次的36人。
1950年9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部分英雄代表与朱德同志合影。
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会议
9月25日下午4时,开幕典礼开始前,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排成一行在怀仁堂门口,迎接代表们到来。代表们排成一路队形,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一一握手。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场。
1950年9月,朱德同志和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英雄模范在一起。
当毛主席笑容满面地健步从怀仁堂门口走进会场,走上主席台就位时,全体人员都自动地站立起来,热烈鼓掌,掌声伴随着《东方红》的乐声,久久不息。陈云首先致了开幕词,接着由毛主席代表中央宣读祝词。祝词对英模们的功绩作了高度概括,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英模们学习,也号召英模们继续努力学习,决不骄傲自满,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作出优异的贡献。毛主席宣读完祝词之后,立即有30多个单位代表,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献旗和献礼。
战斗英雄代表们受邀观看国庆阅兵
在后来的几天英模代表们还参加了纪念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和国庆节盛大宴会,特别是10月1日国庆节那天,英模代表们受邀站在观礼台上,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队伍。
让我们认识一下参加会议的几位英雄
“特级英雄”杨根思
(日~日)
杨根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
1944年杨根思光荣地成为新四军的一名战士。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他奉命率1个加强排攻击夏砦国民党守军,机智地摧毁1组暗堡群,还俘虏了近一个排的敌人。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杨根思所在的九兵团20军也调往朝鲜前线。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在衣衫单薄,且面对美陆战1师优势兵力的猛烈进攻下,志愿军几乎全部牺牲,新四军老战士、28岁的杨根思在打完了子弹后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与敌同归于尽。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神枪手”魏来国
(1925年11月~)
1942年,魏来国参加八路军地方武装后,苦练射击技术,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神枪手”。魏来国一生经历了无数战役、战斗。
1945年3月,山东即墨城的伪军经常出城到乡下烧杀抢掠,上级命令在八路军某团射击队任排长的魏来国带领30多名战士化装成便衣,潜伏在敌人经常出城的路上打游击,放冷枪。敌人每天被消灭30多人,最多的一次被消灭80多人。20多天内,消灭了敌人5个连,吓得伪军再也不敢出城祸害老百姓了。
魏来国参加了淮海、渡江、抗美援朝等战役。后担任过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1985年从副军长岗位上离休。
“功臣”号坦克车长董来扶
(1929年9月~)
抗战胜利后,年仅17岁的董来扶在沈阳入伍。彼时,中央军委要求发展特种兵部队,派人到东北搜集坦克。一家由被俘日本人开设的机械修理厂里有坦克,但被国民党地下武装控制。经过周密筹划,董来扶等人“混”入修理厂假装试车,爬上一辆18吨日式坦克,趁守卫不备开走。
1946年12月1日,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正式组建。大队只有一辆坦克,就是他们抢来的日后成为“功臣”号的那辆日式坦克。
辽沈战役中,锦州外围战打得异常艰苦。董来扶开着坦克冲在队伍最前面,在冷却器中弹被毁的情况下,依旧集中火力向敌射击,摧毁了敌人2个加强营防守的师指挥所。在这次战斗后,该坦克被第四野战军授予“功臣”号荣誉称号,董来扶荣立大功一次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上,“功臣”号坦克车长兼正驾驶董来扶,驾驶“功臣号”行进在坦克方队最前方。
骁勇战将赵兴元
(1925年1月~日)
赵兴元,山东章丘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等职,参加了泰山区、沂蒙山、古城、杨家横、口镇、冶原、葛庄、大石桥、蒙阴、淄博、周村、临沂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四平、四保临江、辽沈、平津、渡江、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政委、黑龙江省委常委、沈阳军区党委委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赵兴元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纪委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独立奖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人民的花木兰”郭俊卿
(1930年6月~1983年9月)
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8月,15岁的郭俊卿女扮男装,虚报两岁参加了人民军队。故事片《战火中的青春》,就是以郭俊卿为原型创作的。
入伍后,郭俊卿被分配到某团团部当通信员。1946年冬天的一天夜晚,郭俊卿第一次执行任务,要求在4个小时内必须把战斗命令送到目的地。她冒着风雪,乘马夜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把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所属部队驻地。返回的时候,马累死在路上,她背着马鞍走了六七里路赶回部队。
1948年5月,17岁的郭俊卿被调到三连四班任班长。6月,部队攻打平泉县,这是郭俊卿第一次参加战斗。郭俊卿带领四班战士拼死固守阵地,终于带领全班把反攻的敌人赶下二道山梁。战后,四班荣获“战斗模范班”锦旗一面。
此后,郭俊卿又参加过多次战斗,每次表现都非常勇敢。1950年5月,由于长期战争环境,她病倒了。在医院检查时,最终暴露了她的女儿身。从此,郭俊卿享誉全军、享誉全国。在全国英模代表会议期间,著名作家丁玲访问了郭俊卿,盛赞她是“人民的花木兰”。郭俊卿还荣幸地登上了大会主席团名单。
“中国的南丁格尔”李蓝丁
(日~日)
李蓝丁,浙江海宁人,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郭店镇。从小随父母生活在上海,就读于上海私立同德高级助产学校,1941年12月毕业后参加了新四军。
1946年秋天,新四军主动撤出淮北解放区,李蓝丁率医疗队在部队最后面,一路上收容了500多名伤员。在缺少弹药、粮食,又有追兵的情况下,她带领大家把500多名伤员安全带到鲁南后方,没有丢掉一人,被称为奇迹。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李蓝丁多次赴汤蹈火抢救伤员,挽救了许多官兵的生命,多次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和功臣,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奖章。
1951年李蓝丁到军医大学学习,以优秀成绩从本科毕业。之后担任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军医、住院部总医师、医务处主任、总参谋部第二门诊部主任,解放军总医院二部副主任、医务部副主任、顾问等职。
“毛泽东奖章”获得者刘梅村
(1915年~)
刘梅村,山东广饶人,1939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战斗模范,模范指导员,少将军衔。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东北民主联军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第四野战军营教导员。
1946年在四平保卫战中,带领连队坚守阵地十八天。后带两个班掩护全师安全撤退。1947年在东北夏季攻势中,率连参加四平攻坚战,三次负伤不下火线,五天连续完成五次攻坚任务,打垮国民党政府一个团、两个营和两个连,俘敌四百余人,立特等功,获“战斗英雄”称号、“毛泽东奖章”。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等。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这样的英模大会又召开了两次
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召开过两次全军英模大会。
1987年7月27日至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召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400名,其中功臣、战斗英雄、工作模范代表320名,英雄集体代表80名。特邀代表100名,其中武警部队英雄代表10名,民兵英模代表40名,拥军优属代表和烈属、军属、转业退伍军人代表50名。
2007年8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的421名正式代表和81名特邀代表出席大会。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1930年8月,南昌起义后自江西远征广东东江的裘古怀,在就义前写下这样的遗言。是的,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90年来,那些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们,构筑起人民军队的精神殿堂,照亮了民族精神的星空。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这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这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90年来,人民军队写下一个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无畏、无私、无悔,大仁、大勇、大智,横贯于九天河汉,彪炳于万里江山。
编辑:赵越 刘良慧 吴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科教检索大全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上甘岭战役一天内歼敌280余人
作者:新华社
核心提示: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胡修道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 作者:新华社& 原题为:党史百科之胡修道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上甘岭上建奇功,英名垂青史;一生奉献忠于党,风范成千古。&这副人们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这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业绩。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5日拂晓,敌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向阵地发起进攻。他们在班长指挥下英勇还击,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
后来班长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和新战士继续坚守,又连续打垮敌人10余次进攻。当发现10号阵地危急时,他抱起爆破筒,带领战友主动支援,冒着敌机枪火力封锁,抢先登上制高点,将已冲上阵地的敌人击退。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同年6月25日,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曾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参谋长。
他不仅在生与死面前是英雄,在荣誉面前也堪称模范。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他退居二线,但他退而不休。人们称赞:&他的位置在二线,但工作岗位始终在第一线!&1988年恢复军衔制前退休。同志们为他感到惋惜,他却坦然地说,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几次转折的关口,一次转折就是一次考验,次次考验都能过硬,才称得上共产党人。退休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连队为官兵作传统报告,还担任多所中、小学的名誉校长或校外辅导员,被聘为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02年3月病逝于。
[责任编辑:蔡信]
相关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志愿军老兵一级战斗英雄,低调回乡无人识,在火葬场背尸体遭鄙视|美军|谭秉云|坦克_新浪网
志愿军老兵一级战斗英雄,低调回乡无人识,在火葬场背尸体遭鄙视
志愿军老兵一级战斗英雄,低调回乡无人识,在火葬场背尸体遭鄙视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他曾和黄继光、邱少云齐名,却一直鲜为人知,他曾经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人阻击美军一个师,长达8小时。他叫谭秉云,凭着一支枪,三颗手雷,阻击美骑二师整整8小时,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在1951年5月下旬,那是在第五次战役后期。当时志愿军前插太猛,美军带着联合国军出动机械化部队,企图截断我军后撤的退路,当时在北汉江以南,志愿军大部队和机关、后勤等正在火速北撤。志愿军27军谋部赶往四十公里外阻击,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谭秉云就是其中之一,他和战士一起用手榴弹炸敌人的坦克,最近的距离是3米。由于爆炸距离太近,谭秉云的头也被弹片炸伤了,他一共炸了3辆坦克,打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枪和3颗手雷和他自己,炸毁的坦克堵住了美军的车子,他们不敢靠前。就这样谭秉云堵住了美军一个师8小时,大批的志愿军才得以有时间撤过北汉江,当时谭秉云还并不知道自己打阻击的意义有多大,直到27军军长彭德清握着他的手时,他才知道了。谭秉云被授予了一级反坦克英雄,1951年9月下旬,他回到了国内,作为志愿军英雄代表,29日,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人接见了他们,还和谭秉云握手了。1953年冬,谭秉云回到了家乡重庆江津县,从1948年12月参加解放军以来,经历过无数生死才回到家中,当他回到家中时看见的却是母亲正在被催讨房租。谭秉云拿出了自己转业费,交了房租,当时无论是家乡还是县里,都还不知道谭秉云是志愿军大英雄,直到第三天,县上领导反复核实后才知道了大英雄回乡。在县政府的广场上,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县长亲自为他戴红花,后来谭秉云担任县上民政局科长和副局长,期间全国实行火葬,谭秉云组建了县上的第一个火葬场。但是工人们胆小不敢接触尸体,谭秉云只好自己去背尸体,为遗体穿衣和搬运焚烧,身为科长的谭秉云长期搬运尸体,遭到了乡亲们的非议和鄙视,都不愿靠近他。直到后来火葬正式立法了才减少了他的尴尬,1983年,59岁的谭秉云主动申请离休了,退休后的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帮助残疾人上面,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一本关于中世纪游吟诗人的好书(更新下载)
John Haines ,Eight Centuries of Troubadours and Trouvères: 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Medieval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 Reissue edit...
这本书不仅有对中世纪游吟诗人的介绍,更有趣的是,提供了大量歌曲的歌词及乐谱,可供爱好者吟唱。应求给个PDF下载地址 http://115.com/file/e6emkxiu#
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发端与今天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基坦一带,后传至欧洲各国。故本书中绝大多数歌谣为法语。
这是关于中世纪女吟游诗人的专著。包括大量诗选(英法对照)
这一本算得上法国阿基坦游吟诗人的扛鼎之作。《游吟诗人手册》,由两位法语文学教授编撰。
好书推荐:《中世纪的音乐》
Suzanne Lord著,伦敦Greenwood出版社,2008新版。图文并茂的一本关于中世纪音乐、乐器历史的专著。
一张中世纪的乐谱。
著名反恐怖部队——德国GSG-9边境警察部队的战斗手语
该手语也是西方通用的一种战斗语言。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到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弯曲,掌心向下固定放在腰间。
女性嫌疑犯
掌心向着自己的胸膛,手指分开呈碗状,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质。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伸直,横放在另一手臂上。
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90度,呈手槍姿势。
手指弯曲呈抓状,在胸膛前上下扫动,像弹奏吉他一样。
发信号的是手持霰弹枪的队员,只需用食指指指自己的武器便可。
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开口矩形的手势,代表门口的形状。
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个闭合矩形的手势。
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和食指触及耳朵。
伸开手臂,用食指指向目标。
把手举到头上,弯曲手肘,掌心盖住天灵盖。
手指分开呈碗状,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手腕作握拳状,高举到头顶上,食指垂直向上竖起,缓慢地作圆圈运动。
弯曲手肘,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紧闭,从身后向前方摆动。
手腕举到面颊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发指令者。
发现狙击手
手指弯曲,像握着圆柱状物体放在眼前,如同狙击手通过瞄准镜进行观察一样。
手部作握拳状态,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
掌心稍微弯曲并指向接受信息的队员,手指间紧闭,将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额上。
手执一个弹匣,举到头顶高度,缓慢地左右摆动。
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自己身躯的方向摆动。
指令已收到
伸开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圆形状,同&OK&的手势相同。
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弯曲,掌心向下摆动至腰间高度。
胳膊垂直向下,握拳向后摆动。
作握拳手势,竖起食指,垂直置于唇上。
举起手臂,手肘弯曲,手掌垂直,前后作劈砍动作。
手肘弯曲,手举起至头部,并且作握拳状,食指和中指伸出作钩状,前后摆动。
手部作握拳状,水平横向伸出手臂。
前臂和身体垂直,手掌左右向下摆动。
卍二战后德国反思Nazi历史的曲折过程
联邦德国对NC历史的反省,国人印象最深的莫过1970年联邦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这已成为联邦德国悔过自新的经典象征。在勃兰特下跪镜头的影响下,我们容易倾向于过于简单化的结论:二战后德国彻底反省了。这个结论虽然没错,但不可忽视的是:联邦德国对NC历史的反思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首先说明一点:1945年5月,NC德国战败,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大同盟国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发生东西分裂。东德自视为反法XS国家,与NC罪恶毫无关系,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历史问题。联邦德国则视自己为历史德国的法律继承人,因此也就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特别关注。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联邦德国(即年间的西德与1990年以后的统一德国)反思NC历史的过程。  &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沉默与回避阶段  &  与今天的德国形象形成最大反差的要数联邦德国建国后15年里的历史态度。在这个阶段的西德,反思与清算NC历史只是点滴现象,没有形成规模。相反,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对NC历史的无视、沉默与回避。  &  二战结束后的德国,满目疮痍、哀鸿遍地。普通的德国人丢魂失魄,流离失所,每日都在为最基本的生计而奔波。对NC历史的清算,是西方占领当局的事情。恶贯满盈的NC头目在纽伦堡受到了举世瞩目的审判。NC官员被驱逐出政F机关。对普通德国人,美军在美占区以表格登记审查的方式进行了的&非NC化&措施。但是,因与NC政权有关的人数太多,德國M众的抵触情绪强烈,不得不交由德国地方政F设立的特别法院处理。而地方法院也敷衍了事,让无数的NC分子过关,&非NC化&运动因此半途而废。  &  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后,也没有积极进行对NC历史的清算。相反,同年12月便通过了赦免NC分子一般犯罪行为的法案。1951年,又通过了恢复1945年被撤职的原NC官员职位的法律。随着冷战的加剧,西方占领国也失去了彻底清洗NC分子的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迅速扶持西德成为西方阵营的实力成员。朝鲜战争爆发后,&北约&鼓励西德总理阿登纳重建军队。为了借助于原NC高级军官的专业能力,同盟国与西德政F提前释放了曼斯泰因等NC高级将领。阿登纳又亲自前往监狱探望其余NC将领,而且还邀请曼斯泰因到总理府座谈。阿登纳本人属于保守派,自己也受过NC政权的迫害。他主张与西方交战国、特别是与法国和解,也支持与以色列建立友好关系,对犹太人作出赔偿。但他最关心的是如何重建德国,尽快从西方战胜国手里获得西德的国家主权。为此他需要许多人才,这些人的NC历史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在阿登纳时期,大批的原NC高级文武官员因此得以重返政F机关。没有一个NC时期的法官受到起诉或丢掉职位。阿登纳总理府国务秘书戈罗布克就是当年NC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的起草者与评论者。因此,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戈罗布克现象&。东德因此攻击&NCZ義&在西德复辟了。&NCZ義&在西德虽然没有复辟,但因冷战的掩护与阿登纳本人的保守倾向,许多罪恶累累的NC分子幸运地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转折与突破阶段  &  在50与60年代初期的联邦德国,对NC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清算无从谈起。到60年代中期,情况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此时,西方国家与西德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反对美国的侵越战争以及本国的保守势力。在西德,NC德国的历史及其在西德残余势力是西德学生运动攻击的独特目标。当时离二战只有二十余年,在政F、军队与教育机构占有要位的保守分子大都有一段不光彩的NC历史。这些人相对安稳地度过了50年代。学生运动爆发后,他们的NC历史遭到了年轻一代的无情清算。西德对NC历史的反思与清算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  日,在大庭广众之下,女记者克拉斯菲尔德给了原NC党员与高级官员、西德总理基辛格(非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记响亮的耳光。她是以年轻一代的名义打这个耳光的。在她看来,二战结束仅20年,一位原NC党员与高官竟然能当上联邦总理,这是德国的耻辱。1969年初,联邦总统吕布克因其NC时期在一个曾设计过集中营的建筑公司的工作经历受到舆论的攻击,被迫匆匆下台。  &  1969年秋天,在学生运动的大力推动下,社会民Z党联合自由民Z党上台执政。社会民Z党主席、当年的反法XS战士勃兰特任联邦总理。勃兰特上任后,对内实行民Z自由改革,对外谋求与东欧社会Z義国家的和解(即&东方政策&)。日,勃兰特在华沙代表联邦德国与波兰政F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就在当天,他吊唁了华沙的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就在那里,他作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举世闻名的谢罪举动。在西德国内,他因此受到了右翼的攻击与非议。但是他伟大的举措感动了世界舆论。1971年底,诺贝尔委员会授予了勃兰特诺贝尔和平奖。他赢得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为联邦德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从此以后,世界舆论对德国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  &  西德学生运动对NC历史的反思也出现过极左潮流。少数大学生因为深信&资本Z義导致法XSZ義&,组成了所谓的&红军团&,试图以BL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会制度,因此走上了恐怖Z義的歧途。1977年秋天,极左的恐怖Z義达到了高峰。在施密特政F的強硬打击下,&红军团&失败并走入低谷。  &  1979年,西德各州地方电视台在四个晚上连续转播了美国电视系列片《大屠杀》。电视片中一个受NC迫害的犹太人家庭的悲惨命运深深DZ撼了观众的心灵。据统计,当时共有两千万人收看了该节目。对于只有六千万人口的西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该节目的成功使得新NC分子恼羞成怒,他们试图通过迫害电视设备来进行干扰,但未成功。  &  80年代:反复与争论阶段  &  可以说,自6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反思NC历史的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德国人开始对NC的罪行感到敏感了,他们的心灵开始被受害者的命运真正感动了。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对NC历史的态度又出现了波动。这与在1982年底以科尔为首的保守派的再次上台很有关系。保守派对60年代中期以来左派对NC历史以及德国保守传统的批判一直耿耿于怀。科尔上台之后,宣布要实现&政治与道德上的转折&。科尔本人并不想给NC历史翻案,但其他保守分子却认为重新评论德国历史的时候来到了。  &  1983年,西德出现了所谓的&XTL日记丑闻&。著名的《明星》杂志推出了所谓的&被发现的&&XTL日记&。德国舆论一片震撼。保守势力欣喜若狂,叫嚣&应该改写NC德国的历史了&。但是,&XTL日记&很快被证实是伪造的。&日记&虽然是假的,但是保守派因此暴露出来的篡改历史的心愿却是真实的。  1985年是世界反法XS战争胜利40周年。5月8日是NC德国无条件投降40周年纪念日。随着这一历史日子的逼近,欧美各国都在准备隆重的纪念活动。联邦德国也因此再次兴起了反思NC历史的高潮。但这次反思却变了调。有人认为,5月8日对于战胜国来说是一个&胜利与JF的日子&,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一天却意味着战败与灾难。难道德国人还能与战胜国一起把它作为&胜利与JF的日子&来庆祝吗?5月初,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来到西德,要与西德总理科尔一起在纪念二战结束的同时,表示德美两国人民的和解。科尔为此安排了到比特堡二战德国阵亡士兵墓地吊唁。但媒体很快披露,该墓地还埋葬着几十个NC党核心组织&武装党卫队&成员。犹太人组织因此呼吁里根与科尔放弃该吊唁计划。但科尔还是坚持与里根一起去了比特堡。联邦德国与NC历史一刀两断的光辉形象被抹上了一层阴影。  &  5月8日,联邦德国在众议院举行庄严的二战结束40周年的纪念活动。面对西德舆论中对这一历史日子的性质的疑惑,联邦总统魏泽克在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5月8日&,对于德国人来说首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JF之日&,因为它把所有德国人都从NC的BL统治中JF出来了。德国人不应该把战争结束时自己承受的灾难与这个日子联系在一起,而应该与日即XTL上台的日子联系在一起。德国人不应该记恨于当年的战胜国,而应该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于罪恶的NC统治。魏泽克的精彩演讲不仅获得了德国众议院的热烈掌声,澄清了德国公众的历史疑惑,而且受到了西方舆论的一片赞赏,除去了德国国际形象上的阴影。  &  但是,西德对NC历史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终结。1986年又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争论&。这场争论源于右翼历史学家诺尔特。他在一篇报刊文章中抱怨,NC德国已经灭亡40年了,但这段历史却仍然不能成为&过去&。他认为,NC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世界历史上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大屠杀事件。而且,XTL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很有可能是对斯大林&大清洗&以及一种&亚洲式的酷刑&的回应,犹如一种正当防卫。对诺尔特的进攻,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与左翼历史学家一起作出了及时而有力的回击。他们认为,之所以说NC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是因为NC国家利用现代工厂化的方式对一个种族不分男女老少,进行了整体性灭绝性大屠杀,而且这种罪行又发生在属于欧洲文明国家的德国。如果有意寻找,总能找到一个与其他国家的大屠杀的&可比性&。但这种&可比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德国人降低自我道德标准的理由。关键要看德国人是否因此沾沾自喜、如释重负,是否愿意把自己与落后国家一样看待,逃避良心的谴责。至于诺尔特的第二个观点,则完全属于无稽之谈,是挖空心思为XTL开脱罪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入与多面化阶段。  &  上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在NC历史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反复与争论。保守派曾试图为NC历史翻案。但是由于60年代中后期以来联邦德国社会主流反NC立场的坚定,保守派的企图未能得逞。相反,对NC历史的结论反而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为以后的反思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1990年10月,分裂40年之久的东西德国统一了。统一德国沿袭了原西德的国名,也继承了其反思NC历史的优良传统。统一后,对NC历史的反思与清算更加深入了。在以前,清算NC历史的矛头主要对准前NC政权的重要人物与机构组织或者联邦德国政界的重要人物的NC历史。而现在,进入批判视野的是NC时期的普通人物与组织。  &  90年代初期,美国历史学家格德哈根在其题为《XTL心甘情愿的侩子手&&大屠杀中的普通德国人》的博士论文中指出,NC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XTL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该书翻译成德文后,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所谓的&格德哈根辩论&。在这次辩论中,年轻一代大多支持格德哈根的观点,而他们的父亲一代,即那些已经成为大学教授的60年代的大学生却显得有些落后了,因为他们过于挑剔格德哈根著作的专业缺陷。  &  随着辩论的深入,NC德国军队在二战与大屠杀中的角色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在此以前,德国流传着&国防军是干净的&粉饰性说法,认为他们只是&服从了命令&,参加了&正常的&战役,没有参加NC大屠杀等罪恶行为。对此,属于左翼自由派的德国烟草商富豪林茨玛及其社会研究所组织了一个题为《灭绝战争&&国防军的罪行》的历史摄影展览,戳穿了&国防军是干净的&谎言。展览在德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巨大震撼。不过,它也引起了极右翼的攻击。他们在其中找出了一些技术错误,试图推翻整个展览的结论,但未能得逞。  &  进入9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对NC历史的反思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了,影视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前所述,早在70年代末,美国电视系列剧《大屠杀》就为西德社会反思NC历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90年代,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也在德国引起很大反响,德国中小学都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并举行讨论。在这方面,德国影视界也作出了十分引人瞩目的努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影片都是以NC历史及其影响为主题的。早在1980年,以著名作家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为脚本的德国同名故事片在好莱坞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非英语故事片奖。2002年,一部叙述一个在NC时期流亡非洲的犹太家庭的故事片《情陷非洲》又一次获得了这一殊荣。在90年代中期,讽刺1983年的&XTL日记丑闻&的德国故事片《施东克》曾获得该奖项的提名奖。去年,德国电影界又推出了再现XTL末日的故事片《灭亡》,在德国引起轰动,又于今年在好莱坞获得了提名奖。另外,德国国家电视二台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有关NC历史的纪实性电视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与正面的历史教育不同,影视作品能够使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更为直觉地接触NC历史。以犹太人命运为主题的影片更能使他们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心,以XTL为主角的影片则能使他们通过&一场与魔鬼的约会&对其幽灵产生更大的免疫力,后一种影片的成功不仅表现了德国电影界的艺术水平,也反映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成熟。  &  到新旧世纪之交,联邦德国反思NC历史的历程又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经过二三十年的反复讨论,联邦众议院于日通过在柏林建造纪念六百万NC大屠杀犹太人受害者的大规模纪念碑的决议。众议院采用了美国建筑师埃森曼的碑林设计。碑林建造在处于柏林统一后中心位置的波茨坦广场,面积约为150米见方,包括2711个从30厘米至4-5米高低不等的石碑碑林。纪念碑林将告诫世世代代的德国人牢记NC时期的罪恶,永远不让黑暗的历史重复。今年5月10日,大屠杀纪念碑林正式揭幕。  &  结语  &  但是,即便进入新世纪后,德国反思NC历史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波折。2002年,德国历史学家约格?弗里德里希推出了《大火》一书。该书详细叙述了二战期间战胜国对德国城市的空袭以及德國M众遭受的灾难。作者把战胜国对德国的狂轰滥炸与XTL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相提并论,又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新NC分子又借机挑拨德国与战胜国的关系,他们称战胜国日对德瑞斯顿的大轰炸为&炸彈大屠杀&,并且扬言要在今年5月8日到柏林的象征建筑勃兰登堡门示威游行。  &  那天,全世界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来自德国首都的动人一幕: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手持火烛默立在勃兰登堡门周围的街道上。他们在为永久的和平祈祷,同时他们也以此行动阻挡在周边街道上挑衅的新NC分子前往勃兰登堡大门,不让他们玷污德国的国际形象。  &  这一幅画面可以作为二战后联邦德国反思NC历史的过程与现状的象征。德国的反思是彻底的,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已经深入人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它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
卡萨林山口战役
    &&&我们将看到第一装甲师是如何在突尼斯的沙漠里学习到那苦涩的第一课的。&&&罗伯特&牛顿〔Robert A. Newton〕《World War II》杂志&
    灾难降临&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星期日,情人节。撒哈拉沙漠来的暴风席卷着突尼斯中部的山脉及平原。嚎叫着的风暴声和扬起的漫天尘沙下,涂着黑色十字标志的德国装甲战斗群在前进。凌晨四点,由抵达非洲不久的第十装甲师及隆美尔老非洲军内精锐的第二十一装甲师各一部组成的装甲战斗群开始按照预定的方案沿法德〔Faid〕及马扎拉〔Maizila〕隘口发起攻击。德国坦克群的目标是西吉&布&吉特村〔Sidi Bou Zid〕, 而三小时之前,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本人刚刚视察过这里的美国军队。&
    德军的计划得到了阿道夫&XTL本人的批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减轻隆美尔元帅麾下疲劳不堪的德国非洲军〔DAK〕所面临的强大压力。由东面从埃及一路追击而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在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已经开始重新整编,准备给德国非洲军这个老对手以致命一击。隆美尔的西侧尽管受到一条由米里纳〔Miliane〕 河绵延到马科纳西Maknassy〕的山脊保护,但盟军由隘口突破防线的危险却日趋严重。&沙漠之狐&并不在意那从埃及阿拉曼开始的、似乎无穷无尽的撤退行动,他本质上还是一个攻击型将领。一个夺回攻势姿态、恢复战场平衡的机会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为了避免在两侧合拢的绞索里被慢慢勒死,隆美尔宁愿抢先攻击,来打破这个僵持局面。另外,他也已经知道XTL正考虑用汉斯&冯&阿尼姆一级上将〔Hans von Arnim〕取代他指挥在非洲作战的德军,所以无论如何他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实自己&沙漠之狐&的威望。卡萨林山口之战,这场二战里爆发在美国与德国陆军之间的第一场主要战斗就此开始了。
    隆美尔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穿越那些隘口后向西北方向深入敌军后方,分割并消灭那些在他看来还是新手的美国部队。他希望能通过给予美军以沉重打击来建立自己部队对这个新敌人的绝对信心,同时把自卑感和失落感留给这些远渡重洋而来的&扬基&们。这同时也能为他征战已久的部队带来些难得的&呼吸&空间,将&绞索&合拢的时间再延迟些。正面迎接德军攻势的将是美国陆军第一装甲师,它将成为第一个迎战德国陆军的美国师,第一个在沙漠中进行作战的美国师,但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也是二战中美军所拥有的十六个装甲师中唯一一个没有在战前接受过沙漠作战培训的部队。目前该师的部队分散配属在一条绵延六十英里的战线上,即将成为德军各个击破战术的牺牲品。&
    美军所隶属的英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安德森将军并没有按照盟军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命令把第一装甲师集中布置在战线中部,而且也拒绝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战斗。第一装甲师所属的美国第二军奉命把第一师拆开,组成几个由军直属的战斗群,其中的B战斗群转由第一集团军直接指挥。到二月十三日为止,美国第二军和友邻的法国第十九军只是零零散散地布置在一系列高地上,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掩护。&
    二月十四日早上,第二军A战斗群控制着两个战略要地&&勒西达〔Lessouda〕山和克萨瑞〔Ksaira〕山。但在那个决定性的上午,德国的四号坦克群伴随着崭新的、盟军武库里无可匹敌的六十吨级六号&虎式&坦克滚滚向前,从正面或是旁边穿越了美军战线。德军指挥官是海茵茨&齐格勒〔Heinz Ziegler〕中将, 他作为汉斯&冯&阿尼姆一级上将的副手,亲自指挥了攻击部队。&
    &春风行动&的箭头是抵达非洲不久的德国国防军第五○一重坦克营〔但据德军资料,当日德军投入的实际是五○一营第一连,兵力不超过十一辆虎式坦克和十六辆三号坦克〕,而伴随这支令人生畏的装甲部队一起前进的还有第七装甲团和第八十六装甲掷弹兵团。&
    &春风行动&共有四个突破点:第十装甲师格哈德战斗群〔Kampfgruppe Gerhardt〕由勒西达〔Lessouda〕山的北侧突破,雷曼战斗群〔KGr. Reimann〕直接从法德隘口沿公路攻击前进。南侧,第二十一装甲师的部队穿过马扎拉隘口后分为两个集群包围了西吉&布&吉特村。舒特战斗群〔KGr.Schuette〕向北面突击,而斯坦霍夫战斗群〔KGr. Stenkhoff〕则向西推进。&
    反击作战的先锋就是阿尔基的第二营。它在以前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当德军突破法德隘口的时候,该部正由侦察分队引导着沿奥斯列特〔Ousseltia〕谷地向北方移动。 下午三点,第二营接到命令:立即前往哈德杰巴&艾尔&爱奥,而阿尔基将直接向斯塔克上校汇报,后者则负责指挥匆忙组建的C战斗群。阿尔基赶到指挥所时只知道在前沿的A战斗群已经遭到了惨重伤亡,以及有不明数量的德军已经穿过了法德隘口。&
    二月十五日,星期一。斯塔克上校和他的参谋人员在凌晨二点三十分抵达了指挥所。阿尔基并没有从他们的情况简报中得到很多信息。一个小时以后,两名来自团侦察部队的少尉为阿尔基带来了勒西达山周围战斗的第一手信息。尽管亲自在那里进行了观察,但他们对于德军的真正实力和配属情况仍然是一知半解。更为糟糕的一点是谁也不能为阿尔基提供周围的地形图。&
    凌晨四点,由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Orlando Ward〕少将亲自拟定的行军和反击计划到达了C战斗群指挥所。沃德的计划基于一条关于在西吉&布&吉特村附近有大约四十辆德军坦克的&可靠&情报。但事后他会悔恨交加地发现,村庄附近的德军坦克总数超过了一百辆,而且久经沙场的非洲军在占领村庄不久以后就已经部署了由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和八十八毫米高炮组成的反坦克火网。&
    沃德给斯塔克的命令中包括以下内容:&C战斗群的任务&&向南方移动,利用火力和机动摧毁对我方在斯贝利镇〔Sbeitla〕地域的部队形成威胁的敌军装甲部队。 随后掩护我方在附近克萨瑞山的部队撤退,最后回撤到汉穆瑞〔Hamra〕山北侧等待进一步指示。&&
    阿尔基中校的面前其实有着两个德军装甲师的部队及其配属的辅助部队来阻止其完成所接到的任务。面对着西吉&布&吉特村附近强大的德军部队,美军将投入一个经验不足的坦克营,加强有一个自行反坦克炮连〔配备装在半履带车上的七十五毫米炮〕,前沿火力支援由第六十八装甲炮兵营担任〔缺A连〕,而第六装甲步兵营将搭乘半履带车跟随坦克营前进。此外已经在昨天受到重创的第三坦克营残部也将跟随在后。&
    阿尔基还了解到他的营将排成连纵队队形攻击前进,指挥所位于后方。每个连都排成倒三角队形,两个排并行在前,第三个排则在中央后方担任预备队。行军纵队的两侧各得到一个重型自行反坦克炮排的掩护。&
    第一装甲团团长彼得&海因斯〔Peter C. Hains〕上校向阿尔基介绍了该地区已知的地形情况。他特别指出了那些不规则分布在部队前进道路上的深深河谷实际上在特定地点是可以被越过的。目前只有三张当地地图可以使用,但都是临时测绘的草图,没有路途上具体细节的反映。周围的地形图依然无人能提供。在这一切中最糟糕的一点是在从攻击预定出发点到西吉&布&吉特村的路上竟然没有预先进行侦察的计划!&
    凌晨五点,阿尔基中校回到了营集结地并对着他的士兵们发布了行军与准备攻击的命令。六点二十分,全营开始向进攻出发点移动,那是位于科恩十字路南方三英里处的沙漠荒地。&
    上午七点到十一点,全营一直沿着公路向进攻出发点行军。行军速度很慢,因为要不停派出侦察分队前往侦察周围的地形和敌情。在接近十字路口时,阿尔基命令侦察排移往右翼,而把打头阵的任务交给温克尔〔Province M. Winkler〕上尉的D连。佩顿〔John L. Peyton〕上尉的F连跟进,之后是法博〔Leo J. Farber〕 中尉指挥的营属自行火炮分队。预备队为马齐斯〔Harris O. Machus〕上尉的E连,和他在一起的还有营预备指挥官艾默瑞〔William W. Emory〕少校。第三装甲营残部、第六装甲步兵营及第六十八装甲炮兵营的B连及C连跟随在二营之后。行军纵队的两侧各布置了一个自行反坦克炮排。&
    两个前进炮兵观察分队在行军时突然向阿尔基报到了。于是他派出了自己的无线电员雷吉〔Frank D. Leger, Jr. 〕准尉帮助他们把无线电调整到该营使用的频道。但匆忙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直到进攻开始时他还是不能通过营通讯网指挥炮火支援。&
    阿尔基召集了他的军官们再一次确认了攻击命令和突击方向。由于没有地形图,他只能利用克萨瑞山的北岬角来作为方向参考点。&
    D连向东离开预定进攻出发点作疏开配置,两个排成纵队位于主力前方五百米处,以提供掩护。正午时分,阿尔基中校与海因斯上校和海托尔中校一起爬上了一座小山的山顶,开始用望远镜观察十三英里以西的西吉&布&吉特村及由攻击出发点到那里的路途。&
    村庄沐浴在阳光下,座落在一片遍布被曾经有过的河水冲刷出道道深谷的平原上。军官们讨论着地形、可能的河谷穿越地点及当日的攻击目标,然后他们又讨论起敌军可能的隐藏地点,特别是那些可以配置反坦克炮的地点。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在西吉&布&吉特村等待着他们的命运仍一无所知。&
    实际上德军已经在围绕村庄的每一个高地上都配置了反坦克炮和支援火炮阵地,其他炮阵地则位于村庄中及村子附近。它们被用建筑物、矮墙、干河床及小树丛巧妙伪装起来,而所有部队集结地也都利用了地形特征作了掩护。对于沙漠地带作战经验不足的美军来说,发现这些伪装大师的杰作实在是过于困难了。&
    从萨德朱利亚〔Sadeguia〕来的炮火 &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攻击还是必须准时开始。在地形观察完毕后,海因斯上校转向阿尔基下达命令:&找到并摧毁敌军的装甲部队。&&
    &是。&阿尔基敬礼并回答道。军官们握手道别,海托尔中校祝愿他比自己的运气好,并预言第二营会赢,比分最少&四比一&〔指四比一的摧毁比例〕。他们刚刚分手,也许对当日的美军行动有着预言意义,十四架容克斯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就来到了十字路口上方,对着美军的进攻编队进行了一番攻击。空袭过后,阿尔基被迫推迟攻击出发时间,以便收拢那些因空袭而散开的编队。损失是轻微的,但德军飞行员已经可以轻易地将美军实力和部署传达给正在西吉&布&吉特村周围守候猎物的德军部队了。&
    下午一点,阿尔基爬进了自己的营指挥坦克,下达了攻击命令。他自己的坦克加入了D连的队形,位于编队前方。C战斗群指挥官斯塔克上校来到了汉穆瑞山的高高山顶,并把指挥所设在那里。他满意地看着攻击部队士气高昂的排成完美的队形,如同教科书上指示的那样保持着合适的间距,带着压倒性的气势向敌军扑去。也许在演习场上这样的队形可以打满分,但面对一个未知的对手呢?&
    再次观察着西吉&布&吉特村,斯塔克突然听到了下面平原上一辆广播车开始播放起美国国歌《星条旗》来。乐曲声中,装甲编队拖着烟尘滚滚向前,但也向敌人一清二楚的展现了自己的位置。&
    下午一点五十分,先头部队已经从南面经过了萨德朱利亚小镇,左翼的自行反坦克炮排随即进入了该镇。当D连正在萨德朱利亚小镇东面侦察着如何穿越那第一条横亘在面前的大河谷时,另一群&斯图卡&对镇子进行了俯冲轰炸并扫射了前进中的美军纵队。那个自行反坦克炮排始终没有再从这个小镇出来。&
    D连最终还是发现了一个穿越点,所以美军被迫收拢队形,集中在一个地点以穿越河谷。最后在这个过程里,还是有一辆坦克由于履带故障而翻倒在潮湿的沟渠中。&
    在与他的坦克群一起前进时,阿尔基从斯韦内〔Robert L.Sweeney〕上尉那里收到一条无线电信息:&我们的空军即将空袭预定目标,推迟前进,让他们先完成任务&。所以阿尔基转告自己的指挥官们空军已经在路上,为避免己方火力误伤,必须减慢前进速度。不幸的是,空军始终没有来,倒是德军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调动迎击部队。&
    温克尔上尉的指挥坦克和D连大部接近第二条河谷时,突然遭到了猛烈的炮火打击。温克尔的D连成员都是他在北爱尔兰集结部队时亲自挑选的,而且在从阿尔及利亚一路行军而来时也饱受过&斯图卡&及其护航战斗机的轰炸与扫射,但还从来没有一次的火力密度能与此次相匹敌。温克尔上尉的指挥坦克原车长是戈瑞哥〔Everett Gregg〕军士,今天他担任副驾驶员/前机枪手。乌班诺夫斯基〔Alphonse Urbanovski〕担任驾驶员,原驾驶员卡德威尔〔Philip Caldwell〕为了为温克尔上尉腾出地方而转移到了一辆自行反坦克炮上。 炮塔里除了温克尔还有无线电员/装填手凯瑟〔Lee C. Kaser〕和七十五毫米主炮炮长牛顿〔Robert A. Newton〕下士。&
    实际上美军中的每个人都像这个乘员组一样渴望战斗。他们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我们是最棒的坦克兵&,牛顿下士在日记里写道,&尽管有人说空降兵才是,但我们仍然认为自己是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我们不愿意调往其他部队,坦克兵的自豪感往往只有其他坦克兵才能理解。&&
    坦克群向着西吉&布&吉特村扑去,坦克兵们渴望在战斗里证实他们崭新的&薛尔曼&坦克的价值。&
    温克尔的乘员组按照古老骑兵的习惯对待他们的坦克&&&马、马鞍、人&,所以坦克的保养是第一位的,要比乘员的舒适重要得多,目前他们的坦克状况极佳。&
    温克尔的第一排在左翼开始穿越第二条河谷时突然在三百五十米的距离上遭到了反坦克交叉火力的袭击,北侧飞来的炮弹把他们笼罩在一片烟尘里。甚至有些飞到了在五百米后方担任预备队的第三排队伍里。一排和二排随即与德军反坦克炮展开了一场混战,最终夺取了他们的阵地并摧毁了全部四门八八炮和两门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并同时消灭了约五十名德军士兵。&
    当第二营的坦克继续穿越河谷时,德军的炮击加强了。大量炮火来自于加特&海迪德山的西侧斜坡,该山位于西吉&布&吉特村的东南侧。F连的前进受到了炮火的严重阻碍。阿尔基呼叫反击炮火,但无线电里毫无反应,他只好向温克尔询问D连的预备队三排能否前去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但幸运的是前面提到的一个前进炮兵观察分队正与F连一起前进,所以他们呼叫了第六十八装甲炮兵营的C连提供了急需的反击炮火支援。二营继续穿越河谷,并徒劳地搜索着天空以发现己方的空中支援。&
    人看到的坦克前进 &
    下午二点二十分,塞迪&赛伦姆〔Sidi Salem〕小村出现在先头部队的视野里。二点三十分,D连穿过了第三条河谷,来到了小村的西侧。这时德军开始用其全部火力迎击美军。大量炮火来自于东侧三英里处的西吉&布&吉特村,预示着美军将要夺取的可不是什么村庄,而是一个彻底的堡垒。&斯图卡&又一次出现在天际,呼啸而下,把恐怖和弹雨抛卸在美军头上,更加加剧了现场的戏剧化场面。&
    阿尔基指示F连立即前往右翼以保护该营的南侧,并让他们准备前往加特&海迪德山的西侧斜坡,以摧毁那些正给美军部队带来大灾难的德军炮兵阵地。E连则继续呆在第二条河谷后面担任预备队。&
    D连在阿尔基带领下在下午三点到达了塞迪&赛伦姆小村边缘。此时敌军坦克和轮式车辆出现在南侧,正向村庄开来。阿尔基的坦克和D连在右翼的那个坦克排一起与敌军交战,击毁了两辆德军坦克,并摧毁了一些其他车辆。随后D连慢慢地进入了小村。&
    三点十五分,D连彻底夺取了塞迪&赛伦姆小村。温克尔的坦克穿过村子,一路上粉碎了德军布置在房屋中的好几处机枪阵地。当美军坦克继续向东以进行一次武装侦察时,阿尔基的坦克向西面开回以确认F连的进展情况。&
    阿尔基所不知道的是,就在西吉&布&吉特村东面,库特&乌尔夫少尉〔Kurt E.Wolff〕,一位德军坦克车长正喝下他杯子里的最后一点咖啡,因为他的通讯官前来报告西面地平线上出现了扬起的烟尘。每个德军士兵都知道那代表美国人来了。从望远镜里,德军观察到大约三十辆美军坦克正在离他们约五千五百米处,并逐渐靠近。乌尔夫知道他的南面有两个德国坦克连,而东北侧有着整整一个德国坦克团担任预备。十分钟后,美军坦克就将进入他的射程。&
    乌尔夫爬上了他的坦克并命令引擎发动。他的指挥官驾车出现了,并下令他&笔直前进并正面迎击美军坦克,第一连将攻击美军侧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撤退。&&
    乌尔夫少尉所在的第四连共有十四辆坦克,包括配属的部分&虎式坦克&。他们首先要推进到勒西达山附近一个遍布巨大仙人掌的平整高地上,它提供了部分掩护,但更重要的是它前面有着一块大约九百米宽的平原,任何美军坦克在向西吉&布&吉特村前进时都必须经过它,从而长时间一览无遗的暴露在德军坦克的炮口下。&
    塞迪&赛伦姆小村南侧,第六十八装甲炮兵营的火炮仍然在与德军在加特&海迪德山西侧斜坡的炮兵火力交战,E连和F连正在努力对付着小村北侧和南侧的反坦克炮阵地。&
    乌尔夫的坦克抵达山顶后,他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美军坦克车身上涂着的白星。他们正从右方经过,丝毫不顾脆弱的侧翼正暴露在德军面前。美军很显然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北侧的格哈德战斗群身上,而没有留意到乌尔夫少尉所在的中央连队。但美军的主力还落在后面,而且在距离他们三千米远的地方停住了。第四连放慢了推进速度,等待着命令。&
    下午三点四十五分,温克尔的第一排报告敌军坦克正由东北方向沿公路推进。敌军实力不明,但至少有大约三十辆坦克。几分钟以后,佩顿上尉报告在南侧有大约二十五辆四号坦克沿从比尔&艾尔&哈菲〔Bir el Hafey〕而来的公路上向F连推进,他已经下令全连迅速在塞迪&赛伦姆小村东南侧散开以寻找隐蔽地点。几乎同时,美军和德军的坦克炮口里吐出了火舌&&南侧的斯坦霍夫战斗群终于被美军发现了,但这实在太晚了。&
    F连的坦克并不能找到很多隐蔽点,所以德军坦克群很快就一鼓作气地冲入了美军队形,开始了一场混战。第二营的南侧已经受到了极大威胁。&
    阿尔基当时已经与E连会合在一起,前往塞迪&赛伦姆小村西侧,准备迎战由北侧公路滚滚而来的格哈德战斗群。温克尔的D连第一排在德军坦克穿越一片仙人掌地时摧毁了四辆德军坦克,不久另外两辆坦克在经过同一位置时又被击毁。由于D连的大多数坦克都在塞迪&赛伦姆小村里找到了隐蔽点,所以损失较轻微,第三排利用地形还摧毁了八辆德军坦克。但德军坦克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所以他们很快就缩短了与美军的距离,开始倾泻炮火。有一辆D连的坦克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七辆德军坦克,但还是在被摧毁之前击毁了一个对手。&
    乌尔夫少尉的位置可以很清楚地观察着战斗,他很奇怪为什么推进命令还不下达?南侧的友军已经突破了美军阵地,北侧看来也很顺利,中央突破一下的话,美军就完了!突然耳机里一个声音炸响了:&第四连,攻击!&&
    乌尔夫的连队迅速地开始穿越下面那片开阔地,很快他们距离美军就不到二千五百米了。德军依然很疑惑&&似乎美军毫不在意他们,每辆美军坦克都是把侧面对着他们,不禁让人怀疑起是否美军还有陷阱?&
    乌尔夫的炮手不停地根据与美军坦克上那颗大白星的距离调整着火炮,并向少尉询问何时能开火,毕竟这样的猎物出现的并不多。穿甲弹已经装填在炮膛里&&但他们还需要前进四百米以到达更有效的开火距离。&
    &情况困难&&
    德军布置在西吉&布&吉特村里及周围的炮火在第四连前进的路途前方布下了一道道弹幕,乌尔夫所在的坦克连依然没有被发现,直到开火命令下达。第四连的全部坦克把第一轮穿甲弹齐射发泄在美军坦克身上,地平线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火球和滚滚黑烟。在汉穆瑞山山顶的斯塔克上校惊恐地发现中央德军突然出现并成功分割了美军部队。阿尔基中校的第二营被送入了一个经典的圈套:先是被两侧的优势装甲部队所挤压,最后在中央被突然的侧翼攻击击得粉碎&&这一切都是装甲兵学院教科书上所提倡的!&
    下午四点十五分,阿尔基与温克尔失去了联系。此时坦克战已经进行到零距离的程度,所以阿尔基无从得知后者的坦克刚刚被一发穿甲弹命中。当时温克尔刚刚为躲避机枪子弹而把头缩回炮塔里,一道红光就在眼前迸发了,被熔化的金属四处飞溅,火焰突然窜起,整个战斗室都在燃烧。无线电员/装填手凯瑟当即死亡;温克尔的脸部部分被烧焦,头发着火,双眼被火焰灼伤;炮长牛顿下士脸部、双手和胸部被烧伤;副驾驶员/前机枪手戈瑞哥军士和驾驶员乌班诺夫斯基都是头部轻微负伤。幸存者迅速离开了坦克,而周围的灾难依然在继续。&
    到达地面后,温克尔上尉询问周围都有谁在。乘员回答他说车组除凯瑟外都在。温克尔要求他们前去确认凯瑟的情况,但一位乘员检查坦克后告诉他凯瑟已经死了。在温克尔要求下,戈瑞哥带他走向最近的友军坦克以便用无线电联系阿尔基。但他没有找到中校本人,只好向一名E连的少尉转告了自己目前的情况。戈瑞哥建议温克尔设法自己先向外走一段,以便他回去协助牛顿和乌班诺夫斯基一起灭火。尽管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他们的坦克应该还可以发动起来,然后他们回来载着指挥官一起脱离战场。&
    与此同时,斯塔克要求阿尔基报告战况。&现在太忙,情况困难&,阿尔基平静的报告。这也是斯塔克与第二营营长的最后通话,因为不久以后,阿尔基的坦克无线电天线就被一发炮弹击毁了。&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德军坦克发射的穿甲弹击中了阿尔基的坦克发动机舱,并立即引发了一场火灾。早期型&薛尔曼&坦克防护不足的发动机部分很容易着火,而它的汽油发动机更是容易爆炸。阿尔基的坦克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火球,而随后飞来的另外两颗穿甲弹撕开了炮塔,当即击毙了无线电员勒吉〔Leger〕。 阿尔基及其他乘员跳出了坦克,开始向北移动以加入D连残部。&
    德军坦克群已经彻底压倒美军部队,阵地全线失守,到处都是燃烧着的&薛尔曼&坦克残骸。幸存者们尽力向西撤退,后面是德军紧追不舍的机枪子弹。不久这场屠杀结束了,只有四辆第二营的&薛尔曼&坦克和一些散兵在夜幕降临时回到了友军阵地。&
    其中一辆火炮损坏的坦克载运着温克尔上尉,他靠着阳光照耀在他烧焦的脸庞上引起的痛楚感觉一直坚持向西行进,最后被友军搭救。阿尔基中校和他的坦克乘员组在离开坦克不久后就被德军士兵发现,随即被俘。回去灭火的戈瑞哥与牛顿和乌班诺夫斯基一起像大多数失去坦克的乘员组一样被德军俘获。&
    F连的坦克并不能找到很多隐蔽点,所以德军坦克群很快就一鼓作气地冲入了美军队形,开始了一场混战。第二营的南侧已经受到了极大威胁。&
    阿尔基当时已经与E连会合在一起,前往塞迪&赛伦姆小村西侧,准备迎战由北侧公路滚滚而来的格哈德战斗群。温克尔的D连第一排在德军坦克穿越一片仙人掌地时摧毁了四辆德军坦克,不久另外两辆坦克在经过同一位置时又被击毁。由于D连的大多数坦克都在塞迪&赛伦姆小村里找到了隐蔽点,所以损失较轻微,第三排利用地形还摧毁了八辆德军坦克。但德军坦克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所以他们很快就缩短了与美军的距离,开始倾泻炮火。有一辆D连的坦克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七辆德军坦克,但还是在被摧毁之前击毁了一个对手。&
    乌尔夫少尉的位置可以很清楚地观察着战斗,他很奇怪为什么推进命令还不下达?南侧的友军已经突破了美军阵地,北侧看来也很顺利,中央突破一下的话,美军就完了!突然耳机里一个声音炸响了:&第四连,攻击!&&
    乌尔夫的连队迅速地开始穿越下面那片开阔地,很快他们距离美军就不到二千五百米了。德军依然很疑惑&&似乎美军毫不在意他们,每辆美军坦克都是把侧面对着他们,不禁让人怀疑起是否美军还有陷阱?&
    乌尔夫的炮手不停地根据与美军坦克上那颗大白星的距离调整着火炮,并向少尉询问何时能开火,毕竟这样的猎物出现的并不多。穿甲弹已经装填在炮膛里&&但他们还需要前进四百米以到达更有效的开火距离。&
    &情况困难&&
    德军布置在西吉&布&吉特村里及周围的炮火在第四连前进的路途前方布下了一道道弹幕,乌尔夫所在的坦克连依然没有被发现,直到开火命令下达。第四连的全部坦克把第一轮穿甲弹齐射发泄在美军坦克身上,地平线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火球和滚滚黑烟。在汉穆瑞山山顶的斯塔克上校惊恐地发现中央德军突然出现并成功分割了美军部队。阿尔基中校的第二营被送入了一个经典的圈套:先是被两侧的优势装甲部队所挤压,最后在中央被突然的侧翼攻击击得粉碎&&这一切都是装甲兵学院教科书上所提倡的!&
    下午四点十五分,阿尔基与温克尔失去了联系。此时坦克战已经进行到零距离的程度,所以阿尔基无从得知后者的坦克刚刚被一发穿甲弹命中。当时温克尔刚刚为躲避机枪子弹而把头缩回炮塔里,一道红光就在眼前迸发了,被熔化的金属四处飞溅,火焰突然窜起,整个战斗室都在燃烧。无线电员/装填手凯瑟当即死亡;温克尔的脸部部分被烧焦,头发着火,双眼被火焰灼伤;炮长牛顿下士脸部、双手和胸部被烧伤;副驾驶员/前机枪手戈瑞哥军士和驾驶员乌班诺夫斯基都是头部轻微负伤。幸存者迅速离开了坦克,而周围的灾难依然在继续。&
    到达地面后,温克尔上尉询问周围都有谁在。乘员回答他说车组除凯瑟外都在。温克尔要求他们前去确认凯瑟的情况,但一位乘员检查坦克后告诉他凯瑟已经死了。在温克尔要求下,戈瑞哥带他走向最近的友军坦克以便用无线电联系阿尔基。但他没有找到中校本人,只好向一名E连的少尉转告了自己目前的情况。戈瑞哥建议温克尔设法自己先向外走一段,以便他回去协助牛顿和乌班诺夫斯基一起灭火。尽管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他们的坦克应该还可以发动起来,然后他们回来载着指挥官一起脱离战场。&
    与此同时,斯塔克要求阿尔基报告战况。&现在太忙,情况困难&,阿尔基平静的报告。这也是斯塔克与第二营营长的最后通话,因为不久以后,阿尔基的坦克无线电天线就被一发炮弹击毁了。&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德军坦克发射的穿甲弹击中了阿尔基的坦克发动机舱,并立即引发了一场火灾。早期型&薛尔曼&坦克防护不足的发动机部分很容易着火,而它的汽油发动机更是容易爆炸。阿尔基的坦克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火球,而随后飞来的另外两颗穿甲弹撕开了炮塔,当即击毙了无线电员勒吉〔Leger〕。 阿尔基及其他乘员跳出了坦克,开始向北移动以加入D连残部。&
    德军坦克群已经彻底压倒美军部队,阵地全线失守,到处都是燃烧着的&薛尔曼&坦克残骸。幸存者们尽力向西撤退,后面是德军紧追不舍的机枪子弹。不久这场屠杀结束了,只有四辆第二营的&薛尔曼&坦克和一些散兵在夜幕降临时回到了友军阵地。&
    其中一辆火炮损坏的坦克载运着温克尔上尉,他靠着阳光照耀在他烧焦的脸庞上引起的痛楚感觉一直坚持向西行进,最后被友军搭救。阿尔基中校和他的坦克乘员组在离开坦克不久后就被德军士兵发现,随即被俘。回去灭火的戈瑞哥与牛顿和乌班诺夫斯基一起像大多数失去坦克的乘员组一样被德军俘获。&
48%德国人认为德总理为犹太人纪念碑下跪是政治秀
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忏悔,外界普遍认为德国在反思纳粹的态度上值得称道,可当时只有41%的德国人认为这么做是&合适的&,48%的人觉得这是一场过火的政治秀。
以色列耶路撒冷[注: 耶路撒冷(Jerusalem),西亚古城,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圣地。位于巴勒斯坦中部,东离死海24千米,西距地中海56千米。]的大屠杀纪念馆(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1期,作者:陆晶靖,原题:《格拉斯的困境》
今年8月初,德国历史学家[注: 历史学家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希罗多德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戈茨&阿里出了一本谈论犹太人的书,书名叫《为什么是德国人和犹太人?》。德国每年都会出不少这个题材的书。戈茨&阿里认为,过度的反思也有可能走向反面导致麻木,他说:&德国人对于纳粹和大屠杀谈论得越多,他们就越相信,这些都是外星人干的事儿。&大概两周后,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剥洋葱》的希伯来语版本发行,84岁的作家接受了以色列报纸《Haaretz》的采访。这本来是件好事,《剥洋葱》在被翻译成30种语言后,终于有了希伯来语版。可是格拉斯对人们反复追问他加入党卫军[注: 党卫军(德语: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的事已感到十分厌烦,自从这本书在2006年问世,这类问题就没有消停过。
他谈到有600万德国俘虏死在苏联人的手里,这在德国和以色列都招致了许多人的反感,因为在&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犹太难民数目也正好是600万,难道德国人受的苦能和犹太人相比吗?《明镜》周刊说,&600万&这个数字又够他受一阵子的了。格拉斯显然岁数大了有点糊涂,真正被苏军杀死的德国俘虏只有100万。1939年,欧洲还有800万犹太人,希特勒[注: 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杀害了3/4。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说,当代德国人对于历史问题有一种&恶毒和怀疑&的情绪,反思过度的特征之一就是习惯于给别人贴上有污点的标签,似乎这样就能撇清自己和纳粹的关系。《剥洋葱》里只用两页左右说了被征召参军的事,为此格拉斯在晚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今年8月,我参观了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整个建筑主体都在地下,墙壁摸上去冰凉,每个房间的墙壁构造都不规则,给人以很不安的感觉。纪念馆几乎所有文字说明里都用的是&纳粹&而非&德国人&,并且主张大屠杀不仅是犹太人的灾难,也是共产主义者、吉普赛人和同性恋者的灾难。我找了几个参观者采访,能感受到他们压抑的情绪。其中一位的祖父曾经住在波兰,自从逃亡到这里以后,便再也不说波兰语,全家都改用希伯来语。一个原住在汉堡的犹太人后代说,德国在战后送给她全家在德国的永久居留权,但她父亲拒绝了。我告诉他们在德国的历史类图书里,关于大屠杀的书很受欢迎,他们将信将疑,其中一个还反问我,那为什么现在还有光头党?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一个小规模的大屠杀纪念馆门外有一块石碑,上面用英文和法文刻着:&千万不要忘记,德国人杀死了600万我们的同胞。&没有德文。
格拉斯说的&600万&,当然会让这样的民族感到很不高兴。批评他的人认为,在大屠杀面前强调其他苦难,是要把纳粹的罪行相对化。在历史问题上,马丁&瓦尔泽评论《剥洋葱》的话依然适用&&人们习惯于扣帽子而不是真正复杂地思考。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的时候,格拉斯说:&这种负罪感成了耻辱压迫着我。对于我来说,它始终和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你当时能够认识到你会遇上的事情吗?&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不但格拉斯,&二战&前连绝大多数欧洲犹太人都无法设想这场空前的大屠杀,可是几年过去,许多像艾希曼(纳粹德国高官,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一样的普通人真的造就了也服从了这场罪恶。格拉斯在部队里装病逃过了几个星期的训练,当时已是1944年,几个月后,他就在战地医院被美军俘虏了。他没有被命令去杀犹太人,他说:&我很幸运。&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忏悔,外界普遍认为德国在反思纳粹的态度上值得称道,可当时只有41%的德国人认为这么做是&合适的&,48%的人觉得这是一场过火的政治秀。吕贝克[注: 吕贝克市位于德国北部石荷州,距离汉堡60公里,是北欧著名的旅游城市。被当地人称为&留比凯&,意思是&迷人的地方&。汉萨城市联盟的中心,人称&汉萨女王&。]大屠杀博物馆的墙上,至今还挂着这个公投结果。反思不等同于&认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为自己的罪行忏悔,但在根本上,反思是每个人的事,就像格拉斯说的那样:&回忆就像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却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格拉斯为勃兰特写过很多演讲稿,还一起出访过以色列。在战后那种讲求实际的重建风潮中,他看到了德国人和犹太人看待历史的双重困境:&战后首届西德政府里有许多人有纳粹污点,比如汉斯&格罗布克(阿登纳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之一,曾在纳粹政府里任职),可是他大力帮助重建以色列,于是以色列对他的过去便不再计较。&反思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利益纠缠之外,还有概念和术语构建的理论迷雾。无论是读汉娜&阿伦特还是看《印第安那&琼斯》,谁都知道纳粹罪大恶极,可是难道这些人不是现在大多数德国年轻人的祖父母吗?在评价自己的亲人和邻居时,人们往往习惯用一套世俗的道德标准,例如乐于助人、谦逊、品位高雅等等,&纳粹&成了一个抽象的符号,似乎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存在过。可是在希特勒时代,人们也曾经那样称呼过自己的邻居,然后去上班对付犹太人。历史学家迈克尔&巴伦鲍姆说,银行冻结犹太人的资产,统计局提供犹太人各方面的数据,邮局将一项项的反犹政策送到全德国甚至占领地,受害者的对面不仅是军队,还有整个社会。
同样的复杂性也在以色列存在。巴伦博伊姆曾经率领德意志歌剧院在耶路撒冷演出,返场曲目选用了瓦格纳的音乐,次日报纸上就充满了批评。他说:&我们还没有转变为以色列的犹太人,仍然纠缠于过去的联想&&作为提醒我们自己是犹太人的一种方式。&但海法交响乐团的团长莫提对我说,理查&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的作品迟早会解禁。就在7月底,以色列室内乐团还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演奏了《齐格弗里德牧歌》,指挥巴特[注: 巴特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射雕英雄传 (2003) .... 窝阔台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疑案追踪 (1997) .... 制片人 唢呐情 (1999) .... 摄影 青铜狂魔 (199-]诺斯特罗的母亲就是一位大屠杀幸存者。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剥洋葱》的希伯来语版本才得以在以色列发行,即使人们早已经知道,这个伟大作家曾经有过几个月无所事事的党卫军生涯。
在德国,格拉斯招致的批评并没有停止,类似的困扰也许将持续到他去世。&纳粹&这个字眼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将它驱赶到理论的高阁。鲍曼早就指出了这种困境,学者们从宗教、历史、政治上去研究大屠杀,暗藏的前提是: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大屠杀之外,研究越深入、越客观,对于大屠杀的批评越强烈,其余的&我们&就越安全,道德感就越不容易受到触犯。最终纳粹成为孤立的存在,总有一天会成为奇谈。德国和波兰合拍的电影《钢铁苍穹》中,纳粹就在1945年逃到了南极,并在那里登月,打算在未来反击地球。
格拉斯说,这些年他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他的同龄人感谢他终于说出了他们从不敢提起的话,而年轻人则感谢他提供了另一种视野去理解自己的祖辈。
加装拐弯枪管的STG-44突击步枪
苏德国境交战
日(星期天)凌晨,一年中最长一天的开始。辽阔的俄罗斯大地还笼罩在黑夜之中。2点10分,德军第一线突击部队进入了出发阵地,将军们进入野战指挥所。他们看见了最后一趟驶往德国的柏林-莫斯科快车带着最后的和平飞驰而去。3时5分,在黑海方向的卡梅舍亚港(位于塞瓦斯托波尔港),苏联海军第73高炮连的瞭望哨和离赫尔松涅斯灯塔不远的对空瞭望哨几乎同时向上级报告:在西方方向,距离20公里处,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早在一个多小时前就根据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的命令进入了一级战备、实行灯火管制的苏联黑海舰队迅速做出反应。3时7分,红海军的探照灯灯光划破了夜空,指向飞机来袭的方向。紧接着,隆隆的高射炮声打破了海港的宁静,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的苏德战争就在这炮声中开始了。&
此时,150架以临界高度,从荒无人烟的森林和沼泽上空侵入苏联领空的德国作战飞机正在接近预定目标,包括31个机场,3个可能是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处炮兵阵地,1个筑垒地域,1个油料库和塞瓦斯托波尔的港口设施。本来德空军可以出动更多的飞机,但由于陆军担心空军的行动会过早的暴露德军整个作战意图,以至丧失攻击的突然性,德国空军便决定抽出一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利用夜色的掩护,驾机经上述不易被发现的地区,实施第一波攻击。而在25分钟后再进行更大规模的袭击(用868架飞机)。&
尽管德国人计划周密,但在早有准备的苏联海军抗击下,德机对港口的空袭没有取得显著的战果,未能对苏海军舰艇造成损失。但那些把德国飞机空投下来的水雷当成空降人员的苏联人(包括许多平民)却在冲上去抓&俘虏&时被白白炸死,成为这场战争最初的牺牲者。&
而在苏军西部各军区机场上空,俄国人还来不及将飞机疏散到简易机场,而且大量飞行员不是正在后方学习驾驶新飞机,就是去休假。德国空军的偷袭因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4千米高度,德国飞机将无数2公斤重的SD-2杀伤弹(每架德轰炸机上挂有360枚,战斗机挂有96枚)撒了下来。在这些可以散成50个大碎片、250个小碎片、杀伤半径12米、号称&恶魔之卵&的炸彈打击下(苏联人后来称这种炸彈为&蛤蟆&),密密麻麻按&完美的阅兵式队形&(一个德国飞行员的回忆)排列的苏联飞机损失惨重(有的机场飞机多达150-170架),数百架飞机在地面熊熊燃烧。&
德军突如其来的空袭把毫无准备的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空中没有一架苏联战斗机预先起飞拦截德国机群,地面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高炮火力。而且由于许多机场根本就没有高炮,苏军地勤和飞行员只能用步枪射击在空中肆虐的德国飞机。在乌克兰的一个机场上,他们甚至将飞机的尾部机枪竖起来射击,居然还击落了一架德军Ju88轰炸机。&
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红军值班飞行员正匆匆爬进飞机企图强行起飞,却遭到空中德国战斗机猛烈的火力压制。在布列斯特附近机场上,隶属于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整整一个中队战斗机在强行起飞的过程中被德机摧毁在了地面。这个军区的航空部队当天一共损失了738架飞机,其中第10混合航空兵师损失全部231架飞机中的188架;第11师损失188架飞机中的127架;第9混合航空兵师损失409架飞机中的347架,包括西部特别军区全部233架宝贵的米格-3战斗机。在损失的全部738架飞机中,有528架是在地面被击毁的。在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后,军区的新式飞机只剩20架雅克-1、75架苏-2、和8架伊尔-2。雪上加霜的是,该军区空军不仅仅遭到了空中突击,其在塔尔诺沃、多卢鲍沃的机场由于靠国境线太近,甚至遭到了德军野战重炮的轰击。&
只有少数幸运的苏联战斗机得以升空,但有些却没有遇上德国飞机,而在他们降落后,第2波空袭又从天而降。因此只有更少的飞机与德机展开了战斗。部署于乌克兰西北部的红军第66强击航空兵团便获得了这样机会。隶属于该团的拉波斯托夫中尉驾驶着1架伊-153战斗攻击机击落了德军第51轰炸联队的1架Ju88型双发中型轰炸机,这是整个苏德战争的第一例空战战果。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又有6架Ju88被苏机击落。但当德军第3战斗机联队那些风驰电掣般的Bf109战斗机介入战斗后,形势发生了逆转。苏军过时的伊-16,伊-15战斗机完全不是时速620公里、配备20毫米加农机关炮的Bf-109的对手。很快,红军的一架伊-16就被德国飞机击落,这也是德国空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第一号战果。&
总的来说,德军的第一轮空袭没有遭到太大的抵抗。而在其后的袭击中,苏军虽然抵抗有所加强,但和双方的首次空战时的情况一样,那些由身经百战的德国飞行员驾驶的&梅塞施米特&战斗机成为了空中的主宰。速度缓慢的苏联战斗机只能利用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将德机引到射击位置,然后突然以180度的转弯回过头来对紧追不舍的德国战斗机进行对头攻击,有的苏联飞机在彈藥打完的情况下甚至干脆不顾一切的向德国飞机撞去。在6月22日全天的战斗中,红军飞行员一共进行了17次空中撞击,被撞下的德国飞机中包括由第27战斗联队联队长沃尔夫冈&舍尔曼少校驾驶的一架Bf-109,以往的西方史料宣称这个曾取得过13架战果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是被俄国飞机的残骸撞下来的。但根据近年发表的资料,包括苏德双方当事人的回忆,舍尔曼少校却是被一个名叫库兹敏的苏联飞行员驾驶着受伤的战斗机,通过4次空中撞击给撞下来的。舍尔曼得以跳伞逃生,但从此却下落不明。而无畏的库兹曼则在撞击的当时就献出了生命。&
在战争的第一天,苏联飞行员表现出勇敢的战斗精神,但这终归不能挽回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大量的伊-15,伊-16,伊-153战斗机被精悍的德国飞机轻易击落,而自身往往没有任何战果。在战线南段,德军第4航空队第77战斗机联队第3大队击落了6架苏联战斗机,自身无一损失,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
就在德国空军在苏联领土上空的战斗中占据优势的同时,一批一批没有战斗机护航的红军SB型快速轰炸机和DB中型轰炸机,开始向德国本土进行毫无希望的攻击。这些老式轰炸机速度既慢,又缺乏自卫火力,加上没有无线电导航设备,只能排成一线飞行。对德军战斗机来说,他们无疑是最好的靶子,但令德国飞行员震惊的是,无论苏机编队在德机和高射炮打击下损失多么严重,但只要还剩下一架红军轰炸机,就会继续坚定的按原航线飞行,而在这架飞机也被击落后,新的苏军轰炸机编队又会出现在天空。德国空军战史《攻击高度四千米》描绘道,&你击落他10架,他又飞来15架&。据德军第54战斗机联队的一个飞行员回忆,他曾看见&地面到处都是被击落的俄国轰炸机的残骸。&对这种玩命战术大惑不解的德国人甚至怀疑苏联飞行员是不是不会看指南针。&
6月22日的空战使红军航空兵受到惊人的打击,在当日中午以前,苏军已经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64架被毁于地面)。而据德军的统计,在全天共消灭1811架苏机,其中1489架毁于地面。与此同时,德国空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以往的西方史料宣称德军在这一天只损失了35架飞机,但据最新史料,当天德国空军的实际损失是:78架飞机被击落(包23架Ju-88中型轰炸机,2架Ju-87俯冲轰炸机,11架He-111中型轰炸机,1架DO-17中型轰炸机,24架Bf-109战斗机,7架Bf-110驱逐机),另有89架飞机受伤。同时,罗马尼亚空军还被击落11架。6月22日成为德空军二战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天,但与红军相比,其损失又是轻微的。更重要的是,在战争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取得了制空权,这将为德国陆军的地面攻势带来极大的优势。&
就在德国空军发起第一波攻击的同时,6月22日凌晨3时15分,集结在苏德边境的德国陆军动用所有军属、师属榴弹炮、加农炮,团属150毫米重步兵炮甚至空军的高射炮,对整个国境地带内的红军边防哨所、兵营进行猛烈的炮击,加上德国空军大批Ju-87俯冲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将苏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德国人截获了被打懵头的苏联边防部队发给上级的电报:&德国人向我们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而上级的回答是:&你们发疯了,为什么不用密码发报。&&
从4时15分到45分,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大的德军第一战略梯队发动了进攻。同时,一些德军伞兵也被空投到苏军后方,他们将和德军外国与谍报局训练的所谓&勃兰登堡&第800团(一支德军破坏部队,身着苏军制服,手持苏军武器,组&&员很多会说俄语或干脆就是白俄)一道在红军中制.造混乱、占领德军必经的桥梁、切断苏军的通讯联络。&
在主力越过国境线之前,德军首先派出由射手、工兵组成的突击组,他们的任务是消灭苏军的步哨和观察哨,破坏国境线的铁丝网,为进攻部队开辟通道。紧跟突击组的是各兵种的侦察员和地形勘察员。在他们勘察地形、查明苏军阵地及障碍物配置后,呈梯次配置的德国装甲集群及配合其作战的集团军便从狭窄正面发动强大的攻势。在只有二十公里宽的突破地段,整个装甲集群的数百近千辆坦克和数以十万人的摩托化部队铺天盖地般猛扑过来。而采取线式防御,部队分散展开在上千公里战线上的苏军只能用几个甚至一个步兵师来抵挡。&
在战前,德国将领们对进攻方式进行过争论。以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为首的一些老派将领主张由步兵师发动第一波进攻,在突入敌人阵地后,再由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突击,但德军装甲兵怪才古德里安却主张一开始就投入装甲部队。他的观点在当时条件下确实更为合理:&
军区航空兵有飞机1560架(斯勃377架,424架伊-16,262架伊-153,73架伊-153,233架米格,20架雅克-1,75架苏-2,8架伊尔-2)。加上统帅部的远程航空兵第3军,共有飞机1825架,但能够在一线使用的只有1086架。在第一天的交战中,该军区就损失了738架飞机,其中包括它的大部分新式飞机。因此,拥有318架新式轰炸机,485架Bf-109战斗机,87架Bf-110驱逐机,273架Ju-87俯冲轰炸机的德国第2航空队几乎拥有压倒优势。同时由于西方方面军各兵团的高炮部队在开战时,还远在明斯克进行集训,使得这个方面军的部队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抗击德军空袭的手段。&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这个主要打击方向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占有较大的兵力优势。而且该集团还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在这一地区,苏德国境线朝德国一侧大幅度弯曲,形成长100公里、宽200公里的比亚维斯托克突出部。这一突出部使苏军西方方面军的两翼都暴露给了德军。德国人的攻势便是从这两翼向苏军发动向心突击,力图将其歼灭于这一地区。&
德军攻势在北翼由霍特大将的第3装甲集群(4个装甲师,3个摩化师,4个步兵师,摩化教导旅)和施特劳斯大将的第9集团军(8个步兵师,1个警卫师)从苏瓦乌基地区实施,主要突破地点是格罗德诺以北,红军西方面军与西北方面军的结合部。在这里担任主攻的是第3装甲集群全部兵力和第9集团军的第8,42军,其第1梯队有10个师,总的兵力达26万5千人。&
抵抗这个强大德国突击集团的苏军防御部队仅有西北方面军第11集团军(莫罗佐夫中将指挥)的3个师,兵力只有3万余人。德军拥有8倍于苏军的兵力优势,火炮为苏军的5倍,坦克为9倍。而且,3个苏联步兵师在100多公里的国界线正面仅展开了5个团,直接抵抗上述德军10个师的则只有两个师的部队。其中,仅苏军第128师就遭到德军2个装甲师(第7,12装甲师)和2个步兵师的猛烈攻击。在以近500辆坦克为先导的庞大德军突击集团沉重打击下,被打垮的红军第128师溃散后夺路而逃。德军第3装甲集群得以在考纳斯以南60公里处渡过涅曼河,对苏军西方,西北方面军侧翼构成严重威胁。&
在主要突击方向以北,德军第9集团军还向格罗德诺发动了一个辅助攻势,由于没有遭到严重抵抗,这路德军最初进展也很顺利。直到上午8点,海茨炮兵上将指挥下的德军第9集团军第8军,才与由格罗德诺开来的苏军西方方面军第3集团军步兵第56师遭遇。激战至当天中午,苏军步兵被打退。&
但紧接着,苏军第11机械化军在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下向这股德军发动了反击。该军有237辆坦克,其中3辆KV和28辆T-34,按说有较强的突击能力。但这个从41年3月才开始组建的机械化军既没有炮兵牵引车,也没有运送燃料和油料的车辆,甚至连作战地域地图都没有。&
在战斗打响后,机械化第11军只能在没有炮兵和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靠着一堆大部分快要报废的坦克向前推进。而经过严格训练的德军步兵师反坦克手们则熟练的操纵着反坦克炮,把旧式苏联坦克一辆一辆打烂。但当有着极为少见的倾斜装甲、外形古怪的T-34坦克出现时,德国人却发现他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竟然根本无法打穿这种首次参战的苏军坦克45毫米厚的正面装甲(相当于75毫米垂直装甲)。德军士兵对此感到大为惊讶,而这惊讶很快就变成了惊慌。但是苏军第11机械化军却也未能靠这种新武器取得太大胜利。因为在空中,德国航空兵正不断对该军的坦克纵队进行空袭。在没有空中掩护,也没有高射炮防御的红军坦克上空,德国飞机轻松的大开杀戒。最终,损失惨重的机械化第11军在仅仅前进了6到7公里后便被迫停了下来。但德军部队暂时也同样无法向前推进。&
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南部进攻的德军,以第2装甲集群为主力,并由其北面克卢格元帅的第4集团军予以配合。第2装甲集群是德军最强大一个装甲集群,拥有3个摩化军(摩托化第24,46,47军)和第12步兵军(实际上该军属于第4集团军编制,但配给第2装甲集群),共有5个装甲师,3个摩化师,1个骑兵师,6个步兵师,1个旅级规模的大日尔曼摩化团,并得到1个坦克营,2个强击火炮营,18个炮兵营,3个反坦克营,2个高炮营(陆军高炮营)的支援,还拥有大量其他辅助加强部队。德国空军第1高射炮军为这个装甲集群提供防空掩护。装甲集群战斗兵员达20余万人,坦克、强击火炮1021辆(Ⅳ号138辆,Ⅲ号602辆),汽车3万4千余辆。装甲集群司令官,是号称德军装甲兵之父的闪电战理论家古德里安陆军大将:一个喜欢乘坐装甲车到第一线去冒险的狂热职业军人。连同第4集团军部分兵力在内,这个方向共有46万德国军队。&
在这股强大德军面前,苏军第4集团军(科罗勃科夫少将)能够使用的兵力只有7万余人,仅相当于德军的1/6不到,处于绝对劣势。而其中抵抗整个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进攻的,只有该集团军7个师中的3个,即步兵第6、42师和坦克22师,兵力至多2-3万人。在战争突然爆发后,这些部队在赶往指定防御地域的过程中,遭到德军重炮和俯冲轰炸机的重创,伤亡惨重并被迫后退。&
但在战争一开始就遭到袭击的苏德边境要塞城市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市,古德里安却遭到了挫折。负责进攻这座堡垒的是德国第2装甲集群步兵第12军(3个步兵师,600余门火炮迫击炮),而负责直接攻击的德军步兵第45师就得到了12个炮兵营的支援,其中包括超大威力火炮。但当德国士兵通过西布格河大桥,冲向布列斯特要塞时,却在泰雷斯波列门遭到红军步兵第333团和第9号哨所的边防军猛烈火力的阻击,一度无法前进。直到上午7点,德军才突入城内,但据守该城的苏军步兵第6、42师部分兵力仍在继续顽强抵抗。发动进攻的德国步兵第45师在当天就有21名军官和290名士兵被打死。在要塞狭窄的道路间展开的激烈战斗,显然不会很快结束。&
与此同时,第2装甲集群的摩化第47、24军分别从要塞以北、以南渡过布格河。在这一过程中,德军第18装甲师使用了安装漂浮式通气筒、进行了防水处理的Ⅲ号F型坦克。这些原定用于对英作战的坦克在50个德军炮兵连的掩护下,从深达4米的布格河河床潜渡上岸。其后,突破苏联国界的德国坦克、摩托化部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英雄徐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