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的摆放不好的地方

少林寺景点排名第1
> 热门城市 > 热门城市 >
> 评论详情
进少林寺寺门之前,有个武术表演厅,10:30有表演,时长半小时,休息半小时下一场。表演费用含在门票内。但是在表演厅外有什么凭票撞钟、领奖品啥的,就不好说了,大家懂的。
还有外国友人来中国学习少林功夫的,这奥地利的小伙子表演的是硬气功——铁头功,脑门断钢板!!!!
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
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
终于见到这块牌匾了~~~!禅宗祖庭少林寺
这时候似乎都能听到“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牧羊曲》)的声音,让人新潮澎湃。
寺门与天王殿之间,就是仰慕已久的碑林~~~并不是因为碑林的历史,而是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那些武功盖世、低调的扫地老僧神马的,都是在这碑林降魔护寺的。
当然,还有当年修炼“达摩一指禅”留下的痕迹。
罗汉堂,当年48名武僧的练功房。
真的把地砖都踩凹下去勒~~~~~
少林寺景区,必须去的地方就是安放历代高僧舍利的“塔林”,这里相比寺院没络绎不绝的游客,塔林的清净悠远显得尤为难得。正式因为历代高僧的艰苦修行,成就了少林寺今日的举世闻名。佛顶骨舍利塔 第六层地宫不对游人开放_新浪江苏_新浪网
   佛顶骨舍利塔 第六层地宫不对游人开放
  尽管地下六层并未开放,但是记者也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即将供奉在这里的佛顶骨舍利安放在内室,一扇重达5吨,厚40厘米的大门后,有一处小舍利塔。这个区域一般游客不能前往,只有一些高僧可以进入。
  本次开放测试中,位于山体内的“七宝莲道”由于并未完工,也将推迟和游客见面。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另一条进入佛顶宫的通道,与其说是一个通道,更不如说是让游客经历体悟佛祖八相成道的故事,“风”,“火”,“水”,“土”四个大厅内还能看到地之奇观和火之奇观——千尊小佛龛和千盏心灯的胜景。
   佛顶寺 仿唐建筑精致大气
  除了核心景区的佛顶宫,佛顶塔和宏觉寺塔等建筑之外,本次开放的景点还包括了佛顶寺和隐龙湖。佛顶寺坐落在牛首山东峰东南侧的半山腰上,将成为佛顶骨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其建筑沿袭了禅宗佛教寺院伽蓝七堂之制的建筑礼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
  记者在佛顶寺看到,这里的建筑细节精美又不失气势。不仅将当时的建筑制式复原得很好,还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无论是木制栏杆的无障碍通道,还是残疾人升降梯,都可以看出设计的用心,并与古典建筑融合得很好。
  游玩体验
  普通市民能去参观吗?
  27日迎请舍利需邀请函,明年完全开放
  记者了解到,从昨天开始牛首山遗址公园将开始数天的压力测试,主要是通过大量客流来检测景区协调运转的能力。
  本月27日,佛顶骨舍利就将来到牛首山,在这里安家。届时这里将举办盛大的迎请佛顶骨舍利仪式,现场可能礼佛人员超过万人,不过必须收到邀请函才能参加。“平时舍利基本上保存在佛顶宫地下六层,每年有7天左右的时间,会被供奉到穹顶下,供市民和海内外来的游客瞻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8日开始,景区将正式开业,不过接下来有一段时间可能还会进行一些施工封闭,从明年开始景区就将正常开放。门票上看,成人一次入园的票价为160元。
  景区配套设施怎么样?
  还需增加标识,厕所太“现代”有点难找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天测试下来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的,比如景区的接驳大巴目前有20辆,但还是有些嫌少,一些游客需要等上20到30分钟才能坐上车。
  而一些游客也向记者表示,景区内的标识还有所欠缺,因为整个牛首山太大,光有地图还不太管用,需要更多的标识来参考。还有不少游客反映,厕所有些少,对此一位工作人员的解释也十分有趣,厕所并不是少,而是难找,因为都修的太不像厕所了。记者发现,不少厕所确实设计得比较现代,若不是看到标识,不少游客可能还以为这是一座艺术商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测试出问题后,都将针对市民反映一一解决。
   吃饭和购买纪念品方便吗?
  连锁餐饮入驻,披禅衣的小牛“萌萌的”
  至于不少游客关心的“吃”和“买”,记者也一探究竟,不仅在游客服务中心就有星巴克和哈根达斯等受欢迎的连锁餐饮,中餐快餐也有多样选择。在佛顶宫周边,记者也发现有快餐企业入驻。
  记者还发现,景区也推出了很多与文化相关的伴手礼,因“牛首”而设计的小牛吉祥物憨态可掬,有身着十二星座服装的小牛,也有身着禅衣打坐的小牛,另外还有各种拼装玩具,伴手礼。除了这些周边纪念品,还有“小馋牛”素食饼干等小食,光在纪念品店就可以逛上半个小时。
10-23 07:58|分享
10-23 07:57|分享
10-23 07:50|分享
10-23 07:44|分享
10-23 07:34|分享
10-23 07:19|分享
10-23 07:16|分享
10-23 07:10|分享
10-22 16:46|分享
10-22 14:21|分享
新浪地方站家中能供奉舍利塔吗/家中能供奉舍利塔吗_百度知道
家中能供奉舍利塔吗/家中能供奉舍利塔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提是,你确定是真的舍利?
可以,功德无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638人关注)
&(162人关注)
&(18人关注)
&(121人关注)
&(12人关注)开元舍利塔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开元舍利塔
开元塔位于桂林市万寿巷开元寺遗址内。原塔建于唐显庆二年(657),现存舍利塔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的喇嘛式砖塔。1972年整修时,于内壁发现墨书《金刚经》全文。现塔由塔座、塔身、顶盖组成,通高13.22米。塔基底座为正方形,各边长7米,四面有门互通。塔身为宝瓶式,立于八角形须弥座上,每面有一佛龛,南面有一舍利入口,内置有明、清时期盛舍利的陶罐10余件。塔刹似伞盖,相轮5重,上置铜质宝珠刹顶,铸60字铭文,款为“洪武十八年十月初七日题”。该塔原为白色,抗战时因防空袭而一度改为灰黑色,现为浅灰色。
开元舍利塔简介
位于县城中心开明广场。建于代开元盛世,曾修葺过一次,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塔的所在地原来有座很大的寺院叫“开明寺”。因而此塔亦称“开明寺塔”。
塔呈荸荠状,玲珑典雅.亭亭玉立。塔高约30米,13层。民谣说:“有座荸荠塔,离天只有二尺八”。其塔结构精巧别致,中空,须弥座,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渐次缩小。第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均有佛龛和小塔,龛内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龛50个,小塔100个。各层四面皆垂有风铃。月夜,宝塔披银,晚风拂来,风铃叮当,宛临月宫仙境。古文人描述它:“玉立便高尘土世,龙昂先镇梵王台”。是陕南屈指可数的青砖浮屠。
开元舍利塔风格
开元寺的舍利塔始建于代,原为七级砖塔。塔内藏舍利一个,上刻《舍利函记》云: 维大唐显庆二
开元舍利塔
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于桂州城南善兴寺开发建立此妙塔七级,耸高十丈。显庆四年,岁次己未四月了未朔/\日甲寅,葬佛舍利一十粒、东去大。三十步,舍利镇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识永充供养,故立铭记。 这篇记确切记载了原塔建于显庆二年,即公元657年,并说明了塔的最初形制。现存之塔为明洪武十八年(1335)重建。塔分三级,高13米,基层为四方形,边长约7米,四面以券门贯通。南面刻“舍利宝塔”,其余三面用汉、藏文刻“南无阿弥陀佛”,门上额两旁分刻八大金刚之名。中层为八角形,每面一个佛龛。上层呈圆柱体,设孔放置舍利函。顶端有相轮五层,冠以宝珠形铜宝顶。塔的整体造形很独特,古朴端庄,具有建筑风格。
开元舍利塔历史
开元舍利塔鉴真
桂林开元寺有过辉煌的历史。唐代著名高僧第五次东渡失败后·大约于天宝九年(750)辗转来到桂林,受到数万名僧徒百姓的隆重欢迎,下榻之所便是开元寺。他在这里住了一年的时间,不少官员显贵和平民都来向学佛受戒,香火集一时之盛。宋代诗人张釜在登寺内慈氏阁时作诗赞曰:“千年佛阁与云齐,足力穷时目力移。堪笑痴儿夸壮丽,那知芥子纳须弥。”宋代另一诗人刘克庄亦云:“吾行半区中,巨丽莫能比、”明清数百年间,凡遇节令,地方大小官员都来开元寺告天祝福,演习礼仪。据明《重修宁寿寺碑》载,经过三年修葺后,“赭垣四立,金碧交辉,殿宇廊庑,晔然焕然”,“凡有事于庆祝,鸣者如鸿胪,奏者如仙乐”,真可谓热闹非常。 经开元寺废址
空王原不计行藏,种福元田实可伤。 舍利幽空秋露冷,金刚碑仆月华凉。 难凭胜侣穷生死,孰认残灰体断常! 极目神州无限泪,枝江日夜泻汪浪。
开元舍利塔巨赞
()是中国当代著名,俗姓潘,名楚桐,江阴人。 1931年在杭州出家,
开元舍利塔
对很有研究,曾任杭州武林佛教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曾来桂林,主持超度阵亡将士祭典,宣传抗日救亡。他目睹了开元寺在日寇轰炸下的毁灭,愤然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是说对佛教的研究并不计较寺庙的有无,但这样一座可利用的名刹被战火焚烧了,毕竟是件可悲伤的事。作者采用了退一步的说法,对日寇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颔联紧扣开元寺本身的事物,那个盛佛骨舍利的在战乱中遗失了,寺中石碑也遭破坏,战争不仅给寺宇带来创伤,也给中国人民的心灵带来创伤,“秋露冷”、“月华凉”便是这种内心伤痛的流泻。
开元舍利塔金刚经碑
舍利塔前原有《金刚经碑》,相传为唐代大书法家所书,可惜于清乾隆年间毁坏了。现存经碑为五代时马宾所书,虽字迹模糊,碑石断裂,仍为难得的历史文物。颈联很富哲理,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生死”、“断常”本是客观规律,但问题是要认识到其原因,不该死而死,不该断而断,则是不正常了。所以这两句中饱含着悲愤,抒发了诗人对侵略者的仇视。最后一联极悲痛,表达了一位爱国僧人赤忱之情,他眷恋的不止是一座开元寺,而是整个“神州”。
开元舍利塔建造说法
开元舍利塔法苑珠林
桂林开元寺舍利塔的建造时间,也有两种说法:唐代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僧道世编纂的《法苑珠林·舍利篇》记载:“隋文帝仁寿元年六月,决定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静三十处,各起舍利塔。取金瓶、琉璃瓶各三十,以琉璃瓶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熏陆香为坭,涂其盖而印之。”是年十月十五日,全国三十州同时起造舍利塔。其《法苑珠林》收录的隋著郎《舍利感应记》中,还记载了桂林建塔的奇怪感应,时“缘化寺立塔,未至十里,鸟有千许,夹与行飞,入城乃散。”但是,这座隋朝建立的舍利
塔,并未在地方史籍中有所记载。 舍利乃修炼日久、德行较高的和尚圆寂经火焚后的骨殖,多为结晶体,并有白、黑、红三色。将其安置在塔内,是表示郑重和敬意。
开元舍利塔地方志载
而地方志载,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在唐初善兴寺的老松蟠荫下,始建了舍利塔。《善兴寺舍利函记》云:“维大唐显庆二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于桂州城南善兴寺,开发建立此妙塔七级,耸高十丈。至显庆四年岁次己未四月丁未朔八日甲寅,葬佛舍利二十粒,东去大江三十余步。舍利镇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识永充供养,故立铭记。”根据舍利函记,这是一座高耸30余米七层重檐式中型砖塔。当时的原塔“东去大江三十余步”,即塔东距漓江约60米左右。可见当时的漓江水域,要比现今宽阔得多。
唐显庆二年建造的舍利塔,一直保存到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遭一场大火,寺焚塔毁。在官署僧纲司和住持的主持下,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l383年),在文昌桥南宁寿寺的主址重建寺宇。接着于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重建舍利塔,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落成。
重建的舍利塔,一改隋唐遗风,造就了一座具遗风的过街式喇嘛白塔。通高l3.32米,坐北朝南,分塔基、底层、塔身、塔刹四层砖石结构,砖砌批灰、全白。塔基为两层方石砌方台,高0.60米;底层为方形金刚座,高5米,边长7.24米,以缠枝花砖装饰,四向辟四券门,相互贯通,中空。门洞八壁墨书《金刚经》文。南面为正门,额塑“舍利宝塔”四字横匾,其它三门均额塑汉、梵等三种文字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四门两侧两旁,分别塑八大金刚之名:东名,赤声、火神;南名,净水、持炎;西名,紫贤、随求;北名,除灾、辟毒。金刚座之上为喇嘛式塔身,下呈八角形、上呈覆钵形,内有回环夹层,有舍利入口,一般舍利安放在塔基地宫,此塔则安放在塔身内腹,其内贮放镇塔铁剑2把,及一批明代盛舍利陶魂罐;塔颈内收,上覆圆形伞盖。顶端五重相轮,塔刹冠以葫芦形铜宝顶,宝顶南面铸有信士永明母邓氏家眷,献“舍利塔顶,同入于南山宁寿寺,永镇山门”、“僧同司都纲汪石、副都纲吴德,洪武十八年十月初七日谨记”等60字铭文。可知,此地名原是“南山”。
开元舍利塔建筑特色
这座重新建造的舍利塔,每层都有各种缠枝纹饰,色调以朱红、丹黄为主,间以青绿,极具喇嘛塔的遗风。舍利塔构筑的比例严谨,优美厚重的造型,庄重朴实的风格,与阳江和的环衬相映,更显示出它雄壮巍峨的气派。
日,来桂林考察的古建筑专家认为,这是过街式喇嘛塔的精品,只有、桂林两座最为精致。 [1]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清舍利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