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oppo 华为 vivo对比,oppo和vivo的差距有多大

OPPO第一,最危险的是华为、小米、还是苹果?
当下的手机市场用“日新月异”来形象再合适不过了,从“中华酷联”到小米、魅族、乐视的崛起再到VIVO、OPPO的逆袭,从大可乐、iuni等一批新晋手机厂商相继倒闭到三星“炸机门”、苹果“电流门”,再到锤子科技资产大幅缩水。。。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OPPO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增长109%,位居第一,OPPO R9成为2016年国内最热销手机,也因为R9s发热热销,使得OPPO迅速调整销售预期,向两岸产业链紧急要货,抢先上调2017年第1季度手机销售预期。
倘若有一天,OPPO(或者VIVO)的全球总销量也超过华为、小米,甚至苹果、三星,那最忧伤的会是谁呢?
OPPO们的逆袭,是偏科生的反攻
事实上,智能手机市场就如一个班级,成绩有好坏名次在更迭,有班长、学习委员、班花、班草各类角色,更有不可或缺的偏科生。
如果把刚刚超越华为称霸中国市场的vivo和OPPO的上榜看成是渠道偏科生的逆袭,那美图因美图手机使得上市故事更漂亮则是产品功能偏科生把偏科做成了特长。前者她们主攻线下渠道,按照媒体曾经的披露,OPPO、VIVO(以下简称“OV”)的销量仅有10%来自于线上,线下是主要渠道。这个双十一OV能排上名次,也证明了他们线上实力不可小觑。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OPPO与vivo已经建立一套“天衣无缝”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系统。这包括:
1、组成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内部形成了工厂、省代、地/县包严格的分级体系,完成了制造到分销的三级跳,以确保价格与窜货控制。
2、建立全方位终端服务,如可观的利润空间、可退换的新品政策、整齐划一的品牌形象、熟练的驻店销售、充足的促销活动和礼品等。
3、注重企业文化的疏导与公司政策的落地。她们严格把控着从设计到分销的所有环节,并用丰厚的奖励来牢牢把控一线员工,并且员工形象统一,口径一致,表达熟练,形成了销售铁军。
但本质上OPPO与vivo还是租售场地的零售业,也就是雷军说的“他们像卖保健品和保险一样卖手机”。
后者则是在“美颜自拍”这条路上走到黑,这些手机无论是一条路走到黑,还是农村包围城市,都让一直保持逼格调性的苹果、发誓要国际化的华为以及一直很互联网思维的小米吓了一跳,恐怕到现在,他们对OPPO、VIVO的崛起都是看不起、看不懂,也有点追不上了。
谁在“孵化”这些逆袭者?
事实上,并不是OPPO在冲击华为、小米或苹果,而是时代造就了此番样子。
一、 特殊时期的特殊经济,孕育特殊的“偏科生”,比如性价比经济、自拍经济等
众所周知,小米、魅族等互联网手机的成功得益于智能手机换机时代的早期,换机潮刚刚开始,那时候流行的是性价比,用户多是“功能性需求”,说白点,消费者就看谁的便宜。
但当全金属机身、快速充电、type-c、高分屏等成为标配,价格也相差无几,同质化严重到分不清谁是谁时,满足“功能性需求”的性价比经济模式逐步失灵。于此同,人们的“改善型”需求开始释放,普世大众开始分化成垂直化的消费群体,比如自拍一族,爱音乐一族等。于是追求性价比的“理性消费”被拍照、外观漂亮等“感性消费”取代,典型的就是自拍经济大行其道,oppo、努比亚、美图手机等前仆后继,甚至最近华为都新推出品牌nova,把目标瞄准了时尚女性。
而另一方面,线上渠道的失灵,线下渠道的再度崛起,也让手机市场原来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脱胎于步步高专注于线下的OV才有了今天的出人头地。
二、单点突破的打法有了生存的机会
另外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已经不再满足成像效果、手机支付等众多功能的小幅度升级,而开始追求特色,单点突破的打法开始发挥作用。
因为当下实用、品质的重要性正在消退,感官体验成为新的消费主导因素,改善性需求开始促使整个手机行业向前升级。为突破同质困境,各大厂商使出浑身解数,比如OPPO逢人就说“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金立走了一圈,也重新强调商务和安全;美图手机一直在给自己贴“自拍神器”的标签,结合各种名人效应、网红效应以及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美颜app讲颜值生态。
而且单点突破还有一个副产物,即能够形成独特的品牌价值认同,并对用户“筛分”,从以往不得不随消费大浪潮的庞大消费群体中提取出追求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者。锤子手机如此,美图手机如此,而OPPO亦然。
三、 手机作为产品价值的快速转变
这首先表现在:新品溢价周期变短,溢价能力也在降低。尤其是那些没有形成有效区隔的手机,消费者迷惑为什么要买。
其次是用户认知成长路径发生变化。OV目前面临就面临着份额的激增与品牌认知度的失衡。消费者线下天天见高认知,但线上却“偶尔见”低认知的两极分化。于是习惯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就对OPPO、vivo知之甚少。同样不太在意自拍美颜的也没怎么关注过美图手机。
所以这些偏科生是时代孕育出来的特殊“物种”,又是市场的必然。
2017,如果不想被威胁,智能手机该怎么走
当下,这是新的新常态:安卓手机用户没有忠诚度,当非主流的“偏科生”成为了街机,他们又会分流去找“新奇特”。而渠道也会峰回路转,产品功能点也在更新换代,营销打法更不可能屡试不爽,智能手机厂商若要不被淘汰,响铃(微信id:xiangling0815)认为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等待消费升级的新风口
当年小米的崛起就是把握住了智能手机普及浪潮的风口。如今华为、OPPO、vivo的翻盘则是把握住了智能手机行业存量换机、消费升级的新风口。智能手机市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方式正在取代原来无用炫技式创新,智能手机正在进入一个以实用为中心的新时代。比如自拍,卡西欧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自拍人群,随后美图手机迅速跟进,之后,包括iPhone、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等手机品牌纷纷下注,最近金立发布的新机S9也主打起“双摄柔光自拍”。现在,美颜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自拍变成了一种日常习惯。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是美图董事长)此前说过,围绕美未来有四个领域值得投资:影像技术、年轻用户、美业O2O和影像智能硬件。美正成为一个大事业,新的消费入口。
而对于手机,随着网红、直播等炙手可热,AR手机的发展势头也渐渐显现。“手机+VR/AR”又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风口?
二、将偏科变为特长
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曾断言,未来3-5年内,全球市场能存活2-3家主流手机厂商,而中国市场可以存活1-2家。倘若真的如此,那“偏科生”们唯有将偏科变为特长、甚至全能才有活下去的希望。这包括在供应链体系、产品、渠道、品牌溢价等方面的提升。安卓手机中,有卖屌丝的、有卖情怀的、还有卖自拍的,未来只有继续强化这些才可能突围。
蔡文胜在接受程苓峰采访时也说:“我不求覆盖所有人群。只求把图片做到最好。就是瞄准喜欢自拍的女孩子。我们是最懂中国的女孩子的。”这既是一种退让,也是一种进取。“不太合群”的OPPO和vivo赶超华为也让我们看到:在消费者面前,技术专利并不是万能的,围绕“特长”创新更为重要。
而iPhone SE与iPhone 5c的失意又在提醒:将小众细分转化为大众刚需,有道大坎儿。而且细分市场也有强弱之分,强刚需可以弥补产品短板,比如美图手机自拍效果,其他方面小短板消费者也能包容,苹果手机贵的要割肾,但拍照好还是有人买。另外单纯只想为小众人群服务有可能掉入陷阱,比如中意小屏,那些小屏手机爱好者也不一定会买iPhone 5c与SE,何况国产机。
所以偏科转变为特长的前提是,特长得有表现的舞台。
三、避免短板暴露
最后,智能手机厂商还学会“藏起”自己的短板。
OV在三四线以及乡镇发展迅猛,而在一二线市场市场的销售并不理想,就是因为在与苹果和三星产品的竞争中,其产品质量和品牌毫无优势。
小米没有继续站在风口“放火箭”,就是专利缺失,研发技术短板显露,最近一年小米因专利问题、过度营销等问题被来回曝光,比如 日小米4C因虚假宣传专利,罚款3万元;另外小米3联通版因虚假宣传处理器,被罚款15万元,2014年7月份,小米还曾因夸大销售数量被台湾罚款60万台币。
罗永浩情怀手机T1的失意也是栽在供应链上。就连别人眼里的“学霸”三星前段时间也因Note 7电池设计缺陷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品牌和信任危机。
所以,偏科生在发挥特长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及时补全短板。
总之,智能手机厂商们,加把油,时间不多了。
曾响铃,作家,资深评论人,TMT新媒体“铃声”创始人,[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作者,[网红经济学]作者之一,钛媒体、虎嗅、i黑马、创业邦等近60家媒体专栏作者,《商界》等多家杂志撰稿人。2016钛媒体十大作者单项奖获得者,品途商业评论2016年十大作者。微信号:xiangling0815。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htmlli2 = " ";
htmlli1 = "";
htmlli2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sertli1").innerHTML = htmlli1;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sertli2").innerHTML = htmlli2;
function getcookie(objname) {
var arrstr = document.cookie.split("; ");
for (var i = 0; i < arrstr. i++) {
var temp = arrstr[i].split("=");
if (temp[0] == objname) {
return unescape(temp[1]);
function oktiaozhuan() {
window.location.href = 'http://www.soupu.com/account/msg.aspx?view=notice';
当前位置:&&正文
互联网思维被推翻 OPPO、VIVO靠什么反超小米和苹果
短短几年间,手机业内曾被奉为信条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苹果模式,如今都被全面推翻。小米创始人雷军比以往沉默了。除了小米自己的发布会,他几乎不太去其他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了。就算是公开讲话,也再没怎么提过小米手机,取而代之的是“小米想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9月5日,魅族开了今年第七场新品发布会,发布了今年的第9款新手机。魅族发了太多款手机,以至于它的高管对于会后接受采访、谈论新手机失去了兴趣。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一直坚持一年只发布一款精品旗舰产品,就像苹果一样。“抢购模式已经基本被抛弃了,今年再这么玩就是找死,”一位魅族内部员工对36氪表示。由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提前发布一款手机却缺货一个月,很快就会被别人的现货顶上,你自己的出货量则会相应减少。老派厂家反而焕发了生机。2016年第二季度,IDC的数据显示,小米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出现断崖式下降,降幅达到38%。但一向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做营销,植入综艺节目,几乎从没提过互联网思维,在业内显得不够新潮的OPPO、vivo却反超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二、第三的手机厂商。OPPO、vivo的增速也排名第二、第三。位居第一的华为并不是一家新公司。2016年第二季度,小米出货量下滑,降至第四名。2013年至2014年,小米出货量在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首位。无论是华为、魅族、还是其他手机厂商,都在研究OPPO和vivo的模式,包括线下渠道、品牌营销、甚至找什么样的明星代言人、冠名什么综艺节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剧烈的变化?过去几年,大家信奉的一切都错了吗?一、机海和血战还记得“中华酷联”吗?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中国的这四大手机厂商曾常年称霸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前五强。那是一个产品缺乏新意、竞争十分惨烈的时代。2011年至2013年,传统手机厂商通过不同配置和功能的排列组合,不断推出价格差异在100元左右的多个段位机型产品。但“中华酷联”中的中兴、酷派、联想,现在都不再是手机业的大玩家。如今,那些曾被作为学习榜样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却又开始重走“机海”老路。大家在每个细小的价位段上,进行贴身肉博。只要一家推出了低价机型,在一周内,另一个厂商就会推出一款配置和价位类似的机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月,在中国面市的智能手机有274款,平均每天三款手机发布。这个数字仅次于2013年的巅峰时期,那时候一年有2288款手机面市,平均每日6款新手机发布。今年魅族已发布的9款机型,以每款差价100元的差别上,覆盖了599元到1299元的价位段。而以往,魅族、小米,一年只推出1-2款机型,价位段的差距是500元至1000元。小米今年也增加了红米的机型。自2013年小米推出第一款红米手机以来,截止到目前共发布了12款红米手机——其中有6款是在今年发布的。在小米发布它的首个高端机型小米Note后的采访上,雷军承认目前手机行业正面临创新瓶颈。国产手机厂商在手机上所表现的新意越来越有限,双摄像头、指纹识别、超长待机……反反复复都是硬件配置和功能的排列组合,就连苹果这几年的创新也越来越少。“中华酷联”时代,“机海”战术是为了和线下渠道结合,加快促销的节奏,提升出货量。“大家都在拼命增加配置和功能,好像谁能最快推出产品谁就赢了,”在一次采访中,酷派副总裁曹井升回忆那段时间说。魅族内部员工告诉36氪,魅族采用的线下销售策略较为复杂,不同的机型有不同的线下渠道销售计划,和运营商合作的定制机走运营商渠道,MX、PRO这类中高端产品多数走直营店和专卖店,能比较好的保护品牌调性,不易产生不可控的渠道溢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一位手机业人士告诉36氪,之所以增加单价较低的中低端机型,是为了让线下渠道商有更灵活的促销手段,通过套餐、赠送配件等各种形式来进行促销。“只依靠线上渠道,强调高性价比的互联网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二、去线下要增长2015年开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开始驶入减速带。ID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341亿部,同比增长2.5%,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21.9%,增速明显放缓。IDC还预计,今年中国手机出货量增长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更关键的是研究机构GFK的一则数据:年间中国智能手机的电商销售份额占总体的20%至25%,这个数字在2016年第一季度还稳定在22%左右。换句话说,线上渠道的增长已趋于稳定,占比80%的线下渠道将成为主流的销售渠道。这让小米这类曾强调全线上销售,去渠道中间差价的“互联网模式”处于极为尴尬的位置。2015年10月开始,已经有几家数据研究机构指出小米的出货量开始放缓。今年二季度小米出货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比下滑38%,从全国第一跌至第四。“我们都在熬,”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在2015年底的时候告诉36氪。但当时他们相信,等经济大环境转好了,手机厂商能迎来新高潮。但这也许不能单独归因于大环境。2012年至2013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步所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依靠线上销售的小米模式必须找到增长的其他来源。“小米要补课,那些单纯依靠线上销售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都要补课,”一位手机业人士对36氪说,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如果小米不能再拿出一个好的利润报表给投资人看,那么当他曾标榜的增长和规模受到OPPO、vivo、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狙击以后,它的故事就说不下去了。三、OPPO和vivo要做线下渠道,这条道路上已经有两座绕不开的大山。IDC和Gartner等调研机构在8月份发布数据显示,OPPO和vivo已经全面超越小米,在中国市场仅次于华为,出货量位列第二第三。而它们成功重要原因是庞大的线下网络。在小米大谈互联网模式、去渠道商中间环节的时候,OPPO和vivo正利用他们庞大的代理商模式,渗透到了三四五线城市。vivo市场负责人对36氪表示,vivo所占的线下渠道比重较高。OPPO公关总监刘磊告诉36氪记者,互联网渠道销售的OPPO手机不到总体出货量的5%。和三星、诺基亚等善用国家代理商买断货品后,向下铺货的形式不同,OPPO采用“分封制”:它在全国有36个独家省级代理商,厂家只给这些代理商供货,然后由一级代理商再往下沉到二级、三级代理商。“拿完货以后怎么卖是他们的事,细到门店导购员的培训和薪资都由代理商自己负责,盈亏自负,”OPPO公关总监刘磊表示。多层代理分销的体系,需要给每一层经销商都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对方才有卖手机的动力。而一位手机制造业人士对36氪记者做了一个估算:OPPO R9的物料成本,大约在1500元至1600元之间,但最终售价在2799元,其中利润空间足够。OPPO和vivo给予代理商的返点在全行业中的确水平较高,大约在5%至10%之间。多位手机业人士都对36氪记者说,OPPO导购员在门店中最积极,卖出一部手机的奖励很高,销售冠军还会奖励汽车。一位手机渠道商对36氪说,“如果你能做OPPO的代理商,就是躺着赚钱。”OPPO线下20万个销售网点中,10%归属于运营商渠道,剩下90%都是代理商渠道网点。“十多年的长期的信任关系和OPPO绑定了牢靠的基础,”刘磊表示,部分省级代理商最早是OPPO的供应商和早期员工,因此还享有OPPO的股份,这种利益互绑和信任关系,是其他厂商难以在短时间模仿的。在线上销售增长放缓时,OPPO和vivo十多年中建立的线下销售网络,给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续支撑力量,在小米式微后,出货量一举超越了小米,直逼华为。四、大价钱的营销战为了配合庞大的线下渠道,就要在市场营销上进行“空战”。OPPO一年在品牌营销上的花费在“8至20亿元之间”。其中一部分被投入到了地面广告,包括地铁、公交车站牌、户外广告位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电视媒体,包括电视广告,以及综艺节目的冠名和植入。“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几乎被套用在综艺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每一个环节。有业内人士对36氪称,有顾客走进卖场,直接就说要“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那款手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过去的几年手机业,线下广告和明星代言是被忽视的。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曾在《参与感》一书中强调,小米不花钱做广告,靠的是口碑营销。如今,这种方式反而被OPPO和vivo证明行之有效。在FT中文网的一项调研中,有一部分三四线消费者甚至认为:苹果和华为都在仿OPPO,技术都是OPPO研发的;OPPO很多专利苹果都是没有的,比如快速充电专利;OPPO只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而华为为了国产化用的技术不是最领先的。以上略带偏见的认知,显示出OV对渠道商家完美的技术营销逆转了核心技术缺失的短板。OPPO目前有一个5-6人的小组专门负责明星代言人的选择,先后启用了杨洋、TFboys、李易峰和杨幂等代言人。针对所推机型代表的品牌特质,来选择粉丝型艺人和内涵型艺人,采用的办法还包括在新浪微博上寻找热点人物,寻找和目标消费者重合的粉丝群体。vivo也有一个专门的消费者研究团队,研究消费者行为以及与其吻合的代言人。vivo选择了宋仲基作为vivo X7的代言人。一位华为人士对36氪记者说,他们也在研究到底什么明星对品牌和销售真有帮助,“这事儿太有学问了”,他认为,OPPO和vivo选的代言人,能直接拉动销售。投入大笔费用做品牌营销其实是三星的老打法。2013年,汤姆森路透社爆出三星广告营收支出为总营收的5.4%,而苹果同年广告营收支出占比仅为0.6%,甚至远高于一些快消品牌,如可口可乐。但高投入,也需要高毛利支撑。但对于利润空间不高的“互联网思维”手机,哪来利润空间打营销战?即便如此,今年7月开始,小米第一次请了代言人,签订了吴秀波、刘诗诗和刘昊然。一位手机行业人士和36氪记者预估,这三位代言人的代言费保守估计会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此外,华为荣耀也在今年7月找吴亦凡作荣耀8的代言人。手机业的营销战,升级到了动辄千万甚至亿元的规模。魅族人士对36氪表示,OPPO一年在冠名上的费用是魅族一年营销费用的2至3倍,魅族无法完全照搬,但未来也会加强线下广告的投放,比如楼宇广告、车站等。五、互联网模式怎么做线下渠道?日,中关村大街上的当代商城迎来了一个新面孔:小米之家。这是小米首次将直营店开进Shopping Mall。“小米接下来将销售渠道的重心将从线上营销转向实体门店”,雷军在今年6月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小米之家的未来战略说,每家店250平方米,月销售额5000万元。目前成绩最好的门店一天能做到143万元。小米之家和苹果Apple Store的直营店模式类似。雷军计划以每个月5到10家的速度铺开,“3到4年的时间开1000家店,可能就是400到500亿的零售价,而且不加盟、不挂牌,100%自己管理。”苹果在十二年内在全球创办了363家专卖店,平均每年每家苹果年会产生4900万美元的营收,平均平方英尺就会给苹果带来6000美元的销售额。苹果直营店是个好生意,但小米之家却未必。投行美林证券曾对苹果的运营利润率做过预估,大约在40%左右,远超排行第二的三星23%,而小米、联想、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运营利润率均在个位数百分比。直营销售渠道的优势在于价格控制力强,品牌一致性好。但弱点也显而易见,直营店铺的店面数量有限,难以做到既快速、且大规模地铺货。此外,线下销售渠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赛诺的一份报告称,2015年小米8月的线下销售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55%,排行第七,位于联想和华为荣耀之间。也就是说,尽管小米强调自己是纯电商的互联网模式,但自发形成的“黄牛”体系还是让小米有一些非官方的线下渠道。这些渠道鱼龙混杂,甚至会出现真假货掺着卖的情况。到底是通过加盟、代理来管控,还是单纯至依靠直营店各买各的,互不干涉,小米副总裁林斌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过去精力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未来怎么做还需要好好想想,”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魅族也加速了线下渠道的铺设速度。2014年12月,魅族在天津开设了第1000家专卖店,一年后第2000家专卖店在深圳落户。魅族负责线下及社会渠道建设的高级总监华海良表示,至此基本完成了线上、线下三七开的销售比例。华为也在2015年底加强了线下渠道的铺设,启动千县计划,该计划将进一步在中国市场上推动华为零售渠道的下沉。截至目前,“千县计划”已完成近300个县市,计划2017年完成全部目标。“大家都开始想着要赚钱了”,一名业内人士对36氪说,“一旦小米都开始要利润了,那些和他模式很像的手机厂商就都要开始要利润了。”六、洗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洗完了一轮牌,有实力坐在这个牌桌上的玩家已经不多。2016年3月,云辰科技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终止大可乐手机的业务。这家由前网易副总编辑丁秀洪创办的手机公司,曾在2014年在京东众筹平台上推出三款众筹手机,其中大可乐3还创下了25分钟筹1650万的记录。丁秀洪在终止手机业务的公开信中说,“手机行业的洗牌比预期更快、更残酷,”哪怕他们抗过了产品和营销竞争的关卡,但是“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成为资本竞赛”,“不期而遇的资本寒冬,导致原本谈好的投资协议,最终难以兑现。”大可乐不是个例。前360特供机负责人张伟华创办的原点手机,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中间隔了整整19个月,这个时间不是用来做研发,而是用来找钱。第二款产品公布时,资金还没有到账,没钱提货,让他错过了三个月的黄金销售期。“我生命中从来没有任何时刻比当时更缺钱,”张伟华甚至搬到投资人家中等钱到账,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局面。小辣椒、青橙、灵狐、百加手机……这些互联网手机品牌还未登上主流手机品牌的舞台,就已悄无声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给出的数据,2014年的中国手机新品牌有540家,年末已经有140家宣布倒闭,截止到2015年只剩下309家,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总结说,消失的国产手机厂商有两类特征,“第一就是简单靠硬件堆取,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价值创造,不响应消费者内心呼唤的靠硬件简单堆砌。第二严重依赖单一渠道的企业。”剩下的小众玩家岌岌可危。锤子推出了两款销量不容乐观的产品后,为了缓解资金的紧张,在今年6月质押了27.84%的股权给阿里巴巴;曾单纯依靠运营商单一渠道的酷派卖给了乐视,但后者也在亏本卖手机来补贴内容布局,其商业模式还有待时间证实;主打安全的360手机,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月销量锐减30.7万台,降幅达68%。不断增长的专利费用、线下渠道铺设费用,还在不断砌高这个市场的门槛。在前不久小米生态链新品发布会上,到场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了一本小米Catalog。这本小册子上面仔细地罗列了小米所覆盖的各种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自行车、空气净化器、甚至电饭煲。雷军在达沃斯峰会上说,小米未来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这个曾经引领牌局、提倡“专注、极致”的玩家已经在东张西望,寻找其他机会了。2016年5月,OPPO CEO陈明永向全公司发了一封内部信,信中说自己“芒刺在背,深感危机潜伏,甚至有些辗转反侧,不能成寐。”他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R9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据一名手机零售商高管对36氪称,OPPO R9和vivo X7两款机型累计贡献了全国门店30%的销量。但也许OPPO自己也没想清楚为什么这款机型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手机属于高风险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稍有闪失,整个企业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陈明永表示,“假如我们今天某款产品的市场份额高达30%,但只要竞争对手快速跟进,第二天我们的市场份额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可能只有15%。”他要他的所有员工,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随时准备迎接战斗。(来源:36氪)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搜铺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采编中心:3-809,邮箱:。
责任编辑:何建英
省市:江苏淮安面积:4.8万㎡江苏淮安1文锦城欣天地商业广场省市:江苏苏州面积:8.3万㎡江苏苏州2常客隆星光天地省市:江苏无锡面积:2.5万㎡江苏无锡3富力星光里省市:江苏徐州面积:15万㎡江苏徐州4荣盛未来广场省市:江苏南京面积:10万㎡江苏南京5燕子矶招商花园城省市:江苏徐州面积:10万㎡江苏徐州6汉锦城
业态:特色餐饮需求面积:150-300㎡拓展区域:全国特色餐饮1赶蟹无餐具手抓餐厅业态:奥特莱斯需求面积:1.5万-2万㎡拓展区域:北京,浙江(杭州)奥特莱斯2上品折扣业态:快餐|熟食需求面积:100-250㎡拓展区域:云南(昆明)快餐|熟食3近家蒸品业态:特色餐饮需求面积:100-200㎡拓展区域:全国特色餐饮4蒸靠谱业态:个人护理需求面积:20-40㎡拓展区域:华东个人护理5林清轩(forest cabin)业态:生活用品店需求面积:50-200㎡拓展区域:全国生活用品店6可立特(Creative Home)
“微”观商业地产
查看分站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vo oppo 华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