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音乐的网页游戏配乐

44被浏览4,757分享邀请回答1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游戏即艺术,说说我玩过的那些良心音乐游戏。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游戏即艺术,说说我玩过的那些良心音乐游戏。
张大妈近段时间关于游戏的内容越来越多。每逢Steam特惠、PS4特惠等,大家总能在大妈上看到各种推送。甚至官方的小小值也隔三差五会发表关于游戏的原创。而我作为一个95后,从2000年家里买了电脑,接触游戏也有16年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回忆,正如70、80年代的人沉浸在FC、MD的欢乐中,我也有自己对游戏不同的回忆。而,是正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好的游戏如果缺少OST,照样是残缺的。有的游戏,OST只是走个套路,只是靠一些模板一样的手法制造一下气氛罢了,游戏通关,连主题旋律都记不住。当然也有不少游戏动听的OST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作曲家的用心。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原创将那些良心OST的游戏分享给大家。(部分有轻微剧透233)首先说,本次我只介绍我玩过、OST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戏,所以不要吐槽“**的OST明明很好听,怎么没上榜?”之类的话语,那只是因为我没玩过、或者没给我留下印象,哈哈。另外每个游戏的OST我都会附上推荐曲目,但是这并不代表除推荐曲目之外的其他曲目就不好听了,感兴趣的也可以搜索完整专辑试听啊,哈哈。正文一我第一款玩的游戏是什么?或许是三角洲部队,或许是古墓丽影,又或许是极品飞车2。这些都已经记不清了。然而第一部音乐给我留下极大印象的游戏我还深深记得。&Download the best classic and new games on Windows, Mac & Linux. A vast selection of titles, DRM-free, with free goodies and 30-day money-back guarant&这部游戏叫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III,魔法门之英雄无敌3。其实我对这类游戏没有天赋,甚至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还没将全部战役通关...但是英雄无敌3确实是曾经伴随我时间最长的游戏之一,尽管当年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的小伙伴大多都已经再没联系过。这部游戏带有强烈的魔幻色彩:壁垒的飞马、地下城的美杜莎、据点的比蒙等等,这些都源自西方的神话与传说。(图片来自网络)而英雄无敌3的两名主要作曲家叫Rob King和Paul Romero,他们用独特的管弦音色以及大量的木管、羽管键琴将这种魔幻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推荐曲目:(顺便说下网易云还有虾米音乐上英雄无敌3的专辑里有很多歌曲都弄混了。。)Main Menu主菜单的音乐,还有什么多说的,很多人光听到这个旋律就会泪目。Cstle Town(我没拼错,游戏里就是这样拼写的)宏伟、庄严、光明的城堡背景音乐。Fortress Town潮湿、晦暗、神秘的沼泽要塞。Rampart Town宁静、幽深的精灵领地——壁垒。Good Theme:在开始正义势力战役前标题界面的音乐。Combat04:攻城战的音乐。AI Theme01:电脑玩家行动时的音乐。总之英雄无敌3每首音乐都是非常良心的,限于篇幅没法一一分享了。-----------------------二冒险岛是我玩过的比较早的网游之一(其实更早的还有泡泡堂、梦幻西游)。&2D横版卷轴式网络游戏——《冒险岛Online》是盛大游戏旗下的一款超人气家庭休闲网游。整个游戏画面以2D平面展开,采用了与其他Q版2D游戏不同的横向卷轴的移动方式。游戏场景高低落差的设计,整个画面分前景、静止背景、活动景物3个层次的设计,既别出心裁又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受。&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的朋友们,现在同样也没有联系了——尽管我还记得和他们一起组队、刷怪、做任务的时光。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快速移动之类的功能,我又穷,买不起地图石,所以长时间跑图(特别是塔这种超长的地图- -)成了家常便饭。在那些杳无人烟的地图间穿梭本应该是很无聊的事,然而伴随在耳边的BGM却让跑图也成了享受的过程。这些音乐没想到从刚玩冒险岛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还一直没有听腻。负责冒险岛作曲的是一个工作室,叫Studio EIM。除此之外,大家对这款游戏OST创作的其他背景都所知甚少。比较可惜的是,《冒险岛》早期的一些OST,现在能找到的资源,都是音质非常差的22.05Khz 64Kbps水平。不过说实话,好的音乐,即使音质再差,也照样能勾起人的共鸣。推荐曲目:Above The Treetops:其实每一首冒险岛的OST都是有自己的标题的,明珠港的OST标题叫树梢之上。现在再听,也能让我联想到上午的海港,波光粼粼的海面,也能让我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出新手村到达明珠港的喜悦。When The Morning Comes:早晨来临的时候。魔法密林的清晨,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下来,密林里顿时人头攒动。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Shinin' Harbor:闪亮的港湾。每个玩家到达30级转职以后第一个去的地方一定是天空之城。冒着生命危险坐船,就是为了到达这样一个通往更多神秘世界的港湾。Warm Regard:温暖的问候。冰封雪域,在这终年严寒的地方,却因为其他玩家,还有这首音乐让人感受不到寒冷。Missing You:想念你。现在也许还有好多曾经的玩家想念在树洞刷怪的时光吧。最后送上老版主菜单音乐: 这个游戏现在还在运营,不过估计已经基本上没玩家了吧。------------------------三中学以前,我以为最适合游戏的设备就是PC。我唯一一次见到游戏主机,是在我妈同事的家里,有一台XBOX,然而当时却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我以为那就是摆在客厅的电脑罢了。后来初中的时候,终于在同学家最早接触到了主机游戏。那时出名的冒险寻宝类游戏只有《古墓丽影》系列,而该系列离第一部作品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玩家早已对劳拉开始审美疲劳。这时神秘海域系列横空出世。经历了《神秘海域1:德雷克的宝藏》的半雷作水平之后(顽皮狗的员工自己说当时对这种题材不熟悉,对PS3的开发等也不熟练),顽皮狗对于这种题材的技术拿捏开始成熟,然后突然发力,发布了震惊世界的《神秘海域2:纵横四海》,一举夺得一百多项年度大奖,并且得到了多个游戏媒体满分的评价。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当然《神秘海域3:德雷克的欺骗》依旧表现出了超高水准。无论在游戏性、画面还是音乐上。可以说,《神秘海域》系列算是支撑了PS3主机半片天的扛鼎之作。《神秘海域》系列有多成功?各种年度大奖不说,在《古墓丽影》的最新两部作品Tomb Raider还有Rise of the Tomb Raider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神秘海域》的影子。最新的《神秘海域4:盗贼末路》在保持了超高水准的同时,却也可以看出德雷克的题材已经有些疲态。&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剧情与前作雷同且节奏略有拖沓,缺少令人惊艳的解谜与场景设计。最后,作曲家由前作名气小的Greg Edmonson换成了名气大的Henry Jackman。虽说Henry的名气大,但说实话在我神海4的OST中,只觉得少了感情、多了套路。所以神海4也丢了年度大奖。不过瑕不掩瑜,神海4同样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曲目推荐:Nate's Theme 3.0:《神秘海域》前三部主菜单音乐旋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在编曲、混音上不断完善,Nate's Theme 3.0算是最终的完美版本。这个旋律基本上算是神秘海域系列的标志性旋律了吧。到了神海4,虽然换了作曲家,但是这段主题旋律一直没有变。Reuion:神海2最主要的场景就在西藏。所以Greg大量采用了中国的音色,这首就是典型的一首。Breaking And Entering: 德雷克潜入博物馆时的音乐,气氛刚刚好。Small Beginnings:出自弗朗西斯·德雷克船长的座右铭:小处成就大事(Greatness From Small Beginnings)。德雷克与苏利的相遇,就是神秘海域系列伟大冒险的开始。For Better And Worse:神海4里唯一一个还算能找到亮点的曲子。这首曲子表现了德雷克和爱莲娜误会和解后,内心的安宁。总之神秘海域系列的音乐、人物塑造、探险剧情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没玩过却感兴趣的话PS4买买买啊。--------------------------四神秘海域以后,顽皮狗又为玩家带来了一个大作:The Last of Us,《最后生还者》。说实话,人们常说“中文的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这部游戏的标题体现的,则是英语的博大精深。这个“US”能体现的含义太多了。而《最后生还者》这个标题显然不能体现出英文原名的全部含义。毕竟翻译的100%的信雅达是不可能的。不过我想在这说一下,大家常用的《美国末日》这个译名,则是完完全全的谬误。首先,Last不能当作“末日”来理解,而US在当作United States的简写使用时,必须加冠词The,即The US。如果你强行把US理解成美国,那这个标题则只能理解为“最后一个美国”,意思是世界上本来有很多个美国,现在只剩一个美国了。&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总之不这么咬文嚼字了,反正这部游戏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可惜我精力太有限了,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而这部游戏很多地方过于黑暗与压抑,所以我没能二刷、三刷并拿到白金。顽皮狗请了Gustavo Santaolalla负责配乐。与其他偏向于管弦乐的作曲家不同,Gustavo的作品几乎都是使用的吉他、电贝司等,以及一些自创的乐器演奏的。事实上,各种你想不到的东西,都能成为他的乐器(他在一次采访中说,The Last of Us中有些打击乐的声音,是用塑料水盆做出来的...当然,PVC管之类的东西,他都能捣鼓成乐器...),但就凭这样特立独行的风格,Gustavo赢得了2个奥斯卡奖杯。《最后生还者》作为一个末日丧失题材的游戏,Gustavo为其创作了黑暗、寂静的音乐,恰到好处配合了剧情氛围的渲染。推荐曲目:The Last of Us: 游戏的主题曲。奠定了悲凉、黑暗、略显压抑的主基调。Vanishing Grace: 在末日的城市里居然遇见了长颈鹿。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画面配上这样略感神秘的音乐,有种恍如隔世的奇妙感。The Choice: 在末世的背景下,做出任何一个选择,都困难且沉重。Joel做出了他的选择All Gone (Aftermath): 感到“一切都完了”时的悲凉。The Path (A New Beginning): 结尾制作人员名单时的音乐。也许A New Beginning预示了这是一个好的结局吧。也许在这样的末日,人类需要的不是什么样的组织,也不是疫苗,而是Joel与Ellie那样的人性,Tommy那样回归正常生活的社区。中间的一段旋律无不让人感觉到希望。总之《最后生还者》从内容到画面再到音乐,都是神作级别。-----------------------五当时在PS4会员免费游戏中看到Valiant Hearts: The Great War《勇敢的心:世界大战》的时候,只是不经意把它下载下来。却没想到,从来不良心的育婊,推出的横板游戏,能把我感动成这样。这款背景是一战,主角因为战争被迫与女儿以及女婿分开,各自踏上不同的旅途,而路上,也遇见了不同的人。而这部游戏的OST,是由很多作曲家共同完成的。大部分音乐都是由钢琴、弦乐、以及少量其他乐器编配的。游戏深深让人感到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力与悲哀。推荐曲目:Little Trinketry: 主菜单音乐。夹杂着一点点忧伤。Broken Wing: 仿佛在不见天日的黑暗与寂静里的一小道光芒。Mother Cloud: 简单的和弦拼凑,却感人至深。Nurture:“战争使人疯狂”。这首就好像是埃米尔经历了这么多,内心的自白。Lonely Pebble: “历史档案馆”的背景音乐,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解锁并观看真实的历史资料。疯狂的战争,在现在看来好像就是过眼云烟。很难想象这么多音乐很多都是最简单的和弦拼凑,却都那么打动人心。而且这么多作曲家参与了创作,OST的曲风都意想不到的一致。--------------------------------六当时在Steam上看到一款游戏,游戏的封面一下就吸引到了我。这款游戏叫Ori And The Blind Forest,官方翻译《精灵与森林》,常用翻译《奥日与黑暗森林》。&&奥日与黑暗森林是由微软发行的一款卡通风格游戏,使用Unity引擎开发,画风唯美,背景音乐也备受好评。登录了微软自家的Windows、Xbox One和Xbox 360平台。玩家在游戏中控制一只精灵,需要在森林中与各种角色进行互动、解谜以克服障碍,解锁之后的剧情。游戏含有魔法元素设定,配合唯美的画风,&当时我是被封面的大胖子吸引到的。好不容易等到优惠,入手。但没想游戏没开始几分钟,大胖子就挂了&。真正的主角Ori,是大胖子抱着的那个...呃,也不知道原型是兔子还是猫的东西...随着剧情的发展,玩家将探索出背后的故事与真相,并弥补这样一场不幸的意外酿成的悲剧。游戏配乐家叫Gareth Coker,他大部分作品都是为广告、短片等创作的史诗风格音乐,为、游戏等长篇创作的作品都比较少。Ori剧情、画面都无可挑剔。单好的画面、剧情也要搭配好的音乐啊。如果没有Gareth Coker为这款游戏配上如此轻盈、梦幻的音乐,游戏的效果都要大大减分啊。另外玩过的人都知道,这款游戏难度超高,堪称手残党的末日。我反正前前后后死了400多次菜通关...几个逃亡关卡在最后死了的时候,都想砸手柄了...但是这些音乐也许是让我坚持玩下去的因素之一吧。顺便说,这款游戏由于当年是XBOX ONE国行的首发游戏之一,所以出了官方汉化,这点比较良心(只不过后来的Definitive Edition微软又嫌审核太麻烦,不给中文了- -)。推荐曲目:Naru, Embaracing The Light: 大胖子Naru与Ori无忧无虑的森林生活。First Steps Into Sunken Glades: 游戏的第一个场景沉没林地的背景音乐。失去生机后孤寂的森林。Up The Spirit Cavern Walls: 精灵洞穴的音乐。有种登天成仙的感觉啊,哈哈哈。Restoring the Light, Facing the Dark: 当玩家千辛万苦修复了银之树,正准备舒一口气时,音乐突然急促起来,脚下的水急速涌上要淹死Ori——逃亡关卡开始了。但是没多久熟悉的主题旋律响起、驱散了紧张,玩家才意识到这上涨的水是希望之水,Ori就是希望的引路人。Light of Nibel: 片尾制作人员名单音乐。游戏里的主题旋律一个接一个的奏响,让玩家回忆着游戏里的每一个画面,慢慢回过神来吧。不过总体来说,Ori的剧情还是挺黑暗的,没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结尾也只能算半个Good Ending。但是Ori真的从画面到剧情再到音乐给了我全方位感动。最后。一篇原创的篇幅实在太短。其实我玩过的OST很棒的游戏还有很多,包括最近在玩的《巫师3》、《辐射4》,OST也非常的赞。无论是《巫师3》的波兰民族风格,还是《辐射4》的废土风格,都让人感受到游戏的艺术之光。不过我没有那个水平以及能力接续写下去了,所以暂时就分享这6个游戏,当然大家有什么觉得音乐好的游戏也欢迎在评论里分享给我呢,哈哈哈。这篇原创写到这里就完了。其实我也很担心我的文笔是不是太渣,写了会不会没人看呢,请大家用实际行动让我放下我的担心吧,哈哈哈哈。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4)
群晖 DS218+ NAS & SkyNAS + 西数4TB红盘*2
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小鱼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14评论60
赞40评论93
赞53评论35
赞1013评论205
赞824评论320
赞467评论334
赞492评论450
赞298评论15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音乐游戏与真实乐器演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这几天,有两款魔性节奏游戏在Steam上挺火的,一个是上周发售的,另一个是前两天登陆Steam绿光的。虽然这俩游戏的玩法差别很大,但你如果查看一下玩家对它们的评价,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难度很高。
喜欢玩音乐游戏的玩家知道,这一类型往往都属于“难于上手,更难精通”的类型。想要成为这类游戏的高手,或者说不被游戏虐得那么惨,大量的练习是少不了的。
而经过艰苦的练习,当你的手指渐渐开始在键盘上快速飞舞,并为自己的技术感到自豪时,你有没有想过,这对你学习乐器是否会有所帮助?反过来呢?
这个话题,看起来有点像“玩足球游戏对踢足球有什么帮助”或“我《极品飞车》开得一级棒,能否去参加F1大赛”。不过,玩音游看起来和演奏乐器看起来都是“手指的运动”,它还是值得我们讨论一下。
■ 音游的分类
“音乐游戏”这个标签,其实是相当广泛而不准确的。例如,通过扭动身体来游玩的《舞力全开》系列,与抱着一把真吉他游玩的《摇滚史密斯》系列或葬爱家族入教神器《劲舞团》之间,3者看上去就完全不是一回事,玩起来更是差别巨大。
这两个游戏除了都是以“跳舞”为主题之外,二者之间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由于这里要讨论的是音游与“乐器演奏”之间的关系,因此像《舞力全开》这种体感音乐游戏需要被排除在外。
说起来,为音乐游戏分类是一件相当令人头疼的事。不像其它类型,音乐游戏们的玩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候你很难去界定一款游戏究竟是否算是“音游”,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射击(节奏)游戏《64.0》。
这款游戏的难度极其变态,目前全球能通关的人寥寥无几
为了方便起见,我在这里暂且将音乐游戏分为两类:“强节奏音游”与“弱节奏音游”。
强节奏音游是指,那些按键规则与音乐节奏联系紧密,并且存在一定规律性的音乐游戏。举例来说,在游玩《太鼓达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音乐的鼓点与按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有时你甚至可以仅凭耳朵就完成正确的演奏。文章开头提到的《节奏医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弱节奏音游,是指那些你单凭听力无法判断需要按哪个键的游戏。如果你玩过《劲乐团》或者《DJMAX》之类的音游就会发现,“听力”在这类游戏里能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由于你按下的键并不能对应固定的乐器或声部,你全程都需要通过眼睛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DJMAX》的精神续作《Superbeat Xonic》。它也属于弱节奏音游
通常来说,由于弱节奏音游可以在不同音部直接进行切换,往往拥有更多的音符输入通道,因此在视觉上更加酷炫。如果拿来向别人展示你高超技术的话,《VOEZ》可能会比《太鼓达人》更具有观赏性(其实后者的难度和门槛比前者更高)。
上图为《VOEZ》,下图为《太鼓达人》
另外,上述这两类音游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多都得需要较为灵活的手指。
■ 乐器演奏需要的基本技能
说完音游的定义,我们再来看一下演奏乐器都需要些什么技能。
简单来说,音乐的基本元素包含了“音高”与“节奏”2个部分。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正确的节拍下演奏出正确的音符,听者就会很容易辨认出你正在演奏什么。
除了爵士鼓这种节奏乐器之外,大多数乐器演奏都离不开“手指的正确灵活运用”,而你演奏出的音高是否准确,节奏是否能对上点,也与你对手指的控制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稳定”。
其实玩节奏类乐器对于强节奏音游水平的提高是最有帮助的,之后我们再详说这一点
相信每个人的周围,总有那么一两个甚至五六个弹吉他的人。如果你去打听一下他们的练习方法,很多人会告诉你一个有点奇怪的词语——“爬格子”。这种练习方法,是在固定的节拍下进行机械性的弹奏,以对手指进行稳定性及独立性练习。
总之,大多数乐器的演奏,都离不开手指“稳定而正确”的运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枯燥练习,你手指上的肌肉才能慢慢变得更加“专业”。
■ 玩音游,对乐器演奏能否有所帮助
结合之前的总结,不难发现,其实这个问题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手指”。
当你健指如飞地玩着《劲乐团》并连续敲下一连串令人惊叹的指令时,旁边的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弹钢琴,说不定也是一把好手”。看起来,那些动辄7键8键、恨不得用上你所有手指的键盘音游,的确能充分地锻炼手指灵活性,对钢琴演奏有所帮助。
《吉他英雄》系列的经典外设。除了形状相似,它和真正的吉他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但事实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前文中提到,乐器的演奏,说白了就是“手指肌肉的正确运动”。然而即使不同乐器之间,手指需要用到的肌肉部位也是不太相同的。
举例来说,弹奏吉他时,左手的发力部位则是手指的根部与指尖相结合。而演奏钢琴时,在指尖发力的基础上,手臂肌肉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辅助。
这就好比,腿部肌肉发达、跑得飞快的人,不一定能举起100公斤重的杠铃。反之,上肢肌肉发达的健身达人,也并不一定是个短跑健将。原因很简单,他们肌肉发达的部位并不相同。
弹钢琴和使用键盘时运用的手指肌肉是不一样的
由此再说到音游,即便你在游玩的时候同样需要对手指进行练习,但对应的肌肉与演奏乐器时所运用的部位是有所区别的。并且在力度上,由于键盘相比很多乐器,按起来要更为轻松,因此“音游手”的肌肉力量与乐器演奏者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如果你小时候学过所谓“电子琴”,再摸过真正的钢琴的话,就能更加明白这两者之间对手指力量要求的差别了。
即使需要用真吉他进行游玩的《摇滚史密斯》,在实际操作上与吉他演奏也没多大关系
而在触屏上游玩的非传统音游,甚至对手指的要求都降低了很多,大多时候你只需两个食指即可进行游玩,因此和演奏乐器更没有什么关系。
反过来说,演奏乐器的手指肌肉也大多不符合“音游手”的需求。所以,是否弹过钢琴,其实对你的音游水平帮助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高。
■ 节奏才是王道
另一方面,即使音游与演奏乐器之间的差别巨大并且互不相通,在某些音游上,乐器演奏者依然拥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节奏感。
之前我将音游分为了“弱节奏”与“强节奏”两种类型,并且提到弱节奏音游更多地是用“视觉”来玩,而不是“听觉”。事实上,它们和“音乐”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你只是在用眼睛分析和识别游戏中掉落的音符,并将它们分割为不同的模组来理解,从而在手指上进行正确的反馈。所以,你的节奏感在这里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
对于弱节奏音游来说,“图形识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在强节奏音游上,由于按键往往和游戏中的鼓点相对应,演奏的声部也相对固定,如果你演奏过一些乐器并且在心里已经对各种节奏了如指掌的话,在玩这类游戏时会有非常大的优势。
以前文中提到的《节奏医生》来说,在对这款游戏的评论中,有些玩家就表示他们完全找不到“节奏点”在哪里,玩起来非常困惑。
但如果你心里有“反拍”“切分音符”这些概念,就可以更快地理解这些按键的规律,并准确地在游戏中完成演奏。
类似的还有《太鼓达人》。这个游戏的高难度歌曲中,往往带有大量挤作一团的音符,乍一看非常混乱。但你用耳朵去分析的话,这可能只是一堆连续的“3连音”而已,理解起来也会比纯凭眼睛看要快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节奏乐器的演奏者们在这类音游方面尤其有优势,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存有比常人更多也更加复杂的节奏类型。
总之,虽然音游与乐器演奏在“物理层面”没有多少相通之处,但节奏理解能力更强的乐器演奏者,在游玩部分音游时仍能获得比较大的优势,玩起来也更加容易上手。
■ 关于音游的一点其它作用
其实相比技术层面,音游的对玩家的实际作用可能更多地属于一种“音乐入门指南”。
拿《DJMAX》来说,这款游戏中的曲风多为电子类型,并且每首曲子上面都会标注它是属于什么流派。稍微留意一下的话,你会对Trance、Drum & Bass以及House之类的电子音乐流派拥有一个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
而上文提到的《太鼓达人》,其中往往也会收录大量日式流行音乐、动漫音乐以及经典游戏音乐等。对于平时懒于挖掘更多音乐的人来说,这类游戏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听指南”。
实习编辑 三千院子
登录触乐账号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账号请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对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请尽快绑定手机号完成认证。
共有条评论音乐游戏?音乐律动?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音乐游戏时音乐是游戏的背景还是孩子游戏动作的蓝图?
你好,音乐律动是属于音乐教学活动,而音乐游戏属于规则性游戏活动。
其实很多老师都认为它们很难区分。音乐教学活动有歌曲的学习、律动的学习、节奏的学习、乐器的伴奏、音乐欣赏等等,属于习得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的素养。
而音乐游戏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关于音乐的游戏。
换句话说,音乐教学活动是围绕一个教学知识点来进行的。而音乐游戏是围绕一个游戏的中心主题来进行的。
比如:律动的教学活动是模仿、探索、创造、表演这样几个过程。而音乐游戏是通过音乐直接探索、创造、再探索、再创造。目的在于游戏而不在于学会一个律动。
常见的音乐游戏有: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来游戏等。比如:当音乐快的时候,是跳跃的律动,当音乐慢的时候是舒缓的律动。又比如: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采蘑菇,当音乐进行时,我们在一起快乐的采蘑菇,当出现紧张的音乐(表示大灰狼出来)时就要躲起来。
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老师们分辨什么是音乐游戏,什么是音乐教学活动!
纯手工打字,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是通过人体有感情、有节奏的动作,表现音乐内容。韵律活动可以调节幼儿的情绪,发展动作协调性,培养幼儿的想象...
主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第一步,在网上搜歌词。用“千里之外”搜索,如果找到的话。复制粘贴到“记事本”,保存。没找到的话就得自己一句一句的听了。记下之后也是保存为记事本。
然后,用千千静...
你可以搜索一下网上的全国幼儿优秀活动课例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称为金鸡奖和百花奖)在幼儿健康系列里边有些关于小班律动课的课例可以参考。
答: 是日本的一款游戏,叫旅行青蛙,在游戏里面可以养青蛙儿子,这款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日本的生育
答: 她是不是在模仿啊,模仿平时大人的行动.这种是人的本能,模仿,确实本质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你可以从这上面看出她对大人的某些行为的感性认识.比如,你们是否经常这样...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音效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