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SD要工厂造纸购买大容量量

求教,用 SSD 作为系统盘加上大堆 HDD 提升大吗?只做系统盘多大容量够用?推荐一款?
20:35:26 +08:00 · 3833 次点击
作为业余 DIY 爱好者,多年以来竟然一直无视 SDD ,个中主要原因是本人是混着一坨 PT 站的资源控,经常拖一个大包就是几百 GB ,长年对普通民用 SDD 那点容量都是不屑一顾。虽然也听说过 SSD 的不少好处,但总有一些类似“”三部蓝光都装不下能掀起什么风浪”的偏见。
近来发现主力电脑性能升级已经接近瓶颈了,这才想起 SSD 来,仔细盘算才发现以前真的是拿衣服,如果只做系统盘的话就相当于两根内存的预算啊!那么问题来了:
1 、如果就买一块小容量 SSD 装系统(和少量必要软件),游戏、原盘、图片等等等其他数据全在现有的机械原盘上(目前主力机上装着 1TB+3TBX2 ),体验有本质的提升吗?
2 、 120G 够用嘛?有预测说近期 SSD 每 GB 价格会快速下跌,不想接盘太多容量。
3 、干脆推荐一款吧!
18 回复 &| &直到
15:37:27 +08:00
& & 20:39:01 +08:00
1 有,代差带来的性能提升摆在那里
2 够。其实 win10 抠门 60G 都勉强能用
3 没钱三爽 Samsung 750 850 EVO 随便买个便宜的就是了。有钱买 sm951 ,或者求稳定 intel 的各种 ssd 都行
& & 20:42:22 +08:00
1 、有,心情舒畅好多。
2 、看你怎么用,一堆 IDE 肯定不够。
3 、有钱 intel 730/750 ,没钱 intel 520 。
& & 21:05:43 +08:00 via iPhone
哪怕 120g 都是质的飞跃
& & 21:06:24 +08:00 via iPad
开机变快酸不酸爽?
开多少个程序都不卡酸不酸爽?
高速下载的时候系统不再卡顿酸不酸爽?
& & 21:07:52 +08:00 via iPhone
256 吧,不多但也不少
& & 21:10:57 +08:00
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 & 21:22:57 +08:00
1. 只需要把你经常用到的部分放在上面就行了。
比如系统,经常玩的游戏,等等。
至于开机变快,我觉得你应该不经常需要开机吧。
2. 稍微多点好。
3. 看楼上楼下的推荐吧。
& & 23:01:03 +08:00 via iPhone
为什么同样混 PT ,我五年前就买了 intel 320 呢-_-#
那时候 120G 的 SSD 要 1500 。。。还是 SATA2 ,我愣是狠下心来买了。。。
事实证明,值了。
& & 23:22:44 +08:00 via Android
480GB 吧,我反正是这样
& & 23:24:26 +08:00
机器越旧,提升越明显,当然前提要接口支持
玩下载的, 64G 也足够,但这年代,不会再买 64 了吧?
不要将就买便宜的,在选定容量后买个略好的
& & 23:26:53 +08:00 via iPhone
直接大容量 sata 口的,目前追求 pcie 还没必要(外部设备接口速率限制),特别是你这种 hhd 升 ssd 的情况。
& & 00:44:14 +08:00 via Android
256 或 512 吧,现在都不贵了,将经常用的东西放 ssd 就好了
& & 01:34:01 +08:00 via Android
我来告诉你 120G 根本不够用,因为你会发现为了启动快体验好什么鬼都会往 SSD 安装
& & 03:32:03 +08:00
我就连 PS4 里都是一块 1TB 的 SSD
& & 07:42:36 +08:00 via Android
再过一两年 ssd 价格就追平 hdd 了。像我这种软件全装系统盘 (亲测有效提升软件速度,前提是系统盘空间不能太小) 的人来说, 128G 根本不够 (不过光 win10 肯定够了 ;w;)2. 够,不过要做好过几年更新大 ssd 的心理准备3. 按销量排一下。。我就是这么做的
& & 08:41:38 +08:00 via iPad
1.系统异常流畅
2.看 C 盘自己知道
& & 08:54:39 +08:00
用了 ssd 还真用不回去。
120g 是够了
一些常用软件也往里面塞
当然,自己要控制一下....不然还是得上大的
价格一直在降
再等几年说不定就不贵了。
& & 15:37:27 +08:00
ssd ,太小的话,当做系统盘,如果剩余空间不多,性能会下降,也会影响寿命。
我的选择是 240g ,系统,常用软件,都装 c 盘,不常用的可以装其他盘,保证 c 盘可用 60g 以上吧。
建议一开始不要把 c 盘装太满,不然用久了,你会发现, c 盘可用空间越来越小了。
& · & 3221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0 · 62ms · UTC 02:28 · PVG 10:28 · LAX 18:28 · JFK 21:2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小容量SSD还值得买?不同容量SSD探究
来源:pconline 原创&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PConline 应用】虽然SSD的传输性能远胜于机械硬盘,但是容量与价格一直是制衡SSD发展的难题。&价格便宜、容量够大、性能突出&是SSD未来发展基本方向,至少现在价格、容量、性能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也给用户选购SSD带来了困惑。小容量SSD还值得买?不同容量SSD探究  你会不会因为价格的原因,对容量的选择上有所取舍。有些用户就认为:&预算有限,最理想的就是入手一款60G或更小的SSD作系统启动盘,加上机械硬盘做存储盘即可。&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小容量的SSD真能带来极速的体验吗?&闪存影响SSD的关键部件:  SSD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内部由复杂的机械构造组成。SSD的组成包括主控+闪存+固件算法+PCB板+外壳+缓存(有些SSD有,有些SSD没有)。我们知道同一型号有不同的容量选择,如60G、128G、256G、512G等,而同一型号的SSD除了闪存(有缓存的SSD缓存容量也不一样)不同外,其主控、固件算法、PCB板等基本上是一致的。正是因为如此,闪存才是SSD最关键的部件,不同容量之间价格差异如此之大,主要是来自闪存的成本。SSD的容量越大,性能越强:三星830系列64G、128G、256GPCB板正面,其反面没有其他的芯片  容量不同,主要的差别在于闪存颗粒单芯容量及闪存通道数不同。而两者是影响SSD性能的重要因素。60G/120G/240G/480G内部设计各不相同,容量越大,代表闪存颗粒数就越多,那形成的通道数就越多。另外,如果闪存通道数一样,那容量越大的,单颗闪存的容量也越大,那处理数据的速度就更快。下面我们拿三星830系列64G、128G、256G做个对比测试,看下不同容量到底有多大差距?64GB的测试成绩128GB的测试成绩256GB的测试成绩  从CDM默认设置下测试成绩看出,三款SSD的持续读取速度并无多大差距,但持续写入速度就相差甚远,256GB的领先64GB近两倍之多,比128GB也快出不少。另外,不管是4K随机读写,还是4K QD=32的随机读写上,大容量均比小容量更具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大容量SSD的价格会卖得这么贵,不仅体现在容量上优势,还体现在性能方面。小容量的SSD施展空间有限:  32G或64G的SSD容量太小了,SSD买回来做系统盘,因为XP系统不带Trim指令,会影响SSD的性能及寿命,所以SSD做系统盘一定得装上Win7或Win8系统。两大系统占有的SSD空间超过14GB以上,还有预留过30G--40G以上容量,不然C盘一下子就满了。这样算下来32G/64G小容量的SSD只能装个系统,想多装一些应用程度、大型软件基本没戏,更别说体验了游戏。  小容量的SSD买来,您只为开机快一点点吗?那还不如机械硬盘。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厂商新品已不推64G,而32G基本上被淘汰。选择120G/240G SSD比60G的小容量更实惠:  可以说60G或更小容量的SSD已经让出性价比的高地,已有不少厂商的新品中已经看不到60G容量的身影了。目前主流的型号无疑是120G/240G,而消费级SSD最大可达到了1TB。而容价比与性价比上,120G/240G SSD要比60G更加实惠一些。  以金士顿V300系列为例,目前60G京东售价389元,每GB高达6.48元,120G的京东售价579元,每GB仅4.82元,240G的京东售价999元,每GB更是低于4.16。可见,大容量的SSD容价比与性价比都更高。写在最后:  笔者觉得小容量的SSD不值得选购,如60G的SSD装下系统外,所剩下的容量不多,其容量小的弊端不用使用多久就显现出来,重要的是性能上要折半,性价比与容价比都不高。128G的SSD才是普通用户真正选择,作为系统盘绝对硬杠杠,不至于担心容量问题。256G的容量与性能更胜过128G,64G,价格方面也实惠,如果您是不差钱,直接来个比256G更高容量爽一爽。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高瞻远瞩 低价面前大容量SSD值得买么_产品_电脑爱好者
高瞻远瞩 低价面前大容量SSD值得买么
高瞻远瞩 低价面前大容量SSD值得买么
条评论 标签:
&“低价面前”,题目肯定让很多读者表示不屑,动辄千元的固态硬盘怎么敢提低价?但笔者相信很多朋友仍然不知道从去年到现在为止,人们在选购产品的意识上进步,同时,所谓的千元已经可以买到256GB的大容量时,与过往对比,容价比的落差更应该如何让我们去看待现在SSD市场。
曾经高富帅专用的256GB固态硬盘正在以低调的步伐迈向家庭用户,针对市场的需要,更大规格的产品接口了用户目前的需求,所有的趋势都在让我们将目光放到更长远的使用效果上。对于仍然在揣摩用户思路的SSD新硬件产品线,看似高价位的大容量固态硬盘能否博得我们的好感?
高瞻远瞩 低价面前大容量SSD值得买么
240GB最低仅为899元
动荡的2012年硬盘市场,SSD的价格成为了最大的热点,而降幅中大容量固态硬盘成为了力度最大、性价比最高的规格行列,但仍然由于千元的预算而无法得到更多的肯定,目前市场中240GB打出899元的口号时,这个问题终于被我们发现且重视起来。
尤其对于笔记本用户,大容量固态硬盘的优势不单单在于性能方面,更大的使用空间能够为笔记本平台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及发挥,双向的性价比让我们对这类低价产品的可靠性以及性能产生了兴趣。
我们在今天的文章中也会通过实际应用性,以及与小容量产品的性价比进行对比来看看在目前低价走俏的大容量SSD是否适合普通消费者的选购,优势在于何处,弊端又在何处显现,帮助用户更好的看待产品。
容量越大越是越明显,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一直不愿意去提及因为在背后毕竟是有高价位的挟持,树大招风,按照家庭用户的取向来看,很长时间以来大容量固态硬盘虽不能说被嗤之以鼻,但优势也均被价格所掩盖住。
性能的倍增
这个优势我们就简单的提及一下,毕竟在很多评测中已经重申过多次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在512GB之前,固态硬盘会每提升一个规格(64/128/256/512)写入性能便会持续加大。这也是厂商宣传中重要的口号。
容价比优势
和机械硬盘一样,大容量SSD所处的局面拥有者更高的元/GB的优势,和机械硬盘中1TB与2TB相比,仅仅只需多花100多元的预算即可换回成倍的容量,得失与否之间的比重,不需要我们更多的诠释。
希捷1TB硬盘
60GB固态硬盘
240GB固态硬盘
性能可靠性
我们在上面提到了截止在512GB之前,因为按照目前主控与闪存颗粒之间的技术协调,在512GB以内的固态硬盘产品会越大越具备可靠性,而超过了512GB则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文中提及到。
OCZ Vector 256GB SSD拆解
大容量带来的可靠性优势不单单是在技术上的,而是主控与颗粒间的工作模式关系,在主控算法中,更大的容量除了提供稳定的IOPS以外,持续的性能稳定性也是突出的优势之一。
更适合用户的空间
64GB配合机械硬盘做主副搭配的方案在目前的价格市场中来看稍有些过时了,因为小容量在目前的系统环境中窘态百出,被Windows系统占用30GB之后,额外不足30GB的空间还能有什么大作用?
不同占用率下固态硬盘拷贝速度对比(左30%,右90%)
除此之外,SSD满盘掉速的问题我们也曾经通过文章和大家将结果,当产品容量使用超过70%以后,SSD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掉速现象,这也是本身技术限制的问题,配合上面的一段话,60GB甚至更小的规格几乎处于噩梦阶段
899元的低价格并不是所有的240GB的售价,而目前市场中,这种通过价格普及的大容量产品与发烧级有着成倍的价格差,这更加让消费者无法接受这种低价固态硬盘的可靠性。
从电商中随意一搜索,就可以看到同样容量下大容量SSD的价格差距。
热销产品的价格差异
价格差距过于明显
高端产品最明确的划分就是价格,在价格面前,我们也不需要谈及性能就可以很直观的分辨出与消费级间的距离,售价确实过于悬殊。
发烧级固态硬盘大容量价格仍然在1600元以上
高端产品除了新品以及更高的技术标准以外,更好的做工以及性能是重中之重,但事实上,目前市场中区别产品分级仍然是看这款产品在市场中游走的时间。并不属于一个时期的固态硬盘,在价格性能上也必然有着强大的差距。
上下图中两款产品就是明显的区别。
低价大容量固态硬盘以老一代产品为主
新一代固态硬盘的优势
看看2012年的新产品市场,最先发布的浦科特M5P采用19nm,第二发布的三星840系列采用21nm,最后发布的OCZ Vector SSD采用25nm。闪存颗粒工艺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新一代产品的性能标准。
原因是闪存的制造工艺越先进,对主控的匹配、固件开发要求越严谨,发挥新闪存性能的难度越大。浦科特站在高起点,根据主控选择闪存,初期未必能大放异彩;三星采用最利于性能发挥的折中方案,选择稍逊的制造工艺,或者说,三星是根据闪存选主控;OCZ则是采用性能明显高处一筹的新主控,采用成熟的25nm闪存,它采用最保险的主控和闪存搭配方案。
闪存的性能:19nm东芝闪存>21nm MLC闪存>21nm TLC闪存>美光25nm闪存。
恰巧笔者手中有一款240GB在一个月前售价899元的240GB固态硬盘,我们也会列举几款实用的软件来看看这款产品的基础性能如何。我们考察的范围主要体现产品的读写性能以及在实际传输中的表现,更深层的评测信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们详细的评测文章。
影驰Laser GT固态硬盘检测
影驰Laser GT/240GB固态硬盘AS SSD成绩
如果不看容量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款120GB固态硬盘的成绩,但事实上入门级产品在搭配Sandforce主控后,很多测试的基础性能表现不佳,采用第三方Sandforce主控也是入门级产品的统一选择。
影驰Laser GT/240GB固态硬盘速率稳定测试
在稳定测试方面,产品最后的成绩稳定在了500MB/s上下,这样的数据离不开大容量的支持。
影驰Laser GT/240GB固态硬盘 AS SSD测试成绩
在4K方面,由于主控的相同,低价大容量固态硬盘明显优势不足与发烧级产品,这也是测试环节中对比性最强的选项之一,厂商对于主控调控从而影响到产品身上,这也是为何目前自主主控受亲睐的原因。
影驰Laser GT/240GB固态硬盘拷贝能力测试
其实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整体的走势还是比较中肯的,但事实上目前的低价固态硬盘主要集中在老一代的产品线上,固态硬盘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技术领域,那么老产品所面对的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和新一代的SSD对比,抛去性能优势,价格之路必然是其的主要方向。
小结:新一代的产品例如OCZ Vector,三星840 PRO,浦科特M5P等等在性能和价格与入门级产品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本页内容中看到的产品性能也很好的反映出了低价大容量所面对的用户,也解释了大容量并不完全等于高性能,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最终的价格。
[Page: ]我们文章就是想要告诉大家目前低价大容量固态硬盘究竟是什么样的取向。在价格面前,对于真正需要它或者认为自己需要它的朋友而言,目前的低价SSD在优略势方面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体现在实际中的问题
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朋友,可以尝试用空优盘和满载容量的优盘进行对比测试,你会发现,优盘的掉速明显也会很明显。所以,目前USB3.0接口下,如果你直接使用优盘运行游戏或其他程序,会有明显的卡顿现象出现。其实这和固态硬盘的现象一样,所以如果你的SSD出现卡顿,不如看看是不是占用率过高的原因。适当的清理垃圾和整理桌面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百元价格差,解决更多遗留的问题
到底买什么合适
固态硬盘产品在容量上面对消费者的跨度越来越小,和过去相比,当受到价格不断影响,消费级对于容量的需求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究竟大容量是否什么样人的人群,我们也应该逐一分析。
预算:大容量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讲当前的预算仍然过高,保守预算的用户,128GB依然是第一选择。
性能:我们今天的内容已经很好的诠释了大容量SSD所拥有的多条优势,同时这些优势也在让市场向下倾斜,让更多用户可以享受到上游的产品,那么在预算范围内,大容量必然是第一选择。
长远性:大容量产品市场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规划,消费者认知少,市场给予的普及力度不够,虽然低至900元的价格的确很令人心动,但背后的风险谁来担当的。水分压力是目前甚至未来240GB以上容量产品威胁之一。
离假期越来越近了,会有一部分消费者集中选购硬件产品,那么了解产品线行情趋势以及实用性,对于我们采购一台高性价比的电脑十分有帮助。如果你对固态硬盘选购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用户评论中及时与我们交流,我们短期内会推出迎合读者热点的选购文章继续为您答疑解惑。
最后要说的是,除了固态硬盘以外,很多硬件产品都是在极小的价格差距内拉开性能优势,希望消费者能够对放开一些预算,尽量换取最大的收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合字B2-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Copyright(C) cfan.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周涛律师&&
&&(总)网出证(京)字第047号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避免被忽悠,固态硬盘快速入门购买手册
来源:作者:陈骋责编:刀马
固态硬盘(SSD)如今已经不是新鲜的玩意,这几年来普及速度非常之快,固态硬盘是由可擦写的存储颗粒组成的新形式存储产品,可以用于台式机、笔记本上,由于存储介质的改变,大大提升了存储速度。但是仍有不少用户面对固态硬盘持有怀疑或不解,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迟迟不肯购买固态硬盘,这次笔者就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固态硬盘的小知识,帮你了解、挑选、使用固态硬盘。(I)为什么要买固态硬盘?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因为目前很多用户还对使用固态硬盘有疑虑。笔者认为,除了价格贵,固态硬盘相对机械硬盘是没有任何不如的。这段内容是为了打消对固态硬盘仍有疑虑的用户而写,如果你已经了解并下决心购买固态硬盘,完全可以忽略这段内容。固态硬盘的物理构造:在一块PCB焊上存储和控制芯片,没有机械部件。在购买固态硬盘前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固态硬盘到底比机械硬盘好在哪里?固态硬盘由于物理构造上的不同,简直比机械硬盘好太多了:它的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发热低、结实、抗震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性能衰减低。实际上,目前市面上的固态硬盘,如果不出现故障,一般个人正常使用完全可以用五年以上。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电脑越来越慢,这就是机械硬盘的结构导致的,使用马达驱动磁盘转动,由摇臂控制探针读取/写入,这样的工作形式导致时间久了必然会因为机械磨损、老化而降低运行速度。而固态硬盘由于是通过电路直接读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完全不会因为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速度,直到由于存储单元物理擦写次数达到极限而完全损坏。Q: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A:速度快、小巧、耐用。Q:固态硬盘只是开机快吗?A:并非如此,除了开机启动时间短之外,固态硬盘在运行、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包括软件、游戏等等)的速度都远远快于机械硬盘。简单的说,就是你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固态硬盘带来的改变。Q:固态硬盘到底比机械硬盘快多少?A:在持续读写速率上,固态硬盘是机械硬盘的3~5倍,随机读写速率上,可达7倍以上。综合下来,日常使用中至少可以快3倍以上。比如,解压一个很大的压缩报文件,机械硬盘如果需要半小时,固态硬盘可能仅需不到10分钟,读取游戏的时候,机械硬盘需要超过1分钟,固态硬盘则仅需20秒。这些体验当你没有使用固态硬盘的时候并不会了解,但是一旦用过之后,99%的用户都表示难以再忍受机械硬盘的速度。Q:那固态硬盘有什么缺点吗?A:价格贵,除此之外没有了。目前机械硬盘大概是2TB=500元,约合0.25元/GB,而固态硬盘大概是256GB=700元,约合2.73元/GB,固态硬盘的单位价格约是机械硬盘的10倍左右。Q:固态硬盘可靠性是不是比较差?A:有一家国外网站做过存储产品返修率的统计,结果显示固态硬盘故障率反而低于机械硬盘。没有100%不出问题的电子产品,但是现如今技术已经很成熟,说固态硬盘不可靠、容易出无问题,是毫无根据的。(II)固态硬盘要如何使用?除了对固态硬盘本身特点不了解之外,还有很多人是对固态硬盘的使用方法存在疑惑。“什么,要使用SATA III接口?要打开4K对齐、设置AHCI模式?好麻烦,我还是不用了吧。”其实,关于需要对固态硬盘进行设置,已经是很久以前的问题了,08年以后的电脑基本已经都是带有原生SATA III接口、默认开启AHCI模式,无论Mac OSX还是Windows 7/8/10在安装时会进行4K对齐。也就是说,现如今的软硬件早已对固态硬盘做好了一切准备,你只需要装上用就行了。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执意要在用着XP或更老旧操作系统和古董老爷PC上边安装固态硬盘的极端用户,请去百度寻求更多帮助吧,恕本文篇幅有限,不能给予详细解答。Q:固态硬盘到底怎么使用?A:对现如今99%的电脑来说,装上就用,和机械硬盘一样。前提是5年内生产的PC,Win 7及以上操作系统。Q:使用固态硬盘还有什么其他要注意的吗?A:真的没有了。(III)如何挑选固态硬盘?近年来固态硬盘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推出固态硬盘的厂商有超过百家,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品牌也有几十个。那么,每个品牌又都拥有数个型号、容量,在挑选时颇为棘手。那么,我们该如何挑选呢?首先,请容许笔者对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固态硬盘进行一个大体分级排名:Q:什么牌子的固态硬盘好?A:笔者个人认为目前固态硬盘的品牌分级如下:顶级品牌:三星、英特尔推荐型号:三星850 EVO 120GB SATA接口固态硬盘&京东&售价369元专业品牌:金士顿、OCZ、英睿达、浦科特推荐型号:金士顿V300 120GB SATA接口固态硬盘京东售价359元OCZ ARC 100 240GB SATA接口固态硬盘京东售价629元可靠(大厂)品牌:闪迪/东芝/威刚/创见/金泰克/金胜/建兴/影驰等三星和英特尔是市场上最值得信赖的固态硬盘品牌对上边这个排名的理由如下:首先,我们要了解固态硬盘的组成元素,一颗固态硬盘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存储芯片、控制器、固件和软件。除此之外还有售后服务、品牌保障等因素包含在产品中。购买一块固态硬盘,以上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因此,结合软硬件资源/技术、企业规模、市场渠道、售后服务等多个因素,笔者进行了以上排名。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你需要极致性能和万全的保障,对固态硬盘没有太多了解,对价格也不在意,购买三星、英特尔是首选。他们作为最上游厂商,常年走在业界最前沿,是新技术、新产品的领导者,实力雄厚,他们的产品就是最先进、最卓越的代名词。同时,雄厚的企业实力也保证了用户可以享受最充分的售后保障,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你会得到最好的服务。当然,即便是购买一线品牌,也不意味着适用中完全不会遇到问题。没有任何产品是可以保证100%不出现故障的。虽然英特尔的技术、服务都很强,但是由于产品定位高、价格高,因此并不畅销如果你希望在价格和品质之间寻求相对的平衡,你并不差钱,但想把钱花的相对合理,那么专业存储品牌的产品给你带来的体验与一线差距并不大。他们之间的区别更多是体现在行业地位、核心技术掌握的层面上的。相对而言,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准一线的产品,因为他们也是专精于存储产品多年的品牌,技术实力、企业规模和售后也都有保障,甚至,有时候准一线品牌的产品在设计上更激进,性能可能会更强。那么,大厂品牌并不是产品不好,将他们如此定级在稍靠后的原因可能是取决于他们在业界地位、经验、甚至是产品重视程度。比如东芝、闪迪,他们也是专注于存储的世界级企业,但是他们面向零售端的固态硬盘产品并不是自家核心业务,比如金泰克、影驰,他们虽然把固态硬盘作为核心/主要业务,但是进入存储行业时间不够久,或相对来说在供应链中处于较下游的地位。但是他们同样是可以信赖的品牌,同时,这样的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往往具备优势,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更注重成本而非品质。总结:不差钱买顶级品牌,注重价格选大厂品牌,两者皆否选专业品牌。Q:固态硬盘贵的和便宜的有哪些区别?是不是贵的一定更好?A:不同品牌/型号的固态硬盘的价格差异很大,以120-128GB容量为例,最便宜的型号仅不到300元,而最贵的可以超过1500元。它们所采用的芯片等级不同,材料不同,研发设计成本不同,提供的软件支持、售后服务不同,和任何产品一样,都会有便宜的和贵的。笔者在此不建议大家购买最便宜和最贵的型号,而是根据自己预算选择相应产品,最便宜的型号性能会比较差。以120-128GB为例:200-260元之间的产品基本使用了最低级别的芯片和廉价控制器,固件也毫无优化,使用时会感觉速度较慢,体验很不好。而300~400元附近的价位,在产品品质上已经有一定保证,至少不会用最烂的东西做出一张盘,但是,从用料级别来看,它们也只不过是稍好,而不是最好的。400~600元的产品,则基本上已经是最好的个人消费级SSD了,性能上已经与顶级产品无异。600~800元的产品,除了性能之外,产品寿命、售后方面也更加强大。至于800元以上产品,则已经超出民用范畴了,更多是为企业级用户设计,一般个人不需要考虑这个价位的产品,因为你完全用不到。仍然是以120-128GB为例,如果注重价格,也要元至少300元这个价位的,除非真的就差那几十块钱,或者是批量采购,极为注重成本,但是要知道节省下来的资金注定要付出代价。400-600元的产品则在性能、价格上取得了平衡,基本上在使用体验上与600元以上的产品也不会有差异。600-800元的产品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更多购买的是品牌保障方面的附加值。同理,选择其他容量的硬盘也是一样的道理,最便宜的和最贵的都不推荐购买。Q:现在固态硬盘都有哪些接口?不同接口的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A:目前固态硬盘最常见的接口是SATA III,除此之外还有mSATA和M.2、PCIe等接口。其中SATA接口是最为主流的接口,在台式机、笔记本上通常都用这样的接口。而部分笔记本可能会没有SATA接口,而提供了mSATA或M.2接口。目前SATA III接口速率上线是6Gbps,尽管M.2的接口速率标准达到10Gbps,但是由于很少有为新标准重新设计的控制器,因此尚无零售版本的产品,只有个别OEM散装型号流入市场,也就是说,目前不同接口的固态硬盘性能上并没有区别。如果是这样,需要先查询笔记本的规格参数,再决定购买哪种接口的产品,尤其是笔记本,要考虑清楚接口类型和数量。而PCIe接口只能在台式机上使用,占用显卡插槽,速度更快,通常为发烧玩家或企业级用户设计。Q:我该购买多大容量的固态硬盘?A:根据你的日常使用情况和预算而定。笔者认为最好还是要240-256GB这个级别。除了操作系统、必备常用软件之外,还可以装一些常玩的游戏或大型软件。而如果资金确实紧张,硬盘空间需求也不那么大,120-128GB也可以。至于预算更充足的用户,480-512GB甚至更高容量、多块硬盘也没有任何问题。目前比较主流的使用方式就是固态硬盘作系统盘,在附加一块大容量机械硬盘做存储盘,放置游戏、电影、音频等文件。对于笔记本用户,则需要考虑硬盘位数量,如果只有一个硬盘位,最好还是240-256GB容量,120-128GB很可能会不太够用。此外,240-256GB的性价比也高一些,比120-128GB贵不了多少,但是容量高出一倍。以英睿达BX100为例,120GB价格为499元,而250GB只贵了100元,为599元。英睿达BX100系列250GB SATA III接口固态硬盘京东599元&&购买链接(28人感兴趣)(IV)补充篇:关于固态硬盘的其他问题以下是关于固态硬盘的一些Q:为什么固态硬盘的容量有所不同?如120/128GB、240/250/256GB?A:由于控制器的不同设计,或出于芯片特性的考虑,有些方案会将一部分空间用作冗余计算,保证产品速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实际可用空间会有一些不同,比如120或128GB,240、250、256GB,他们之间的差异就是容量,特性、性能、质量没有必然关系,不必纠结于此。Q:下载毁固态硬盘吗?A:只要是使用,肯定会消耗硬盘,以现在的情况来说,一般用户正常的下载使用对硬盘使用寿命没有太大影响,无需为此担心。Q:需要定期对固态硬盘进行维护吗?A:基本不需要,目前固态硬盘固件中都有对硬盘本身的整理、清理机制,此外由于物理构造的不同,即便长时间使用积累了大量碎小文件,也不会显著降低硬盘的速度。一般情况下使用2、3年或更久性能也不会有多少下降,如果发现有未知的因素性能明显下滑,可以进行一次全盘物理擦除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操作不宜频繁进行,会大幅降低硬盘寿命!操作方式请使用硬盘附带软件工具或通用工具进行)除此之外,不需要玩家手动进行维护。Q:固态硬盘可以用作移动硬盘吗?A:完全可以,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和2.5英寸的硬盘一样可以装在移动硬盘盒中当做移动硬盘使用。也有直接用固态硬盘做的移动硬盘出售。--------------------------------------------------------------------------------如果你是对预算不太在意,追求最顶级品质的用户,那么最后笔者推荐四款高端产品:Intel 730 240GB SATA III固态硬盘京东售价999元三星850 PRO 256GB SATA III固态硬盘京东售价1299元OCZ VECTOR 180 256GB SATA III固态硬盘京东售价999元浦科特M6Pro 256GB SATA III固态硬盘京东售价999元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买大容量邮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