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如果没有太阳地球温度会怎么样`当黑夜永远

& “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⑦小群困惑了起来。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4分)【小题2】赏析第(15)段画线句,谈谈其含义。含义 &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6分)【小题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小题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2分)【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群父亲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小群父亲的人生理念?&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5-浙江象山县丹城实验初级中学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4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这个方面概括。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情节内容,从表达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特点和父亲对儿子的影响等方面来理解划线句子以及加点词的含义。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有关“买书包”的情节内容,根据“父亲”当时的具体情况分析理解其心理活动,说明某一种理解的理由。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作品内容,了解父亲的心愿是什么即可作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⑦小群困惑了起来。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____。”【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4分)【小题2】赏析第(15)段画线句,谈谈其含义。含义____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____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____(6分)【小题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小题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2分)【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群父亲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小群父亲的人生理念?”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文章(21分)《父亲》 关宏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⑦小群困惑了起来。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____。”【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4分)【小题2】赏析第(15)段画线句,谈谈其含义。含义____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____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____(6分)【小题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小题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2分)【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群父亲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小群父亲的人生理念?”相似的习题。黄灿然 | 现在让我们去街上爱任何一样东西
| 现在让我们去爱街上任何一样东西 |
黄灿然《奇迹集》
黄灿然,摄影:廖伟棠
它(指《奇迹集》)
对我而言是奇迹。毫无准备,毫无来由,毫无预兆。它把我原来的一切全部漏掉,却又同时在一颗颗一粒粒重拾起来。如果说,早期诗是“看山是山”,中期诗是“看山不是山”,那么《奇迹集》便是“看山又是山”。在语言上,是出了语言。这并不是说它完美了。它恰恰是不要完美了。这不要完美可能带来完美,也可能带来不完美,但都是附带性的,因为完美不是它的准绳或尺度或目标。实际上这是我写诗以来第一次解除了完美的束缚。我处于无情绪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处于“全诗”的状态,如同一湖静水,任何风吹草动或叶子飘落或阳光的温暖或没有阳光的阴凉,都使它起反应,都是诗。我自己对写诗的态度也与此相吻合:以前,总是害怕写不出诗,但《奇迹集》却是诗自己找来。以前是我在写诗,现在是诗在写我。在这里,声音降为语调。
《奇迹集》诗选
Ⅰ 世界的光彩
我常常想,如果有来生,
我下一辈子就不做诗人了。
我不是后悔今生做诗人。不,我做定了。
我是带着使命的,必须把它完成。
但如果有来生,如果有得选择,
我下辈子要做一个不用思考的人,
我会心诚意悦地服务人群,不用文字,
而用实际行动:一个街头补鞋匠,一个餐厅侍应,
一个替人开门提行李的酒店服务员。
我会更孝敬父母,更爱妻女,更关心朋友。
我会走更多的路,爬更多的山,养更多的狗,
把一条条街上一家家餐馆都吃遍。
我将不抽烟,不喝咖啡,早睡早起。
我可以更清贫,永远穿同一件外衣;
也可以更富裕,把钱都散给穷苦人,
自己变回清贫,永远穿同一件外衣。
一个拥有我现在的心灵和智慧
又不用阅读思考写作的人
该有多幸福呀。我将不用赞美阳光
而好好享受阳光。我将不用歌颂人
而做我所歌颂的人。
——就像此刻——
你的神采正被你身边的乘客悄悄羡慕着
日常的奇迹
当你在譬如这个巴士站遇见譬如这位少妇,
她并不特别漂亮却有非凡的吸引力,
你想爱她你想认识她你希望待会儿能跟她
同乘一辆巴士坐在她身边然后跟着她下车哪怕是
仅仅远远望着她的背影看她进入哪一幢大厦
打开哪一扇幸福的家门;或譬如这位老伯,
他脸色安详好像已看见了天堂的树冠,
他头上的羊毛帽温暖纯朴,他眼里
含着使你想做他的儿子的慈光,
他瘦弱的身体再次使你想做他的儿子
以便好好照看他用无限孝敬的语言
轻声跟他说话,扶着他回家;
啊,他们,那少妇和那老伯登上同一辆巴士,
使你失落又惆怅,同时洋溢着幸福,
当你的巴士驶上高速公路,大海耸现,阳光宁静,
你多想赞美多想感恩。你确实应该赞美
应该感恩,因为你目睹了日常的奇迹,
那是瞬间的奇迹,你随时会遇见你自己随时
也在创造的奇迹:那少妇一直是痛苦的,
她跟丈夫跟家公家婆天天吵架,跟同事合不来,
对自己感到厌恶,无穷和无端的烦恼正纠缠着她,
陷她于绝望的深渊;那老伯儿子烂赌,女婿包二奶,
老朋友和旧同事走避他,因为他又穷又不幸,
他出来是为了散散心,为了躲开老伴的唠叨;
但有那么一些瞬间,例如在大街上,
一些别的事物吸引着他们,或一阵风吹来,
或刚才在路上照了五分钟阳光,使他们身心放松,
不再想家人,不再想自己,不再想人生,
不再想账单,不再想电视连续剧,子女的学业或前途,
乡下的穷亲戚,楼上没完没了的装修,
隔壁另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子女无日无夜的争吵,
于是像一艘饱经风吹浪打的船驶进港湾,
他们归于平静,找回自己的灵魂和感觉,
恢复了生命力,恢复了身体的光亮,并在瞬间被你看见
使你想赞美想感恩使你置身于生命的光亮中,就像此刻
你的神采正被你身边的乘客悄悄羡慕着。
听着:生活像一个火炉,
有些人围着它坐,享受温暖,渐渐感到疲乏,
渐渐把含糊的话留在唇边睡去。
另一些人在户外,在寒冷中,
他们甚至不用走近炉火,哪怕只远远地
看见火光,已感到一股温暖流遍全身。
听着 生活像一个火炉
Photo by C, HK
我不抱怨黑夜
我不抱怨黑夜,出于工作
和性格的需要,我适应了黑夜
并爱上黑夜,就像我适应了生命
并爱上生命。我爱黑夜
爱到黑夜边缘,我爱黑夜
爱到白天。就像总得有人做男人
有人做女人,我在黑夜王国里
做在黑夜王国里该做的事情。总得有人
在黑夜里听巴赫和马勒,总得有人
迎接黎明迎接晨光,总得有人
天一亮就下楼走走,看看街上
刚醒来或仍在睡着的店铺,总得有人
在早上八九点钟上床,在梦中
听见真实世界或梦中世界的噪音,总得有人
下午才起床,逢休假傍晚才起床
到茶餐厅喝一杯热咖啡,然后
混在下班的人群中,假装自己刚下班
正要回家,或正在回家的途中,
顺便逛逛超级市场,买些菜,
买些面,买些鸡蛋,然后回到街上
无意中抬头,看见远方峰顶上
黑夜又已降临。
@我适应了黑夜 并爱上黑夜@
就像我适应了生命 并爱上生命
黄灿然,摄影:廖伟棠
快凌晨两点了,我走路回家
经过天后地铁站附近一个休憩处
见到两个年轻人,一个背着旅行包,
正坐在长凳上聊天,他们那促膝谈心
推心置腹的劲儿,让我想起年轻时
我也曾在这样的时辰和环境,这样忘我地
同朋友聊天,因为我们的家都既小且挤。
他们正不自觉地领受着贫穷赠予的幸福,
不方便带来的自由,他们正创造着
将来要领受的美好回忆——这回忆
被我预先观看,预先领受。
此刻,在上帝那幽暗的人类地图上
他们一定是两点微光,摇曳着。
消逝又重生
风在我身边消逝,又从我背后重生;
下午的阳光在高楼大厦下消逝,
又从高楼大厦上重生;那片白云
从天空深处重生此刻正在消逝
又开始重生;从我灵魂的最深处
一个个意念消逝又重生,有的还没消逝
就又重生,刚要重生又消逝;我的身体组织
一颗颗一粒粒消逝而我的灵魂
一丝丝一缕缕重生。我相信某一天
我在我眼前和我看不见的
消逝又重生又消逝了不知多少回的事物中
消逝了,而我现在是他的重生。
/消逝又重生又消逝了不知多少回的事物/
现在让我们去爱一个老人
现在让我们去爱一个老人,
就让我们走进前面这家茶餐厅。
斜对面那位穿圆领运动衫的老伯,
两鬓斑白,额头有几条清晰的皱纹,
表情平静,目光幽深,隔一会儿吸一口烟,
嘬一口咖啡,在吸烟嘬咖啡时眉睫微颤,
他已经清闲得没有清闲这个概念了,
你看他慢慢举起手来,那永恒的姿态。
他天天这么孤独,只有他的表情
和动作陪伴着他,你甚至会觉得
这些也不属于他,看,他目光在别处,
他的灵魂也许正在高处等待他,来不及了
如果你还不快点爱他,动用你所有的感官
给他予热烈的暗示,恳求他多留一些日子,
一个连他的表情和动作也不属于自己的人
他的存在已趋于透明,他在世上的任何时刻
都包含特殊的意义,都是对我们的祝福——
看,玻璃门外一辆双层巴士驶过,把阳光
反射进来,使他脸膛一闪,神采奕奕,
在我们恍惚的瞬间把我们也照亮。
「他天天这么孤独,只有他的表情
和动作陪伴着他」
Photo by C, HK
现在让我们去爱一个女人
现在让我们去爱一个女人。让我们上街吧。
但是还没上街,瞧,这女人刚乘电梯
从哪一层楼下来,手里牵着小女儿,她背着小书包,
迈着快快的小步,穿着洁白的校服,
像我女儿小时候,我总是这样牵着她的小手
送她上学,多甜蜜的回忆!再说这女人,
她在赶送女儿,赶上班,她像任何像她这样的母亲
来不及作太多的打扮,但干净,有活力,
一头黑发,草草在脑后用橡筋打个结,
洁白的颈上散落一绺绺幼毛,
洁白的耳朵也散落一两绺幼毛;
快她两步,从侧面看看她,
她双乳细小那是因为辛苦的缘故,又因为这辛苦的缘故
它们看上去多美!她两唇薄薄的,
鼻子微翘,浸出微汗,就快形成一颗晶莹的汗珠;
细眉毛,黑睫毛,大眼睛,目光专注向前
但似乎已觉察到有人在欣赏她——噢不要
从正面看她了,那样她会不自在
而你也会神不守舍!
Photo by C, HK
现在让我们去爱街上任何一样东西
现在让我们去爱街上任何一样东西——
这红绿灯闪烁;这药房的招牌
在白天的喧腾中不惹眼,但如果是在清晨
街头荒凉的时候,它会竖立在那里,像一个男人
一大早醒来,穿一件白背心呆立在阳台。
这些水果,橙、木瓜、水晶梨、苹果、菠萝、奇异果,
你都想捧些回家供起来,因为它们都新鲜得活生生,
让你不忍心吃或舍不得吃。这些蔬菜,白菜、油菜、苋菜、
红萝卜、绿豆芽、青瓜,也新鲜得让你想起自己还是个单身汉,
而拥有一个家庭的幸福感似乎已触手可摸。这条私家路
只是对汽车而言,对人它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像你我这样
一无所碍地穿行,但奇怪它竟像我们的私家路似的,
瞧此刻只有我们在走,使得两边那些涂上蓝油漆的栏路石
也显得井井有条像一个个立正的海军士兵。让我们往回走吧,
你看那山边绿里透亮!天空多辽阔!白云在奔跑!
风吹过那棵大榕树,树叶层层叠叠,摇曳不已。
而我们还没说到我们的眼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贪婪地扫视的行人!
这微张着口的婴儿、这男孩、这女孩、这婆婆,
这人行道,这灯柱,这微凉的铁栏上的抹手布,
这些物质!这些人!这些运动!而我们还没有说到
我们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感受的这些物质更内在的秩序
这些人更微妙的精神和这些运动更广大的节奏!
而如果我所爱的这一切都从我身上认领走一点点
例如一毫克的东西,我将立即溶解,立即消失,
而陪你爱街上任何一样东西的,将是街上任何一样东西:
一线光,一粒微尘,一根藤条,画在纸皮箱上的一个红苹果,
鞋匠额上微渗的汗,婴儿脸上还未成形的浅浅的酒窝,
挂在跟我们擦身而过的姑娘眼睫下的一颗晶莹的泪花。
死神在盯着你,他在跟你赌博
不管你愿不愿意知不知道:
他等你浪费时间。你浪费到一定比例,
譬如半生,你便输了,
他随时爱怎么处置你都行,
他可以立即吃掉你,也可以
继续把你搁着,都一样,
反正你已是他的一部分。
也有些人,过度利用时间:
他们向死神借,然后不还就走掉了。
他们都是早夭的天才,死神最提防他们,
但防不胜防。还有另一些人,
死神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
不浪费时间,不经意浪费的比例
永远那么小,叫死神不耐烦,
终于放弃监视他们,直到他们悄悄逝世了,
人群来哀悼他们,死神才惊觉。
也有些人,过度利用时间
他们向死神借,然后不还就走掉了
我一点不孤独,不是你所想象的,
甚至不是我所想象的。
我的灵魂有很多朋友和将出现的朋友,
主要是过去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的灵魂,
我跟他们交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
他们介绍我认识更多的灵魂,川流不息,
我穷于应付!我不断深入更神秘的领域,甚至
与日夜交谈,与时刻交谈,与川流交谈,
与神秘交谈。我的世界大于这世界。
我的肉体也一点不孤独,不是你所想象的,
甚至不是我所想象的。
我在大街上,人群中,同事中,朋友中,家人中,
我凌晨走路回家,在黑暗中,在霓虹灯下,
经过一棵棵树,经过一根根电线杆,
经过寂寞的公园,经过热闹的夜店,
经过巴士站,经过一幢幢高楼,高楼上
人们正甜睡着,我感到他们的呼吸,
夜空美丽,我感到自己被垂爱着。
《奇迹集》最初由作者以复印形式装订十来册送给朋友,很快便传阅开来。后来民刊《新诗》以专辑形式独立出版,半年后即重印。2012年由“副本制作”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正式出版,加印三次,一时洛阳纸贵。由雅众文化策划出版的《奇迹集》(增订版),增加了之前版本未收录的四十余首诗,作为“集外诗”。
生于一九六三年,名字是母亲从邻村一位有学识的人提供的很多个名字里挑选的。
出生地,按当时的称呼,是福建省泉州市罗溪公社钟山大队晏田生产队。晏田是一个高山里的村子,四面环山,只有十六户人家。小时候已能感到生活在半空中,后来回忆起来就更是如此:也即,外面的世界意味着下面的世界。
就读五里外的邻村大路脚小学,每天来回四趟。就读十里外小镇上的罗溪中学,寄宿。
七八年尚在高中二年级时,与两位姐姐一同移居香港。在制衣厂当工人。八二年利用工余时间进夜校学英文。八四年春到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补习三个月。
八四年秋入读暨南大学新闻系。认识当时已毕业但仍在等待毕业分配的上海诗人沈宏菲,并由他介绍加入他创办的红土诗社。开始写诗。诗作于秋天发表在黄震平主编的《红土诗抄》第二期。八五年接手红土诗社和接办《红土诗抄》。认识广州诗人和小说家李苇,受其教益;与中文系诗人陈寅交往频密,切磋诗艺。八五年自印了第一本油印诗集《今天没有诗》,其中一些诗发表于西藏《拉萨晚报》和香港《大拇指》等。八七年出版油印诗集《某种预兆》,里边的诗后来发表于北京《十月》和香港《八方》等杂志。八八年大学毕业,自印诗集《总结生活》(手抄复印)。八九年自印八行诗集《诗六十首》(手抄复印);写一批十四行诗;译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手抄复印),后来刊登于《南方诗志》。一九九○年译首批卡瓦菲斯诗,后来发表于《南方诗志》;同年任职香港《大公报》国际新闻翻译至今,工作生活二十年如一日。
黄灿然,摄影:韩见
翻译 像写作一样也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我觉得这几年我翻译成熟了,主要是翻译步骤能够做到严密起来,例如反复的校对,而这是需要巨大耐性的,这巨大耐性不是随便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便发现认真严谨的译者是很少的,于是更感到有责任继续做,而且做得更多,尽管在香港替内地出版社做翻译,稿费之低只够每天买半包烟,半年严肃翻译的报酬不及一周商业翻译的报酬。这意味着译得愈多就愈穷。而我真的愈来愈穷了,跟朋友吃饭时也不太敢跟他们争埋单了。我常常思考佛的一些简单事迹和形象,并发现一些深意。例如佛觉悟之前与觉悟之后的唯一差别,就是觉悟前他一切都是为自己,觉悟后一切都是为别人。我提到佛,是因为我这个领悟是先从翻译中初步获得的。有一天我觉得活着实在是很累的,不是说我贪图安逸,相反,安逸对我毫无吸引力。但我突然想到,既是这样,那么我何不就多做翻译,把下半生都用来服务别人。这样下了决定,便顿然轻松起来。这种一定程度的无我,反而使我看到世界的光彩,并顺手变成诗——对诗,我也是有一天发现写诗毫无意义,可正是在这毫无意义之中,如果还有能够打动我去写的,那必然是有意义的,于是真诗便来找我了。如果我说我写诗是为别人,会使人觉得狂妄,自己也不太敢相信。但翻译是实实在在需要付出的,实实在在辛苦的,就我而言是实实在在感到是在服务别人的。但同时,如果我没有充沛的精力,又怎样服务别人呢。而这充沛的精力,又——并不奇怪地——恰恰源自翻译本身。我早已学会在翻译中获得平静、专注。就繁重的校对而言,最初是可怕的,但现在它反而成为最大的乐趣,是服务别人的最大回报。对我而言,翻译是简单而有效的修持,是一种活跃的静坐;甚至,它也为我写诗提供最佳条件——我所谓无情绪,如同一湖静水,正是翻译带来的。完成一个翻译任务,离开一会儿翻译,便风吹草动,叶子飘落……
译诗对我而言,是像创作那样,有所感而译。我译的是打动我的诗和诗人,尚有不少打动我的诗和诗人是我不敢译或暂时不敢译的,因感到译出来的效果比不上自己受打动的深度。我是在平时广泛阅读中遭遇我所译的诗人和诗,而不是二手的。我说的二手,是指一种普遍的现象:译者译某诗人或某首诗,并不是自己从阅读中发现的,而是先受了别人的译文打动然后找来原文并参考原译文重译,并试图改善别人的版本。这样译的时候,译者的注意力转向文字的讲究和比较,而完全没有我所称的那种先被打动。即使不是重译别人,而是看了别人译的某诗人而被打动,于是找来那诗人写的其他诗来译,而自己却并未被这些要译的诗打动,也仍属于二手感受。这种翻译我认为意义不大,就像写诗时没有深刻的感受力一样没有意义。相反,即使以前已有很多译本,但译者在读原文时受打动并翻译之,而不去理会已有译本,这也是第一手感受的翻译。同样地,即使是转译,如果转译者是被原译打动并转译之,仍是第一手感受的翻译;相反,即使从原文翻译,而译者并未被所译的诗打动,仍是第二手感受的翻译。另外,我们鉴别一位译者有没有第一手感受,一个指标是译者是否为我们介绍新的外国诗人并吸引我们,或以前已有人译过但我们读了没感觉而这位译者的版本却使我们对那个或那些诗人有了全新认识。
黄灿然,摄影:廖伟棠
一九九八年我经历一次启示式的转变。在一九九七年完成长诗《游泳池的冥想》之后,又一个阶段结束了。在尚未有新方向时,我写了《中国诗人》的开头四行和《城禁》的开头八行,都没有继续下去。主要是没把握,不如期待中满意。一九九八年,差不多半年后,我偶然打开电脑档案,突然来了一股气,就把它们完成了。几位朋友看了之后都说好,而且那种反应不是一般的好,他们的意思大概是,这是一种新东西。这两首诗开启我一九九八年至二○○五年的创作。我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别人的批评可以不理,但别人的重视不可以不理。
《奇迹集》的写作是另一次启示,与一九九八年的转变相似。不过,这一回是由我自己完成的。在写作《奇迹集》之前几个月,差不多是之前一年,有一天我晚饭后到公司附近散步,想到几个句子,回来便匆匆开了一个电脑档案记下来并存起来,后来便忘了。但这首未完成的诗中那个场景却隔一段时间就浮现脑中,只是这些时候常常是在路上或别的什么地方,不能使我立即打开电脑找出那几个句子。有一天我坐在电脑前,想起这首未完成的诗,便花了十多分钟找出来。但我发现诗是不能修改的,其匆匆记下的散文化长句也是不能修改的,一弄成我平时写诗的句式,便面目全非。于是,我便让它保持原貌,并顺着原来的节奏补了几句。然后,奇迹便发生了,一首接一首地写。我想,如果我不是匆匆记下这首未完成的诗的片断之后便匆匆忘记它,忘记了近一年,而是即刻把它完成,则我肯定会按我当时写诗的方法和句式完成它,把它变成一首很一般的诗,即使写得很好,也只能是我原来风格的延续。后来这首续写的诗虽然不算好,却开创了一种新节奏,并带给我不是一批或一组诗,而是一本全新局面的诗集。但“奇迹”指的并不是这首续写之诗引发的一切,而是指我在那几个月中处于一种“当下”和“全诗”的时刻,仿佛眼帘上一片梦幻的薄膜脱下,那“看山不是山”的薄膜脱下,世界呈现其真面目。这本诗集尚在发展中,我不知道它将来会写到多大,其结构会怎样生成。现在我只是连粗略也说不上地编排一下,给予它一个暂时的形状。
二○○九年四月
本文摘选自《奇迹集(增订版)》,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18
| 黄灿然(1963—),诗人、评论家、翻译家。生于福建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198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曾为香港《大公报》国际新闻翻译。著有诗集《游泳池畔的冥想》《我的灵魂》《奇迹集》等;评论集《必要的角度》《在两大传统的阴影下》;译有《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卡瓦菲斯诗集》《里尔克诗选》《巴列霍诗选》《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苏珊o桑塔格《论摄影》《关于他人的痛苦》《同时》,库切《内心活动:文学评论集》,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米沃什《诗的见证》等。
# 飞地策划整理,转载请提前告知 #
首发于飞地APP,更多精彩请前往飞地APP
编辑:颖川 | 实习编辑:程陌
本期编辑:翠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个高品质的文艺青年文学艺术阅读社区
致力于推广与传播诗歌艺术的独立文化品牌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如明天没有太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