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后长期在深发展股票还有必要在深买房吗

您好, []|
深发展今日更名 从此不能再和你“深发展”了
  “只想和你‘深发展’”这句流传已久的广告语,今日起可能要改成“只要你‘平安’”了。  昨晚一则公告宣布,深市“天字第一号”深发展正式更名,曾经在股市上叱咤风云22年的深发展今起更名为平安银行。虽然有关深发展改名的争论,已经扰攘1年多,但是真当它完成使命,离开历史舞台时,仍让不少老股民唏嘘不已,有股民形容深发展的历史“比黄金还珍贵”。  深发展今日更名  昨晚的公告称,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日召开的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更名的议案》,同意本公司的中文名称由“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Co., Ltd。”变更为“Ping An Bank Co., Ltd。”。日本公司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毕相关变更手续,并取得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由“深发展A”变更为“平安银行”。这也意味着“深发展A”成为历史,“深市老五股”就仅剩万科A一家。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开始试营业,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等5只股票先后诞生,由于这五只股票于深交所试营业前就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公开柜台上市交易,史称“深市老五股”。  22年437倍回报  深发展的历史,是深圳乃至全中国经济奇迹的见证,也是中国股市的见证。1987年,深发展作为我国第一家由国家、企业和私人三方合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并在全国首次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  1988年4月,深圳证券公司成立,深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只挂牌流通的真正意义的股票。日,深发展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代码91年8月深圳股市几乎崩盘,9月7日深圳市政府决定救市。仅用2亿资金,狂拉深发展,成为撬动股市的支点,成为广大股民的“梦中情人”。到1997年底,深发展以181亿市值,可流通股份10.72亿股,成为中国股市第一大股。当时,深发展被认为是深圳市场的“定海神针”。  深发展不但在证券市场翻江倒海,给钟情于其的老股民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按复权价算,深发展2007年曾到1158元的最高价,目前为437元。也就是说,当初如果你拿1万元投资深发展,那么时至今日,便可有437万元。  股民致富经 第一桶金8万变150万  深发展不仅仅是一只股票,也是一代人最初完成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现在已经是一家制鞋厂老板的张乐涛向记者表示,早在1997年的时候,从河南到深圳来当出租车司机,在朋友的带领下,他懵懵懂懂买了2万股深发展,当时花了差不多8万元,“当时还是纸质的股票,朋友只是告诉我能赚钱,于是我把一年攒下来的钱全部投了进去,我是差不多300元的时候出手的” 记者计算了一下,张乐涛总共赚了差不多150万元。就此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如果不是当初这只股票,我现在可能还是深圳这个城市中普通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张乐涛表示。“我现在偶尔也会买下深发展,但不指望赚大钱,但是总觉得对它感情很深,如果市场大跌,就会忍不住买一些。”许多最早的深圳人与张乐涛有类似的经历。深发展“原始股”的神话,甚至现在仍在流传。最早深发展发行股票,为完成任务,需要“党员干部带头”,有单位甚至个人出钱0.5元,单位补贴0.5元,许多人被强迫成为富翁。深圳“活雷锋”陈观玉当年为支援国家建设,用2万元存款买深发展原始股,几年后带来超过百万的收益。  1996年,深圳有位知名股评家叫陈钢,他在电视上大呼“发展发展再发展”,“我恨不得把自己名字改成陈发展”,从而成为股民心目中的明星。观念上看,这是最早股民“价值投资”思想的萌芽。  股民发帖惜别 “以后和谁深发展呢?”  昨日,有关深发展正式更名平安银行的帖子被置顶在股吧的头条,有股民在的股吧发帖道:“伴随中国股市走过血雨腥风22年,再见了伟大的深发展!见证一代人的潮起潮落,深发展华丽锐变平安银行再续征程!向深发展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字里行间满是怀念之情。  股民邬蔚涛说:别了深发展,不忍说再见!一段比黄金还要珍贵的记忆。  股民“晖-太郎”表示:这段岁月我不会忘记,再见SDB,再见深发展A,再见000001。  股民“崔光杰”说:终于还是来了这一天,从此再没有与你深发展。“深发展A”日A股更名“平安银行”,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起点。  网友plusgo说,“这是第一只让我获利四位数的股票,入市买的第二只股票。”  网友“啊啦小鸟”不胜惋惜:“以后和谁深发展呢? ”两名网友还互相以此问候,网友“刘志在上海”向“王小丫与王二小”说“只要你平安!”后者则回复说:“只要有平安,没发展也罢!”  广东今年自发债券86亿元  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个人投资者暂不能买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廖喜张 实习生 曹冠瑶 通讯员 岳才轩) 2012年广东省政府债券规模控制数为86亿元。昨日的“2012年广东省自行发债工作通报会”上,省财政厅透露,今年省政府债券发行仍将继续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借用财政部国债招投标发行系统公开发行。发行只面向各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仍无法购买到广东省政府债券。  债券期限调整为5年期和7年期  据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介绍,86亿元省政府债券中,有5年期和7年期,每种债券发行规模各为43亿元。记者注意到,相比较于2011年,今年在发行规模和债券期限结构方面都有所调整。其中,发行规模由69亿元增加到86亿元,债券期限由3年、5年期延长至5年、7年期。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分析,可能和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密切关系,“这反映了政府有实际的资金需求,希望通过扩大发行规模拉动民间资本投入,稳定经济增长。”曾志权也坦言,主要是“债券期限较长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债券资金现金流”。林江同时认为,财政收入的增长缓慢,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政府的还债能力,但把还债期限延长,能减轻政府还债压力。  个人投资者暂不能购省政府债券  据了解,年,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和自行发行的方式,广东省已累计发行了5期广东省政府债券,总计金额223亿元(其中,自行发债69亿元),经省人大批准,这些资金被用于中央投资地方配套的公益性建设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普通公路发展等重大项目。  而今年,根据财政部要求省政府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将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公益性项目支出及普通公路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投资者暂时仍无法购买到广东省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是可流通的记账式债券,与储蓄式国债不同,不直接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而是面向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发行。  86亿花在哪?  59亿 用于转贷地方使用,包括转贷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公路建设29亿元及转贷市县重点项目建设30亿元  27亿 用于安排省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安排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10亿元和安排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7亿元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广东发布:
平安中山:
东莞时报:
广州日报:
大粤美食:
聊城事 | 
聊城事 | 
结婚啦 | 
妈宝团 | 
车友会 |  
游天下 |  
粤生活 |  
逛港澳 |  
丽人族 |  
网友关注图片评论点击
Copyright &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听深音:年轻人有必要在一线城市买房吗? - 深圳视点 - 奥一社区
您好,欢迎来到奥一网![],新用户?[]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1294|回复: 13
这几天又有个帖子火了,标题是“在上海买房有必要配厨房吗?”
mp_4.jpg (30.01 KB, 下载次数: 19)
11:45 上传
帖子的内容大意是说:在上海买一套总价400万的房子,贷款320万,加上利息291万和各种契税中介费,总共要花700万左右。
mp_13_副本.jpg (31.35 KB, 下载次数: 3)
11:46 上传
一个厨房取40万算,能够下馆子吃16年,省着点吃还能吃30年,而且不用做饭不用洗碗不用水电煤。
用买房子的400万团购一个250元的四星酒店,能住44年,不用打扫卫生不用装修不用买家具,卫生间也省了。
没学区房,孩子不用读书吗?不是还有300万的利息和税费钱嘛,够孩子上十几年贵族学校了。
u=,&fm=21&gp=0.jpg (22.4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但如果你700万买了房,那就只是个房……其他所有的一切,你还要另外掏钱喔。
1-.jpg (18.65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仍然觉得这很扯淡。
make.jpg (10.24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不买房我们怎么享受到大城市的各种利好?”福利与户籍制度挂钩,试问现在哪个一线城市还能靠买房落户呢?不买房你还能申请政府福利房。
“不买学区房小孩怎么读书呢?”如果你想读公立学校,可以租个学区房,或者,省下大笔学区房的钱送孩子上贵族私立学校。
“不买房谁跟我结婚呢?”Excuse me?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make (2).jpg (12.6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不行,我还是要买,我刚需啊!”
webwxgetmsgimg.jpg (16.44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刚需就是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不买不行的那种!”你不知道刚性需求是有条件的吗?当刚性需求被上涨过快的房价破坏后,这个刚性需求就成了…弹性需求。
当然对于开发商而言,“刚性需求”是最方便用来造谣的。他们推崇刚性需求,一方面是要为房价上涨制造理由,另一方面就是要借助强大的话语权忽悠普通购房者。
Cgqg11W4kNSAZGvoAAEOhRqEI7Y156.jpg (68.78 KB, 下载次数: 3)
11:47 上传
不然你以为房价为何在短时间内上涨到远远超过它作为住房的本身价值?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webwxgetmsgimg (1)_副本.jpg (17.39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泡沫有多大?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为1∶300~1∶200。如果租售比高于1∶300,意味着房产价格偏离理性真实的房产价值,房产泡沫已经显现。
深圳是多少?以小编租的一套南山房子来计算,租售比是万……也就是,1:1000。
make (1).jpg (16.03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可是,不买房划不来,房租一直在涨,我在帮房东打工啊!”啥?划不来?还是以小编租的这套算,700万的房子,7000一个月,加上买房的税费和贷款利息,我能租100多年。
“哈喽,房租在涨啊??”房价不涨房租能涨吗?房租跟着房价与通货膨胀在走,我不还是可以租100多年么?
make (6).jpg (10.05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我还是觉得你胡说八道,我买房为了投资,投资不行吗?看多少人都是靠买房致富,躺着赚钱?深圳这么小,每年涌入这么多年轻人,房价才是最坚挺最让人充满自信的!!!”
01_Cmsvt.jpg (19.74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香港地小吗?人多吗?
{3884C1BB-E880-49E0-811D-077F176BBB9F}.jpg (17.07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东京地小吗?人多吗?
{061A464C-D6DB-426B-A71B-DAD}_副本.jpg (22.25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同样的,纽约、伦敦、迪拜都曾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情况。
况且买房投资你得最少买两套,买一套那不叫投资,那叫肛…虚…?虽说确实有大批人因房地产暴富,但此时此刻高位接盘的你,真的觉得买房一劳永逸、房价坚挺不倒吗?
make (4).jpg (10.79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还记得那个明明可以买房致富非要装逼创业的故事吗?10年前80W卖掉的房子10年后400多万首付买回来。
其实这个人一点都不可悲,可悲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认为他可悲。10年前如果不卖那套房子,他就不会走出创业这一步,很可能守着他一天天升值的房子庸庸碌碌过完一生,如果这是深圳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与常态,那么“创客之都”将会处处是这样的场景↓↓↓
001Txl5Fzy6MASnD17N5f&690_副本_副本.jpg (50.47 KB, 下载次数: 3)
11:49 上传
而10年后的今天他虽然亏老本买回了房,但是公司步入正轨,走过最艰难的创业期,以后的发展也许不可限量;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体验了奋斗和成就感,实现了梦想;为城市带来活力和新鲜血液,这特么才叫人生啊!充满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生!
make (3).jpg (16.17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有个朋友跟我说,很多人都羡慕美国人的生活,住独栋大房子,养几条狗或几个孩子,旅行时候说走就走,其实,这样的生活在中国也是可以过上的,只是我们不愿意而已。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愿意跟他们一样用一个一线城市的鸟笼换一座周边小城市的大房子吗?不用摇号买车牌,不拥堵也不限行。
你愿意在大城市过着租房的生活,洒脱随性,说走就走吗?没有“买了房就是人生赢家”的执念,不顾别人的偏见,赚了钱就去做更想做的事。
make (5).jpg (10.87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中国人对“安居乐业”、“安土重迁”真的是有很深的执念的,好像不买房就失去了安全感,不买房就损失了几个亿,不买房就连爱别人的能力也没有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我们肯定都有一个帮我们买好了房或催着我们早点买房的爹妈……
u=,&fm=21&gp=0.jpg (37.12 KB, 下载次数: 3)
11:45 上传
但这种事,他们实在想操心就交给他们操心。
如果在大城市买房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牵绊你的梦想,那就去买好了。相反,就没有必要压上几十年的青春去换一套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和品味而言的房子。毕竟,人生有太多比钱和房子值得我们去追寻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的梦想就仅仅是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子……那只能说,人各有志,奋斗吧少年!
分析的很到位啊
是吗,我觉得也是,不用买房子,租房子就够了
唉,拼死拼活就是为了一套房子
问题是下馆子,国家不会贷馆给你,买房才能贷款。。。。。真正有一套房现金以上的人估计就不爱买房了。。。。。
说得好。。。。。。。。。。
衣食住行原本就是让动物操劳一生的事情,换做人类来操劳一生也没错啦
至于人生目标或者乐趣之类的就看个人了
如今买房不单是住的功能
更多的是升值
变卖后获得巨利。。。。。。。。。。。。。。。。
有条件买房的朋友
买房前不妨细细品味自己的能力
用这笔钱先买房呢?
还是投资创业?
与流动资金如何分配?
完全没必要
说得太正确了,用买房子的400万团购一个250元的四星酒店,能住44年,
不用打扫卫生不用装修不用买家具,卫生间也省了。总的来说,能在一线诚实买房的人都是老板boss级别的人,反正我们这些小市民是不指望了,还是等下辈子吧!:L:L:L:L:L:L
奋斗吧少年!
压力太大了,恐怖!
有钱回农村盖个别墅,剩下的钱来修身养性。
连房都省了
· · ·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4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城中村外来人口的购房意愿研究——以深圳为例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城中村外来人口的购房意愿研究——以深圳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13:49:1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城中村外来人口的购房意愿研究——以深圳为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一个客户经理就是一个深发展
日06:44 来源:
  “飞跃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性战略,一、二期顺利推进,将引领深发展2013年成国内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
  刘宝瑞近来颇为兴奋,时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还精神饱满。
  这份岁末的欣喜,不仅因为深发展在国内第五家推出贵金属延期交易业务,在武汉开了全国第301个网点,从2009年春天开始实施的零售银行5年战略“飞跃计划”进展顺利,更因为他正勾画的零售银行蓝图轮廓已清晰可见。
  12月中旬的深圳,紫金花仍怒放在翠绿的枝头,温暖得有些冬春难辨。这与刘宝瑞在深发展的拼搏状态神似:1998年“抱着朝圣般的心”加入,担任副行长9年,掌管零售银务5载有余,11个年头兢兢业业不分季节与昼夜。
  15日,在1年内连续5次约请之后,刘宝瑞终于放下手头正忙着的事儿,与周报记者详谈了他正部署的深发展零售银行新阵局。他说,过去5年,深发展的零售银行业务是在夹缝中生存,石头上开花,走出了一段异常艰辛却激情洋溢的路。
  “没有激情和勇气,做不了零售银行。”刘宝瑞说,以创新的房贷产品冲击,是5年前在零售银行业务薄弱的情况下,选择的一个进入市场的策略;5年后,在产品研发、团队建设、渠道铺设、技术提升、客户累积等方面已有坚实基础的背景下,“飞跃计划”应运而生。
  “‘飞跃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性战略,将引领深发展在2013年成为国内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之一。”刘宝瑞说,“风雨同舟的团队,让我有这个信心。”
  聊到个人的职业和生活梦想,他停顿了欢愉的笑颜,说,“我的答案很简单,你听了肯定不过瘾”。他只是想,只要在岗一天,就带着他年轻的团队向前奔;而平淡、简单的生活,就是他在追求的理想状态。
  问及最快乐的时刻,他炫耀道,上个月女儿带着优秀的男友从英国回来结婚了。请他推荐一本书,他爽快地说,约翰•奈斯比特的新作《中国大趋势》。
  “约翰•奈斯比特在二十年前写的《大趋势》中的预言没有一条错误。他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刘宝瑞说。
  “我们得往前冲,回头只有死路”
  理财周报记者:深发展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的银行、第一家被外资控股的银行,历来都是关注焦点。但深发展第一次以零售银行的身份被市场瞩目,应该是2006年2月底创新推出住房按揭贷款“双周供”。几年过去了,取得了哪些新发展?
  刘宝瑞:可以肯定地说,5年前深发展的零售业务发展状况,与5年后的今天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坦率讲,5年之前,深发展还是一家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导的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只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延伸。
  当时的团队,主要是做公司业务出身的,没有做零售的经验;当时的渠道和网络也是多年来适应公司银行发展业务而建立起来的,做零售业务没什么基础。但是,我们当时看到了零售银行业务的成长机会,选准了以房贷产品这个对渠道、网络和经验要求相对低的业务为突破口。
  理财周报记者:事实证明,你们成功了,至今在房贷方面的创新优势仍然明显。但据我所知,压力和阻力也不小,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刘宝瑞:是的。从2006年推出“双周供”引爆房贷市场后,我们一直以创新引领市场,后来推出的“气球贷”、“按揭信用卡”、“e卡易贷”等产品,都受到了市场欢迎,逐步建立了深发展个贷产品创新领导者的市场地位。
  但实话说,在金融市场上做产品相对并不太难,难的是把产品优势渗透到零售业务的方方面面,与好的服务一起把客户留住。因此,后来我们着力搭建起房贷、财富管理、信用卡和金融四大零售业务平台,一支强大的专业化队伍也逐步成长起来。
  这个过程中压力和阻力不少,没有激情和勇气,做不了零售银行。我至今还记得日那天,上午“双周供”在北京发布,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月供按揭贷款习惯,立即引起各方争议;我和团队晚上回来开会讨论到凌晨三点,各种担忧都有,但我跟他们说“我们得往前冲,回头只有死路。必须坚定地推下去,责任我一个人担,荣誉大家分享”。就这样,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以适合中国市场客户的方式做零售
  理财周报记者:一路带着激情和勇气走来,现在到了什么阶段了?是大发展的时候了吗?
  刘宝瑞:应该说,在以产品冲击市场的过程,给我们逐步进入并打下零售银行业务的基础留出了时间窗口。
  从2004年底到2009年末,深发展零售存款增长了183%,零售贷款5年来增长了516%。
  我们拥有面向中高端客户群体(富裕客户)的“天玑财富”品牌,并在20个城市建立了301个网点和近4000人的零售团队。
  我最开心的是这个团队非常优秀,零售贷款部总监柳博、理财部总监袁丹旭、信用卡中心总裁彭小军、零售营销管理部副主管徐少敏等,以及他们带领的团队都是精兵强将,锐不可挡。
  理财周报记者:我注意到,你们当初推行的事业部制改革,后来好像没有彻底推下去?
  刘宝瑞:彻底的事业部,主要是信用卡和汽车金融;个贷和理财,还不是完善的事业部制。我们也在不停思考和总结,正在规划和比较东方与西方的不同做法。
  在中国的土壤中,绝对的事业部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上个星期天见到渣打银行的一个经理,他告诉我他们正在把原来有清晰划分的部门合并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因为很多业务需要联动,不能各管各的。
  按照我的理解,直线去营销,是最专的,但不是综合能力最强的。尽管是一家银行内部,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效率并不高,需要组合成集团军去进攻,战斗力就更强。
  理财周报记者:你觉得东方智慧更适合中国国情,而外资银行的舶来之物不管用?我感觉,你好像不觉得外资行对深发展构成竞争威胁?
  刘宝瑞:应该说,用什么方式来做零售银行,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关键是要适合银行自身与市场情况。
  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客户群方面的确还比较欠缺。一家外资银行的一位分行行长来深发展应聘,我问他,“你做得挺好,为什么想走?”他说,看见我们网点门前车水马龙,很羡慕。
  实际情况决定,外资行在国内不太可能大规模扩张网站,而我们在网点开设上是不惜一切代价。这也是主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有了网点客户更方便,也就更有了一定的吸引。外资行的另一个问题是,多年来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形象,弄得中国老百姓不太敢进去。
  当然,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残酷,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得努力把自身特色和优势做好,提高竞争力。
  盯住富裕人群,做客户依靠的主办行
  理财周报记者:最近跟不少深发展的中层接触,感觉你们零售业务的战略清晰了。你也曾公开提到过规划未来发展的“飞跃计划”,但不曾详述,能否说说那是个怎样的计划?
  刘宝瑞:“飞跃计划”,是深发展打造卓越零售银行,实现零售银行业务飞跃式发展的战略项目,是去年请麦肯锡在大量调查研讨之后做的。
  概括说,就是“以迅速崛起的富裕和大众富裕客户为目标客户,努力成为其主办银行或次主办银行,快速、稳健地扩大有价值客户群。围绕‘产品、服务和方便’,建立有竞争力的价值定位,吸引和保留目标客户,力争在五年后成为全行盈利的重要贡献者”的战略。
  今年4月至8月,是“飞跃计划”的第一期,包含16个具体项目的零售战略推进,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存款、理财、个贷、信用卡及客户成倍增长,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今年9月至今是飞跃计划二期,16个项目进入“巩固基础,持续发展”阶段,5年战略的整体目标与定位持续推进。
  理财周报记者:具体点儿,“飞跃计划”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刘宝瑞:“飞跃计划”的核心是3个转变:从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效益;从致力于创新产品,转变为跨条线的整体销售推进,进而做好客户的服务与经营;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化经营。这3个转变,其中包括5方面内容。
  过去5年,零售贷款从过去的一百多亿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的近千亿,零售存款从原来的二百多亿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的近七百亿,客户数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300万。
  尽管规模扩张较快,但我们发现,零售银行几乎全部利润和60%以上的资产来自于中高端客户,深发展零售业务目前超过80%的收入来自中高端客户。因此,我们在继续做好普通客户服务的同时,不能平均用力了。
  第一个核心思路,我们选择以富裕和大众富裕人群为目标客户。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未来市场在这一块。
  第二是我们对主办行的市场判断。客户进来以后,服务不好也留不住,所以我们要做贴心的银行、可以依靠的银行。零售客户一般持有多个银行账户,主办行约占有他们总资产的65%,次主办行占30%,而其它银行共占5%左右。所以,我们就瞄准目标客户群,努力与之建立亲密伙伴关系,这是我们这个战略规划的核心。
  理财周报记者:要让客户把多数金融资产都放在你们银行,或者转来你们行,难度不小吧?
  刘宝瑞:是很难,但不是不能做到。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几十个影响客户选择主办行的因素中,产品、服务、交易便利性,是最主要的三个。因此,通过在这三个方面建立(,),中小银行也能获得较大的主办行份额。这就是“飞跃计划”的第三个思路。
  虽然我们在物理网点与国有商业银行上万计的网点差距很大,但中高端客户中的很大一部分已逐步开始使用远程渠道来操作。
  我们今年升级了网上银行,现在的界面很友好、操作便利、安全(非客户因素导致的被盗,立即赔付损失款项最高可达100万元,无需客户上诉),还有资产管理功能。升级后3个月,用户增长了10万。未来还将再次升级。
  一个客户经理就是一个深发展
  理财周报记者:由于历史原因,我还不是你们的客户,如果要让我把大部分钱都转过来,首先得有特好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我,然后还要能满足我大部分金融需求我才可能成为忠诚客户。
  刘宝瑞:我们新的营销方式,应该会打动你。比如,你如果买房,深发展的房贷产品肯定是首选。只要你去网点办按揭贷款,柜台人员除了快速帮你办完这个业务外,还会问你需不需要买理财产品,或者办“按揭信用卡”积分抵房贷?
  如果你需要,她马上请负责相关业务同事过来帮你办理。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个思路,建立销售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形成集团军作战。
  要把集团军销售做好,需要第五个思路的深入,也就是支行根据地的根基要牢固。支行是生命线,为了把生命线维护好,我们已经在南京两家支行试点成功,短短两个多月销售业绩达去年同期的2-4倍。
  我们在建一个支行运作零售业务的全新前线作业模式,支行行长如何专注业务进度,支行零售行长怎样安排人员,销售服务怎样形成标准化、流程化,有了一套经验。新模式带给支行的是:一部高效且温情的销售机器,一支有强大销售能力的零售团队,以及一群能为银行带来盈利的客户。
  总而言之,新模式完全从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入手,跨条线提供服务。客户不管你银行内部的业务划分,跟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客户经理需要向他们推介新产品或组合,其中不光包括理财产品、个贷产品,还包括信用卡和汽车金融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客户经理就是一个深发展,每个客户经理都要能代表深发展的水平和实力。
  研判私人银行机会,要后来居上
  理财周报记者:你去年给本报新春特刊“100投资家的来信”中写道,银行理财的终极形态是要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不是帮客户打理财富而是打理人生。“打理人生”是私人银行的终极目标,深发展打算开私人银行吗?“天玑财富”门槛是50万元,有没有对客户进行再分层管理?
  刘宝瑞:先回答客户细分问题,我们今年已经做了。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新定位,我们把客户分成了四个层级:普通客户资产5万元以下;发展卡客户5万元-50万元;白金客户50万元-200万元,钻石客户200万以上。其中白金客户和钻石客户也就是“天玑财富”贵宾客户。
  至于开私人银行,我们已经在认真地研究。因为客户有需求。我们目前已经拥有一批高客户,经过专业培训的财富管理专职服务团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切合其需求的服务。监管机构今年颁布理财新规时,给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留了一条绿色通道。
  私人银行怎么做,我们还在很慎重地研究。要做好私人银行,不能只修一个漂亮的殿堂,没有专业的服务、专业的人才,不可能做好。你知道,私人银行人才目前在国内还是稀有动物,需要培养;私人银行服务还需要建立一个系统,能提供顶级产品和服务;需要对高端客户的需求深入而又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作为后来者,我们要迎头赶上,还要后来居上。
  理财周报记者:有信心固然重要,但我想问一个不太客气的问题:你要在零售银行领域后来居上的信心从何来?要知道,你们在奔跑,别人也在奔跑,而且起步可能比你们早。
  刘宝瑞:(笑,思索片刻)做零售银行,就是做激情、做细节、做专业、做未来。过去5年,我们是在夹缝中生存,石头上开花,道路异常艰辛,但我们激情洋溢,劲头十足。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已经有五颗定心丸:
  第一,我们找准了定位,价值客户未来每年能以20%的速度增长;第二,我们有不断创新产品的能力和机制;第三,过去的大量投入把技术劣势变成了优势,我们的CRM系统在同业中领先;第四,我的团队精良,凝聚力十足,这个是我最大的信心来源;第五,我们的营销超前,已经进入了数字营销阶段。
【作者:施维 来源:】
(责任编辑:孟金涛)
12/21 06:4012/19 01:5512/15 03:0412/09 04:5012/06 20:3711/19 05:4111/10 14:2111/04 10:18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