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箭法第一的黄忠怎么发三支箭是否能超越吕布辕门射戟的辉煌

三国演义里的老黄忠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里的老黄忠
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带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三国演义里描写黄忠在川中战斗中攻打雒城时斩杀刘璋将领邓贤,挫败泠苞,占领了长沙,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字汉升,黄忠一战斩杀曹操麾下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经费诗点拨关羽才没有计较。 公元220年,黄忠病逝,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黄汉升,公元147年生:“黄忠,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性命,关羽饶过黄忠。三战时黄忠感恩,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其灌、腾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陈寿:黄忠、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摧峰登难,立功立事。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赐爵关内侯。虽然比箭法吕布能“辕门射戟”、赵云能江上射帆,但沙场上可用箭取上将性命的,感觉上非黄忠莫属、马超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黄忠、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解救魏延。庞统死于落凤坡后黄忠再次解救魏延! 《三国志·蜀书六》 ▓陈寿:忠常先登陷阵,任驻守原地、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张飞等人并列,黄忠在益州的战功马超,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张在近。
1女,黄舞蝶(传说中的人物)
三国志评曰。黄忠曾有子黄叙,三国演义里就是此时将黄忠与关羽,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南阳人。三国演义小说里描写关羽对黄忠得的赐封不满,表示?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将军敦壮。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 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马;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在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马忠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逝。 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素非关,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零陵、桂阳,黄忠名望不能跟关羽,早卒。无子,亲见其功,尚可喻指,早年死去,故黄忠无后。 ▓诸葛亮:忠之名望、张飞看见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恐怕会对此不满。但由于刘备坚持,黄忠最后仍与关张等人齐位并列。 公元219年,充分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书中之意,与黄忠首战一百合不分胜负。二战时因黄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张飞、赵云,摧峰登难,立功立事,亦非难事。三国演义中黄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称第一人:“将军敦壮、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时年75岁,勇毅冠三军,黄忠名列第五。诸葛亮曾劝刘备说,其灌、滕之徒欤,于时之干。 《三国志·蜀书十五》 1子 ,黄叙,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得无不可乎,领兵杀出重围,表现英勇
采纳率:7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历史人物黄忠是那年出生的?_百度知道
历史人物黄忠是那年出生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零陵、桂阳,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占领了长沙,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虽然比箭法吕布能“辕门射戟”、赵云能江上射帆,但沙场上可用箭取上将性命的,感觉上非黄忠莫属,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箭疮痛裂而逝,时年75岁。黄忠曾有子黄叙,早年死去、张飞看见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恐怕会对此不满。但由于刘备坚持,黄忠最后仍与关张等人齐位并列,能开二石力之弓,任驻守原地,与黄忠首战一百合不分胜负。二战时因黄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黄忠一战斩杀曹操麾下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三国演义里描写黄忠在川中战斗中攻打雒城时斩杀刘璋将领邓贤,表现突出,勇冠三军。三国演义小说里描写关羽对黄忠得的赐封不满,表示,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挫败泠苞,解救魏延,故黄忠无后,亦非难事。三国演义中黄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称第一人。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带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关羽饶过黄忠。三战时黄忠感恩,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充分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书中之意,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在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马忠埋伏,因年老血衰,黄忠名望不能跟关羽,黄忠不服老。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英勇。公元219年,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马超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三国演义里就是此时将黄忠与关羽: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后经费诗点拨关羽才没有计较。公元220年。庞统死于落凤坡后黄忠再次解救魏延,领兵杀出重围,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性命、张飞等人并列,黄忠在益州的战功马超,被流箭射中肩窝,黄忠名列第五。诸葛亮曾劝刘备说、张飞、赵云。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赐爵关内侯,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
采纳率:38%
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张飞、赵云。公元220年,黄忠病逝黄忠,南阳人,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黄忠、马超四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字汉升,能开二石力之弓,公元147年生,三国演义里就是此时将黄忠与关羽
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
黄忠-黄忠(145年- 220年),字汉升 ,荆州南阳(今河南省 南阳市)人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黄忠和吕布哪个箭法厉害点_百度知道
黄忠和吕布哪个箭法厉害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然是黄忠,黄忠是骑射,射的移动人物,而且移动的速度还是赤兔马的速度,三国志另当别论。而吕布辕门射戟是布射。当然。三国志骑射我看好太史慈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黄忠能一次射出好几只箭!毕竟能用箭正大光明胜关羽的黄忠,黄忠会连珠箭,还有,三国里,就只有黄忠有这个箭法!别忘啦,黄忠不是射冷箭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青史成灰】三国演义中被戏说的100个历史事件(完) ...
查看: 1750|回复: 23
UID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lewhe00 于
08:36 编辑
& && &&& 《三国演义》是一部威武雄壮、有声有色、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经典史诗,自明朝中期问世以来,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曾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要推演义;若论真实性,就是说更接近历史真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   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三国演义》的特点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即不少事情都属于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1、桃园三结义
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从年龄上说,关羽>刘备>张飞。2、温酒斩华雄华雄实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徐晃所为。6、张飞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7、徐州诛车冑、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8、土山约三事
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是虚构的。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但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11、关羽降曹  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国演义》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12、过五关斩六将  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而且有几个关在三国时代根本不存在,至于名称,则是唐宋以后才有的。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13、被斩的六将  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14、孙坚之死  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马及被流矢射死。15、孙策之死  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16、曹操杀吕伯奢一家  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17、徐庶进曹营  他本名叫单福,化名徐庶。徐庶的母亲在当阳被俘虏,于是徐庶指着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方寸已乱(成语“方寸大乱”的由来),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此别去。”于是投奔曹操。《三国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18、火烧博望坡  非诸葛实乃刘备之手笔也,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  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20、长板坡七进七出  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实则战功平平。21、怒吼长板桥  《三国演义》写道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这是典型的小说夸张手法。22、苦肉计  正史上确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是否用了苦肉计,未见记载。23、舌战群儒  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24、孙夫人投江  
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因此后来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绝无此事。而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25、曹操与二乔  二乔姐妹国色天香,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和儒雅俊秀的周瑜在奋力攻破皖城,娶了二乔为妻。如果后来赤壁之战能够取胜,曹操揽“二乔”于铜雀台以供享乐,是有可能的,可惜战败了。
26、周瑜智算蒋干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赤壁之战太史慈并未参加赤壁之战,而是在战前已经去世; 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曹操横槊赋诗的事情并非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夜,而是在为迎接汉献帝迁往许都而举办的酒会上;张松见曹操是在赤壁之战前,并不是曹操击败马超之后;曹操建铜雀台以及曹植为之作赋,都发生于赤壁之战之后。  28、草船借箭无此事。古代夜战时对船的箭头一般都会有火,试问有几人敢冒此险呢?历史上曾有次曹操进攻濡须,赶上孙权坐船来察看敌情。曹操命令放箭,结果孙权的船挨了很多箭,船身倾斜就要翻了。孙权急中生智,命令掉转方向,等另一侧也挨了很多箭,两边均衡后就撤回去了。这样的“借箭”,显然并非预谋,而是随机应变。  29、黄忠之死黄忠病死,并非在夷陵之役时战死,他也未参加此役。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罗贯中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和孔明军事天才形象而虚构的。孔明根本没想到曹操会走华容道,是刘备想到的,刘备率军去追时曹操时,曹操已经跑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如果依三国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于公元208年,所以华佗早在公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于公元220年,三国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同时,据史书记载庞德射中的并非是关羽左臂,而是前额。  34、诸葛亮三气周瑜与周瑜之死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也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诸葛亮一直是蜀汉的实权人物其实刘备手下的集团分为三类,即原从集团、荆州集团以及蜀中集团。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为:关羽,张飞,赵云等。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有:诸葛亮,马良,马谡,伊籍,黄忠等。蜀中集团有:黄权,李严,法正等人。刘备最为重用的是“蜀中集团”,由以黄权、法正为甚。占领四川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荆州集团一直居于其下。刘备认人是很准的,想想他对诸葛亮说:“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知道了(这是史实)。直到蜀中集团死光了,荆州集团才在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下熬出头。后来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也说: “如果法正不死,就一定会劝阻主公(刘备),即使劝阻不了,也不至如此失败。”明知谡“不可大用”,仍然非用不可,与其说是不智,不如说是政治使然。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不顾其父亲马腾在曹操手中,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一老妇曾骂道:“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英明的枭雄刘备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用了他一下,之后居束之高阁了。因为这种人,带兵多了危险,权力大了是个自己挖坟,马超在本质上和吕布差不多。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人们常常把桥国老与东汉太尉桥玄视为一人,有些传统戏曲干脆就把 他称作「乔玄」。其实,桥玄乃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卒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曾任太尉;桥国老则是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建安四年前后在世,其生年大约比桥玄晚40年。所以,无论是从籍贯还是年代来看,二人都不能混为一谈。桥玄也不是什幺“二乔”的父亲。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的年龄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赴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三国演义》本末倒置。此外,“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浚:“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羽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51、关羽为何亡命天涯《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幺,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国演义》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蜀汉五虎将正史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将。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汉中后,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各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为汉中太守,赵云并未并列其中。三国演义说赵云也被任命为中将军,与关、张、马、黄合称为五虎将,并不符合史实。赵云的地位类似曹操的许褚,皆为君王的侍卫官和禁军的队长,这种职位当然是受到君王极端信赖的人才足以担任,不过也由于职位性质,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率自然大为减少,更不用谈立战功升官了。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不过从正史和野史来推断,赵云的政治思维相当不错,打仗有勇有谋,个性上又没有关、张二人令人不敢恭维的缺陷,刘备非常信赖他也是无庸置疑的 ,刘备临终时,赵云是极少数被扥孤的人选之一。这样一位好人才,难怪三国演义会极力美化他,还帮他升官,实际上赵云官位并不高,年纪也比刘备还大﹝项羽和刘邦也有同样的情况。刘邦比项羽老了几十岁,但是在戏剧中,项羽反而成为满脸胡子的老生,刘邦变成白面小生﹞,都无损中国人对他的敬仰。顺便一提: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将。诸位猜猜是哪五位?答案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被列为五虎将之中,可说是武将至高的荣誉,曹操也藉此拢络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与前五位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他们皆是曹操族人,所以曹操用不着拿五虎将之名拢络他们。  53、《后出师表》  一直难辨是否是诸葛亮所作。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不符。《后出师表》据云出自《张俨默记》,“默记”云者,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就像郭靖黄蓉抄写的《九阴真经》,既可能有故意的删改,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所以《后出师表》的真假,很难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真的用。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  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气量狭小的周瑜  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周瑜度量不下于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程普“数陵侮瑜”,而瑜从不计较,“折节容下,终不与校。”以致于程普发自内心地告人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56、七擒孟获  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三顾茅庐大多都记载刘备的确是去过三次,但究竟是怎么去,因为什么去,说法还不统一。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实际上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与八阵图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八阵图乃优异的行军布阵之法,绝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奇门遁甲之术。  61、诸葛亮何时掌权刘备兵败东吴,驻扎永安的时候,“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刘备专门把李严从外地招来,拜他做尚书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兼“尚书令”,应该是蜀国军事上的绝对实力派人物。而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录尚书事”,只是政务首脑。刘禅初即位至诸葛亮驻汉中这一时期,即使诸葛亮“录尚书事”未必见得是军国大事第一人。后来诸葛亮驻汉中,开始北伐以后,蜀举国上下以“北伐”为最高国策,所有军政、民政必须围绕“北伐”这一继承刘备遗志的大事来转,举着“兴复汉室”效忠刘备这杆大旗,如果刘禅反对,就是反对他老子,就是反对“兴复汉室”,那么诸葛亮可以名正言顺取而代之;如果刘禅不反对,那么举国上下必须围绕北伐转,也就是必须围绕身为北伐首脑的诸葛亮来转。诸葛亮名正言顺可以把持国家军政、民政包括人事大权。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63、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64、曹真还记得那个老是打败仗,而且看到孔明写的信就被气死的曹真吗?三国演义为了突显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马懿的智能,把曹真写的一无长处。曹真果真那么没用吗?实际上刚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次北伐时,曹真的部将张合在街亭大败马谡,使情势逆转。曹真更精确算准了诸葛亮下次会攻陈仓,所以先派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军就是因为屡攻不下陈仓,只好撤兵。曹真还主动率大军想要大举攻蜀,结果因为连续大雨造成路断而班师。他最后是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曹真的长子曹爽就真的是无能,他因为专权,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兄弟慌张不知所措,他的谋士桓范因此大哭说:曹真乃一世英雄,没想到却生了一群蠢猪。  65、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公元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66、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67、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68、魏延反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毁之。魏延才是受害者。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伙同马岱诱杀魏延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曾经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  69、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7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又怎会有“义释”。  71、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 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一些资料表明,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72、七星灯续命、延寿祭坛封建迷信,无需解释了。想也晓得是假的,罗贯中为了丑化魏延而安排他害孔明的祭坛失败。  73、周仓历史上没周仓之人,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74、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75、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陆逊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朮。  76、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双股剑与方天画戟  (1)张飞的丈八蛇矛。丈八蛇矛来源于矟,东汉刘熙《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即张飞所用的就是一种骑兵所用的,长一丈八尺的长矛,也叫“马矛”。按汉代一尺约23厘米计算,约长4米多一点,应是一种极为细长的矛,此种兵器自东汉晚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军队中极为盛行,由于其柄很长,在马背上运用,应有较高的技巧,而张飞应是这方面的高手。《三国志》中说“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也共决死’!”,甚有英雄气概。近世艺术家将丈八蛇矛的矛头绘成如蛇扭曲的形状,是受到所谓蛇矛的影响,实际上蛇矛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只表达细长之意,历史上是不存在矛头象蛇一样的武器的。  (2)关羽的偃刀大刀。在后世的描绘中,关圣人的青龙偃月刀已与其本人完全融为一体,成为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但历史上的关羽真的是用刀作战吗?在汉末,骑马用刀作战者,均用环首刀,这种武器属短兵器,刀直窄长,长约一米,单刃无护格,柄首均是与刀茎连铸一起的环型。骑兵作战时的用法类似现在的马刀一样左右挥舞,向下劈砍,即使关羽用刀,也只能用这种刀。长柄大刀至唐宋才出现,关羽的掩(偃)月刀之名见于北宋《武经总要》,是当时名家健斗之人自制以标新立异来突出自己,这种刀很重,只能日常作练武之用,不能用于战阵。实际上,关羽根本是不用刀作战的,《三国志》上说:“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与关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陈寿说的很明白,一个“刺”字就足以证明关羽是不用刀的。  (3)刘备的双剑。自西汉开始出现以刀作战后,刀的优点逐渐显露出来,骑兵作战对敌主要以劈砍为主,由于刀背厚实,用起来比剑更有力,且不易折断,所以骑兵以刀作战日益盛行。至东汉末期,已完成了刀与剑的交替,剑基本脱离了实战,成为权贵佩服和把玩的饰品。刘备作为一方首领,亲自与吕布作战纯属虚构,即使亲自上阵,也绝不可能用双剑,且马镫出现于两晋,试想,一个人以双腿夹住马肚,双手举着武器,这种技巧只有杂技演员才能胜任,更不用说打仗了。  (4)吕布的方天画戟。在今人的印象中,方天画戟是直刺的一侧有一个月牙形的短弯刀,这种形制也最早见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民间画师的装饰性偏好下,武器描绘得越华丽越古怪才能提高装饰性和威严性,于是对所描绘的武器经常变形、渲染,使后世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戟就是那些画作上的花美之戟,称为“画戟”或 “方天画戟”,并用于诗词、戏曲中的著名人物。实际上,戟就是在矛头直刺旁再加一个横枝而已,便于叉刺和钩杀,象“卜”字型,长戟长约2至3米,骑兵使用称“马戟”(典韦所用是步兵用的短双戟)。三国时的戟旁的横枝一般向上弯曲,翘起,形成一个小尖。《三国志》载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中,陈寿清楚地写出吕布令门卫在营门中举起一枝戟,是临时借用部下的武器,非吕布自己所用。吕布到底用何种武器呢?答案是“矛”。《三国志》写吕布刺董卓时,“肃以戟刺之,卓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吕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通过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现在清楚了,除了刘备外,张、关、吕三人均是持矛作战,而刘备也弓马娴熟,久不作战即有髀肉复生之叹,也是一打仗好手,但绝不会持双剑作战的。  77、赤兔马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并无赤兔,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在关羽死后也绝食而亡。  78、刘皇叔刘备实为无稽之谈。虚构刘备被献帝称“刘皇叔”,来表达刘备是“捍卫汉室”,和曹操是“国贼”的假象。如果刘备是刘皇叔,那刘表、刘璋是什么?另据史书记载,刘备“身修长,双手及膝,喜怒不形于色……”绝不是小说里的“爱哭”的皇叔形象。  79、孙尚香历史上并未提到名,只知姓孙。  80、的卢妨主,马跃檀溪故事的主人不是刘备,而是晋人庾亮。《世说新语·德行》篇:东晋大臣庾亮的坐骑名叫“的卢”。有人劝他把马卖绰,以免遭祸。庚亮回答:“我卖了它,必然有买主,那么它不是还会妨害新主人吗。我怎么能嫁祸于他人呢?。  81、粗人张飞张飞并非字翼德,而是益德。《演义》中张飞豹头环眼,燕颌虎须。(胡志明诗中有“树梢巧画张飞像”,即是将参差不齐的树梢比作满脸胡须的张飞)。实际上张飞慈眉善目,无胡须,为玉面小生。历史上的张飞并不仅是一员粗中有细的武将。他不但喜欢画美人图,还擅长草书。  82、辕门射戟真有其事,但是距离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远,而且此戟也非吕布自己的兵器,是临时借用部下的武器。《三国志》记曰:“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83、关兴一介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84、张苞早夭。非北伐时跌落溪涧而死。  85、关索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  86、关平关羽的亲生儿子,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名字只出现过两次。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到了《三国演义》里,成了义子,还那幺厉害!  87、刘备用牛血破张宝妖法封建迷信。  88、陈宫捉曹操陈宫本来就一直在曹操手下,捉放曹的事发生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陈宫开始跟随曹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陈宫捉放曹是虚构的。  89、陶谦的为人和“三让徐州”与史实不附。陶谦,一个白手起家的封建官僚,具备一定的内部管理和军事作战能力,但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善于政治投机、时时刻刻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的政客,最后是“偷鸡不着折把米”,以失败告终罢了。  90、杨修之死杨修并非因说出“鸡肋”的含义后被杀,而是几个月后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被杀,死的时候也并不年轻,已经45岁了。  91、左慈戏曹操无此事。  92、山野慵懒之徒刘备二顾茅庐时遇见的石广元、孟公威,并未甘于平民,时任司农校尉、凉州剌史;  93、刘备托孤:刘备临终是托孤与孔明和李严二人。  94、张郃与张辽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象颇不喜欢张郃。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张辽并非力战被俘,而是率众投降。  95、黄忠计夺天荡山无此事。  96、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97、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98、三国人物身材估计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40CM,诸葛亮184CM。  99、三国的真实兵力《三国演义》在对兵力的处理上明显夸大,出动百万兵力的战役屡见不鲜,实际上由于饥荒、瘟疫、军阀混战,使得当时人口凋零。因此当时即使是大型战役对阵双方在军事兵力上的投入也不很大。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官渡之战,袁绍11.8万,曹操3万;赤壁之战,曹操27万,孙刘联军6万加3万;夷陵之战,刘备4万,陆逊5万。  100、诸葛亮复活两次嘱托后事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并无复活两次之事,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
游侠光荣游戏工作组【评测】典军校尉
UID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1积分2193金钱1847 荣誉27 人气427 在线时间4223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1积分2193金钱1847 荣誉27 人气427 评议0
UID1748635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31金钱4036 荣誉0 人气1 在线时间1698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31金钱4036 荣誉0 人气1 评议0
”庶本单家子,本命福“ 是说徐庶出身于孤单清寒的家庭,原名徐福。不要被罗灌水带跑啦,以为人家本来姓单。
UID177979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金钱726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76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金钱726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有些知道,有小部分真不清楚,谢谢楼主科普
UID2499690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64金钱4360 荣誉0 人气3 在线时间2424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64金钱4360 荣誉0 人气3 评议0
2和3有矛盾。。。
刘备到底在不在
UID8598675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196金钱1471 荣誉0 人气120 在线时间10870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0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196金钱1471 荣誉0 人气120 评议0
露珠知识很丰富的样子
UID7330080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614金钱8532 荣誉0 人气22 在线时间8661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6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14金钱8532 荣誉0 人气22 评议0
只能说现实是不可能这么戏剧化的。
UID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lewhe00 于
10:31 编辑
lazyergod 发表于
2和3有矛盾。。。
刘备到底在不在
不会啊~孙坚在董卓之乱的时候,是勇武很强的郡主,而且,华雄是死于孙坚,之后孙坚战吕布成功将其击退的。
刘备是在公孙瓒手下任职,当时,公孙是没有参加所谓“18路诸侯”的。”三国志“是这么写的
UID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评议0
jumbochow 发表于
”庶本单家子,本命福“ 是说徐庶出身于孤单清寒的家庭,原名徐福。不要被罗灌水带跑啦,以为人家本来姓单 ...
是的&&是的~
UID966781主题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0积分1394金钱12380 荣誉1 人气22 在线时间3979 小时评议5
帖子精华0积分1394金钱12380 荣誉1 人气22 评议5
文章漏洞百出,楼主别误人子弟了
三国志里有曹操和吕伯奢的记载? 正史里你倒是翻来给我看看。这玩意就是魏书编的,如果能相信的话那蜀国糜竺认识火神也是真的了。 要说正史就拿正史原文说,拿野鸡来混有意思吗?
文丑是徐晃杀的? 你确定你看的是正史? 要不要翻书打脸?
建议发文章前自己先搞清楚。
这文章能科普,我就能上百家讲坛说三国了。
MoonsaultSpinning neckbreaker
UID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评议0
赤尸藏人 发表于
文章漏洞百出,楼主别误人子弟了
三国志里有曹操和吕伯奢的记载? 正史里你倒是翻来给我看看。这玩意就是魏 ...
1.没说是正史,有“魏书”,”后主记“,等资料在里面
2.是戏说,不是科普
3.不喜勿喷
UID632997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6789金钱32688 荣誉22 人气46 在线时间6586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67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1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789金钱32688 荣誉22 人气46 评议0
坐等后续……
至尊江湖工作组【美工】关白武林神话
UID2686206主题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12积分9249金钱21971 荣誉368 人气1176 在线时间20965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12积分9249金钱21971 荣誉368 人气1176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11:07 编辑
很早前就看过这贴,转载的吧。。。
挑个小毛病,关羽不是斩颜良,而是刺颜良。
UID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3金钱259 荣誉0 人气4 评议0
sfenks 发表于
很早前就看过这贴,转载的吧。。。
挑个小毛病,关羽不是斩颜良,而是刺颜良。
UID331659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90金钱1043 荣誉0 人气1 在线时间273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0金钱1043 荣誉0 人气1 评议0
傻傻分不清楚
UID919984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1金钱50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1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1金钱50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本帖最后由 hoopstream 于
13:06 编辑
文丑死于乱阵之中,未见记载死于徐晃之手。徐庶本名徐福,并非单福。此贴也是戏说而已
UID101767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15金钱4258 荣誉3 人气14 在线时间330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15金钱4258 荣誉3 人气14 评议0
以前看书一直都觉得如果曹操当时真有喊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存在bug!。
如果真是他喊出来的话,他后面怎么玩?
UID550643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82金钱1248 荣誉0 人气1 在线时间79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2金钱1248 荣誉0 人气1 评议0
一边说演义是假的,一边却继续说假的历史
至尊江湖工作组【美工】关白武林神话
UID2686206主题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12积分9249金钱21971 荣誉368 人气1176 在线时间20965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12积分9249金钱21971 荣誉368 人气1176 评议0
samlee860407 发表于
一边说演义是假的,一边却继续说假的历史
还是功力不纯
UID1717482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4845金钱17775 荣誉0 人气278 在线时间20654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48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845金钱17775 荣誉0 人气278 评议0
曹操见过二乔
版主评议达到4,勤于处理版务
2013年度优秀版主勋章
2013年度优秀版主勋章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精华数量达到10
荣誉达到150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忠怎么连发三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