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真的吗真的有人交易吗

买比特币的人现在生活咋样了,真的一夜暴富吗?
说说我的一个留美的老同学吧,他是我身边唯一一个认识的比特币“实践者”,也是距离成为比特币富翁最近的一个人。
我这个老同学曾在Google在芝加哥的一个外包公司工作,对主流计算机语言与网络技术比较了解,典型的“极客”(Geek)。他至少在2011年就开始买比特币,而且一度想以此发家。
2012年,比特币在国内已经比较火了,但仍限于小圈子,很多人依旧把比特币与“骗局”、“不靠谱”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知道这个东西在涨价,但由于参与途径很少,大家在意识上也并没有引起重视。
当时,这个老同学偶尔会在群里与我们分享比特币在国外的情况,比如身边XX人赚了多少钱,但因为响应的人太少,后来他就不怎么发了。
2013年国庆,老同学回国和我们几个人聚会,他在饭桌上提到了想建立一个中文的比特币信息发布网站的想法。实际上,当时国内确实几乎没有专门的比特币交易与信息发布网站,就连后来大红大紫的“比特币中国”才刚刚成立,很多功能还都没有。
我还记得当时他说:目前国内比特币属于两极分化情况,有交易渠道的人,大肆租买设备、昼夜挖矿,甚至投入全部身家。这个东西确实能赚钱,有前景,大家想不想一起干?但我们同学没有懂比特币的,听他说什么哈希值、私钥、硬软分叉简直天方夜谭,这个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原来,他和美国同事已经组建了一个4人团队,把网站建立了起来,名字叫比特币360(BTC360),现在百度上还能搜到关于公司创始人访谈的只言片语。这个网站最开始做国内外比特币价格的实时发布、价格分析、新闻速递,大约半年后就上线了交易功能测试版。
他所在团队的CEO,主要负责去拉投资人及对外推广,他与剩下的人负责网站维护与技术对接,通过技术手段搭建比特币交易平台。
2014年我跟这个老同学聊天,他们网站已经得到了天使投资人的青睐,获得了第一笔钱,金额不多,好像是大几十万美元。
再后来,因为国内比特币行情爆火,三大比特币网站迅速确立了行业地位,我同学的团队因为各自的工作原因,逐步淡出网站经营,后来这个网站应该已经关闭了。
但是,在开发比特币网站的途中,他从没有放弃对比特币的关注,年他用不少个人积蓄购买了比特币,以及少量莱特币。按他的话说,自己必须买到足够的比特币,才能为接下来的交易打好基础。
也就是说,虽然构建网站的计划没有成型,对他来说是个遗憾,但命运对他也足够好了。
2012年,比特币价格只有约10美元 ,2013年初也就涨到几十美元,下半年突然暴涨后才到达800美元。我那位老同学的比特币,几乎就是在那个时候囤积的,因此他的成本,我们预计也就是100美元左右。
如今比特币早已突破15000美元大关,我那个老同学成为千万美元富翁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016年年底,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他结婚的照片,颇感突然。在一组普吉岛的婚纱照中,他和女友显得异常甜蜜。
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看到他发任何消息,他似乎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直到上个月,他才重新启用微信朋友圈:春节回国,大家约饭聊天!大家纷纷响应。
虽然我们几个在私下里提过,但没有人直接问他到底在比特币身上赚了多少钱,大家似乎都因为错过了比特币的行情而懊悔甚至羞愧,别人赚的越多,我们心理就越不好受。所以,索性就不问了吧。反正他赚嗨了就是了。
以上,就是我身边唯一一个因比特币致富的人。
如今,比特币依然显得那么小众,依然显得有些神秘,依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东西。
我们听多了因比特币而暴富的案例,但当这件事真切的发生在你身边时,对于你的触动,却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多年来,比特币的价格变动剧烈,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人们对于投资的复杂心理。
曾经有个在10美元买入的机会,你怀疑,你没珍惜,如今你会在15000美元去买吗?不会,不可能的。因此,当时没玩比特币的人,现在就更不会去玩了。
但作为普通人,我们真的不必扼腕痛惜。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们不懂技术、不懂计算机语言、不愿意冒险,比特币这类东西,注定与我们无缘。
它只能是个属于“极客”们的伊甸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比特币惊魂:有人一夜间清仓 损失掉几十万
作者:王付娇来源:界面新闻 09:49
  【特写】比特币惊魂一夜
  界面新闻 王付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比特币上演了惊魂一夜。
  9月14日晚7点,比特币国内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比特币中国”发公告称: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今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将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消息一出,整个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发生震荡。这被认为是比特币交易监管实锤落下的前奏。
  此前,据财新网9月8日的报道,央行将规范管理比特币交易平台,关停所有比特币对法币(人民币)的交易。
  截至界面新闻记者9月14日晚间发稿时,比特币跌幅超过30%、莱特币大跌57.3%、比特币现金暴跌60.62%。各种其他数字货币跌幅更是在60%以上。之前清理ICO时也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整个市场走势可以用“狂泻”来形容。
  比特币走势
  莱特币走势
  几个小时过后,整个市场稍稍有所拉升。比特币国内价格回升至21000元左右。但场内交易量都在几十万量级,大量抛售、交易出现。
  监管一出,众生百态。各种比特币交易聊天室里一片哀嚎:有人赔上了所有身家在炒币,现在进退两难;有人一夜间清仓,损失掉几十万;各种场外交易群瞬间活络起来,有人在到处留微信号,“诚收各种下架了和不能交易的币”,让人又气又恨;更有人相信,抄底的时机来了。
  真假监管传闻
  比特币这种本质上“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因为没有央行统一监管和涨跌停的设置,每次任何有关监管的传闻都会引得比特币价格像过山车一样暴涨暴跌。
  最近一次是在七部委出台文件打击ICO之后,虽然比特币不属于ICO发行的数字货币,但依然下跌了近17%。9月以来,中国监管者先是封杀了ICO,又关停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力度超出预期。
  此番监管直接导致了比特币价格重挫。据worldcoindex数据,自9月1日以来,比特币从4800美元跌至3655美元,跌幅达24%,市值缩水近200亿美元。
  事实上,如果严格来说,9月14日比特币中国关停平台上的交易也是自发行为,并不是国家监管机构发公告下的“实锤”。这里面或许依然存在侥幸的可能。
  据一名接近上海金融办的VC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事实上比特币中国也是被上海金融办约谈了,其他平台也会相继有动作。没有正式发文是要给市场缓冲的时间。”
  比特币中国是在沪登记备案的企业,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该名人士的观点。据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金融监管机构给各大平台的缓冲期时间是截至到9月底。即使央行下发监管、约谈的要求,也需要合理的缓冲期。
  一位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最近和金融办碰面的几率明显高了,但仍然未收到明确的监管通知。
  中国比特币联合创始人吴华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资产,在这个阶段它有可能由于市场过热、产生泡沫,但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它是不是有价值。区块链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我猜测国家层面的监管肯定是慎重在考虑的。”
  9月13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风险提示称,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日益成为洗钱、贩毒、走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上证报此前也发文称,监管层将取缔境内的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并已约谈相关平台。
  也不是没有利好消息。9月12日,人民网发表一篇题为《为取缔ICO叫好,下一步应加强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的文章,中间除了盘点ICO清算的结果外,划清了融资和技术的区别。提出“让真正有技术内涵的区块链项目得以发展”。是以为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正名”。
  人民网指出,”加强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促进虚拟货币的交易规范化,应该会是监管下一步要走的路。”
  一个不太被注意到的信号是,就在不久前,中国银行悄悄上线了一个“区块链电子钱包”,可以在App Store搜到。每个注册用户可以分到一个钱包地址。
  从表面上看,它更像一个粗糙版的支付宝,看不出它的实际效用。不过这被认为是国有大行将比特币交易收归监管的一个标志,未来可能会采用类似证券交易所的管理方式。
  散户的血泪
  在这场数字货币交易监管风暴中,小镇青年单曲(化名)说,自己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户血泪史。
  单曲也弄不清楚监管消息的真假,他和几个炒币的朋友商量琢磨,觉得可能监管不会把大的平台都封死。“消息真假?我不管是它是不是真假,我现在心情非常不好。”
  1986年,单曲出生在湖北一个四线城市,人均月工资不到5000元。他和朋友合资挖矿,自己也炒币。早年没上大学在老家开网吧,后来网吧生意不好做,就把前期赚来的几十万都投到数字货币的生意中,可以说是压上了全部身家。
  “我感觉比特币这是禁止不了的。现在炒这些币的还是以年轻人为主。大家都知道来钱快、又方便。一天24小时都可以交易,又不像股市还有休市什么的。”单曲说。
  入场简单又明确,有个玩的好的朋友当时在做这个行业。单曲就和他一起聊天学习。也看过一些书,觉得能挣钱,就动手了。“年轻人都想搏一把,谁不想挣钱呢。”
  他对挖矿和炒币有清晰的认知:“挖矿就像上班,炒币就像打麻将。”他知道挖矿是有投入肯定会产出,他们挖的是以太坊,今年年初刚开始的时候,24小时候能挖出来40-50个,现在挖矿人越来越多,量掉到7-8个/天。不过依然是稳定的,产量和币价成反比关系,持续稳定在回本。
  单曲原计划他们几个人合伙的挖矿投入预计将在一年内收回成本,但以目前数字货币市场的这种状态,回本时间要在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如果说挖矿还是在稳扎稳打。炒币就不同了,玩的就是心跳。9月14日,ICO七部委监管令下来之后,数字货币价格呈直线下跌。单曲坐不住了,自己手里买的云币网上的BTS全抛了。
  “昨天晚上(9月14日),我可以不抛的,直接转到别的平台上也可以。但我想想算了。跑了1万4千900多个币。今年5月份是9毛多买的,昨天是0.55卖的。心情非常不好。”单曲说,以他这种“打麻将”心态炒的币就已经亏了快2万块钱。
  “你怎么知道那个时间点就是到底了呢?”记者问。
  “对于我们这些散户来说,永远没有底。只是你心里面有底。这对散户来讲真的是一个非常严重、非常大的打击。”
  单曲回忆,自己是5月份入场的,到今天只经历过两次大暴跌,其它时间都很稳定一路上涨。只有一次跌幅超过50%,当天就被拉起来了。
  和朋友开的挖矿公司的损失就更不可估计了。他们拿经过改装的普通电脑挖,一天24小时机器转着,不敢停。可挖出来后,又看着币的价格在跌。
  单曲所挖的币种叫做以太币(ETC),5月份时候是34块钱,慢慢涨到50多,然后在某个时间段瞬间被拉到100多。这种比特币升级版本的数字货币因为补充了智能合约技术,是继比特币后最成功的数字货币。
  前期为了投入产出,挖出来就卖掉了。现在,单曲已经在以太坊官网上注册了账号,挖出来的币都放在官方钱包里,等价格稳定些了再进行交易。
  监管如果真的落地,单曲的麻烦还在后面。
  他打算在国外的B网(Bitfinex)和P网(Poloniex)上交易,它们在国际交易市场上的地位就相当于OKCoin和云币网。但难点在于,B网和P网不支持人民币交易,单曲没有国外银行账户。
  “整个圈子是在讨论这个事儿。但现在只能等监管看怎么样,没有别的方法。只能坐等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单曲说。
  场外交易渐疯
  像单曲这样,有需求自然就会产生新市场。一旦交易所被封,比特币“去中心化”的交易门槛被抬高,人们想炒币就变难了。
  9月14日晚,界面新闻记者所在的几个比特币场外交易群都格外活跃。群里在讨论是不是真的监管要来了、场外交易的流程和群主能提供怎样的担保。
  在比特币行业里,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 OTC)的主要渠道有机构自营的信息中介平台,机构自营和许可加入的信息中介联盟以及个人、微型团队主导的微信群、QQ群。根据提供服务的模式可分为B2C、C2C两类。
  一个群的群主说:“群主可以提供比特币,莱特币私人交易,群主担保。”但担保方式、货币来源并没有说明。一名玩家甚至直接在群里问,“万一群主跑路,我们不是钱币两空了?”
  另外一个“担保交易群”提供了详细的场外交易流程:买卖双方先协商价格――双方联系群主――买方打钱给群主担保――卖方打币给买方――群主打钱给买方(1个区块确认)――交易完毕。
  有方法和渠道的人就会想取代交易所,将自身塑造成“担保”的角色,只不过交易所是平台,长期稳定存在。群主的身份该如何保证呢?
  群主一般会制定一些规则:比如价格自由协商、但建议以国内外主流的交易平台为主;买卖双方联系群主时,需要提供打款账户和钱包地址,方便查询,但承诺交易信息保密;为减少时间,卖方转币后,担保人一个区块打款给买方。
  界面新闻记者所在的一个场外交易群,群主所收的手续费为千分之二,低于云币网的千分之五。一般情况下,群资料里都会附带免费的翻墙VPN和B站P站网址。
  如果在微信和QQ群中搜索,这样的场外交易群还有上百个。
  根据之前金融时报的报道,“How To Buy Bitcoins”网站显示,包括场外交易在内,全球用户可购买比特币的途径超过31种。
  在B2C模式中,覆盖范围最广的比特币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已为245个国家、超过1.4万个城市的用户提供购买比特币的服务,其中也包括人民币用户。
  打开官方页面,选择人民币买入,就可以看到愿意出币的卖家,付款方式可以接受支付宝、微信付款或国内银行转账,不能更方便了。
  据coin.dance第三方数据平台的资料,LocalBitcoins上全球比特币的交易量一直呈现出稳定持续上涨的趋势。
  而中国市场的情况是,在2017年出现了与全球趋势变化不一样的暴增趋势。最明显的两次变化是2017年2月和6月,这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都是中国监管层对中国境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现场监管。
  2017年2月,各交易平台由于升级反洗钱系统的原因,暂停了比特币的提币服务。中国场内交易平台的这一业务调整直接促使LocalBitcoins网站的人民币交易量翻了42倍。按2017年2月的比特币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当月该场外交易平台的月人民币交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而在今年6月,则有消息传出《比特币交易平台管理办法》或将出台。
  国外市场和态度
  据彭博社消息,虚拟货币市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1500亿美元左右,中国比特币交易约占全球交易量的23%。
  而近日来,抨击比特币似乎成为了一种风潮。
  9月6日,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曾准确预测近期历史上两个最大投机市场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重申,比特币是一种泡沫。
  摩根大通量化及衍生品策略全球主管Marko Kolanovic周三在评价比特币时认为:
  “加密货币无法进行可靠的估值,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尾部风险’,而监管禁令就是这种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Kolanovic说。“此外,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展现出了与传销欺诈的某种相似之处。”
  他同时表示,其他国家政府很可能会跟随中国脚步,将数字货币列为非法。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详细提到了加密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区别:除了投机之外,使用加密货币的合法理由很少(例如,任何交易都能以美元或欧元等国家法币以电子化进行)。考虑到加密货币的交易成本几乎总是受其波动性,而非交易费用影响,有关其交易成本较低的论调并不准确。以比特币为例,其波动率约为100%,是其他货币平均水平的15倍。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12日在一份公告中称,ICO是“风险很高的投机性投资”。
  但在国际市场中,也有国家通过监管,使数字货币规范化运作的。
  韩国比特币交易所是为数不多的主要加密数字货币的交易来源,Bithumb、Coinone、Korbit等平台上的交易量巨大。
  韩国虽然没有肯定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但在当地警方没收一名嫌犯216个比特币的判例中,当地法院明确指出扣押比特币资产属于违法行为。在韩国,已经有ENT Cash等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明星交易的项目,有具体可用的实现场景。
  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对比特币较为友好。今年4月1日,日本国内对修订过的《支付服务法案》正式生效,将数字货币定性为合法支付方案,和管理日本当地的支付企业一模一样。
  这个修正法案还对《犯罪收益转移预防法案》进行了修订,要求比特币交易所实施比目前更加严格的KYC政策(Know your customer)。交易所必须开始核查开户用户的身份,保管交易记录,并且向监管机构报告可疑交易。
  澳大利亚科银资本创始人许子敬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澳大利亚所有的数字货币都需要拿金融牌照,是根据国家反洗钱的要求;新加坡政府则将其定性为商品。
  在美国,数字货币被定义为证券。2017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通告称,将虚拟组织发行和销售的数字资产纳入联邦证券法监管范围。但美国各州情况各有不同,也比较复杂。
  据许子敬介绍,美国曾最早尝试将比特币定义为非法,导致大量的地下黑市只采用比特币交易。最后美国的做法是给比特币合法的比特币银行业牌照,比特币相关机构需要缴纳相应保证金和行业的尽职调查,对其反恐反洗钱等方面亦有监管要求。
  历史总会重演。
  在谈及比特币的话题时,行业公认的观点是“区块链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区块链的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比特币,因为其去中心化、加密的属性被黑客、洗钱组织利用,需要的是有效、合理的监管。可以观察到,每次不确定因素发生,巴以冲突加剧、或者全球勒索病毒爆发,比特币的价格就会上涨。
  比特币说到底是一种信任机制,解决人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问题。
  “大家的恐慌是阶段性的。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我认为,估计长期来看没有什么变化(整个全球市场)。”中国比特币联合创始人吴华伟说,“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看比特币本身的价值。”
  就像经历过2013年的比特币玩家不会忘记,当时,“丝绸之路”被美国执法部门查缴,同时查封了26000个比特币;2013年后没多久,第一个与银行达成协议的交易所Bitcoin Central就被黑客攻击了,比特币价格降到100美元上下。
  日,中国比特币市场发生大震动。央行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在这份文件里,相对美国对比特币的金融限制,央行命令规定,比特币在中国只是“虚拟商品”,不是货币,禁止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任何形式介入比特币交易。
  当时央行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要求是:“交易网站在规定范围内合法经营。”这份通知既展示了态度,也激发了市场对比特币未来的预期。
  但在央行文件发出后,没有人认真研读文件。15分钟内,比特币的市值便从7000元下降至4000元,下跌幅度达35%,投机者闻风而逃。只有真正相信比特币价值的人,没有抛售,看到它从2013年回血到2017年2万多元的高位。
  比特币的使用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交易所关闭不会导致比特币真的无法交易。而是让部分不理性的投资者退场,这才是真正开始去掉泡沫的时候。最微妙的是,这轮监管取缔的恰恰是占据“中心位置”的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即将去除掉投机炒作的泡沫,恢复到其“去中心化”的本质上来。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我08年入股市,09年股票亏的时候有人拉我买比特币,后悔没有买啊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我08年入股市,09年股票亏的时候有人拉我买比特币,后悔没有买啊
我08年入股市,09年股票亏的时候有人拉我买比特币,后悔没有买啊
真后悔没有在09年的时候少吃一顿饭,多买几个比特币。投入1元现在变110万啊!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买矿机挖比特币赚大钱?有人竟亏损达4000万!|投资人|先生|受害人_新浪新闻
  原标题:买矿机挖比特币赚大钱?有人竟亏损达4000万!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荣华)25岁的王女士因假造17份采购合同做虚假项目,挪用公司180万元款项,今年7月被判刑15年。而这背后,则是一起打着赚取比特币幌子的特大诈骗案。
   据悉,王女士此前筹集200万元在一家名为氪能集团的互联网平台上投资,以高额赚取虚拟货币比特币,不料该平台倒闭团伙卷款跑路,造成她血本无归,无法还债。实际上这导致大陆、港、台、马来西亚等地大量投资者亏损,目前初步可查的受害人达上千名,亏损多的达4000万元。
   今年4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团伙东莞区域负责人吴某青开庭审判后,初步披露了氪能比特币案的运作情况。8月14日,多名受害人向南方日报记者全面揭开了该诈骗团伙的非法运营模式,这一打着比特币与互联网金融等概念的庞氏骗局,也给广大民间投资者敲响警钟。
   互联网诈骗披上比特币外衣
   比特币是一种“虚拟电子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新比特币通过预设的程序制造。目前业界对比特币的评价不一,而中国官方尚未对比特币定性。
   黄先生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也是一名比特币玩家,在之前,手上已累积了1000多个比特币,价值200万元人民币。而吴某青是黄先生EMBA班上同学,2014年8月,出于对吴某青的信任,黄先生开始接触氪能平台。在互联网行业滚摸爬打多年的黄先生清楚,彼时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而比特币的讨论也很热,甚至有传言其将被世界多个国家政府接受。
   2013年下半年开始,氪能集团对外宣称,可以90个比特币(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投资一台K90挖矿机或者30个比特币(折合人民币约12万元)投资一台K30挖矿机为条件,成为氪能集团会员,对应每天收益为0.63和0.18个比特币,一年下来可以赚回投资额的2.5倍。
   氪能还宣称比特币可以与人民币、美元等货币自由兑换,其设置名为my coin的比特币兑换平台,并在香港设置了兑换货币的比特币机器。my coin网上还有一个名为多币宝的比特币利息孵化器,投资者投入比特币每月可获取2分利息。此外,吴某青还介绍,氪能集团即将3个月内在香港上市,投资者现在可内部认购原始股,一股需5个比特币,未来上市后至少赚3倍。
   黄先生为人谨慎,但氪能还是慢慢“打动”了他。除了前述诱人的高回报和自由的条件,首先,氪能还会在境外港澳等地的高级酒店举办高大上的聚会和讲座,免费邀请投资人参加,并可以与知名人士如国际金融家Jim Rogers、中国知名财经作家严行方等接洽。严行方对氪能的宣传,令多名投资者增加了信心。
   2014年12月,包括黄先生在内的投资人突然发现氪能集团运营网站停止。相关投资人来到氪能美国公司地址发现,当地是一家杂货店,而氪能香港办事处也早已退租,人去楼空。不想事后还有一波,此后,氪能依然假称公司被网络攻击,呼吁投资人继续加码,即使当时比特币只能投入平台不能取出了。
   一个多月后的2015年1月份,氪能平台全部停止运营,相关人员消失,投资人这才恍然发觉被骗。
   诈骗平台网页现在依然可以打开
   经核算,黄先生共投入570万(100万借贷)元人民币,购买了24台矿机,其余的放入my cion网站收取利息。在被骗后,100万元贷款让黄先生突增重压,家庭矛盾也让其差点与女友分手。随后,他逐渐联系上多名受害人,发现投资人损失情况不一,身份不一,其中多是老板、白领等,有一投资人损失高达4000万元。
   事发后曾有香港受害人在港媒披露。根据《大公报》援引街工立法会议员梁耀忠的说法,有关公司的投资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东南亚、加拿大和内地,估计全球投资金额高达700亿港元,当中香港约有3000人参与投资,涉及金额或高达30亿元,年龄最高者达81岁。
   而大陆依然对此不够了解,目前氪能的一些平台网页依然可以打开,一些网民还在网上咨询氪能产品。反而受害人则需要承受亏损的震荡影响。除了前述王女士、黄先生的经历,这种血的教训还很多。
   投资人李先生原是一家电子公司高管,投入6000万元,损失4000万元,其2014年9月底开始投资氪能产品,当时感觉传统行业生意不好做,投资渠道不多,也是看了Jim Rogers、严杏芳的演讲,认为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是“新领域值得尝试”。李先生当时被告知,投资越多收益率越高,一年收益回报达到300%,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于是李先生投了6000万元,后来理智一点,不断套现回了2000万元的本。
   而普通人的损失后果更严重,造成多个家庭破灭。茶商刘小姐经朋友介绍,于2014年10月投资,当时还是怀孕期间,加存款与房产按揭投300万元后分文无收,现一年需还高利贷60万元,生意无法做下去,也与丈夫离婚,生下的孩子暂时交由婆婆家抚养。
   多名嫌犯有行骗前科
   经受害人调查发现,氪能运作时间始发于2013年10月,停止于2014年底,仅一年多。而核心团伙人员有才某,创始人有邓某方、才某、郭某,许某系中国区负责人,吴某青是许某下属。除了郭某无法核实之外,其他五人都曾有操作资金盘行骗前科。
   案发后,香港、深圳、东莞多地投资受害人随后报警。据了解,深圳经侦统计,深圳受害人名单有300余人。2016年4月,东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氪能集团东莞区域负责人吴某青。
   吴某青被东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后,氪能集团的组织架构、团伙及诈骗模式进一步曝光,原来这个没有经过工商登记的所谓香港氪能集团,通过包装互联网金融、比特币等概念,在实际中又以豪华酒店集会、财经名人演讲等形式,拉拢自己的亲戚朋友做下线。
   公诉人还称,吴某青以氪能集团的名义,直接或者间接收取12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入门费购买所谓的挖矿机,并且想要成为氪能集团会员必须有上线成员的介绍,所购买的挖矿机也必须要挂在上级会员之下,组织者往往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中寻找下线。氪能集团也没有经营场所,只是假借经营投资骗取他人信任和逃避有关机关的管理和打击。
   东莞人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建东是吴某青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及才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受害人的委托代理人,其认为,氪能比特币矿机一案中,犯罪嫌疑人才某、吴某青等的集资行为,未经任何国家管理机构批准,虚构投资项目,欺骗投资者,并通过私底下的口口相传、推介,向社会公众募集巨额资金,其行为完全符合国家刑法中关于构成集资诈骗罪的行为实质的定义。
   “现在来看,投资可能是收不回来了,我们希望犯罪嫌疑人大白于天下,让更少的人受骗。”黄先生等人称。8月14日晚,深圳10余名投资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投资人有贪念上的主观原因,但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更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60后个别人开始掉转身,亲市场求销量,顺应时代一起浮躁;70后在有了自己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后,个别人突发奇想,认为真正的牛逼来自虚无的不朽,开始逆潮流而动,抛开现世的名利,一点一点,试着触摸那扇千古文章的窄门。
人命关天,情况紧急,中日双方都积极搜救,确实展现出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因各人底线不同,或者说,对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许不同,故而对妥协或苟且的定性则有异。
有几千年历史的天皇,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而对“万世一系”的天皇制习以为常的日本社会又是否要顺应时代,接受天皇制的改革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特币交易平台源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