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流量费用"费流量"的广告是谁配音

有望替代Wifi?传说中的&无限流量&套餐,你期待吗?
近期,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推出 无限数据套餐,承诺客户可以享受“上不封顶”的流量,以及不限时的语音通话时间和短信。至此,美国前四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加入“无限流量”产品的市场角逐。
“无限流量套餐将成为常态,消费者们不愿意非等到连接到WiFi热点时才观看最新视频,他们可以一直使用蜂窝网络。”一家海外机构的电信分析师这样表示。
实际上,国内市场方面,类似的套餐产品也于近期试水亮相。 中国联通不久前推出的冰激凌套餐,被业内认为是三大运营商全国性4G套餐中对于“无限流量”的率先尝试。
“无限流量”产品也有超量限速相关报道称,联通冰激凌套餐中含398元和198元两档,其中398元档套餐为国内无限语音和无限流量套餐。不过,在联通冰激凌套餐的产品促销海报上, 记者看到并没有“无限流量”的字样,而是使用了“超级流量,全国畅爽”的主打宣传语。
联通官网平台的套餐信息明确说明,冰激凌套餐基本价位分为398元/月及198元/月两档。其中套餐流量部分,“398元国内流量放心用,当天全部国内数据流量未达到2GB或当月未达到40GB提供4G网速,当天全部国内数据流量达到2GB后或当月超过40GB后降至3G网络速度(最高7.2Mbps)。”
而对于198元档,网页产品信息显示,“国内流量放心用,每月前15GB提供4G网速,超过后上网速度降至最高3Mbps。”两款套餐说明同时显示,“当月累计使用100GB之后将关闭数据上网功能,次月自动恢复。限速功能启用前将通过短信通知。”
“超量限速”是为了网络的公平使用“ 国外的无限流量套餐产品也是有超量限速的。”资深通信业专家柳杰说。他自己不久前出差美国时就曾购买当地的“不限量”通信套餐,同样是有一定条件的流量限制,“比如,有的当每天使用超过2G时,就会有网络限速,前几年的当地产品中限速后网速低的只有256K,现在的一些产品限速后有2M或者3M。”
信息显示,美国四大运营商近来相继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售价在每月50至百余美元不等。以Verizon的一款“无限流量”套餐为例,套餐设定月流量为22GB,共享给伙伴的流量则设定10GB为界限,超出上述额度后流量仍可使用,但网速将降级到3G水平。除此之外,在其他几家的类似产品中,对于禁止使用无线热点共享、达到一定流量关闭数据功能或者视频观看限定网速上限等也有说明。
“无限流量”能否替代WiFi“如果套餐流量对于超量后完全没有任何的限制约束,可能就真不需要WiFi了,一份无限流量套餐加一个无线路由,就可以全家共享甚至可以整个办公室共享。”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至少目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无限流量服务可以替代或者淘汰WiFi”的说法目前还并不现实。
相关专业人士介绍,美国运营商早在2G/3G时代,就曾推出过不限流量产品,但由于当时相对落后的网络基础条件限制,一度造成网络瘫痪,因此不得不叫停。而随着4G以及4G+的推进和网络条件的提升,“无限流量”的概念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完全无限流量将来是有可能的,但4G可能性不大,5G或有可能。”柳杰认为,套餐内提供超大流量而超量后设定一定网速限制,这样的产品模式未来会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一方面是基于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通信网络条件不断升级的综合结果。他同时认为,未来类似的产品将走向更加多档次的细分化,以对应更多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另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则向记者表示,通信产品升级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技术的进步,“2G时代一个基站带宽只有2M;3G带宽提升到几十兆,但运营商尝试了‘无限流量’后不得不叫停;4G带宽到了几百兆,条件仍不充分;而5G带宽有可能达到几个G,只有基于频谱和带宽资源的不断提升才能为无限流量提供可能性。”
推荐阅读绝非耸人听闻!吃了这么多年的盐,你真的吃对了吗?
山西人的微博被“美猴王”刷屏了!原来86版《西游记》在山西这些地方都取过景!
“想你,想打定话给你!”这两天最火的情诗,转疯了!
国务院任命孙绍骋为民政部副部长
来源:人民网(people_rmw)
编辑:贾瑞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运营商日赚四亿营商净利总和1100亿 &流量不清零&影响(2)
  北京联盟www.010lm.com  收入增速受影响,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营增改和降费提速。中国联通表示,营改增是导致收入及净利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电信称,营增改以及10月1日起实施手机流量当月不清零升级服务,对中国电信首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同时,中国移动也强调,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已从10月1日起执行,预计将对经营收入和净利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将在第四季度显现。  营增改自2014年6月起实行,三大运营商每年不再缴纳3%的营业税,而是缴纳6%~11%的增值税。上海财经大学胡怡建教授此前表示,据测算,考虑到税率增加和进项税收抵扣因素,电信企业税负将比以前增加100%。  2015年5月起,提速降费举措推出。日前,国务院再次强调推进提速降费并对电信资费行为提出规范意见,这已是政府部门年内第五次针对提速降费发声。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运营商确实采取不少措施落实提速降费,但就电信资费本身来说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运营商日赚四亿营商净利总和1100亿 &流量不清零&影响(2)】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运营商日赚四亿营商净利总和1100亿 &流量不清零&影响(2)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中电信发力校园前置市场&向考生赠送3G流量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谢丽容)今年的校园营销,中国电信提前打响了战役的第一炮。
  6月高考期间,中国电信以“天翼飞young”为载体,面向全国900万高考生进行了“送你1个G,跨越2G玩3G”的营销活动。活动期间,高考生只要凭借准考证号,就可到中国电信任何一个营业厅,领取1G免费流量,中国电信此举目的相当明确,要以此为契机,在900万考生中发掘“天翼飞young”新用户,在整个市场新增放缓的背景下,校园市场以及大学校园的前置市场--高考考生群体注定将成为电信竞争的重点目标客户群。
  转成本战为特色战
  “每年高考之后,都是高考生买手机、换手机的高峰,加上今年6月9日高考结束日正值欧洲杯开幕日,想买手机、换手机的高考生将更多。”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告诉《通信产业报》(网),借助这一时机发展校园品牌用户,可谓是“借力一程”。
  据悉,配合此项“送你1个G,跨越2G玩3G”活动,中国电信制定了配套的大量终端及套餐优惠政策。“这是一种典型的错时营销手法。”营销专家韦恒认为,中国电信在校园市场属于弱势运营商,避开校园营销高峰期,提前至高考,在营销时机的把握上十分巧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此次祭出免费送流量,与以往的送手机、送自行车等实物相比,采用了体验式营销的打法,用流量本身吸引高考生入网。“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的营销手法已经开始从注重成本战转向特色战。”北京联通某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据其透露,联通也将推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校园营销手法。
  广东移动某动感地带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在校园市场,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仍然是电信运营商的重点,这种体验式营销,从市场角度来看,短时间内,可以起到增加用户规模和收入的作用,比此前单纯的赠送实物和终端的手法更有效。
  转短期突击为长期经营
  校园市场是最大的增量市场。目前,中国移动仍为校园市场的主要领军者,约占总量的75%左右,这一比例在中西部地区甚至更高。作为最大的增量市场,今年,接近4000万用户的校园市场仍然是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仅在校园市场营销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国移动,发布校园品牌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亦十分注重通过开展一些常态化、阶段性的活动,稳固品牌影响力。
  中国电信在今年3月发布“天翼飞young”时表示,2008年中电信在高校用户的渗透率1.5%,今年有望跃升至35%,按照中国电信的计划,年轻品牌的市场范围将不仅仅是在校大学生,可向外延伸至2.7亿社会年轻人,向下拓展至3亿中小学生市场。
  中国联通也在去年八月发布了“沃派”品牌。事实上,自去年推出专门针对校园市场的“沃派”品牌,中国联通就持续通过开展各种校园落地活动,变短期促销为长期布局。
  而三大运营商中,校园市场最为成熟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和服务理念传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目前,动感地带品牌已经在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市场稳居榜首,品牌维护体系也十分成熟。
  “正确的校园市场的营销趋势应该是,从单一的摆摊设点营销到自有实体渠道、社会渠道、电子渠道、校园传播渠道的立体渠道的综合拓展。”智信创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顾问沈拓认为,运营商应该走出单一的“关注成本不关注利润”怪圈,从套餐捆绑、成本营销,转变为面向流量经营系统性开发客户价值的长远价值挖掘。
  “但这远远不够,在KPI考核的推动下,7、8、9月份,运营商的短期突击性营销仍然将成为主角。”一位地方电信运营商前端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充值送话费、送自行车、送各种物品的成本战将仍为今年营销的主角,此外,“关系营销也十分重要,做好学校领导的工作是前提。”
  转收入为利润
  “回头看最近几年的校园营销,电信运营商走的基本路线,还是用成本换市场、换用户的路数。”吴潇认为,多年的营销规律显示,在校园的营销过程中,谁的成本投入多,收获的用户群体就占优势。
  “但成本投入越多,并不代表收入越高,更不代表利润越高。”越发展用户越出现成本加大而收入减少的怪圈,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校园营销的“背后的事实”。
  此外,在KPI考核的机制之下,校园用户的发展数目也存在诸多水份。某地市电信员工在微博上“支招”:对于上级发展校园用户的考核指标,可以找个本地学生证,先花990买手机,转手把手机卖掉,最少卖600元,等开学领了300元饭卡再卖,加上公司奖励100元,正好不亏,还可享受100元话费和1G流量。据了解,这种“基层造假”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且花样翻新,“短期集中发展用户需要长期品牌维护的支持,没有长期持续的投入和规划,一切都是‘自己人跟自己玩’。”上述电信人士表示。
  对于即将到来的校园营销季,电信独立观察家吴潇认为,运营商应停止成本战,转向特色战;此外,应该从注重收入市场转向注重利润市场;精耕细作,而不是通过各种突击活动大进大出。
  ■记者点评
  校园营销:莫用成本换市场
  校园营销之所以在公众的意识中,被充斥满“恶性竞争”、“入网送自行车话费”、“肢体冲突”的“校园营销季”所取代,凸显了运营商在新用户发展的功利性和考核指向性。这直接导致了每年的校园营销演变成恶性价格战、肉搏战、口水战,校园资费在不断下降,运营商成本在持续攀升,诸多资源浪费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内耗之中。
  单纯的价格战撑不起成功的校园营销,电信运营商对于校园市场的关注,应该走出高成本可换取高市场份额、高市场份额换取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的怪圈,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推出特色营销,深入到校园市场,多一点网络基础建设,少一点贴身肉搏;多一些售后服务,少一些花哨宣传。
  现在,电信运营商要做的,是撇开简单的校园营销形式,从品牌建设、服务品质、基础网络建设等方面,全面、立体服务于校园用户。
  这其中包括了:完善校园营业厅服务;保障校园3G和WLAN信号覆盖;确保校园宽带又快又便宜;持续进行校园3G宣传;保证天翼创业社、动感地带创业社、沃派创业社的队员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
processed in 0.032 (s). 10 q(s)娴侀噺璐逛竴澶滄瑺7000鍏冿細鑱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流量收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