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办公店取名潮阳裕通国际大酒店好吗

办公用品店名大全
  一个好听贴切的文教文体办公用品店铺名称是开文具类店铺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好的办公用品店名大全吧!
办公用品店名大全
  个性有创意的文具办公用品店名
  百年文具
  博文达
  加减乘除
  独印良品
  1号文具
  帝一文具店
  天之骄文具精品
  纸不语&
  大知屋&
  橡皮擦日记&
  金色童话
  小桔天使文具店
  佳麦文具用品商行&
  小马尾文具精品店&
  叮当兜兜文具店&
  快乐淘趣屋
  爱好者学生用品店
  方圆文体办公&
  小狸家办公用品&
  小时代
  晨汐办公文具
  指南针
  Doni米生活馆&
  旭日文具城&
  紫风尚精品文具
  一米阳光
  文教文体办公用品专营店
  CCO文具商城&
  比其利办公专营店&
  非凡办公用品批发&
  金力办公用品专营店&
  朗博文汇办公专营店&
  璟致办公用品专营店&
  趣梦办公专营店&
  多好办公文具批发
  丁堡创意生活馆&
  博格文化用品
  叮咚兔文具店&
  小蜜蜂创意文具
  得力佳文具旗舰店&
  秀秀家品牌文具
  米修小铺生活文具馆&
  宝利龙文具纸品批发行&
  炜烨文具批发淘宝店&
  琪琪格
  优加惠
  小新文具店&
  七彩雨旗舰店&
  蓝蜗牛
  水果卷卷生活馆
  阿拉萌生活馆&
  蓝天办公用品旗舰店&
  本子铺头发家文具馆&
  多可爱儿童用品
  金坤文具商行
  好好文体用品&
  忆美乐精品 & & 推荐阅读:
  文具店名原则
  文具店名 1.易懂易读易记原则
  易懂易读易记原则是对店名最根本的要求,学生文具店名只有易读易记,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识别功能和传播功能。
  文具店名 2.启发联想原则
  启发联想是指店名要有一定的寓意,让消费者能从学生文具店名中获得愉快的联想,而不是消极的联想。也就是说要起吉利的有财气的名字,例如好智慧、聪明屋这样才能使消费者获得偷快的联想。
  文具店名 3.与学生文具店铺经营产品属性相符合的原则
  好的学生文具店名还应该暗示着所经营产品的某种性能和用途。在文具行业,如果学生文具店经营的是某一特定类型的学生文具,面向的是某一固定的阶层顾客,则可以采取此种命名原则,例如针对的是小学生群体,店名就要尽量接近活泼趣致的字眼,使消费者明确店铺的类型及经营特点。
  文具店名 4.适应当地风俗习惯的原则
  中国地大物博,但风俗习惯各异。所以,并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因素在店铺时一定要认真考察,否则稍有不慎,不但不能刺激顾客需求,相反还会产生负面影响。记得曾经有人开了家餐馆,取名&味中味猪肉鲜包&,结果生意冷淡,原因是他不知道附近住有大量回族居民,因此影响了生意。因而,要取一个好的店铺名还当仔细、谨慎权衡风俗习惯方面的因素。
  文具店名5.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则
  中国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商品被认为是上等商品,所以店铺的取名也常遵循这一原则。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文具店经营者的素质水平,顾客也容易接受。现在不少店铺特别是在文化底蕴方面比较厌乏,显得比较俗气,像&小王子学生文具店&、&学友文具店&等不胜枚举。在赋予店铺字号文化内涵方面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如历史文化渊源、经营文具品种特征等,这都是我们挖掘文化内涵的地方。
  文具店名6.避免雷同的原则
  现实中,学生文具店经营者的队伍里不乏一些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者,于是造就了不少的跟风者,其不仅在经营上跟风,且在店铺取名方面也多模仿别人,有的更是直接盗用别人的店名,最后导致街面上的不少店名都趋于雷同。所以店铺取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内涵在里面,才能有效吸引顾客的注意。推荐阅读:
看过这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店铺,名字相关文章:
网友阅读最多的文章:
推荐文章列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58同城】潮阳取名网_起名字大全_周易起名
是否上门 :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人;名不正,则言不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 (06-26)
伍子贤老师 :
汕头宝宝起名公司大师起名【先取名,后付款,免费咨询】中国较好的起名大师... (03-26)
北京万方教育咨询
伍子贤老师 :
【修慈周易起名公司快速VIP沟通方式如下】手****机:183-223... (12-19)
李东水大师 :
汕头风水大师那么多,六大理由,告诉你,他们选择我们原因(有图有视频有真... (12-17)
李东水风水运程研究中心
伍子贤老师 :
【修慈周易起名公司快速VIP沟通方式如下】手****机:183-22... (12-14)
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错!不是迷信。拜神是习俗,这里面有驱魔和祈福请神两... (07-23)
碧桂园易学风水研释堂
同城贷是央视推广知名金融品牌,全国500多家连锁,诚邀各地区代理商加盟... (05-31)
苏州融汇通
汕头宝宝起名丨公司起名【先起名、后付款、满意为止】免费预约!先起名!后... (05-02)
智峰全息文化传播专业提供科学起名与科学风水服务,包括宝宝起名(新生儿起... (04-22)
智峰全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汕头专业起名公司,专注汕头宝宝起名,汕头公司取名,汕头品牌命名策划,中... (02-25)
当前信息较少,我们为您推荐以下信息
盘古师父 :
盘古师父:全球易经风水协会联席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易经风水... (16小时)
八字解讀人生,風水改變命運。歡迎結緣九經堂,可為妳解惑命理,姻緣,財運... (02-03)
祖传专业查事问事查姻缘 事业 前途 财运 八字合婚 搬家,嫁娶,做寿等... (01-30)
德藝堂是有着近300年信誉的老风水馆,早在清代,德藝堂的先辈已是大清皇... (01-13)
专业批八字,问事业,和婚姻,专业看相,面相,手相,奇门遁甲六爻预测等等... (12-14)
易大师简历是易明灵第16代至19代传人,1965年出生,身于命理祖传世... (11-26)
王府学堂算命馆是一家专业,正规的八字预测,命理规划机构。我们以多年的学... (11-13)
专业主营金融牌照、公司业务主营业务:注册公 司:注册深圳、集团、融资租... (10-30)
家居风水,办公室风水,取名,改名,面相手相分析!服装颜色搭配改运! (10-26)
閩南風水擇日館主要研究生基风水、阴阳宅风水,家居风水、装修风水、办公室... (10-06)
风格师父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一、算命预测:婚姻、事业、财运、学业、投资、起名... (07-05)
李东水大师 :
有图有视频有真相,六大理由,告诉你,他们选择我们的原因 一、好年轻=好... (07-03)
1:互联网金融有限公司(^可以做P2P网络借贷平台和线下贷款)2:金... (06-30)
风格师父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一、算命预测:婚姻、事业、财运、学业、投资、起名... (06-28)
李青彦男工程师著名易学研究专家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自幼出生于易学世... (04-20)
娄矣大师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算命 婚运.财运 择吉日 起名.祈福.催财 旺... (04-04)
娄矣大师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算命 婚运.财运 择吉日 起名.祈福.催财 旺... (04-03)
娄矣师父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算命 婚运.财运 择吉日 起名.祈福.催财 旺... (03-21)
娄矣师父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算命 婚运.财运 择吉日 起名.祈福.催财 旺... (03-11)
娄矣师父 :
出道师父/仙道周易预测.算命 婚运.财运 择吉日 起名.祈福.催财 旺... (03-02)
天德师傅 :
一、天德师傅人物介绍(百度可查) 当代被中国日报政府资质认可的风水大师... (18小时)
天德师傅 :
一、天德师傅人物介绍(百度可查) 当代被中国日报政府资质认可的风水大师... (02-22)
为民造福,消灾解难,保平安,, , (02-22)
为民造福,消除灾难保平安。 (02-22)
潮阳起名介绍:58同城潮阳起名频道是潮阳专业的起名信息免费发布查询平台,免费提供潮阳起名等相关信息,感谢您选信息平台。如有疑问请。手机版请访问
汕头起名周边城市:
起名- 热门城市:查看: 21814|回复: 6
潮阳古今名人
主题帖子积分
潮阳古今名人
  惠照,潮阳人,亡其姓氏。自曹溪受持,深得佛教南宗要旨,住持潮阳西岩。唐大历元年(766),江西信丰的释惟俨慕名来到西岩,与大颠共拜惠照为师。朗州刺史李翱与俨交游。李于太和二年(828)所著《复性书》3篇,融化佛儒,其中佛理即惟俨得惠照所传宗旨。
& & 大颠(732-824),俗姓陈,名宝通,潮阳人。唐开元二十年(732)出生于潮阳。性灵异,幼年喜居山林,超脱尘凡。大历元年(766)拜西岩惠照为师,剃染受戒,潜心钻研佛学,博览经传。大历八年,与惟俨一起赴南岳拜石头希迁和尚,得禅宗薪传,精通佛理。贞元元年(785)住持龙川瀑布岩。贞元五年回潮阳,翌年创建白牛岩(今东岩卓锡寺);七年于幽岭(今属铜盂)创建灵山寺,弘曹溪法旨,传法弟子千余人,号大颠和尚。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邀大颠赴州廊相晤,谈论十数日,甚为投契。此后,韩愈到灵山回访大颠。是年十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行前,到灵山寺与大颠告别并赠官服。后人在赠衣处建留衣亭纪念。长庆四年(824),大颠圆寂,终年93岁。著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金刚经释义》,手抄《金刚经》1500卷、《法华经》、《维摩诘经》各30部。
& &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现在潮阳海门有当年韩愈祭海神的大湖神庙,和后人纪念韩愈的文公祠;在潮阳灵山寺有纪念韩愈的留衣亭。
& & 洪圭(746-826),字大丁,福建莆田人。进士出身,官工部尚书,唐贞元四年(788)贬为潮州刺史。因见潮阳地旷人稀,山水环绕,沃野广袤,遂举家定居潮阳。先居龟山,后建嘉定岐北村(今铜盂岐北村),成为潮阳洪氏始祖,以垦荒造田致富,人称“洪长者”。贞元七年应僧大颠的要求,捐幽岭田地200亩建灵山寺;十三年又捐1200田亩为寺产。圭之子璋,官藤州知州;孙奋虬,进士,官韶州通判。祖孙三代,先后建潇湘、洪使、麒麟、泥湄4座石桥及铺石路,开凿龟山溪(今壬屿溪)等。宝历二年卒,享寿81岁。
& & 范思禺,古新兴乡棉阳(今棉城)人,是晋代孝廉郎范昌谷(衣冠南渡入潮汕有文可考的最早者)的第十一代孙。慕义好施。唐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决定将潮阳县治从临昆(今铜盂小北山中段西麓)迁至新兴乡棉阳,思禺捐宅基以供建乡学,又移祖墓于西山麓,献地建县衙。县令吴文鼎称赞他“义概可风”,于每年春、秋祭祀圣贤时,将范家列入固定分赠祭肉的对象,以资嘉奖。逝后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主题帖子积分
& & 许申,字维之,号化州。古奉恩乡许厝围(今金灶沟头村)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祖籍福建莆田,父许烈于宋初迁潮州;及申,落籍潮阳。宋咸平(998-1003)中,申以布衣身份谒潮州通判陈尧佐,陈见其英姿洒脱,出言不俗,另眼相待。及见申投献文章,更为击节赞赏。不久,尧佐调任惠州,携许申为参幕。大中祥符三年(1010)举贤良方正,适值真宗到东岳泰山封禅,许申献赋颂,在应召献赋的数百人中名列第一,受皇帝召见,提前拔为将仕郎秘书省校书。后出任邺县(今河南邺县)知县。天禧元年(1017)任韶州(今广东曲江)知州。继而历任吉州(今江西吉安)、柳州(今广东柳州)、建州(今福建建瓯)等知州,升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度支判官工部郎中等职。曾建议加入药物熔铜除杂质,以铜三铁六的比例铸钱币,既节省资源,又增加利润,受到朝廷褒扬。后因上书指摘变法,逆上意被贬为转运使。明道二年(1033)回京任刑部郎中。逝后祀郡、邑乡贤祠及郡理学名贤祠,与陈尧佐、苏东坡等同祀惠州西湖聚贤堂“开湖功臣”十二先生之列。
& & 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唐宋潮州八贤之一。其先祖吴延预为宋兵部尚书,由福建武平移居潮州城,四传至复古,移居揭阳南潮。复古自幼聪颖好学,性格豪爽,乐于助人,事亲至孝。由于文行卓越而举孝廉,授皇宫教授。天章阁侍制李六丈为人高傲,但对复古却另眼相待,曾书赠“白云在天,引领何及”。宋熙宁初(元年为1068),复古辞官归隐于潮阳麻田山,时或出游四方。神宗称复古为“远游先生”,因以为号。复古遍交天下公卿高士而无所求,与苏轼、苏辙兄弟交游尤深。元丰年间()随蓝乔学道,后弃妻室束发出家,潜心出世法,主张以“安、和”二字为本。东坡为复古作《间潮阳吴子野出家》诗、《远游庵铭》、《论养生》和《北海十二石记》等篇。复古之父宗统及子芘仲,祖孙均与东坡成忘年之交。元符三年十二月中旬(已是公历1101年),复古与何崇道、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等送东坡北返时,病逝于清远峡(今清远市境),享寿96岁。归葬麻田山,东坡作《祭吴子野文》以奠。祀邑忠义孝弟祠。
& & 大峰(),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人称大峰祖师。相传浙江温州人,出身豪门,自幼聪颖,才思敏捷,涉猎知识广博。宋绍圣二年(1095)登进士,授绍兴知县。为官数载,愤于朝政腐败,弃官为僧。宣和二年(1120)由福建云游至潮阳蚝坪(今和平),时逢干旱,农业失收,瘟疫流行。大峰为解救民众厄难,结庐桥尾山后灵豁(今灵泉寺),一面设坛于狮尾石(今大峰石)祈祷,求佛祖为民消灾降福;一面以其精湛医术,为民治病。乡民崇敬,要求大峰不再云游,遂定居。时蚝坪有大川(今练江)横截,乡民常遭覆舟之患,大峰为之恻然,立宏愿建桥,沟通两岸,解除民厄,以度众生。他不辞辛劳,四处募集建桥资金,深得乡民支持。宣和五年,大峰携所募资金往福建,考察当地建桥技术,采购材料。建炎元年(1127),大峰从福建运回建桥所需工具材料,聘来工匠,筑起17座桥墩、架桥16孔。由于年事已高,且操劳过度,是年十月圆寂,终年89岁。
& & 黄詹,又名汝詹,原籍福建莆田。宋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选任潮州府通判,后升潮州知军州事,诰授朝奉大夫。在任上廉洁爱民,屯田垦荒,整敕吏弊,莅治有声。因乐潮阳山水之胜,于建炎三年(1129)任满落籍本县古奉恩乡,创龙陂村(今西胪波美乡),为波美黄姓始祖。黄詹募夫垦田,领修陂溪,灌溉农田,是榕江垦区山前坡地和岛核型沙洲的早期开发者之一。晚年设馆授徒,课子成才,倡导必先德行而后文艺;修路造桥,恤孤济里,乐于善举。
& & 蔡谆,古新兴乡蚝坪(今和平)人。宋淳熙二年(1175)乡贡(举人)。为人乐善好施。建炎元年(1127)僧大峰倡建和平桥16孔,尚欠岸边3孔(含引桥1孔)而圆寂。蔡谆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捐资续建成桥。乡人因其弘扬大峰精神,建祠奉祀。孙蔡震,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官太学士,腾让祖遗书斋营建报德堂,以缅怀大峰功德。后报德堂成为潮汕善堂祖堂,大峰成为潮汕慈善事业鼻祖。今海内外善堂多数祀大峰祖师,奉行其济世精神。
& & 郑南升,字文振(一说文相),古新兴乡棉阳(今棉城)人。宋代著名理学四大流派(濂、洛、关、闽)的闽派首领朱熹,于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七月曾至潮州,郑南升与揭阳郭淑云相携前往师之。南升潜心研读格致合一要旨,得其精髓,受到朱子的称赞。南升整理成语录100多条,也得朱子的首肯。后来,南升与淑云、陈淳等经常在一起辨析,大力倡导、传播朱子理学宗旨。当时学者也视郑、郭两人言行为准则,被尊为“一郡儒宗”,对潮州文化影响很大,南升著有《晦庵语录》一书行世。今海门镇湖边乡大湖神庙前左侧存有《韩文公祭》碑,系南升书韩文公《祭大湖神文》3篇。明弘治()时,广东提学宋端仪莅潮视学,专门查问郑、郭两人情况,经盛端明等详细调查,编辑成书,上报申请,入祀郡、邑乡贤祠,称“朱门高弟”。
& & 陈岘,字山甫,号岷江,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宋淳熙十四年(1187)登进士,历官至集英殿修撰。嘉定元年(1208)授知广州军州事兼劝农使、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一上任,即豁免多年积欠赋役、场税,减轻民众负担;又扩建学宫,兴学育才;修葺城垣、疏浚濠沟并招募乡勇,以加强防守。广州原来每年贡士名额才13名,经他向朝廷请求,增额至25名。他总理广州军政3年,多施惠政,士民都感戴他。后因北方动乱,遂携家落籍潮阳,成为县廓陈氏始祖。
& & 萧洵(),字仲川,祖籍福建龙溪,漳州太守国梁之孙,进士、吏部郎中煜之子。宋端平二年(1235)考中明经,任潮阳知县。在任清廉勤谨,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多做对百姓有利的事。任满离职时,县民恳切挽留,遂定居于县城的南桥(今棉城涂库内),成为潮阳萧氏的始祖。景定二年(1261)卒,享年70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吴应辰,古新兴乡贵屿(今贵屿)人。出生于殷实世家,是唐潮阳县令吴驹的裔孙。积善急义,乡里德之。宋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任江西南康州录事参军。祥兴元年(1278),元兵南下,应辰与胞弟桄、希奭率领丁壮应召勤王,倾献家财以助军饷,跟随文天祥移师海丰。十二月二十日(已是公历1279),元将张弘范追兵骤至,文丞相在五坡岭被执,应辰兄弟三人同时战死。二十七日,张弘范驻兵蚝坪(今和平),派兵至贵屿剿杀吴家,全家30口无一幸免。
& & 陈梦龙(),字应辰,祖籍福建莆田,父仕颖于宋端平()年间考中明经,出任潮阳知县,勤政为民,士民爱戴,遂定居潮阳县城南。梦龙幼年聪慧,有才略。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授石首县(今属湖北省)主簿,后调任扬州司法。时值元兵拟大举攻南京,梦龙数次上疏“提缨请劲旅”,被权奸贾似道扣压,未被采纳。梦龙仍配合水军将领李庭芝坚守扬州城,直至城陷南逃江西。景炎元年(1276),南剑州宋军降元,端宗(赵昰)君臣上海船南逃,梦龙散家财起兵勤王,朝廷授予潮惠诸路招抚使。祥兴二年(1279)正月初二日,梦龙得报丞相文天祥被执移置海口(今海门)舟中,将解往大都(元朝首都,今北京),遂率乡兵营救,与元兵激战于海口古堤,终因寡不敌众而捐躯,年60岁。士民仰其忠义,哀殓收葬于潮阳双溪(今属潮南雷岭)。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郑良臣又名宜仪,字真子,古新兴乡深浦(今属金浦)人,进士、朝奉郎、深浦郑氏始祖郑升长孙。宋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淳祐二年(1242)知潮州军州事。当时潮州民众苦于负担白丁钱。良臣体察民众不胜苛税,令所属查核户口,然后上奏力请,豁免了7000多赤贫户的赋税。淳祐三年奏准创建黄岗城寨,设屯兵百名,并没收豪绅强占的田租700多石,岁入3500贯作为军费。他还主持建城南韩山书院,榜额“城南书庄”,自任山长,增置学田以充实教育经费等。元至元十七年(1280)逝,入祀潮州名宦祠。
& &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权直学士院。因逆贾似道意被谗罢官。咸淳九年(1273)复官,出任湖南提刑,改知赣州(今属江西)。德祐元年(1275)元兵东下,天祥集义军万余应诏勤王,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授平江知府。景炎元年(1276)任右丞相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加封天祥为少保信国公,九月,天祥带兵下潮州,十月进攻盘据潮阳、已投降元朝的都统陈懿,陈败走退据小北山等处山寨。在潮期间,天祥到东山谒双忠庙(祀张巡、许远),赋《沁园春》词,又曾到海口莲花峰眺望帝舟。十二月二十日,天祥被执于五坡岭,服脑子不死。祥兴二年(1279)正月十三日转解元都,途中绝食8天不死,屡诱不降。在狱中,天祥写下很多诗文,其中《正气歌》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还有集杜诗4首,追记在潮阳的战斗经历与个人遭际。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历日),在元都柴市就义,年47岁。有《文山先生全集》存世。
& & 赵嗣助(),字衍奖,古新兴乡棉阳(今棉城)人。宋绍定二年(1229)进士、潮阳县丞赵时依之孙,进士、秘书省预撰制诰若龙之子;兄嗣观于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官泉州知监,嗣泰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官国子监司业,嗣助于咸淳四年登进士,故有“一门三代五进士”的美誉。嗣助历任州通判,管辖行在左藏库,治办得力,假紫金鱼袋,晋阶朝奉大夫。景炎初(1276)以母老辞职回故里。文天祥率师到潮阳讨伐陈懿、刘兴时,嗣助备办粮草支援宋师。宋亡后不愿再当官。元至大()中,倡建灵威庙(双忠庙),并置田以供祭祀。延祐七年(1320)逝,享年74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士显(),字大云,古新兴乡棉阳(今棉城)人,陈梦龙之孙。少年聪颖超人,博通群书。元初举贤良方正,至京都拜刘静为师,得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理学要旨。元贞二年(1296)登进士,应召赴殿试,名列前茅,授国子监助教,后晋升集贤直学士、待御史。大德()中,出现彗星、日食,他对此“言事切直”,备受赏识,被派任江西道副使。泰定二年(1325)在任上病逝,年仅41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仕颖,福建莆田人,宋端平年间()考中明经,任潮阳知县。勤政爱民,士民爱戴,落籍潮阳。其墓位于潮阳区金浦街道曾山,坐西北向东南3度,前作5墩,顺坡叠次而砌,连埕总长120米,下墩宽140米,墓围80米;墓后依山顶而上砌3台,每台相距3米。墓葬分三层,底层为实葬,中层为弄葬,上层为形葬。在地面的上层高1.8米,长4.8米,宽5.6米。墓区以半月形花岗岩修石叠砌,共5层,顶复三合土,椭圆状,仿似石椁墓葬形式,为区内少见。碑文为“宋城南一世祖考知县陈公、妣孺人林氏墓”,碑阴刻“公莆田少裔,宋官潮阳,肇基城南,葬此钟地,重修於嘉靖庚申(1560年)”其建筑结构独特,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日公布为潮阳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 & 陈汤征,字云卿,号竹乡,宋代靖康年间任潮阳令,为宋代潮阳名人。陈汤征墓位于潮阳区金灶镇柳冈村之微岭坡蛇仔陵,坐南向北。墓区为贝灰结构,碑高1.08米,宽0.6米。碑文;“宋始祖承事郎陈公、夫人大田氏墓”。三进阶,面积约800平方米。墓后50米处有墓道碑石,上刻“宋始祖墓道”、“潮阳县令竹乡陈公”,墓道碑高1.37米,宽0.62米。该墓保存完好,为潮阳宋代名人古墓葬。2001年3月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陈文晦系宋代靖康年间潮阳县令陈汤征之子,于宋绍兴癸酉年诰封承议郎,乾道五年赐紫金袍带,晋授朝奉大夫,为宋代潮阳名人。陈文晦与妻魏淑慈石椁墓,位于金玉镇狮山山地。该墓坐东向西,墓区面积约350平方米,墓葬为石结构,两墓并排,中间以石板连接,两碑均为三碑夹加盖半圆顶,碑高均为1.6米,宽1.53米;碑文分别为:“宋二世祖十四陈公、孺人何氏墓”和“宋始祖妣夫人魏氏墓”,半圆顶分别刻“文林郎文晦陈公”及“诰封淑人慈淑魏氏”。墓身以片石垒砌,分三层覆盖。该墓保存完好,为潮阳宋代名人古墓葬。2001年3月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吴应辰(& & —1278),潮阳贵屿南安人。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授南康录事参军。祥兴元年(1278年),元兵南下,与弟恍、希爽,闻知有人向元军纳款时,恸哭失声,遂倾家资,招集壮丁,应诏勤王,同文天祥移屯海丰。十二月二十日元将张弘范追兵至,天祥于五坡岭被执,应辰、恍、希爽皆阵亡。十二月二十二日,元兵于贵屿山簏,吴家被抄斩,一门三十多口,无一幸免。其墓位于潮阳区贵屿镇南阳新寨山后,古墓基本完好。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柯裔武(年),原籍系福建莆田县人,宋代建炎科进士,官至国子监宣教太学士,宋绍兴十年(1140年)于潮阳定居,取名“洋内”。其墓位于潮阳区西胪镇外 乡大尖峰山,始建于1188年,墓坐北向南,碑文为“一世祖墓”,左为“考建炎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裔武柯公”,右为“妣敕封曾柔顺勤家太恭人拓裕肖氏。”墓因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宋进士。龙兴知府)在其旁结庐守孝三年,故世人称为“孝子坟”。该墓属宋代名人古墓葬。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马荣,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徽大观二年(1108),高宗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其时金兵屡犯边境,宋室衰弱,兵微将寡,朝廷时常下诏择才智之臣参与戎机。马荣被凋为淮南团练,以文就武,也能称职。因力求改新兵制,威望甚高。不久调升广东按察使。当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他感慨万千,遂隐退于民淳朴的潮邑和平,成为和平里美等乡马姓之开工始祖。马荣的儿子马安兴,子孙繁衍,分居和平下寨、里美、塘围等村。
& & 吴少颜系胪岗镇上厝乡人,生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生性聪颖,身材魁梧,眉清情秀,仪表超人,自幼承家学,勤学诗书,学识渊博,宋嘉定元年(1208年)、登进士。由于文貌超群,深得当朝皇叔赏识,招为郡马。嘉定七年(1214年)官授迪功郎,在任期间,谦洁奉公,重示教、兴农桑、疏水利、减赋税、拯民于水火,深得百姓爱戴,屡受朝廷封赐。晚年告老归里,仍致力于桑梓公益事业,兴学育才施田二百六十亩入姚山接待庵为常住费,供子孙读书和科考费用之资。其墓位于潮阳区和平镇北山。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黄侗叟籍漳州龙溪,生于宋理宗宝庆元年,宝佑元年登举,授福州府学正,端宗景炎元年,宋帝昺于福州即位,以陈宜中为左丞相,黄应召从其事,同年奉帝舟赴潮,诏任潮州府参知,景炎三年二月,元兵攻陷潮州,黄被执不屈,断食殉国,为南宋勤王爱国志士。其墓位于潮阳区金灶镇东坑村石人山,葬于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墓坐南向北,碑文:“宋黄侗叟公墓”。该墓为潮阳宋代名人古墓葬。2001年3月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郭端斋为郭族入潮开基祖,以子浩贵,宋诰封为广西按察,正议大夫。妣诰封为三品淑人。其墓位于潮阳区金灶镇东坑弓山,宋代建,坐北向南。碑文:“诰封宋开基祖考端斋郭公正议大夫、妣孺人李氏三品淑人之墓”。该墓为潮阳宋代名人古墓葬。2001年3月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郭浩系郭旅入潮二世祖,字元洪,号宣省。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登进士,先任户部郎中,后升为广西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为宋代潮阳名人。其墓位于潮阳区金灶镇竹桥村蛇山。建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墓从东向西。碑文“宋祖考致政郭公妣孺人许氏墓”。该墓为潮阳宋代名人古墓葬。2001年3月潮阳市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高南平系宋代末年,湖南安乡县尹、福建漳浦东溪公之孙, 进士, 高南平致仕后从闽来粤,开创潮阳县举练都高厝巷,丁财两旺。创寨之后,着手建筑祠堂,南平祖亲手题写&高氏宗祠&匾额,宋理宗景定四年癸亥(公元l263年)胜利竣工,县府官员鼓乐登祠祝贺。它是潮阳县高族最早的宗祠,也是和平乡第一座祠堂,供奉着高傒公、子羔公、高琼公和东溪公诸位先祖。
& & 林孟森是潮阳区和平镇桥头林族之始祖。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戴璟纂修的 《广东通志初稿》(俗称《戴志》)载,“林孟森,字水茂。能文章,不乐仕进,隐于蚝墩(今和平),以诗礼淑后进,四世同居,里中称义门先生。”
& & 清光绪甲申年(1884)《潮阳县志》、199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潮阳姓氏丛谈》及2007年由书艺版社出版的《长林乔松裔源流》等地方志乘对林孟森也均有记载,综合起来大概是这样:林孟森,字水茂,号大六,别号西湖静隐居士。福建莆田人。乃饱学之士,曾以明经举德行,赐儒学教授。后因目睹朝庭腐败衰落,不慕功名而隐逸。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因战乱弃官避于潮阳县和平(当时称为蚝墩或蚝坪),卜居中杜天妃宫巷,成和平桥头林族之始祖。他弘扬林氏开基祖比干公“忠孝传家”的美德,告诫子孙以勤俭耕读传家,孝义相处,建书堂,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他和子孙们四世同居,里人称之为 “义门先生”。
& & 謝翱(西元年) 字皋羽,出身於福建長溪殷實世家,以文章與忠義著於世。宋景炎元年(西元1276年)七月,文天祥開府南劍州(江西)重組抗元,謝翱毀家紓難,自帶數百鄉兵名,赴江西應召勤工,被授為督府諮議參軍。翌年八月空坑兵敗,謝翱隨陳龍復等受命入粵組建行府分司,於九月直航潮陽,駐紮於潮陽後溪,與駐軍淺灣的張世傑遙相呼應。翱抵潮陽後,即著手組建行府分司,發動潮州各地官民勤王抗元,史志稱他:“治兵積糧,應接諸路,四方豪傑。翕然響應”,為文丞相率南宋小朝廷順利入潮打下發群眾基礎和物質基礎。祥興元年(西元1278年)十一月,為了進擊和平陳懿、劉興的反叛,謝翱將妻兒(在行軍途中,妻毋氏四月十三日在潮陽後溪船中產子,取名懷壺)寄居海口白土村(今海門灣閘壩附近),毅然出征。又隨文天祥移屯海豐。祥興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海豐五坡嶺與元軍交戰,兵敗。文丞相被俘,謝翱機智逃回潮陽白土村家中,改姓埋名潛居。祥興二年二月十六日,謝翱在潮陽海濱召集殘部,假借拜“風雨聖者”(潮汕地方神)名義,實為慶祝長春節(宋太祖誕辰),並密謀起事。由於叛徒告密,致白土村被剿毀,謝翱逃脫至海口,將妻兒寄於一農民家,星夜潛渡福建,以後遊於浙江,對外謊稱“自韜至死”。但抗元復國之念未泯滅,繼續聯絡宋遺民志士,組織“汐社”、“月泉吟社”等秘密團體,從事活動。但事與願違,元朝的統治逐步鞏固,復國希望更加茫然,遂自己埋名隱姓,所作詩文,只能署以“粵人”,而遠在廣東潮陽的妻兒音信全無。國仇家恨集於一身,謝翱最後憂忿而死,僅活了47歲。在這其間,他以隱語寫了大量詩文,抒發對元朝野蠻統治的痛恨及亡國的愴痛,在中國文學史上,與謝枋得並稱“南宋二謝”。
& & 谢瑞石是南宋郡马谢壶山之子、爱国诗人谢翱的胞弟。宋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开府南剑重组抗元时,谢瑞石同二兄谢翱毁家纾难,带数百乡兵于福建应召勤王,兄被授为督府咨议参军。翌年八月空坑兵败,瑞石同二兄翱随陈龙复等受命入粤组建行府分司,于九月直航潮阳。随后发动各地勤王,使文丞相顺利入潮。祥兴元年(1278)十一月,为了进击陈懿、刘兴之叛军,两兄弟将妻儿寄居海门白土村,毅然同出征。十二月二十日五坡岭兵败,文丞相被执,两兄弟机智逃回白土村家中,改姓埋名潜居。祥兴二年二月十六日,两兄弟在海滨召集生还乡兵及村民,假借拜“风雨圣者”,在真武庙前乘夜庆祝长春节(宋太祖诞辰),以寄托对宋故国的怀念,同时继续开展抗元活动。由于叛徒告密,元兵前来洗劫,瑞石为掩护村民及家人,迟走一步,被元兵所虏,用火活活烧死。
& & 姚鼎(),字宪民,号宗工,古丰欢乡古埕(今属井都镇)人,宋廉访使、福建莆田姚宗的玄孙。鼎之祖父岁贡,创家邑南,至鼎已历三世。鼎才智过人,重视大义。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领兵到潮阳讨伐都统陈懿、潮州知州刘兴时,鼎谒见文丞相,被举荐任潮阳知县。当时形势艰险,军政事务繁杂,鼎将自己原拟捐赠给治平寺的田产变卖,以筹办军需,并督率兵民,支援文丞相勤王之师。直至宋亡,自己也献身沙场,年仅48岁。姚鼎是文天祥的勤王之师的奠基人之一。入祀邑忠义者悌祠。明弘治十一年(1498),族孙姚琛修其墓,勒石表彰义烈。
主题帖子积分
& & 李平田,福建漳州人,生于宋庆宗咸淳元年(1265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登进士,授礼部员外郎,在任廉正,不附浊流,故辞官归梓,后迁居潮阳和平里,敦睦邻里,广布仁。卒于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年)。其墓位于潮阳区和平镇北山,坐北向南,穴名凉伞艳,碑文曰“宋始祖考讳平田,号墩晦李公墓”。 该墓造型、石刻独物,明嘉靖年间重修。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马千里,生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幼聪颖俾捷,性善,志不思宦,承家业营运粮米。至正十六年(1362年),黄河决口,大水横溢,淹没山东济南、河间一带,灾情严重。适逢马千里南粮北运于山东,视其灾情,将粮米五百余石全数振灾,山东督抚上奏朝廷,顺帝命大学士李廷辅至山东督赈,宣诏封公义号“鲁国善人”,妻郭氏、曾氏为诰封夫人,奕世流芳。明兴武二年(1369年),捐资百两重建灵山寺。洪武八年(1375年)捐资修建和平桥。又施地一片创建慈济堂,并捐铺地一所,其租米为堂内济医助学之资,以赡族里。公以善为本,义慨可风。其墓位于潮阳区和平镇小北山,墓坐东南向西北,碑文曰“六联,元鲁国善人千里马公墓”。主碑石高84公分,宽40公分,该墓基本完好。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郑佐龙(),字云海,号许平,古新兴乡深浦(今属金浦)人,宋名宦郑良臣之子。父母早丧,靠叔父抚养。佐龙幼时极聪敏,曾被叔父遣赴县衙,知县陈仕颖见其俊秀魁梧,命赋诗,对佐龙的才识感到惊异,因留县署就读,并以孙女陈念八许配。元初荐授江西袁州路分宜县务使。佐龙为人豁达大度,热心慈善事业,赈济孤寡贫困,收埋路尸等。至元五年(1339)卒,享年65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肖德俊,字晦斋,系肖洵之裔孙,明代进士肖銮之曾祖父。性敏好学,通五经书史,恒存济人利物之心,孝悌忠信,乡贤敬重。任程乡(今梅州市)教谕。其墓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新宫赤销山麓三角埠山地,俗称“风吹罗带”。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九年(1359),占地面积约6200平方米米。墓坐东向西,墓枢上立有6支古币石柱,为潮阳墓葬所罕见。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题帖子积分
& & 马平田,原名思礼,潮阳和平人,系宋进士、广南东路转运使马荣之第八世孙,生于元朝惠宗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是潮阳和平港美(今分里美、下寨、塘围三乡)马氏的祖先。
  时逢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荡平天下后,四海大都安宁,惟个别边远地区仍有奸贼作乱。当时有土寇谢均正,不肯向朝廷纳降,据守和平,自号为“和平寨官”,为非作歹,乡民甚受其苦。平田之堂兄思道慷慨激烈,谕其归顺朝廷,致使谢贼恼羞成怒,将平田举族三百余口杀害,血流成河,情景目不忍睹,史称“洪厝港惨案”。平田侥幸得以生存,其时才十二岁,他孑身无依,毁容匿名逃入渡军輋(今西胪境内)遂立志奋发,苦学本领。数年之后,本领学成,羽翼也已丰满,遂回和平平叛,将谢均正为首之众贼寇剿灭。均正被剿,群情鼎沸,百姓欢呼,争相称颂马平田年少有为。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刘文仲将马平田平贼有功的事迹上奏朱元璋,帝感其精神可嘉,遂御赐“平田中兴”之匾予以嘉彰。匾因年代久远而流失,不过,现马氏族谱中仍有“平田中兴”之记载。马平田于明朝宣德五年庚戌(1430)九月十六日仙逝,享寿74岁。
姚氏“三凤”
& & 明代潮中姚氏“三凤”指顺天府治中、抚州府通判、京闱解元姚琛,南京兵部郎中举人姚瑷,南京户部主事、广西参议、进士姚绍等名臣!其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各历史资料均有记载,清光绪《潮阳县志》所记载县城衙前大街曾立有碑坊:潮阳三凤坊、甲第元魁坊、京闱解元坊,均为纪念潮中“三凤”:姚琛、姚瑷、姚绍而立。
& & 罗清谨,原名铭,潮阳人。性刚果,谙练韬钤。成化庚子(1480),两广蛮侯大狗叛,铭策军门上方略,大帅韩雍一见,奇之曰:“此将才也”。用为参谋,随营征讨,所向辄有功;蛮平,超擢中军副将,寻奉委诏抚荔浦、马平诸蛮;次及苍梧、阳朔。以劳瘁,卒于王事。其墓葬俗称“罗厝坟”,在河溪镇鸡笼山下,清口村废墟附近。墓碑高1.2米,宽2.2米。碑文为:“故军门大厅清谨罗公墓。成化壬寅(1482,编者注)季冬吉日立”。墓前原有石狮6只,今存5只。
& & 莫南木,和平人,明诰赠奉政大夫。其墓位于和平镇水吼水库东侧,坐东向西。该墓保存完好。有主碑一块,侧碑两块,管柱两对,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一对。墓碑刻写“明诰赠考奉政大夫南木公墓,妣宜人淑德彭氏,妣宜人善壸郑氏,考男桂林府同知历世立”。
& & 许达斋(年),原名伦,明正统九年(1444年),中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中式第三名进士,会魁官户部观政清军御史。任职期间,因勤政爱民,功勋卓著,皇封御赐粮山方圆二十余里及赐建会魁第、进贤门,名垂史册。其墓位于潮阳区西胪镇内 居委尞射牛眠山,坐西南向东北。碑文“明六世祖考进士会魁由户部观政钦差清军御史许达斋许公妣恭人宁治王氏墓。该墓保存完好,属潮阳明代名人古墓葬。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胡华溪系潮汕著名祠堂“华桥祠堂”的建造者,恩袭玑阁使,封文学士。其墓位于潮阳区西胪镇内斜村二牌鹭鹚象山,始建于明代(1406年),墓区保存基本完好,是明代官坟。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周养吾,讳光命,字国顺,生于明嘉靖元年,卒于隆庆年间,为明代名人大理寺卿周光镐之胞兄,曾任高明县正堂(今属肇庆市),儒学教谕等职,养吾公卒后,光镐请旨为其兄立葬,皇帝恩准并命国师择立吉穴葬于赤杜岭水鸡地,俗称“皇帝坟”,墓坐西南向东北,碑文“皇明祖考诰赠高明县正堂县儒学教谕养吾学教谕养吾周公墓,妣太安人举埕纯勗姚氏,妣太安人邑南贞勤肖氏,万历辛丑年都御史胞弟光镐立葬。”墓区保存完好。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翁梦徵,字木纳,县廊大南塘人,明弘治八年(1495年)中举人,榜列经魁,文略滔博,授太学博士,官拜闽广督学,举礼乐名家。清廉高节,年老归梓,因家于潮,助学济里,史著名贤。其墓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大南居委东岗山地,墓葬坐东向西,圆面贝灰碑,半径1.55米,高0.82米,碑文为“明始祖木纳翁公,喜团陈氏墓”,基本保持原貌。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欧阳初,字遂初,县廓都(今棉城)人。幼年丧父,家贫,由母王氏操持女红,勤劳教养,欧阳初也努力学习,时人称其母子为“两贤”。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中亚元(举人第二名),出任福建泉州府教授。欧阳初的教育思想是先德行而后文艺,改变以往颓唐委靡的学风,因此福建泉州人士出自欧阳初门下者多能重视名节。在任时,还修葺孔庙礼殿及朱文公(熹)祠,凡县学中损坏破落处均次第修复。任满转广西柳州府教授,亦卓有成绩。永乐十年(1412)母逝,回乡服丧时病逝。入祀邑乡贤祠。
& & 郭真顺(),女,出生于潮安县庵埠镇郭陇乡,元末嫁汀海县冠山乡教书先生周伯玉(元末中举人,明初举贤良方正),后合家几经转折,定居于潮阳县城兴归居委地方。
& & 郭真顺,自幼聪颖、淑慧,承父(教谕郭宗文)家教,通经史、精数学,尤擅长古诗,且能言善辩。明洪武四年(1371)潮州卫指挥俞良辅率五千官兵征伐尚未归顺明朝的村寨,时郭真顺合家避居潮阳溪头寨,郭氏已60岁高龄。当俞良辅兵马离溪头塞仅数里时,为使村民免遭兵灾之苦,郭真顺挥笔写成长诗《上指挥俞良辅引》,挡道亲呈俞将军,于马前慷慨致词,说明溪头寨没有反对大明的举动。俞良辅阅后感动地说:“此贤妇所居,其民必训”。遂杜绝士兵入寨扰民,溪头寨几万人民得以保全,郭真顺胆识过人,献诗保寨的事迹,广为世人所传颂。
& & 在社会状况动乱,治安状况差的情况下,郭真顺协助周伯玉散家财以助困,储粮度荒,为夫周伯玉婉辞出任元政权溪头寨主事。三个儿子,周彦敬、周彦作、周彦器自幼在其严格教导下,都以科举出仕,特别是第三子周彦器于明洪武十六年,中榜首,庭试第一,郭真顺得到皇帝朱元璋接见表彰,封四品宜人,赐凤冠珠髻,金钗,在兴归居委原中贤巷口,建三门四柱式石牌坊亭1座,亭上朱元璋亲题:“父子乡贤”四字。
& & 郭真顺一生诗作不少,著有《梅花诗》集,内有梅花诗100首,现仅存留二首,另有传世十多首诗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诗人之一。
& & 郭真顺享年125岁,元正统元年(1436)逝世,临终前遗嘱治丧从简,不烧冥纸,民间誉为“郭氏贤母”。郭真顺逝世后,葬于西山黄峰山“云底月”处,1956年墓被毁,周伯玉葬于现水门路“周厝庵”前。
& & 周彦器,又名矿,潮阳县棉城镇兴归乡人,明处士周伯玉第三子,早年承父训,与兄彦敬、彦作一同受学业于母郭真顺,彦器尤为聪敏,读书务求得圣贤的宗旨,受到士子们的推崇。明洪武十六年(1383)朝廷在当时京城古金陵,开科举各儒,彦器应考,文章列第一。出任大理寺评事,因廉洁能干,不久升任河南省布政司参议,勤政爱民,为民请命,为明朝廷所器重。但由于操劳过度于任上去世,士林对其英年早逝深表婉惜,去世后葬于河南省洛阳,入祀潮阳县乡圣祠。
& & 曾牧(),字守民,县廓都凤岗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以拔贡入太学深造,洪武二十九年领应天府亚元(举人第二名)。永乐间()选任为南京兵部司务,后升户部江西员外郎。牧为人正直守信,廉洁奉公。因在江西征赋役解京失于盗,倾山地农田变卖填补,尚欠尾数,再变卖祖籍江西族产300亩,才按期如数解京入库。此事轰动京师,受明成祖褒扬,永乐十九年(1421)诰赠牧之父仲华(号东野)为奉直大夫;赐建介福堂,置圣旨亭;钦赐“走马标”,可圈定田地为界作己业,而牧不贪,把“走马标”弃于凤岗东门外横头埔新垦地,占地仅0.7亩,永免纳赋。晚年辞官归里,设馆授徒,潜心钻研学问与翰墨。正统十三年(1448)逝,享寿80岁。入祀邑乡贤祠。
& & 王纲,县廓都(今棉城)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中举人。为诸生时,有外地林姓者携子来潮阳当佣人,纲见其子清秀聪慧,试教以书,即能成诵,甚觉奇异,便留读3年,并资助他们回乡。宣德年间(),林姓子登进士,后任侍郎;纲也任广西藤县教谕,经林上疏推荐,提升为兵科给事,后转户科,迁知广西浔州。有许指挥侵占民田,纲论纪法办。适逢皇帝南巡,于行在处召见王纲,和颜悦色地手指王纲胸部称赞道:“你实心为民。”纲的后代绘皇帝手指纲胸的遗像,以示殊荣。
& & 郑义,字伯集,县廓都(今棉城)人。幼年丧父,秉性警敏好学。成年后,贯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与星象六书之学,后又专攻诗词,终以诗成名。义教人读书,对深奥的内容,多有独到的见解。其文章渊博雄健,且擅长草书。明永乐九年(1411)中解元,永乐十年登进士,代理北流县(今属广西玉林地区)教谕。北流的溶洞景观长年淹没于草木丛中,郑义赋诗,并书刻于崖壁上,使北流溶洞从此出了名。后升任周定王(朱木肃)王府右长史,义常以诗文寄托劝告的意见,得周定王的敬重。及后,嗣王朱燉有在位十余年,义辅导的功劳甚大。曾上书辞职,被挽留。逝于任所。祀潮阳乡贤祠。著有《右史集》、《梅花百咏》。曾于永乐十七年(1419)应县公陈时可之请,作《潮阳县志序》。
& & 郭张善,竹山都凤山(今属西胪)人。父母早丧,靠继母陈氏教养成才。张善对继母也极尽孝道。明永乐二年(1404)举儒士。永乐十五年春应召赴京试。张善上书陈言:“臣少孤贫,赖继母陈氏抚教,幸与俊髦之选,得就职报效,移养以报母恩。”诏命翰林院试其文。他以《洪范九畴论》一文博得好评,大臣们都庆贺朝廷选得人才,特授翰林检讨。后来在京察中评为称职,朝廷正拟重用,不幸病逝。
& & 李龄(),字景龄,县廓都(今棉城)人。其父宪举任福建兴化府教授,李龄幼随父于任所,数次得闻莆田考亭遗训,谨记引为自勉。明宣德四年(1429)中举人,正统元年(1436)以乙榜授宾州学正。后因母逝回家服丧,见县城学宫门路狭窄,遂让出己地拓宽之。服满赴京,经朝臣祭酒李时勉推荐补国子学录。任期间,国子学生员有所馈送,龄分毫不收。因先世早孤,寄养姐家,而认姓魏,故上书陈情,获准复姓李。不久,擢升为江西道监察御史,旋即奉旨提督北畿学政,调任詹事府丞。皇帝知其能,选为东宫辅导。景泰元年(1450)入选史局纂修历代帝纪,景泰五年入礼部为同考官,翌年春补鸿胪寺唱赞,得到陪皇帝祀、典、试的殊遇。天顺初年补太仆寺丞,天顺六年(1462)出任江西提学佥事,人称李提学。其政绩,文章均名声远扬。成化五年(1469)致仕回家时,江西十三郡人士闻讯,争赠财物,概不接受。众人挽车泣送。龄回家未1月突患病逝世,终年64岁。入祀邑乡贤祠、忠义孝弟祠。
& & 刘玘,字允璋,县廓都(今棉城)人。祖籍福建莆田,元大德()末始来潮阳,先世多隐,至其叔父刘金于永乐三年(1405)始中举人,官怀安县教谕。玘博学强记,明永乐十五年(1417)中解元,永乐十九年登进士二甲第三名,授兵部车驾司主事。后因逆犯大臣而停职回家。日常悠游山林名胜,多有题咏,篇什甚丰。当时各地前来求文、请教的人,纷至沓来。自明初周彦敬以后,县中能为诗歌古文者,实由玘所提倡。
& & 萧銮(),字景和,县廓都(今棉城)人,萧洵裔孙。早年丧父,励志读书。明宣德元年(1426)中举人,次年登进士。初任行人时,奉命出使甘肃,抵哈密宣慰,不受当地官员馈赠的土特产品,朝廷嘉奖他廉明能干,升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在任期间,弹劾吏弊,无所避忌。当时长安发生冤案株连百余人,銮将实情上报,据理坚持,并不顾左都御史王文的强词反对、威胁、使冤案昭雪。后来銮调任广西提学佥事。后又任湖广佥事。銮廉洁能干,官民称颂。吏部尚书王翱有意提升銮赴京任职,銮婉词辞谢。成化元年(1465),晋升山西副吏。在山西任职2年,两袖清风,致仕归家。离任时,当地百姓士绅沿途泣别。成化九年逝,享年70岁。
& & 李若林,贵山都贵屿(今属贵屿)人。明宣德元年(1426)中亚元(举人第二名),宣德五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若林办案认真,重视查清证据,按律处理,上报案卷详细完整,刑部尚书非常赞赏。后因病告假回乡。若林长于议论,善于引导新辈,故远近闻名,登门求教者甚多。晚年诗文与提学李龄(本县人)齐名,世人称“二李”。享寿80岁。
& & 萧瓒(),字宜瑄,县廓都(今棉城)人。明成化十三年(1477)中举人。瓒秉性孝道友爱,胞兄给事中萧龙遭诬害,充军河北万全县(今河北张家口地区),瓒中举人后不赴礼部,而先往万全县探望其兄,往返数千里。相会后,依依不忍离去,那些同贬万全的官吏都赞叹“萧氏兄弟情义世间少有!”萧龙获释归家后,瓒才于弘治六(1493)出任贵州荔波县知县。该县是瑶、僮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县民若违法受处理,往往强顽不服。瓒实行“宽抚慈育,训导礼义;教种劝耕,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县民逐渐顺从,邻县也被感化。后因不满上司所为,辞官归家。弘治十二年(1499)逝,享年61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郑文奎(),字永章,号慎斋,县廓都深浦(今属金浦)人,路务使佐龙六世孙。自幼好学,俊秀有大志。明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人,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历任广西道监察御史、重庆知府、云南知府等职。文奎秉性正直有气节,办案周详谨慎,任御史9年,清廉勤政如一日。成化间()任重庆府知府,以移风化俗的法度,执行州府政事,部属敬畏,百姓拥护。但为当权者所忌恨,节度使马显上朝,诬说文奎,吏部尚书李炳笑道:“此官的缺点是梗直。”马显听后羞惭而退。不久,父丧,回家守孝。服满,出任云南知府。在任上,有权贵者向文奎索取献礼,但文奎一无所有,遂托病辞官归家,赋诗自娱。正德七年(1512)逝,终年85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子嘉誉,举人,含山县知县。孙庆宸,举人,国子助教。曾孙元复,举人,建宁府通判。
& & 萧龙(),字宜中,县廓都(今棉城)人,副使萧銮之侄。幼年聪慧,11岁能文,尤擅联对,深得邑进士刘玘、郑文奎的器重。明天顺三年(1459)中举人,成化二年(1466)登进士,任南京户科给事中兼管湖事。当时湖册管理混乱,名实不符,龙坚决予以清理整顿。时遇朝廷考察官员,龙不避权要,直言上疏,弹劾失职大臣,因而遭权要大臣怀恨,借故陷害,被发配万全县(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充军。后来得到兵部尚书马文升辩屈,才得官复原职。龙任满回乡后,倡建东山大忠祠,又在城西筑草堂,自号“湖山逸叟”,著有《湖山类稿》行世。正德七年(1512)逝,享年79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纲,字文举,县廓都(今棉城)人。明景泰二年(1451)举贡生,成化间()经选才授官,任高州府石城县知县。不久,经督府韩雍的推荐,选升高州府通判,后调任庆远同知。陈纲口才敏捷,有治政才能,韩雍常召至府内咨询军事。每遇迎战,纲常出入营伍,鼓舞士气,战将拼死作战,西部贼寇听到陈纲名字,多逃避。在石城时,逢饥荒,曾捐薪俸救济饥民,而家属则粗衣淡饭。逝于庆远任所。入祀邑乡贤祠、忠义孝弟祠。
& & 郑亶,字崇信,附廓都深浦(今属金浦)人,佐龙裔孙。少时入双髻山宝峰石室研读《尚书》,深得要旨。明天顺三年(1459)中举人第三名,授任宁波府通判。当时有豪绅诬陷良民,致冤狱3年。亶一上任即查清案情,为其平冤。不久升嘉兴府同知。亶到任即大力处置奸邪、剔除弊政,治理有方,使府境安定。亶为诸生时,曾受潮州知府周瑄之聘,为其子尹龙授《尚书》,至出任嘉兴同知时,尹龙已由进士授官于吏部,拟将亶提拔使用,亶坚决婉辞,告假归家。回家后将双髻山读书石室分筑成4间,用于读书与授徒。当时四方学子闻名登临求教者接踵而来,把石室当成汉代杨雄的住宅。逝后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郑嘉惠,字邦吉,号梅径,附廓都深浦(今属金浦)人,佐龙七世孙。明成化十年(1474)中举人,授武缘县知县。该县是瑶、僮等少数民族混居地,从未有进身科试者。嘉惠一上任,首抓兴学育才,筹资修学校,解决教学资金,选拔生员李璧等深造。3年后,李璧登进士。从此,县内学风蒸蒸日上。县境有塘头津,水势湍急,多次发生溺水事故,嘉惠乃倡建石桥14孔,行人往返安然无忧。嘉惠为官清廉勤谨、关心百姓疾苦,博得抚按唐珣、林森的交口称赞。任满正拟提拔,因母老辞官归养,离任时当地百姓依依惜别,立去思碑纪念。归家后将所有田宅与诸胞弟共有。自己筑庐于双髻山麓宝峰岩休居,终年77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赵相,字文卿,号西庵,县廓都(今棉城)人,嗣助世孙。明成化四年(1468)中举人。事继母至孝。时陈白沙(献章)在江门讲学,赵相前往拜师,学得白沙理学宗旨。回家后,寄兴于名山胜迹之间,到处多有题咏,清光绪《潮阳县志》载其《双髻山》、《莲湖院》、《和平桥》等诗。不久,朝廷拟起用,赵相不愿就任,筑西圃书室每日教授学生。
& & 萧泰(),字宜安,县廓都(今棉城)人。喜好钻研文学。明成化十年(1474)中举人。成化十五年入太学。泰善于结交天下人士,以诗文相酬唱,为世人所见重。理学家陈白沙曾次其韵,有“瘦藤扶上小庐山,东望何州不见颜”之句。及后任贵州省安顺州知州。弘治三年(1490)告老归家,倡建祖祠并捐祠租60石。泰对乡亲或过客之穷困者,常热情资助。日常以诗词雅咏,欢度晚年。嘉靖六年(1527)卒,享寿82岁。入祀邑忠义考弟祠。
& & 陈洸(),字世杰,世称北科,贵山都贵屿(今贵屿)人,陈江的从弟。正德二年(1507)中举人,正德六年登进士。历任户部给事中、吏部左给事中、大理寺少卿、黄门侍郎、按察使司佥事等职。后因卷入君藩斗争,被解职回家。家居期间常寄情诗词,抒发对朝政关切之情;还办了一些有益乡亲的事,因此民间流传不少有关陈洸的故事。陈江、陈洸兄弟先后官任给事,民间誉为“双凤鸣阳”。嘉靖十三年(1534)逝。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大器,字国成,号石塘,县廓都(今棉城)人。文章气势磅礴,诗亦秀逸。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人,次年登进士。选任浙江东阳县知县。以政绩卓著晋升御史,先后巡按直隶、山东、广西等省,差事完毕,奉命赴湖广担任典试主考,接着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在任2年,人民颂声载道。告老归家后,围垦城郊北湖,四周垦田,中建别墅“芙蓉洲”,偕同年萧与成等游吟其间,现东山存有擘窠崖刻“观海”,后溪存《重修潮阳县城河记》碑文等。逝后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郭廷序(),字循夫,号介斋,贵山都南阳(今属贵屿)人。先祖郭浩,莆田人,宋进士,官广南西路提点刑狱,落籍潮阳,至廷序,已历十代。明嘉靖元年(1522)中举人,嘉靖二十年登进士,授江西贵溪县(今鹰潭市)知县。廷序为官能体察民情,减轻百姓徭役、赋税;审案公正,狱无冤案。当时夏言身居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夏家在廷序辖境,江西、广南的大小官吏竞相奉承巴结,但廷序不为所动。廷序与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及岭南名贤欧大任等均是黄佐(香山人)的高徒,著有《循夫集》(是黄佐于嘉靖二十七年所选定);书撰《判语》,刻石立于贵溪学宫。嘉靖二十六年(1547)四月逝于扬州,年47岁,黄佐为他立传。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江(),字世殷,世称南科,贵山都贵屿(今贵屿)人,陈洸(北科)的从兄。明弘治十四年(1501)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登进士。历任南京户部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宦官萧敬、刘允骄横放纵,江敢于弹劾他们,震慑了其余的宦官。当时西部边防粮饷不继,江料必有变故,特上疏请为筹备。数月后果然甘州五卫作乱,杀害了巡抚许铭,众官均佩服江的预见。嘉靖元年(1522)因弹劾尚书赵璜被责,求退归家。家居时,倡导模仿苏州庙会格局,同时举办以怀念、赞颂张巡、许远为内容的书画展览,称“街路棚”,此俗相沿至今。嘉靖三十一年(1552)逝,享年78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萧端蒙(),字曰启,县廓都(今棉城)人,明翰林院修撰萧与成长子。是潮州后七贤之一。自幼沉静好学,通晓经史,熟读司马迁、苏老泉的著作。明喜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翌年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人称“父子翰林”。嘉靖二十二年出任山东道御史,掌管京城防务治安,完成清理整顿驻京军队任务,纠正官场邪恶风气。嘉靖二十四年,贵州发生骚乱,端蒙奉旨巡按,稳定了局势。后因病告假回乡,听取乡贤父老意见,考察地方吏治,上疏陈述潮阳人民的疾苦,奏请拓建城域和均平赋税 、组织军民备寇、追捕通盗内奸、立法均徭、扶善惩恶等革除时弊六件事。后调任浙江道御史。嘉靖三十二年,北方少数民族俺答入侵,端蒙奉诏保卫京城有功,皇帝赏赐金绮。嗣后,奉旨巡按江西。是年乡试,贡院失火,端蒙通令各所大小官员,凡救火者论功升赏,坐观火灾者以埋没人才惩处。众官得令,争赴灭火,使数千试卷无一遗失。又亲自查监,平冤狱,处理枉法官员。时江西藩王骄横,放纵部属抢民女,为非作歹,抚台等大官都束手姑息。端蒙则上疏弹劾藩王,还捕其部属法办。嘉靖三十三年奉诏回京,将晋升廷尉,惜于途中病逝,年仅34岁。入祀邑乡贤祠、忠义孝弟祠。
& & 刘瑞葵,字世贞,又字原尚,县廓都(今棉城)人,举人、桂林府教授刘芳之孙。瑞葵谨奉父教,拜陈白沙的门人余善为师,还跟从南海的张诩,深得陈白沙以主静的宗旨,瑞葵对人谦和恭俭,文章有悠然的思想。明正德五年(1510)中举人,历任湖南安乡县教谕、浙江绍兴府教授、湖南耒阳县知县。在安乡时,建学宫棂星门,置学田以供养生员。瑞葵曾3次担任乡试主考官,选拔不少人才。后逝于耒阳碧山精舍,人称碧山先生。著有《碧山漫稿》传世,明代名臣、浙江人沈炼为该书作序。逝后入祀邑乡贤祠。
& & 林大有(1515-?),字端时,号东庐,县廓都(今棉城)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人,嘉靖十七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先后奉旨督办河南、山东、江西等省漕运,敢于革除历年舞弊,使转运畅通。任满,转户部员外郎出守袁州,集生员欧阳瑶等于昌黎祠讲明《原道》要旨。首辅严嵩欲网罗于门下,大有不肯依附,故嵩怀恨在心。改任福建盐运司同知。任职期间,体恤商民,方便百姓,拒受贿礼。百姓于水口建生祠奉祀。任满回乡时,祭酒邹守益撰《廉说》赞颂。逝后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瑞龙(),字体乾,县廓都(今棉城)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中举人,嘉靖二十九年登进士。任南京户部主事。为人稳重有器量,廉洁奉公。升工部营缮郎中。恰逢修地陵,原计划工期须3年费用3万两银,瑞龙精打细算,精简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亲临现场指挥施工,工期仅9个月,耗资只3千多两银子即告竣。后升任福建兴化知府,遂携其母上任。任上,瑞龙体察民情,邀请乡贤父老座谈,关心百姓疾苦,办事公平正直。时倭寇流窜福建,甚为猖獗,瑞龙带领兵民日夜巡城,以安百姓。恰因母逝,将扶柩回乡守孝,倭寇闻知,突然逼近城下,且有汉奸通贼,孤城危急。瑞龙应民众要求,带孝指挥守城,招募猎户,教以行伍中,配备浸毒箭头,协同水军作战。瑞龙筹划周详,乘夜静更深,直捣贼营,贼大惊,弃营而走。在海宁桥,水军夹击敌人。是役,斩首600多级,活捉130名。解救被掳掠男女数百人。由于带病上阵,劳累过度,以及丧母悲哀,背部疽发而逝,年47岁。
& & 黄鹏,字搏之,号南溟,县廓都(今棉城)人。明嘉靖元年(1522)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登进士,出任福建闽县知县,常步行外出办理公务,以不打扰他人为乐事。晋升兵部主事、郎中;调任广西南宁知府,未到任便去世。黄鹏生平廉静自守,不谋求良田华屋,乡人称他为“黄佛”。修撰萧与成(潮阳人)曾说:“过他的住处不知是黄先生的住宅,进我县者不知黄先生之贵。”
& & 萧与成(),字宗乐,号铁峰,县廓都(今棉城)人。明正德八年(1513)中解元,正德十二年登进士,选入翰林院授国史检讨。嘉靖二年(1523)预修武宗实录,钦赐金绮,晋官修撰。嘉靖四年父逝,回乡服丧。服满,有司劝其回朝复职,与成说:“母已老,前为温饱,来不及见父含殓,今岂忍再蹈前辙!”自此家居50多年不复出。与成秉性高洁,故家居不闲,关心桑梓。时县仓储粮数千石,与成向当政建议将储粮赈济灾民度荒,以广济桥税收代抵。县境滨海屡遭倭寇侵扰,与成倡议组织士民守御,使民众得以安宁。还带头捐资疏浚城河,便利交通运输与守卫。晚年建“半闲园”于西门外(今西门花园池处),与友论文赋诗,养生怡性,行义求志,教养子弟。与成6个儿子中,端蒙、端贲、端升、端渐各有建树。万历七年(1579)逝,享年86岁,入礼邑乡贤祠及忠义孝弟祠。著有《铁峰集》行世。
& & 林继习,字思传,号清渠,县廓都(今棉城)人,举人继述的胞弟。明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授湖北麻城教谕。其文章、道德堪为士林楷模。嘉靖三十七年被聘为江西同考官,经继习选拔的13人,后来都成名士。晋升安化知县,在任间,因善抚恤平民、平治盗贼,离任时安化士民建生祠奉祀。退归15年,捐自家田地筑后溪口堤防,筑红肉坑水陂蓄引水源等工程,乡民得受其利。逝后祀邑忠义孝弟祠。
& & 萧端贲,字曰质,县廓都(今棉城)人,端蒙之弟。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与三弟端升同中举人,授广西灵川县知县。在任体恤民情,刑罚公正,地方安定。因政绩突出,升任福建延平府同知,代理知府。在任期间,兴学育才,处治奸邪,清除祸害。当时辖境强盗猖獗,端贲定计平贼。曾于浙西征兵,军纪严明。历署福建南平、将乐、大田、连城等县,清廉贤能,治声卓著。延平府知府易可久在所编府志中称赞端贲“政平守洁、嫉恶亲贤。”著有《广韵府》和《梅花百咏》等。逝后入祀灵川县、延平县名宦祠,本县忠义孝弟祠。
& & 林大春(),又名邦阳,字井丹,号石洲,县廓都(今棉城)人。少时受业于凤山外祖家。及长,酪爱秦汉史籍,精通古文辞。在县学时,每试均冠军。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人,被督学林云同召入南海五经馆深造。同学均岭南优秀者,大春屡试列前茅。嘉靖二十九年登进士,游学京师。后升任户部主事。时值边境告急,朝廷往往半夜下文各部,并要求尽快回报。户部尚书令人牵马迎大春入署,倚马待其拟书上报。部中4人拟稿,唯大春最合上意。隆庆二年(1568)任浙江提学佥事,奉诏选拔贤士。大春集全省2000多名生员于武林,考选90名上报,大多得优录,其中廷试优等者6人,主考阁老叹为罕遇。经太宰杨傅推荐,晋升副使,仍提学浙江。隆庆四年受政敌高拱弹劾罢职归家。大春家居18年,筑庐于城北龙首山南麓,四周编竹为篱,室内则图书满架,千秋典籍罗列其间,自号“龙首山人”,潜心著述(万历间即已刊行全集18卷)。大春的诗文或书法,“时人得一幅如获拱璧”。隆庆五年(1571),知县黄一龙聘大春编纂《潮阳县志》,翌年刊行,成为传世名志。著有《井丹诗文集》20卷行世。万历十六年(1588)逝,终年66岁。入祀郡、邑乡贤祠及邑忠义孝弟祠。
& & 萧端升,字曰阶,号自麓,县廓都(今棉城)人,端蒙之三弟。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与其二兄端贲同榜中举人。曾往石莲洞追随罗念庵,学得罗氏做学问的宗旨。接着同焦弱侯、袁了凡等到新泉书院讲学。经一段较长时间后,朝廷授予广西罗城县知县职,不愿就任,改任广东新会县教谕。在任时修文庙、置学田,奉祀陈白沙,提倡正统理学。受尚书何熊祥、方弱龄的器重。任满升琼州府教授,考订朱文公家礼、邱文庄仪节,并加以发挥。辑成《谕琼礼要》一书。任满回家闲居,享寿83岁。
& & 黄用直,字宗弼,竹山都陂尾(今西胪波美乡)人,自幼聪颖超人,读书必深究要旨,10岁能文,时人以“神童”称之。明弘治十一年(1498)中举人,授国子学正,后出任长汀知县。任上治政清明,廉洁奉公,为当时群吏之风范。用直性格耿直,刚果不阿,因此也引起贪官的嫉妒。他不愿在宦海与腐败风气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里,弘扬祖风,倡建祖祠。卒之日,整肃衣冠坐于厅上,召子孙罗拜,邀素日常往来者叙旧,遂逝。祀邑乡贤祠,长汀县民怀念他,建祠奉祀。
& & 林有声(),字邦瑞,县廓都(今棉城)人,副使林大春胞弟。明隆庆四年(1570)中举人,本拟赴京会试,但念及老父健在,兄又解官家居,天伦之乐难得,遂弃春试。父逝孝服满后,才上礼部,授任广东三水县教谕。在任上,以自己的言行为县学生员的表率。教学文艺则崇尚高雅,排除浮夸,使三水文教的风气大振。万历十八年(1590)升四川夹江县知县,在任4年,对县政治理有方。万历二十二年升任福建福州府通判,驻镇三洋,肃清盗贼。不久辞归。万历二十四年逝,享年65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陈钦宸,字国学,贵山都贵屿(今贵屿)人,宋进士存义之裔。明万历元年(1573)中举人,初任新会县教谕,后任光化县知县。在光化时,有豪强迫害孤弱,事被揭发,以千金行贿,钦宸断然拒绝,并将富豪逮捕法办。钦宸锄强除弊的事迹很多。此外还倡修文庙、岳祠,刊刻《杜子美全集》等。任满归家时,当地士绅立碑表彰他“廉介第一”。
& & 陈见龙,字衍德,县廓都(今棉城)人,庆远同知陈纲的曾孙。明万历七年(1579)中举人,初任永春县(今福建泉州)教谕,后升任永春知县。在任期间,廉洁勤慎,卓有政声。及后,朝廷审察群吏,见龙没被调任官职,阁臣李廷讥笑他过于廉洁,按察使听后才调见龙任阜城县(今河北衡水地区)知县。后升任建宁府(今福建三明市)同知。建宁遭水灾,见龙多方抚恤灾民。儿子前来省亲,见其父的箱囊只有书籍而已。后又历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市)知府、浙江盐运使等职。因病辞官。逝后入祀郡、邑乡贤祠及邑忠义孝弟祠。
& & 陈惇临(),号带川,字彦庄,县廓都(今棉城)人,瑞龙长子。明隆庆元年(1567)中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登进士,选任闽县(今福州市)知县。在任上,节支经费,停征渔饷,惩办凶顽,申雪冤案,县民交口赞颂,在考察官员中列优等。万历二十九年,广西东兰哗乱,朝中廷议时认为选派惇临任事才合适,于是应诏赴右江。惇临一手准备团练弹压,防止事态扩大,一手疏导教育,出告示推诚晓谕,依法惩办为首分子,平息了事件,深得上司赞扬。万历三十二年,广西思明府土司陆佑勾结南交(今属越南)土官叛变,中丞奏准朝廷调惇临统率土族、汉族官兵6万人平叛。惇临挥师直捣思明府,稳住了边境局势。论功升广西按察司副使。万历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惇临因不服水土逝于任所,终年68岁。朝廷追赠为太仆寺少卿衔,并赐玺书褒奖。入祀郡、邑乡贤祠及邑忠义孝弟祠。
& & 萧贻朔,字次倩,号海印,县廓都(今棉城)人,明翰林院修撰萧与成之孙。万历二十一年(1593)举恩贡,授平阳府(今浙江温州市)通判。曾督军围剿回民反叛者,斩首百级;平反冤案,救活40余人。先后代理清军同知及隰州、翼城(今均属山西临汾地区)等县知县。升左州(今广西崇左县)知州。在左州,捐资修学宫、禁火葬,请求上级获准优待免行“一条鞭”法等,左州百姓感激,立生祠奉祀。告老归家后,遇饥荒,煮粥救济饥民,救活很多人。又捐租谷,作为生员的学习费用,深受读书人的敬重。著有《三晋山居》诸草。享寿80余岁。入祀潮阳、普宁乡贤祠及潮阳忠义孝弟祠。
& & 杨梦得(),字若益,号箕余,贵山都贵屿(今贵屿)人,宋进士、闽中杨原后裔。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举岁贡,授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同知。整顿军政,严防盗贼,奉职严谨。后代理浙江海门、江苏如皋等县知县。所到之处,都获廉洁、有才能的声誉。调任审理正,晋升襄阳府(今属湖北省)右长史。后辞职回乡。捐资建筑贵屿堡;遇饥荒,发赈救灾,得救助者甚多。清顺治二年(1645)逝,享年77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吴仕训,字光卿,县廓都(今棉城)人。擅长诗文,博通经史百家。时刑部主事孙如法(杭州人)贬谪潮阳任典史,仕训往访,结为布衣之交。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举人。拜吉水邹南皋为师,潜心理学,得其要旨。授福安县(今福建宁德地区)教谕,转为福州郡丞,当地士绅学子感谢教化之功,建化雨祠奉祀。天启四年(1624)曾任同考官,选取一批人才。遇吏部三年一次审察官吏政绩,仕训的政绩卓异可入台省 ,但他看到宦官魏忠贤弄权,不愿依附,竟以平常资格转任福州同知,实际代理知府职。不久称病告假回家。家居时他热心参予修复文光塔,建筑斗门桥;为贵屿寨请兵解除寇围;与郑同元协助知县徐以暹守城御贼;讲道著书,编修《福安县志》。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续修《潮阳县志》(稿),著有《经史管指》(孟长民序)等。年86岁,无疾而卒。入祀柳州循吏祠、福州名宦祠、潮阳忠义孝弟祠。
& & 郑同元(?-1650),字黄中,号练水,县廓都(今属棉城)人。明天启七年(1627)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登进士。授江苏六合知县。办事勤谨认真,无留积案。后因受牵连被充军浙江台州。崇祯十六年遇赦,赐归奔母丧。崇祯十七年潮阳大旱,米价上涨,民众抢购米粮。同元与县官商议,出告示严禁富家抢购屯积及私贩出境,平抑粮价,安定人心。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十月初五日,陈拔五围县城,同元与吴仕训协助知县徐以暹督战守城。十一月,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即位,次年改元永历(顺治四年),同元被起用为兵部主事,遂改变姓名,由偏僻小路前往广西梧州拜见桂王朱由榔,历任陕西、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巡按、太仆寺少卿等职。后因广西容县兵叛,被执不屈,与长子恩贡郑振芳于顺治七年(1650)十月二十日殉难,父子都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林萃芳(),字众茹,号六引,和平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授任中书舍人。天启七年分校北闱乡试,考取金忠节(明亡时殉难)、铉鼎元、陈于泰等人才。以后历任户部陕西司主事,升员外郎,河西榷务等职。崇祯三年(1630)辞职回乡,在家闲居20余年,热心为民众办好事:经常济贫赈饥;修东山大忠祠;创和平里鱼渡租,每年收入150金作为帮助县生员学习的费用等。清顺治九年十二月(已是公元1653年)晨赋一联:“鹜带霞光摇楚泽,雁含秋色过榆关”。是夕,鸡鸣起坐,正冠而逝,终年76岁。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主题帖子积分
& & 马光龙,原名登龙,字受攀,和平人。少聪敏,9岁能作文,在学每试常得冠军。明崇祯九年(1636)中举人。两次上礼部,时逢国势变乱,遂漂泊岭外。由于早已出名,被授任中书舍人,受南明首辅何吾驺(香山人)及晏、黄等大臣的器重。但光龙不愿从政,辞官回家,筑庐于和平里中洲隐居。和平近海,清康熙三年(1664)朝廷下令迁界。光龙上书,极力陈述利害,主持迁界的官员接受其建议,使和平获免。康熙十二年主修《潮阳县志》,未脱稿而发生变乱。光龙为人沉稳含蓄,博览群书,自经史、稗官、文词以及琴音字学等,无不考究。晚年改号确夫,与二三知已,啸咏山水之间,享年71岁。入祀邑忠义考弟祠。
& & 李应甲(),人称凤山,字万兴,竹山都凤山(今属西胪)人。少年学于其父李郁,博通经史。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顺治十八年登进士,是清代本县第一个进士。曾同潮阳知县张宏美倡修学宫、大忠祠、水门桥等。还曾建潮州景韩祠。康熙十年(1671)授山东利津县知县,在任7年,因廉洁勤谨,大学士董玉麟书赠“七年渥泽黄龙雨,一片冰心在玉壶”。康熙十四年任乙卯科同考官、护理滨州济南府事,政绩显著,升任内阁中书,恩授郎中加七级。康熙十六年在任所逝世,享年66岁。著有《博古斋集》。入祀郡、邑忠义孝弟祠。
& & 黄仙春,原名中通,字理卿,竹山都陂尾(今西胪波美乡)人。仙春为人不追求名利,恪守礼乐之训,慨然有志于继承、发扬、传播理学,潜心研究宋代名儒周敦颐(濂派)和程颢、程颐(洛派)的学说,探究心性义理之精微、潮、揭士子慕名拜师者甚众。清顺治八年(1651)中举人,是清代潮阳县第一个中举,授龙泉县知县,莅任9个月,无意于仕途,辞官归里,优游林下,以诗酒自娱,享年80岁。
& & 姚喜臣,字钦扬,县廓都(今棉城)人,孙焜之子。明崇祯元年(1628)拔贡。博览群书,诗“清峭突兀”如其人。明亡后,不图科考为官,筑溪云庐于峡山楼前村祖先墓侧,日夕哀吟。县内外知名人士均怜其才。揭阳罗万杰、海阳杨钟岳、状元蔡升元、内阁学士陆葇等与喜臣交往、唱酬,今东岩摩崖尚留有与周琬、杨钟岳等连韵诗刻多处,《武当驾行》牌坊也有其联对。与萧纶锡、郑振藻、吴绍宗同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潮阳县志》。著有《溪云庐诗集》。
& & 郑振藻,字荣泽,号半园,县廓都南桂(今属棉城)人,同元之子。振藻在兄弟6人中最为聪明。其叔无子,要求振藻承嗣,同元指藻说:“此子归我,余任挑选。”可见同元对藻之重视。成年后,以精通文艺知名于时,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参加编纂《潮阳县志》。不久授任息县知县。在任修文庙,立义学,捐官租百余石,作为教学费用。康熙二十九年起充任河南省同考官多年。辞官后,家居时常与县内外名士游吟潮阳山水,今东岩留有郑振藻与杨钟岳、周琬等连韵诗崖刻多处。逝后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 & 吴绍宗,字学可,县廓都(今棉城)人,福州同知仕训之孙。清康熙十七年(1678)岁贡。康熙二十六年与姚喜臣等同辑《潮阳县志》(知县臧宪祖主持)。不久,授任清远县训导。教育有方,办学卓有成绩。年老辞官时,巡抚彭鹏表彰其家。著有《完节会编》、《东岩记》等。享寿82岁。
& & 姚夺标,字钦会,县廓都(今棉城)人,孙焜之了。清康熙八年(1669)举人,授武功(今陕西眉县境)知县。在任间,招抚安置流亡民众,清理多年赋税劳役,革除官府动辄派用民里出骡马服额外劳役的陈规,减轻民众负担。灾年,在县城4门设厂施粥,及时救助灾民。上司见他为政廉能,正拟重用,但夺标却辞官归里。离任时,老少挡道,依依惜别。家居时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人们称为“姚青菜”。时与名士游吟潮阳山水,今东岩金顶寺大石上存有夺标与胞兄姚喜臣、郑振藻陪同昆陵杨一鹗、潮阳名贤杨钟岳以天、然、眠、泉、缘为韵脚的连韵诗崖刻。
& & 汤宽(?-1729),字寿侯,附廓都海门人。上丧父,事母至孝。成人后入伍海门营,由行伍提拔为海门守备。行动轻捷,谙熟水性。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南澳镇总兵黄龙率师巡海,时值飓风骤起,有战舰沉没。汤宽跳入海中,奋力救起百多名落水士卒,遂调任广海守备。时有剧盗黄亚扁作乱,汤宽率师平定。历官香山副将。雍正七年(1729)晋升金门镇总兵,未到任病逝。
& & 周凤来,字启辉,县廓都(今棉城)人。自幼聪慧好学,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中解元(第一名举人),康熙四十五年登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曾钦点北闱试官。雍正三年(1725)出任雷州府教授。当时有人认为是降职,表示遗憾,凤来说:“官无大小,难得的是称职。理任儒官,劝学兴行,对我正适合。”在任数年,以教学得法而著名。平日治家从俭,但为周济他人的急需,则不惜倾囊,而不觉自己是贫寒的读书人。今东山存有凤来雍正四年九月书撰的《重修东山灵威庙记》碑文。
& & 林天木,字毓千,号荔山,县廓都(今棉成)人,有声第八代孙。幼年丧父,天性聪敏。20岁中秀才,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亚元(举人第二名),雍正元年(1723)登进士。任石埭县(今安徽石台县)知县,以政绩卓越升户部贵州司员外郎,以后历任兵部职方司郎中、江南道监察御史兼巡视京畿西城御史、律例馆纂修官。雍正七年任云南正考官,雍正十一年奉旨巡察储济仓和直隶、保定河间等处,转授吏部给事中兼顺天同考官,升吏部掌印给事中、代巡福建与台湾兼督学政等。台湾为海防要地,天木采浚深濠渠、树产栅栏、环列竹城等深沟高垒的防卫措施,台湾人民甚为感激,建生祠奉祀,雍正皇帝赐给御书及绸缎金锭。乾隆元年(1736)因祖母逝世,辞官服丧。不久病逝于家,终年53岁。著有《家训四箴》、《守身十则》及诗文共10卷。
& & 郑吉庆,字世佑,号积斋,县廓都(今属棉城)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登武进士,授任左江守备,后升右营游击。他能书善画,尤以画竹以及写擘窠大字闻名;又熟谙兵法,有儒将之风。其祖父郑岳,是康熙八年武举,康熙十三年被制府授任随征游击。
& & 黄登庸,字开叙,直浦都桥头(今属关埠)人。少时聪颖,有超人记忆力,经史过目即能背诵。16岁中秀才。清乾隆元年(1736)中举人,出任故城(今河北南部)知县。下车伊始,即深入查询民间疾苦。该县旧例,民众上山采薪柴要买官票,县衙所需薪炭也由民众无偿供应,为减轻民众负担,消除民怨,登庸予以废除,县民非常感激。任满退归后,即被赤寮张勋礼聘为贵山书院山长。当时贵山都各图里学子都就学于此,不少学有所成,如赤寮举人黄振清等。享年77岁。
  张勋(),字子镇,号衡山,贵山都赤寮(今属谷饶)人。自幼聪敏勤劳。及长,务农挑鱼贩卖于赤寮与桑田间。以好学、善经营跻身于当时潮阳四巨富之列。
& & 张勋善聚财,也善于用财,凡地方公益事业,都慷慨解囊。乾隆十七年(1752),海阳县蝗虫成灾,两造失收,张勋两次运赈米10大船到海阳施济灾民,潮州知府赠匾“惠济乡邻”。乾隆二十年独力捐银3000多两创建贵山书院,并置学租300石为常年办学经费,知府周硕勋曾亲临帮助督导并题额“贵山书院”(今存)。延聘名贤、桥头人黄登庸(故城知县)为山长,广收“乡曲子弟(包括今铜盂、贵屿、谷饶等区乡村)之不能延师者”入学读书,培养了不少人才。乾隆二十五年(1760)逝,享年55岁。
& & 赵奇芳,字仲仪,号东峰,县廓都(今棉城)人,举人九龄之子。清雍正元年(1723)中举人(榜姓陈),雍正五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后补任汀州府(今福建三明市)同知,代理延平县(今福建南平市)知县,代表汀州与邵武(今属南平地区)知府,台湾北路同知、管理府印等职。奇芳秉性正直有气节,曾解颜料入都,不屈服于主管库藏官员的勒索、失辱。在台湾时,发生土著山民作乱,杀害兵民。奇芳身先士卒,奋勇平乱,终于控制局势,又采取剿抚兼施政策,使台湾境内安定。奇芳善于处理政事,尤精易学,为制军郝玉麟所赞赏。
& & 林逢春,字孟利,号东平,县廓都(今棉城)人,清雍正二年(1724)中举人(榜姓李),雍正十一年京试乙榜贡士。乾隆十一年(1746)以知县职朝见皇帝,受赐纱葛2匹,他赋诗庆幸这一恩遇。授任新田县(今属湖南零陵地区)知县。在任能养士爱民。该县例俗:凡中秀才者,必备礼品送县官,称为“宾兴”。逢春明文永禁此例。又为客籍立户,以便利他们缴纳赋税。当时有论棍王义,串通地方豪吏舞弊,逢春按法处治,杜绝弊端。乾隆十二年任湖南同考官。不久告假归养,于家逝世。
& & 郑肇奎(1716-?),字光星,号璧斋,县廓都(今棉城)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历任礼部主事、精膳仪制司,迁主客司员外、兵刑两部郎中,充大清会典纂修官、律例馆校正、监造官。不久升山东道监察御史,掌管京畿道。肇奎梗直敢言,不避权贵,曾奏请朝廷体恤犯人、延缓处决,得到皇帝的嘉许采纳。不久,朝廷考察官吏,被评为一等,调任绍兴府知府。绍兴任职5年,曾逢大旱,饥荒严重。他开仓平粜,捐薪俸赈济孤贫,百姓颂声载道。因母丧,回家守孝。服满,调任黎平知府。该府属汉、苗杂居,苗人强悍,动辄兵刃相向。肇奎以仁讲让,耐心教化,使苗人知书识礼。不久,升贵西兵备道,在任1年,卒于任所。
& & 马绍祖,字尚铃,和平乡人,宋进士、广南东路转运使马荣的裔孙。其家素有“慷慨好施&美誉。绍祖出生于殷富世家,例贡出身,发扬乃祖之风,善举不辍。清雍正四至五年()水灾,发生饥荒,绍祖及时赈济灾民。乾隆十七年(1752)饥荒,绍祖运谷在和平埠减价出卖,并煮粥救济饥民。新寨桥为7个乡交通必经要道,年久倒塌,绍祖捐资重建。此外,还修寨墙与天后宫(宋代建)以及置宗祠租等,所有公益事业无不热心赞助,深受士民赞许。享年68岁。
& & 李联登(),又名士浃,字纯周,号瀛洲,竹山都凤山(今属西胪)人。自小聪明好学,成年以文章优秀出名。清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乾隆十六年登进士。待选期间,领导家乡民众修筑横沟等水利工程。乾隆二十五年授陕西白水县知县,勤政爱民,轻徭赈灾,深得县民爱戴。乾隆三十年任同考官,委署泾阳县兼理华阴县事,护理华州知州与同州通判等职。乾隆三十一年委护台湾府道事兼管学政。乾隆三十二年授同州府通判时不赴任,告假回乡。家居时筑三余书舍,聘名师教授子弟。乾隆四十二年(1777)逝,享年60岁。
& & 郑安道,字茂固,号梅村,举练都梅花(今属金浦)人。自小天资聪颖,通经书,熟读《左传》及秦汉诸书,所作文章有光彩奇气。参加县学考试常得冠军,学使郑虎文到潮阳主试,称赞安道是“出经入史&的人。揭阳县人郑勤恪著《爱日堂文集》,曾请安道与江西人蒋士锥删定,使安道的文名更著。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人,乾隆三十六年登进士,被潮阳县知县李文藻聘任为东山书院主讲。安道“以先正根柢学&与学生共同研讨,教学谆谆不倦,使学子品德文风盛极一时。乾隆四十四年被选拔为知县,安道以双亲年老婉辞。及后父母相继逝世。孝服完满后,补任国子监丞,在任所逝世。著有《西山记》。
& & 吴凤章(),号声和,贵山都东寮(今属谷饶)人。清乾隆九年(1744)中举人,乾隆十三年登进士。出任松阳县(今浙江丽水市)知县。当时离县城60里处有蛇出没于神庙作祟,乡民膜拜。凤章说:“除害安民是县令的职责。&遂用县印打击偶像,然后烧毁,其害遂止。该县西部田园常患干旱,凤章因势利导,改水向西流,使田园获得水源灌溉,瘠地变成良田,百姓交口称颂。乾隆四十八年(1783)逝,享年66岁。
& & 郑之侨(),字茂云,号东里,举练都梅花(今属金浦)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登进士,出任铅山县(今属江西上饶地区)知县。在任上,修建6座桥梁,建筑3处水坝,规定社仓事项五则,百姓称颂。不久,代理弋阳县(今属江西上饶地区)知县。后升任饶州府同知、宝庆府(今湖南邵阳市)知府、济东泰武道、补任安襄郧兵备道。在任期间,执政通达大体,得到陈文恭、尹文端两相国的称赞。之侨注重培养人才,曾在铅山县建立鹅湖书院,在宝庆府建立濂溪书院,振兴教育。乾隆六年、乾隆九年、乾隆十二年3次主持江西乡试。后来,之侨引退,在家闲居近20年。乾隆四十九年逝世,享年78岁。著有《六经图》24卷、《四礼翼》2卷、《鹅湖讲学会编》12卷、《农桑易知录》3卷、《劝学编》6卷。
& & 陈必勤(),字淑震,贵山都贵屿(今属贵屿)人。素性清廉正直,少年时学习儒学,有诗名。后随蓝太医的儿子学医,深究脉理,凡良药秘方,无不精心考证,历十余年,始悬壶行医,在惠州、潮州两郡,救治不少危重病人。当时一些医家竞相索取高诊金,必勤则不计较,遇贫困者不收费且施医赠药,名声卓著,世人感激。乾隆四十九年(1784)逝,享年55岁。著有《脉诀》、《鸿宝良方》。
& & 林起凤,号九苞,县廓都平和〈今属棉城)人。饱读经史,擅长书画。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人,授知县衔派赴河南参加治理黄河工程。尽责尽力,昼夜坚持在工地督导施工。由于操劳过度,病卒于治河工所,年52岁。上司深为惋惜,赠资扶棺归里安葬。
& & 萧重光(),字邦清,号碧波,县廓都南桂(今属棉城)人。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未满20岁便被学使王丕烈所赏识,在县学考选中获冠军。清乾隆继位未改元之初(1735)中乙卯科举人,乾隆十三年登进士,乾隆十五年出任定襄县(今属山西忻州地区)知县。乾隆二十四年和乾隆二十七年两次参加校阅山西乡试试卷,考取的多为有真才实学之士。乾隆三十五年因病归家,百姓依依惜别。家居时,倡修文庙、疏竣城河、捐献赈谷等诸多义举。乾隆六十年九月,是重光中举60周年,按清代科举制度,属四品以下官员由省抚院将“重逢蕊榜&者上报礼部,并邀请重光参加本届乙卯科新举人的鹿鸣宴,称“重宴鹿鸣&,这是一件非常荣耀与罕遇的喜事。嘉庆三年(1798)卒于家,享寿82岁。
& & 吴淞,号半江,县廓都南桂( 今属棉城)人。淞天性聪颖,精通经学。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 登进士。当时山西河东一带饥荒,淞被授知县职,前往办理赈济,查户编册,完成放赈,补任文水县( 今属山西吕梁地区)知县。该县连年失收,饿殍载 道。淞上任即请求上司,获得放赈谷物数千石,使灾民及时得到救助,百姓甚为感激。当地土豪韩乐违法犯罪,被株连者达数百人。淞奉命复查此案,释放了不少无辜, 韩乐等被治罪,案情大白。不久调任大宁县( 今属山西临汾地区 )知县,积劳成疾,卒于任所。
& & 黄悟空(),直浦都堂后(今属关埠)人。幼年丧父,母改嫁,靠祖父母抚养。其祖父系蓬州(今汕头市郊)汛防所武官,传授悟空武艺。祖父死后,家境窘迫,为邻乡富家当长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本乡聚众成立双刀会,抗租抗税,反抗地主豪绅和官兵的欺压,四乡民众群起响应,入会者多达万余人,遍及潮州9县。是年十一月,悟空率领数千会众攻打揭阳县城,官兵不敢出战。知府吴均、潮阳知县寿祺、守备马兆等调兵驰往镇压,会众被迫撤退。接着,官府在潮州各县搜捕双刀会会员,悬赏通缉悟空。翌年五月,因妻弟出卖而被捕,解往省城杀害,时年38岁。
& & 郑锦城,字子固,号愚斋,县廓都南桂(今属棉城)人。锦城天性率直、笃诚、孝顺,事继母如亲娘。自小好学宋代儒家的语录。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督学李文清(字堂阶)在广州讲学,锦城以生员名义被召至试院学习,终日学无倦容。文清曾问他“能熟儒学精粹否?&锦城答以“尚未熟,熟必深记要旨并付诸行动”,文清深表赞赏并加勉励。锦城对先贤训戒,身体力行,表里一致。当时,锦城常在家乡私塾兼课,讲解深入浅出,听讲者越来越多。锦城生平淡泊少经营,行为端庄,平易近人;立身处世以家居敬事主静为宗,外出则以友爱宽恕待人。威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舆论认为得人才。终年69岁。
& & 姚逢熙,又名鸿禧,号鹤洲,县廓都南薰(今属棉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阳塔脚干面店加盟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