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卖利率期货卖出套期保值几乎接近于零或者负数的债券

负利率债券 为何流行?
作者:费雪
  欢迎来到一个低利率流行的时代,从中央银行到资本市场,皆是如此。低利率扎堆最为典型是欧洲。从瑞典、丹麦再到欧元区,利率一直走低,甚至有负利率现象。继丹麦银行宣布负利率之后,去年,欧洲也跟进宣布负利率政策,在2014年将主要再融资利率由0.25%下调至0.15%,将存款利率由0下调至-0.1%。更多中央银行则表示观望甚至有意追随,乃至于一直保持零利率的美联储对于也一直犹豫不决,日本等长期通缩经济体更是低利率到底。如此一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不再成为特例,而成为货币政策“新常态”。
  低利率之下,甚至各类负利率也备受欢迎。这类债券规模近年规模扩大,根据投行摩根大通2015年2月估算,价值约1.7万亿美元的期限超过一年的欧元区国债名义率已跌至负值,如果算上瑞典、瑞士和丹麦等国,那么负利率国债总价值就更是升至1.8万亿美元。从全球来看,负收益率债券更多,总价值约3.6万亿美元,一度占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比例的约16%。
  各国央行为什么要实施低利率政策?负利率多少有点颠覆人们想象中的存款应该收利息的公理。纵然低利率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荒诞不经,但是经济学理论已经说明,如果人们拥有太多现金而不愿意扩大消费,就可能造成“流动性”陷阱,这点经济学家有过论述。随着很多资金窖藏起来,对于经济状况改善大为不利,那么这个时候为了鼓励人们不持有现金,有必要对现金进行“征税”。
  这是过去的理论,如今“现金”的定义扩散到存款甚至流动性高的债券,而一般储蓄者在支持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其实更多被银行系统替代,换而言之,在通缩状况之下,最大的问题不是人们不消费,而是银行不放贷。在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银行惜贷符合银行经营理性,但是对于投资复苏则是雪上加霜。如此情况之下,给予存款尤其是银行存款以惩罚性利率也可以理解。
  如果负利率意味着到期收益为负,什么人在买入负利率债券?根据摩根大通报告,有六类投资者,从交易商到中央银行都有,其中最大的负利率购买团体是银行和商等金融及机构等,这一群体主要基于未来通缩考虑而不得不继续买入。换而言之,此时买入并不意味着持有到期,在各国大举量化宽松的情况,国债仍旧有转手机会,比如欧洲央行后续购买力。
  如此看来,负利率是对于通缩的回应。实际上,我们谈论的负利率,是指名义负利率,而名义利率并不直接等于真实收益,实际利率还取决于物价指数。事实上,实际负利率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在物价指数大于名义利率的情况下,负利率就会出现,这在通货膨胀高企的年代往往存在,中国存款在过去也长期呈现实际负利率。如此看来,只要物价指数走低甚至为负,名义负利率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负利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负利率国债还有购买者。
(责任编辑:HN055)
04/01 10:0604/03 03:5904/02 14:1804/02 12:5804/02 10:5904/02 10:0904/02 09:4404/01 20:18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登录房天下账户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楼市快讯&&
鲁比尼:负利率或成新常态
新浪财经微博&&
导读: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在MarketWatch撰文解释了负名义利率目前为何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各方面为什么还能够接受,但同时也揭示了其成为长期存在将导致的风险,指出了走出当前困局的方法还是在于公共部门对生产性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导读: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在MarketWatch撰文解释了负名义利率目前为何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各方面为什么还能够接受,但同时也揭示了其成为长期存在将导致的风险,指出了走出当前困局的方法还是在于公共部门对生产性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下即鲁比尼的评论文章全文:过去六年时间当中,全球货币政策变得越来越离经叛道,各家央行[微博]都在纷纷施展零利率政策,量化宽松,信贷宽松,前瞻指引等新奇手段,甚至还有对汇率的无限制干涉。只不过,和我们现在要谈论的主题相比,前述这些非传统的做法还都只能算是小儿科——这就是负名义利率。这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在欧元区是如此,在瑞士、丹麦和瑞典也是如此。不仅仅是短期政策利率出现了名义上的负数,事实是,在欧洲和日本,多达大约3万亿美元的资产,期限可以长至十年(比如瑞士政府债券),利率也都变成了负数。第一眼看上去,我们无法不觉得荒唐:哪怕只是简单持有现金,至少也不会受到名义上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把钱借出去,换取负回报?事实是,投资者很长时间内都已经习惯了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的负真实回报。当你在银行的支票账户或者储蓄账户是零利率(大多数发达国家现在都是如此)那么,你的真是回报率就是负的,因为你还必须减掉通胀率。未来一年之后,你这账户当中的钱,其购买力和现在相比肯定要缩水。如果再考虑到银行可能会向账户收取的费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央行决定采用负名义利率之前,你的名义回报率就已经是负值了。换言之,负名义利率并不是质变,只是让你现在的负回报变得更糟糕一点而已。投资者接受负回报,是为了换取持有现金的便利,总而言之,负名义利率实在说不上是多新鲜的事情。还有,如果通货紧缩将降临欧元区,甚至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那么在负名义利率之下,完全可以存在着正真实回报率。过去二十年间,由于长期通货紧缩和许多资产的利率接近于零,发生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与其持有负回报率的资产,还不如直接持有现金更有意义。可是,持有现金也可能是危险的,比如希腊人就在担心着自己银行存款的安全,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干脆把钱提出来,藏在床垫下和墙洞中,结果是入室抢劫发案率急剧上升,还有一些现金成为了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美餐。总之,如果你考虑到持有现金的安全保障,不必说还有写支票的便利,负回报其实也不是全然无法忍受。除开储蓄者之外,银行也持有着大量超过储备要求的,过剩的现金,除开接受央行确定的负利率之外,他们同样别无选择。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名义利率不能负得太离谱,不然的话,哪怕存储和安全都需要付出成本,直接持有现钞也会变得划算起来。可是,投资者为什么要在长达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周期当中接受这种负名义回报呢?在瑞士和丹麦,投资者面对的是一种预计将会名义升值的货币。如果在瑞士央行1月中旬放弃欧元挂钩政策前,你恰好持有负名义回报率的瑞士法郎资产,那么一夜间,你就可以斩获20%的回报,相比于这样的资本利得,小小的负名义回报代价算得了什么呢?可是,必须指出的是,在那些货币正在贬值,而且还将进一步贬值的地方,也有人在持有负收益率的债券,比如在德国和欧元区其他地方,或者是在日本。那么,这些地方的投资者又在想什么呢?有些时候,一些投资者别无选择,必须持有较为安全的债券,比如保险公司和退休金基金都在此列。毋庸赘言,负回报会让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侵蚀:确定给付的退休金计划必须获得正回报才能保证收支平衡,当其持有的大多数资产收益率都出现负名义回报时,他们的日子就会变得越来越难过。可是,基于这些投资者的长期债务情况,他们被要求只能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毕竟股票或者其他资产的波动都太强了。哪怕名义回报率变成了负数,为了安全,他们也只能接受。还有,在投资者不愿意冒险,或者是股票及其他高风险资产存在种种变数,总之是规避风险为主流情绪的环境中,相对于到波动更剧烈的资产中冒险,持有负收益率的债券更容易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当然,如果长期持续,负的名义和真实回报率必然会导致储蓄者减少储蓄和增加消费。这恰恰是负利率政策的目标:在一个供应大大超过需求,太多储蓄追逐太少优质投资的时代,均衡利率当然会是很低的,甚至是负的。事实是,如果发达国家整体陷入长期停滞,短期和长期债券利率都为负数,就可能会成为一种新常态。要避免这一幕的发生,各国央行和财政部门必须拿出合适的政策,提振经济增长和拉动通货膨胀率。然而,想要迫使或者诱使储蓄者减少储蓄和增加支出,当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负利率的。关键在于,要达到前述的目标,同样也需要财政刺激,尤其是公共部门对生产性基础设施计划的投资,后者将可以产生比为其融资的债券更高的回报率。我们越是拖延,越是不愿意采取这样的正确政策,就越是只能更长时间地居住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一个负名义利率的世界当中。(子衿)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东方普罗旺斯
49357.00元/㎡
西山壹号院
加州水郡西区
31988.00元/㎡
120平原木日式三居 简朴而高雅!
86平北欧风两居,每个空间都是最爱的样子!
最美新中式设计 ▏东方墨彩!
特价房北京
郑州地税局发布最新欠税名单,超过一半是房企
亮马河将建“国际风情水岸”
赢战新牛市 双11钜惠
随时随地 拿下借款
天猫新零售助力兔宝宝环保中国行 见证传统品牌升级之路
你有一份4999元免单大礼等待领取 500家品牌家居包你吃住行乐购
志邦橱柜上交所A股上市:勇闯定制行业“红海”
李居明、曹振霆先生流年飞星图解:鸡年运程之九紫星
大家都在关注
楼市微观察介绍:
楼市时评,解读楼市,楼市分析
环环有房介绍:
我就是我,是地产圈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易斗说房介绍:
楼市评论解读,房产知识解析
光宇吐楼市介绍:
刘光宇,安家新媒体主编,资深房地产评论人,12年房地产媒体从业经历。2016年度头条号、企鹅号房地产领域自媒体10强。
刘磊地产评论介绍:
中国外国专家局外聘专家,福布斯富国基金理财师评审委员,地产财经评论员,畅销书《决胜海外房地产》、《澳洲房产投资攻略》作者。
楼盘热评榜
38994元/平方米
550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42000元/平方米
37500元/平方米
388万元/套
61000元/平方米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既然债券收益率是负的,为什么还有人买呢?
经济风云荟成立的2014年我就说中国的债券市场会进入超级大牛市,结果好多人问我,债券收益率这么低还牛个头啊。说这种话的人真的是不懂债券挣钱是怎么挣的。看看这个。
编者按:如果美国就业市场保持相对稳定,金融市场不出大的乱子(上周五的下跌还算不上大的乱子),我们一直认同本年度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
上周二,欧洲的两家公司各自以负的债券收益率发行了债券:法国药厂Sanofi发行了收益率为负5基点(-0.05%)的三年期债券,而德国公司Henkel同样以负5个基点(-0.05%)的收益率发行了两年期债券。
在欧洲央行实行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以来,虽然很多政府(例如德国、瑞士)已经能够以负收益率发行债券,但是公司以负收益率发行的情况还很少见。毕竟,公司的信用风险,一般超过其所在国的主权国家的风险。
投资者为什么要买负收益率的债券、倒贴钱?这还要从债券的定价说起。
债券是什么?
是一种固定收益产品。发行的时候,投资人把钱借给国家(或者公司),以后定期(每年或者每半年)从发行人手中拿回类似利息的固定收益 - 票息(coupon);而在债券到期的时候,拿回本金。
债券的价格是什么?
那么,债券今天的价格是什么呢?每个债券都有一个收益率曲线,我们可以用这个收益率(y)来把未来的现金流(包括每年的票息,和到期将归还的本金)折算到今天(就是折现)。把这些折现的现金流加起来,就得到了今天的债券价格。用简化后的公式(假设利率曲线是平的)来表示,就是:
上面的公式中,大写的T是债券到期前剩余的年限(time to maturity)。
因为债券的收益率(y)处在分母的位置,所以如果购买债券之后,因为任何原因收益率下降,y变小,那么债券的价格会随之上升。
下面的图,示意性的描绘了债券价格(纵轴)与到期收益率(横轴)的关系(为简单起见,假设一个10年期的债券、票息为0)。
图1: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示意图
图片来源:瑞东
明白了债券的定价原理,特别是债券价格与收益率的关系,就明白为什么投资者要买负收益率的债券了。假设债券收益率从今天的负0.05%,如果明天下降到负0.1%,那么债券的价格会有上升,获得一定的资本利得。
债券收益率为负,为何还会继续下行?
那么,如果债券的收益率已经为负数,为什么还有可能继续下行呢?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1:为了刺激经济,欧元区实行了负利率政策 – 例如隔夜存款利率为负0.4%。
隔夜存款利率是什么?这是商业银行把钱存放在欧洲央行的利率 – 负0.4%的意思是,如果欧洲的商业银行把钱存放在欧洲央行,需要倒贴给央行钱。
这些商业银行为了不亏钱,会把成本转嫁给他们的客户 - 这样的情况下,机构、公司、甚至普通的储户,把钱放到商业银行的时候也会面临负利率。
为了降低影响,机构和个人储户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把钱塞在床底下(或是保险柜里),但是有成本,且金额太大的情况下不现实;
第二种选择就是去买国债或是公司债,因此把很多债券的收益率都推到了负数。上周发行的公司债,收益率为负0.05%,虽然是负的,总比存银行利率高一些。
原因2:欧洲央行虽然上周没有推出额外的刺激政策,但是在现有的量化宽松框架下,仍然购买大量的债券(规模为每个月800亿欧元),并且今年将购买债券的范围扩展到公司债。
根据欧洲央行截至9月2日的数据,欧洲央行已经累计购买了超过200亿欧元的公司债。一些投资负收益率债券的投资人,应该都是想着转手能够把这些债券卖给欧洲央行的……
对于债券投资人来说,总回报一直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类似利息的收益(yield),另一部分是资本利得(capital gain)。
购买负收益率的债券的风险,相对来说可能更大,因为没有yield, 所有的总回报都只能来自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利率水平继续下行(严格来说条件是,未来的收益率低于目前根据远期利率曲线forward curve计算出来的收益率)。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说过,9月5日美国的劳动节过后,市场会再次活跃起来。这一周果然就出现了一个黑色星期五!
在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横盘一个多月、恐慌指数(VIX)下降到年度低位之后,上周五当天,标准普尔就跌去了2.5%,恐慌指数从12.5暴涨到17.5,恐慌指数突破了200日均线。
有意思的是,当天10年期美国国债也暴跌,收益率从1.60%上升到1.67%(债券收益率上升的时候,价格下降),出现了股、债一起下跌的情况。
市场为什么恐慌了呢?一个导火索是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Eric Rosengren上周的讲话。我们之前已经提到,Rosengren传统上属于最鸽派的委员,他的立场其实已经有了巨大改变(鸽转鹰),提到长期执行低利率有负面效应等等。
但是当时可能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在休假,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个讲话,市场基本没有反应。
上周五,Rosengren行长再次发言,谈到尽管受到国际因素影响,美国经济仍然良好、接近充分就业;薪资有上行压力;低利率过长有可能让经济过热,逐渐加息是合适的。
他还特别提到,目前的条件下,每个月增加8万到10万的就业人口,就已经能够实现失业率的稳定。大家回想一下,8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5.1万,尽管低于预期中值的18万,仍然远远高于Rosengren提到的实现稳定失业率所需要的水平。
既然最鸽派的委员Rosengren都已经转了鹰,意味着基本整个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都是支持逐渐加息的。
虽然美联储“狼来了”叫了很久,但是这是夏季以来市场第一次有如此剧烈的反应。有意思的是,尽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了很多,但是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曲线测算出的加息概率,上周没有明显升高:仍然是9月份30%左右,12月份60%左右。
图2:根据联邦基金利率曲线测算出的加息概率
图片来源:瑞东
上周五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股票和国债双双暴跌。如果大家记得,脱欧公投之后,避险情绪导致国债暴涨,而股市暴跌。但是上周五却出现了美国股票和国债双双暴跌的情况。为什么呢?可以用之前我们详细分析过的“美联储模型”来解释(关于“美联储模型”,请详见我们之前的专述文章《股票和国债为何同时上涨?这得从美联储模型说起》):
金融理论认为,今天股票的价格,等于未来预期现金流折现到今天的价值,而折现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国债利率)加上风险溢价(risk premium)。如果国债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假设风险溢价不变,那么作为分母的折现率也会上升,从而拉低股票价格。
股票和国债作为两种有竞争性的投资产品,当国债价格下降(即收益率上升的时候),投资人会买入国债,而卖出股票,这样也会出现股票和债券价格同时下跌的情况。
除了Rosengren的讲话,其他的一些原因也导致了上周五的暴跌。包括:
9月8日,欧洲央行维持关键利率不变,未扩大刺激措施。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谈到,在面对英国退欧公投等不确定性因素时,欧元区经济已展现出了韧性。尽管欧洲央行经济学家小幅下调明年增长和通胀率预期,德拉吉称这些变化不足以让该行调整政策。
金融市场经常会有“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市场的波动率持续走低、脱欧公投之后风险资产价格一直上行、美国股市处于历史最高点的情况下,出现波动率的大幅升高、资产价格进行一定的调整也是正常的。
随着川普的支持率上升,与希拉里接近,美国总统大选的不确定性再次增加。
近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策略是Risk Parity (风险平价),即考虑到资产的波动性,在资产配置的时候,使得分配给各资产(股票和债券)的风险相同。这样,当某个资产(比如股票)的波动率突然上升的时候,即使头寸没有变化,占的风险配额也会增加,这样需要降低该资产的头寸(卖出股票),进而推动波动率继续上升,有一些恶性循环的意思。有市场观察者认为,风险平价策略基金的平仓,也推动了上周五美国股市的大跌。
历史上,9月份股票的收益是各月中最低的。
好在上周五大跌之后有一个周末,也是投资人能够冷静思考一下、平息情绪的机会。
对于后市如何展望呢?
我们知道,美联储对于金融市场还是很关心的。虽然口头上说“取决于经济数据”,但是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顾及市场的反应。
有市场人士总结出如下的一个加息死循环:
(1) 美联储准备加息;(2)金融市场大跌作为回应;(3)美联储看到金融市场大跌,担心对经济的影响,决定暂缓加息;(4)市场逐渐恢复,但是又让美联储重新有了准备加息的冲动。
图3:美联储加息过程图
图片来源:瑞东
当然,不是每次加息都会陷入这个死循环。但是考虑到上周五市场大跌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引起,而市场又会影响到美联储的动作,这个相互作用需要考虑进去。如果市场出现类似去年8月份的进一步的恐慌性大幅持续下跌,美联储很可能会推迟加息到12月甚至明年。
展望后市,如果美国就业市场保持相对稳定,金融市场不出大的乱子(上周五的下跌还算不上大的乱子),我们一直认同本年度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
考虑到金融市场目前只认为有60%的概率加息,如果美联储真的能够加息一次,那么债券收益率还可能有所上升。
新债王Jeffrey Gundlach上周也表示,债券投资人要做好债券收益率水平已经见底的准备,在投资头寸中要保守一些。随着债券收益率上升,股票指数的价格可能也会有所调整(机制在本文中美联储模型那一段已经有所叙述)。
但是考虑到美国经济基本面尚好,加上美联储加息会很缓慢,市场应该不至于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另外加息对于银行股则是利好的。
附录表1:上周的黑色星期五(9月9日)当天的价格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由瑞东金融市场有限公司授权发布于本平台,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涉及风险。
财联社9月14日理财精选:小额贷款陷阱重重 借6万被逼还款76万
一、8月新增贷款9487亿 其中住户贷款占比71%中国8月新增贷款9487亿元,预期7500亿元,前值4636亿元;M2同比增11.4%,预期10.6%,前值10.2%。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占比71%。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招商固收孙彬彬、高志点评称,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大幅增长5286亿元。居民信贷加杠杆趋势显著,企业中长期贷款下降80亿元,反映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货币信贷均超预期,居民加杠杆仍是主因,企业融资仍存困难,企业去杠杆进行中,央行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稳健概率极大,利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判断。二、31省会城市最新房价大曝光 北京1间厕所=银川1套房近来,房地产“过热”形势令市场与社会的神经越发紧张,持续多月的量价攀高,市场几近失控。中国房价行情平台近日公布了8月31个省会城市(含4个直辖市)的住宅房价排行情况,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11个省会城市住宅均价超过1万元,北京上海两地均价近5万,南京均价2万+成为最贵的二线省会城市。最令人惊诧的是,榜首北京与榜尾银川的房价差达10倍之多,北京1间厕所与银川1套房之间,被画上了等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近日发声,质问年轻人生活不下去的城市,要怎么样才有未来?他表示,我觉得如果一个城市,年轻人觉得这个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待不下去的时候,这个城市是没有未来的。三、MSCI为纳入A股做准备 拟月底推20只新指数美国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宣布,将于9月底推出20只新指数,旨在反映若将中国A股的5%部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带来的潜在影响。新指数包括MSCI中国指数(含部分A股)、MSCI中国大中小盘指数(含部分A股)、MSCI新兴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MSCI全球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等。据悉,在最近三年的年度评审中,MSCI均未采纳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提议。四、11只定开债基回报率超10%近期的理财市场,定开债可谓是红得发紫。截至2015年11月底,市面上共有52只定开债;而到今年9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18只,增长超过300%。从收益上看,近1年回报率在6%以上的定开债多达78只,超过10%的也有11只,远超近一年债基5.18%的平均收益水平。基金人士总结称,如果对流动性需求不高,又希望获得高于普通债基的收益,可以选一只定开债做长期配置和投资。五、个人投资原油要当心!商务部未核准任何资质商务部发文是提醒投资者,截至目前,国内所有交易场所未申请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商务部未核准任何交易场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国内的交易场所很多都不太正规,不少是打着各种旗号来蒙骗投资者,声称拥有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资质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六、小额贷款“阴阳合同”陷阱重重:借了6万,被逼还款76万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6万元,4个月后却还款76万元。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了多起以借贷为饵,通过虚增债务、暴力逼债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案件,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抓获3个犯罪团伙及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姚某等30余名犯罪嫌疑人,揭开涉嫌违法的小额借贷公司“黑色连环债务链”。警方提醒,正规小贷公司放款是通过公司账户汇出资金,因此在与小贷公司签订借款协议时,要注意资金出借方与公司抬头名称是否一致。七、9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你的工资涨了吗?截至9月13日,全国已有江苏、上海、天津、山东、辽宁、重庆、海南、河北、北京等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1%左右。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最直接的是低收入群体,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对于这一群体的收入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专家认为,工资增长虽然会影响生产经营成本,但应当看到它必然带来消费增长,进而构成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天我在值乎回答的精彩提问是:“吴老师,我持有QDII美元计价的基金,这些基金持有国内房地产公司的美元债,如果房地产崩盘对这些美元债的影响有多大?我该怎么操作?”点击文末的原文链接,几乎免费收听我的语音回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收益率为负的债券还有人买买买,然而他们并不傻 : 经理人分享
收益率为负的债券还有人买买买,然而他们并不傻
负收益率债券是央行激进政策最令人瞩目的后果。目前市场利率为负的债券总计接近7万亿美元,且仍呈增长势头。购买收益率为负的债券然后持有到期,绝对是个赔本买卖。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做呢?因为央行将继续购买各国央行试图通过购买债券来刺激经济。他们希望削减借款成本,以鼓励放贷,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负收益率债券不是该政策的缺陷,而是它应有的特点之一。债券收益率越低,其价格就会越高。如果债券的票息为1,价格为104,一年后以100的价格到期,收益率就为负。因此负收益率只是反映了债券价格极高,而且可能被进一步需求——比如央行购买——推到更高水平。因为你不得不买机构和投资者在购买全球债券和股票时,受到委托权限的限制,即银行、养老基金或保险公司等出资方规定的种种规则。买方的多层次官僚规则可能在实际上迫使一些投资者买入负收益率债券。例如,货币市场基金一般只可投资于到期时间不超过13个月的债券。在欧元区政府债券市场,符合这个要求的大量债券的收益率为负值;到期时间8年或以下的德国国债收益率全部为负值。对于部分客户来说,监管要求可能会迫使他们购买某些特定资产,比如银行就必须持有流动资产。买它比持有现金好购买负收益率债券可能被视为类似于付钱给政府,由其把你的钱守护在金库里。不过政府债务是“流动的”,以较小的代价就可以迅速买入和卖出。投资者需要回报,但他们必须在回报需要与流动性需要(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快速获得现金或现金类资产的途径)之间进行权衡。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某些央行已对现金存款实行负利率,这会渐渐导致银行对机构投资者的存款实行负利率。相比之下,收益率为微小负值、但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债可能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可怕负收益率债券现象反映了央行政策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围绕经济增长的预期。在经济增长停滞的世界里,负收益债券既是通缩的信号,也是人们指望的通缩解药。2016年以来全球股市受到经济担忧的震动。这些担忧不仅可能强化这样一个观点,即增长将进一步放缓,推动债券价格走高,还可能鼓励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投资者把更多资产配置到避险资产、减持风险资产,其逻辑是:如果其他资产类别遭受两位数的降幅,那么小幅亏损将构成“超常表现”。随着担忧加剧,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也在增长。这会推高债券价格,导致收益率在负值区间进一步下行。在各国政府寻求将支出削减到以往水平的背景下,债券供应也可能会受到制约。这些长期动态可能令低收益率——即使不是负收益率——常态化。它们肯定与塑造现代债券市场的经济动态不同。负收益率债券有哪些缺点?负收益率债券世界的危险和最大讽刺之一是,以安全和乏味为设计宗旨的这类工具的价格变得波动。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尚未转负——去年春天意外曾飙升到近1%的水平。但是即便是较低的收益率也意味着资本收益,算是对政策不断改变带来的持续风险的回报。据巴克莱(Barclays)政府债券指数,今年初购买德国国债的投资者迄今已获得4.2%的账面利润。这一回报还算不错——假如世界正在分崩离析。译者/何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托马斯o黑尔 丹o麦克拉姆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空参考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