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银行之一的事业编制转正调研报告 还有3个月转正 想辞职 很难吗

(贫下中农李小崴)
(书上雀巢)
(我叫Samuel)
第三方登录:-人员构成  1)男女比例  这一点上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几乎一样,都是女多男少(大概男:女是1:3或4),但是级别越高,男的越多(唉,真不公平),最大的老板就几乎全是男的了。相对来说,普华算是男性最多的。  2)员工年龄  因为都是外企,所以都以年轻人为主。相比之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构成更为年轻。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升一级,如果到senior两三年还升不成经理,估计就要走人了,再加上还没到senior就辞职的,会计师事务所时时保持着年轻人为主。同时因为本身四大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很长,所以三十五岁以上就算是大龄了,而且都是以级别高的manager和partner为主。  银行相对年龄跨度大一些,虽然也是大部分年轻人,三十好几还做staff的大有人在。因为银行并不希望员工离开银行,所以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离开公司的压力,加上工作并不太繁忙,工作时间长了的员工也并不很愿意离开银行。  3)员工级别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associate、senior、manager、partner。  德勤在associate和senior之间还有一个consultant的级别,毕马威是associate三年,之后就是assistant manager,实质上是senior,assistant manager二三年后升manager。  manager有大有小,与业绩和做经理的年头有关。但是不同级别的manager都是manager,都是report给partner,除了工资的差别,并不存在管辖关系,也就是说最大的manager也没权利管即使最小的manager,除了senior manager,所有的manager在对外的title上都一样,都是经理。  外资银行:员工和经理,staff是一般的职员,但是staff又分好几级,要一级一级提升。executive就是一般所说的经理,有权签字和作决定。但是executive的级别分得非常细,不同级别的经理直接存在的管辖关系,一级管一级,级级相扣。  4)外籍员工  外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一样,虽然母公司可能是欧美的,但是其实大部分大陆的公司都是香港来管,因而大老板一般都是香港人,大的老板全是外籍,中方员工很少。这里的外籍指的主要是香港人,有一些东南亚的。欧美外籍也有,但是很少。  四大来说,德勤的外籍最少,因为德勤的全球战略之一就是localization,因而相比之下,员工升值做经理和合伙人的可能性更大。安永有很多香港经理。普华的香港和东南亚经理也很多的。-同事关系  1)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每年都要招上百十来人(税务部比较少,但每年也有20左右),又因为事务所是一年一evaluation,一年一升级。这种关系很像是上学的感觉,同一年招的就像是同一年级的同学。第一年就是一年级,之前进公司的同事谁都能找你帮忙做事,到了第二年,同一年招进来的人一起升级,新的员工招进来,二年级的就可以让一年级的帮忙干活。如果哪年有人没升上去,就像是留级一样,你说那个人还会不会留在公司呢(不过除了senior升manager,下面的升级一般都没什么问题)。  同一年招进的员工关系都很好,差不多都是一届的,一起培训,一起学习熟悉公司情况,一起挨老板的骂,一起发牢骚。而且在级别低的时候,不涉及什么利益冲突,感觉真的像同学关系一样,没有什么在校园里听说的工作时勾心斗角,还是一样的天真烂漫。同一事务所同一年招进的员工,很多都在校友录上建立了班级。  级别升到senior之后,由于人员构成就不那么一致了,有从下面升上来的,有留学回来和跳槽过来直接做senior的,而且为了升职做经理,同一事务所的senior也会互相明争暗斗,争夺好的大的客户什么的。经理之间的竞争就更别说了,内斗就很厉害了。  对了,审计部经常出差,出差的时候很可以增进友谊的。另外,审计部因为有时候太忙了,可能senior、manager因为太忙了,也没时间争来争去的。但是高级别人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2)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的同事关系和一般的外企没什么不同,因为员工是随时招进来的,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种规则的整体的招聘(每年也会固定找几个trainee,但因为数量较少,不代表主流),所以同学一样的甜蜜关系是很难形成了。大家也在一起吃,一起笑,但是那种大家一起奋斗,一起吃苦的感觉好像没有了。  不过因为外资银行分工非常细,很多部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同一级别做同一件事情的人并不太多,而且升级和在银行工作的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再加上没有升不了经理走人的压力,因而内部竞争好像也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么激烈。  3)相同点  相同的是事务所和外企都是外企,有着一般外企的&性格&,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很融洽,见面叫英文名字就行了,一般情况下,老板和员工说话也很客气,都是以互相帮忙来让员工做事,等级观念有,但是一定比国企淡些(当然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员工出错的时候,老板就绝对是老板了)。-对英语的要求  都是外企,所以英语都是公司内部的第一书面流行语言,发个通知什么的,员工内部email说个什么事,经理布置任务,反正几乎所有的书面文件都都用英语。但是对于书面英语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1)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部的内部email,报告等也都是英文,但是因为会计凭证很多是中文的,函证也常常要发给内资企业,最关键的是,国内要求审计报告从会计报表到注释都必须是中文的,所以相比之下,审计部对英语写作的要求是最低的,写的东西一般有内部format,比较标准化,不会经常写长长的英语report。  税务部对英语写作要求很高。Associate通常要帮senior draft email, draft report,draft almost everything。一方面经常要帮senior把晦涩难懂的新法规范译成英文,另一方面由于有咨询性的工作,要把咨询方案用英语写成报告提交给客户。客户的问题各不相同,写的报告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有些技术含量,一些税务财务专门用语,经常是写到最后头昏脑胀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了。我想说的是做到税务部的senior,英语写作绝对是过关的。  总之,不同的级别,从associate到manager,对英语写作的要求都很高。  2)外资银行  对英语的要求就看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位了。有的部门只需知道自己那个部门的一些英语就ok了,有的部门只需读懂,没有特别多写英语的机会,但是有的部门是全部书面英语交流的,譬如帮老板做一些research之类,要写成英语的report给老板的。  与事务所的不同是,staff不会帮忙起草report,而全是由经理独立完成。因而外资银行对经理的英语要求很高,但是对staff的要求一般,至少staff不用用英语写又长又复杂的report。    个人感想:我觉得不管是事务所还是外资银行,工作之后没有人会去在意你一个介词用的对不对,拼写是不是全对,重要的是写出来的东西要让人看得明白,要是条理清晰,有逻辑和流畅的。感觉上在一个部门呆久了,就只会说行业相关的英语了,其他领域的英语基本就不会写了。但是我觉得不管在事务所还是外资银行呆几年,看很多页的英文材料应该是没问题了。语言像一种习惯,至少外企是可以培养这种习惯的地方。
聊聊该攻略
您对该攻略想聊吗?那就聊聊呗!再见PwC - 一个四大员工的离职感想
致所有荒废的时光:日,Susie Song正式从普华永道离职。差不多两年半的时光就这样如同流水般走过去。此时此刻坐在家中的书房,只想安静的在大脑里回忆和整理一些东西。回头望望毕业的那一年就好象是一场战争,对手是自己的心魔。我要日语一级,我要英语四六级,我要托业检定,我要一份能够自我认同的工作。可是忘了问自己,究竟它们适不适合。似乎一切水到渠成,似乎一切理所应当。拿到PwC录用信的过程波澜不惊的。有人鄙视四大,有人被四大鄙视。听见身边太多的人评论过这份工作,从无限的赞美到牙缝中带着酸味的攻击;从没有认为自己工作本身有多么糟糕或者有多么伟大,我们一样都仅仅是普通的员工,说得好听一点叫做白领,难听一点就是劳动密集型的臭苦力。如果你不曾在这里工作,请不要道听途说,更不要发出任何褒贬。那时候没有写面经,在面试之前也没有去看过那些东西,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后来在弟弟妹妹们找工作的时候,只和他们讲一句话:工作就是缘分的问题。一个公司今年计划要怎样的人,老板看你顺不顺眼,仅此而已。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就像后来跳槽的这个过程,先前无数次想要离开却迟迟没有离开,然后真的那个机会来了,前后10天就完成一切,不过就是一转身。今天下午拿着离职的表格去找人力资源部的同事,问她那些零零碎碎的表格怎么签她也说不上来,最后只好告诉我:税务部真的太少人主动辞职了,她也不是很清楚手续。仔细想想确实,从进来公司之后税务部几乎没有人请辞,只有申请调动到其他城市的同事。都说四大税务部很轻松又赚钱,其实不然:假如说审计的忙季就像是一个放在菜板上的馒头,税务部就是把2个馒头用擀面杖擀开铺满整个菜板的一张厚厚的饼&&尽管如此还是更多人选择留下,因为税务总归比审计感觉稳定一些,你不需要在一段时间里频繁的加班到凌晨,不需要在城市和地区之间穿梭。至于四大这个行业本身,只能说符合了那个围城的道理。见过真的很适合在这里生存的人种,但是大部分人只能感到无奈,那些有个性的或者完美主义的人,最终还是会离开。不过始终认为,这样的劳累能够给年轻人造就一个很好的职业开端&&有些东西你在企业里一辈子也不会学到,更不可能适应。高效,高压,至于是不是高薪,众说纷纭。在我眼里,钱并没有那么重要。工作到半夜,凌晨,连续20小时以上运转,无法分给家人更多的时间,都可以忍受,只是总有让人泄气的事情,那口气一旦用完了,忍耐力也就到了头。这两年半,自己曾经是怎样一个员工。来公司的第一个月直接应对客户(一般情况下至少要到了高级税务顾问级别才有直接面对客户的机会),第二个月学会了原住国假设税款和股票期权的计算方法(到现在有些高级税务顾问童鞋还弄不明白的东西);第一年加了一年的班,第二年年薪比一起进公司的同事每月多了70块钱。第二年又加了一年的班,赶上世界经济危机,所在的个税组北方区所有员工全体被延迟升职加薪。直到这里,还可以忍受。离开的理由,很多人问我。对有些人,讲了心里话,对有些人,言不由衷的带过。现在办公室有种让人越来越讨厌,越来越不安的气氛流淌,服务行业的精神无法在这里被体现,那种工作方式中潜藏着的危险让我对未来感到恐惧。见过因为税款计算失误导致出现上亿元的错误被客户起诉例子,每天在电梯的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色越来越苍白,面容越来越疲倦,眼神越来越圆滑&&拒绝被同化,所以选择离开。我承认自己是如此幼稚。办公室政治很轻易就会摧毁我。杜拉拉的故事没有看,有些道理应该懂得,不过不懂的时候也许人更美好一些。辞职信发出之后,老板给我打两次电话,说即时升职加薪;经理在旅行途中接近4千米的高山上给我电话;可是这些,没有意义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元宵节快乐?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我吃的月饼?
元宵节吃汤圆or饺子?
你吃汤圆我吃药?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贫下中农李小崴)
(书上雀巢)
(我叫Samuel)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银行是哪四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