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他的定位 怎么看他我们这一天 jack去世去了哪里

iphone6定位追踪能查出前一天的记录吗?如何能查到前一天去过哪里?_百度知道
iphone6定位追踪能查出前一天的记录吗?如何能查到前一天去过哪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你没有特别关闭的话,可以通过:设置-定位服务-常去地点里查看的
我是想用5来查这只6的 这样可以查出6的前一天的记录吗
那要你和6建立家庭位置共享
估计你是在查你老公的行踪吧,我个人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如果确实需要的可以考虑在他那里安装定位装置更实时靠谱点
是要在6的手机上建立共享吗?
定位装置是什么?
要6的共享给你。定位装置很多品种的,最简单的是儿童定位手表,可以查他在哪,还可以无痕迹监听(要插卡)
是要在6的手机上建立共享吗?
采纳率:44%
不能 得有专业人士用电脑解析 可以查出来 普通人是办不到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可以,到专卖店去问工作人员怎么看就行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iphone6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更多选车参考:
综述:我的整车被盗了
日晚上,我的凯越,我儿子叫他小小黑,在我家小区楼下被盗了。
2009年8月买的车,才开了两年零四个月,才跑了两万多公里。我平常对小小黑特别爱惜,保养的很好,主要用途就是每天接送儿子上下学,因此两年多也没跑多远的路程。
儿子今年10岁,上四年级,因为从小身患疾病,腿脚走路很不方便,因为他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路,因此小小黑成了他的代步工具,他只能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放飞他的梦想,他对小小黑有着特殊的感情,小小黑被偷了以后他哭了好几次,哭着闹着要小小黑回来,我们的心里也酸酸的,因为买车完全是为了儿子。大家都说那贼瞎了眼,怎么都不该偷到我们头上来,因为那车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换句话说,他就是我儿子的腿。
说说车被盗的经过吧,12月16日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从外面回来,20:55左右将车停放在楼下,然后上楼回家,之后没有任何动静(车门防盗报警,没有另外加装防盗器,因凯越自带防盗系统,非正常进入的情况下应该会报警的),直到第二天早上爱人下楼才发现车已经不翼而飞,随即报警。
以前也经常逛论坛,也了解过凯越的防盗系统似乎不错,因此对车也比较放心,但我还是在车上装了个车辆定位器,记录跟踪车辆位置和路线,心想万一车被盗了也能及时发现车辆的行踪。但是贼们很厉害,他们应该已经有了专业设备来破解这些防盗系统,首先,非正常进入而防盗器不响;第二,凯越带电子防盗密码,能够顺利解码并把车开走,没有专业工具显然是做不到的,而且既然发动机的密码都能破解,车门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小儿科了;第三,我加装的GPS定位器也被发现,在追踪了一段路程后信号也被屏蔽掉了。后来经过GPS定位平台记录查询才发现,他们的动作快的另人难以置信,我20:55停车,他们21:20就把车偷走了,20多分钟的时间,笨贼连把锁都打不开,可他们却能悄无声息的把一辆带电子防盗系统的车偷走(当下对凯越的防盗系统表示怀疑),23:20车已沿夏蓉高速行至成都,然后GPS定位器的信号被屏蔽掉,或设备被拆除。
我的车钥匙一直都在我的身上,也没有借给其他人开过,因此不存在其他人配钥匙的可能。在一年前我的车曾被干扰过,车上东西被偷过,那以后我每次锁车都记得拉一下车门,那晚上也不例外。
开了两年多凯越,手动1.6的,感觉这车各方面都还不错,动力,操控性能也挺好的,平均8升,舒适性也挺好,只是上个月保养的时候发现方向机漏油,因过了两年保修期,不能索赔,换了个新的,花了2300多,不少身边的朋友也选择了凯越,均看中该车的性价比。
在此提醒各位车友:1、停车关窗落锁,锁车后记得检查一下门是否锁好;2、能自己加一套防盗系统是最好的,就是一碰就会叫的那种;3、该买的保险一定要买全,我因为没有买盗抢险,所以不能索赔,现在看来买盗抢险是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盗贼们已经有了专业工具,锁对他们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大,毕竟科技在进步,贼们也会进步的。
还有,若是买的朋友要仔细检查发动机号和车架号有没有被改过,以免买到来路不明的车子,我的发动机号是,车架号后6位是087667
17:29:00回复(1)|支持(2)
上一条口碑:
下一条口碑:
车型评分:*
做出个总体评价吧
评价标题:*
必填,3-20个汉字
您的评价会对其他人有很大的帮助
填写个综述吧10-500汉字
您还需要输入10个汉字
选择口碑分类:
外观内饰操控动力售后保养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有误
同步到微博&&
指导价:9.69-11.89万(待定)
市场价: 5.69-12.19万
类型:紧凑型
擅长领域:
解答问题:个
被提问:次你我去哪儿“苹果”在窥视:停留时间精确到分|苹果|手机|iPone_通讯与电讯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你我去哪儿“苹果”在窥视:停留时间精确到分
  点开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后显示相关功能。定位地址通过地图形式显示,图中蓝色圆圈处为具体停留地点 制图/黄欣
  □晨报记者 王亦菲
  iPhone“常去地点”功能 悄悄记录用户每天行踪
  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详细记录每处停留时间
  功能选项默认打开状态,用户升级前未被充分告知
  每处停留时间精确到分钟
  上月,唐小姐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热帖:想知道老公天天去哪里吗?手机“常去地点”可定位。在这个帖子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苹果“常去地点”定位功能,获知手机主人的每天活动路径。“帖子里的截图显示,不仅能够看到苹果手机用户去过什么地方,连什么时间去的、呆了多长时间、去过几次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好奇之下,唐小姐试着对男友王先生“查岗”:“倒不是怀疑他,我男友是做销售的,经常需要出去应酬。我也就是好奇,他天天都会去哪里见客户。”唐小姐根据帖子介绍,将男友的苹果5手机升级到了iOs7.1.1版本。
  果然,点开“设置-隐私-定位”服务,拉到最底下,选择“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就发现了该功能。而该功能选项则是默认打开,无需额外设置。“其实我只要找个借口说帮他升级下系统,根本不用进行任何操作,他也不会发现任何异常。”而不知情的王先生则和往常一样,带着手机天天见客户。他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位置信息正在被苹果手机悄悄“窥视”并记录。
  数天后的周末,唐小姐和王先生约会晚餐。把玩着男友手机时,唐小姐趁机打开了“常去地点”-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10余条地址。“有公司、有家里,还有会见客户的咖啡馆、送客户到机场,甚至连在机场吃快餐的餐厅都被记录了。”唐小姐发现,定位地址十分详细,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以地图形式显示附近相关街道。更“贴心”的是,上面还详细记录了王先生在每处停留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你看,这个是6月10日,在南京路附近的咖啡店,从上午10点30到11点23分,非常精确。”
  但是,其中一条不同寻常的信息引起了唐小姐的注意。该条信息定位地址是某快捷酒店,王先生在此停留了近3小时。而当时,王先生和唐小姐称自己正在参加同学婚宴。唐小姐心中“咯噔”了下,怀疑男友是不是背着自己做了些不轨的事情。“我当时是有点怀疑,但想想他也不是这种人,由于我是直性子,索性直接问他了。”
  听到唐小姐的质疑,王先生吓了一跳,赶紧拿回手机。“我确实是去参加婚礼了,怎么变成酒店了。”他仔细查看了酒店位置,恍然大悟。“那个快捷酒店就在我喝喜酒的饭店对面,大概是距离比较近,定位有点偏差。”向唐小姐一番解释后,还找来了一同参加婚礼的朋友发来现场照片为证,这才“化险为夷”。
  “这次有人证,不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王先生笑称,自己并不会特别在意手机,女友也常常拿去打游戏,“直接把我定位到酒店去,她肯定会想多了。太可怕了!”
  连出国记录也一清二楚
  打开苹果手机,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常去地点,张先生在女儿的指点下,意外发现了这项藏得颇深的默认处于打开状态的功能。
  此时,张先生已经被记录下一串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他在什么时间去过哪些地方,以及在该地点停留了多长时间。“你看,我前几天去新疆出差,这里也有。甚至连我之前出国的记录也一清二楚。这,简直毫无隐私可言了。”
  更让张先生感到不安的是,苹果手机还会根据定位的时间、频率、地点位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将这些地点归类为家庭、单位等。“你看,这里就显示‘家庭’。”张先生指着屏幕说。“首先,他获取信息就没有告知我。默认设置为打开功能,这本身就已经侵权了。”
  张先生认为,苹果iOs7.0系统启用的这个新功能,在用户升级前就应该充分告知,并提醒可能产生的隐私风险。“应该给用户选择权,我当时如果知道新系统有这个功能,肯定不会不升级,反正对我本身使用并没有影响。”
  除了对个人隐私的窃取,张先生还担心自己及家人的安全也存在潜在风险。“手机里有这么多地址信息,任何一个拿到我手机的人,都能看到我每天的活动轨迹,甚至我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张先生担心,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掌握了自己出行时间和线路,就能推算出自己家中何时无人。“如果小偷拿到了,不就能趁机盗窃了?”
  记者随机在南京路苹果旗舰店外随机走访了10位苹果手机用户,发现其中多数人并不知道该功能。10名苹果手机使用者当中,有2部使用低版本的iOs系统没有该项功能,1人已经关闭该功能,剩余7人都均有这项功能,且都处于默认打开状态。“还有这功能?呀,都记录下来了啊!我之前骗女朋友说加班,其实是和朋友去酒吧看球了,被她发现就惨了。”一名年轻男士指着手机中定位的新天地某酒吧大呼“好险”。
  市民曹先生表示,自己最担心的还是位置信息被泄露了。“信息被记录下来,就肯定有泄露的风险,比如修手机时,连接到电脑上时,在公共场所用Wi-Fi时,要是被老板注意到,你的行踪与报的行踪不一样,不就穿帮了。”
  [相关新闻]
  涉密单位不用苹果等智能机
  对于苹果等智能手机的潜在风险,其实不少单位已经有所察觉。
  “我们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带有网络链接、定位功能的手机都是不可以带入单位的。”某驻沪部队战士告诉记者。尽管在明文规章上并未对官兵使用手机有任何品牌及功能限制,但在他们进入部队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告知不可使用苹果手机。“一般在营地训练、生活时,禁止使用手机。如果有联系需要,也只能使用不带网络、定位功能的老款手机。”该战士拿出了一部蓝屏的国产品牌手机。“这是针对老年人的手机,只有短信和通话两个基本功能。”
  部队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部队很多地点都涉及军事机密,甚至国家机密,因此在管理上格外谨慎。“我们知道,像苹果这种智能手机本身带有的定位和Wi-Fi功能,容易暴露地点位置,从而泄露机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得,会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该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
  “相比起功能多样的苹果手机,老款手机从保密性上来说要强得多。”他表示,因为老款手机不联网,也不带定位功能,只能通过运营商的GSM网络与外界联系,因此更加安全。”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在需要进入涉密地点前,所有通讯设备还会被“没收”,统一交给专人保管,随后放入一个屏蔽信号的箱子中,不可带入涉密地点内。
  [专家观点]
  信息安全专家:给iPhone加装安全通道
  我很清楚如果我不加防备地使用这台设备,就会把自己的很多隐私暴露出去。
  “对于我来说,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战场’。”李青(化名)拿着一款当下最新的苹果手机对记者说,他每天都要在自己的手机上演练很多场“攻防战”。李青是国内顶尖的信息安全专家之一,曾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多年,深知苹果手机背后所隐藏的奥秘。他的手机加装了很多普通人根本不会去使用的安全软件。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说自己的手机是安全的。
  李青对记者开玩笑说,他可不想在如今互联网与现实逐渐融为一体的世界里“裸奔”。在参与一些业内顶尖的全球峰会时,李青从来不会随便用手机连接任何来历不明的网络,跟别人交流,也只用自己团队研发出的特殊加密软件。“这不是耸人听闻。我看过一个现场演示,会场里几台苹果手机刚发出去的信息,以及手机里储存的照片,被演示者直接用大屏幕进行了现场直播,手机的主人看到后也是目瞪口呆。”
  李青说,互联网世界没有国界概念,苹果公司可从全球用户手中轻易拿到关乎其个人隐私的数据,但却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能对此约束和管理。“如果没人能对苹果公司加以控制,每个用户头上都像顶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内人士:苹果信息收集很“流氓”
  作为普通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你就别用我的产品,你要用,就没得选。
  小何已跟苹果产品打了5年交道。从最早的海外代购销售,到经营自己的实体店,再到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开展苹果产品维修等业务。
  “版本升级到现在已经是iOs7.1了,这期间的每一次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从收集个人隐私的角度来看,苹果公司的掌控力随着版本的升级也一再提高。到现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知的地步。”小何举例说,以目前最为普遍的“微信”来说,用户的通讯录等个人信息事实上都在苹果的服务器有备份。
  小何告诉记者,苹果iCloud的出现和普及,已让苹果用户的个人隐私毫无隐秘度可言。“你每天去了哪里,你跟别人都说了些什么,苹果公司都知道。”小何说,很多用户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很多个人信息都已经被随时随地上传到苹果iCloud的云服务器中,除了掌握他ID
和密码的人可以调取外,苹果公司也可以随时调取这些资料。“很多信息的上传根本是不需要经过用户授权的,你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苹果的服务器就会收集到你的个人隐私。”
  信息安全专家:应把收集的数据放在中国
  有必要把苹果等国外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放在中国,通过机制和法律的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上海信息安全协会副秘书长王怀宾看来,最近媒体对苹果等智能手机安全隐患的集中讨论,仍旧反映了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问题。
  “你让瑞士银行把它的数据放在中国,它愿意吗?”王怀宾说,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建立信息安全审查制度与数据托管制度确实是非常必要的,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比如源代码托管和数据跨境制度等,有必要把苹果等国外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放在中国,通过机制和法律的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
  王怀宾说,以美国为例:“美国有自己的安全审查制度,包括供应链安全审查,已运行了10年,直接导致了国外一些优秀的企业如华为、联想等在美国市场受到各种阻挠。”
  在他看来,一些云应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数据都存储到云上了,但云的服务器在国外,如何保障这方面的数据安全”?
  律师观点:用户可要求苹果对系统进行修复
  “在没有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私密信息,无疑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没有事先告知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直致力于通过立法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席、市政协委员游闽键表示。
  游闽键认为,因对用户隐私权侵犯非常严重,苹果手机用户可要求厂家终止侵权行为,并对系统进行修复;如无法修复,消费者可要求退货。而对于苹果手机对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侵犯,用户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损害后果,提出赔偿。鉴于苹果手机在中国用户群十分庞大,消费者可以采用集体诉讼的方式维权。
  游闽键说,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个人信息法体系,按照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除非经过本人书面申请或预先的书面同意,任何办事机构都不得通过任何通讯手段,向任何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泄露记录系统中有关个人的任何记录。我国立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保护措施,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侵权责任法》、《居民身份证法》、《护照法》等诸多法律,但都较笼统、零散,难以形成严密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网。
  此次,“苹果后门”事件,再次令游闽键感到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还不够。他认为,应尽快推动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单独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公民信息安全合法权益。
  (晨报记者 张源 倪冬 实习生 邵力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iPhone悄悄记录用户每天行踪&精确到分钟,关闭定位仍能记录“常去地点”
苹果通过数百万台苹果手机等设备,收集各地已知的信号发射塔和Wi-Fi无线局域网热点位置信息,组成一个参考数据库。
安装于苹果手机里的购物、旅游、餐饮等App软件,向用户发出授权定位的申请。
苹果通过上述预先储存的数据,结合当前正在被手机接收的无线局域网热点和信号发射塔信息,可在几秒钟定位出手机所在位置。
在安装iOS7.1.1及以上系统的苹果手机里依次打开“设置-隐私-定位服务”,便能查看“常去地点”,详细记载何时去过何地、停留多久等信息,并自动分析常去位置是家庭还是单位等。
该信息还保存在手机系统文件夹第6层文件夹下后缀名为.db的文件里。
信息安全轻则涉及个人隐私,重则牵涉国家安全,苹果手机这次都“摊上了”。
7月1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称,只要在苹果手机上使用软件,使用的时间、地点都会被记录下来,即使关闭手机定位功能,仍被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更可怕的是,苹果曾将用户数据供给美国情报部门。
12日,苹果手机官网发布声明,称用户的定位信息仅存在自己的手机中,而且进行了加密设置,这些信息不会上传到苹果公司服务器中,苹果公司从未追踪过用户的定位。
苹果还首次披露定位技术操作方法,以证明自己并不会窥探用户位置信息,也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
“后门”。
7月11日上午,央视在报道中以一部iPhone在这一页面下方,还有一个“常去地点”功能,默认为打开状态。进入“常去地点”,可以见到一串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用户在什么时间去过哪些地方,以及在该地点停留了多长时间。而根据用户去过的地点、停留时间等,该功能还会自动分析,将这些地点归类为家庭、单位等。
央视在报道中称,这些定位信息完全与软件的使用同步,相对于手机基站、Wi-Fi定位,该种定位方式的精准度更高。
不仅如此,所谓的用户信息加密文件,也能通过手机连接USB查询到,用户只需查询手机系统文件夹第6层文件夹下后缀名为.db的文件就能看到自己的信息记录。
央视记者通过走访北京、青岛等城市,对60名苹果手机用户进行随机采访,仅有5人知道苹果手机的这一功能,超过90%不知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院长马丁使用苹果手机这一功能,准确分析出相应手机用户的日常行为轨迹,“这项功能可以显示手机用户经常活动的地点、时间、频率,会把一个人完整的行为轨迹进行比较详实的分析,是公开性的,没有任何秘密。”
马丁说,过去常常将数据和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安全级别越高,防护措施越好。但在大数据时代,泄密的通常不是关键性的保密数据,而是普通的日常性信息。
马丁还发现,即使用户将苹果手机的定位功能关掉,“还是能将手机软件使用时所在地点、时间等信息完整记录下来。”
针对央视的报道,12日,苹果公司在其官网发布《关于你定位信息的隐私》的声明称,苹果定位主要用于购物、旅游、寻找餐馆等应用,不会传输与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应用程序获取定位权限需经用户同意;iOS设备定位信息存储在手机中,并经过加密,不涉及云服务。
声明中还介绍了苹果定位的技术:iPh&苹果还强调,App需要获取用户位置时,需要弹出对话框,获得用户的授权;在iPh&声明还称,苹果从未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机构就任何产品或服务建立过所谓的“后门”,“我们也从未开放过我们的服务器,并且永远不会。”
但安全工程师陈先生说,目前,除了使用一些手机安全软件的位置清除和粉碎功能,用户暂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对地点记录功能进行卸载。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周卫东则表示,从技术手段上说,确实关掉定位功能仍然可以定位得到,但这一系列过程比较复杂,一般只在极端情况下或者特殊人群中才会用得到,这也是很多涉密场合要求关闭手机的原因。
&央视在报道中指出,苹果官网日发布的一篇报告显示,当年上半年,美国执法部门向苹果提出的涉及其用户账户信息的请求在个。而苹果对美国提出的88%的涉及具体设备的请求,提供了信息。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胡小明表示,把这些信息集中起来,就会带来危险性,特别是对和国家安全有密切关系的人来说,其行踪被别人掌握“相对说来就比较严重了”。
究竟是谁在收集手机用户的信息?软件开发者陈先生称,一些软件为了改进服务,会在软件中增加使用用户位置的功能,尤其地图、电商、新闻客户端等手机软件;不过,也有一些软件常常使用用户的位置信息,而实际上没有什么必要,比如一些闹钟类和计算工具类软件等。但是,用户的这些位置信息,普通用户看不到,只有该软件的开发者通过专门的软件才能看到。
一名网民也指责说,定位主要是一些软件商的问题,“好多不需要定位的软件都调用位置信息,还美其名曰是分析用户行为提供精确服务,但其实就是在侵犯隐私。”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发展,用户数据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少互联网公司如苹果、谷歌等也因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而惹上麻烦,甚至做出赔偿。
2011年,近3万名韩国苹果手机用户起诉苹果公司,称其未经同意擅自搜集用户行踪信息,要求苹果公司赔偿约1.6亿元人民币。数月后,一名用户胜诉,苹果公司向其支付约合6100元人民币的赔偿款。
同时,苹果就手机定位事件,收到了来自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开出的全球第一张罚单,被指控违反了位置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并对苹果处以300万韩元的行政罚金。2012年,苹果公司再次因搜集用户位置信息,在美国圣何塞被集体诉讼。
另一手机操作系统巨头谷歌也曾因搜集用户信息而惹上官司。2011年5月,谷歌在韩国首尔的公司被警方调查。警方表示,谷歌涉嫌擅自搜集用户位置信息。同年,美国安卓手机用户状告谷歌过分跟踪其地理位置信息,并向谷歌索赔5000万美元。2012年,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遭美国政府罚款2250万美元。(发布时间:
14:14来源: )
央视新闻报道(视频):&&
&iPhone悄悄记录用户每天行踪
精确到分钟
iPhone的“常去地点”功能被指悄悄记录用户行踪,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详细记录每处停留时间,精确到分钟。该功能选项默认打开状态,用户升级前未被充分告知。
每处停留时间精确到分钟
上月,唐小姐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热帖:想知道老公天天去哪里吗?苹果手机“常去地点”可定位。在这个帖子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苹果“常去地点”定位功能,获知手机主人的每天活动路径。“帖子里的截图显示,不仅能够看到苹果手机用户去过什么地方,连什么时间去的、呆了多长时间、去过几次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好奇之下,唐小姐试着对男友王先生“查岗”:“倒不是怀疑他,我男友是做销售的,经常需要出去应酬。我也就是好奇,他天天都会去哪里见客户。”唐小姐根据帖子介绍,将男友的iPhone
5手机升级到了iOS 7.1.1版本。
果然,点开“设置-隐私-定位”服务,拉到最底下,选择“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就发现了该功能。而该功能选项则是默认打开,无需额外设置。“其实我只要找个借口说帮他升级下系统,根本不用进行任何操作,他也不会发现任何异常。”而不知情的王先生则和往常一样,带着手机天天见客户。他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位置信息正在被苹果手机悄悄“窥视”并记录。
数天后的周末,唐小姐和王先生约会晚餐。把玩着男友手机时,唐小姐趁机打开了“常去地点”-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10余条地址。“有公司、有家里,还有会见客户的咖啡馆、送客户到机场,甚至连在机场吃快餐的餐厅都被记录了。”唐小姐发现,定位地址十分详细,位置具体到街道、小区,并以地图形式显示附近相关街道。更“贴心”的是,上面还详细记录了王先生在每处停留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你看,这个是6月10日,在南京路附近的咖啡店,从上午10点30到11点23分,非常精确。”
但是,其中一条不同寻常的信息引起了唐小姐的注意。该条信息定位地址是某快捷酒店,王先生在此停留了近3小时。而当时,王先生和唐小姐称自己正在参加同学婚宴。唐小姐心中“咯噔”了下,怀疑男友是不是背着自己做了些不轨的事情。“我当时是有点怀疑,但想想他也不是这种人,由于我是直性子,索性直接问他了。”
听到唐小姐的质疑,王先生吓了一跳,赶紧拿回手机。“我确实是去参加婚礼了,怎么变成酒店了。”他仔细查看了酒店位置,恍然大悟。“那个快捷酒店就在我喝喜酒的饭店对面,大概是距离比较近,定位有点偏差。”向唐小姐一番解释后,还找来了一同参加婚礼的朋友发来现场照片为证,这才“化险为夷”。
“这次有人证,不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王先生笑称,自己并不会特别在意手机,女友也常常拿去打游戏,“直接把我定位到酒店去,她肯定会想多了。太可怕了!”
连出国记录也一清二楚
打开苹果手机,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常去地点,张先生在女儿的指点下,意外发现了这项藏得颇深的默认处于打开状态的功能。
此时,张先生已经被记录下一串历史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他在什么时间去过哪些地方,以及在该地点停留了多长时间。“你看,我前几天去新疆出差,这里也有。甚至连我之前出国的记录也一清二楚。这,简直毫无隐私可言了。”
更让张先生感到不安的是,苹果手机还会根据定位的时间、频率、地点位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将这些地点归类为家庭、单位等。“你看,这里就显示‘家庭’。”张先生指着屏幕说。“首先,他获取信息就没有告知我。默认设置为打开功能,这本身就已经侵权了。”
张先生认为,苹果iOS
7.0系统启用的这个新功能,在用户升级前就应该充分告知,并提醒可能产生的隐私风险。“应该给用户选择权,我当时如果知道新系统有这个功能,肯定不会不升级,反正对我本身使用并没有影响。”
除了对个人隐私的窃取,张先生还担心自己及家人的安全也存在潜在风险。“手机里有这么多地址信息,任何一个拿到我手机的人,都能看到我每天的活动轨迹,甚至我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张先生担心,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掌握了自己出行时间和线路,就能推算出自己家中何时无人。“如果小偷拿到了,不就能趁机盗窃了?”
记者随机在南京路苹果旗舰店外随机走访了10位苹果手机用户,发现其中多数人并不知道该功能。10名苹果手机使用者当中,有2部使用低版本的iOS系统没有该项功能,1人已经关闭该功能,剩余7人都均有这项功能,且都处于默认打开状态。“还有这功能?呀,都记录下来了啊!我之前骗女朋友说加班,其实是和朋友去酒吧看球了,被她发现就惨了。”一名年轻男士指着手机中定位的新天地某酒吧大呼“好险”。
&&&&&&&&市民曹先生表示,自己最担心的还是位置信息被泄露了。“信息被记录下来,就肯定有泄露的风险,比如修手机时,连接到电脑上时,在公共场所用Wi-Fi时,要是被老板注意到,你的行踪与报的行踪不一样,不就穿帮了。”
08:41:4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天我去世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