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上古卷轴5随从mod小弟入门来

历史上最有挑战性的9个谜题,你能解出来几个?(上)历史上最有挑战性的9个谜题,你能解出来几个?(上)脑壳百家号谜语,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了。有些以诗歌的形式存在,有些仅仅只有几个字。下面是10个历史上最好,最受人喜欢,最有名,最具挑战性的谜语。看看你能猜出几个吧。1. 奥丁的谜语——斯堪的纳维亚(北欧文明)这是北欧神话故事中的一个谜语。古诺尔斯的北欧神话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就是强大的雷神了。然而,这些神话故事中也流传出来不少经典的谜语。其中就有这次要说的奥丁神的谜语。故事说的是Heidrek国王想要囚禁一个叫Gestumblindi的人,除非他能出一个谜语把国王给难倒(很任性的国王)。Gestumblindi害怕啊,所有他就向众神之父祈祷,也许是他的虔诚打动了奥丁,所以他决定把自己变成Gestumblindi来调戏这位国王。最开始的时候,奥丁告诉了国王一些谜语,国王很快就回答出来了。这些谜语里面就包含本次要出的这则谜语:“四挂,四跳,两点指路,两边防狗,后面有个东西脏兮兮地晃荡。”但是众神之父就是众神之父,最终奥丁问了国王一个任何人都能看出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Heidrek国王当然回答不出来,他恼羞成怒,直接抽出来传说中的剑身闪耀如火、必然击中目标、削铁如泥、不会生锈的魔剑“斩裂剑”(Tyrfing)砍向了奥丁神。奥丁神马上恢复成了老鹰的原形,从窗户中往外逃去。国王紧追其后,砍掉了老鹰尾巴上的羽毛,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老鹰都是短尾巴。可惜最后魔剑被奥丁的一个随从挡了下来,当然魔剑也不是盖的,那个随从当场就被砍死了。奥丁神非常生气,他对国王说“Heidrek,你不仅嘲笑我,还想杀死我,就为这两点,你以后必定会被你最卑贱的奴隶杀死!”聪明的Heidrek国王一下子就猜出了奥丁给他出的那个谜题,你能猜出来吗?2. 一所房子——苏美尔文明苏美尔古文明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古文明之一,它的灌溉、书写文化非常繁荣,据说法律的概念就萌芽于苏美尔文明。作为一个公元前4000年就存在的文明,流传着一个有着4000年年龄的古老的谜语。1960年E.I. Gordon把它破译了出来,这个谜语深刻反映了苏美尔文明的特点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这个谜语据说流传出来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最短的那个可以表述如下:“有这样一所房子,人们进去的时候看不到东西,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到了。”请问,这房子是什么?3. 30只白马——托尔金托尔金是牛津大学古英语学家、作家,他的作品大家想必如雷贯耳了:《霍比特人》、《魔戒》。托尔金受到北欧神话的影响极大,他的小说中就有一些这方面的谜语。看过《霍比特人》第二部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迷雾之山,在通道逃跑时,比尔博遇到了咕噜,当时他们两个人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赢取魔戒。当时他们两个来来回回出了好几个谜语,最后比尔博出了一个谜语咕噜没有回答上来,当时比尔博的最后一个谜语是:我的口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当时其实他口袋里面装的就是咕噜的宝贝魔戒。这里说的其实是他们争斗之间的一个谜语,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或者还能不能猜出来:“三十只白马站在红色的上坡上,它们时而冲突,时而跺脚,时而静止不动?”4. 神秘的东西——英国这次要讲的谜语来自于埃克赛特图书 ,这本书大约是十个世纪之前的手抄本,主要是这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诗歌的集合。目前由英国埃克塞特大教堂图书馆收藏,也称为Codex Exoniensis,是盎格鲁撒克逊四本圣书中的一本。这本书的作者未知,但据说主要由埃克塞特的第一任大主教Leofric收集编纂而成。在这本书的最后面收集了大约100首谜语,但是这些谜语的答案都没有写在书上。其中一些好像是当时的一些下流段子和双关语。目前学者们对书上大部分谜语的答案看法都比较一致。这些答案基本上反映了中世纪英国人的幽默恶趣味。这里就摘抄一篇给大家猜猜:“我听说过一个神秘的东西,它在一个幽暗的地方逐渐膨胀,变大,直到顶到一个东西。这个柔若无骨的东西随后会被思想狂放的主的年轻姑娘一把抓出来,解开自己的围裙,把这个肿胀的东西盖起来……”这些大主教!这帮英国佬!果然段子手是不分国界,不分历史时期的!5. 荷马之死——古希腊这个谜语跟荷马之死有关,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编排他的。荷马是古希腊非常有的诗人,他被当时的一些哲学家评为希腊最聪明,最有有智慧的人。荷马曾经游行到洛斯大陆,一个先知所警告他的他的死亡之所(古希腊人真的很轴,他们从来不听信那些涉及到关于他们的死亡预言)。当时荷马四处游历,期间他碰到了几个渔夫。他跟他们打招呼并问他们当天过得怎么样,那几个渔夫用一下的谜语回答了他:“我们抓到的,我们扔掉;我们不抓的,我们保留;那么我们抓住了什么?”这位最聪明的人当时没有解出来这个谜语。想不出答案就不离开,荷马为了想出这个答案,继续留在了洛斯大陆这个预言中他的死亡之地,直到最终他死在了那里。聪明的你,想出问题的答案没有?《历史上最有挑战性的9个谜题,你能解出来几个?(下)》更精彩,敬请期待!详细答案解析请访问“脑壳”官网,搜索标题即可!养成思考的习惯,每天思考一分钟脑壳(naokr.com)——思考很快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脑壳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思考很快乐,专注于更聪明!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的谜语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谜语,是把事物的本体巧妙地隐藏起来作谜底,用与之有关的喻体作谜面,让人猜射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谜语是由隐语转化来的,“隐语”是隐谜类最早的名词,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隐语和谜都是以文字或文字化口语的形式,通过文辞、诗赋、词句等各种文体来表达的,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学形式交融在一起,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规范和法门,自成体系,逐步形成了隽永文学性和严密科学性统一的一门学科,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小花。
现代的谜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事物的外貌、特征、性能和它的内在联系,称为“谜语”,是事物谜;一类是以汉字的形、音、义的变化成谜,称为“灯谜”,是文义谜。它们在明代分支以前,统称为“谜语”,所以明以前的谜语是广义的。谜又是从隐语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长达二三百年之久,而且它又有转化时期所特有的文体特征。这是隐向谜的过渡时期。
隐语的形成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先有这个事物而后命名的。在未有“谜”字之前,“隐语”中已包含了“谜”的存在。同样道理,在产生“隐语”这个词以前,隐语的内容也早已有了,只是没有记载或者还未被发掘出来罢了。根据几种古书都记载春秋时期的“庄王好隐”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好隐”,同时也说明在这以前已有很多的隐事活动,但都无记载。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权将有“隐语”这个词以前的隐事活动称之为“隐意的语言”。
据此,隐谜的发展可以用下图表示:
隐意的语言,很难确定其具体的起始时间,但是早在上古时候,人们便已学会了使用这种语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古代文化,在周代以前是重巫轻史的,由巫卜文学来主宰一切。巫卜是统治者借鬼神天命的意志来表示自己的行动都是符合天命神意的一种占卜术。这种卜辞(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和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即甲骨文)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为了显示神与人的区别,辞文就常有一定的“玄虚”,需要有聪明才智的人才能把它破译出来,以表示这是“天命”。如《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在一次打猎前,卜了一卦,卦辞说:
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
打猎时,周文王在渭水边遇到了姜尚。《宋书·符瑞志》“非虎”作“非熊”。后由“非熊”讹为“飞熊”。因而有周文王梦飞熊而遇姜太公的传说。后来将“飞熊入梦”喻为帝王得贤臣的征兆。一说卦辞隐“飞熊”。龙、彲(chī,同螭,传说中一种似龙的动物)属天上的动物,隐“飞”,龙、彲、虎、罴都不是,隐“熊”。再往前,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曾“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隐“风后”(“垢”去“土”为“后”)和“力牧”两人,于是“占而求之”。这些都是巫卜文化中隐意的一种语言,都要经过破译后才能得出其真意。
二是由于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文辞和语言的艺术性加强了,产生了隐意的语言。如男女之间爱情的表达和对失恋的感叹,懂得了用委婉的语词和含蓄的比喻;对于统治阶级暴虐专横的怨怒,不敢直言,便使用曲折隐晦的语言来诉说。如《尚书·汤誓》中有一首公元前16世纪的歌谣: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日,指夏代国王桀;曷(hé),意为何、什么。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老百姓用暴日来隐喻夏桀的暴虐。这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是含义比较完整的一种早期带隐意的语言。
隐语是谜的萌芽,主要集中在先秦时期,从先秦后期到南北朝是隐语向谜转化、过渡的时期。在隐语的发展过程中,赋体隐逐渐转化为事物谜,离合转化为文义谜。到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构思巧妙、扣合精当的谜语。
一、伍举鸟谏楚庄王
“隐”这个字很早就有了,但是作为“遁辞以隐意”(《文心雕龙》)的“隐语”,即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用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语言,出现于距今约2600年以前。
从隐语出现到转化为谜的过程中,就其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谲(jué)谏、密言、测智三类。不直言为谲,下言上之过为谏,所以谲谏是臣民以隐语方式言君王之过;密言是双方彼此能会意,而第三者并不了解的暗中通情的语言;测智则是一种破解隐语的活动,类似现在的智力测验。由于隐语真有综合密与智的特殊功效,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谲谏性隐语现在已知最早的是“大鸟止阜”的故事。公元前610年,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执政已3年,却日夜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很多大臣前来进谏,都未生效。后来,庄王干脆下令,凡再敢来进谏者,一律处死。这是古代君王不采纳下级对他的谏言所采取的最简单的办法。有个叫伍举的大夫前来进谏,但由于有杀令,所以他说:“愿有进隐。”意思是说,我要与王讲隐语。因庄王喜好隐语,伍举是投其所好才这样讲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庄王召见了他,并问他隐语的内容。伍举说:“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古同‘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听后,回答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举用大鸟不飞不鸣,隐喻庄王执政3年无所作为,庄王当然一听就懂,不但没有杀他,而且也用隐语回答了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隐”字的隐语故事。
这个故事记在《史记·楚世家》里。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齐威王好为淫乐,执政3年来不治理国家。有个叫淳于髡(kūn)的同齐威王讲隐语说:“国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三年不鸣。”齐威王说:“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事发生在公元前375年,这时已进入战国时期,隐语已相当盛行。楚庄王和齐威王在进隐后,都痛改前非,振作图强,成为当时一强。进隐比直言尽能达到如此预期的效果,显示了隐语的作用。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语“一鸣惊人”就是由此而来的。
二、“海大鱼”谏靖郭君
春秋战国时期,凡运用谲谏性隐语进谏者,大多舌巧如簧,善于辞令。因而很多君主采取了拒之门外、不予接见的办法。因此,如欲进谏时,在如何获得接见这一点上,就成了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使隐语产生了灵活多样的各种形式。方法要新奇,不蹈前辙;内容要谐趣,引人入胜;至少要能缓和当时的气氛,即使进谏不成,也不致身遭不测。在这方面,“海大鱼”的故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据《战国策·齐闵王》记载,公元前321年(齐威王三十六年),齐国封田婴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号靖郭君。田婴是闵王叔辈,准备在自己的封地薛筑造城墙,为其将来搞独立作准备。手下很多人劝阻,他都不听,后来干脆下令,凡谈此事者,一律不予接见。有个齐人要谏此事,他对通报者说:“我只讲三个字,如果多一个字,愿受烹刑(用鼎镬煮人的酷刑)。”田婴一听,好生奇怪,不相信一句话就能把他怎样,便让这个齐人进来了。
“海大鱼!”来人一见田婴,连礼节性的话都没说,只说了这三个字,便转身就走。
“等等,就这些吗?”田婴对这不知所云的三个字无法理解,只得发问。
“多说一字,不是要处死吗?我可不能拿死当儿戏啊!”来人煞有介事地欲擒故纵。
“好吧,恕你不死,你就把话讲完吧!”
谏者胜利了,于是他从容地讲了他要讲的话。他说:“鱼钩拉不动、鱼网挡不住的大鱼,一旦离开水,就无法生存,还会被蝼蚁等小动物所欺。齐国等于水,你就是水里的鱼,君长有齐,还要薛地干什么?如果失掉了齐,即使把薛城修得天那样高,也没有用处。”他通过鱼与水的关系来说明薛离不开齐国的道理。
田婴听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意见,停止了筑城。
这段谏言用文言文记载是经过精练加工的,没有标点,用了54个字,不能算是短语了。如果直接用来进谏,即使田婴允许他说话,也无此耐心会把话听完。而聪明的谏者只说了三个字,最后引出一大串。这与其说是“海大鱼”三字奏效,倒不如说是进隐在方式上的成功。这种进隐方式,后人称为“谐”。这个故事是谐与隐结合的范例。
三、申叔仪“庚癸”借粮
在《左传·哀公十三年》中,记载了一则有名的密言性隐语故事。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当时,由于吴主治国不力,粮食奇缺,又不恤下属,吴国大夫申叔仪便向他的旧友鲁国大夫公孙有山乞借粮食。公孙有山不便直接回答,便用隐语暗示:
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意思是说,要借细粮没有,粗粮则有一点,不过要登上首山,喊“庚癸”才行。
晋人杜预在注《左传》时说:“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私隐就是密言性隐语。我国古代早有以天干、五行、方位、四季及五色相配属的说法,后来中医学又以五脏相配。其相配表如下:
五方十干四季五色五行五脏东(青龙)甲乙春青木肝南(朱雀)丙丁夏红火心中戊己长夏黄土脾西(白虎)庚辛秋白金肺北(玄武)壬癸冬黑水肾后来,“庚癸”成了粮食的隐语,“呼庚呼癸”或“庚癸之呼”成为告贷于人的代用词了。
四、“麦麴河鱼”救无社
“麦麴河鱼”的故事,载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是另一则较早且有名的密言性隐语。公元前597年,楚国进攻萧国。当时,楚强萧弱,萧国不堪一击。为此,楚国大夫申叔展向他的朋友、萧国大夫还(xuán)无社通风报信,让他躲避一下,免于兵灾。恰巧还无社正与同僚司马卯交谈,申叔展不便直说,就用隐语问还无社:“有麦麴吗?”还无社不理解,随口答道:“没有。”申叔展又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仍回答说:“没有。”申叔展继续追问说:“河鱼腹疾奈何?”
“麦麴(qū,同曲)”、“山鞠(jū)穷”(即山芎穷)都是防潮御寒的药物;“河鱼腹疾”是指久在水内,如河中之鱼,会生腹疾。申叔展的意思是说,你要准备麦麴或山鞠穷一类的防潮御寒药,躲到有水的地方去,否则久浸水里会使肚子生病的。
还无社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申叔展让他躲进一口枯井内,并在井口边挂上用茅草作的暗记。萧国果然战败,申叔展找到了这口井,叫出了还无社。
与“隐”字同时出现的还有个“廋”(sōu)字,也叫“廋辞”、“廋词”或“廋语”,字书《方言》对“廋”的解释是“隐也,匿也”;《玉篇》释为“求也,索也。”因此,“廋辞”也就是“隐语”。
《国语·晋语》中记载了一则“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矣”的故事,属于测智性隐语。但没有记载“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宋代孙奭(shì)在疏注时说:“大体廋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楮先生’,钱为‘白水真人’又为‘阿堵物’之类是也。”“管城子”与“楮先生”源出唐·韩愈《毛颖传》,是毛笔和纸的代称;“白水真人”源出《后汉书·光武纪论》,为“货泉”二字离合;“阿堵物”源出《世说新语》,为南朝时钱的代称,原意相当于“这个东西”。按这个解释,廋辞是一种代替性的语言,也就是隐语。
五、荀卿《蚕赋》兆谜体
隐语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到了战国末期,起了质的变化。由于当时统治者政治上的专断和列国间的混战,国事多用武力来解决。诙谐诙隐、转弯抹角的隐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谲谏就越来越少。虽然后来偶尔也出现过,但已形不成气候。以谲谏为主的隐语的逐渐消失,带来了整个隐语的缄默。秦及汉初约150年左右,是历史上隐语的低潮时期。
荀子像密言性和测智性隐语因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实用价值,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筛选,在文学中被保存了下来。它们相互融合,逐渐成为隐语的主体。从此以后,隐语摆脱了“论人”的范畴,向事和物方面开拓,向指事说理转化。它的天地更大了。与此同时,隐语开始向“谜”过渡。其过渡形式主要是“赋体隐”和“离合”两大文体。
赋,是一种讲究文采、韵节,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的文体。“赋体隐”,即是运用隐语的手法写成的赋。《文心雕龙·谐隐》讲到谜的特征时说:“荀卿蚕赋,已兆其体”。这就是说,战国末期,荀子的《蚕赋》已显示出谜的特征。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荀子用赋的声调写廋辞,作礼、知、云、蚕、箴五赋。”所以,《蚕赋》对隐和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蚕赋》录于后。
(文内括号中为唐·杨倞原注,笔者略有删节)
有物于此,兮其状,屡化如神(,音luǒ,虫倮之倮,,无毛羽之貌)。功被天下,为万世文(文饰)。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侵暴者亦取名于蚕食)。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茧成而见杀是身废,丝穷而茧尽是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耆老蛾也,后世种也)。人属所利,飞鸟所害(人属则保而用之,飞鸟则害而食之)。臣愚而不识,请占之五泰(占,验也。五泰,五帝也。理皆务本,深知蚕之功大,故请验之也)。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女好柔婉也,其头又类马首)?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壮得其养,老而见杀)?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为蚕之时未有牝牡也)?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游谓化而出也)。前乱而后治(茧乱而丝治也),夏生而恶暑(生长于夏,先暑而化),喜湿而恶雨(湿谓浴其种,既生之后则恶雨也)。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互言之也),三俯三起,事乃大已(俯谓卧而不食,事乃大已,言三起之后事乃毕也,谓化而成茧也)。夫是之谓蚕理(五帝言此乃蚕之义理也)。”蚕。(蚕之功至大,时人鲜知其本。诗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战国时此俗尤甚,故荀卿感而赋之。)
《蚕赋》约作于公元前245年前后,赋中对蚕的特征、生长过程、外貌变化,以及蚕对人类的作用等,描绘得细致入微,十分详尽,为后来谜语写物作出了示范。
《蚕赋》在文学上的价值是一般的,它对谜的作用,当时也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公元前130年左右,西汉的东方朔才运用了赋隐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使它更接近于“谜”。这从东方朔与宫廷优人郭舍人互相猜射的“蚊”隐中可以看出。
郭舍人先出一隐:
客从东方,且歌且行;
不从门入,逾我垣墙;
游戏中庭,上人殿堂;
击之拍拍,死者攘攘;
格斗而死,主人不伤。
此何物也?
东方朔不但猜出所隐为何物,而且立即编了一则同底隐语回答郭舍人:
利喙(huì,意同嘴)细身,昼匿出昏;
嗜肉恶烟,指掌所扪。
臣朔愚戆,名之曰蚊。
这是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一则隐谜,今天读起来,仍有很强的感染力。首句中的“东方”,据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东方为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于东方。”故东方指伏羲,隐伏日,系蚊蚋滋生出没之时。此句为双关语,已有一定的谜意了。它每句四字,文末有与谜无关的问答句,这与当时的文体有关;它已去掉了像《蚕赋》中那样的占卜部分,文辞中的虚设成分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这就突出了对事物本身的描绘。特别是二者描述的是同一事物,但着眼于不同的角度,并无重复,充分体现了作者观察事物的精细,对谜语攫取事物的特征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六、孔融离合隐姓氏
如果说今天的事物谜是由赋体隐转化而来的,那么,今天的文义谜则是由离合转化而来的。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改革,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由篆而隶,使汉字的笔画方折,棱角波磔(zhé),为文字的离合增损创造了条件,也使隐语向文字方面发展成为可能。“离合”作为一种文体,早已存在,但是它与隐语结合,则是从“谶(chèn)言”开始的。谶言是巫卜文学的残余,它多利用汉字的离合构成,用隐语来预决吉凶,需要揣测,这就与隐语有了相似之处。
据残存的古纬书《孝经右契》记载:
孔子作《孝经》及《春秋河洛》成,告备于天,有赤虹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刻文云:“宝文出,刘(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合卯金刀为刘,禾子为季也。
文中的“河洛”,指巫卜文化的“河图洛书”。河图据说是伏羲时代从黄河里钻出来的像马的龙,背上有图形,伏羲据此画成了八卦。洛书据说是从洛水中浮出的乌龟,背上刻有符号,大禹效法它作《洪范》九畴。孔子曾对古代出现的这些图谶现象作了整理记录,后人遂把为自己服务的谶言,加上这些神话传说的帽子,也伪托是孔子整理记录的。轸是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七星之北,以应沛人刘邦出生的地理位置。谶言先抬出孔子,再加上赤虹、黄玉、轸星等天体星象,以证明这是天意,最后落到刘邦身上。使人们相信,刘邦称帝,是孔子时就已由天命所决定了的。
“卯金刀,字禾子”,是“刘季”(刘邦字季)的简单离合,它不直接用“刘季”两字,而用字形加以变化,是为了增加神秘色彩,使大多数人所能接受,这就是谶言中离合的特色。
孔融也正因为谶言的这种特色,人民也用它来诅咒统治者。因为它传播快,又查无实据,后来就发展成一种童谣。其中典型的如汉末诅咒董卓的谣谶。
因为谶言中的离合并不是目的,是为谶言服务的,所以离合与谶言没有内在联系,可以面不成文,牵强附会。汉魏及两晋时期,谶语离合特别盛行,离合也就成为隐语的一个门类了。
汉末孔融(字文举)的《郡姓名字诗》,在文学上颇负盛名,是离合体的代表作。其文如下: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渔离水为鱼)
与時(时)进止,出寺弛张。
(時离寺为日;鱼、日合为鲁)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吕离口为口)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域离土为或;口、或合为国〔国〕)
好事正直,女固子臧;
(好离女为子)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截亦作,离隼为乚;孑、乚合为孔)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
(翮离羽为鬲)
龙蛇之蛰,俾它可忘。
(蛇离它为虫;鬲、虫合为融)
玟(mín)璇隐曜,美玉韬光;
(玟离王为文)
无名无誉(誉),放言深藏。
(誉离言为与〔与〕)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按离安为扌;与、扌〔手〕合为擧〔举〕)
此诗22句,隐“鲁国孔融文举”6字,其最大的特点是连贯成义,记录了公元前11世纪姜尚辅佐周室的故事,综合各种传说,从渭水边垂钓遇文王、挂帅伐纣助武王、平武庚之乱襄周公,到封齐走马上任,一事到底,成为后来的文义谜底面各述一事的楷模。
它的离合技巧是前句提出一字,后句离去一部分,然后再与另一句的离剩部分合成新的字。但是离字并无准则,“文”字句又单独成立,废字、虚字不少,虚假动作过多。这说明早期的离合隐语,是以文为主,讲究诗面文采的一种文体。
七、杨修破释曹娥碑
在隐向谜过渡这一时期中,有一些非常接近于谜的例子。其中,“曹娥碑”题字最有代表性。这是一则以字为骨、文义为体、隐意为神的离合隐语故事。
相传东汉汉安二年(143),浙江上虞有个女子叫曹娥。她的父亲曹盱(xū),是个乐手,在这年五月五日按当地风俗划舟祭祝潮神伍子胥时,不幸落水淹亡。曹娥因寻找父尸自沉于江中,时年仅14岁。县令度尚把她尊为孝女,改此江为曹娥江,建曹娥庙,立曹娥碑。
县令原委请当地名家撰碑文,但未能及时交卷。一个年未及冠的侍酒童邯郸淳毛遂自荐,拿出已写好的文稿,名家赞不绝口。这便是后来的曹娥碑文。这样,文为事渲染,事为文生辉,故事不胫而走。
东汉文学家蔡邕一次路过上虞,听说曹娥碑文写得很好,便赶去观赏。大概到达时天已傍黑,只好边看边摸读碑文。蔡邕读完碑文后,十分推崇,提笔在碑的背面题了8个字:
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
此8字一时无人能解其意。从此,人们在观赏正面碑文的同时,又多了一个背面隐语的猜射。后来,石碑被毁,宋代重建,由蔡卞书写碑文时,把这8个字移至正面文末(当时隐语已破),成为碑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说曹操在一次外巡时,对蔡邕的题字产生了兴趣,遂问随从谁人能解。只有主簿杨修一人应征。但曹操叫杨先不要说,让他自己猜猜。曹娥碑谜:黄绢 幼妇
外孙 齑臼他们骑马行了30里后,曹说他已猜得其底,并要杨先说。杨修说:
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同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曹操听后说:这正与我想的一样。但他又叹息说:“吾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意思是说,我猜的虽与你相同,但时间上慢了30里。
有些历史故事,常常一事多传。曹操和杨修猜曹娥碑阴的事,也不例外。最大的疑点是地点问题。南朝梁代刘义庆《世说新语》和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等书说,“魏武尝过曹娥碑下”,而历史上的曹操一生中并未到过江东。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则把此事搬到蓝田蔡文姬家中,碑文是由蔡邕遗留给他女儿的拓片。这猜谜地点一直是个谜外之谜。
蔡邕把“绝妙好辞”4字,取字的形体,用离合法分开,再用会意取其义,成为另外8个字。他把隐意融于离合,不用“色丝”、“少女”直接来隐“绝妙”,而通过转意成为“黄绢”、“幼妇”,这是他划时代的创举,要比“卯金刀”合为“刘”、“千里草”合为“董”高明得多了。它离而见奇,曲折有径,两千年来,盛传不衰,这就是隐谜的魅力。正因为如此,后世尊蔡邕为隐谜的宗匠,而曹娥碑则成为隐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八、鲍照首创三字谜
南北朝时期杰出诗人鲍照首创三字谜离合已基本接近于谜,但它仍有自己的特色。离合以文为主,技巧次之;以诗面为主,猜射次之;讲究音韵、词藻,不求甚解。而谜则以求底为目的;尽管面上也反映各种文体的特色,但力求精炼,紧紧围绕谜底。离合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又有了质的变化。南朝宋代鲍照以离合的手法首创3个字谜,并收在《鲍参军集》里。从此,才有了“谜”这个字。至此,隐语的最后形式离合从“字”进入了谜,这就是文义谜的开始。下面对鲍照的“井”、“龟”(龟)、“土”3个字谜进行一下分析。
“井”字谜: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一八五八,飞泉仰流。
第一句是说用二个“二”字可拼成“井”字;第二句说四根支柱有八个头;第三句“一八”指“井”字有八个角,“五八”为四十,即四个“十”字。三句为四种不同的离合法,每句都可独立成为“井”字。末句意拢全诗,垂绠取水而上为“仰流”。
“龟”字谜:
头如刀,尾如钩,
中央横广,四角六抽,
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
此谜含象形于离合中,以篆书写法扣合。谜面上几个有关的字的篆书如下页图:
“龟”字六书中原属象形体,故实物与字体近似。以象形法为谜,既是形字,又可状物。前三句是字与物的总体写照;第四句为“四”字有“角”,“六”字出“抽”,意思是“四”字多了个角,“六”字多了个尾巴;后两句说右边如两“刃”交叉,左边像两“牛”横写。
“土”字谜:
乾之一九,從(古同“纵”)立无偶,
巛(古“坤”字)之二六,宛然双宿。
此谜以卦象制谜,乾为阳,阳爻为九,符号是—;坤为阴,阴爻为六,符号是 。乾卦一个九,纵向竖立为“|”;坤卦两个六,移成双宿为“=”;二者合为“土”字。
用卦爻制谜,材料太少,制谜不易,解谜也难,随着卦象的消失而不多见了。
九、魏高祖出“習”字谜
在后期的隐语中,即隐语转化为谜之前,其所包含的谜的部分与隐语共同发展,而密言和测智,加上“谐”,就是“谜”的整个成分,所以,当“谜”字出现后,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赋体隐和离合的全部内容。从而使谜更加生动形象,谜味更浓。
南北朝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了一则北魏时猜谜的故事: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二十年(496)召集王肃等大臣在宫中宴会,高祖忽然让大家猜谜。
他举起酒盅说:
三三横,两两纵,
谁能辨之赐金钟。
御史中丞李彪应声道:
沽酒老妪瓮注瓨(hónɡ),
屠儿割肉与秤同。
尚书右丞甄琛接着吟道:
吴人浮水自云工,
妓儿掷绳在虚空。
彭城王勰却说:我现在才知道,谜底原来是个“習”(习)字。
高祖认为首先猜出谜底的是李彪,就满斟佳酿于金钟,赐彪。其他官员都佩服他们三人的敏捷才思。
这是一则离合体谜。“習”字在战国以前的铜鼎铭文、简书刻辞都从“羽”从“日”,离后正好是三个三横(九横,羽六横、日三横),两个两纵(四竖,羽、日各两竖)。
“习”有熟悉之意。李彪说大口注小口(瓮口大,瓨为古代瓦制的长颈容器,口小)而不漏,割肉一刀准而不差;甄琛说踩水泅渡、虚空掷绳(古代百戏中节目)各见工夫。这些都是高超技巧的概括,娴熟动作的写照,是“习”字的具体注解。他们并未直接说出谜底,而是把谜底的字用会意法化成七言诗来回答,这就显得更有风趣了。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工巧贴切的佳谜,如《南史》中记载的“屐”谜、“鼓”谜和《北史》中记载的“箸”(筷子)谜:
刺鼻不知嚏,蹋面不知嗔;
齧齿作步数,持此得胜人。
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
面皮如许厚,受打来讵央。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
贪如豺狼,脏不入己。
十、先秦与魏晋时期隐谜的特征、代表人物和著作
盛行于先秦时期的隐语是语言文学艺术化的一种表现,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必然在当时的各种文体如卜辞、诗歌、谏言、对话中反映出来。由于隐语多是口头进行的,古书中记录的较少。谲谏在数量上为三类隐语之冠,它发生在社会的上层,相比之下,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密言性隐语大量发生在民间,见诸史籍的也不多;至于测智性隐语,用它来测得领导层的智力,从而再得出治理国家的本领,就更少了。
先秦时期的隐语都是以特定的人为对象,因人设隐,因此针对性强,不论是以物喻意,还是以情说理,都是专人专事,有很强的专题性和时间性。
赋体隐出现后,最大的特点是摆脱了人与人事的束缚,向事和物方面开拓,这是隐向谜过渡的基础。隐语一旦与事物联系,很快便扩展到文字。与此同时,文字也从谶言中解脱出来,与隐语结合为“离合”。在密言性和测智性隐语的作用下,趣味性(谐)逐渐增强。谐,在先秦时期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并在谲谏上得到应用。隐语内涵的谐,是早期谜的趣味性的渊源。
赋体隐以文为主,猜射次之,其底甚至在文内同时亮出;离合则多着眼于文字,而且用字是一定的。赋体隐与离合的内容,包括底面所叙各事,都带有普遍性,即对任何人都适用。这都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以“说”为主,也是赋体隐资料丰富的原因之一。
隐语经过赋体和离合的分流,再过渡到谜,一开始就孕育着“事物”与“文义”的双胎。谜以文为主,虽然有口头的,但已是文字化口语。这同以口语为主或口语化文字的隐正好相反。
初期的谜语仍保存了隐的特色,即叙事务详。受当时骈体文风影响,谜面多用俪句,讲韵律,以双句对仗为主。其中文义谜以文字为骨架,以会意为精神,文字力求简练,逐步向灯谜转化。
从先秦到南北朝这一时期,由于帝王、文人爱好谜语者较多,亲自参与猜射,对谜事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这段时期,除善于制隐的伍举、无盐女、申叔展、公孙有山、淳于髡和善于解隐的楚庄王(前?—前591)、齐威王(前?—前320)、齐宣王(前?—前301)、范文子等外,其他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
荀卿(约前313—前238),名况,赵国人。时人尊为荀卿、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其已兆谜体的《蚕赋》对隐语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西汉文学家。性诙谐滑稽,长于文辞,以善隐语射覆著名。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以题写曹娥碑阴而著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其离合《郡姓名字诗》在隐谜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封魏王,时称魏武帝。善制谜与猜谜,一生中有过不少隐谜活动。
曹操杨修(175—219),字祖德,弘农人。曹操为丞相时,官主簿。好学有才,聪明过人,多次破猜曹操所出隐谜,遭曹忌恨,被杀。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山东苍山南)人。南朝宋文学家。曾任前军参军,因称鲍参军。其“井”、“龟”、“土”三字谜在谜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
此外,还有三国时的吕安、薛综,南北朝时的高爽、徐之才等。
这一时期唯一的专著是《隐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有18篇。可惜此书已佚。唐·颜师古引汉·刘向《别录》云:“隐书者,疑其言以相问,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喻。”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也是第一部对隐谜论述的专著。其中的《谐隐》篇对隐语的形成,与文学的关系及其表现和发展,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隐谜作品除荀卿的五赋外,其他均散见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史记》、《后汉书》、《南史》、《北史》以及《说苑》、《新序》、《世说新语》、《异苑》、《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和《三国志》中都有谜事和谜作记载。谜语入正史,这个时期最多。
  隐语从先秦后期开始向谜转化,到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谜,经过南北朝、隋朝的发展,到了唐代,谜语已进入成熟阶段。
唐代由于政治、经济上的昌盛,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谜语和它的左邻右舍如诨语(诙谐有趣,令人发笑的话)、歇后、寓言、传奇、诙谐、反语(隐语的一种)等,都盛极一时,各体纷陈,百花齐放。它们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使谜语的种类、形式和内容都有较大的发展。在内容上,文字趋于简练、明快、扼要,一反魏晋南北朝时那种在面上铺设虚陈的做法,但在制谜技巧上还未能突破南北朝时的路数,特别是字谜仍未摆脱谶言式离合,宗教色彩也增多。这些与唐代诗歌的发展相比,仍较为逊色。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谜事的黄金时代。明·郎瑛《七修类稿》说:“隐语化而为谜,至苏黄而极盛。”“苏黄”指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和黄庭坚,泛指宋代。宋代谜事活动盛况空前。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了当时在元夕(元宵节)活动中灯与谜的结合:“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8),曾下诏上元(元宵节)张灯,金吾夜放,与民同乐,以示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当时百戏纷陈,奇术异能,斗智竞巧,无所不有,猜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谜:旧用鼓板吹《贺圣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娼优的谜语)、社谜(谜社所制的谜语),本是隐语。”(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宋代谜语不仅在形式上有创新,更主要的是内容上有突破。会意与离合相结合,同时离合也摆脱了谶语的束缚,谜面成文,精练简明,文采丰润,艺文并重。宋代谜事大盛的重要原因,一是朝廷号召,不但宫廷以谜语讽谑,而且地方百姓中的谜事也很风行;谜语不仅是酬戏应景之作,且载之成文,出现了专集专著;不仅元夕放灯,悬谜竞猜,而且谜社兴起,谜家辈出,有了自己的专业队伍。文坛名家兼事谜作,这是谜语宋代胜于唐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曹著制谜吃客谜
唐代的事物谜谜面精炼,底面扣合贴切,已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不少佳作至今仍在咏猜。《全唐诗·谚谜》收录有一则“曹著与客谜”的故事:
曹有机辨,客欲试之,与作谜云:“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著应声曰:“在官地,在私地。一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卧也卧。”客不能对。著曰:“我谜吞得汝谜。”客大惭。
这组谜的谜底,客谜是“蛙”,曹谜是“蛇”。
此谜最早见于唐·段成式《庐陵官下记》,客谜中多“立也坐,走也坐”句,著谜无“在官地,在私地”句。“在官地,在私地”这句很重要。据说晋惠帝(259—306)在华林园闻蛤蟆声,问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侍中贾胤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所以,曹著答客所作之谜的前两句即猜出客谜为“蛙”,后四句又是一则谜。他不但用谜来答,而且回敬的也是谜,且与原谜文体相同,谜底又有联系,有较高的艺术性,为唐代事物谜之成功之作。
此谜后来很多人仿作,较好的如明·冯梦龙在《黄山谜》中的一则:
行也是行,立也是行,坐也是行,卧也是行;(鱼)
行也是立,立也是立,坐也是立,卧也是立;(鹤)
行也是坐,立也是坐,坐也是坐,卧也是坐;(蛙)
行也是卧,立也是卧,坐也是卧,卧也是卧。(蛇)
二、武后析字断“青鹅”
武则天临朝称帝,唐室元老旧臣多有反对。唐·张《朝野佥载》里记述了一则有关反对武则天的谜语故事。
公元684年,徐敬业准备在扬州起兵造反,但感到自己力量单薄,便叫骆宾王去拉拢当时在京担任中书令的裴炎入伙。骆闭目静思,脚踏节拍,编成童谣一则: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让京都和裴炎乡里的小儿传咏。裴炎听到后,遍求学者解释童谣的意思,但都不知道,最后来找骆宾王。骆解释道:“绯(与‘非’谐音)衣是‘裴’字;一片火,两片火是‘炎’字,当殿坐是南面称王也。”即裴炎要称王做皇帝的意思。
武后步辇图经过这番戏剧性的活动,双方决定合谋起事。由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裴炎在内部策应。
但事不机密,谋反事败露,裴炎给徐敬业的一封联络密信也被查获。这封密信,也是一则隐谜。信中只有两个字:
朝中官员多不能解,最后呈武则天。谁知武后一看,便识破了其中奥秘。她解释说:“此‘青’字者,‘十二月’,‘鵞’(同鹅)字者,‘我自与也’。”
原来,裴炎约徐敬业十二月发兵,他自己从内部接应。武后遂诛裴炎,徐敬业也被部下所杀。童谣编造者骆宾王,因武后惜其才而幸免于难。
三、李太白题诗取名
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写过一首谜诗,收在《全唐诗》中: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谜底为“李謩(mó,同谟)外孙许云封”7字。这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李白诗意画
唐天宝元年(742),正值玄宗东封泰山,回驾途经任城(今山东济宁)。那时许云封刚满月,外祖父李謩怀抱小外孙到李白学士那里,请他起个名字。李白毫不推辞,带着酒兴,提笔写了这四句诗,放在婴儿胸前。
李謩不懂诗意,便请教李白。李白解释说:“树下人是木子,木子,‘李’也;不语是莫言,莫言,‘謩’也;好是女子,女子,‘外孙’也;语及日中是言午,言午,‘许’也;烟霏谢成宝,是云生封中,乃是‘云封’也。即‘李謩外孙许云封’也。”
“树下人”隐“李”,是由李树生发来的。据《北史》记载,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以官命族为理氏。他的后代理徵得罪了纣王,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到伊侯避难,以树上的“木子”充饥,保住了性命。脱难后,改“理”姓为“李”姓,以表对“木子”的感念。相传李耳(老子)母亲在李树下生下他。《史记·老子列传》司马贞索隐:“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看来,“树下人”为木子而隐“李”字,其构思不能作一般离合看待。
“烟霏谢成宝”隐“云封”2字。古代帝王,有到泰山封禅之举,即天子祭天。报天之功曰封,报地之功曰禅。秦汉以来,凡重大国事、改元等必封于泰山。“烟霏”指“云”,“宝”指“宝鼎”。《史记·孝武本纪》:“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四月……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云生封中,在当时是一种封禅时的天体祥兆。玄宗封禅后御驾过任城,是当时当地的一件大事。
谜底7个字中,前5字是固有的,所谓起名,实为“云封”2字,因而隐于典故,含义深邃,以天文祥兆为名,当在情理之中。
至于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天宝元年许云封尚未出生,似为天宝十载(751),那时李白51岁,时在任城,许刚出生。
四、大明寺班蒙解谜
唐代由于诗歌繁荣,离合诗谜也十分盛行,尽管诗意牵强,谜法平平,但对文义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据唐·冯翊《桂苑丛谈》载,令狐绹在出镇淮海时,有一天,带领从属同游大明寺。当他们来到寺的西厢走廊时,只见壁上有题诗数行: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
泉深尺一,点去冰旁,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烘然,
除却双勾,两目不全。
从属中多不知此诗的意思,唯有一个叫班蒙的能解其底。他说:“‘一人’为‘大’字;‘二曜’是日月,为‘明’字;‘尺一’者,十一寸,为‘寺’字;‘点去冰’为‘水’字;‘二人相连’为‘天’字;‘不欠一边’为‘下’字;‘三梁四柱烈火然’为‘无’(无)字;‘两日除双勾’为‘比’字。‘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也。”
这类诗谜,多为文人借景抒情之作,有的则为戏谑玩乐,收入《全唐诗》的就有好几则。唐朝乾符(874—879)年间,有个客人来到京城青龙寺,曾多次求访知事僧,可是都因寺内另有要客而遭拒绝。此人一时不快,遂于门上题诗一首:
龛龙去东海,時(时)日隐西斜,
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砂。
众僧看后皆不解其意,有个沙弥(童僧)解开了此谜。他说:“‘龛’字去‘龙’为‘合’字;‘時’字隐‘日’为‘寺’字;‘敬’‘文’不在为‘苟’字,‘碎石入砂’为‘卒’字。此不逊之言,辱我曹矣。”
原来,谜底为“合寺苟卒”四字,是在骂寺中的僧人。
五、施宜生“笔来”祸生
据清·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金主完颜亮久有“立马关山第一峰”的野心,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为了进一步窥探南宋的虚实,金廷派使臣南下。此人是翰林侍讲学士施宜生。
当时,金主一面与南宋议和,互结为盟,一面却加紧备战,伺机南侵。南宋高宗赵构醉心于议和,对已获得的金国正在忙于调兵遣将的情报不予重视。施宜生到临安(今杭州)后,南宋派吏部尚书侍读张焘接待,以探究竟。
张焘在同施宜生接触中,以“首丘桑梓”(“首丘桑梓”指回归故乡。首丘,传说狐狸死时,头总是向着它所住的土丘;桑梓,指家乡父母所植的桑树和梓树,后成为故乡的代词)的故事启发他的爱国之心,终于使施宜生幡然悔悟。一天,两人到天竺,施宜生乘随从人员不在身边时用隐语说:
“今日北风甚劲。”
又取几(小桌子)间笔扣之曰:
“笔来!”
“今日北风甚劲”隐金国形势很紧张,“笔来”谐音“必来”,意思是“金兵必来”。
施宜生回去后,被金主以泄露机密罪烹死。
岳飞之孙岳珂在《桯史》卷一中也记有此事。
这则谐音兼会意的隐语,着墨不多,寓意较深,可谓言简意赅。
六、吕吉甫对“日”字谜
宋代谜语的另一特色是盛行一种对谜。对谜是一种“谜戏”,是指猜谜者在猜得谜底后,不报出谜底,即兴另编一则同底谜来回复对方,让对方去猜,同时表示已猜中了对方的谜。双方心领神会,更见一番情趣。对谜熔猜、制于一炉,虽然难度大些,但是趣味性也更浓。这种猜谜法古代已有,汉代东方朔对郭舍人的“蚊”隐,北魏众臣对高祖的“习”字谜,均属此类,且各具特色。宋代的对谜不仅更普遍,而且谜艺水平更高。王荆公(王安石)与吕吉甫有一则对谜,记于宋·范正敏的《遯斋闲览》,很多书均有抄录,被历代不少谜书引为范例:
王荆公戏作一谜:
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他把此谜拿给吕吉甫看。吉甫看后,未说谜底,略一思忖,便说,我也有一谜:
东海有一鱼,
无头亦无尾,
更除脊梁骨,
便是这个谜。
荆公一看,知道吉甫猜对了,并以同底谜相对,相与一笑。原来,两个谜的谜底都是“日”字。
荆公的谜后两句指“太阳”,尽管“太阳”也是“日”,但属事物谜。与“日”字有关的是第二句“写时方”。当时,这两种谜统称为谜语,但在一则谜中含有两种谜体,这则谜堪称为典型。吉甫的谜纯为“日”字离合。
七、苏小妹对谜戏少游
宋代的谜语,往往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苏东坡与其妹夫秦少游、妹妹苏小妹相互唱和对谜的故事。
据明·冯梦龙《挂枝儿》八卷记载,有一次,秦少游出了一则谜让苏东坡猜:
我有一间房,
半间租与转轮王,
有时射出一线光,
天下邪魔不敢当。
苏东坡一听便猜出了谜底,但他假装猜不出,也作了一则谜让少游猜:
我有一张琴,
琴弦藏在腹,
凭君马上弹,
弹尽天下曲。
少游一时猜不出,只好回到家里后请教夫人苏小妹。因小妹是谜中老手,当年新婚之夜“三难新郎”中两难便是谜。小妹很快猜得了谜底,但故意不说,反而也给少游出了一则谜:
我有一只船,
一人摇橹一人牵,
去时牵纤去,
来时摇橹还。
少游一听就懵了,心想,一则猜不出,再加上一则,你们兄妹俩不是存心为难我吗?猜了很久,仍猜不出。小妹不忍其过分为难,只好解开谜团提示说:“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大兄的,大兄的就是我的。”少游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3人的谜底都是木匠用的“墨斗”。
其实,这组“墨斗谜”是宋代名僧佛印同苏东坡的谜戏。苏小妹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后人附会之作。据《东坡问答录》载,一次,佛印和尚手持匠人墨斗,出一则谜让东坡猜:
吾有两间房,
一间赁与转轮王,
有时放出一线路,
天下邪魔不敢当。
东坡以谜答谜道:
我有一张琴,
一条丝弦藏在腹,
有时将来马上弹,
弹尽天下无声曲。
“转轮王”为佛家语,指帝王中最有权力者,此处隐墨斗上绕墨线的转盘。古代有墨斗弹线能避邪防魔的说法。所以,佛印据此作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东坡谜运用了晋·石崇《王昭君辞》中“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的典故,文雅深邃。
苏东坡不仅精于制谜,而且善于猜谜。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前后,他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带)做团练副使时,与庐山的佛印禅师常以诗文往返。有一次,佛印请东坡商谜,只见他手拿一串共250枚铜钱,让东坡猜。东坡想了一会儿说:“莫非是《千字文》?”佛印笑而认可。
原来一个铜钱上铸有4个字,250枚铜钱共有1 000个字。旧时因铜钱一面铸有文字,故称钱一枚为一文。《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集1 000个不同的字编写的小册子,4字一句,共250句,为旧时启蒙读物。
八、陈子茂以谜批卷
南宋时,翰林学士陈子茂,一次担任主考阅卷时,在一个不学无术者的试卷上批了两句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有人见了说:“此试卷文理不通,为什么要批上诗圣的名句?”陈子茂笑着说:“这两句诗正是说此卷文理不通。上句隐‘不知所云’,下句隐‘离题(堤)万里’。”
这两句诗出自唐·杜甫《绝句四首》。陈子茂利用现成诗句,以谜批文,意在谜底,别具一格。这则谜语故事,由于谜味较浓,寓意深刻,后人添枝加叶后演化成很多有声有色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与这则故事相仿的另一则故事,也特别雅致。据传,唐末吕纯阳(即八仙之一吕洞宾)曾三次到过湖南岳阳楼。一次,他面对岳阳楼那种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不禁无限感慨,信手在壁上题了两个字:
泰山字谜刻石,“二”意为风月无边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品赏,但均不解此二字的含义。当有人看出这是一则谜语,其谜底是“风(风)月无边”(“风月”二字去掉边框“”为“二”)时,吕洞宾已“仙”去。后来,人们便把这二字称为“仙笔”,并在岳阳楼上添了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以赞岳阳楼的湖光景色。
这两则谜,前者以现成诗句会意谜底,后者则纯属离合,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谜语不拘陈格,灵活多变,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九、纪事诗谜“赋败弓”
唐宋时期诗词谜十分盛行,其特点是谜面字数较多,谜法上又继承了谐的特色,这就使它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为以长句或带有连贯性的谜目成为对象提供了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宋时流行一种连贯性纪事谜和人名谜。
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载,有一首题为“赋败弓”的纪事诗谜:
争帝图王势已倾,
无弝(霸)
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
无弰(艄)
羞向东吴再起兵。
无弭(面)
这首诗用谜底谐音来隐一张残破不全的“败弓”。诗谜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通过“败弓”咏楚霸王项羽兵败的故事。公元前206年,秦亡后,楚汉相争激烈,至公元前202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战中被刘邦击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自刎。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yǐ,把船靠岸)船待,……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项羽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诗的第一句是说项羽大势已去,争霸无望,隐“无霸”;弝(bà),弓背中间手握的地方,谐音“霸”。第二句是说八千子弟兵败散于楚歌声中,隐“无弦”;这里以弓弦扣歌弦。第三句是说虽然有船也不需要了,隐“无艄”;弰(shāo),弓的两端末梢处,谐音“艄”。第四句是说无脸面再回江东,隐“无面”;弭(mǐ),弓的弯曲处,“弭”与“面”韵母不同,是近音谐字,这在古谜中也常夹用。
这则纪事谜既本史实,又含义连贯,且隐射吻合,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宋代的人名诗谜亦有不少佳作,如宋·彭乘《墨客挥犀》等书都收有一首“佳人”诗:
佳人佯醉索人扶,
贾岛(假倒)
露出胸前白雪肤,
李(里)白
走入帐中寻不见,
任他风水满江湖。
潘阆(拚浪)
每句各隐一人,其中“潘阆”与“拚(pàn)浪”谐音。这则诗谜叙述一件事情,连贯成义,难能可贵;面底相扣运用了全谐音(一、四两句)、半谐音(第二句)和不谐音(第三句),以解决姓氏不易连贯成义的问题,这也是宋代诗谜的风格之一。
十、“枣枣龟糖”传归意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记述了一则谜语故事: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杀死隋炀帝杨广以后,正在隐居的、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有八拜之交的杨义臣,恐因此事祸及士及,便遣家人给宇文士及通了信息,谈了自己的想法。信中直说,有泄密的危险,便采用了实物隐意的方法:送去一只瓦罐,内装枣子两个、用糖做的乌龟一个。
士及收到后不解其意。他有个妹妹叫淑姬,却领悟了其中的含义,对士及说:“枣子两个,隐意‘早早’两字;糖做的乌龟,隐意‘归唐’,是劝兄‘早早归唐’也。”
士及早有归顺唐军之意,可是如何将这事告知杨义臣呢?还是他妹妹淑姬想出了仍用实物报信的方法。只见她拿来一只漆盒,里面装了一个小儿玩的纸做的白鹅,鹅颈上系了一个小小的兔罾(zēnɡ,用竹竿做支架的鱼网),在罾上又竖了一个算命用的招牌。士及不知何意,淑姬说:“鹅颈上一罾,罾上在算命,合起来为‘鹅颈罾命’,这不是‘我谨遵命’吗?”
就这样,杨义臣劝宇文士及早日归顺李唐,士及也表示遵命照办,通过实物传递,再用谐音会意而完成了。
实物谜一般都伴之以谐音,因为谜底的文字不一定同时又是“物”,如“早早归唐”、“我谨遵命”这8个字,没有一个是实物,所以必须谐音,这就有个谐音自然与勉强之分。从谜的角度讲,谐音实物谜宜直不宜曲,宜纯不宜杂。
十一、姜夔首创印章谜
印章谜起源于宋,首创人是姜夔。不过那时的印谜不同于现在,谜底上不加与印章有关的作用字。姜夔以自己的姓氏为底,制成谜后刻成印章。其印文(谜面)是:
鹰扬周室凤仪虞廷
《诗经·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尚父即姜尚。尚当时统兵为周武王伐商纣,精通兵术。《诗经》上说他兵势如飞扬之鹰,故“鹰扬周室”隐“姜”字。《书·舜典》中有“夔典乐,凤凰来仪”句,《书·益稷》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句。是说奏舜乐《箫韶》以后,能招来凤凰翩舞。舜为虞帝号,夔为舜的典乐官。故“凤仪虞廷”隐“夔”字。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隐名谜章,开创了谜与印章这一文艺形式相结合的先声,使人们在猜谜的同时,得到欣赏篆刻艺术的享受。这是不同艺术形式相糅合的结果。
十二、唐宋时期谜语的特征、代表人物和著作
唐宋时期谜事兴盛,特别是宋代为我国历史上谜事活动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是面广,即朝野上下皆有谜作,名家士俗皆能作谜;量大,即谜语作为一种文体而存在,并有谜社组织及谜语专集出现;质优,即谜文以简洁明快见胜,谜体以综合利用称优,扣合以贴切活络见长。谜的种类增多,凡诗、词、文、辞、联、画、印章及实物等,均有相应的谜作;手法则由繁而简。因此,宋代谜语的风格,已接近于现代谜语了。
唐宋诗词为我国文坛上的两大瑰宝,但诗谜却宋盛于唐,而词谜直到明清时期才有大的发展。这一方面固然由于两种文体的结合必迟于它们各自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也有当时文人避实就虚的因素存在。这也算是这段时期谜语的特征之一。
谜事兴盛,为产生众多的谜家创造了条件。唐宋时期有名的谜人如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李白、姜夔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现将主要的几位略作介绍。
曹著其生平不详。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世说曹著轻薄人,长于题目人”。唐·李肇《国史补》亦有“咏字有萧昕,寓言有李纾,隐语有张著,机警有李舟、张彧,歇后有姚岘、孙叔羽,讹语影带有李直方、独孤申叔,题目人曹著”等语。“题目人”系唐时民间文艺类目,曹著看来是当时的民间文艺工作者。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的谜作构思巧妙,令人绝倒。他的字谜一反宋以前只在离合上兜圈子的弊端,利用歧义来结合字形离合,且善于拟人象形,为字谜创出了一条新路。其传世佳作如:“目字加两点,不作贝(贝)字猜”,字一(贺〔贺〕);“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字一(资〔资〕);“兄弟四人二人大,一人立地三人坐,家中更有一两口,便是凶年也好过”,字一(俭〔俭〕);“左七右七,横山倒出”,字一(婦〔妇〕);“寒则重重叠叠,热则四散分流,兄弟四人下县(县),三人入州,在村里的只在村里,在市头的只在市头”,字一(、)。“、”为古“主”字。其事物谜亦颇负盛名,对后世同类谜影响很大。如:“方圆大小随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常在风前月下”(印章)。印章有方有圆,文人书诗作画时常用,故说“风前月下”。
谜作亦简洁明快、工巧异绝的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苏东坡才思敏捷,工于诗对,民间有关于他的不少传说。他的谜作简洁明快,工巧异绝,在谜面成文的条件下,虚字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充分体现了宋代字谜的特色。除前面提到的他与秦少游、佛印的对谜外,这里再举两则:“生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字一(畤)。这是他赠赵畤(字德麟)的秋阳赋谜。“研犹有石,岘更无山,姜女既去,孟子不还”,字二(砚盖)。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
在谜事方面,据明·郎瑛《七修类稿》说,黄庭坚与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以隐字唱和甚众”,但流传下来的不多。有名的有《同心词》下阕中隐“好”、“闷”二字谜:
小楼朱阁沈沈,一笑千金,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吕渭老,亦作吕滨老,字圣求,秀州(今浙江嘉兴)人,宣和()末年曾做过小官。据传他曾作《河传》词一首,为历史上第一则以词为面的词谜。词题为《赠妓行四者》,每句都隐一“四”字。全文如下(括号内为明末陈耀文《花草粹编》收录时所注):
双花对值。似黄封和了,龙香难敌(四和香)。闷抱琵琶,试把么弦轻。算行家才认得(四行家)。朱窝戏捻骰儿掷(朱窝,四只骰子赌名)。惟有“烧盆贡采”偏难觅(四只满红名,“烧盆贡菜”)。常把那“目”字横书,谢三娘全不识(俗云,谢三娘不识四字,罪字头)。
谜语至宋代始有专著出现,但都已失传,因此,这段时期的谜作,多散见于其他文学作品中。唐代李肇《国史补》、朱揆《谐噱录》、袁郊《甘泽谣》、段成式《庐陵官下记》,五代王定保《摭言》等书,均有谜事和谜作记载,特别是唐代张《朝野佥载》和段成式《酉阳杂俎》,收录谜较多。宋代记载谜事的书籍更多,较突出的有周密《齐东野语》、彭乘《续墨客挥犀》、洪迈《夷坚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处厚《青箱杂记》等,都有场面精彩、内容丰富的谜作或谜事活动记叙。其他如周密《武林旧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袁褧(jiǒnɡ)《枫窗小牍》、刘攽《中山诗话》等,也都有颇有价值的谜史资料。
这段时期的谜语专著有:
《文戏集》4卷,已佚。据《七修类稿》载贺从善《千文虎·序》:“宋延佑(‘延佑’为元朝年号,恐系‘嘉佑’之误)间,东坡、山谷、秦少游、王安石,辅以隐字,唱和甚众,刊集四册,曰《文戏集》,行于世。”
《百斛珠》1卷,已佚。金章宗完颜璟撰。《千文虎·序》:“金章宗好谜,选蜀人杨祥圃为魁,有《百斛珠》刊行。”
  从南北朝开始盛行发展了近千年的谜语,到了明代又分成了两支——文义谜(灯谜)和事物谜。灯谜的出现,是隐语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
明清以来,事物谜一方面受着灯谜的冲击,一方面又长期与灯谜形影不离,受到灯谜的影响。这促使事物谜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日益趋向高雅深邃,文学性增强,使事物谜灯谜化;一是力求通俗浅显,轻盈活泼,便于创作。前者视之为文艺谜语,后者发展成儿童谜语。
相比之下,灯谜发展较快。明代谜格的出现,大大拓宽了常规猜法谜底的变化范围,对灯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清代中叶,灯谜在制作猜射、组织活动、学术理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丰富和创新。到清末民初,灯谜达到空前的繁荣,其取材包罗万象,不断创新;体、格丰富多彩,渐趋完备;制作日益精巧新颖,贴切雅致,并推向通俗化、大众化;谜坛人才辈出,灯谜组织林立,各种风格、流派开始形成;谜书、谜刊不仅大量刊行,而且打破了单纯收集谜条的樊篱,对谜艺、谜史等进行专题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谜学。
清·猜灯谜清末民初灯谜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灯谜比较兴盛的地区,除北京外,多集中在沿海沿江一带(即上海、武汉、江浙和闽粤),这是与这些地区交通方便,经济、文化发达分不开的。人文渊薮,学者荟萃,为灯谜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是训诂学、民俗学和小说、报刊迅猛发展,促进了灯谜的繁荣。训诂学(我国研究古书中的词义,分析古书中的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的学科)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鼎盛时期,而灯谜是根据汉字在形、音、义三方面的变化特点,运用“六书”(古代汉字造字的6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原理进行制猜的,谜材的相当部分取自“四书五经”和古诗文。训诂学的发展推动了灯谜的创作和谜艺的研究。
“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一批教授、学者掀起了研究民俗学的热潮。灯谜的孪生姐妹——民间谜语也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学家钱南扬的《谜史》,就是在1925年发表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94、96两期上的《俗谜溯源》和《俗谜溯源补》的基础上,充实材料,加以创新、发展而成的。
明清以来的小说和笔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镜花缘》、《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花月痕》、《品花宝鉴》、《两般秋雨庵随笔》、《兴唐传》、《谐译》等,都有猜幻谜的情节。北京、上海、厦门、汕头等地的报刊如《消息报》、《游戏报》、《申报》、《大公报》、《时报》、《新小说》、《东方杂志》和《橄榄杂志》等,经常有谜作及谜文点缀其间。通过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的宣传和传播,使灯谜活动更加普及,并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
三是灯谜适应时代的发展,注意吸收科学、文化的新成果和服务于现实,使其逐步扎根于群众,增强了生命力。特别是近代灯谜取材广泛,天文地理、飞禽走兽、草木花卉、饮食菜肴、器具品物、诸子百家,均可入谜。杰出的谜家都十分注意从科学、文化及政治、军事领域中撷取新的谜材,使灯谜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灯谜反映现实、服务于现实创造了条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当时上海的《文虎》半月刊在开篇最显要处连续刊登钱南扬的《诅咒日本之灯谜》和孔剑秋等的《合作的抗日文虎》,运用灯谜这一武器,愤怒谴责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唤起民众团结抗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四是各地谜家、谜社的互相交流、融会,促进了灯谜活动的开展和谜艺学术水平的提高。他们互通信息,切磋谜艺,交流资料,汇集谜条,刊行谜书、谜刊,带动了群众性灯谜活动的开展。
一、灯谜和谜格
造成谜语分支的原因,一方面是文义谜以文字为基础,取字义为谜,字、词、句、语皆可入谜,且新词语(人名、专业术语如影剧名等新词汇)不断产生,使文义谜谜材取之不尽;汉字一字多义,成谜条件也多,可使同一谜底多次使用。因此,文义谜有几乎凡是文字皆可成谜的优越性;而事物谜的对象主要是事物,这在文字中毕竟是少数。如“风”字,可组成“风扇”、“风车”、“风筝”等表示事物的名词,但是“风度”、“风人”、“风采”、“风物”、“风俗”、“风情”、“风化”等词,事物谜便无能为力了,即使是“吹风”、“风向”、“风速”、“风力”等专业名词也表达不出来,这是事物谜的先天缺陷。因而使其谜目狭窄,取材不广,难以同文义谜同步前进。
另一方面,事物谜本身的分化,也加速了它与文义谜的分离。事物谜为了描述谜底事物的特征,面文往往较长。文字一多,就难免有必要的文艺加工,这就不仅成谜难,而且成谜后破绽也多,易被猜中。所以,事物谜存在着不易制却又不经猜的缺陷。在文义谜的冲击下,事物谜自身也开始分化:一类朝高精方向发展,谜面文字深邃而高雅,有较强的文学性,以文学作品的面貌出现,甚至以底为题,只供人品赏,而不是让人猜射的。例如“篙”谜:
想当年绿羽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了多少折磨,历尽了多少风波。脚小步难行,一步一拖。莫提起,犹小可,提起了,珠泪洒江河。
这则谜通过对旧社会农村妇女苦难生活的写照来隐射一物,文笔秀丽、纤悉而含蕴,达到了“随语成韵,随韵成趣;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诗薮》)的文学意境。谜意精湛,起伏跌宕,“提”字运用别义手法,更见传神。
再如“伞”谜:
偶因(阴)一语(雨)蒙抬举,反被多情(晴)又别离;送得郎君家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
这里运用了谐音手法,文采熠熠,诗意盎然,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形神俱收。这类谜,绝不会只停留在猜射上了。
另一类是力求通俗浅显,轻盈活泼,便于创作,便于传咏,以争取更多的猜众。如另一则“伞”谜:
腿在人的手里,
身子飞在空中,
它是挡雨好汉,
也是抗日英雄。
“抗日”即遮挡阳光。
又如“蚊”谜:
长脚小儿郎,
吹箫入洞房,
爱吃红花酒,
拍手命丧亡。
这类谜,形象突出,通俗易懂,音韵协律,琅琅上口,深为儿童所喜爱,也称为“儿童谜语”。它是以猜为目的的。
这两种事物谜,都无法与文义谜在数量上相抗衡,造成了与文义谜的分道扬镳。
我国古代有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赏灯的习俗。宋代把上元扩大到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夜不宵禁。当时民伎杂耍,百戏纷陈,猜谜为主要内容之一。祠堂庙宇、市井通衢,甚至豪富贵族,竞相张灯结彩,把谜条粘于灯上,供人猜射。人们在观灯的同时,进行猜谜,更增加了情趣,遂有“猜灯”、“商灯”等名词出现。到了明代,已有猜谜专场,并把粘于花灯上的谜称为“灯谜”(目前,谜界有人认为“灯谜”出现于南宋;有人认为“灯谜”始于明代,本文取后者)。起初,粘于灯上之谜并不排斥事物谜,这在今天仍是如此。后来,文义谜又产生了谜格,体系更加严谨明确,便把“灯谜”作为文义谜的一个专用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灯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的有谜格。谜格是灯谜在制作和猜射方法上的一种进化。灯谜是利用汉字在义、音、形上的可变性来成谜的,但变化又各有不同。如前面提到的“曹娥碑阴”的8个字与鲍照的“井、龟、土”3个字谜拆法不同,与“风月无边”也不一样。后人经过科学整理,把谜底再变化的加上格,便成了有格谜。
在灯谜活动的初期,有的民间灯谜爱好者自备奖品,设摊供人猜射。主人在一些谜条上加注一些有文采又具有提示性的简短旁白,以招徕猜众。如“柳藏鹦鹉”、“月照海棠”、“行云流水”、“空谷传声”、“梅影横溪”、“瑶台花影”、“韩信点兵”等等。这些加注,大都属猜法上的提示,后来又演变成三个字,如“玉连环”、“珍珠伞”、“铺地锦”等。再后来又简化为两个字,如“会意”、“传神”、“卷帘”等,这就是谜格的开始。
谜格是对谜底文字的重新组合、读音或形态作一些特定的变化。为了区别不变化谜底的常规猜法,把这种谜底再变化的格式叫作“谜格”,并根据其不同的变化,确定了相应的格名。
据《韵鹤轩笔谈》载,明末扬州人马苍山首次整理出“广陵十八格”,即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徐妃、卷帘、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双勾、钓鱼、含沙、锦屏、碎锦、回文。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说:“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即‘离合格’也,……余外复有苏黄、谐声、别字、拆字、皓首、雪帽、围棋、玉带、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帘、登楼、素心、重门、间珠、垂柳、锦屏风、滑头禅、无底囊诸格。”
其中会意是体,典雅、传神是法,由提示演变而成。以上两书所列谜格,有的重复,有的名异实同,实际只有30来种。后来谜格的含义逐渐明确,文人竞相创新,到了清咸丰()以后,谜格猛增至400余种。民国以来,才开始有所收敛。
现在使用的谜格格名,基本上以两字为主,文字典雅,含义深邃,能兼典故、神态、含义和功能诸方面,名到意达,易于记忆,与谜相衬,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谜格名目繁多,本书不作具体介绍,只将常用的卷帘、秋千、求凰、徐妃四大格简介如下:
卷帘格:取倒卷珠帘之意。要求谜底为三字以上,倒读与谜面相扣。例如:
到(卷帘格,打市场用语一)应时名点
谜底应读作“点名时应”与谜面“到”相扣。
秋千格:取秋千作上下摆动之意。要求谜底为二字,互相调换位置后与谜面相扣。例如:
举国欢腾(秋千格,打地名一)乐都
谜底读CD乐”以照应谜面。
求凰格:取凤求凰之意。要求像对对联一样,谜面是上联,谜底是下联,用词要工整对仗,词性相对,然后再在谜底上加上“对、配、齐、连、合、同、匹、联、偶”等表示成双作对的字,或加于首位或加于末尾,所加的字必须与其他字文理相贯(谜底比谜面多一字)。例如:
西厢记(求凰格,打古书名一)《齐东野语》
谜底中的“东野语”与谜面“西厢记”相对,前面加作用字“齐”。
徐妃格:格名典出南朝“梁元帝徐妃以帝眇(miǎo,一只眼瞎)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要求谜底为两字以上,将其左或右同方向的相同偏旁部首去掉后,与谜面相扣。例如:
孔子带路(徐妃格,打动物名一)蚯蚓
谜底“蚯蚓”去掉相同部首“虫”字,成“丘引”,与谜面相扣。孔子名丘。
灯谜是一项智力活动,加格后,使一个谜底能多次使用,大大拓宽了常规的范围;同时,也开阔了思路,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这是谜格的优点,也是至今仍被采用的原因。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名目繁多,一格数名,使初学者无所适从,所以必须控制使用。
二、柏僧赋“香烛纸马”
明清谜事的一个特征,是除了条谜之外,有很多故事和传说,其内容都是借灯谜而发,较之宋代更富有谐趣雅谑。
据传,元末明初吴地僧人柏子亭,颇有才学,擅长字画。一日,他在前往支硎(xínɡ)山报恩寺途中,憩一店舍。店主人对柏僧才学颇为敬仰,便拿出纸笔,希望得到他的墨宝,以为小店增光。柏僧略一沉思,欣然命笔,遂书七绝一首:
门首不见木樨开,
惟有松梅两处栽;
腹内有诗无所写,
往来都把轿儿抬。
主人喜不自禁,如获至宝,立即贴于壁上,很长时间无人知其含义。一天,唐伯虎也投宿此店,看到此诗后大笑,问主人此为何人手笔。主人以实相告。唐寅说:“你老受此僧欺骗了,他嘲讽你店‘无香烛纸马’耳。”
诗的第一句隐“无香”。木樨即桂花,有特殊香味,可作香料。不见其开,即无香。第二句隐“无烛”。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多植于庭院,今只有松梅,独“无竹”。“竹”谐音“烛”。第三句隐“无纸”。第四句隐“无马”。“纸马”实为一物,为古代祭祀时焚烧之物。开始用真马,意为死者在死后仍可骑坐,后改用木马,唐以后改用纸马,即在佛神像下面画一坐骑,木刻印于纸上,故称纸马。
明清时还盛行一种对联谜。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有一个官吏柳儒卿。他盘剥搜刮民财,鱼肉百姓,贪婪狠毒,人称“柳剥皮”。人们对他十分憎恶。一次,有人用他的名字作了一副拆字谜联嘲讽他: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形,却少三分面目;
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上联隐一“儒”字:“人”不正为“亻”;“装作雷公模形”指“需”与“雷”形似,上面都从一“雨”字;“却少三分面目”指“面”字少“三”为“而”;“而”与“雨”合为“需”,“亻”、“需”合为“儒”。下联隐“卿”字:古代冶镂金银叫“卯”,又“卯”字分开,中心夹一“良”字缺一点的“艮”字,便成“卿”字。
上下联既切其名,又符其所作所为,不仅拆字清晰合理,而且嘲讽入骨三分。
又如清末民初广东有个梁鼎芬,他在任湖北汉阳府太守时,不顾人民死活,放纵警察搜刮勒索,早上收小菜捐,午后收杂货摊捐,夜里收医卜星相捐,真可谓“生财有道”。众商人纷纷罢市数日,以示抗议。有人作了一副对联诅咒。上下联为: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梁上君子。
上联隐一“鼎”字,下联隐一“芬”字,横批套用成语“梁上君子”,指责他是一个十足的盗贼。
三、画中隐“淮西大脚”
明·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有一个画谜故事:明太祖朱元璋于上元夜微服出行,在京师游玩,观灯猜谜。他带着随行人员,兴致勃勃地来到闹市,只见街道店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五光十色的花灯上粘挂着各式各样的灯谜,人们翘首观看,相互议论,非常热闹。朱元璋对猜谜很有兴趣,见有一处人们围成一圈猜射灯谜,他也便好奇地挤了进去,只见人们对着一幅画谜指指点点,笑声不绝。朱元璋上前一看,原来有一个花灯上画着一幅画,画面是一个赤着双脚的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大西瓜,并注明“打俗语一句”。朱元璋略一沉思,便明白了八九分,却不动声色,故意悄悄地问随行的几个人,但都摇头表示猜不着,其实是不敢随便说,怕说出来冒犯皇上,吃罪不起。
原来,这幅画谜的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怀”与“淮”谐音。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淮西人,而且长着一双没有缠过的大脚。当时体面的妇女有一双“天足”是不光彩的。这句俗语本流传在安徽一带,后来渐渐流传到了江南各地。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所以很快猜到了谜底。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曾大兴文字狱,这回又触犯了他的“忌讳”,顿时心中大怒。第二天,他便命令手下派兵到悬挂那幅画谜的地方,杀了很多人。可怜无辜的平民百姓,只因一幅画谜而白白送掉了性命。这是我国灯谜史上的一件惨案!
《文心雕龙》中有“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衒辞”的评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也有“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的记载,其“图象品物”、“及画人物”,大约就是画谜,但都未说“图象”和“画”的具体内容。因此,“淮西妇人好大脚”是谜史上关于画谜的最早记载。
四、崇祯“友有酉”测吉凶
字形变化是明清两代灯谜的大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胜于唐宋,其佳作很多。
明代的如:
两下里做人难。
“两”的繁体为“两”,内从二“入”。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
倚阑干东君去也,眺花间红日西沉,闪多娇情人不见,闷淹淹笑语无心。
清代的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字一俩(俩)
云破月来花弄影。
别四十年逢一夕。
“”(xì),意为“四十”。
这些灯谜,现在看来,仍为上乘之作。
当时的拆字灯谜,亦有相当高的水平。据《苏曼殊全集·随笔》,明崇祯末年,清兵犯关,军情紧急,崇祯帝日夜忧虑,焦急万分。一日傍晚,差遣一名内侍,易服出禁,到民间探听消息。内侍遇到一个测字先生,遂问字以测吉凶。测字先生让他说一字,内侍说了个“友”字。测字先生问测何事?内侍说:“国事。”测字先生说:“不好,‘友’字者,‘反’字出头,反贼已出头矣!”内侍一听大惊,忙改口说:“不是‘友’字,而是‘有’字。”不料测字先生又说:“更不好,大明已去其半矣!”内侍急问为什么?测字先生说:“大字去一半为‘’,明字去一半为‘月’,合起来不是‘有’字吗?”内侍听后更加吃惊,便以对方听错为由,又改口说:“我说的不是‘有’字,是‘酉’字,申酉的‘酉’。”谁知测字先生听后,皱着眉,摇摇头说:“更差了,在下按字直说,天子为尊,而此‘酉’字为至‘尊’者已斩头截脚矣”(“尊”去上面的两点和下面的“寸”字为“酉”)!内侍见无路可退,大势已去,咋舌而还。
公元1644年,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这则利用“友、有、酉”三个同音字,按谜法构成的故事,无论从谐音、猜谜还是文字游戏,艺术性都是相当高的。
清代还盛行一种谜底分别为一至十这十个字的灯谜,纯粹用离合法。现举一例如下: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下去卜,一)
问苍天,俺的人儿落在谁家?(天去人,二)
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玉去点、直,三)
欲罷(罢)不能休,(罢去能,四)
气得吾把口哑。(吾去口,五)
论交情也不差,(交去乂〔差〕,六)
染成皂,难讲清白话,(皂去白,七)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下割,(分去刀,八)
抛得奴力尽才又乏,(抛去力、才,九)
细思量,心与口都是假。(思去心、口,十)
清代诗词谜中艳体很多,这与当时的时代有关,但从谜法角度看,其增损离合细致入微,且谜面故事能一气呵成,是值得称道的。
五、纪昀“茶叶信封”报信
清代文学家纪昀,字晓岚,因其才学过人,诗、联、谜皆佳,既谐且谑,又不拘小节,成为当时的传奇式人物,民间流传着他的很多故事。
纪晓岚像据说,纪晓岚官为侍学士,与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为儿女亲家。卢雅雨挥霍无度,亏空了大量公款,朝廷准备对他抄家查办。纪晓岚得知这一消息后,忙派人给卢雅雨通风报信。但他怕信的内容一旦泄露,就会连累自己,便想出个运用实物报信的方法。他在信内不着一字,只在信封内装了一撮茶叶,并用掺有盐的糨糊将信封好。
卢雅雨接信后不胜诧异,经仔细审视,方发现封信的糨糊中掺有盐,便悟出了其中的含义,原来是“盐案亏空要查封”。
由于纪晓岚提前报信,在朝廷查封前,卢家已将大部分东西转移走了。
这里以“茶”谐“查”,用信封装着暗示“查封”,其他的字按收信人的情况,就不难联想出来。
六、“银汉无声”设哑谜
明清时期,新的灯谜形式不断出现,除前面提到的画谜外,还有哑谜。
清代,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盐商富甲天下,竞相夸耀。乾隆皇帝南巡,每次经过扬州,其浩繁的开支,均由盐商承担。据钱南扬《谜史》记载:“猜谜,亦有以实物为谜面者。闻诸先辈云:‘乾隆初年,淮盐发达,鹾(cuó)贾之乔寓淮扬者,各出其羡余(清代州县所收加耗在公费开支和私人中饱后,解交布政使司的部分)之财,从事玩好,期相夸耀,穷极奢华,即其猜谜一端,可以想见矣。’如……玉盘盛银罗汉,射千家诗一句。射者将盘旋转一周,取赠默然径出。盖谓‘银汉无声转玉盘’也。”
这是一则哑谜,谜底为宋·苏轼《中秋月》诗中一句。主人以银铸罗汉相赠,其阔绰可见一斑。
哑谜古已有之。据汉·刘向《新序》和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记载,公元前342年,齐国有个女子钟离春(又叫无盐女),一次她同齐宣王说隐却不说话,先做了四个动作:扬目、衒齿、举手、拊(fǔ,拍)肘,而后才说:“殆哉,殆哉!(危险,危险!)”宣王不解,她解释说:“齐国有四大祸患:外有强仇,内有奸伪,贤伏邪立,酒宴纵横。扬目者,是代王观察外敌来犯的烽火之变;露齿者,是代王诅咒那些把进谏者拒之门外的人;举手者,是代王挥斥那些阿谀逢迎的佞臣;拊肘者,是代王拆除那些饮酒作乐、歌舞游宴之亭台。”齐宣王听后,采纳了她的隐谏,并召她入宫。
这个隐谏故事,是广义的哑谜,俗谓打哑谜,同现在的哑谜不同。现在的哑谜是以实物为谜面,猜射者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来暗示谜底。这种哑谜在清代已很盛行,前面提到的“银汉无声转玉盘”,构想精巧,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七、“低棋诗”隐射古人
明清两代灯谜的不同之处,是明代以字形变化为重,即增损体多于会意体;清代会意体逐渐增多,到清末会意体便多于增损体。
清代会意体佳谜很多,现举几例:
天涯何处无芳草。
古人名一王孙满
“王孙”又为草名。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孟子》句一言不必信
荒村雨露眠宜早,旅店风霜起要迟。
汉代人名一息夫躬
千里莺啼绿映红。
《书经》句一不迩声色
迩(ěr),近。
清代诗谜的进步之一,是不用谐音仍能连贯成义。其中较为精湛者,当推毛际可的16首人名诗谜。这里兹录两首:
满院碁声暑气收,
乃翁局败少机谋。
君家季父还犹豫,
为语儿童且自休。
夜永鸡鸣漏未收,
官家清豫百无忧。
蛾眉一色谁相让,
南院光辉对院幽。
前者诗题为《低棋诗》,后者诗题为《后宫杂咏》,二诗均集《孟子》中人名而无一谐音。其中“碁”同“棋”;“季父”,叔父;“鸡鸣”,古时十二时辰之一——丑时,午夜一点至三点钟,亦称“鸡鸣时”;“”同“欢”。
八、谜家辈出群星璀璨
明清之际,由于灯谜的极大发展,涌现出很多灯谜家。他们有的撰著谜书,有的精于猜制,对推动灯谜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明代著名的谜家有贺从善、陶邦彦、张云龙、李开先、郭子章、冯梦龙和徐文长等。清代至民国期间,更是谜家辈出,群星璀璨,这里简要介绍一些主要代表人物。
杨景言,明永乐初钱塘人。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载,他曾以善谜而闻名。成祖时,被召进京,以为顾问。
徐文长(),名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才识过人,思路敏捷,作了不少灯谜。如“二画大,二画下”(秦)、“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孕)等,至今仍在传咏。
俞曲园(),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著名学者,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所著《春在堂全书》,凡500余卷。他于政教之暇,常以灯谜自娱。晚年刻印《隐书》一卷,收入其谜作100余则。他的谜作大多采用会意法,谜味醇厚,运典自如,百余年来广为流传。如:“九十九”,字一(白);“斗”,植物名一(百合);“凭君传语报平安”,《孟子》句一(言不必信)等。据传,《灯谜大观·附十五家妙异同岑集谜选》也是他编定的。
薛宜兴(),字少卿,晚号凡民,寿州(今安徽淮南人)。他年轻时即以谜语驰名寿州,射谜敏捷,应对自如。中年后把灯谜当成终身良伴,作为遣忧解愁的手段。他自称“吾谜多偏锋”,其特点是构思精巧,追求机变,讲究曲折,别有异趣。如:“马上逢寒食”,隋唐人名一(程知节);“一行作吏”,《聊斋》篇目一(《僧官》)。部分谜作用典偏多,讲究句句有来历,往往失之深僻、隐晦。薛少卿一生谜作甚多,死后由其好友顾震福和方燕平等辑成《凡民谜存》3卷。
孔剑秋,又名庆熔,字小山,原籍浙江衢州,因其父入淮为官而到扬州。博学多闻,擅长诗词古文。15岁从扬州名谜家高芸生学谜,刻苦钻研,多方求教,务求解惑释疑。有时竟为一谜之疑,耿耿于怀达数年之久。因此,谜艺登峰造极,“每一谜出,妙趣环生,举座倾倒”(祁甘荼语),被推为《竹西后社》社长。他制谜特别注重别解,以扬州人称为“滑头禅”的会意体作为正宗。其佳作如:“独孤为后”,《西厢》句一(一个仕女班头);“团千里恨婵娟”,连声韵目四(圆、远、怨、月)等。著有诗词谐体文数种和《心向往斋谜话》,还与孙凤翔、王继之合编《隐语萃精》1卷,参与编辑《北平射虎社谜集》。晚年,搜集亡友孙凤翔、汤公亮、祁甘荼、方六皆、方向清5人的遗稿,辑为《埋胔集》。
韩少衡,名光奎,辽宁同昌人。原为诗人,喜欢作诗钟、打灯谜。其父韩梓蘅嗜好文虎,著有《涤性山房谜稿》。他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影响,曾与樊樊山等人组成“寒山诗钟社”,社中的灯谜爱好者发起组织“北平射虎社”,他任社长。收藏古今谜书200余种,对谜笺的设计亦煞费苦心,曾自制底印花卉丹青通草纸笺谱式谜笺,手书谜文,并钤朱印,俨然一幅艺术作品。其子韩振轩在谜学上的造诣高于其祖父和父亲,堪称灯谜史上的一段佳话。
近代“谜圣”张起南
肖像及墨迹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永定人。1901年前后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辰溪一带)矿务局任职,创立“蓬莱谜社”,开当地猜谜风气之先,被辰州人士誉为“谜圣”。随后旅居湖南衡阳十载,致力于灯谜的普及。1916年,与韩少衡、张郁庭、樊樊山、高阆仙、刘春霖、张超南等发起组织名赫神州的“北平射虎社”,被同人奉为盟主。毕生嗜好谜学,自称“谜癖”,对灯谜的普及、提高和改革、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堪称我国近现代谜坛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一生中制谜数以万计,并写下了古今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谜学专著——《橐园春灯话》。还撰有《春灯续话》(因卷帙稍繁,未刊行)。逝世后遗有未刻灯谜数万条,寄藏韩少衡家,后由黎国廉及其兄张超南搜集成书,为《橐园谜语》4卷,辑入《张黎春灯合选》。张起南的谜作,取材兼收并蓄,底面珠联璧合,别解巧妙,旨远味醇,堪称南宗谜之典范。如:“孟起虽勇,当与翼德争先,未若君之绝伦也”,《水浒》诨名一、人名四(美髯公、索超、孔明、宣赞、关胜);“四围山色中,万重罨(yǎn)画里”,字一(田);“落照雁行斜”,字一(是);“东风不与周郎便”,《聊斋》篇目二(《乔女》、《姐妹易嫁》)等。
张郁庭,名瑜,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京中名士、诗人,既精于词章,娴于诗学,又雅好灯谜。是当年“北平射虎社”主将之一,后又加入“丁卯社”、“隐秀社”,为民国初年北方谜坛上的风云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华北地区,尤其是北平,流行着一种以平仄协律的近体诗句(五言或七言)为谜面,注重分扣的灯谜,在谜史上称为“北派谜”。这种谜的出现和发展是和张郁庭的精心培育分不开的。他主张作谜要富有诗意,极力推崇“北派谜”,将“北派谜”整理规定为8体、38法,并举例诠释,被尊为“北派谜宗”,其《聊斋谜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古卷轴5随从mo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