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电子硬件工程师应该如何去学习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你的职场规划完整吗?他们这样说...
电子工程师主要是从事技术相关工作的职位,电子工程师的职场领域很广,比方说硬件部分,涉及IC设计,FPGA,射频,EMC等等...这样一个从事着具有专业性、严谨性、科学性工作的群体,大多数人性格偏内向,不太擅长于沟通表达,也不太擅长于职场规划。
电子工程师职场规划,对比自身,你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对许多刚进入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师来说,择业是跨入社会的第一步。如何择业这是相当重要的,许多工程师对择业的建议是:要注重技术积累,要使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增值。要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在选择就业的公司上,不管是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都要注意去学习。在大公司要去学习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在小公司,则要注意把自己锻炼成全才。
@polin:路要自己走,走怎样的路是自己选择的,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
例如,对于未来想从事IC设计的工程师来说,如何在PCB(CAM)助理工程师和FA助理工程师之间作出选择?
@嗓子外的声音:做PCB (CAM)助理工程师比较好,熟练应用CAM 软件是将来做IC设计的基础。我是做PCB CAM出身的,觉得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学习与提高
躬耕于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学习与提高是必需的。因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标准、新材料、新器件不断涌现,不学习则难以设计出最新的产品满足以消费者日趋挑剔的需求。从这点来说,电子工程师实际上是引领电子时尚产品的先锋,不过要做这个先锋,则要在知识积累和学习上付出的更多,而学习则又会决定你的技术生涯是否辉煌。
@加菲猫-1981: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决定于他上班做了什么,而在乎他在上班之余做了什么。现在一天不看书就会有被别人超越的危险!!!
关于在学习的内容上,有的工程师推荐看《项目管理》、《知识和时间管理》、《IT人士如何保健》等书籍,有的建议看点科幻的书籍和电影,并指出也许创新的灵感可能会激发出来。有的建议看看宗教哲学、诗词歌赋,称这是休息大脑的好办法。
@tmxian:看看佛经修身养性。可以让身心静下来,对于休养生息,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大有益处。
技术创新严格讲是一门艺术,不是有人就说过“模拟设计是黑色的艺术”吗?作为艺术,需要的更多的灵感激发,而灵感的激发,更多的是来源于思维的碰撞,所以在学习方面,只要能开阔自己的视野都应当纳入学习的范围。
@路遥:严格讲什么书都应该看。具体讲看你想看的书,看你喜欢看的书。无论什么书总是开卷有益。
对于学习与提高,工程师面对另个选择就是“考研还是工作”的问题。到底是应该在工作中提高还是应当去读研究生?从工程师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是赞同去考研的,因为我们毕竟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局面,而学历的提升无疑可以加大自己的竞争砝码。不过很多工程师朋友建议工作一年两后去考,这样自己未来的学习就会很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不过,在考研方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美好愿望的,有的时候付出和收获确实不能成正比,这需要工程师朋友在此方面做好权衡。
工程师不是机器人,工程师也有自己感情世界。但是,整天面对PCB和程序,使得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在众多工程师中,不乏有见面十来次就步入婚姻殿堂的例子,足见工程师们在婚姻方面也和设计产品一样追求TTM(即上市时间)。当然,男工程师们也是不乏智慧和浪漫的。
@:美女,请嫁我们工程师!
有些工程师朋友可能会遇到接触潜在女友机会较少的问题,这里给出一些建议:
1)多利用技术论坛发挥自己的优势,多给需要的帮助的女工程师给予帮助。这些帮助中将孕育出一些机缘;
2)利用参加研讨会、展会的机会了解同行(包括未来的女朋友)。目前各种研讨会、展会越来越多,这些研讨会和展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扩大了参与的人群;
3)利用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创造机缘。另外,不要被“缘分是注定或缘分可遇而不可求”的迷信思想误导,要坚信,自己是能制造机缘的。
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工程师要不要转行?要转,但要看转到什么领域。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是很多工程师会发现自己几年干着一样的工作,为了改变现状,他们想到转行。
@feiying0531:感觉好的前途越来越漫长了,刚毕业第一年做了一年便携式电源管理IC的 FAE(其实就是多半个业务),觉得专业知识和实际解决能力严重缺乏,又改行做消费品硬件研发直到现在,刚开始转行的时候想得挺不错,准备做一两年进原厂做FAE,但现在慢慢感觉到根本不太可能,原厂的FAE基本都是四五年R&D工作经验的,看着工作三四年的同事一个个进原厂,心想我也得积攒四五年,简直太漫长了!
有的工程师朋友认为,作为硬件工程师一定要注意经验的积累。
@无线爱好师:每个行业的积累年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医学领域就需要4 年以上的积累。在电子行业打拼,也要注意自己的经验积累,等有一定积累后,可以考虑转行。
综合工程师朋友的建议,对工程师朋友的转行的建议如下:
1)建议从基础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向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转行,介入更多的管理领域,让自己走向技术管理的道路。但如果选择这条道路,一定要在学习上下工夫;
2)向新兴的领域转行,比如在消费电子领域发展的朋友,可以多关注汽车电子、IC设计、医疗电子等新兴领域,做些积累,向这些领域转行,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尤其IC设计,更需要系统级人员的参与;
3)硬件工程师注意软件的学习,软件工程师注意硬件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4)向销售领域转行,由于工程师懂技术,在向销售领域转行时,会给自己增加一些优势;
5)创业。这个话题我们下面会谈。
这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也是无数工程师的梦想。毕竟,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会让人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LOVE YOU:只有自己创业,打出一份天地才能全部施展才能……
但是,真正想创业的朋友一定要清楚,创业并非就一定会光鲜亮丽,百分百成功,相反,创业路上,也许会面临比打工更多的难题和挑战,只有认真考虑好这些得失和权衡了利弊后谨慎行动的人才有成功的把握。这里,给出一些创业的建议:
1)注意积累,这里的积累是包括自己的技术积累、创新的积累、客户资源的积累,人才的积累等,要知道,现在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了,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业才会增大创业成功的把握;
2)认真分析要进入的领域,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如何弥补自己的劣势,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要考虑如何通过聚集人才扬长补短;
3)执着,要有坚定的信念,认准了方向就坚定地走下去。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洛夫在其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曾指出偏执的重要性,纵观中外无数例子,执着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当年楚汉相争,初期汉军屡战屡败,但垓下一战,最终击败项羽。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迷茫,前人能给你指导和经验,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自己通过实践才能找到,有一份好的职场规划,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也是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的责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13被浏览20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学习到工作,杰出电子工程师的养成日记 - 全文
日 10:53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春波绿影 (0)
  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都是电子工程师,或者即将步入电子这个行业的未来工程师,很多人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我怎样才能做一个电子工程师,怎样去应聘一个电子工程师,需要什么技能,如果做得不开心了我想转行的话可不可以,改怎么做啊?下面我们整理一些工程师的看法,让大家对工程师的轨迹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讲述的是电子工程师怎样成长。
  怎样成为一个出色电子工程师
  先说课本,做电子工程师的话数学跟英语,必备技能。前者保证你理论过关,我是学自动化的,我们专业有这么一句话&大一高数没学好,一路兵败如山倒&;后者保证你应用时不被卡住(看datesheet)。然后精通模电数电,这是核心。很多人简历上都说精通模数电,可是相信我,没那么简单,即便工作好多年的人都不敢有把握说彻底掌握模和数电。总的来说模电,数电,51单片机。号称入门三件套。前两者了解,后一个熟练。
电子工程师课程基础
  会了这两个,基本你就可以搭建一些小型电路了,简单放大电路,驱动电路。 单片机或者arm,虽说不是必备技能,可我基本没见过有电子工程师不会的。除了硬件以外, C,C++,汇编等语言,你必须得会一样,我的建议是学习C。当然PCB画板肯定要会,不能指望别人给你画板子。
  其实会了这几样,你基本上可以说你是电子工程师了,只要你会找芯片,能看懂资料,并且可以设计外围电路,基本大部分东西都可以做出来了。 如果想深入的话,你要掌握电路分析,继续深入模电,学习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通信基础,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学以及少量的量子物理。这些是模拟方向的,数电方向应该是FPGA。
  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精于很多个方面,因此需要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去深入研究。ARM,FPGA,DSP,从中选一个。因为FPGA可以替代DSP所以只说前两个。
  ARM现在简直太火了,拜智能机所赐,各路高手纷纷研究ARM,EE转CS大概就是从ARM下手的吧。linux,就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也不是非常了解,只能说这么多。
  另外由于我现在专攻FPGA,本人十分喜欢这个器件。太高能了,因为软核的存在使用起来非常灵活。EE在数字电路设计上的主要手段。所以在这个方向数电基础就成为主角。你还需要一种硬件语言,我推荐verilog hdl,VHDL高校教学用的多。
  如果觉得数字电路设计不是你的菜,那么信号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就成了你的必修课。PS:这就是两门高数。算法的硬件实现据说十分吃香。
  实际上电子工程师都是小公司里的称呼,大公司分工很细,所以不这么叫,他们的名称如layout工程师、射频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等。 电子工程师现实中是这样的,公司想要做某种东西,跟电子工程师说下想法,然后电子工程师开始确定方案,选择元件,设计电路,画板,跟踪产线,跟踪测试,跟踪售后,真是万能的多面手。
  说到了这里说一些真心的建议:能去211就不要去普通一本,大一大二不要迷恋一些小技巧了,什么电脑城、修手机完全是小打小闹,浪费时间。必须开启学霸模式,高等数学&英语自不用说,电路原理、模电、数电、信号系统这四门基础玩命刷题,玩命理解吧(要是学校老师课上的比较渣,可以找找老外的公开课什么的,清华大学的于歆杰 电路原理 讲的很棒!),编程语言Python、c or c++、matlab大一大二最好能能熟练使用。唯有基础扎实,以后才有的选择。另外,微波、RF什么的水很深,慎入。
  做个总结: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硬件工程师呢,硬件软件要都会,我不骗你,机械的多少要懂点,ProE/Catia,autocad什么的,不用太深,pads,cadence,这些必须掌握,C语言要会写,C++要会,汇编懂一点就行了,遇到什么google什么。研究研究芯片的PDF,寻找各种资料,没有找不到,只有不去找。
  另外画几个pcb,最少6层,18层以下的都行。修改一下驱动,wince,android,qnx,linux那么多例程研究一下,做几个项,做几个手机设计,gps手持机,车载娱乐系统,工业控制设计,或者物联网什么的简单硬件,这些都可以做做。多做几个平台,高通,mtk,飞思卡尔,TI,博通,三星,ST,nxp,高端cpu低端的小arm核都可以玩玩嘛,驱动一定要自己调,这样你就知道什么叫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了。
  app就别自己写了,浪费时间,发个帖子,找个毕业生,大批程序员写的比你漂亮比你快!有些特殊时候必须考虑算法,那就要用到DSP了,这东西更简单,全是数学,换成C语言就行了,研究写TI的6000系列达芬奇什么的,做2个项目就全明白了,大华什么的监控公司都在用,一百年不变的方案。
  fpga也要懂点,鉴于大学已经写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他的真正意义在于前期的验证,还有就是航天的东西了,反正流片太贵,也没多少家公司会让你设计进行流片的。瑞芯微、全志什么的有些人整这个fpga验证还有asic芯片流片,他们一个个被裁员了不过,所以fpga也就航天领域玩玩,那个玉兔,就是这两天有点坏了的那个,用到了大量fpga。写写vhdl程序什么的,也是和C一个思想,尽管表现起来需要硬件思维。
  如何应聘电子工程师
  首先,要明白电子工程师这个行业是重视工作经验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功。
  一: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那要尽量展示给用人单位你在电子技术方面的长处,最好是大学期间经历过电子设计比赛的,可以拿来说一下自己负责那部分。刚毕业的孩子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但在学校参加过设计比赛,或者跟实验室的研究生混过项目这都是你谈论的工作经验的资本。简历里中必须体现出这个来。
  一个实干型的企业(如一些私企外企)都想知道你进去后能多快独立完成工作,有过项目研发经验的孩子总会被优先考虑的。
  而一些国企,体制内的单位,并不是说他们不干实事,而是很多国企,体制内的单位的校招岗位招来的孩子,在头一两年不会被安排冲到研发最前线,而是做为储备干部给研发人员搭把手(但一般他们都会说是招储备干部什么的),此时你投出去的简历就要体现你在学校当过什么官,组织过什么活动了。
  二:如果你是跳槽的,原本是从事电子技术、嵌入式研发的。在你的简历要体现出你曾经做过的东西。有些虽然不是你做的,但作为项目参与者如果你了解,那也可以写上去。为的是增加简历的技术含量,然用人单位觉得你经历过很多,但一定要懂才能写进去。因为做技术的面试官会就你简历上做过的东西问你一些技术上相对概念性的问题,答不出来或支支吾吾那就让人怀疑你简历的真实性。
  比如我的简历写了我懂信号完整性设计的一些东西。虽然我没真正设计过高速电路,但如果面试官要问我阻抗匹配、端接等是怎么回事,我也能答过来。而真让我在往后的工作中参与高速电路设计,我也可以快速自学进入状态。
  另外,用人单位招聘社会岗位也是希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士无需职业培训即可快速进入研发状态。而电子研发这个行业,不像计算机编程那样通用性强,每个企业用的主控芯片、开发平台都不一样。(比如我第一家工作单位用的全是PIC单片机,后来的是用ARM9和PowerPC)。所以有的技术面试官会问你上手某某软件、某某芯片,某某技术你需要多长时间。因此面试前要做好功课,研究这个企业的方向,根据招聘岗位要求猜测他们会用到什么技术、什么芯片&&在回答时候心中大概有个数(但不要超过两个月,因为大多数企业对社招岗位的试用期是两到三个月)。
  然后关于技术基本功方面,有的企业可能会在技术面试官来之前让你填一份考卷(个人和大多数接触过的工程师表示最讨厌这个),硬件的基本上出题最多的是电子技术中三极管、运放那部分(运放的那些加法、同相、反相、积分电路等在上可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必须死背下来,面试会考)。如果应聘方向是FPGA/CPLD的逻辑工程师,还会考数电的那些竞争冒险什么的。软件基本就是C语言的(很广但一般都贴近电子研发:如大端模式、小端模式)。这些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中兴华为什么的面试题即可。
  有的企业比较好一点,对于社招岗位的人来说他们不直接出试卷考,而是技术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会问你。我又一次就被要求当场画出反相运算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写出Vo的公式(很感激老师当年强制要求我们背那堆电路图啊)。
  补充一点:干电子工程师加班是免不了的。但一般加班都没有什么加班工资,只会有周六日加班调休的说法。但为了自身的权利,也要问一问管技术的面试官,平时加班怎么样,周六日加班是否给加班费&&我一般是这样问(只可借鉴不可滥抄袭):你们这工作日晚上加班要提前写加班申请么?
  举个栗子啊,汽车电子行业的招人的一些规定:
  其实汽车电子工程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比如说按专业领域可以细分为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按产品又可以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导航仪等。
  我是做发动机控制软件的,在此仅介绍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一般有以下要求
  学历:如专科以上、本科以上。
  专业:理工科毕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对口专业有加分。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掌握C语言、汇编语言有加分。
  (2)了解软件开发一般方法和过程。
  (3)不错的英语水平,能够读懂芯片datasheet等英文技术资料。
  (4)熟悉一种单片机有加分(非必须)。
  (5)熟悉一种嵌入式OS有加分(非必须)。
  (6)熟悉与产品相关的知识有加分,比如做发动机控制软件,懂发动机的人会有加分。(非必须)
  其它: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具体要求因公司和职位而异,
  如果你已经有了大致的目标,比如某行业的行业前五公司,那么你可以上他们的官网或者到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搜索相关职位,看看职位要求就清楚了。
  工作时候碰到问题怎么办?
  自己是电子工程师,硬件。平时有啥问题都是问同事或者同专业的校友,术业有专攻,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去论坛发帖子也基本不会得到有用的答案。基本靠自己读数据手册和外文资料解决。
  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靠自己,但不是完全摒弃外界。
  1.最直接的是问。通常得不到有效的答案,毕竟别人没有深入到你的问题中,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你思考,再加上别人也有自己的事。但至少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2.上网找资料,去论坛搜答案,去书店找书。不能直接找到答案,但是至少能得到一些信息。
  3.借助软件,matlab,multisim,cadence,ADS,HFSS等等。根据一些已知的或模糊的信息,借助这些软件平台去验证这些信息,进而发现新的信息。
  4.不能急躁,要有耐心。根据上述的1,2,3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一般会慢慢的变得豁然开朗。
  其实大家都是电子工程师,忙不忙就不想细说了(大家都懂的,咱也不是天天守电脑边上的人)。所以,去电工比较活跃的网站才能寻到更多的帮助。大家都那么忙,就要耐心点,你不能指望现在发帖一小时内就有大牛帮你搞定。你要先自己寻找答案,某些问题点确实难以解决才发出来问。问的时候,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很多人上网发帖问问题,并不能描述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而是照自己的想法缩写问题、顾左右而言他等等。
  另外加一些比较活跃的专业QQ群(使用QQ群查找功能+专业关键词),我看了一下,电子类的还蛮多的。我是电气的,加过几个专业内群,一般有问题直接问,群里经验丰富的大牛一般都会给回答的,当然自己有什么材料也可以共享到群里,互帮互助。QQ群是最快速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了,从时效性上来说甩论坛几条街。不过工作1,2年后,这些地方基本上只能给人家解决问题了。现在一般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问题:
  1.仔细阅读手册相关描述(如果太多可以找供应商的FAE,他们的手册一般背得很熟,让他们找到相关地方,自己再仔细读)
  2. 电路分析,故障推导。
  3. 找几个人一起来讨论
  4. 找以往的BUG库,找类似问题
  5. 设计故障推演试验,然后做实验。
  6. 分析各个实验结果,设计最可能的修改方案
  7. 根据方案实施结果确认问题
  8.模拟现场重现问题
  9. 改掉BUG
  10. 记BUG库,重新审视一遍设计
  这里要用到的设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软/硬),协议分析仪,测试软件等,根据需要选用
  软件和硬件那个发展好?
  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中国电子工程师的发展明显不如软件工程师方向。就感觉硬件类的学生很不吃香?比如有很多软件工程师的个人博客 类似MATRIX67 酷壳 阮一峰等等 但是偏硬件的就很少。国外的一个网友张昊提供了以下的亲身经历和观点:
  我以我自己及周围人的情况来回答一下。我从事汽车电子,在美国密歇根州,可以说是全美汽车业中心,周围同事也有从别的行业跳过来的,比如游戏机,医疗器械等。我从事这行业两年,还是入门级工程师,但这两年让我看到学到了很多,我也在对比中美两国的差异,有些感想发在这里给有志于该行业的同胞一个参考。
  我觉得最大的差异在于积累。
  前面的回答说的很对,软件这个行业起步比较晚,所以西方国家积累的底蕴还没有像其他行业那么深厚。但是电子硬件这个就要早一些,看看GE这个巨头,就觉得现在的微软帝国,google帝国不算什么了。我身边大量的同事,一辈子从事这个行业,白发苍苍的给你讲起电子学,物理学,像活教科书一般。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产业起步晚而且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做一辈子,不像软件行业,没落下多少,所以造成了软件好于硬件的现象。
  其次,我认为是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更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所以造成的软件工程师好于硬件工程师的现象。这点不仅在中国存在,在美国也这样。
  身边一些学习CS的同学,如果拿到FLAG,也就是Facebook, LinkedIn , Amazon and Google这几家,起薪都在8W以上一年。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毕业生起薪,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看得到,用得到,继而产生效益。搞得现在很多学EE的留学生,因为各方面原因,转投CS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
  而做硬件开发的,就像是在幕后默默无闻的为人服务。就像人们谈起apple的产品,最先说的是外形多美观,系统多流畅,软件种类多这些,而很少有人关注在盒子里的那些硬件是如何工作的,就像乔布斯那个的柜子的背面的例子,内行人打开apple的外壳看到电路板时,会由衷的赞叹,但是又有多少普通的消费者会注意到这些呢?
  不得不说国内少有电子硬件方面精彩的blog和网站,这不仅仅是电子工程这个领域,其他的各行各业也都如此,除了新兴的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它们是和互联网紧密相连的,不像电子工程,有些东西很难用文字和程序表现出来,不适合互联网传播。
  对于在校大学生,甚至从业者,其实学习的过程也不复杂,最重要的就是把要用到的各种元器件芯片的说明书看懂看好了,就能解决掉大多数问题了,中文的看不懂就看原版的,说明书就相当于软件行业的各种blog了,因为这些给开发者看的说明书,不是那么轻易就写出来的,我认识几个写manual的人,也大概了解这其中的过程,这些牛人们把写manual就当写blog了吧,所以说这些说明书是最好的教材了。
  最后说一下职业前景,本人还是刚进门的新人,言辞不当请大家海涵了。
  国内不甚了解,讲一下美国,刚才说的电子硬件就像幕后工作者,很难大出风头,如果想做风风光光的领导者,这一行不适合。但是不出风头不代表什么,你的地位和回报,是和你的付出成正比的。这一点不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都一样,家中有人在电子相关军工厂从业的,老工程师的地位不比车间主任差,在美国也是,受人尊敬就不说了。
  收入上,做到principle这个级别的高工,是和公司VP收入差不多的,无怪乎很多人做一辈子工程师,也不爱去搞人事和管理这些烦心事。就职业发展来看,电子工程师很像传统的工程师,像建筑啊,机械啊,或者说像医生,律师这样的,越老越有经验,越吃香。其实说了这么多,如果你有一颗工程师的心,这一行走下去,没有错,国内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不知道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供什么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发言,说说你心目中的工程师是怎么样的,也谈谈你的观点,欢迎发言。
相关技术文章:
相关资料下载:
上周热点文章排行榜
上周资料下载排行榜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可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家电领域对电机的需求逐渐增长,国家也积...怎么做好一个电子工程师_百度知道
怎么做好一个电子工程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与定位,真正理解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个人在职业技能方面努力的方向、设计要点及选型指导10) VHDL和Verilog HDL介绍11) 网络基础12) 国内大型通信设备公司硬件研究开发流程;8) 高速PCB设计中的传输线问题、加工工艺的相关要求: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要成为一个学电子工程师电路原理最基础的了模拟电路 很难学 但是非常有用 尤其对于电路方面的工程师是最基础的了对 模拟电路的理解靠经验的成分多一些数字电路 很简单 门槛较低 但是比较灵活 要学的活一些信号与系统 主要是理论上的一些信号的分析计算 这是和通信有关的了 和数学联系紧密 如果你要向通信方向发展的话要重点学习信号处理DSP 通信方面的理论基础 没有这个的话 你想搞通信电路是不可能了其他还有一些就属于更加细分方向的课程了 要具体确定你要做电子工程师中的哪一种才能定了。电子工程师一般分为 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硬件与软件是不可分离的;二.最流行的EDA工具指导熟练掌握并使用业界最新、最流行的专业设计工具1) Innoveda公司的ViewDraw,详细进行原理图设计全部经验,使你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硬件工程师1) 高速CPU板PCB设计经验与精华;2) 普通PCB的设计要点与精华3) 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的PCB设计精华4) Intel公司PC主板的PCB设计精华5) PC主板、MAX+PLUS II、工控机主板、ISE;12) 如何合理地进行任务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如何与软件进行联合调试?3) 大量的联合调试经验的传授;目的,还要会装配 ,测试 ,生产工艺 维修, 等等, 是技术与手动操作的结合;12) PCB步线的拓扑结构极其重要性、设计要点及选型7) Datacom?2) 大量调试经验的传授;3) 如何加速硬件调试过程4) 如何迅速解决硬件调试问题5) DATACOM终端设备的CE测试要求五.软硬件联合调试1) 如何判别是软件的错;10) PCI总线知识与规范;11) 如何在总体设计阶段避免出现致命性错误,等)的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如何快速分析、解决问题,CPU选型;5) 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ISE一. 硬件总体设计掌握硬件总体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计经验与设计思路1) 产品需求分析2) 开发可行性分析3) 系统方案调研4) 总体架构、电信设备用主板的PCB设计经验精华;10) 电信与数据通信领域通用物理层接口(百兆。软件工程师、千兆以太网、测试经验与要点1) 硬件调试等同于黑箱调试;11) 项目案例:中、低端路由器等三.硬件PCB图设计目的,PowerPC8240:以具体的项目案例,传授硬件调试、性能详解6) 各种存储器的详细性能介绍、MOTOROLA、IBM)的基本知识、架构、性能及选型5) 常用总线的基本知识、EPLD的详细性能介绍;7) PCB设计中生产, Allegro,Spectra3) Altera公司的MAX+PLUS II4) 学习熟练使用VIEWDRAW、ORCAD、POWERPCB?你可根椐以下的知识选择使用的软件.基于实际经验与实际项目详细理解并掌握成为合格的硬件工程师的最基本知识、检测。电子工程师需要会用的软件;5) 内存系统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6) 数据通信与电信领域通用物理层接口的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7) 电信与数据通信设备常用的WATCHDOG的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8) 电信与数据通信设备系统带电插拔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9) 晶振与时钟系统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10) PCI总线的原理图设计经验与精华,进行PCB设计全部经验揭密;15) 项目案例:中端路由器PCB设计四.硬件调试目的,设计要点与精髓揭密;13) PCI步线的PCB设计经验与精华;14) SDRAM、DDR SDRAM(125/133MHz)的PCB设计经验与精华、性能详解及选型指导4) 网络处理器(INTEL,ATM等)的PCB设计经验与精华;11) 网络处理器的PCB设计经验与精华、FOUNDATION等工具: 精通电路知识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会分析电路图 设计电路图 制作PCB 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原理 用途 型号精通单片机开发技术 会使用编程语言(汇编语言;9) 电信与数据通信领域主流CPU(PowerPC系列)的PCB设计经验与精华、C语言), 能很熟练的用电脑作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工作 能得心应手的使用常用的设计软件。 会分析电路故障;7) 通信接口类型选择8) 任务分解9) 最小系统设计:M68k系列,PowerPC860?13) 项目案例:中、低端路由器等二. 硬件原理图设计技术目的、设计要点及选型8) 常用器件选型要点与精华9) FPGA、CPLD、SPECCTRA、ALLEGRO、CAM350;6) 国内著名通信公司PCB设计规范与工作流程;2) Intel公司PC主板的原理图设计精髓3) 网络处理器的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4) 总线结构原理设计经验与精华。1) 电信与数据通信领域主流CPU(M68k,PowerPC860,对产品进行调试。1) 基本设计规范2) CPU基本知识, 会使用电子生产工具 :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8260体系结构,性能及对比;6) 总体硬件结构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线类型5) 数据通信与电信领域主流CPU、Telecom领域常用物理层接口芯片基本知识,性能,PowerPCB,Cam3502) CADENCE公司的OrCad、架构、性能及选型指导3) MOTOROLA公司的PowerPC系列基本知识,硬件需要软件来执行其程序实现具体功能。软件需要硬件做载体。硬件工程师:主要要了解电路方面的知识 知道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原理, 会使用电子测量工具。1) 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2) 如何成为优秀的硬件开发工程师并获取高薪与高职?3) 硬件工程师的困境与出路4) 优秀的硬件工程师的标准电子工程师必备技能电子工程师分很多!总体有硬件和软件,如果是要职称的,只要是在工作岗位上,单位会组织的,哪个比较简单,如果要考试的一般要有笔试和操作!!科目大概有:1. 电子技术基础1 )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 、环路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2 )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 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叠加原理、 戴维南定理。3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 、有效值、 复阻抗、 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 功率及功率因数 、串联与并联谐振 、安全用电常识。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5 )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6 )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7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8 )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 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9) 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 RS、D、JK触发器。10)懂得电子产品工艺流程11)了解计算机电路设计了解EDA电路设计方法会用Protel设计电路原理图会用Protel设计印制电路板了解其他的设计软件12)了解电子产品的结构和装配13)懂得调试和检修2.模拟电子技术1) 了解半导体及二极管2)了解 放大电路3)了解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4) 了解信号处理电路5)了解信号发生电路6)了解功率放大电路7)了解直流稳压电源3.数字电子技术1) 懂得数字电路基础知识2) 了解集成逻辑门电路3) 懂得数字基础及逻辑函数化简4)了解集成组合逻辑电路5)了解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6) 了解时序逻辑电路7)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7.1 了解TTL与非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应用8)数模和模数转换8.1 了解逐次逼近和双积分模数转换工作原理;R-2R网络数模转换工作原理;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应用场合8.2 掌握典型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结构8.3 了解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4. 现代通信技术1) 软交换技术了解软交换的概念了解软交换的网络结构了解软交换的应用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理解MPLS技术的主要特点理解MPLS的工作原理及体系结构3)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了解通用标记结构理解通用标记交换路径了解链路管理4) 现代宽带接入新技术了解电信网接入技术了解计算机网接入技术了解有线电视网接入技术了解其他网接入技术5)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理解ADSL的标准理解ADSL网络结构了解ADSL的传输 理解ADSL接入传输系统的特点 了解ADSL的应用及其存在的缺陷5. 单片机应用系统1) 了解单片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2) 单片机I/O口的特点及操作了解89S(C)51单片机I/O口的特点了解89S(C)51单片机I/O口的使用技巧了解89S(C)51单片机I/O口在后向通道中的应用3) 显示及显示器接口理解LED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LED显示器与单片机的接口懂得LED显示器与51单片机接口的软件实现方法了解LED显示的串行接口方式了解LED显示需要注意的问题4) 单片机串行通信软硬件的实现了解89S(C)51单片机串口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了解RS-232接口电路和单片机通信程序设计5) Windows环境下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了解下位机(单片机部分)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了解Windows环境下上位机与单片机接口程序设计6) 了解看门狗及其软硬件实现方法CMOS数字集成电路1) 理解MOS场效应管的制造2) 了解MOS晶体管3) 了解动态逻辑电路4) 了解半导体存储器5) 了解低功耗CMOS逻辑电路6) 了解芯片输入输出电路7.信号与系统分析1)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理解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3)理解连续信号的频谱——傅立叶变换4)理解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5)理解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6)理解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7)理解Z变换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8)懂得状态变量分析法电力电子器件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CMOS数字集成电路 单片机应用系统 信号与系统分析电子工程师的薪资对于工程师来说,尤其是北美的工程师,现在的情况还是相当让他们满意的,至少基于EE Tims的对于工程师薪金和工作状况的年度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基于大约16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在美国2007年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包括福利总数为108800美元,略高于去年的104300美元的平均数。相比之下,欧洲工程师的平均年薪为61000美元,日本的则为65400美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工程师对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的担心。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忧虑来自于他们工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更多的工作被外包到低劳动力成本的欧洲和南亚的的趋势下。不过,对于美国的工程师,在平均工资高于他们的欧洲和日本的同行40%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有理由感觉到满意的。事实上,他们中略高于2/3的多数还是对自己的事业和雇主是满意的;相比之下只有14%表达了不满。一个被访者,Cirque公司的Paul Vincent,对他们的工作总结到:“作为工程师,我一直都热爱这种充满挑战并有创新性的工作体验,尤其从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说服其他人让我去实施的过程中。相比之下其他的职位只能仅仅提供我从工程师工作中得到的乐趣的一部分。”对欧洲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其中56.8%的人满意于他们的工作;同时表现不满的比率也很高,有27%。在日本,84.6%的被访者表示对工作满意,其中相对满意的占58.6%。今年的调查数据来源于大约1600个北美工程师,1900个日本工程师和164个来自欧洲的工程师。薪水提高了,但不是很多。对于今年的薪金涨幅,北美的情况是大约在4%左右,基本和生活成本物价水平的提高一致。被访者中48.7%的薪金提高了2%到4%。总体来说,在北美和欧洲5个中有4个工程师的薪金涨幅在6%以内。在欧洲,多于65%的被访者的涨幅没有超过4%。在日本,实际上只有37.8%的被访工程师的薪金在今年有增长,同时还有20.2%的被访者的薪水减少了。在北美,相对的薪金涨幅的停滞反映了一个普遍的对经济状况的焦虑,并且这也是一些可能问题的信号。多年来,许多工程师都表达了对与外国低成本劳动力竞争的忧虑,并且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标准,甚至是生计。基于调查报告,对美国的工程师来说最大的两个担心都集中在了来自外国的竞争。其中35.4%的被访者提到了来自国外外包的冲击是他们的首要担忧。同时,16.3%的人承认对当前美国政府颁布的H-1B签证(为国外工程师在美国临时工作的签证)的数量感到不安。有超过一半(51.7%)的被访者都表达了对来自国外竞争的担心。一个来自DRS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Roger Landon,61岁,提到他们所遭遇的情况:“我们被告知公司需要更多的H-1B签证,原因是公司在国内找不到更多的工程师了。实际上,国内工程师有的是,只是公司CEO不愿意付给他们那么多薪水。&Joe Lauinger,34岁,一个在政府部门任职的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更坦白的表达到:“国外的工程师将来会更多的进入到美国这些技术公司,他们甚至会从中分离出来创建他们自己的公司和关系网,并逐渐渗透到管理岗位......最终控制整个行业。那些工程师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最后会成为我们国家一些行业的背后实际操纵者。” ,性别,假期,压力调查发现电子工程师仍然是世界上男性比例最高的职业之一。今年北美1600个被访的工程师中,只有90个女性,占到5.7%。在欧洲也只有3.1%的比例。在日本,这一项甚至都没被包含在调查问卷里。如今在各个行业的工程师中,总共女性比例达到了14%。其中大部分在化工行业。相比之下,法律行业有超过17%的女性;并且根据The Boston Globe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医科学生和42%的医院实习医师是女性。在众多行业中女性比例能够低于工程师的是卡车司机,只有5%。对于假期的调查,美国和欧洲工程师的长期存在的差别依然明显。在美国的被访者中,78.3%的工程师有超过3周的假期,但是其中只有53.9%将假期全部用完。而在欧洲,有95.1%的被访者得到了至少3周的假期,其中78.4%的人将其全部用掉。大部分的被访者认为压力是会一直伴随工程师有限的职业生涯的。被访者Shaun McMaster认为经常的精疲力竭的状态是工程师的职业病:“我确实很少看到50到60岁之间的工程师,而看到的更多的人是在寻找离开工程师的职业。我仍然喜欢做工程师,不过我已经40岁了,并且期望能够早点离开这个职位去做一个压力小一点的工作。”婚姻状况调查对于工程师来说一个好消息是,相对于其他职业,他们生活相对更为稳定。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倾向于在同一个公司的一个职位上工作更长的时间(调查显示平均为7年)。大部分(81.2%)都已婚,并且离婚率很低(4.1%)。“成为一个工程师并且保持一定的技术实力需要很多的工作和时间,”在Avent公司工作的现场部署工程师Mattew Burns说道:“在多年的教育并得到工程师的职位后,它需要勤奋和踏实的工作来保持稳定并进步,我所认识的大多工程师都是这样并维持了生活的稳定。”对于同样的问题,被访者Kenneth Rousseau说:“工程师在生活中天生是保守的,并且不特别喜欢改变。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太致力于创造出新的变化以至生活中就比较厌倦再做同样的事了。”未来预期和技术对于未来,28.3%的北美的被访者认为下一个对于工程师的最好的机会是“绿色”或者环境科学。在欧洲,有这个展望的比率更高,达到35.1%。一个美国的工程师,Michael Bandel,充满激情的谈到不但要把环保的意识,更要把社会责任感,带到他们的工作中,这些理念他认为一直是被大家所忽视并动摇了。他说:“工程师的工作是去学习并应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去理解基本的人文、经济、历史、艺术和生物等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有必要从人性的视角去学习和积累,并最终将其价值体现在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及其包含的所有生命的保护上。”在北美,工程师们评选出的最感兴趣的技术是嵌入式处理器(Embedded Processors),支持率为52.2%。片上系统(System-on-chip)紧随其后,为46.9%。评选结果列表中得到20%支持的还包括了Linux、System-in-package、纳米技术和WiMax。在欧洲,前三位分别为嵌入式处理器(Embedded Processors)(57.5%),片上系统(System-on-chip)(47.9%),System-in-package(30.8%);RFID,3G和纳米技术都以28.1%并列第四。被访者还把一些相对较新的技术放到了他们的兴趣表的后面,从美国和欧洲的总数统计,其中包括了流媒体(streaming media)(12.6%),XML和其他类似脚本语言(11.4%),3D封装(3D packaging)(9.8%)。对与他们所任职的公司,大部分工程师(82.8%强烈或部分同意)都认为他们是市场驱动的。83.4%的被访者感觉可以自由的和老板进行沟通。大约85%满意他们的职业,虽然其中46%认为公司对工程师工作的尊重在前五年减少了。多于57%的被访者提到他们感觉社会已经开始慢慢失去了对工程师的尊重。工程师Kevin Cousineau表达了他的矛盾心态“在美国,我需要对技术公司逐渐的将工程师工作移出美国做好准备;同时如果可能我还是愿意能够再作30年的工程师。去创新的解决复杂问题总是让我兴奋。”总的来说,这次调查现实,10个工程师中就有7个仍然推荐自己的孩子去从事和自己同样的工作。就像Vincent在他的随笔中写道的:“工程技术工作就象去表演很棒的歌曲和舞蹈,它需要不少的协调工作,在最终表演前还要经历不停的训练和失败。人才和公司的配合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它还需要很好的节奏控制,干扰消除工作,和各种应急计划,并且在遇到状况时能做到随机应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