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这么贵,它究竟吉娘娘的台步好在哪哪

Beats到底行不行?13张CD实测Solo 2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Beats到底行不行?13张CD实测Solo 2
Beats耳机到底怎样?大家总说:它不过就是一个(……);它躺在脖子上的时间比罩在耳朵上的时间还多;它只能动次打次;诸如此类。前些天,我入手了一个Solo 2,一用森海IE8的同事原本着“颜值高就行的态度”,拿去一听后,评价是:咦,还可以嘛,人声处理得挺巧妙的。于是,这也促使我以小(xian)马(de)过(dan)河(teng)的精神,选取不同的音乐类型,听听看到底Beats是否真的有这么不堪?&&上图为我的solo 2。大家也应该很熟悉了,不多说。音源为碟机+CD。尽管Beats是为户外而存在的,但并不妨碍在尽可能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试听。我的评判标准为横向评价,即把注意力放在“究竟Beats适合听怎样的音乐”上。听起来有点偷换概念,但对于一款颜值高的耳机,既然选择了它,因此只需要知道它能干好什么事情就行。好吧,立即开始。首先,我们先从Billboard开始。类目:流行专辑:Coldplay - Mylo Xyloto感受:作为酷玩的脑残粉,《彩绘人生》是一张让我又爱又恨的专辑。我依然喜欢这里头的旋律,很多吉他的连复段也很漂亮,但这混音的方式……当用Beats听的时候,好了,这几乎成了一张彻头彻尾的轰趴专辑。《Every Teardrop Is a Waterfall》听起来MGMT还MGMT。《Charlie Brown》的低音太强了,让人以为这是一支美式乐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人声还挺好,可《Us Against the World》那种酷玩招牌式的唯美大气怎么听都像水果姐……Beats表现力:2.5/5类目:流行 / Brit-Pop专辑:Coldplay - 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感受:作为酷玩的脑残粉,我不死心,于是我选了早期的这张,更偏向于吉他流行曲。结果,国歌《In My Place》更国歌了,太欢腾了,这个路子有点太过;但《God Put a Smile Upon Your Face》却听得很舒服。或许是因为本身这首歌相对简单,人声、电吉他、木吉他、贝斯、鼓,这种暖意经过Beats的渲染还不错呀。Beats表现力:3/5类目:流行专辑:Coldplay - Ghost Stories感受:作为酷玩的脑残粉……再听《聊斋志异》是有原因的。酷玩让自己在某些时候变得很舞曲,如《A Sky Full of Stars》;有时候又让自己很电气化,听起来像The XX,如《Magic》。和《彩绘人生》相比,他们其实做了减法,没有这么多复杂的音色,反倒是让整个音场更开阔了。于是,用Solo 2听《满天星》,这种感觉是对的。因此我在想,是否本身酷玩也随之调整了自己的Sound,更符合当下的审美,节奏自不用说,在歌曲层次的铺排上也尽量做到丰满却不繁缛,这恰好是Beats容易发挥特长的地方。Beats表现力:4/5类目:流行 / 乡村摇滚专辑:Mumford & Sons - Babel感受:蒙福之子大获全胜、奠定自己在村炮界地位的专辑。但实际上,这里头的班卓琴什么的,在这样的耳机听下来,恕我无法接受。且当拨弦乐器一起涌入的时候,声场缺乏层次感。看来乡村类的和Beats是无缘的了。Beats表现力:2/5类目:流行电音专辑:Owl City - Midsummer Station感受:金风玉露一相逢,Beats就是为这种类型的音乐而生的好吗!爽到不行了好吗!我感觉自己都要因为这副耳机开始听Zedd之类的好吗!Beats表现力:5/5类目:独立摇滚 / 噪音摇滚 / 实验摇滚专辑:Carsick Cars - 同名专辑感受:我想试试看这种Sonic Youth类的大吉他音墙在Beats里是怎样的,于是我选了这张快被我听烂了的专辑。实际上,这张专辑的录法,鼓和贝斯并非是冲到最前的,这两个节奏组是在后面,藏在守望的后面,包括守望自己的人声位置也靠后,只有守望自己的吉他演奏是冲到最前的。这样有点后朋克的感觉,没想到Beats听起来也挺和谐的,吉他的颗粒饱满,每一轨都很清楚。看来Beats果然合适听这种美式的、布鲁克林式的摇滚乐。Beats表现力:4/5类目:后摇滚专辑:甜梅号 - 之乡感受:为了进一步确认Beats挺适合听摇滚乐这码事,我选了甜梅号的这张专辑。《金光之乡》是一张大气磅礴,甚至感觉有一种置身于暴雨中的城市,而我一个人在里头狂奔的通快感。现在听来,各乐器的纹理还是很清晰的,稍有一些瑕疵(也可能是我个人问题)是觉得Beats把音色渲染得太过温吞,有点棉花糖的感觉。记得在Village Studio的监听箱里听,这音色是更具内涵的。因此,纯器乐摇滚的作品,非车库式、地下丝绒式的,Beats处理起来可能略有偏差。Beats表现力:3.5/5类目:摇滚 / 经典摇滚专辑:The Beatles - With The Beatles感受:披头的Remaster系列是我最常听的唱片。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厌呢。《With The Beatles》作为他们早期的作品,用Beats听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披头也是带Beat的好吗……《Till There Was You》听起来浪漫缠身,保罗·麦卡特尼的嗓音传出,感觉时间根本没走。Beats表现力:4/5类目:流行摇滚专辑:五月天 - 爱情万岁感受:五月天最具live感的一张专辑,用阿信的话说,第一张专辑是一个人用耳机听歌,这张专辑就是用大来轰炸你。如果从这张专辑来看,五月天真的太适合Beats了……也在Bose的店里用Bose各型号听过五月天的歌,感觉太过结实,每一拳打出去,没有回旋的余地,实际上五月天的音乐并非如此。当《温柔》的廉价军鼓敲出最基础的节奏,石头和怪兽用最简单的节奏型和和弦外音点缀出如台北老眷村的那种莫可名状的感觉,这一切从Solo 2出来,实在听出耳油了好吗!Beats表现力:4.5/5类目:民谣专辑:林生祥 - 种树感受:接下来听听看那些应该和Beats气质截然相反的音乐吧!生祥的《种树》以生祥和大竹研两把木吉他,再加平安隆的冲绳三弦,以“田野录音”的方式录制完成,由德国工程师Wolfgang Obrecht的妙手,让三把拨弦乐器交织在一起,却不觉得拥挤,声场泾渭分明,也因为这个原因,《种树》在广州的海印卖得特好,广受发烧友青睐,也可算作是发烧专辑了。从同名曲《种树》来看,因为都是拨弦,三位乐手以及演唱的生祥都很克制,所以Beats也能很好地表现这份恬美;但到了后面扫弦、制音等大量以吉他作为节奏的技巧开始大量运用后,声场的平衡显得略有失调,刷Chord总是太抢戏了些。Beats表现力:3.5/5类目:民谣 / 流行专辑:陈绮贞 - 陈绮贞 精选 感受:在Beats的烘托下,清新的陈老师长出了一副沉重的翅膀,《让我想一想》《小步舞曲》轻盈的步伐无处寻觅。差评。Beats表现力:1.5/5类目:民谣 / Chanson专辑:Keren Ann - La Disparition感受:Keren Ann第二张专辑,也是她最小清新的时刻。和陈老师情况一样,差评。Beats表现力:1.5/5类目:Jazz / Trio专辑:Trio Elf - Elfland感受:虽然是爵士盲,但追随老迈、装·咳喘的心我还是有的,且Bill Evans还是我最爱的钢琴手呢!这张三重奏来自德国,音乐家们都很年轻,但旋律流畅优美,节奏也多变,挺适合来试听的。实际在试听的过程中还是觉得低音太重了,Double Bass把别的什么的都压下去了……当Bass手在solo的时候,钢琴手和鼓手感觉都进入节电模式了……Beats表现力:1.5/5——————————综上所述,如果你是喜欢听美国式的白人噪音摇滚(英伦吉他流行曲还差些),还有电子什么的,Beats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好吧R&B和Rap我家就没有这种唱片也不需要试了……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文中提到的商品
唯品会 正品鉴定官招募
全球自然挑战系列之西澳大利亚十大挑战
诺基亚手机 Nokia 7 Plus
乐歌 V9 乐小白 多感官办公学习车
GEARLAB燃烧装备实验室 超轻动态保暖羽绒服
三重生物识别手机 国美 U7
赞92评论155
赞36评论79
赞65评论78
赞1597评论540
赞1025评论564
赞499评论367
赞661评论366
赞412评论27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到底如何看待Beats耳机?
beats耳机在互联网上的评价大多褒贬不一,很明显的共通点即是被耳机烧友嗤之以鼻;到底这个耳机如何呢?
感觉很多人都没有理清monter cable 和 beats by dre 的关系。
首先,monster cabl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魔声,这个公司是做线材起家,后来涉足音响行业失败,近年来又和beats(背后有别的公司)合作耳机项目,结果被坑的很厉害。如果认真翻看monster cable的官网,会发现根本没有录音室、面条这些被称为“魔声耳机”的东西。自家的涡轮系列风评不错,性价比也没有那么不济,打折打得也很厉害。
现在两家已经分道扬镳 ,平常比较常见的面条、录音师都是隶属于beats的。 http://Beatsbydre.com 看一下beats的官网,就知道,录音师、面条都是在这里的。beats在没有被苹果收购前其实打折也是挺厉害,至从苹果玩起beats,国内经销商提货价格一直在涨;感觉苹果就是要把产品的绝大部分利润压榨完全,这也是苹果对待代理商一向的思路,玩得起就玩,玩不起我找别人玩,大把的人愿意跟我玩!
最近苹果公司又宣布对Pill XL音响的全球召回。苹果已经决定,在某些较少见的情况下,Beats Pill XL蓝牙音箱的电池会出现过热现象,这有可能成为火灾隐患。苹果特此召回该型号产品,但其他型号的Beats或苹果设备则不在此召回范围内。”苹果在声明中写道。
也许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没有购买或者使用过beats耳机,但或多或少的有听说过这个品牌,制造热点可是beats的拿手好戏!对于非耳机发烧友来说beats在耳机品牌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beats在全球范围内的营销几乎都是与知名音乐人、明星、时尚人士、舞蹈人、DJ、说唱歌手等捆绑一起推广,苹果收购以后也更加大力的支持该营销方案,9月在伦敦就有一场整合Apple music和beats的一场音乐秀,除了秀场以外,beats最多出现的场合就是运动明星身上,beats股东之一勒布朗詹姆斯、内马尔、范佩西、中国有邹市明、于大宝等,影响黑人音乐的说唱乐mv几乎都有beats的出境,好莱坞电影里也是无孔不入,任什么品牌在覆盖面如此广的曝光能不全民皆知?并且现在beats的多种款式顺应潮流已推出国人最爱的土豪金配色!土豪金的iPhone配土豪金的beats,多有逼格!目前对于有资格参加教育优惠的用户购买Mac部分产品甚至可以免费获得solo,studio等产品
其实关于音效来说,beats的定位还是挺准确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金耳朵,绝大部分应该和小编一样只拥有一双木耳吧;并且接触的音乐也仅限于流行音乐吧?所以我想拥有一支耳机,在这个装逼的年代我需要它的颜值一定要高,外形得赞!并且我出街或者自拍的时候耳机辨识度一定要高,当然如果是我欣赏的球星、明星、名人同款我更不介意。
beats亮点很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价格还是价格,对于相对其他烧友热衷的耳机而言;价格是它的硬伤!每一位beats培训师给新加入经销商做产品培训第一句话都是,beats是潮品,是时尚单品,不能单纯的作为耳机来销售!确实如此,真的没有任何一家耳机品牌与各种厂牌、设计师、音乐人联名得更频繁了吧,玩限量,玩配色,各种时尚活动,音乐节!营销费用肯定是耳机厂商的第一大户,在功能性上beats没有做到最顶尖,但品牌价值绝对是行业标杆,毕竟beats当初被苹果收购可是花了32亿美元!
那我买的是耳机还是时尚单品?喜欢beats的人肯定有一颗时尚的心!拥有一副对付大众音乐没什么缺陷并且可以提升造型感,当然我也能够消费得起,是我能驾驭得起的逼格,为什么不呢?
金耳朵们肯定不会买账,其实为什么一定要把beats归类到耳机圈?耳机对绝大大众只是闲暇时的消费电子,很多人甚至五音都不全,谈何让他去要求音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其实很多时尚品牌都有在门店售卖耳机,例DC,adidas等,所以beats应该是更属于时尚电子类产品,beats也从未在营销上定位为专业类设备。总有一种怪理由支持它,我买了一副很贵的耳机,迫使我想使用它听更多的音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更多不一样的数码圈
更多不一样的数码圈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beats x耳机这么贵_百度知道
为什么beats x耳机这么贵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是品牌 二是音质确实也好,我之前用过这个,当时智仟汇入手的还便宜了一点,果然是价格摆在这,无可挑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查看: 26640|回复: 20
给走在耳机发烧之路上的朋友建议及对Beats音质争论的一点个人看法
现在数一数,自己走在发烧这条不归路上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说长不长,但也不算短,从开始喜欢接触到了耳机到后来和朋友共同经营耳机店,曲曲折折的走了过来。
记得第一次发现耳机声音的不同是入耳式耳机的出现,那时候拿着诺基亚5800的我发现原装的入耳式耳机比原装的耳塞式耳机有天壤之别,隔音,低音都让我耳目一新。无奈诺记的手机质量不错,耳机却很容易坏,特别是线控,造成单边或者接触不良,对我是一种折磨。到朋友那买了几条原装耳机但总会一两个月后坏掉。偶然间在我哥那里听到了iPod classic加一条铁三角的入门级入耳,我才知道了有专门做耳机的品牌,有森海塞尔,铁三角,AKG...... 从几百到几千几万几十万都有,了解了一下,决定去电脑城看看,有一家铁三角专卖和森海塞尔的专卖,看上了铁三角的外形却被比它便宜很多的森海塞尔cx200的声音打败了,就有了我的第一条耳机。
从森海的cx200到各家旗舰,就算不能拥有,也有机会接触到听一听。听过了德系的森海拜亚AKG,日系的铁三角索尼(其他家拿不出手,先锋能提一提),美系的舒尔高斯歌德,对各家品牌风格都有大概的了解。德系以森海为主偏严谨的风格,不论从低端到高端对声音的把握已经炉火纯青,平衡,耐听,对古典乐的表现极佳。日系以铁三角为主,风格偏冷,主要在“味精”上,铁三角的“铁味”,对女声的表现很出彩。美系则以舒尔为主,做监听的舒尔旨在还原声音本身,著名的E5C就以舞台感被烧友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今天的主角都不是这些,而是Beats。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在中国统称为魔声,而Beats和Monster并不是一个品牌。 魔声(Monster),又叫怪兽,线材(Monster Cable)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高能影音器材连线的品牌,该公司由美籍华裔李美圣(Mr.Noel Lee)先生于1979年创立。 Beats By Dr. Dre是一家美国声乐设备品牌,主要产品有耳机和扬声器,由饒舌歌手Dr. Dre及环球唱片下属的Interscope唱片公司董事长Jimmy Iovine联合创建于2008年,独家授权由魔声(Monster Cable)制造和销售。2012年两公司宣布停止合作。作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其耳机经常出现在电影、MV和其他媒体。
Beats的出现在平淡的耳机界掀起了波澜,靓丽的外形和成吨的明星效应带动了购买热潮,但作为耳机最关键的因素--音质,对Beats的争论从来没停止过。昨天晚上我呆萌的二哥就在朋友圈发了Beats音质不值这个价,貌似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以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个人理解传统的耳机品牌都在首先追求对音乐的还原度或更好的表现力,对单元、振膜的技术研究,音腔的大小、什么样的材质出来不一样的声音,再去考虑外观是什么样子。beats首先追求的是外观,如何好看如何潮,第二才是声音,外观不评价,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就算是评价声音,应该说是低音,所有的beats明显风格都是偏向低音的,但客观的来说,在专业设备的评测下来看,beats的低频响应和还原度完全不在同价位耳机的水平线上,简单的说,不清不楚,不知道表现的是什么。如果说音乐的制作者制作出来的音乐是一个样子,而你用Beats听到的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不是相当于违背了音乐制作人本身的意愿呢?就像我拖一位朋友给你说一件事,而这位朋友给你说得不清不楚,你是不是很难受?
有位朋友把beats比作相机里的微单,我们来看微单,微单被赋予了两个意思:微,微型小巧;单,单反相机的画质。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Beats的产品便携且不需要太高的音源上的要求就可以出不错的效果?那么传统耳机品牌便携且低音源要求的耳机实在太多,头戴式有Momentum、T5P,入耳首先有K3003,如果认为太贵,那么四大品牌一千级的耳机都能轻松把假货满天飞的面条比下去。“微单”相机采用与单反相同规格的传感器,取消单反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构成元件,没有了棱镜与反光镜结构,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也保证了成像画质与单反相同。BEATS完全没有做到该有的“画质”。有朋友走进了误区,认为同价位传统品牌的耳机只能听到一般的音质,那我们将Beats的产品线大概来做下比较,魔声跟beats分家之后,也相继的找过很多的合作伙伴,跟维亚康姆合作之后推出了旗下的DNA系列的新款耳机,正好这款耳塞就能和Beats的面条能做个对比:面条的低音量度下潜比较到位,但由于其过多的追求低频量的表现,导致其对于频率较快的鼓点的瞬间响应不及时。再说说中高音,单从声音表现来说是中规中矩,可能由于低频过多,会感觉到中高频被低音埋没掉。而魔声DNA入耳式耳塞在声音上低频下潜力出色,量感和质感都有一定的体现,在中高频方面,这款耳塞的表现也相对饱满通透。再从售价来看,DNA售价还远不到面条的一半。再去听听SOLO HD能不能达到AKG Q460的水平以及STUDIO、PRO等等,可以自己去比较。为什么网友都喜欢拿只有Beats一半价格的耳机来与Beats相比,就因为它毫无性价比。顺带提下魔声,在和Beats合作时背负了大量的骂名,其实魔声自己的铜涡轮、JAZZ2都有相当不错的水平,而我敢断言脱离了Beats的魔声在新的产品线上会对Beats造成不小的冲击,在外观设计上魔声甚至更高,有钻石之泪这样的大作,再配上相较Beats而言更加值得肯定的音色,市场自然不言而喻。
Hi-Fi是什么?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无数音箱发烧友都是为了能听到和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而不惜耗资重金购买音箱,CD机,功放甚至一根线、一个接线头就是为了声音。而对于耳机,好的声音一样要有好的音源,原音乐是否无损是不是高比特率,你的播放器是什么级别的解码芯片支持什么格式的音乐文件,你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购买哪个品牌的耳机,Beats可以说违背了HIFI的原意。
如何选择其实很简单:问问你的心,你是要闭上眼睛,静静品味音乐带给你的一切;还是选购耳机时照照镜子,看款式是否为你的穿着加上闪亮的一笔。
非常喜欢lz这种认真的帖子!
个人认为beats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不应该简单的和hifi厂商比较,lz的评价相对客观。
beats成功将耳机从小众的爱好和大众的功能品变成了一个流行品,如此引爆的确让人感觉了不起。但是他始终是一个潮物,总有一天会被取代。以前看见studio觉得漂亮极了,现在觉得塑料感极重就像玩具。不过被苹果收购了这就说不定(我就是果粉管你们说什么),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苹果和beats本来就眉来眼去,结婚了说不定能够改变beats随意改变音感的调音,毕竟苹果作风就是让人不折腾。
顶楼主,认识很深刻,发帖很认真。
其实我感觉beats更像是一个潮流产品,如同你买个潮包,穿个潮鞋的感觉类似。只不过有人在包啊鞋啊之外还觉得应该有个耳机,所以beats的东西就有了市场。
对于纯粹的追求音乐本身的人来说,可能确实不太需要这种华丽丽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为自己的流行敏感度买单。
认真的的黑~~不过黑的舒服,终于说出了心声。昨天晚上好好听了听,只需要戴上,就马上想扔掉的感觉,各有个的喜欢了 对于 beats 我只能给个 呵呵
顶LZ,不知道被苹果收购后会有什么大改变,不想买beat却更多充当项链的功能
hifi的本意,似乎有不少人的烧路已经脱离了这个了,而是去追求讨好耳朵的音染。。。。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beats也无可厚非。不过个人不喜欢那么轰的低频,所以逼厕无缘了
回 1楼(毒毒程) 的帖子
谢谢支持,个人认为确实是个潮牌,所以初衷就不一样
回 2楼(暗夜飞渡) 的帖子
谢谢支持,本来是回复给你的回复一楼去了..手机中
回 3楼(balabalaba) 的帖子
握个手 [s:52] [s:52]
回 4楼(catherine玲) 的帖子
是的,好声音不是有个学员说他就喜欢耳机吗?然后一天戴个b侧在脖子上,我也只能说呵呵...那也叫耳机
回 5楼(书虫orc) 的帖子
主要是说有人就素质论事,怕有人被广告冲昏头脑
谢谢各位支持,很久没上坛子了,看到很高兴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没用过,,也不会去用的。。 [s:5]
没用过,但是我昨天看双十一的淘宝排行榜,好像是这个耳机销量第一
小心驶得万年船,
了解beats耳机的话先看下这个吧
http://t.cn/RHwNF8M
大众对音质要求不高,配机耳机,或破喇叭听得乐呵着呢,一个潮牌究竟能不能体现品味是个深层次社会问题
文章好长。。。。。。
支持楼主,认识深刻。
只要小白明白beats是个潮牌,高价不等于好音质也许等于时尚就行了,不过小白通常认为beats的动次打次就是好音质
所以还是讲客观和科学比较好,谁是真低,谁更像真实的乐器。尴尬的是现在都听电音不听乐器,也许beats真是个好音质耳机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老师究竟好在哪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