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桌面u还能压住的笔记本 桌面u有哪些

小摊刚支好、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首先,不好意思这周把神船鸽了,下周继续。
看到这个价格时候,实在没人忍住。
由于v5 pro的模具和ZX8 ,ZX7,还有未来人类的750DM2G基本一样,不出意外,未来应该不会重复以上机型.
散热使用的是默认模式,并没有风速全开。所以应该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10-15度)。
另外,我对超级笨重的笔记本有偏见,大家轻喷。
最后想问一下,这个屏幕总成的模具质量太差怎么破,能整个一起换么?
以后每周四更新。
(上期中奖的老铁居然还没联系我,难道你真的是我买的僵尸粉嘛????)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公司名称: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485号 | 客服电话:不谈性能,谈谈桌面u和笔记本u实际体验,桌面i3能默秒全吗_笔记本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97,570贴子:
不谈性能,谈谈桌面u和笔记本u实际体验,桌面i3能默秒全吗收藏
我之前是一直使用的台式机e3处理器,显卡是760,最近换的笔记本,第一台是神舟z7,听说i7 4720hq性能很叼,实际体验真心很糟糕,lol特效全开帧数是120上下浮动,原来台式配置理论和笔记本相近,出门帧数300+,平时帧数200上下浮动。最关键的是看斗鱼直播cpu占用莫名彪到50左右,e3平时是10不到,请别说高温降频,这是强冷模式温度在60左右的情况
还有就是笔记本的偶尔掉帧卡顿真心很烦,习惯了台式机各种稳定流畅运行之后,笔记本切换应用或者游戏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请别说硬盘问题,都有ssd使用,ssd反正用了之后已经是我的电脑标配了
后来用了同学的i3+7850台式机使用都比我的神舟z7使用流畅稳定,是否是笔记本u睿频的锅呢,有木有大神来解释下
你以前用的是e3这种u稳定性肯定默秒全啊,i3还是算了吧,至于卡顿考虑一下系统优化问题,不然就是散热了不知道是什么版本的z7说实话有几个版本的z7压i7很吃力的,这款本子只胜在价格低,看直播全靠cpu强解析占用率高很正常,我看直播cpu温度比打游戏还高
既然有人回了我就继续,基于不稳定的问题我忍痛把z7出掉了,然后入了船儿子x8plus
因为听说神舟z7说压不住温度,所以第二台机器一定要散热好的,处于没钱的考虑,入手了上上代蓝天的单卡旗舰模具p177sma,配置i7 4710mq+970m 6g,心想这次总ok了吧,实际体验不开强冷温度还是压不住,四代u温度果,猜测温度低了的原因,实际体验还是比神舟z7有所提升,但是偶尔卡顿依旧存在,看斗鱼占用在30+和70之间波动,笔记本全程开强冷的噪音也是感人,简直比贴着原来的机箱听噪音还大
表示用惯了台式机再去用笔记本实在难以忍受,所以下一步决定上准系统了,希望蓝天给力点啊,新模具出的吊一点,我就可以默默入手老模具了2333
这个话题太大。但我只知道我写过了不下百张台式机配置单,i3 32x0/41x0的比例占一半以上。
点亮12星座印记,
我就是Z7。LOL帧数这种事,我也是一百多点但是显卡占用没超过50%。想要帧数就得屏蔽核显,反正不影响游戏体验管他呢。至于U的性能,主频低的确是硬伤,但也足够用了,2.6g跑孤岛危机3,1.6g跑LOL一点压力没有
微软笔记本,搭载酷睿i7处理器,性能提升约50%,电池续航时间长达13.5小时有多种色彩可供选择.便携设计,丰富配件,立即购买微软笔记本
是模具的原因吗?我也是4代i7 不过我的是g750 看直播,玩游戏都没有你所说的现象,难道是散热的锅?但是看到到处都说神船这个级别的散热很出色啊
zm停产了还有dm呀
台式主频一般比移动端较高。。。
楼主是不是京东买的然后测试各种机器
笔记本散热很重要的,4代7发热太大。
我用过的四代机器还没有过降频情况
39ld3屏蔽了核显,是纯独显模式,也是台式机常见的模式。s3没有屏蔽去看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把。还有我要是玩lol这游戏,绝壁不会买965m及以上的显卡。简直就是糟蹋东西。
台式i3不是上打自己i7吗
还有这个14L屏蔽核显后的变化
我只知道四代i7玩游戏一般热量高供电不足自动取消睿频到2.4g左右,一些奇葩机型能降到1.2甚至0.8g。台式i3 i5都稳定3.2g以上。。
e3+970m.一样会掉针,但是不低于150,其实稳定60针就完全流畅了,不存在卡的说法
看了回复,感觉应该是我台式用习惯了,笔记本主频低所以感觉卡顿吧,笔记本u我使用的时候没有降频,但是有时候还是感觉卡,最关键是cpu占用好高,看着斗鱼玩个游戏都会有卡顿,只有关掉斗鱼才行实在忍不了
饿我想应该是笔记本睿频造成的吧,平时使用笔记本u不可能一直保持最高频率,但是台式机一般平时使用主频都是3.3有的3.5以上,所以实际体验差距才这么大吧
骚年,笔记本也有直接使用桌面u的
出门帧数低应该是因为这笔记本最后集显输出的原因至于CPU占用实在奇怪,差5倍不科学
登录百度帐号  在移动办公的新时代,办公场所已经不在固定,公司、写字楼、家里的客厅,甚至星巴克都可以成为办公的场所。而一款轻薄便携的就是办公的优质选择了,因为要携带它出席不同场合,所以不仅要便携,颜值更要高,  外观方面全新炫龙阿尔法设计比较简洁朴素,机器外壳采用ABS工程硬塑,让机身更为轻巧,A面金属拉丝工艺让整体设计更有逼格,BCD面防刮痕印迹涂层安全保护外观,类肤质机壳触感极佳,外观简洁大方,特别适合商务办公人士。  全新炫龙阿尔法配置也是超强劲,在众多商务本当中算是配置很不错的产品了。搭配英特尔第七代桌面级处理器G4600,一般用于台式机,14nm工艺,高主频3.6GHz,三级缓存3MB,还有8GB内存,500GB机械硬盘和HD630核心显卡,核显性能高度接近独立显卡。重要的是,其性能方面表现优越,能够轻松应对办公娱乐等多方面应用。特别是在标配了较大的8G内存以后,本本的运行速度更快、更稳定,后台处理能力也相当不错。  说完配置,那么就改轮到价格了。这款适合商务办公人士,但是价格也不会太高,尤其是目前6月年中大促,炫龙天猫旗舰店99元预定下单,最终到手仅需2799,性价比很高,所以有需要的商务人士这个可不要错过咯,附链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1-b-s.w.wfyGuQ&id=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48995¥69886¥56997¥49998¥73999¥1258810¥5299当前位置 & &
& 华硕ROG首发Ryzen笔记本:性能怪兽直接吞进...
华硕ROG首发Ryzen笔记本:性能怪兽直接吞进桌面版U?
08:44:14&&出处:快科技 作者:
编辑:小路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8][05-18][05-18][05-18]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8代酷睿紧箍咒? 再议笔记本降频事二三_凤凰科技
8代酷睿紧箍咒? 再议笔记本降频事二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8代酷睿紧箍咒? 再议笔记本降频事二三 个人电脑的终端用户普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鉴定”能
原标题:8代酷睿紧箍咒? 再议笔记本降频事二三
个人电脑的终端用户普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鉴定”能力,无法单凭个人力量本身全面鉴别消费级PC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主要指标“达标”性,只能从自身使用体验和相对公认的用户认知标准来衡量产品的“好坏”。
具体到笔记本产品领域,在诸多五花八门的评价标准中,产品是否降频是科技媒体、民间KOL、普通玩家等各路主流群体最为关心的核心要素之一。2017年8月底,第八代酷睿KabylakeURefresh家族低电压四核处理器发布,拜其低功耗高规格所赐,许多第一时间购机的用户之间开始流传一句诙谐的问候——“今天你降频了吗?”
8代酷睿紧箍咒?再议笔记本降频事二三
“降频”这个描述,相比于“频率运行范围”的客观描述,多了太多的负面色彩,以至于绝大多数PC厂商的公关人员对其畏如蛇蝎,恨不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扑灭任何有关降频描述的威胁。对常年混迹硬件社区的核心向发烧友来说,探究、评价产品的“降频”情况是他们彰显自身技术实力,享受“怼”之厂商乐趣的有力武器。
笔记本散热不存在任何黑科技的土壤厚才是正义
如果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整体透明度很高,“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而已经进入成熟期的PC市场恰恰基本符合这样的条件。在厂商和玩家的唇枪舌剑中,许多本不了解频率为何物的入门级用户开始逐渐对“降频”有了深入认识,在围观中产生自己的选购价值判断。
信息时代没有秘密有心人是挡不住的
一片纷扰中,厂家总是强调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甚至叫嚣谁不服就去告谁;发烧友们总是怒斥宣传公关人吹牛不上税,嘴里没有一句能信;普通用户总是在降频有多大影响中不断纠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谈谈笔记本的“降频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不会过多介绍太详细的背景信息,相关厂商也一概模糊处理。
可调频率的芯片类型
“降频”的完整含义应该是PC部件实际运行频率低于理论标称数值。实际上,PC中的芯片基本都有自己的时钟频率,抛开比较熟悉的CPU,内存、PCI-E总线等等其实也存在频率升降的问题,但大家最熟悉的还是CPU和GPU的频率情况。
在笔记本平台上,内存频率基本可以视为不可调——虽然我们也有笔记本高频条厂商,甚至部分软件支持软件改动内存频率,但在统计学意义上真正去给笔记本内存超频的用户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笔记本的BIOS相比台式机非常简陋,通常不足以支持内存超频功能顺利实践,主流的内存超频方式需要刷写SPD,风险极高收益有限。同时,普通笔记本内存的体质太差,专用高频条的成本不可接受,各种因素决定了笔记本内存超频几乎就是个传说。
高频笔记本内存不是没有但几乎没人用(引用京东)
对于GPU来说,超频和降频的都是更常见的事情——甜甜圈拷机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不降频的笔记本显卡,连台式机都往往会跌破自己的基准频率。不过随着AMD不断压榨自己移动GPU的频率潜力,以及NVIDIABoost3.0对TDP和温度的强制约束,GPU频率越来越整齐划一了,超频意义不大,降频范围也很有限。在GPU受驱动统一控制的今天,NVIDIA移动GPU同型号芯片拷机频率几乎都是一个样,只有散热烂到不行的笔记本才会明显突破NV框定的范围。
2015年六款游戏本AIDA64FPU+FurmarkGPU温度变化曲线
在实际游戏中,由于场景负载不会达到极限,大部分游戏本只要设计得当,GPU频率波动都在合理范围内,差距有限。由于GPU频率波动的原理和CPU本质上相似,考察维度又相对单一,所以本文我们将主要围绕CPU解读。 标准—基频睿频超频之辨 话说回来,我们来谈谈CPU的情况。鉴于Ryzen锐龙系列APU卷土重来之前,AMDCPU的移动市场影响力是相对较弱的,我们先从Intel开始说起。 第四代桌面酷睿i7处理器睿频规则(来自英特尔) 自从2008年Corei系列品牌诞生以来(Xeon家族同理),“睿频”(Turbo)就是Intel中高端处理器的招牌特性之一。由于睿频规则的存在,用户、媒体对“降频”概念的理解开始出现分化。从逻辑上来讲,“睿频”属于厂商预设的一种“自动超频”形式,但从实际演化来说,由于Intel经常设定云里雾里的睿频规则,相当比例的CPU基准频率和睿频频率相差极为悬殊,而人们默认都是按照睿频状态来看待的,所以把i5/i7、E5系列的“Turbo”看作真正的默认状态是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Corei9系列的全核心满载频率表 Intel的睿频规则理论上根据处理器的多线程任务负载进行调度,以18核的i97980XE为例,18核全核频率只有3.4GHz;16核负载3.5GHz;12核负载3.9GHz;4核负载4.0GHz;单双核负载4.2GHz。开启Turbo3.0功能后,i97980XE单核睿频可以冲击4.5GHz并且在轻负载时经常看到。由于i97980XE不锁倍频,那么人为改变其实际运行频率,使其全核睿频高于3.4GHz即可认为是超频(单核睿频并不重要)。
手动超频降频理论上都有很多参数调节桌面比笔记本要简单很多 “降频”是相对于什么频率而言的频率损失呢?不同的标准语境下有不同的表达。我们分情况分类列举: 一:“C1E”"C3\C6”等处理器节能功能带来的待机降频每天都会发生,如果用户不予干预,这种现象肯定会出现,在用户需要、系统有负载时它又会消失。虽然这种节能功能可能会放大系统不稳定的风险,但既然是厂家所设,我们不认为他属于真正的“降频”。 二:重负载情况下,睿频规则失效或部分失效,CPU频率位于基准频率到全核心满载睿频规则之间。针对此种情况,许多笔记本玩家和厂家认为产品运行正常;持反面观点的人认为既然有的厂家可以不降频,降频的厂家就是设计或者设定有问题。 这种情况是比较有争议的,ZOL笔记本频道的标准偏向反方——以实际频率为准,频率高且稳定的设计更为成功,只要有厂家可以坚持全核满载睿频,那么做不到的产品就是降频;如果所有厂家都无法做到坚持全核满载睿频,那么此条评价标准失效。 三:重负载情况下,睿频规则非但失效,CPU实际频率甚至低于基准频率。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争议,该笔记本肯定已经“降频”并且属于失败的设计行列。 墙里墙外功耗温度在笑 AMDAPU系列同样拥有动态频率,不过机制和Intel比较类似,只是不叫“睿频”、动态的条件档位更少一些,降频判断通常按照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的全核心负载频率来计算。 不论是Intel还是AMD,笔记本平台上降频的元凶都来自功耗和温度的双重限制,俗称“功耗墙”和“温度墙”。在台式平台上,主板基本默认破解了CPU的长短睿频最大电流和持续时间,在笔记本平台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各阶睿频规则起作用。不同的是,有的笔记本对功耗、温度降频阈值设置得比较宽,有的则非常窄。 使命召唤11帧率曲线主流品牌四代酷睿降频顿卡严重 Intel等芯片厂商通常会为CPU定下可供参考的TDP规范,不过TDP本身只是个发热参考值,既不能代表芯片实际功耗,也无法决定真正的发热情况。同样标称90W左右的桌面I7和i5实际上有着十几瓦的满载功耗差,移动平台的i5HQ\i7HQ也有功耗差异。不过,厂商设置功耗墙时也会直接参考Intel的TDP方案,根据固件功耗读数来调节处理器运行状态。 XTU工具可见详细参数
即使是不锁倍频CPU也受到双墙掣肘 Intel对处理器同时设置有Tjmax温度墙,厂商自己设置的温度墙一般来说要比官方更低一些,低到多少就要看模具的散热情况和设计者的“良心”了。由于功耗墙和温度墙的存在,桌面CPU在其他变量完全一致时也会表现出更强的性能,有敏锐ZOL的读者网友曾经提到过i77700K比同频i77820HK成绩更高的情况。
i75700HQ可以经受桌面级的拷机而拒不降频开了个好头 在游戏本的Q系列四核移动处理器方面,四代酷睿曾经由于功耗和温度难以克服,出现了几乎所有四核处理器默认状态全部惨痛降频的情况。其中默认高频的i74980HQ等型号尤为夸张,不锁倍频的i74930MX在非解锁状态下同样非常惨痛。 从五代酷睿开始,如此惨痛地降频情况得到了遏制。Broadwell和Skylake的移动四核处理器降频概率比较低,几乎都能坚守在四核睿频上。第七代酷睿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拉高了频率,Intel默认给出的45WTDP一般已经不足以覆盖i7的实际功耗范围,所以我们看到第七代酷睿游戏本的处理器满载频率超过半数都达不到标称值。反过来由于i57300HQ实际功耗更低一些,降频的概率也更低一些。
低电压处理器同型号不同命性能迷之表现 对于低电压处理器来说,满载睿频能够达到的概率很低,因为轻薄本就不可能散热真正“合格”,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残废。第七代酷睿i77500U在限制最松的笔记本上也很难战胜桌面300元的奔腾G4560,多数平台性能差距都非常大。 i78550UWinrar解压实时频率约稳定2.67GHz 第八代酷睿目前已经发布了低电压系列处理器,根据ZOL的相关测试,所有的KabylakeRefresh系列处理器都无法坚守默认睿频规则给出的四核满载睿频数值。以i78550U为例,不论何种厚度、何种散热规模的笔记本,37倍频的满载睿频都是不可能稳定下来的。
i78550U频率功耗满载情况考察(对数坐标系) Intel给第八代酷睿U系列四核处理器设定的15W长时间功耗限制和25瓦瞬时功耗限制很少有厂商会人为敢于突破。我们确实收到过一款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功耗墙的第八代酷睿轻薄本,其模具来自于排名前三的国际PC厂商,并未搭载独显。这款粉色轻薄本工程样机原始状态可以让i58250U的瞬时功耗突破40瓦,不作任何干预时他同样无法维持3GHz以上频率,但可以在3GHz左右稳定一段时间。这款模具的i58250UCinebenchR15成绩高达570分,干掉了我们见过的任何一款i78550U机型。但是,放开功耗导致这款散热规模一般的本本满载温度一秒上升到100度,由于温度墙的限制,他的性能也没比i78550U强多少。实践证明,第八代酷睿低电压处理器设置的功耗墙和温度墙是非常有道理的。 良莠不齐用户失落谁之过? 从上面的现象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大部分的轻薄本实际运行频率都与名义上标称的睿频规则相去甚远,以i77500U为例,我们测试的数十款机型中,其CinebenchR15最低不过260分左右,最高高达360分,差距幅度十分惊人。即使是游戏本平台,如果没有八条热管和四公斤机身,也难以在“烧烤煎炸”和“满载降频”之间获得平衡。
只能通过实测对比性能看型号判断性能可靠性一去不复返 这些林林总总的笔记本平台都是遵循Intel和AMD等上游厂商的规范制造的,上游芯片厂商会用一个一个“UpTo”的范围为厂商做出指导,只要没有突破上下限,都可以视为合理。从道义上讲,芯片设计者只是提供一揽子方案,所以同型号芯片、类似配置笔记本之间的性能差异无法追溯到他们身上去。 上游厂商说的都对下游厂商自己制造各种锁频版或者解锁版 对具体的笔记本品牌厂商的工厂工程师来说,散热规模和笔记本物理尺寸是产品方需求方定下的既定范围,为已经成型的机器写入比较“合理”的运行规范是他们对产品品质保障的责任。我们接触过的国际数一数二PC品牌工程人员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的产品之所以频率“感人”、“良心”,就是要控制返修率,实现机器的稳定运行保障。从做产品的终端来讲,他们其实无可指摘。
游戏本用户更在乎电脑游戏本设计者也从不同思路重视用户体验 从制造向上推一级,笔记本品牌持有者、向ODM、OEM代工厂提需求的产品经理们很大程度上要为此背锅。我们在实践中其实可以从侧面感受到这类人群本身很大比例并不是自己设计产品的目标人群,在设计需求中有很多异想天开、试图迎合观众表面需求的想当然成分。从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逻辑上来说,对芯片制造、笔记本设计并不了解但对表面特征特别在乎的用户,是引起这个层面问题的缘由之一。不过,认知障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本就是大工业社会的常态,我们对此也没有有效的破解之道。 曾经满街都是高性能独立显卡时下时代在进步CPUGPU宣传也文明了许多 最后,站在终端用户角度,最为具有迷惑性的是笔记本厂商的宣传部门,他们会从各个方面试图让一切都看起来非常“正常”,除了少部分重量级游戏本以外,几乎所有的官方宣传在性能层面都有一定幅度的水分,中间的细节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33
播放数:28974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笔记本桌面壁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