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商城,乐视啥时候剥离亏损的 乐视手机竟亏损近百亿

债务缠身、裁员过半,乐视手机是如何深陷泥潭的?|乐视|手机|酷派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债务缠身、裁员过半,乐视手机是如何深陷泥潭的?
来源 | 界面(ID:wowjiemian) 作者 | 乔一柯乐视危机爆发以来,乐视大厦楼前便讨债声不断。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乐视手机陆续遭到两拨供应商上门讨债,100亿债务窟窿难填,去年引爆乐视舆论危机的手机问题,如今又重新摆在了乐视面前。与此同时,乐视手机业务正在进行裁员。一名乐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手机业务的裁员将超过50%。“乐视自己可能不会再开发手机了。”江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满是遗憾。江林刚刚从乐视离职。他此前所在的部门负责乐视手机BSP系统优化,原来部门有8个人,现在走了3个——在他看来,剩下的人手已经不足以完成一款新手机的系统优化工作了。5月23日,江林办完了离职手续。走出乐视大厦后,江林发了一条朋友圈:“整整两年的风风雨雨,希望大乐视将来继续雄起。江湖再见。”作为开发乐视手机的早期员工,江林对乐视还是非常有感情的。不过在短时间内,乐视手机恐怕没有办法迅速重整旗鼓,再战江湖了。江林走后,乐视手机的裁员还在继续。5月26日,乐视致新给所有手机部门的员工开了一个关于去和留的沟通会。摆在员工面前的选择有这么几种:要么离开,要么转岗。转岗可能会被分在电视开发、乐视移动或者其他关联公司。在此之前乐视致新也曾安排过员工转岗,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合适的岗位最终选择了离开。据江林介绍,目前乐视手机的某些开发团队就只有领导还在,具体负责执行的员工已经辞职、转岗或者被裁员了。随着裁员的继续,其他手机开发部门也面临着同样的现实:剩余人手不足以支撑新手机的开发。对于一个手机公司来说,不开发新手机,几乎就失去了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的价值。此时乐视手机所面临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让同行深感头痛:欠债尚未还清,危机后再未引入投资或获得新的入股;资金链断裂彻底打破了它“硬件负利,后项服务盈利”的梦想;在众多竞争对手都在纷纷布局线下渠道的同时,负责乐视手机线下渠道的销售与服务平台正进行大裁员;手机掌舵人冯幸被曝离职;而现在,人员不断流失的乐视手机研发部门已经没有足够的人手再开发一款新手机,与此同时外援酷派又自顾不暇……乐视手机实际上面临的是生死存亡问题。而对于整个乐视生态来说,还做不做乐视手机则是取舍的问题。一场尴尬的发布会从去年危机爆发至今,乐视大厦楼下经常会出现讨要欠款的手机供应商。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1月份起,手机供应商讨债近1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手机供应商前往乐视大厦讨债,其中很多供应商已经来讨债多次。讨债者不断,暴露出乐视手机的资金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除了资金问题,乐视手机还面临着高管离职、战略地位降级、新品开发或被叫停等各种难题。而这些问题在4月11日新品发布会上集中体现了出来。这可能是乐视手机最尴尬的发布会了。4月11日,处于欠款余波中的乐视选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低调地举办了这次发布会——和线下发布会相比,线上发布会更节省成本且不太引人瞩目。即便如此,现场录制发布会的时间和地点还是不胫而走。在发布会当天,一批乐视手机的供应商跑到了电通创意广场,在发布会录制的大楼下,齐声高喊“乐视还钱”。在大楼里面,前一天刚刚被宣布成为乐视移动代CEO的阿木主持着这场发布会,阿木是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出身,缺乏手机行业的经验。这次发布会的主角是乐3 Pro双摄AI版,这款手机原定于半年前发布,但由于乐视危机爆发,这款手机被延迟到4月面世。据多家媒体报道,乐视手机原掌舵人冯幸已离职,掌管供应链的副总裁王大勇也离开了乐视。缺乏一个富有经验的高管统筹操盘,意味着手机业务很难再采取积极的进取策略,而随即让一位缺乏经验的高管接任,则表明乐视不期望手机接下来有出色表现了——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意味着,手机在乐视内部战略地位的降级。与此同时,乐视自主研发手机之路似乎也到了尽头。乐3 Pro双摄AI版是乐视发布的第10款手机,目前来看,也可能是最后一款。大量手机部门的员工被辞退或者转岗,乐视手机缺乏足够的开发员工;乐视目前难以付清供应商的全部欠款,似乎也拿不出研发一款新手机的预算。对于去年的危机,江林颇为意外。在危机爆发之前,他丝毫没有觉察出手机的资金链已经这么紧张了。江林表示,在立项和物料购买上都没有听说过关于资金紧张的消息;并且“招人也不眨眼睛,而且后面招的人也比我们工资高很多”。在危机爆发之前,乐视手机确实是一派高歌猛进、欣欣向荣的景象。乐视在不到一年内卖出了500万台手机,两年内,这个数字变成了2000万,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这是个创纪录的成绩。小米第一年的量级只在几十万台;2016年,魅族开了11场演唱会,疯狂推出了14款产品,其中有9款是高性价比的魅蓝,如此这般年销量才突破2200万。据《极客公园》报道,就在乐视危机爆发前一个月,“乐视还在青岛的联通秋季订货会上拿到了单品众筹的冠军,得到了一个超过185万台的巨大订单”。然而一个月后画风突变,此后供应商轮番赴京,数次在乐视大厦前讨债。走不通的“硬件负利”即使有再多的资金,乐视的手机业务恐怕也无力回天了。在4G网逐渐普及,换机潮逐渐褪去的大背景下,未来两年的手机销量将不再会有大幅增长。手机销量快速增长窗口期已经过去,虽然产品的性价比、迭代速度等因素仍然促使市场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起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这意味着借助运营商3G、4G更迭的势头迅速起量的乐视手机,也逐渐会失去运营商的助力。与此同时,乐视手机所倡导的“硬件负利,靠软件、服务和视频会员收费”的理念在行业里的声量在迅速减小。去年11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60造手机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是被人“带到了沟里,天天鼓吹性价比,结果卖一台亏一台”。手机厂商也在用实际行动开始向这种模式告别:2017年年初,魅蓝note5宣布涨价100元,随后小米也表示将红米4和红米4A的价格上调100元。实际上,“硬件负利,后项服务收费”的模式并非乐视首创,最先尝试该模式的是靠性价比起家的小米。“不依赖硬件利润,而是靠互联网软件服务收费”,这是多次提及的商业模式。这是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新创模式,比起单纯卖手机赚钱的一锤子买卖显得更“高级”。不过,这个模式的成功有太多前提,最基本的,在盈利之前,手机厂商要有足够多的钱抗住亏损。有足够多的钱抗住亏损才能卖出去足够多的手机,足够多的销量才能支撑着这个模式可能实现,超高销量的红米让小米基本走通了这个模式,并且把“不依赖硬件利润”进一步升级为“硬件负利”。小米凭借红米迅速收割了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三年内,红米完成了1.1亿部的销量。高销量背后的原因是低于成本的定价。据此前媒体报道,红米Note 2每卖出一部,小米就要赔200块钱。与此同时,高销量让小米后期可以作为比较领先的渠道之一从事广告或者应用分发,小米在MIUI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应用商店、主题商店、游戏中心、浏览器、视频中心和云服务等一整套完整的希望获得盈利的系统。据路透社报道,小米2015年软件服务收入达37亿元,其中26亿来自游戏业务。另外,除去这些后期可以盈利的项目,红米在一出厂就被预装好了大量软件,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却弥补了小米在硬件上的损失。红米手机基本上走通了“硬件负利”的模式,但并没有大势宣传;相反是乐视手机把这个模式更加坚定和彻底地推而广之。乐视手机以创纪录的速度实现了2000万的销量,这是它尝试“以软件、服务、视频会员盈利”的基础,不过快速畅销的前提之一就是手机的高性价比。为此,乐视手机每卖出一部就要赔100到200元。巨额的补贴让乐视手机的资金链异常紧张,直到资金链危机爆发后,乐视手机才开始尝试通过其他业务收费。去年年底,时任乐视移动CEO的冯幸表示,乐视手机此前一直没开展移动广告业务。而游戏业务此前所有的收益,也全部分给了开发者。此后,乐视开始试水移动广告,而游戏业务开始分成。这可以看做是对于贾跃亭全员信的响应。贾跃亭去年在全员信中表示,接下来乐视的业务要以盈利为中心,因此坚持负利定价的乐视手机开始尝试通过广告和游戏来获取盈利。但是对于这一新模式,2000万并不是一个足够大的销量。相比较于红米手机的1.1亿部,乐视手机短时间内望尘莫及。另外上述盈利模式的探索,虽是星星之火,但也只能为乐视移动带来微乎其微的现金流,远没有到可以弥补硬件亏损的程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鸿祎说“被带进了沟里”。“做智能硬件如果靠补贴来发展用户,成本增长了,用户却未必能相应增加,不管你卖多少会员资格都无法消化成本。”周鸿祎此后公开表示。更重要的是,手机业务并没有给乐视的视频业务带去很多会员。一名接近冯幸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冯幸曾表示手机并未给乐视带去多少视频会员,因此冯幸判断通过手机发展会员的路“甚至走不通了”——对于这个以视频为中心布局各项业务的公司来讲,可以说手机业务相对独立,并没有对乐视的整个生态模式创造太多价值。崩塌的线下渠道和自顾不暇的盟友2016年,互联网模式造手机的最大受益者小米掉出第一梯队,被代表着靠传统营销渠道起家的OPPO、vivo取代,华为旗下互联网品牌手机荣耀在国内面临着增长停滞的困境。随着其他互联网品牌崛起,电商渠道的营销优势在衰退,黑马OV(编注:OPPO、vivo)让更多的手机厂商意识到线下渠道的地位和重要性。与此同时,OV更是让很多手机厂商意识到硬件本身利润的重要性。前段时间华为总裁任正非表示,希望三年内华为手机的利润率能够赶上OPPO、vivo,并称“我们是靠商品赚钱”,没有足够多的钱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烧。并非所有手机都能走通小米的模式,手机市场的风向慢慢向以“硬件盈利”回归。在这场“负利定价”的游戏中,乐视手机付出了非常昂贵的代价。另一个坏消息是,危机爆发后,乐视手机的销量在快速下滑。一名手机行业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乐视手机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的月销量从75万跌到了29万。随着手机销量的锐减,乐视手机的线下渠道也不可避免地逐渐萎缩。去年11月,乐视危机爆发后,乐视成立了生态销售与服务平台,从电视负责人梁军和手机负责人冯幸手中接手了相关产品的销售业务。该平台承担着渠道下沉,统一销售的重任,但不久前,有媒体曝出原有的销售服务体系裁员幅度为50%,随即梁军宣布乐视电视的销售渠道全面回归乐视致新。乐视手机和电视是乐视原有的销售服务体系最主要的两类产品,致新收回电视的销售渠道,以及原有销售体系的裁员,则意味着乐视手机销售渠道的崩塌。面对增速放缓的国内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乐视手机翻盘的难度可想而知。随着OV引领的渠道下沉趋势的到来,依靠运营商获得市场的酷派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连续三次推迟发布年报之后,酷派集团终于在5月31日发布了截至日的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16年酷派的亏损高达42亿港元(约合36.60亿元人民币)。2015年酷派盈利23亿港元(约合20.04亿元人民币),然而2016年酷派由盈转亏,且大大超出了此前30亿港元(约合26.14亿元人民币)的亏损预警。与此同时,因为其一落千丈的业绩,酷派在5月中旬批量解约应届毕业生。过去两年,在其他手机厂商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时,酷派内部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酷派、乐视和奇虎360上演三角恋,最终奇虎360获得奇酷75%的股权,乐视成为酷派第一大股东。同时,奇酷和大神两个手机品牌归为奇虎360,去年年底酷派原有品牌ivvi被剥离。伴随着这些内部运作的结束,酷派原有的市场份额严重缩水。2015年,酷派手机端额出货量为3800万部,但去年年底酷派CEO刘江峰向媒体透露,2016年酷派的销量只有1500万。刘江峰感叹,用了洪荒之力,却只有一个尽力活下去的目的。此时的酷派自身难保,更无暇他顾。5月21日,贾跃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乐视手机未来的发展,贾跃亭只是总结了过去手机遭遇的资金问题,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乐视手机已经陷入了异常艰难的处境:一方面原有的模式走不通,而手机业务本身的造血能力非常有限,难以填补此前巨大的窟窿;另一方面,乐视整体上都处于对资金非常饥渴的状态,其他业务同样嗷嗷待哺,乐视很难抽出钱来支援手机业务。按照孙宏斌“该卖的卖,该合作的合作”的建议来看,或许卖掉手机业务是乐视最好的出路。但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行业,即便是乐视想卖,手机业务能幸运地找到接盘侠吗?(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江林为化名)
京东、美团点评、网易先后表态,支持顺丰,明面上看,大家攻击的...
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取代人,时代滚滚向前,无人可挡,所有迟疑踌...
在奥飞娱乐的官网,公司介绍一栏这样描述,奥飞娱乐“以发展民族...贾跃亭自己“背锅”乐视商城 3年亏了7.5亿被剥离出上市公司
摘要:3月10日晚间,乐视网(300104.SZ)发布公告,宣布其将剥离亏损的电商平台。这除了意味着乐视的线上线下渠道都归非上市公司部分所有外,也意味着剥离电商平台后乐视网的财报会更加好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赞(2)收藏(0)
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
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金盾奖)
中国旅游品牌发展论坛
金票根影迷嘉年华
Copyright 2018 华夏时报网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521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华夏时报新媒体中心
联系邮箱:NewMedia@ChinaTimes.cc乐视网放弃乐视商城控制权 左手倒右手的把戏?_网易财经
乐视网放弃乐视商城控制权 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乐视商城OUT,乐视网减少负债14亿元!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乐视系统内的资金链还在抢修......3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表示,为减少亏损对于乐视网造成的财务影响,公司决定放弃对于运营乐视商城的公司乐视电子商务的提案权、表决权。同时放弃乐视网尚未认缴的150万元注册资本对应的乐视电子商务15%的股权权利,转由乐荣控股出资认购。转让后,乐视网持有乐视电子商务15%股权,已失去对乐视电子商务的控制权,2016年12月底起乐视电子商务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这一动作,将为乐视网减少14亿元负债。2014年,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推出乐视超级电视。乐视网联合乐荣控股、乐视控股设立了乐视电视商务,为乐视超级电视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乐视商城。股权结构为:由于乐视控股将其持有的乐视电子商务40%股权所对应的所有提案权、表决权,全权委托给乐视网行使,乐视网合计享有乐视电子商务70%控制权,并且将其纳入合并表报范围。然而,乐视商城显然并不赚钱。公告称:“乐视商城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亏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公告也披露了乐视商城的财务状况。不过,即便乐视网不再并表乐视商城,和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还在继续。公告称,乐视电子商务不再纳入乐视网合并范围后,乐视电子 商务成为乐视网关联方,双方发生的交易成为关联交易,主要为智能硬件、影视会员的采购和销售。追认2016年乐视网及其合并范围内公司与乐视电子商务发生的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等关联交易金额约为6.23亿元,发生的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关联交易总额约为56.71 亿元。去年底,在反思乐视生态的问题时表示:“乐视网是乐视生态的起点,是我们的根基。”七大子生态纵深发展,非上市公司板块业务要以经营为导向,上市公司要以实现全面盈利为目标。3月8日,乐视网宣布贾跃亭转让乐视网股权交割时间延后,让市场再次感受了其资金链问题的严峻气息。
乐视网此前公告,为解决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推动乐视生态战略升级,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天津嘉睿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暨融创中国。贾跃亭表示,本次与嘉睿汇鑫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协议方式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8.61%股份(1.71亿股)取得的资金将全部投入乐视系公司,助力乐视生态各项业务发展。目前看来,乐视体系下的资金链问题仍然严峻。2月28日,亚足联、宣布,双方此前签订的关于亚冠、十二强赛等赛事的版权合作终止。据了解,亚足联与乐视体育在2015年签署的转播合同价值超过1亿美元,本次解约原因主要为尾款支付问题。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任万顺_NF52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乐视再遭供应商登门讨债 手机业务亏损去留两难_网易财经
乐视再遭供应商登门讨债 手机业务亏损去留两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乐视再遭供应商登门讨债 手机业务亏损去留两难)
网易财经7月4日讯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夫妇存款及旗下的几家公司已被冻结,数额达12.37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对此,乐视控股回应称,招行申请的资产冻结,起因是一笔业务融资贷款。针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乐视手机债务问题迟迟未解。今年以来,乐视手机深陷拖欠供应商货款等问题中,今日上午,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实地走访乐视大厦办公地点发现,仍有十余家供应商现场讨债。小供应商仍抱团上门讨债今日上午,乐视大厦一层聚集了多家乐视移动供应商上门讨债。据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了解,本次前来讨债的供应商有十余家,分别来自浙江、山东、安徽等地,他们主要为乐视手机进行店铺建设和活动推广。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在现场看到,在乐视大厦一层,十几位供应商席地而坐,现场循环播放着“乐视还钱,贾跃亭还钱”的录音。来自浙江杭州的刘先生对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表示,今天来了十九家供应商,乐视移动总共欠款3000多万,这是他们第八次来北京乐视大厦讨债,刘先生称,1月份,乐视移动与他们签了分期付款协议,承诺每次还款20%。“第一次给了钱,之后就没了下文。”4月份,乐视移动又与这些供应商重新签了协议,承诺每次还款20%或者10%,“到目前有三个月了,还没有兑现。”对于昨日传出贾跃亭夫妇存款及乐视旗下的几家公司12亿元资产被冻结的消息,刘先生对网易财经表示,“乐视欠银行金融的钱很多,所以说被人起诉都是很正常的。”据了解,乐视移动目前总共欠刘先生所在公司180多万。他们今年5月31号来到北京,在近20多天没有反馈之后,6月16日返程,6月25号又前来北京讨债。“要到钱为止。”刘先生表示。刘先生认为,“乐视应该还是会想办法弄到钱的,乐视的体系这么大,欠我们的钱(应该能还上)。”另外一位来自安徽的何先生对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表示,这次来乐视大厦讨债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从每天早上9点待到晚上7点。何先生称,之前乐视也有过承诺书,但是都没兑现。他的公司之前也是负责乐视手机的店铺建设和活动推广,目前乐视移动对其欠款200多万左右。对于供应商欠款问题的解决方案,乐视手机相关负责人对网易财经表示,目前,针对每一家供应商的欠款,公司都有推进,个体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同。楼下的(供应商)也正在谈,付款计划正常进行。业内人士:乐视手机面临两难处境乐视手机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完成了2000万销量,但从去年8月开始,乐视手机供应链的资金问题就不断被爆出。贾跃亭在前不久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去年的流动性危机,原因第一就是我们的汽车战略,汽车生态给乐视带来了非常大的资金和资源压力,第二是我们的手机业务。”他在回顾手机业务时直言:“但是其实这几个月以来,手机出货量非常低了”。但贾跃亭认为,手机所代表的小屏业务“方向是对的,并不是方向性的错误,而是策略问题。”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分析称,乐视手机的商业模式是失败的,硬件负利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但是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有多少钱也承担不了硬件负利的概念,”孙燕飚认为,乐视手机如果想健康发展下去,应当摒弃硬件负利的策略。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乐视12亿资金被冻结后,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业务将进一步收缩,甚至空壳化,乐视手机不排除将被处理或出售。
对于乐视手机或被出售的命运,孙燕飚对网易财经(微信公号:money-163)表示,乐视手机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出售的话,“对于其他品牌是个鸡肋,”孙燕飚称,乐视手机的商业价值在于品牌价值和市场渠道价值,目前市场接纳乐视是因为硬件负利,消费者看重乐视手机价格便宜,放眼现在的手机行业,大的手机厂商没有必要去收购乐视,小的手机厂商又难将“硬件负利”继续下去,难以将乐视手机做大。另一方面,“乐视手机自己做下去也很痛苦,”孙燕飚表示,乐视手机资金危机爆发半年多以来,与客户的关系搞得一塌糊涂。此外,从数据上来看,乐视手机目前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不到1%,根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5月的数据,乐视手机已经连续6个月未出现在畅销手机TOP20排行榜中。(网易财经 郭瑞超ease.com)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郭瑞超
责任编辑:任万顺_NF52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网为什么亏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