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票房100亿,电影2017年2月 大盘票房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2月票房100亿,电影大盘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春节档迷思:三大规律与三大威胁2月票房100亿,电影大盘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春节档迷思:三大规律与三大威胁非洲之角百家号作者 |达伦糕编辑 |蓝从2月15日到25日,春节期间总票房已接近85亿元,整个2月票房也几乎达到了100亿,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牛。偷票房,编剧是“亲日分子”,影片出品公司互相撕逼……就在大家亢奋地数数的同时,影片之间也开始了明争暗斗。这场在2017年年底就已开启的腥风血雨般的春节档大战,随着时间的推进,战火却从未削弱,甚至不断升级,2018年成为春节档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春节假期已经结束,2月也已经见底,如果单纯再去纠结春节档的是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笔者认为,与其回顾和感叹,倒不如去预测一下未来,明年的春节档将会怎样?几年之后的春节档又会怎样?2019的春节档排片:一个字,不变应万变春节档与其说是一场全民狂欢,倒不如说是头部公司的“分蛋糕”派对,大到中影华夏万达光线,小到一些原来做批片的公司甚至是猜不透名堂的公司,都加入了春节档影片的出品方,就连做电视剧的华策也抓住机遇出品了一部贺岁片。笔者大胆预测,2019年的春节档基本可以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出现,无非就是这些名字:《捉妖记3》?《唐人街探案3》?《西游记之XXX前传》?外加雷打不动的《熊出没》以及从这两年开始尝到甜头的战争动作片的最高标杆:《战狼3》?不知不觉,从2014年春节档票房超过10亿开始,春节档已经显现了某些规律,这样的规律在2018年得到了一个更为强烈可靠的印证,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2019年的春节档有极大可能延续这样的规律。规律1续集不怕多,只要有人看《爸爸去哪儿1》在2014年上了,2015年马上就有了《爸爸去哪儿2》,直到这个IP逐渐在官方被限制,在民间被淘汰。2014有《澳门风云》,2015就有了《澳门风云2》,直到后来《澳门风云3》的口碑实在差到没人看…更不用说《西游记》的,大闹天宫,白骨精,牛魔王,伏妖,降魔,女儿国,等等等……笔者去年曾经和做《女儿国》特效的一家公司的老板吃饭,老板说得很实在:“不用动什么脑筋,女儿国拍完了就会有红孩儿,红孩儿完了还有哪吒,哪吒完了还有盘丝洞,什么都不用多想,每年春节拍一部西游就够赚了。”《西游记》系列被不同的导演,公司拍摄,成了春节档续集效应的最大受益者,只可惜IP拥有者吴承恩无法转世,否则他老人家一年赚几个亿的版权费是没问题的。《西游记》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因为一个字“稳”,吴承恩老人家故事情节编排的巧妙,拍起来很顺;又是人尽皆知的四大名著,观众没有任何陌生感;很多情节又都是合家欢,老老少少都能看。不要小看了这一个“稳”字,春节档要的就是这个“稳”——稳赚不赔。因此,大IP的续集很适合春节档上映。前作只要算是成功的,同样的一套班底就可以稳稳地延续,故事在前作基础上稳稳地继续展开,大不了换几个角儿,换一个场景,拍出来就稳稳地赚票房。最好的例子就是《熊出没》这个系列,简直是“稳稳”派续集春节档的经典大作,不知不觉间已经连续五年进入春节档;从某种程度上,《熊出没》已经在春节档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垄断,很难想象有另外一部动画片可以赶走《熊出没》顺利抢占春节档动画合家欢的“吸金大位”。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2019年的春节档我们还将看到《熊出没》,还有《西游记》,甚至还有《捉妖记3》和《唐人街探案3》,更甚至,笔者预测,还有《战狼3》。你觉得有点烦对吗?没事,你还是会掏钱看戏的。原因我们后面再说。规律2票房越来越稳,观众越来越习惯春节档的总票房和《熊出没》一样,也是异常的“稳”,但是这种“稳”更多的是“稳定地增长”。2014年春节档票房首次突破10亿,达到14.5亿,2015年票房18.1亿,2016年达到33.8亿,2017年达到34.2亿,2018年达到57亿,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稳”的规律,不仅票房收入越来越高,而且在当年度票房中的占比也是不断升高: 2015年全年票房为440亿,春节档占4.1%;2016年全年票房457亿,春节档占6.0%;2017年全年票房559亿,春节档占6.11%,从趋势来看,今年春节档占2018年票房的比例可能会更高,大概率会超过7%。另外,近三年的春节档,就影片的“量”来说,数量和质量都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的4部影片到2018年有6部。这样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观众越来越习惯在春节假期去影院看片,这种习惯也是过去4-5年逐渐培养起来的。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各个影城的观众结构具有明显特点,家庭式购票、情侣约会,同学联谊式集体购票比例不断增多,这样的现象在二三四线城市观众群体中尤为明显。最为值得注意的一种春节档观影现象是“返乡青年的催化剂”作用,春运大潮下,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回到2-5线,据2017年微影数据显示每个人可以带动大概3-5个家乡的潜在用户观影,这种观影习惯会随着每一次的返乡大潮慢慢普及,不断沉淀;另一方面随着影院建设不断下沉,银幕数增多,这样的”返乡催化剂“在沉淀后经历爆发,终于在今年得以井喷,而且这样的厚积薄发在接下来的几年应该还将持续。规律3从一家独大到群雄纷争,春节档的竞争将会越发激烈有心人应该还记得,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春节档虽然非常热闹,但是竞争还算有限,相对温和。每年总是有那么一到两部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赢家,而其他票房未达到预期的影片,也大多识趣知趣,对于已经比平时放大数倍的观影量和票房体量感到满足。但是从2017年开始,春节档出现了一番激烈的肉搏战。内行应该还记得,当时《西游伏妖篇》上映7天拿下11.5亿元的票房夺得了春节档冠军,《功夫瑜伽》也斩获了8.7亿票房,《大闹天竺》的票房为5.7亿,《乘风破浪》4.1亿。虽然《西游》还是冠军,但是面对的是同时三部大片的追击和“抢票房”。这样的情况在之前的春节档从未发生,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档体量还不够大,影片争夺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公司倾尽全力把宣发成本提高压在一部春节档大片上;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年发生了根本扭转,类似《美人鱼》这样一家通吃的现象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重现了。2018无愧史上“最激烈春节档”,早在春节档开始前几天,业内就疯传“春节档票补限令”,即全国影院票价不低于19.9元,单部影片补贴不得超过50万张,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楚:谁都不愿意对手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高票房,谁都对自己的内容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影片能够大赚一票。除夕当天,春节档电影预售已超6亿,其中,《捉妖记2》预售为2.68亿,《唐人街探案2》预售2亿,《西游记女儿国》“超前点映”加预售达2.6亿。各部影片的宣发投入空前巨大,平均下来每部影片的宣发成本都是在1亿上下;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从春晚、卫视晚会、高铁、飞机,到深度异业营销,甚至农村的墙面……这样的预售和宣发投入导致后来票房的行情一天一个情况,几天一个逆袭,直到最后口碑逐渐沉淀,抛开各种微博上的爆料和指责,宣发和预售上动静最小的《红海行动》竟然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笔者不再去赘述和复盘2018春节档的具体情况,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春节档的蛋糕分享者越来越多,6部影片齐上阵,历年最多,100多家出品方坐阵后方,类似中影,华夏,横店,金逸,文投等公司都投资了至少两部影片,这样的群狼相争和群虎环伺证明了一点:春节档已经进入彻底的战国时代,如果未来的春节档出现更多的影片,更多的出品方,以及更多的狗血剧情,从预售,宣发,到收尾,请不要惊奇,这就是中国电影市场所有真实现象的集中体现。春节档的迷思:究竟有没有瓶颈?难道春节档会一直这样火爆下去?2019年的春节档很有可能出现更多的续集电影,包括已经续了N年的《熊出没》,刷新票房新纪录的重任也有可能由“《战狼》+春节档“这样的双重”王冠效应“来完成。当然,也有可能会有新的大片进入明年或者后年的春节档争夺,开心麻花可以出个春节档的喜剧大片,《前任4》也可以挑着春节档来个大挑战…….可是,问题来了,春节档的增长究竟有没有瓶颈?难道春节档就一直这么火爆下去,100亿?200亿?笔者认为,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清醒地认识春节档的本质,同时预测可能的威胁到春节档持续增长的瓶颈。01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中国,电影业或许是唯一一处还在被行政高度干预的大众消费市场,虽然它的很多经营环节已经完全向民营机构敞开,但它每日的交易状况仍在政府的掌握之中,至少是大方向上(至于谁偷了谁的票房之类的,其实监管部门并没有特别在意,从宏观上来说,都是些小数字)。不言而喻,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消费,那么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水平决定了娱乐消费的规模。文化产业就是因此而能成长,电影也不例外,春节档更不例外。中国目前正处于所谓的“第三次消费升级”时期,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服务业消费。电影作为大众娱乐,裹挟在整个经济大趋势中,必然会遵循一些常见的市场规律。比如市场高速增长期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往往对消费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电影并不是一个新生消费,它作为娱乐项目已经长久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近些年因为影院的新建,针对盗版的管理,以及内容审查的放宽,让观众的消费场景发生了变化,消费支出得以增加。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制约电影票房增长或者春节档票房增长的,到头来还是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物价水平;试想一下,如果电影票每张平均100元的话,三四线城市的票房一定会急剧下降,大家又都会回到每晚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免费节目或者用wifi刷朋友圈的不变轨道中。这也是为什么春节档前出现了票补限令和出品方与宣发方的各种反复,因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全年度票房,包括春节档的票房,并不是观影消费规模真实的体现,有相当一部分是商家携起手来自己导入的“水分“。02春节档的“非电影化“曾有人说过,中国电影的最大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中国电影低下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近两年看似被缓和了不少,但是没有人能够保证随着好莱坞大片的更新换代,《捉妖记》和《熊出没》们是否还有能力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三四线城市的人越来越爱看电影,春节档全家出动,但是这似乎与电影的生产水平并不相关。对于一线城市以外的人群来讲他们看电影更像是一场节日,春节档去电影院更像是去寻一下开心,而不是真正的所谓“观影兴趣“:电影院放什么就看什么,只不过要动脑子选择一个看起来更有趣。看电影本身变成了一种纯销费和纯消遣,电影本身的意义就变得不再重要。随之而来的就是危机,只要人们能够找到更多更新的消遣方式,春节档看电影的意义就不会显得这么重要。春节可以去国外旅游,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选择去国外旅游,那潜在的看春晚的人群以及去影院看春节档的人群就降低了,当然要等到三四线城市居民春节纷纷去旅游,可能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同样的,如果有越来越多国人春节有了其他娱乐方式,比如看某个火热剧集,比如打某些游戏,那么自然春节档看电影的人群都会降低。当然,春节档的火热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红利,就算有再多的人群被其他娱乐方式牵引,还是会有足够的观众去买电影票:所以春节档一大瓶颈就是档人口红利不再足以支撑春节档的基本票房需求,那个时候就会有问题了。至少现在看来,这样的问题并不严重。03人民欣赏口味的变化最后的最后,也是一个隐藏的主要因素,是中国整体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层次变化。试想一下,如果今年春节档还是上映了一部叫《澳门风云4》的电影,票房会有多少?无论宣发砸多少,档期排多少,估计会和《祖宗19代》相差无几。所谓的三四线小镇青年,说句实话,在很多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和“文盲“或者”傻瓜“的同义词相差不远,说白了就是什么片子都要看。但是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至少从2018年来看,小镇青年的口味也会提高,也正在提高,虽然很难期望他们出现全面的批判性观影思维,但也不是任何质量的电影进入春节档就能忽悠到他们。虽然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还是参差不齐,但是至少烂片放多了观众也会厌倦,也会看懂,怎么着也得生产出一些“不那么烂的烂片“来吸引消费者。春节档的瓶颈会来吗?哪一天小镇青年路过县里的影院,看着几张海报,摇摇头:“真的没什么好看的,还是老样子,走,回家吃鸡去。“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国电影的产业和市场方能真正出现质的变化,那么春节档瓶颈的到来或许将是一件好事!麻辣娱投定位于“文娱精英人士的成长助手”自媒体,专注分析创业成功人士的商业思维和实战案例。麻辣系自媒体所属的麻辣派致力于服务文娱精英群体的成长与进阶,包括麻辣媒体、麻辣社群、麻辣学院和麻辣创投。已入驻头条号、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微博等平台,敬请关注!通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非洲之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快乐分享快乐生活,请关注我们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破亿 救市大盘猛涨2倍
最强IP、最强演员阵容合力打造的年度情感巨制《从你的全世界路过》9月29日已经在全国公映,上映首日票房达7244万,截至30日中午12点累计票房破亿,带动近期低迷的电影市场大盘“破冰”,引爆电影国庆档。而在上映首日,原著/编剧张嘉佳,导演张一白携领衔主演邓超、杨洋、柳岩亮相南京主题首映礼,戏内外“陈末”和他的朋友们重聚南京,举杯欢庆话真心。
口碑爆棚票房破亿成功“破冰”救市 首日即超7000万拉动大盘猛涨2倍
9月29日是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的第一天,电影首日票房便达7244万。目前该片累计票房已破亿,为电影国庆档打响第一炮,也为近期低迷的电影市场带来一剂猛料,带动国庆档电影大盘“破冰”。
近期电影市场普遍遇冷,9月份以来新片单日票房没有一部超过6500万,近几日票房更是跌至冰点,日均票房仅有3000万。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首日票房即达到了7244万,46%的排片承包了75%的票房,将仍处于工作日的周四票房大盘带热到9600万,与周三的3000万大盘相比,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拉动整体市场猛涨2倍。截止30日中午12点,该片票房成功破亿,成为2016年国庆档首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仅票房成绩优异,影片口碑一样令人惊叹。资深影评人周黎明表示:“张一白可能是中国最擅长拍小资浪漫电影版的导演,这次《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又多了一点喜剧元素。(该片)镜头和音乐都颇讲究......”资深自媒体人“奇爱博士”点评:“张一白是内地导演里,最擅长采撷都市感的导演......和过去张一白电影不同的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起源于城市,却结束在自然中。城市的喧嚣,自然的疏离,构成了人物心境的一体两面。”影评人“电影符号学”对邓超在电影中的演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邓超饰演的陈末,一眼看上去是颓废不堪的,但是他的眼睛又时不时透露着真诚的、童稚般的内心,特别是陈末在办公室跟小容打赌的时候,虽然笑得最大声,却也令人哭得最心疼。”而已经观看过影片的观众纷纷表示会去二刷三刷,“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有感悟,这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真的没想到会被小岳岳弄哭”、“国庆档良心作品,必看之作”。
众主创齐聚全世界一日酒吧 张嘉佳携手张一白再忆南京往事
上映首日,原著/编剧张嘉佳,导演张一白携领衔主演邓超、杨洋、柳岩现身江苏广电中庭的“全世界一日酒吧”及南京各大影院与观众见面,引起极大轰动。虽然南京当天下着雨,现场依然人山人海,热情高涨。曾经以“金陵才子”闻名的张嘉佳率先登场,接连用南京话跟观众寒暄,并透露自己在这里工作过八年。”现场聊起创作《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表示陈末就是自己,书中的故事都来源于南京:“电影人物的原型都生活在这里,可能在现场、在电影院,在看着他们的人生。”看到现场的布置,张嘉佳更聊起自己的酒吧情缘:“我在南京开酒吧,好多年前第一个在1912,大概一个月倒闭了。另外一个开在上海路,是给朋友们聚会用的,每个月亏1万5,后来聚会的人比较多就扩张了,现在每个月亏3万。”对话间张嘉佳再次展现了如陈末一般重情义的一面,现场一片笑声。导演张一白聊起和张嘉佳的相识,表示也是一起喝酒认识的,接触三年一起打磨多稿剧本,终于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拍成了今天的电影。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南京取景,张一白导演坦言《摆渡人》在南京拍,而重庆和南京一样既都市又接地气,所以最后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重庆,很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和捧场。张嘉佳在一旁表示电影在重庆完成拍摄,在所有主创的努力下,呈现效果令人很满意,是这几年最好看的爱情片。
邓超“帅得一米多高” 杨洋“没遇过”制服诱惑
“陈末”的扮演者、领衔主演邓超穿着皮衣、戴着墨镜酷帅登场,一上场就开启了逗趣模式:“南京的朋友们好吗,昨天在重庆杨洋给我吃了一碗辣椒,我的眼睛中毒了。其实我也数不清来过几次江苏广电了,这是我曾经待过十几年的单位,我跟嘉佳哥一起主持了一档节目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看过吗?”随后更跑下台跟现场粉丝近距离互动,引起阵阵尖叫。戏里戏外的“陈末”二人在现场互飙南京话,一番调侃后,张嘉佳回归正经夸赞邓超“帅得一米多高”,邓超则赞张嘉佳是“南京的一张名片”。当知道电影的很多原型都在南京,邓超再次发挥调侃功力:“张嘉佳好几任女友都在这里吗?”张嘉佳笑着自曝:“幺鸡原型确实是我们广电系统里的一个女DJ。”
台下女观众瞬间大喊,争当起幺鸡。邓超立刻圆起场:“三个幺鸡行了吧,可以碰碰胡。”再次笑倒一片。在之后的影城见面会上,邓超更动情地清唱起电台情歌,一秒切换模式,化身深情的电台DJ。陈末的另两位朋友——片中的领衔主演杨洋和柳岩也在众人欢呼声中亮相。杨洋一登场,就以刚学的南京话跟观众打起招呼:“午饭还吃过啦,啊要辣油啊?”引起台下观众的热烈回应。杨洋在片中饰演陈末的表弟茅十八,是一个不修边幅但是为爱奋不顾身的理工男,在电影中和白百何饰演的女警荔枝有一段特别感人的故事。网友大胆提问杨洋真心话:“在电影中你被制服诱惑了,在现实中也喜欢吗?”杨洋一下子腼腆起来:“没有遇到过。”邓超立马给好兄弟解围:“杨洋还小,他跟我年龄一般大,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不可能回答得出来。”并将问题转抛给“两位老司机”张嘉佳和张一白。柳岩则出演陈末好兄弟猪头的女友,被问到“现实中会被猪头这样的男人打动吗”,柳岩诚恳回答:“我觉得猪头是妈妈级别会觉得最靠谱,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因为他的全世界只有他女朋友,这样的男人很难找,岳云鹏的颜值也是我喜欢的,没有问题,他也很会撒娇。”
活动现场更曝光了一段震撼的点亮外滩视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众主创现身上海的外滩大屏,以剧中造型亮相,向国庆节即将路过的万千游客民众宣告“全世界”宣言,充满浪漫的都市气息,也将万家灯火的气质传递开来,引爆电影国庆档。最后,张嘉佳现场给各位主创挑选起符合电影角色个性的酒,给导演张一白调侃地送上一杯“最娘炮”的酒,为邓超挑了一杯“最风骚”的酒,给杨洋递上了一杯“纯净又闷骚”的蓝色酒,给柳岩挑了一杯“内心火热”的酒,自己则挑了一杯热烈的红色鸡尾酒,众人举杯欢庆,再现电影中兄弟们在码头喝酒聊爱情人生的场景,现场气氛再掀高潮。“陈末和朋友们”在天台一日酒吧相拥合影,举杯欢庆电影上映。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已于9月29日登陆各大院线,正在热映中,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体会“万家灯火,悲欢离合”,一起观看这部国庆档“良心之作”!
[责任编辑: 赵碧清]得口碑者得天下,中国继续“拯救”好莱坞
口碑作用空前强大 内容崛起质量转型
业内认为,2017年电影市场的明显特点是口碑与票房双丰收,观影驱动越来越彰显聚焦效应,由于购票平台与自媒体购票端的评分与口碑优势,当同个热门档期有三到四部影片同时出现,由于观众的聚焦程度有限,自然会对排名较后的影片失去注意力。记者发现,剔除评分人数少于5000人的作品,去年有25部国产片豆瓣评分高于7分,而8分以上的超高分电影有8部,这个成绩远超2016年。
随着电影市场的成熟,观众也越来越理性,影片质量的好坏越来越直接反映到当日或次日的上座率、场均人次上,而口碑经不起推敲的影片会在短时期之内跌落(例如《机器之血》、《妖铃铃》上映时日都位居票房榜首,但次日均被其他影片反超),这样的效应使得很多新类型的、口碑高的小众影片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小众题材受关注 口碑发酵得惊喜
长久以来,纪录片、文艺片在内地电影市场都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仅票房低迷、排片占比低,受主流观众关注的程度也少。然而2017年,纪录片和艺术片的成绩令人惊喜。去年暑期档,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从首日仅1.5%的排片一路逆袭,最终这部成本仅有200万、宣发成本80万的电影成为国内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
无大明星加持、全素人出演的公路片《冈仁波齐》与《变形金刚5》同档期上映,虽为小成本文艺片但凭借口碑长线发展票房过亿,这个成绩相当亮眼。纪录片的回暖还体现在《地球:神奇的一天》(票房4547万)、《重返狼群》(3293万);文艺片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上映片单佳作频出,不仅有被盛赞为年度最佳、关注被性侵儿童和女性觉醒的《嘉年华》、还有在金马奖上斩获大奖的《不成问题的问题》(票房776万)、《八月》(票房435万),虽说票房成绩不甚理想,但都成为一段时间内的话题,观众越来越注意到这些小众影片,也越来越会为这类型的优质影片买单。
批片崛起创突破 引进江湖东南亚崛起
去年也是批片崛起的一年,好莱坞以及北美以外的欧洲、东南亚影片表现尤为抢眼。98部进口片进入内地市场,批片创纪录达到64部,合共贡献了55亿(占总票房的26%)票房成绩。从《一条狗的使命》到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从西班牙影片《看不见的客人》再到泰国电影《天才枪手》,这些高质量的非好莱坞批片开始在内地市场崭露头角,从口碑到票房到话题热度,都征服了观众。批片“爆款”比较集中,出现了例如《摔跤吧!爸爸》、《生化危机:终章》这类票房突破十亿的现象级影片,而排名前三的影片收入超过所有批片总票房收入的一半。
此前,批片的主要阵容都在好莱坞B级片以及日韩电影上,而去年的批片更是将目光放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例如西班牙烧脑悬疑作品《看不见的客人》、泰国青春电影《天才枪手》都有抢眼的表现,凭借口碑的推助,两部影片分别获得1.7亿、2.7亿票房。最值得一提的是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凭借绝佳口碑,内地票房达到近13亿,位于全年影片前十名的第7名,这个成绩甚至超过该片在印度的本土票房。不少专家预测,今年的批片竞争市场会更加激烈,俄罗斯、德国、英国等更多地区的影片都会进入内地市场,观众会有更多选择。
中国观众“拯救”好莱坞 90后成为票房主力
随着中国内地影市逐渐扩大,如今中国观众已经有能力撑起一部大片的市场,并成为这部影片的主要票仓。去年不少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票房成绩,都比在北美本土的票房要高,这并不是个别的案例,例如在北美票房遇冷的《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北美票房4489万美元;内地票房1.7亿美元)与《速度与激情8》(北美票房2.2亿美元,内地票房4亿美元),北美口碑票房皆低迷的《生化危机:终章》(北美票房2583万美元,内地票房1.6亿美元)与《变形金刚5》(北美1.3亿美元 内地2.38亿美元)。两地票房 差距悬殊巨大。这些影片在北美本土表现平庸,但获得中国观众的全力“拯救”,中国市场也越来越成为全球票房的重要增产地。聚焦于观众的群体分析,从购票人群上来说,90后(19岁到29岁)青年仍是网络购票的主力,去年的占比高达60%,而18岁以下的人群占比4%,较上年有2%的升幅,说明这些年轻人会成为未来网络购票的生力军。
2017年电影大事迹日历
1月28日 创单日票房纪录8.09亿
2月23日 大盘突破100亿
3月1日 电影产业促进法推出
4月15日 《速度与激情8》以4.87亿的成绩创造单片单日票房纪录
4月22日 规范点播影院
5月5日 大盘突破200亿
8月7日 《战狼2》突破《美人鱼》34亿票房纪录,成为国产票房最高影片
8月票房:73.7亿 单月票房历史最高
国庆档8天 26.5亿创新纪录
11月6日 分账票房达到2016年的455亿,提前了55天
11月20日 大盘突破500亿元
11月26日 电影局提出2020年目标 年票房突破700亿,银幕数超过6万块,年产影片800部,成为世界第一电影市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
Sina.cn(京ICP0000007) &2月票房冲破100亿!2018国产电影“疯了”!
文 | 庞宏波 ;来源 | 娱乐产业
如果抛开结果,没有成龙,没有张艺谋,没有周星驰的春节档究竟是“大年”还是“小年”?
从结果来看,3部单片超20亿,5部国产大片将2月票房带入了100亿的“新世界”。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背后,是国产超级大片扎堆共同左右的结果。
但是,从导演到明星,今年的春节档并无传统意义上的“大片”。更何况,从类型上来看推理喜剧《唐人街探案2》、主旋律动作片《红海行动》逆袭合家欢的《捉妖记2》和黄金IP续集《西游记女儿国》。
1月份,《芳华》14亿战罢《无问西东》7亿登场,《前任3》走势强劲,只身挑落《星球大战8》。在大片林立中,“小片”当道。2018,又该如何去定义“大小年”?
2月单月票房超100亿,2018前两个月票房已超2017的四分之一。其中,票房前五位全部为国产片,且占到了总票房的65%。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因为正常的创作周期,或许会有公司的大小年之分。但是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并不区分大小年。
国产片不分大小年的关键在于,“黑马”频变“白马”
作为一部主旋律大片,《战狼2》大爆56.82亿,尽管《空天猎》未能延续神奇,但《红海行动》超24亿票房,已经说明了优质主旋律动作片票房空间被彻底打开。
同样,《芳华》因为其文艺属性,在贺岁档前期并不被看好。但是凭借着口碑,强势逆袭。随后《无问西东》也取得了超7亿票房的“非常规”体量。
与此同时,《冈仁波齐》的意外“走红”,也可以带动《二十二》成功破亿。“黑马”的密集型爆发,让中国电影的新特征逐渐成型:市场逐步走向了口碑驱导票房的良性发展时代。
要知道,《战狼2》不仅需要面对全明星阵容的《建军大业》,也要面对重工业视效支撑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芳华》不仅要面对传闻160亿日元制作成本的《妖猫传》,还要面对成龙主演的《机器之血》,然而“黑马”顺利杀出的关键在于,牢牢掌握了口碑的命脉。
在竞争空前的2018春节档,逆袭也明显提前。《唐人街探案2》仅在第三天就顺利反超《捉妖记2》,占据IP优势的《西游记女儿国》从一开始就落后于春节口碑最佳的《红海行动》。
在市场大盘趋于稳定,数字增长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观众的观影素质在“被动”增长。有效区分优劣,让国产片得到了相对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于是,即便是在“排片倒挂”的不利局面下,也能完成强势逆袭。
从中可以看出,电影市场对于IP、体量、题材的依赖程度逐步缩小,这或许也是电影市场不再区分大小年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
传统电影人集体回归,2018“腰部”影片充足
2017年的国产片里,《战狼2》和《羞羞的铁拳》占据着票房排行榜的前两名。但如果细究一下就会发现,《战狼2》的导演吴京属于“跨界”导演,之前也有且仅有一部5亿体量的《战狼》,而《羞羞的铁拳》操盘手开心麻花属于行业“新秀”,之前仅产出了两部喜剧电影。
更为重要的是,这两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逐渐淡化着影市“新旧两派”的专业差距。而2018年,开心麻花加速电影布局的步伐,《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妈》两部电影分别定档暑期和国庆,引发影迷较高的期待。
另外,黄渤未定名的新片以及姜文的《邪不压正》都成为了2018最被看好的电影之一。可以说,弥补了口碑通病的吴京和开心麻花对于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或许是成功塑造了一个标杆,即:电影市场不再完全由传统电影人所主导。
但其实,如果单纯依靠几个“头部”案例很难拉动电影市场稳定增长。去年年末,《芳华》《前任3》宣告着老牌华谊“回春”,而陈凯歌的《妖猫传》其真实口碑显然要比其获得的电影评分要高。
2018年,张艺谋再次归来,带来武侠巨制《影》。而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提前定档暑期。这两部由华语一线导演操刀的国产大片,依然有着十足的把握。虽然明星、IP的票房号召力减弱,但两位导演过硬的专业素养是支撑电影最大的关键。
此外,2018年补足了2017年缺失的“腰部”内容。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娄烨的《兰心大剧院》、曹保平的《她杀》、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等作者电影大量井喷,而且和以往所不同的是,这些电影均有实力派演员坐镇。
这批导演,大多数出自于“学院派”,有着过硬的专业学识,过往作品也都有鲜明的个人表达。所以,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口碑印象分,再加上具备市场号召力的演技派明星参与,今年国产片在“腰部”内容上得到了明显补强。
2018已有3部20亿+,高票房常态化让口碑成票房“胜负手”
今日,2月单月票房突破了100亿,票房增速也大幅领先去年同期。在单片上,已经有3部票房超20亿的影片,且全部出自于春节档。
虽然3、4月份国产片暂时会进入到蛰伏期。但是多部大片“预定“暑期档,足矣看出今年国产片的竞争格局。
目前,暑期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开心麻花的《西虹市首富》以及姜文的《邪不压正》以及有望进驻暑期的《影》构成了目前国产片的第一阵容,且每部电影都有20亿+的票房号召力。
去年暑期档,并非“首选”的《战狼2》凭借着较高的口碑,致使票房一举突破56亿,成功跻身华语影史票房冠军。对于“领头羊”级别的国产片来说,如何保持优质口碑是最大的关键。
春节档,预售成绩最为突出的《捉妖记2》,虽然首日打下5亿票房登顶,但仅在第三天就被《唐人街探案2》反超。
但其实细看可以发现,《捉妖记2》在上座率方面表现并不差,春节档上座率均维持在40%以上。尽管电影口碑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也并没有完全崩塌。而类似情况其实在《长城》上也有出现。
顶着改变中美合拍片规则的《长城》聚集了太多的目光,虽然电影主打的视效奇观赢得了部分人的赞誉,但由于其叙事上的薄弱让其口碑陷入危机。而制作成本相当的《捉妖记2》,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
相反,《战狼2》的成功在于观众带着看动作片的心理预期,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情绪宣泄的“超值体验”;《前任3》的成功在于观众带着看喜剧的心态,看到了电影背后的“地气儿”。而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2》,其迅速的逆袭,除了炸裂式的喜剧效果,还有电影中五行八卦等传统文化的植入。
带着S级观感的观众,在得到A级体验后,得到的很可能是B级或C级的评价。而反过来,成功打出圈层营销的电影,在让核心受众得到满足后,就获得了口碑发酵充足的契机。
在高票房“常态化”的中国电影市场,大小年或许只是全年混战的一个最终结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2月电影票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