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困惑城市居民的困惑:需要者买不起 房子卖给谁

中国城市居民困惑:需要者买不起 房子卖给谁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古城地铁附近的王发祥老人和老伴,眼下正盘算着把旧房子卖掉购置一套新房,为儿子结婚做准备。但北京城一路飙升的房价让老人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房价涨点,老房子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希望房价低点,买个大点的新房。
  “卖了老房子,新家就得安在五环外面了。”王发祥说。
  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连续6个月上扬后,北京四环内的新建住宅销售均价已突破每平方米1.8万元。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儿女结婚时父母要提供房子,这往往要耗费父母一生积蓄。即便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古城地铁附近的王发祥老人和老伴,眼下正盘算着把旧房子卖掉购置一套新房,为儿子结婚做准备。但北京城一路飙升的房价让老人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房价涨点,老房子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希望房价低点,买个大点的新房。“卖了老房子,新家就得安在五环外面了。”王发祥说。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连续6个月上扬后,北京四环内的新建住宅销售均价已突破每平方米1.8万元。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儿女结婚时父母要提供房子,这往往要耗费父母一生积蓄。即便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传统逐渐松动,当孩子要买房时,很多父母还是会倾囊相助。张永清是江苏省市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车间工人,住在市郊一套老房里。也是因为儿子婚事临近,买房成为一家人的头等大事。他们看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5500元,总价为66万元。这位工作近30年的老工人算了笔账:夫妻二人毕生积蓄加上老房子转手可以筹到40万元,剩余的20多万元只能靠银行贷款。按每月还款3000元计算,如何维持生活已然成了问题,况且接下来的装修和筹办儿子婚事,还需要一大笔钱,一家人实在无力承受。不仅仅是蓝领阶层无法承受高额房价,看上去收入不低的白领们,也挣扎在“房奴”的尴尬中。在2009年7月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刘佳卉提出“如果因房价过高买不起房子,高收入白领也可能是穷人”。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的白领李同旭,用亲身经历印证了这个观点。“我们夫妻月收入共有16000元,不算低了,可当初买这套三室一厅时,还是问亲友和父母分别借了20万,才交上60万元首付。贷了120万元,每月还款9000元,这是我们承受的极限了。”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同旭告诉记者。每月收入的近60%要拿去归还房贷,积蓄和年终奖还要偿还亲朋好友,这着实让两口子苦不堪言,生活毫无质量可言。“买菜时讨价还价,不敢逛商场,也不再提出门旅游。”李同旭苦笑道,朋友聚会他尽量不去,因为回请是要花钱的,像他这样月收入近五位数的白领请不起一顿饭,说出来肯定会受到嘲笑。在房子面前,更多的年轻人无力挣扎,成为“啃老”一族。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62.27%的年轻人购房首付需父母资助,其中10.67%的购房者首付款完全由父母承担,有51.60%的人首付得到父母一定资助。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基本处于适婚年龄或刚组织小家庭,大学毕业就面临购房难题,深刻感受着“工资永远赶不上房价”的痛楚。中大恒基市场部经理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的高房价让“80后”即使靠“啃老”也难以置业。就在不久前,一位网名为“可乐事多了”的“80后”小伙因无钱购房,在网上召集1500人,每人出资100元,凑齐首付买一套房,然后通过抽奖、摇号等方式决定房子归属。此事被人们戏称为“住房彩票事件”。有专家表示,“撞大运”的想法不是一时兴起,充分透射出当前年轻一代为追求“安居”所付出的艰辛和无奈。巨大的购房压力,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让他们无法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就在不少人为了买房苦不堪言之时,一群立誓不做“房奴”的“租房族”选择了观望。“我现在是铁了心的租房不买房,房价超出了我和我父母的承受能力。我想等到明年年中或者年末看看市场行情再说。”26岁的广州小伙项韬说。2006年毕业后,项韬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年收入在广州年轻人中间属于中上水平。这个理工科出身、平常熟稔经济运行规律的大学毕业生说,中国的令他和他的同龄朋友们感到“迷茫”。“房市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纪人心里最"沉重"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我感觉中国的从我毕业的那一天起就没进过"低谷",一直在涨,而且涨幅惊人,哪怕那么的全球似乎都没有能够真正压低过房价。”他说。项韬说,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家庭的经济实力,100万是他的“购房红线”。然而,从2007年中开始,广州市中心区域的均价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20000元,使得他的“百万购房计划“一再缩水。“我毕业时,距离广州市中心稍远的地段还有70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同一地区恐怕是100万也未必能买到70平方米的房子了。”他说。就在去年底、今年初,项韬曾考虑过出手买房,那时包括广州楼市在内的全国楼市都出现了一轮下跌。然而就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还没等他找到合适的房源,楼市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让他感到无可奈何。2008年的全球,让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下滑趋势,但2009年初即出现强劲反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持平。项韬告诉记者,后自己曾忙着看房,6月以后就已经基本不看了。“这一轮上涨给我们造成的压力特别大,因为让人感觉到很难用理智去分析楼市。”“完全没有必要去追这么高的楼价了。我总觉得,我们这些最需要买房的人都买不起适合自己的房子,那这些房子最终打算卖给谁呢?”项韬说。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中國城市居民的困惑:需要者買不起 房子賣給誰 - 中國網
            
  ·  ·  ·  ·  ·  
中國城市居民的困惑:需要者買不起 房子賣給誰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劉剛曹霽陽王攀)家住北京石景山區古城地鐵附近的王發祥老人和老伴,眼下正盤算著把舊房子賣掉購置一套新房,為兒子結婚做準備。但北京城一路飆升的房價讓老人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房價漲點,老房子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希望房價低點,買個大點的新房。
“賣了老房子,新家就得安在五環外面了。”王發祥説。
最新的數據顯示,在連續6個月上揚後,北京四環內的新建住宅銷售均價已突破每平方米1.8萬元。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兒女結婚時父母要提供房子,這往往要耗費父母一生積蓄。即便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傳統逐漸鬆動,當孩子要買房時,很多父母還是會傾囊相助。
張永清是江蘇省南通市華泰紡織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車間工人,住在市郊一套老房裏。也是因為兒子婚事臨近,買房成為一家人的頭等大事。他們看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5500元,總價為66萬元。
這位工作近30年的老工人算了筆賬:夫妻二人畢生積蓄加上老房子轉手可以籌到40萬元,剩餘的20多萬元只能靠銀行貸款。按每月還款3000元計算,如何維持生活已然成了問題,況且接下來的裝修和籌辦兒子婚事,還需要一大筆錢,一家人實在無力承受。
不僅僅是藍領階層無法承受高額房價,看上去收入不低的白領們,也掙紮在“房奴”的尷尬中。
在2009年7月召開的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師劉佳卉提出“如果因房價過高買不起房子,高收入白領也可能是窮人”。
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的白領李同旭,用親身經歷印證了這個觀點。
“我們夫妻月收入共有16000元,不算低了,可當初買這套三室一廳時,還是問親友和父母分別借了20萬,才交上60萬元首付。貸了120萬元,每月還款9000元,這是我們承受的極限了。”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同旭告訴記者。
每月收入的近60%要拿去歸還房貸,積蓄和年終獎還要償還親朋好友,這著實讓兩口子苦不堪言,生活毫無品質可言。
“買菜時討價還價,不敢逛商場,也不再提出門旅遊。”李同旭苦笑道,朋友聚會他儘量不去,因為回請是要花錢的,像他這樣月收入近五位數的白領請不起一頓飯,説出來肯定會受到嘲笑。
在房子面前,更多的年輕人無力掙扎,成為“啃老”一族。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新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62.27%的年輕人購房首付需父母資助,其中10.67%的購房者首付款完全由父母承擔,有51.60%的人首付得到父母一定資助。
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80後”一代,基本處於適婚年齡或剛組織小家庭,大學畢業就面臨購房難題,深刻感受著“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價”的痛楚。中大恒基市場部經理張大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當前的高房價讓“80後”即使靠“啃老”也難以置業。
就在不久前,一位網名為“可樂事多了”的“80後”小夥因無錢購房,在網上召集1500人,每人出資100元,湊齊首付買一套房,然後通過抽獎、搖號等方式決定房子歸屬。此事被人們戲稱為“住房彩票事件”。
有專家表示,“撞大運”的想法不是一時興起,充分透射出當前年輕一代為追求“安居”所付出的艱辛和無奈。巨大的購房壓力,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他們的發展,讓他們無法合理規劃自己的未來。
就在不少人為了買房苦不堪言之時,一群立誓不做“房奴”的“租房族”選擇了觀望。
“我現在是鐵了心的租房不買房,房價超出了我和我父母的承受能力。我想等到明年年中或者年末看看市場行情再説。”26歲的廣州小夥項韜説。
2006年畢業後,項韜在一家國有大型企業工作,年收入在廣州年輕人中間屬於中上水準。這個理工科出身、平常熟稔經濟運作規律的大學畢業生説,中國的樓市令他和他的同齡朋友們感到“迷茫”。“房市已經成了我們這個年紀人心裏最"沉重"的事情。”
“毫不誇張地説,我感覺中國的樓市從我畢業的那一天起就沒進過"低谷",一直在漲,而且漲幅驚人,哪怕那麼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似乎都沒有能夠真正壓低過房價。”他説。
項韜説,根據自己的收入和家庭的經濟實力,100萬是他的“購房紅線”。然而,從2007年中開始,廣州市中心區域的樓市均價已經突破了每平方米20000元,使得他的“百萬購房計劃“一再縮水。
“我畢業時,距離廣州市中心稍遠的地段還有70萬元、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房子;現在同一地區恐怕是100萬也未必能買到70平方米的房子了。”他説。
就在去年底、今年初,項韜曾考慮過出手買房,那時包括廣州樓市在內的全國樓市都出現了一輪下跌。然而就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還沒等他找到合適的房源,樓市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上漲,讓他感到無可奈何。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讓中國房地産市場一度出現下滑趨勢,但2009年初即出現強勁反彈。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8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漲幅與上月持平。
項韜告訴記者,春節後自己曾忙著看房,6月以後就已經基本不看了。“這一輪上漲給我們造成的壓力特別大,因為讓人感覺到很難用理智去分析樓市。”
“完全沒有必要去追這麼高的樓價了。我總覺得,我們這些最需要買房的人都買不起適合自己的房子,那這些房子最終打算賣給誰呢?”項韜説。(完)(參與采寫:任沁沁 汪騁 蔡敏)
北京房價收入比已到27:1 應該全面取消非産權房
中國網訊 9月15日(星期二) 上午 11:00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做客人民網,就“談保障性住房”話題與網友線上交流。
網友:現在,因為保障性住房裏麵包括尋租、欺詐這些不規範的問題還不少,有一些專家主張取消經濟適用房,您對這種觀點是否同意?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説,提出這樣的觀點,我認為,這是對中國、對世界保障性住房制度不了解、不清楚,對民眾住房的條件狀況不太清楚。為什麼需要經濟適用房?關鍵是中國這種條件下,有許多城市的房價過高。比如北京的房價,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到了27:1。【】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鈕東昊
文明上網 登錄發帖
版權與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
京ICP證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你叫什么呢的博客:
访问人数:29884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
&&&&链接并不是链接
搜房博友(过客)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www.letgotao.com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中国城市居民困惑:需要者买不起 房子卖给谁?(转)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古城地铁附近的王发祥老人和老伴,眼下正盘算着把旧房子卖掉购置一套新房,为儿子结婚做准备。但北京城一路飙升的房价让老人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房价涨点,老房子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希望房价低点,买个大点的新房。
“卖了老房子,新家就得安在五环外面了。”王发祥说。
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连续6个月上扬后,北京四环内的新建住宅销售均价已突破每平方米1.8万元。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儿女结婚时父母要提供房子,这往往要耗费父母一生积蓄。即便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传统逐渐松动,当孩子要买房时,很多父母还是会倾囊相助。
张永清是江苏省南通市华泰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车间工人,住在市郊一套老房里。也是因为儿子婚事临近,买房成为一家人的头等大事。他们看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5500元,总价为66万元。
这位工作近30年的老工人算了笔账:夫妻二人毕生积蓄加上老房子转手可以筹到40万元,剩余的20多万元只能靠银行贷款。按每月还款3000元计算,如何维持生活已然成了问题,况且接下来的装修和筹办儿子婚事,还需要一大笔钱,一家人实在无力承受。
不仅仅是蓝领阶层无法承受高额房价,看上去收入不低的白领们,也挣扎在“房奴”的尴尬中。
在2009年7月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刘佳卉提出“如果因房价过高买不起房子,高收入白领也可能是穷人”。
阅读 (1187) | 评论 (1)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中国城市居民的困惑:需要者买不起 房子卖给谁_百度知道
中国城市居民的困惑:需要者买不起 房子卖给谁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买不起你就得贷款买,贷款了工作与否就没有自由了,确保GDP压榨体系牢牢套着你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nrs中国城市居民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