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的特点培训的内容是什么

张才斌老师告诉你如何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
我的图书馆
张才斌老师告诉你如何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
传统杨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强身健体的突出效果誉满全世界。在氏式太极拳发展传习过程中,历代拳家积累了一套系统严密的训练方法。在此,将张才斌大师讲授的杨氏太极拳传统训练方法和自己多年练习及教学当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体会结合起来作以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习杨氏太极拳系统化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学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顺架子、拆架子。通过这六个阶段的训练,可使你能较系统地掌握正宗的杨氏太极拳。在练习时要弄清楚每个阶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需要纠正哪些问题,明白自己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为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学架子(了解规律,熟练套路) 。学架子阶段是练习杨氏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先掌握简单的基本动作。这里的基本动作包括定步的身法、手法、步法、眼法、手型、步型等的基本要求,明确杨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掌握了规律,了解了风格特点,然后再开始进行整个套路的学习就容易多了。初学套路不能求快,要一招一式弄清楚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和它的攻防含义,明白每个姿势的方位、角度和比较明显的重心变换。使自己初学套路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打下基础。“学拳容易改拳难”如初学时形成不良的动作定型,以后再去纠正就难了。甚至会使你越练越不感兴趣,越练越别扭,最后使自己失去信心,直至放弃练拳。古人讲:欲速则不达。练拳和小学生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去写。初学就要将字写规矩,字的结构写好了,再去写行书、草书。所以练拳也要认认真真,一招一式地去练,不可急于求成。&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完了套路,这时就要反复地多练使套路熟练并加强记忆。然后要求动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劲,最后达到自己能较熟练、自然地将拳架演练下来,这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二、正架子(掌握要求,体现特点)。&第一个阶段一招一式将动作学完,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将动作熟练后,就可以进入正架子阶段。 正架子阶段是按照杨氏太极拳对各部位的要求、大体将整套架子进行纠正,使较明显的易出现的共性毛病得到纠正。并将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点表现出来。&正架子阶段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立身不正,耸肩翘肘,虚实不清,弯腰蹶臀等。如何解决这些易出现的共性毛病呢?这就要从放松入手。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劲,使动作协调。然后再增强腿部的支撑力。腿部的支撑力不够会导致很多毛病,如虚实不清、上下不相随、弯腰蹶臀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在容易出现的毛病之间互相都是有联系的,一个部位的不正确都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部位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及其尺度。如松肩,松到什么程度,它和含胸拔背有什么关系。每个要求都要掌握得适当。不能顾此失彼,太注意哪一个要求都会出现偏差。要掌握“度”。如放松过度就成了绵软无型,含胸过度就成了弓背。 另外,要搞清楚每个动作的重心虚实,手势变化,方向角度,上下配合等。随着腿部支撑力的增长,结合各个部位的自然放松,动作姿势的基本正确,佐以自然呼吸,时间长了,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肺活量增大,前面的毛病就会自然消除。&这一阶段,还要在老师的辅导下,渐渐将杨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表现出来,如松、圆、匀、顺等。这就完成了正架子阶段。三、捏架子(调整姿势,准确到位)。&捏架子即将整套拳的每一个定势按照杨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拿捏到位,使身体每一个部位都符合要求,并且能按要求将动作做得准确无误。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坠肘、上下相随等要求,都要对照到位,恰当适中。&这个阶段要使每个定势做到姿势舒展大方,身法中正安舒,重心及手法准确到位。也就是将每个动作精雕细琢,如机械加工一样,由毛胚到粗加工到精加工,不差毫厘。将拳论中讲的“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贯穿在各个姿势中。&整个拳架经过调整后,使动作做到舒展大方,周身相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动作圆满,气行周身,劲达四梢,上肢轻灵活,下肢松沉稳,这就完成了捏架子阶段。四、顺架子(顺随自然,突出风格) 。顺架子是将整套拳架在捏架子每招每式标准定位的基础上,把每个定势按照“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要求贯串起来。 这个阶段是将在捏架时定型的标准定势动作按照“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拳论要求将其连接起来,使每个姿势在运行当中不用调整就自然松沉到位。定势时通过松肩、沉肘、坐腕及周身放松下沉以达到气贯周身,力达梢节之效果。在连接上要做到如环无端,环环相扣,节节贯串,注意不要出现断劲,即使掌握不好,也要做到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连。 这个时期的演练风格要求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轻而不浮,沉而不僵”;符合“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之拳理,达到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精神气力功饱满团聚的境界。&通过顺架子阶段的练习,使外形与内气相结合,做到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演练时以意念引动内气,以内气催动外形,使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静开合,无不顺其自然。五、拆架子(用法明确,变化自如) 。通过以上学、正、理、顺四个阶段拳架上的练习,整套拳已达到一定水平,即练起拳来能够做到一动则周身全动,一静则全体皆静,意念一到,身、手、步皆到。内气贯注,力达梢节,每招每式掌握得恰到好处。 这时就可以进入拆架子阶段,即可以进入到太极推手的学习阶段。太极拳既然是一种“拳”,便有它的攻防与变化,有用法,也有解法。在这一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每个姿势动作拆开来进行剖析,也就是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道所以然。即要了解每个动作的意图,知道每个拳势的攻防含义和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还要知道每个用法的破解。实际上就是从技击角度去分析太极拳的实用价值,使自己对太极拳有一个更深一层的了解。进行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的训练,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这是一种对抗性的训练,在推手中互相喂劲,互相拆招,使自己能真正掌握在拆拳时所学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实战技击水平。最后能因势利导,避实击虚,随机应变地制服对方。张才斌老师是“邯郸太极七贤”之一,优秀太极拳家,邯郸市非物质遗产(太极拳)项目代表性人物,擅长太极拳、剑、刀及太极推手,教拳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邯郸市长兴太极拳培训中心常年招生,欢迎热爱太极拳的有志之士到邯郸深造、学习。有明师,有兴趣,有恒心,通过认真练习,久之则自会成功。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到了,大地回暖,气候宜人,正是学拳、练拳的好时节!祝广大拳友身体健康!
馆藏&5010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杨氏太极拳主要经过了怎样的发展_百度知道
杨氏太极拳主要经过了怎样的发展
我有更好的答案
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cffbb2fb347ec92/daaf3db406e3f1edab.jpg" />1936)修定而成为现在流行的就是杨氏太极拳大架,后由其孙杨澄甫(1883-
采纳率:1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4)(8)(490)(72)(16)(13)(16)(290)
&&&&&&&&&&&&&&&&&&
广州太极拳馆传统杨式太极拳培训中心
广州学杨式太极拳-选择传统杨式太极拳馆! 学杨式太极,就要学真传的!
这是中国最传统的杨式太极拳,跟市面上流传的各类太极拳完全不同!上课地点: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番禺南国奥林匹克花园、燕塘地铁站附近,体验嫡系真传的杨式太极教学,了解详情,请加入Q Q:,联系电话:,张师傅
【杨式太极拳传承表】
杨露禅---杨健侯---杨澄甫---崔毅士---方& 宁---张& 寅
方宁老师近九旬。1981年任合肥市武术协会委员、推手训练班高级组教练。曾被《武林》特聘为顾问。业
& & & & & & &
&伸筋拔骨与抻筋拔骨
抻筋拔骨与伸筋拔骨都是内家拳的练法,由于两个练法的技术要求不完全相同,所以说在练法上有所差别。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缩而骨节粘,筋拔而骨节开。通过伸筋拔骨能将骨架周围的韧带拉开,同时保证了筋的弹性,可以使骨架周围的血循环改善和畅通,骨架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可使椎骨周围的神经舒展不受压迫,骨架舒展灵活,为学练太极拳打下相应基础。抻筋拔骨表面上锻炼的是筋骨,实际上也能起到护养肝肾的作用。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被
1、求争力: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均有争力。前膝与后胯要有争力,同时又要有合力。
2、要注意肩部放松下来。不少人肩都不松。试力在于腰、手、腿之间发生争力:特别是两脚要有力,好像把两脚之间的—地蹬裂(意识)。肩不要想它,把它忘掉。
拳练三年嘴自闭,
前人讲得好啊!
不到随心所欲,
莫言太极拳。
一、明白拳义拳理
太极拳是怎样的一种拳术?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性质?我们可以概括为:太极拳寓太极理论于拳术之中,故称太极拳,它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内功拳术。性命双修也可称为心肾双修,心主性,肾主命;心象火,肾象水。性命双修就是要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身体内部水火既济,阴阳调和从而健康长寿的目的。
太极理论,可以说是东方哲学中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在我国,从它出现到现在的二十多个世纪中,吸引了无数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使这个理论日趋完善而严密。太极拳的创造者,也正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延伸和推广,使它和武术运动相结合;使练武者通过练习这种拳术既可以防身自卫又可以祛病延年。
王鸿先生技击拳法摘要
起手鹰捉要身平,鸡腿撑体动作灵。熊膀挑担肋骨举,身体中正神贯顶。尾闾稳劲固重心,老虎坐窝藏洞中。未曾开拳头早抱,车轮旋转一气行。《也可:未曾开拳先打顾,闭住五行往里攻,武艺相战云遮月,闭住五行永无凶》。两手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手有出入,气随呼吸,出入呼吸,中道不离。提踩随气之呼吸,来去任气之自然。手护外五官,肘护内五脏,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手摩外五行,肘摩内五行,摩经摩胫意气响连声。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由心而起,由口而落,口是洞口,丹田是虎窝,出洞入洞紧随身。出手为鹰,回手为熊,熊出洞虎离穴,捧撑掇碟。起是去,落是打,起落如水之翻浪,起落都打。顾打不分,浑元一体。拧裹钻翻,挡搓钩阻,先顾后打,起侧落坠。拧丝劲曲中求直,圈中圈柔中生刚。身如弩弓手似叶箭,卸劲开弓出手放箭。穹腰束胯,气沉丹田。沉肩不如松肩,夹肘
提高自己修为的九种方法
1、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
一、开阔眼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古人都知道,并大力推行读书。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我们本来所不知道的事物,获得更多的知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视野,也丰富了我们见识。&
夫武技一道分内外两家。外家练艺由外及内,重姿势,讲劲力。内家练艺由内而外,重养气,讲存神,意动而神发。实为殊途而同归也!
内家练艺,前虚后实,重心偏后足,前足可虚可实,或三七或二八,随意而调之,用意而不用力,
夫武技一道分内外两家。外家练艺由外虚其心,实其腹,意念与丹田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
灵动功,即世称自发动功,可见于许多功法中。五十年代有静动功,近代自发五禽戏动功,鹤翔桩动功,禅密功的双云功,以及自然中心功等。自发功其实不算是一个功法,他是一种功境,任何功法,练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自发功。打坐,念佛,打太极拳,站桩等,都有可能出现自发功。也有许多功法在追求出自发功,如上面我举例说的那些功法。鹤翔桩五节动功后面的站桩功,就是在追求出自发功。
自发动功古称“神修丹法基础功”,是一种很好的性命双修功法。三丰祖师曾对其作过详细的阐述,认为是一种由性入命,性命双修,其法甚简,其时更速,其火易调的上乘方便法门。但此功法历来对其褒贬不一,许多人由于不理解,认为是入了魔道,斥
形意拳劲法是指形意拳在实际运用中的明劲、暗劲、化劲、横劲、竖劲、蹋劲、扑劲、绝劲、裹劲、舒劲.这些劲道基本属于内家的劲道.
明劲是显形于外的劲,既是形意拳'由内着眼,从外着手'的一种功夫,也是筑基壮体、易骨示增力和整发合劲的锻炼过程.明劲在三体势中的练法是主于合而刚,在五行拳中的练法是主于整而发.在明戏的练习中,又有僵中之刚和柔中之刚两种区别,僵刚与柔刚主要的区别部位在于上肢和手.僵刚是初学形意拳者多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是因【大揭秘】杨式太极拳传统练习方法大(上) -视频 -太搞笑
【大揭秘】杨式太极拳传统练习方法大(上)
15:37:563702639
杨式太极拳练法揭秘杨氏太极拳,即世称“杨无敌”的杨露禅先生所传,有杨班侯、杨健侯、杨梦祥、杨澄甫、许禹生、吴鉴泉等等,所习亦各不同,大致分为大架子与小架子两种。余尝以此事问之澄甫先生,答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习者宜大架子,能使筋骨舒适,血气充行,搞定方位,表示功夫。到运用时,要快要便,宜小架子也。家先(提供者接:指杨少侯)现在练的,都是打人法则。”其意若曰,倘若在平稳静水之中,尚不能游泳,欲涉惊涛骇浪之江海可乎?有如习骑马,粗浅之慢步未有把握,而欲跳跃障碍物可乎?总之,吾人先从基础上练起,决无错误。第一求气血充足,然后能精神饱满。身体强健,务使架势正确,举动合法。使其有利而无弊循序而渐进,不在思想之急迫,而在学力之勤惰与方法稳妥否也。杨家风采杨梦祥(编者:即杨少侯)先生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常使冷劲、断劲,偶一交手,肌肤辄痛,所指示者,类多应用方式,其功夫确得乃祖真传,惜非常人所能学,文弱者不堪承教,无根底者,无从领悟。且性情刚烈,颇有其伯父杨班侯之遗风,同志中每兴难学之慨,故其名虽盛,其徒不多。澄甫先生(即梦祥先生之胞弟)架子开展而柔顺,手法绵软而沉重,所谓丝绵裹铁弹,柔中有刚,好太极拳者均欢迎之。但仍不愿与其推手者。每一发劲,辄被扑跌寻丈以外,为弟子者仍难领受其内劲滋味。余常问澄甫先生,教人何必如此。先生曰,不如此,无以示其劲,若随随便便,模模糊糊,尔等何必来,岂不徒耗光阴,虚靡金钱耶?民国十八年秋(1929年),杨澄甫先生为浙江国术馆教务长,余常与之推手。某次比演双按,杨老师顺势一扑,其手指并未沾着余之衣襟,而余胸中隐隐作痛移时。照常理而论,手臂尚未接着,何来疼痛之感。殆所谓拳风者耶?余询之杨老师,杨曰:内劲耳,气耳。余至今仍不解其所以然也。据田绍先先生(即田兆麟)说,当年学习时,以拳劲击杨健侯老先生之腹,老先生腹一鼓,田已跌出庭外。而老先生仍安坐椅上,手持烟筒,呼吸如常,若不知有所举动者。后与澄甫比试被击于右肋而痛于左肋者月余。凡此种种,皆为技术上不可思议之事也。然考绍先之功夫,其手法之妙、出劲之沉,实非普通太极拳师所能望其项背。余非为其宣传,凡习太极拳有历史者,莫不知田绍先为太极拳名家也。他和武汇川(年)、褚桂亭(年)、陈微明( 年)、董英杰(年)诸君,同为澄甫先生入室弟子,行道于南北者亦有年,声誉卓著,颇为社会上人士所钦仰而手法各有不同理论亦各有其是。其他私淑者可知矣。以上所说拳法,各有特长,各尽其妙,不能从同,亦不能强同,其中并无轩轾可分,在学者更不得是此而非彼。要知此种艺术,能立千年而不废,博得一般人士之信仰。其中确有不可磨灭之精义,令人莫测之妙用存焉。据以上情况,无论系何师,一家所传,一人所传,其动作多少,皆不能同,亦不必尽同。不仅太极拳如此,即弹腿一门有练十路者、有练十二路者。此为回教门之艺,尚且有两种之分。又若少林门各拳,有岳家手法,有宋太祖拳。此传彼授,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惟情论总须一致,设或理论不同,则其宗派显然有别,不得谓为同门矣。以此质之海内专家以为如何?如何学习杨氏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练拳一:练太极拳全套架势,每日学一二势,继续不断,以常人资质,约月可以学全。须经两月之改正。再加月之苦练,共计四个月,其势样姿势,即离开师傅一年,可以不致变换。若仅一月光阴,粗知大略,不经改正,则不得谓之学会。因稍有间断,其方向与动作早已走变矣。但每日仍须复习。不可间断,若每日两遍,能使纯熟,每日三遍。能增功夫,每日一遍,不过不忘而已。练拳二:学习拳架,自第一动起,至末尾止,谓之一套。其中名目百余,势势皆要紧密周到,而且要轻灵沉着,无有一势可以随便。无有一势可以丢顶。丢者离也,顶者僵也。四肢百骸从轻,从绵,从柔,轻而不可忽,绵而不可断,柔而不可疏。若注意而起僵劲,此所谓顶。便离太极门径矣,初学者切宜注意之。练拳三:练太极拳趟,其经过时间是愈长愈妙,有练一遍需40分钟以外者。练慢之后,亦需练快,有以几分钟内练完也有更快练法的。无论慢快,总以均匀为贵。谱曰:“无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初学之人练一遍。最少八至十分钟。如经过五六年后,功夫略深,即可练快,惟须势势到家。不可因快而草率。至于架势分三种:初练宜高架子,继则四平架子(眼平、手平、腿平、裆平),再则功夫日深。逐渐近于低架子矣。由高而平而低,皆从功夫上来,不可强求,否则弊病百出,无益于学者。练拳四:练架子外面注意动作务使均匀,谱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内部呼吸亦要均匀,若无事然。万勿并(编者:疑为“屏”字,有待高明释疑)气,心意不可呆滞,谱曰:“精神能提得起而无滞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也。”此外,各变劲功夫,例如本系提手上势之劲,一变而为白鹤亮翅之劲,再变而为搂膝拗步之劲。各势各气,各势各劲,由此势而变彼势,交接之后,换势换法,换法换意,由换意而换气,由换气而换劲。此中变换转动之间,与学者内部之意气运用外部之四肢伸转开合有极大关系,务须依照谱中各论,而适合之。练拳五:所谓增功夫者,即学者之气,日渐增长,不致气喘身摇,手足日渐轻灵,腿腰日渐柔顺,手掌足底日渐增厚,头部与两太阳穴日渐充满,精神充足,思虑周到,发声洪亮,耐饥耐寒,能镇定,能任劳,饮食充分,睡眠酣适等等。练拳六:修养拳技、拳法,虽皆有益,而学者,身体亦有相宜,乃有博学与选学之分别。如年富力强、环境许可者,不妨由博而约,各家门径,均可涉猎,结果则专修一门。若年事已长,且有业务关系者则选其与己相宜者习练之,易于得益也。练拳七:例如身躯肥大者可学通臂拳、摔跤等技;如身材中等而强壮者,可学搓角拳(编者:不知此系何拳,疑为“戳脚”之讹,待考)、八极拳、太祖拳,形意拳等技;如身体轻灵小巧者,可学地躺拳、猴拳、醉八仙拳等技,如年事已高、身体柔弱者,可学八卦掌、太极拳、金刚十二法等技。中国拳技繁多,今余不过举其大概而已。练拳八:专练拳架,是为运动卫身之术,修己之事也。学推手与散手,为攻避之法及练劲之术,敌人之事也。若年事已高,身有宿疾者,专练拳架,亦可祛病延年。如年力富强,环境优裕,尽可专聘名师。为升堂入室之研究。练拳九:据友人云,太极拳中各势,实兼备各家拳势,全套中有八种法,如拥捋挤按,探捌肘靠。又有八种劲如退步跨虎为开劲,提手上势为合劲,海底针为降劲,白鹤亮翅为提劲,搂膝拗步为进劲,倒撵猴为退劲,抱虎归山为右转劲,肘底看捶为左转劲。又有八种势,如十字手,少林门为平马势;搂膝拗步,少林门为攻步势;下势,少林门为仆腿势;金鸡独立,少林门为独立势;手挥琵琶,少林门为太极势;搬拦捶,少林门为坐盘势;栽捶,少林门为麒麟势;跨虎,少林门为悬脚势,共为八势。无论何种拳法,总不外此八势,故称拳师为“把势者”,实即八势之讹也。《八快歌》:“行如风,站如钉,升如猿,降如鹰,捶赛流星,眼如电,腰如蛇行脚赛钻。”传统太极拳除八法八势之外,尚有八腿,如翅、蹬、起、摆、接、套、衬、采。清末时所练者仅有四腿,如左右翅脚(即踢脚)、转身蹬脚、二起脚、摆莲脚。现在竟致仅练翅、蹬、摆三脚,其他四法更无所闻。如接者,见敌腿来时,以我之腿,接敌腿而踢之,才谓之接脚。套者,见敌腿来时,套出而踢之。若敌从左方踢来,我套在右方踢之,若敌从右方踢来,我套在左方踢之,谓之套脚。衬者以我之脚踢敌脚内侧方,如衬其内,谓之衬脚。采者,即以脚横斜而采之。用在敌来我侧方时踢之,谓之采脚。此四脚极不易练,亦不易用,须有长久单练功夫为之辅助,不然不能应用自如。后来一般教太极拳者,因不能使人人普遍学习,且年长身弱之人,实难习练,故除去之,但其应用之巧妙,踢法之齐备不可不表而出之也。踢腿要领:有“直、起、风、波”四字。直者,踢腿蹬脚,无论向前向侧,总须要直,若不挺直,不能贯彻功夫。起者,高也。踢腿蹬脚,皆要高。能高可满足企图,最小限度,也得踢过腰,练时能高,用时可以如意,风者:踢出蹬出时,央而有风声,此言其快不快无风,即不能出劲。波者,踢出之腿自腰际至脚尖。有波浪形状,表示腿劲贯到脚尖之意。有此四字,可以称踢脚要领齐备。不仅太极拳如是,无论何门何拳,基本要领,莫不如是,踢脚和踢腿不同,以脚尖、脚边、脚掌击人者,谓之踢脚蹬腿。以腿之全部打人或以腿之后跟打人者,谓之踢腿,其要领同。据此道中人云:“手如两扇门,全靠腿打人”、“八势无真假,指上便打下 ”,足见用腿之重要矣。练拳十:习练拳术,最要注意手、眼、身、法、步五大项。所谓手者,即掌、拳、肘和腕等动法;所谓眼者,即左顾右盼,或向上向下等看法;所谓身者,即肩腰胯等动法,如含胸拔背、转换等等;所谓法者,即拳术各种名势,如太极拳中各名称、红拳中各名称、花拳中各名称,各拳各路,各套各法,不胜其述,要皆拳路中打人之方法也;所谓步者,是练拳人最易疏忽而最重要之事,步为根基,快速在步,稳固亦在步,着与不着在步,巧与不巧亦在步。此道中人日:“手到脚不到,自去寻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不高”,此两句话,五种方法皆说到矣。(未完待续)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旨在传播分享,欢迎原作者联系本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关注:7614粉丝:7363文章:2804
海贼王sbs82话中,有读者向尾田询问过关于冥王雷利的年龄.而尾田除了对雷利的年龄做出了答案,连其他传说级强者的年龄都一同...322100067
海贼王中,大将是海军的最高战力.不过即使是有着大将级实力的海军,也经历过了三次的战败.下面一起去看看是哪三次白胡子VS...51383020
海贼王中美女不少,而且身材也是非常的凹凸有序,而且有些美女几乎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他们的实力和身世一直是海贼王的一个...55497087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38n..0.67d7012cVJRwoR&id= 宁波星河模玩 XINGHE_NB15980024 31782025
在&选择&系列中出镜率极高的《仍是异乡人》Mr. Miss 刘恋Kawa《出云南记》.相当抓耳的一张专辑,云南民歌和雷鬼的有机结合...30369078
最近一个段子很火.有人问:为什么在上海月入三万,依然会感到很焦虑?下面有人评论:不要说你月入三万,我月入十万,也很焦虑...50695072
品/牌/故/事-13 -近日,C&line的母公司LVMH发出官方消息,C&line的下一任创意总监人选敲定Hedi Slimane.随着Slimane的上任,C&...68367019 公告通知请各位亲要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审视美图,我们只传播艺术.保证内容合法,健康,请个位亲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没一幅...768127030 奔跑吧!兄弟&各就各位,预备&&跑!&随着一声令下,雪地里排好队的村民们从起跑线上犹如脱缰之马向前冲去&&近日,米东区...87471059
为您定制个性化内容
随时发现和创建新内容
太搞笑网与千万笑友们一起分享最新最热...
今日最热◆本周最热◆本月最热◆
3471阅读|1文章
570阅读|1文章
6305阅读|1文章
1830阅读|1文章
243阅读|2文章
5251阅读|1文章
猜猜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太极拳深圳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