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福耀集团员工待遇出货产品审核是做什么的 待遇怎么样 累不累 是不是也要到车间搬玻璃?

(l'm the belle)
(八道仙人)
(风逸道人)
第三方登录:福耀在美国:美国工人究竟怎么看待中国老板曹德旺|曹德旺|福耀玻璃|张青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特写】福耀在美国:美国工人究竟怎么看待中国老板曹德旺
  界面新闻 李媚玲
曹德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媚玲发自纽约、俄亥俄州莫瑞恩市
  7月下旬一个闷热的午后,车子行驶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通往莫瑞恩市的路上,车窗外是俄亥俄蔓延无尽的大草甸子和茂密的树丛,车内的爵士乐缓缓流淌着。司机David伸出三根手指,在我面前晃了晃,“福耀给工人的时薪比当地平均工资的13美元还多3美元,所以当地人都想在那里找一份工作。”他说。
  中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耀)在美国的工厂距离代顿机场约15分钟车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单体工厂,面积18万平方米,整个厂区占地面积675亩。自2014年1月以来,尽管福耀投入了2亿美元对通用汽车的这座废弃工厂进行改造,驱车驶入厂区,仍然能感受到这个美国上世纪20年代汽车制造厂锈迹斑斑的荒凉气息,部分未完成改造的厂区仍然悬挂着旧厂的名字:莫瑞恩汽车组装厂。
  福耀显然是当地的一家明星企业。几乎遇见的每一个当地人都有个朋友或者亲戚在福耀工作或者工作过。
  福耀已经在莫瑞恩雇佣了2000名美国员工,超出了和莫瑞恩以及俄亥俄政府当时约定的1500名。据福耀董事长曹德旺向美国当地媒体透露,福耀仍将继续雇佣当地员工至3000人。这对于人口只有6000余人的莫瑞恩市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就业来源。
  “3美元是什么概念?按每个工人每周工作40个小时算,每周就可以多赚120美金。”David说。每个工人每个月可以多赚480美金。按照莫瑞恩当地的消费水平,每月不到800美金就可以在市区租一套非常舒适的2居室。“但是现在人们对去福耀工作开始打怵了。”David说,“福耀要求他们像中国工人一样紧张工作,快速完成工作任务。”David边说边伸出右手,像弹钢琴一样在空中快速弹动手指。
福耀美国工厂外的停车场 李媚玲摄
  福耀的厂区门口是一片巨大的停车场。在工厂门口对着停车场的玻璃吸烟休息室内,换班的工人们在进入工厂之前和下班之后通常在这里吸烟、交流、休息和等车。进出厂区的美国工人们不停地笑着向我打招呼,秀他们口音浓重的中文:你好!你好吗!谢谢!再见!
  美国当地时间7月19日,刚下班的美国年轻员工Jake(化名)坐在长椅上休息,他穿着单宁牛仔裤,头上卡着透明的工作防护眼镜,脖子上挂着工作牌,淡金色的短发,一侧的脸颊和手臂上布满青色的数字和十字架图案的纹身。在工厂门口,包括Jake在内部分美国员工和我分享了他们在福耀找到的强烈归属感。
  Jake之前在莫瑞恩的一家造纸厂工作。“我再也不想回到那里去了,我非常喜欢在这家中国公司工作。”他说,在这里付的更多,但工作环境也比之前的造纸厂安全卫生。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员工还是选择了离开。“嘿,兄弟,我要回快餐店工作了,那里至少有工会的保障。”Jake的一位同事离开的时候和他打招呼说。
福耀美国工厂里的吸烟室 李媚玲摄
  这让Jake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加入工会呢?”他说。在我们身后的这家工厂内部,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到底要不要加入工会?
  据美国汽车工会UAW在当地的主管Rich Rankin介绍,福耀玻璃的起步工资只有每小时10美元左右,但在工会的推动下,今年4月,福耀把所有在职美国员工的小时工资涨了2美元左右。
  很多美国员工入职前听说,在福耀工作三个月后小时工资会再涨2美金。当他们发现工资没有上涨时感到生气和失望,所以希望组建工会去谈判。“他们对薪水的预期太不现实了。”Jake说,自己的祖母在一家美国当地工厂工作了十几年了,时薪16美元,这些年轻人一入职就期待拿这么多,这不合理。
福耀美国工厂新建办公楼 李媚玲摄
  按照传统,美国很多工厂或者雇主都会加入工会。在劳资产生矛盾时候会通过工会去沟通,很多美国员工在没有工会时会觉得不安全,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不,不,不。”7月20日,莫瑞恩当地市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在他的办公室摇着头对我说:“这是个过时的传统了,UAW的影响力已经远远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大了。”今天加入工会的企业比之前要少很多,即使在俄亥俄也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加入工会。来当地建厂的日本公司和其他中国公司也并非全部加入工会。
  Jake忧心忡忡地看着身后大批参加培训的新入职员工走出工厂。随着新员工们的加入,Jake听到工厂里越来越多的人在开始讨论加入工会的事情。
  Jake并不希望福耀加入工会。工会保护那些懒惰或者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这对福耀不利。福耀是一家新工厂,还在投资的前期,还没有赚钱,Jake不希望工会拖垮这家公司。
  “我根本不想再去谈更高的工资,我现在拿到的工资已经比当地平均工资高了。相反,我希望这家公司能持续发展,让我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保持这份又好又稳定的工作。”Jake说。
  在福耀工作的2年里,Jake和两位中国员工比较熟,他们是明(音)和老王。明不太会讲英语,但他是一位技术主管,他同时教几位美国员工,主要靠打手势来交流。“天啊!这个人简直是个混蛋(Asshole)!不是吗?”Jake听到其他美国员工向他抱怨明的态度粗鲁。“但是我能理解,同样一项工作内容,要重复教好多次,美国人还是学不会,谁的态度都难免有些急躁。”Jake说。
  不少离职员工在网上抱怨福耀的企业文化:“他们的政策简直每天一变,让人无所适从……嘴上说这是个大家庭,但实际上对待员工像垃圾。远离福耀。”
  “公司好多内部政治,我只是去人力资源要求换班,就惹来好多麻烦……”“这是一个最差的工作的地方,很多中国员工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他们没理由就解雇员工。”
  “福耀的企业文化很差,从中国来的技术人员非常没礼貌,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霸道的人……”
  “他们解雇美国管理层就是为了给中国管理层让位置,而中国管理层根本不给美国员工任何机会。如果你不是中国人在公司根本没有提升的可能,我希望这个糟糕的地方赶紧加入工会。”
  “我老公之前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薪酬和保险遇到好多麻烦,打电话过去问人力资源,居然有一半的时间没人接电话……还有沟通上的问题,承诺给你的福利从来不会兑现等等,这家公司还有好多提升的空间。”
  但在Jake眼里,中国员工又聪明又勤快,学得快做得快,而有些美国员工却学的很慢,无法达到工作要求,并完成自己的工作。为此,公司设置了5个点的考核评分体系,主管会根据工作质量和效率来评分。但对于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美国员工,福耀的管理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想因此引起劳资矛盾或者解雇员工。
福耀美国工厂厂房 李媚玲摄
  这让Jake觉得有些不舒服。拿一样的工资,有人在拖工,自己却总是按时完成工作。
  几名中国员工印证了这个情况。几年前,当中国技术人员刚到厂里的时候指导美国员工时,能感觉到对方不舒服的眼神。“你一个中国人,跑到人家国家对着人家指指点点,他们肯定不舒服”,从中国福耀总部福清工厂调来的技术人员张青说。但当美国工人看到中国员工居然在一个小时里干完了一天的活儿,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来。
  “太难教了。”张青说,有些美国员工乐意学,有些就不愿意学,教了几遍还是摇摇头说学不会。“这种情况下,会避免和他们直接冲突,只是客气地让主管领走,再给他们安排别的活儿。”张青说。
  中外员工的工资体系也不一样。美国员工按小时领工资,而中国员工仍然拿着在中国每月几千人民币的工资,外加每天50美金的餐食补助,整体比美国员工薪资水平偏低。
  但中国员工干活又多又快。
福耀美国工厂办公楼大厅 李媚玲摄
  张青每隔几个月会出差来莫瑞恩的厂里待几个月,“通常外国工人搞不定的活儿,中国员工会在周末加班补回来”,他说,“我们就是来收拾烂摊子的。”
  “工作节奏完全不一样。”另一位从天津调来的中国员工说,中国工人喜欢一鼓作气把活做完,而美国人工作节奏比较松散,聊个天啊,喝个下午茶啊,刷个Facebook啊,打个电话啊之类的。但公司一般也不会立刻开人,之前开除的员工是因为旷工太严重,根本不来上班。
  但福耀仍然会继续雇佣更多美国员工。
  据莫瑞恩市政府当时参与福耀工厂收购谈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透露,根据双方约定,曹德旺承诺雇佣至少1500名美国员工,而莫瑞恩市政府承诺从第三年开始,也就是今年11月开始,每年支付20万美元补偿金给福耀,五年至少补偿100万-180万美元,雇佣员工越多补偿额越高。俄亥俄州政府则承诺,达到雇佣美国当地员工1500人以上,五年内至少补偿1300万-1500万美元给福耀。同样雇佣人数越多,补偿金额越高。
  “如果雇佣人数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或者更高,莫瑞恩市和俄亥俄州政府的补贴加起来可达到2500万美元。”该负责人说。
  此外,莫瑞恩市政府还免去了15年的福耀新建办公楼等设施的产权税,该政策让福耀截至目前受益至少800万美元。这两项优惠政策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000万美元。曹德旺此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也印证了这个数字:“我买这个厂房花了1500万美元,改造用了1500万美元,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我3000多万美元,所以我购买厂房基本上没花钱。”曹说。
  2013年,福耀在美国的几个州同时寻找一个80英亩以上的投资项目,曹德旺同时接触了五个州:俄亥俄、阿拉巴马、田纳西、肯塔基、乔治亚和密西根。最终,俄亥俄州政府说:“嗨,我们有一个通用汽车汽车废弃的巨大工厂,有上百英亩,你要不要来看看?”
  “曹是一位谈判高手。”该负责人回忆说。虽然曹德旺不会讲英语,但他在谈判时最先意识到雇佣当地员工能带来巨大潜在利益的人。他此前做了很多调查工作,在做决定的时候,非常果断迅速。“非常有远见,敢于冒险。”该负责人说,曹德旺预见到了在美国建厂将会满足北美市场。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美国建厂,这里的生产成本包括运输成本等更低,俄亥俄当地也有更多需要工作的人。
  曹德旺非常看重风水。让莫瑞恩市政府感到放心的是,曹一走进通用汽车的废弃工厂就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他的感觉对了,觉得风水非常好。”该负责人说,所以这项投资很快敲定了。
  除了上述经济补偿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位于代顿的辛克莱尔社区大学还帮助福耀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美国员工的薪酬体系,以及培训入职的新员工等,这项无偿援助的价值也不菲。此外,福耀的邻居,一家日本企业Dmax也帮助福耀熟悉和建立美国员工的福利薪酬体系。
  福耀不仅是莫瑞恩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近年来美国获得的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能获得的优惠力度自然不同。
  福耀目前已经投入至少700百万美金来引进机器、设备及生产玻璃的原材料等,建立了至少24条生产线,但并没有全部投入生产。
  对于莫瑞恩市政府来说,福耀所雇佣的这2000名美国工人,为当地政府贡献了收入2.5%的个人所得税,这对于维护和投入当地年久失修的公共设施方面意义重大。此外,这2000名工人对莫瑞恩以及代顿经济的贡献也非常显著的,比如餐饮等行业。
  “当2009年通用汽车离开的时候,当地政府损失了50%的税收来源,这让我们近年来的处境非常艰难。通用汽车当时雇佣了4200名员工。”该负责人说。
  对福耀来说,莫瑞恩的工厂显然离其美国的供应商及客户的距离更近,运输成本也更低。福耀玻璃早在1995年就进军美国市场,
  福耀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近4亿美元,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卡特彼勒等美国知名车企的供应商。2014年7月,福耀成立福耀美国伊利诺伊有限公司,收购世界汽车玻璃巨头PPG公司旗下芒山(Mt.Zion)工厂,包括土地、厂房、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设备等。此外,福耀集团在美国密歇根州有附件装配工厂以及产品设计中心,并在多个州设立了销售部门。
  今年71岁的曹德旺每一两个月就会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来一次俄亥俄的工厂,今年比去年来得更勤。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一位中国员工指着停在福耀玻璃红色的办公楼前一辆黑色的轿车,对界面新闻记者说,这是董事长的车。前一天,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为中方召集人的首届中美企业家峰会,在华盛顿落幕。曹德旺参加了该峰会。
  此前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福耀因为生产环境的安全问题以及管理漏洞遭到前员工起诉。曹德旺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些媒体的报道“不实”,而且指责对方并没有来工厂采访过自己的高管。
  “这是个巨大的上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涉及上千名外籍员工,福耀需要时间去学习和克服文化差异的问题。”莫瑞恩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工厂里的安全标识,包括紧急情况下工厂如何离开,如果有设备损坏了,用什么程序去维修,而不是直接跳进来维修,这些在美国都是有完备的国家标准和流程的,与中国不同,这些都需要学习的过程。“福耀非常善于学习,当被告知这个安全标准需要如何执行的时候,他们就很快做出了调整。”他说。
  按照计划,福耀会在近几年内持续对该工厂进行投资,全部投产后,美国每四辆汽车就会有一辆配有福耀生产的玻璃。福耀计划在五年之内将这家工厂完全交给美国人来管理,但厂内的美国员工仍然担心厂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管。“你觉得会吗?你觉得这家中国工厂能持续多久?”Jake担心地问我。
  “福耀是个非常成功的项目,欢迎更多中国公司来莫瑞恩投资!”莫瑞恩市政府向中国的投资者伸出了橄榄枝。“我们这里有很多闲置的空间,可以用来投资制造业,同时俄亥俄的生活成本也非常低,你的钱在这里可以做很多事。”这位负责人说。
  此前,曹德旺曾对媒体称,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但制造业的税负比中国低一半左右。美国的能源也比中国便宜,比如天然气的价格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据美国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称,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未来生产成本会比中国更低。
  (文中Jake,张青为化名)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环球企业家】福耀玻璃:把握与巨头抗衡的空隙_福耀动态_新闻资讯_福耀集团
Fuyao news
【环球企业家】福耀玻璃:把握与巨头抗衡的空隙
环球企业家 记者:焦晶
凌晨5点半,曹德旺准时达到高尔夫球场。初春的福建福州市尚未天亮,他摸黑熟练地放球、挥杆,偶尔借助一下手电筒。经历过18年的创业之后,曹德旺将这一交际意义极强的运动当成纯粹的体育锻炼,借此保持奋斗不息的精神。
此时,距离球场60公里的福耀玻璃生产车间依然灯火通明。总部大院里,长长的横幅随风作响&&&全面满足人类对玻璃的需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这看上去颇像句空话,但曹德旺对此却无比认真。他的认真,让我联想到现在还横亘在福建省316国道宏路段上空的一句话&&&我们正在为中国汽车玻璃供应商树立典范&,这句当时也让人觉得像是空话的话,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创立于1987年的福耀玻璃,已经坐上世界玻璃行业第六把金交椅,在过去的18年里,福耀陆续打入了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成为国际玻璃市场中不可小觑的力量。在日本以及北美的维修市场,福耀甚至占据了20%的份额。每年,从中国海关出口的国内玻璃中,60%以上出自福耀。
而在国内市场,实行报价投标制以前,福耀就是标准,&我报200,别的厂家就自动降到180.&曹德旺颇为骄傲地说。福耀还为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雪铁龙等8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定点配套,占据了汽车玻璃OEM一半的比重。
最让曹德旺高兴的大约是2005年。4月上旬,福耀集团的户头上收到了美国海关返还的300万美元反倾销税款。历时4年的福耀对美汽车玻璃反倾销诉讼案,以福耀的胜诉告终,这同时意味着,福耀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出口美国无须缴纳反倾销税的汽车玻璃企业。下半年,更是福耀收获的好年景;6个月中,福耀在国际OEM市场中了5个标。这一年,福耀在国际上的销售额占到了集团总销售额的35%,国际市场贡献的利润,也是1/3强。
对于一个起源于乡镇小厂的中国玻璃制造企业,一切在十几年前都不可想象。早年间,曹德旺第一次带领技术工人前往美国,&随身带的玻璃样品都不敢拿出来,最后直接扔到垃圾箱里。&福耀福清事业部五厂副厂长李晓东对《环球企业家》感叹说。
出口曾遭滑铁卢
福耀开拓国际市场之心,早已有之。
90年代初,曹德旺瞄上了加拿大的售后服务市场,第一次把福耀的玻璃送到了异国他乡。在此前的几年里,大量走私汽车进入中国,为主打汽车维修市场的福耀带来了好时光,福耀在几年间迅速窜红,成为国内玻璃行业的翘楚。同时也给福耀带来了困难,因为全国一下子上了100多家汽车玻璃厂,这一市场迅速衰退,生意不好做,曹德旺多数时间忧心忡忡。向国际市场拓展,几乎成为不二的选择。
但此次进军加拿大并没使福耀真正打开国际突破口&&因为质量不合格,玻璃在服务公司就被卡住,遭遇投诉,全部被退回。因此导致的赔偿金额高达六、七十万美元。对当时的福耀来讲,这是个相当庞大的数目。
遭遇此次下马威,痛定思痛的曹德旺下定决心做&能够满足轿车工业需要&的玻璃工厂,并花费重金引进先进设备&&可以根据设计参数自动成型的一台钢化炉 &&那是当时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新工厂的建设,也全面向国际接轨,整个工厂的布局、设计、工艺基本都引自芬兰,全部投资达6000万美元。
1995年,福耀&武装到了牙齿&。中国的轿车,那时还都是试制,福耀给他们提供样片,进行开发。在国内,福耀当时主要在做配件市场,已经占据了维修市场 60&70%的份额。但仅仅针对国内市场,设备费用损失太大,用国外市场需求来补充国内市场的所需不足是个不错选择。很快,福耀再次起程,试图批量向国外出口,这次的目的地是美国。
因为有了之前的教训,这次似乎顺风顺水,福耀玻璃这次真的走出国门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号试投产,次年3月开始整批玻璃出口,到1996年年中时一个月就可以出口到5万片&,福耀玻璃副总裁白照华回忆说,&虽然现在我们每个月可以出口几十万片了,但当时那个数字是非常惊人,而且在美国也没出现任何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事实上,在这之后的3年里,美国的业务一直是曹德旺的心病。因为这3年,福耀在美国连年亏损。那时候福耀打算在美国搞一个大的物流中心,因此设立了一个仓库,作为分销中心,玻璃从中国起程运到美国后,到达这个中心,再重新包装,分别运往美国各地。
&我一块玻璃在美国可以卖五六十美元,而我们生产成本又这么低,即使加上运费等开支,也仍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应该会亏。&曹德旺百思不得其解。
曹德旺最后在美国请了顾问公司,针对这个问题做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出在分销,建议改分销为直销,把在中国生产的玻璃直接卖给美国的批发商。因为要在美国做物流,必须在每个州都设一个仓库,福耀当时的投资还远远不够,而到达美国之后的重新包装也花费巨大。
1998年,福耀果断关闭美国仓库,虽然要亏四五百万美金。但随后,直销的优势展露无疑,仅仅在1999年的半年时间里,福耀在美国补上了前3年的窟窿,开始蒸蒸日上。
&当初打算在美国设立仓库搞分销,确实没想到费用会那么多。&曹德旺回忆说。
直到今天,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的福耀依然秉承着直销的模式,所有海外国家无一设厂。面对&不在海外设厂就不是跨国公司&的质疑,曹德旺不以为然,他始终认为,在发达国家不宜建厂,这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手段。
&福耀现在就是跨国公司,不在海外设厂也并不会影响我跨国企业的将来。但以后可能会考虑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像印度、东欧等其它国家建厂。&曹德旺说。
尝到出口高利润的甜头后,最早并没有清晰国际化部署的福耀,开始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深入。同时,福耀把国内的维修市场慢慢让渡出去,现在,在国内维修市场,福耀只占到30%左右的份额。
与巨头的&婚变&
但是,直销并不是独家秘诀,福耀何以在国际上立足?作为国际玻璃市场的后起之秀,福耀的战术是灵活出击。在汽车玻璃市场,分为配件和配套两大领域,前者主要满足维修市场,特点是量少种类繁多,顾客的汽车玻璃破裂或损伤后来更换,车型各异但很难集中;后者是给汽车生产企业直接供货,需成批量供应,品种一般比较单一。
国际玻璃巨头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市场上占有很强的先发优势,因此,他们中的多数,集中于玻璃市场的至高点&&配套领域。
这给福耀带来了与巨头抗衡的空隙。
迄今为止,福耀能生产的玻璃品种多达2万多种,其技术和设备对配件配套两个市场都能适应。与国际巨头相比,在配套市场,福耀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是新秀,但也因此拥有了&新&所带来的种种有利因素;在配件市场,福耀运用整个生产线布局的灵活性,既可以轻松地满足小批量、多种类的供应需求,有的设备每天都要更换很多不同的产品,又可满足大批量供货的要求。只要客户要,福耀从不挑肥拣瘦。
&2005年,我们的主要品种大概比2004年又增加了40%多的产能,到今年底,能很顺利地将产能扩大1倍。&白照华说。这是福耀有别于国际巨头的另一个特点:早做准备,伺机而动。&我们的产能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做扩充,参照市场,但会稍微超前于市场。&
1996 年,福耀福清事业部中甚至有个工厂投产后几年都没什么事做,那是完全按照OEM需求设计的,拥有100万辆汽车的产能,需要接大批量的定单。曹德旺不急,此后的几年中,福耀就用另外的工厂来养这个近乎闲置的工厂。但在随后到来的&汽车井喷&中,这个曾经大爷式的工厂生产爆炉,&如果到那时候才投资,根本来不及,&白照华说,&国外是先研究市场,由此再投设备什么的,那样太晚了。&
不过,在国际市场上小试牛刀后,曹德旺开始琢磨的还是怎样像在国内一样,把福耀塑造成国际品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必须具有生产原片玻璃的能力。此前福耀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汽车玻璃事业,准确地说,只是汽车玻璃的后加工程序,这对福耀是个不小的制约,如果无法生产原片玻璃,就无法进入汽车设计行业的最高层&&参与新车型的设计。
2000年,福耀开始着手对生产原片玻璃的策划,2003年底,项目终于获批。
在此期间,福耀玻璃的美国热销终于激怒了美国同行,包括世界第五大汽车玻璃生产企业PPG在内的3家企业挑头向福耀提起反倾销诉讼。但2004年,福耀的原片玻璃生产线&&浮法线投入安装,却令众人大吃一惊。3条浮法生产线中的两条,正是采用了PPG的技术。这是21世纪全世界最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全部使用石油煅烧,它们的上马意味着,从此,各种各样的玻璃福耀都可以生产出来。
成功地化敌为友后,浮法项目的投产果然给福耀带来了新突破。&当初,我做汽车玻璃做得不错,但没有玻璃原片,所以汽车厂怕耽误他们,不敢下单。浮法玻璃投产以后,他们也就放心了。&曹德旺说。
在多年的与国际汽车生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福耀也在逐步地摸索国际准则,并灵活应变。
早在1994年,曹德旺曾牵头与世界玻璃巨头法国圣戈班集团合资。曹德旺的本意,是想借此学习国外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将市场拓展海外。但圣戈班却只想借福耀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双方的战略分歧,3年后,曹德旺以4000万美元买回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联姻宣告终结。
&同行业的企业都值得我们学习,&回忆往昔,曹德旺如此评论,&但别人的模式不可以复制。&企业一大就政治化了,在与圣戈班的合作中,曹德旺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这样的大企业非常官僚,合作很难。&正因为如此,现在,福耀在有些技术不能靠自己实现的时候,会出钱向别的企业买,但管理方面的事则通通免谈。
多年的国际贸易给了福耀一个额外收获,那就是更加熟悉了国际商业的游戏规则。&他不会听你讲很多客观理由,他们跟你讲要买这个东西,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有几个批点就是几个批点,达不到你就要给我滚回去。&曹德旺诙谐地说,&因为停电,交货时间晚一天,&对不起,我的钱不是买你停电的客观,是买你的产品。&&
白照华对此感受更深。进入国际OEM市场,光从体系上就要摸索许久。与不同国家的汽车企业的磨合,更是件颇为费功夫的差事。 &比如玻璃的光学性能,国际通用的测试标准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灯光下用仪器进行检验,中国也沿用这一方式。但韩国人和日本人则不行,他们非要把玻璃搬到外面,在太阳的光线下来检测。&
&西方企业通常看标准,关心你是否通过了ISO9002认证之类,但日本人不一样,他最注重的是你有没有你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标准来保证你的程序,相当注重细节。&
不过,一旦得到认同,合作总是发展很快。韩国现代、起亚、大众、别克。福耀如今之所以敢在国际上大踏步,也是因为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先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引进&洋高管&两度受挫
春节过后,福耀将全国各地的管理人员召回福清,召开了管理会议,其中的要点,是提高生产效率、抓质量以及培训。对内功的修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福清事业部的五厂里,曾经的奥迪配套生产线也被转移到长春,为的是要把生产线搬到厂家门口,便于服务且及时反馈消息。原有的大巴玻璃生产线也已经移到别的厂区,与另外一条大巴玻璃生产线汇合。新加了两条高速运转炉,全部集中做轿车玻璃,为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
一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两个车间合并成一个,连车间主任都能节省一个。&而在人员的运用上,用高中生就足够的岗位,绝对不用大学生,不浪费人才。在更细的生产程序中,也大有潜力可挖。&程序上做一下改动,调整出最合理的速度,比如以前一天转12圈,现在品种构造做调整后,可以转14圈,多转一圈就是多出20片玻璃。&林晓东说。
从物流上,福耀还和供应商协商,以前一般由后者组织运输,成本较高,现在福耀自己来组织运输,成本中降低的部分双方分享,皆大欢喜。
在生产基地的布局上,福耀也呈现出清晰的图景。现在,福耀在福建福清、吉林双辽、内蒙通辽、重庆万盛等地均建立了现代化的浮法玻璃生产基地;还分别在福清、长春、重庆、上海建立了汽车玻璃生产基地。在福建以及东北,还分别加上了离线和在线的镀膜设备,人们对玻璃的不同需求:隔热、隐私、防噪音、视野宽都是靠不同镀膜来实现。目前,这两个设备都在调试中,年底就会出产品。
2004年,福耀开始建设研究所,主要是对产品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今年还准备还建设1个基础材料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共同形成福耀玻璃研究院。
但是,目前看来,与国际巨头相比,福耀的短板还有不少。文化的积淀、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及物流都是福耀高管们感觉弱势之处。 而长期以来,福耀一直深受物流制约,任何厂家都要求快速,到欧洲等国家去,因为中国的包装不适应对方生产,中间还要有一个转换。在福耀和很多汽车厂的谈判中,都因为这个原因而放慢速度,因此而导致合作无法开展的也有很多。
为解决这一难题,福耀正打算在欧洲、北美和日本各建1个比较大的物流服务中心,现在欧洲方面已经开始招人,日本的则已初具规模,美国方面也即将开始,可期待的是,今年6月,基本架子会全部搭好。
Copyright (C)
fuyaogrou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耀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