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上瘾怎么办会得哪些病

第04.05版:潍坊新闻·关注
潍坊新闻·关注
不玩手机就难受,你也如此上瘾么
本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超半数市民出门忘带手机会选择立刻回家去取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在网上流传很广。近日,记者对334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除了接打电话的最基本功能,市民使用手机最频繁的是用来交友聊天,不少人存在依赖手机的情形,遇到没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等情况会焦虑不安。专家认为,手机依赖症主要源于信息焦虑,如果依赖过度,就易产生心理疾病,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记者调查公共场所,大多数人是“低头族”  记者走访城区部分公共场所看到,市民低头玩手机消磨时间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市民甚至在走路时都低头捧着手机。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里,上百名市民坐在椅子上等着就诊。记者粗略数了数,有一半的市民坐在椅子上低头玩手机。一位身穿条纹衣服的中年男子,怀里抱着孩子,拿着手机玩得特别入神,有几次孩子差点从怀里掉下来,他依旧玩得起劲。这名中年男子四周坐了三四位市民,手里都在玩着手机。  在潍坊市公路客运总站候车厅,坐在椅子上等车的旅客并不是特别多,但大多数人都在玩手机。有一位年轻男子捧着手机,盯着屏幕嘿嘿直乐。该男子跟记者说,等车太无聊,就用手机看会儿电影。放眼望去,候车大厅里靠墙的长椅上三三两两地坐着一些候车的旅客,几乎全都捧着手机玩。  在潍坊火车站前的广场上,绝大多数市民同样离不开手机作伴。记者看到,有一位拖着行李箱刚从车站里走出来的市民,在走路的过程中还不忘低头玩手机,差点撞到另外一名行人的身上。  记者来到奎文区万达广场,在一楼休息区的一排椅子上坐了十几位市民,无一例外全都低着头玩手机。每天玩手机5小时以上者近五成  近日,记者对334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每天玩手机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达到160人,占总人数调查的47.90%,其中每天玩手机达8个小时以上的为66人,占总人数的19.76%。  调查结果还显示,306人在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使用手机频率最高的占总人数的九成以上,而在上班或上课时间使用手机频率最高的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不少人在工作或上课的过程中也频频使用手机。  有226人表示即便和朋友在一起,也会忍不住频频查看手机,占到总人数的67.66%。接受调查的市民陆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和朋友在一起是聊天、说话,而现在则是刷朋友圈或拍照晒图,不玩手机就感觉浑身难受。根据调查显示,如果和朋友聚会时朋友一直低头玩手机,35.33%的市民会选择自己也玩。只有16人会选择制止朋友玩手机,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主要用手机聊天交友刷朋友圈  在关于手机主要用途的调查中,打电话、发短信、聊天交友、关心社会新闻成为市民手机的主要用途。其中主要用手机聊天交友的人数达188人,占到总人数的56.29%,成为仅次于打电话、发短信的第二大用途。  在接受调查的市民张玉看来,现在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多是在工作或有急事时,而用微信、QQ等交友聊天才是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主因。  “以前和朋友维持关系多是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现在则主要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这种形式下和朋友交流很方便,既能打字又能语音,而且比打电话、发短信实惠,更主要的是这样交友聊天很放松,避免了电话聊天中冷场的尴尬局面。”张玉说,自己现在还单身,平时一个人没事干,和朋友聊天或者刷朋友圈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朋友圈先浏览一遍。  仅次于聊天交友用途的是关心社会新闻,在调查中市民表示,现在各种微信公众号盛行,网媒、纸媒等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每天通过微信推送各种信息,而且经常以各种奇异标题吸引人的注意力,让一些社会新闻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原来那种看新闻联播、查阅报纸或登录专门的新闻网站看新闻的模式。  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聊天交友、关心社会新闻这些主要用途外,拍照、看电子书或听音乐、看视频、网购、玩游戏等也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手机用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满足着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超半数被访者忘带手机会回家取  在手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今天,很多市民不怕出门忘带钱包,却怕出门忘带手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出门后发现自己忘带手机,176位市民会选择立刻回家拿,占到总人数的52.69%,忘带什么也不能忘带手机成为这部分市民的心声。认为自己能够坚持到下班(或放学)后再回去拿的只有86人,不足总人数的30%。  调查显示,210位市民表示没带手机或者手机因停机、关机等原因不能用时,会感到焦虑不安,总感觉身边少了些什么,有52位市民表示这种情况下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只有30人表示无所谓,没有什么感觉。同时,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208人表示忍受不了一天不使用手机的生活,有78位市民表示能坚持1天-2天不使用手机,能坚持2天以上不用手机的则只有48人,仅占总人数的14.37%。  “现在最怕出门没带手机了,无聊的时候不能和朋友调侃,遇到好玩的东西不能拍照,感觉格外孤单。”接受问卷调查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沉浸在手机娱乐中时感觉很开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没有手机陪伴时的孤单。  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128人表示自己因为沉迷手机网络的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单压抑。人物故事  只顾看手机发生了追尾  潍城区鸢都新城小区的王岩是个不折不扣的“低头族”,他最爱用手机看电子书。  王岩说,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会儿书,起床后上厕所的时候还要带着手机。  王岩告诉记者,他平时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喜欢随手玩一会儿手机,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再扔掉手机继续开车。有一天早上上班时,他驾车行驶到北宫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眼看着排队等信号灯的汽车如长龙一般,他放心地看起了手机,直到后面的车辆摁起了喇叭,才赶紧把手机扔到一旁,起步就往前窜,结果不慎跟前面的车来了次亲密接触,发生了追尾事故。追尾他负全责,赔了对方500元钱,幸好没发生伤亡,事后想起来依旧后怕不已,这才把开车看手机的毛病给改掉了。夫妻俩玩手机冷落孩子  说起玩手机,50岁的吴女士一肚子苦水,自己的小孙女今年5岁了,到现在还粘着她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说爸爸妈妈不陪她玩。吴女士说,除了喂奶的那段时间,儿子和儿媳对孩子还算上心,自从孩子断奶后,两人的注意力便不再在孩子身上。每天下班回家后,一人抱着一块手机在沙发上一躺便开始玩,陪孩子的时间不足十分钟。  “今年夏天,儿子儿媳和我都在家里,孙女想下楼玩,她就让我陪她下去。”吴女士说,她问孙女爸爸妈妈都在家,为什么不跟他们下楼玩,孙女一句“爸爸妈妈忙着玩手机不会陪她玩”的回答让吴女士心酸不已。  “不知道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魔力,让他们这么着迷,玩手机变得比陪孩子还重要。玩手机一玩几个小时不腻,陪自己孩子玩不足十分钟便没了耐心。”吴女士无奈地说。玩到头疼还是忍不住  家住高新区祥瑞世家小区的李艳告诉记者,她就是一个“低头族”,吃饭的时候玩,坐公交车的时候玩,走路的时候也玩,感觉没有手机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李艳和男朋友是异地恋,半年才能见一次,下班后虽然也可以和同事一起玩,但她还是感觉有些孤单,手机便成了最好的玩伴。“在家里通过微信和朋友聊天是我消磨时间最好的方式。”李艳说,刷刷朋友圈,和几个朋友瞎侃一番,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其实玩一上午手机也很累,到了中午,会隐隐地感觉到头疼,告诉自己不能再玩了,却控制不住。”李艳说,手机就像一种无形的毒药,能让她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和孤单,但也让她在现实生活中备感孤单。造成影响  对眼睛大脑等伤害大  在城区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的董先生,今年26岁,前几天经体检得知有些疾病已开始侵入他的身体,而罪魁祸首居然是手机。  董先生说,体检时,医生告诉他眼睛充血比较厉害,且屈光不正,他平时晚上熄灯后会看手机,医生说如果长时间躺着玩手机,会因为血液大量流向眼睛而诱发结膜血管轻度充血,甚至导致结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性病变和多种眼部疾病。  做腹部彩超时,医生问董先生是否经常觉得肚胀且排便不畅,董先生闻言连忙点头。听说他经常在上厕所时玩手机,一蹲就是很长时间后,医生表示,上厕所玩手机会延长排便时间,造成肛门充血,长时间会导致直肠静脉曲张淤血,诱发痔疮。  据了解,长时间玩手机对大脑的伤害也不小,可能造成神经衰弱、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经常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椎不适,导致脖子僵硬、活动受限,还可能因长时间压迫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专家分析  依赖症源于信息焦虑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大家之所以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主要原因是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通信、交往和娱乐工具。其次,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手机依赖症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的高压力下产生的“信息焦虑”,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摆在面前,人们很容易会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担心错过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产生了焦虑心理。  潍坊天源心理研究所所长张艳青表示,随着海量信息的出现,大家都想知道跟自己相关的信息变化,从而利于自己快速做出反应。大家都害怕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抛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而手机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搜索,从而短暂地平息焦虑心理,造成了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张艳青说,不可否认手机的出现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如果不知节制地玩手机不但会使身体出现问题,对心理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长期独自一个人玩手机,也会让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逐渐被手机奴役,哪怕面对面跟朋友坐在一起,也不知该如何交流。    A4-A5版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早花 赵春晖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手机上瘾党的救星 杜绝手机上瘾APP及产品盘点
离开手机一个小时,你会感到焦虑吗?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人的回答:是。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手机上瘾者&,即每天开启应用程序超过60次的用户数年涨幅高达123%。
有病就要治。科技行业从业者们开始尝试用各种app或新奇实物设计来解决现代人的手机上瘾症。以下就是杜绝手机上瘾的产品盘点,祝福大家早日摆脱智能手机的束缚,&抬起头&感受生活的自由与美好。
我要当学霸:玩手机就要接受惩罚
当手机占据图书馆时光,想静心读书都难。使用这个应用,你可以选择&彪悍&&温柔&&坚持&三种学习模式,设置学习时长。在彪悍模式下,学习时长未结束时你去玩其他应用的话,屏幕会显示诸如&不好好学习,一辈子单身&等的提醒或警告,然后直接跳回这款学霸应用;而如果你点击&放弃&,则需要接受惩罚。惩罚一是听各种神曲,即使手机设为静音状态,也会耳边大振,且不易关掉,在精神上折磨你。惩罚二则是根据用户登录所使用的社交帐号,在朋友圈等自动发布状态,求吐槽求鄙视。
Tock:比比谁能更长时间不用社交媒体
这是美国雪城大学的两个大学生创建的反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Facebook等社交帐号登录应用,在app中创建一个游戏,设置启动时间、位置以及时间限制,然后跟你的朋友们比一比谁能持续更长时间不使用社交媒体。赢的人可以获得积分,而输的人则会失去积分。这款app的团队正尝试与当地的酒吧和饭店合作,用户有望通过获得的积分得到优惠券。据称,今年夏天这款app就能在App Store下载了。
Disconnect:临床催眠治疗师帮你摆脱手机上瘾
睡前丢掉你的手机,打开这款app,选择模式并点击&play&后,你将听到一段临床催眠治疗师安德鲁&约翰逊为你提供的一段30分钟的音频。安德鲁&约翰逊曾经推出的自助CD和MP3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在世界各地获得对应激症状、成瘾和习惯性不良行为的控制。据说实验中,使用该款app而摆脱手机上瘾的成功率高达95%,使用三个星期后,大多数青少年对手机、游戏机、社交工具的依赖消散。
Moment:能记录你手机使用时长的应用
这是一款能够记录你手机使用时长的应用程序,有手动和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下,你需要自行开启和关闭记录程序,查看使用时长。而在自动模式下,Moment会隐藏在后台,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每日使用手机的最长时限,当你使用手机要超过这个时限时,它就会自动提醒你。
Dinner time:让孩子吃饭时不玩手机的应用
患上瘾症的不只有成年人,不少儿童也是电子产品依赖症的重度患者。4岁宝宝没有iPad不睡觉,手机游戏成孩子暑期玩伴&&这款应用可以帮助家长让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它可以设置吃饭、睡觉和休息时间。设定后,被控制设备只会显示主屏幕,且无法运行除了闹钟之外的所有应用,而激活休息模式,被控制设备则会一直保持锁闭状态,直到家长手动停止。孩子们可以看到一个倒计时钟,知道还剩多少时间能够再次访问他们的设备。应用的付费版本还引入了应用程序拦截,实时监控,查看使用历史等功能。
TimeAway:帮孩子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应用
这款应用的功能跟Dinner time类似,不同的是你可以使用它跟踪你的孩子在谷歌地图的位置,并且支持多达六个孩子的设备,而Dinner time的免费版本只能连接最多两个,而付费版本多达五个。这款应用的设计者正在设计下一款针对成年人的防上瘾应用&BeAway&。据说BeAway用户可以设置使用手机的时间,如果超过了使用时长,用户必须支付5元到一些慈善组织。
Screen Time:控制孩子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长
这款应用帮助你控制孩子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长。首先,设定使用时长,然后你可以将iPad或iPhone给孩子使用。当设定的时间到了,你的孩子将收到&Screen Time is up!&的通知,并且将无法使用设备。此时,孩子不得不将设备归还给你,直到你输入正确的密码,设备才能正常使用。
Napkin Table:&强迫&你扔掉手机的餐桌
台湾的一个大学生设计了这个新奇的桌子,帮助解决&低头病&。使用这台餐桌时,两个人必须面对面地把背带套在脖子上,打开悬浮在两人中间的桌板,拨动下方的开关锁定。接下来两人就能同时在在餐桌上享用食物和饮料了。中国人向来讲究饭桌上的哲学,吃饭是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不要被手机剥夺了这一面对面交流的美好。
Social Media Guard:让你根本无法看手机的&狗项圈&
这款产品出现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广告上,戴上它,你根本无法看手机,只能和周围的伙伴聊天了。不过,这其实只是宠物用的项圈,可口可乐在恶搞中营销,也提醒人们放下手机,抬起头,与周围的人一起分享真实世界的生活。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褚福普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newhua.com(编辑: zhangx )
您可以使用“← | →”键快速翻页,或者进入模式!
事件进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gbus_tag:tuijian name="c1" count="6" source="tgbus" channel="网游" imgwidth="63" imgheight="63" type="news"}
{/tgbus_tag:tuijian}
热门新闻排行本周本月&&(337)&&(0)&&(0)&&(12394)&&(11041)&&(10747)&&(6900)&&(5213)&&(3905)&&(3449)-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广东小伙长时间玩手机患上脑萎缩 情绪低落喜怒无常
来源:作者:
医生表示,这种没有节制地玩手机,加上又是在晚上最应该让大脑休息的时候,是造成他脑萎缩的重要原因。对此医生建议,使用手机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科学要有度,睡觉前尽量的不要玩手机。
  说到脑萎缩,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然而在广东有一位20岁的小伙子也患上了这种病。可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呢?
  2016年1月初,20岁的在校大学生小梁来到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他说自己失眠已经有了1个多月了,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情绪低落,经常无端发脾气。
  医生初步诊断可能是晚上该睡觉时玩手机,加上学习压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导致,便开了些帮助改善睡眠的药,但是小梁吃了两个月并未见效,医院就利用仪器给小梁做了检查。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有脑萎缩症状,往往这种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才会有的。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黄叙浩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玩手机会上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