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剑灵现在新人还能玩吗进来能玩下去吗

本人电商小白一枚,从业3年,base在上海。一直在派代上看帖子已经持续两年多了,两年以来保持着几乎每贴必看的态度持续着。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心态向各位前辈学习,但是最近看到派代的帖子几乎都千篇一律的在讲各种技巧,这让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圈子是否有些浮躁,或者说,就像我写的标题一样,我就想问一下各位,这样做电商你们累不累?
【本末倒置,缺乏大局观及思考】
这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一个话题,现在电商给我的感觉用本末倒置来形容再为恰当不过(当然,可能也和我自身所在的环境有关)。不管是在派代还是在电商公司,我看到最为明显的4类问题如下,大家请各自对号入座。
流量运营思路,流量为王。这类人目前比比皆是,还停留在过去的电商:产品少,消费者选择较少只能被迫购买。这类人认为有流量就行,流量越多越好。所以也一直在追求直通车技术、搜索技术,什么1分钱卡首屏、黑搜、蛇形曲线多维度搜索。过分追求技术,你也不能说他不跟上时代,恩,本末倒置来形容是没啥毛病的。这样的你肯定很累吧!
过分依赖平台,可以理解为寄生虫也可以理解为同样的是流量思维。天天想着怎么样能多一个聚划算,怎么样能上活动会场,怎么样能基于平台获取更多的流量。恩,万一平台那天不给你流量你咋办??你的流量入口和变现能力在哪里
过于消耗品牌/IP/网红,我们都知道品牌/IP/网红都自带流量,而且都有相当不错的转化。但是一直停留于基于这些影响力卖货是否自身创造的价值过低了?是否可以基于这么好的基础,去做更多的布局,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及影响力呢
没有品牌的大多都在打价格战,好像是不靠价格完全没法做下去的感觉,市场这样长期恶性竞争下去,吃亏的首先是卖家自己。我给个建议,我们是否能找出那些消费者关心的但是我们没有用的卖点来卖货呢?又或者我们是否可以基于消费者需求,对产品进行2.0/3.0的升级换代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呢?
人云亦云,跟风随大流。这是我最反感的一点,连电商的本质都没有搞清楚,一点自己的思维逻辑没有真的太恐怖。从16年的直播、17年的内容营销、数据银行数据工厂等的火热,让很多人一直在随大流。我想问的是,做这些的生意一定都好了吗?没有做这些的生意一定不好吗?都不见得。这些只是工具
只是工具 只是工具,工具本身没有任何任何的额外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你如何制定策略,然后才是工具的配合使用,说不定你的套路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工具。就像直通车一样,只是一个引流工具,它最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数据反馈及流量引入,最不能做的就是转化。在这里多说了一嘴,为我们家直通车正名了。
【本人认知下的4点建议】
由于认知和经验有限,既然发表了意见,我就抛砖引玉多说几句。以下4点是我目前认为挺重要的几点,做好这几点,可能大家的生意会有明显的改善。废话不多说,干货如下:
以用户思维来运营店铺,摒弃流量思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不凸显商业价值、解决人群需求是非常难进行销售的。你的客户到底在乎什么?你和竞争对手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买你?你的产品是否直接有效的解决了客户的痛点?你是否提升了产品的外围外延,比如:物流速度、包装体验等等。就像关键词最大的价值是了解客户需求一样,换位思考,把所有能够看到的点吃透,那生意应该不会那么难
没有什么比产品定位更重要的了。大家都知道搜索一直在变,从销量为王到千人千面到人群标签到现在降低关键词的文本相关性权重,提升人群个性化推荐权重。流量越发讲究精准,这也是淘宝一直以来提升平台效率和解决消费者需求的根本利益。搜索流量被切割的非常厉害。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是想多流量通吃那真是太异想天开了。只有把产品定位定位得最细最精准,这才是目前的电商之道。举个案例吧,我有个朋友是做汽车用品的,他的店铺只针对XX品牌XX车型XX配置XX年份的来做,全淘系该品牌型号的车可能一个月就卖500台,但是他的月销都是在100万以上,流量也几乎垄断。反而那些说宝马奥迪奔驰通用的卖家,销售越发降低。如果你做过产品定位,那一定明白我在表达什么。
说到表达,我觉得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点。在电商销售中消费者只能通过虚拟的平台、通过图文来了解产品。大多情况下,首图第一眼的眼缘直接判定了你的生死,做的好点击率高且自带转化率。所以如何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你的对手都在表达什么?你对手SKU售卖形式如何?消费者关注是什么?如何差异性的表达出你的产品?做好这些就是图片和文案的优化了,我的认知是一张好的图敌得过千言万语。我配图我瘦和我写文案我瘦,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人永远是视觉动物。同时在表达的技巧上,我的建议是和你的关键词引流入口对应统一,最后在能够表达和控制的地方进行全方位表达。需要注意的是:淘宝已经非常完善了,搜索流量的文本相关性降低,提升了非文本相关性的抓取和流量推送。表达做的好,流量获取的能力会更强
有关变现方式和渠道,我想说的是淘宝不是唯一的变现渠道。我一直在尝试的是是否可以把淘宝店铺的客户转移到微信变现,通过我对自己的定位及表达,带给客户额外的附加价值和提升客户粘性,并且通过产品或其他服务来持续变现。又或者开设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互相引流。总之目的就是榨取客户的剩余价值,提高客单价和复购。在这举个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几乎是不会淘宝运营,在14年开了店铺之后,每天的店铺流量只有50左右,但是店铺的日销却一直在5K以上。一个好的产品和体验所产出的复购和复利真的非常非常可观。
最后,求大家轻虐。电商之路和职业生涯还在持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锻炼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用的观点和案例。我是阿文,一个每天持续刻意练习的阿文。
派友回复(64)
3月9日 21:19
讲的很有道理,搜索流量的文本相关性降低,提升了非文本相关性的抓取和流量推送。这段话不知道怎么理解
3月9日 21:20
不错,写的非常有深度,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多交流,期待下次发帖
3月10日 13:00
扯淡一样一样的。
3月10日 13:44
首先,这不是浮躁,只是行业更加细分化了,现在运营更多讲求术有专攻。只是你身处的层次不同,思考的事情不一样而已。假设一家年销上亿的店铺给你,其他部门配置完整,运营全靠你一个人,当你试着全盘控制时,你会发现方向和操作无法同时进行。
3月10日 13:47
纸上谈兵很厉害,实操才知是马谡。
3月10日 13:57
部分赞同 ,用户思维和产品定位这两点非常赞同,但是直通车的技术也不能缺少,这两方面配合在一起来做电商,是更全面的策略
3月10日 13:57
虽说不上什么特别的干货,但是也没必要说。你可以扯淡试试,我洗耳恭听
我已阅读并同意
施工中,敬请期待....3被浏览5,369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cwow还能不能玩下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