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指纹解锁究竟应该怎么设计

多款手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评测 | 2016年上半年的智能手机选购建议_什么值得买
手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体验的一些感受,附2016年上半年的智能手机选购
前言:自从iPhone 5S引入了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后,这一功能才逐步的被各大品牌所采用。到了2016年上半年过去了,采用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的智能手机也多了许多。针对接触过的智能手机在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上的体验做了一次归纳的总结,将结合自身的体验分享给诸位值友。这是iPhone系列的经典设计Home键,在iPhone 5S上苹果正式引入了前置指纹识别功能;也给许多模仿的各大智能手机品牌们带了一个示范作用这也是目前国内手机品牌们都热衷采用的一种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设计——圆腰形的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列举了市场上占据比较主流的智能手机品牌在前置指纹识别键上的建树:乐视: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360: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魅族: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三星: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Apple: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ZTE中兴:均为后置置指纹识别键Nubia: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酷派(ivvi):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荣耀):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小米:除小米5外,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OPPO:R9系列、A59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一加:一加2、一加3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Vivo:除新出的Vivo X7以外,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HTC:HTC ONE A9、HTC 10等新机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金立:新出的机型均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旧的机型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Lenovo):乐檬千元机均为后置指纹识别键,ZUK和Lenovo高端机为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主流的各大品牌对于指纹识别均是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或者是后置指纹识别键,当然也有SONY、努比亚采用侧面按键的指纹识别机型【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触摸方案分类】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方案分类主要是触摸按压式指纹识别、触摸滑动式指纹识别、触摸感应式指纹识别三种类型,由于滑动式指纹识别仅有三星S5采用效果不佳国内未有品牌采用这一方案。【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触摸常见设计分类】前置指纹识别Home键触摸常见设计分类主要是圆腰Home前置感应式指纹识、圆腰Home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圆角矩形Home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圆形Home前置按压式指纹识别四种类型【圆腰Home前置感应式指纹识】一加OnePlus 3骁龙820 +&5.5英寸FHD&AMOLED +&6GB RAM +&64GB ROM (UFS 2.0)+&Android 6.0.1(H2OS 氢OS)+ DSAH闪存 +&800万像素(前置)+ 1600万像素(后置)+&3000电池容量(mAh)+&USB Type-C + DASH 闪充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99)
喜地商城 甄选进口好物套装
HIPLAY智能篮球运动套装(篮球手环+便携式得分器)
锤子科技 坚果3 智能手机
【轻众测】iWALK爱沃可 SBS100C秘书长 移动电源
JumpPower蹦堡 儿童秋千护网室内外蹦蹦床
松下nanoeX智能WiFi旗舰壁挂式空调AE13KM1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轻众测】须眉 SH-A161 电吹风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282评论113
赞366评论277
赞312评论105
赞669评论263
赞641评论506
赞664评论299
赞943评论370
赞321评论11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1,071被浏览1,049,266分享邀请回答15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智能手机侧边也可指纹识别 简化设计降低成本
智能手机越做越薄,越做越大,对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驱动技术不断向前演进。
  智能手机越做越薄,越做越大,对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驱动技术不断向前演进。苹果指纹识别技术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众多手机厂商的效仿,由于专利限制,有些厂商将指纹识别技术放在了手机背面。美国人机界面解决方案供应商Synaptics推出了全新解决方案,使得触控指纹传感器小到仅为4mm x 10mm,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侧边式指纹识别。  智能手机侧边也可指纹识别  据了解目前主流指纹识别技术有三大类:第一类三星采用的正面Home键滑动式技术,Synaptics为其提供的解决方案;第二类背面按压式方案,比如华为Mate7;还有就是苹果的正面Home按压式方案,美国收购的传感器厂商AuthenTec提供技术方案。  在巴展期间,Synaptics发布了全新触控指纹传感器&&Natural ID。与传统的滑动传感器不同,Synaptics Natural ID指纹触控传感器通过单次触控而不是滑动实现指纹识别,简化了用户体验,为锁定设备以及使用零售、银行、社交媒体门户等在线服务提供了更加简便、更加安全的途径。  &Synaptics的侧边指纹识别可以更精准、更薄、更方便。三星在巴展上发布的全新的旗舰手机就强调了指纹识别的重要性。&Synaptics总裁兼CEO Rick Bergman向记者表示。  三星在巴展上发布的Galaxy S6和S6 Edge,配备了全新的指纹传感器,也是这两款手机最酷炫的地方,新旗舰不再需要用手指滑过Home按键,只要将手指放在按键上就能实现指纹扫描功能。  &侧边指纹识别首先是很薄,这样意味着手机厂商可以向更薄的手机发起挑战;另外,侧边指纹识别避免了正面或后面需要对屏幕挖个洞的需求,降低了整个屏幕设计成本;再者,侧边指纹识别直接可以利用启动按钮,更方便快捷。&Rick Bergman认为。  据了解,除了全新的触控指纹传感器,Synaptics还推出了全球首款触控和集成解决方案&&TDDI。Synaptics将触摸控制器和显示驱动器整合在一个芯片中,减少了组件数量,简化了设计。&目前,该项技术只有Synaptics可以提供,中兴通讯最新整合方案就采用了该项技术。& Rick Bergman告诉记者。  将推&中国化解决方案&  全球有超过11亿台设备采用了Synaptics交互界面,中国的联想、华为、中兴、小米、HTC、OPPO等手机厂商均已采用了Synaptics的解决方案。但在国内市场却很少看到Synaptics的宣传。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Synaptics相对低调。&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为此,我们将推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Rick Bergman向记者表示,&中国的手机厂商中低端产品都是采用国外高端产品的技术,因此我们需要在同等价位上,向中国提供更好的技术。&  据悉,Synaptics公司内部一直有个市场策略计划:&中国第一&,该项目由Rick Bergman亲自监督,可见其重视程度。另外,Synaptics很多核心技术研发也都放在了中国,近期还招募了100多个工程师做支持。  在具体业务战略上,Synaptics表示要扩大中国团队,全面提升研发、销售、客户支持和市场推广能力;同时,布局中国全产业链,跟中国主流OEM设备厂商、ODM设计厂商,以及传感器与显示模块等伙伴建立全面密切的战略合作;还要实时响应中国市场的创新需求,随时考虑针对中国客户的需求开发产品。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光电工程显示屏制程工程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指纹识别放在手机后面是超级脑残的设计?
虽说指纹识别不是苹果独创的,但是iPhone带入后,确实让它加速在智能手机中的普及了,所以大家看到越来越多的手机上出现这个功能。
对于配备指纹识别的手机,其怎么安放是个问题,如iPhone 5S、6、6 Plus、Galaxy S6、S6 Edge等机型都是选择了放在前面,而Mate 7、荣耀7等机型则是选择在后面,这两种设计你到底喜欢那种呢?
昨天ZEALER放出了对一加手机掌门人刘作虎的采访,其中提到指纹识别这个环节,一加2代支持指纹识别这已经是官方公布的消息,那么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
刘作虎强调,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识别被放在机身后面是挺脑残的设计,这也暗示了一件事情,一加手机2代的指纹识别应该是在前面了。
躺枪的手机真是多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智能手机上的指纹安全比想象的要脆弱 - EDN电子技术设计
纽约大学Tandon工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和密歇根州立大学(EastLansing,MI)的研究人员发现,部分指纹的相似性可能足以在智能手机上引发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问题。
没有两个人被认为具有相同指纹,但是纽约大学Tandon工程学院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指纹之间的部分相似性是足够普遍的,因此用于手机和其它电子设备的基于指纹的安全系统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容易受到攻击。
该漏洞在于:基于指纹的认证系统以不捕获用户完整指纹的小型传感器为特征。实际情况是,它们扫描和存储部分指纹,许多手机允许用户在他们的身份验证系统中注册几个不同手指的部分指纹。
当用户的指纹与任何一个已保存的部分指纹匹配时,身份就被确认。研究人员假设,不同人的部分指纹之间可能存在足够的相似之处,可以创造出“MasterPrint(通配指纹)”。
纽约大学Tandon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授兼该研究小组组长Nasir Memon解释说,MasterPrint概念与一个黑客试图使用一个常用密码(例如1234)来破解基于PIN的系统部分相似。“有4%的机会,密码1234能蒙对——就只是猜测来说,这是个相对高的概率。”
研究小组着手验证是否可以找到能揭示类似漏洞的MasterPrint。实际上,他们发现人类指纹图谱中的某些属性足够普遍足以引起安全性问题。
Memon及其同事、纽约大学Tandon学院的博士后研究人员Aditi Roy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授Arun Ross,使用8,200份部分指纹进行了分析。使用商业指纹验证软件,他们发现平均每随机抽取的800个部分指纹内就有92个可能的MasterPrint(他们将MasterPrint定义为:随机抽样批次中至少匹配该批次4%指纹的一种指纹。)
然而,他们发现,在800个完整的指纹中,只有一个全指纹MasterPrint。Memon说:“毫不奇怪,虚假匹配部分指纹的几率要远大于全指纹,大多数设备仅依靠部分指纹进行识别。”
该团队分析了采集自真实指纹图像中的MasterPrint的属性,然后构建了一种创建合成部分MasterPrint的算法。实验表明,合成部分指纹具有更广泛的匹配潜力,使得它们比实际部分指纹更可能愚弄生物识别安全系统。
凭借其数字模拟的MasterPrint,该团队报告成功匹配了26%至65%的用户,具体数值取决于每个用户存储的部分指纹数,并假定每次身份验证最多试五回。给定智能手机为每个用户存储的部分指纹越多,其基于指纹的身份认证系统就越脆弱。
Roy强调,他们的工作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完成。然而,她指出,创建合成指纹及将数字MasterPrint转印到物理构件(artifact)以欺骗设备的技术的改进,将引发严重的安全关切。
MasterPrint的高匹配能力对设计可信赖的基于指纹的认证系统提出了挑战,并强化了对多因素认证方案的需求。她说这项工作可能会为未来的设计提供思路。
“随着指纹传感器的尺寸越来越小,传感器的分辨率必须大大提高,才能捕获额外的指纹特征。”Ross指出,“如果分辨率没有提升,用户指纹的独特性将不可避免地被打折,本研究中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然坐实了这一点。”
Memon指出,团队研究的结果是基于特征点(minutiae-based)匹配,任何特定供应商可能使用也可能不使用该算法。然而,只要解锁设备基于部分指纹,并且存储每个手指的多个部分指纹,则找到MasterPrint的可能性就显著增加,他说。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计算和通信基金会项目主管Nina Amla表示:“NSF对网络安全研究的投资构建了保护我们网络空间所需的基础知识库。像NSF资助的其它帮助识别日常技术(例如汽车或医疗设备)的漏洞的研究一样,探究基于指纹的认证系统的漏洞昭示着其安全性将不断提升,确保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指纹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