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消息就能毁掉一个市场,做嘉兴水果批发市场,什么最重要

一条牛仔裤真能毁灭未来?(图)_网易新闻
一条牛仔裤真能毁灭未来?(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一条牛仔裤真能毁灭未来?(图))
  这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题目是《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文章讲到,“牛仔裤几乎就是由水制成的,从棉田到棉布再到洗衣机,一条牛仔裤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费3480升水”“约有2500种化学物质会被使用在不同牛仔产品的染色和整理过程中”等,引发海量传播。(4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质疑
  结论极端不可信
  这篇文章的迅速走红,引发了一场舆论辩论、科学辩论。一方认为,这篇文章数据详实,论理言之有物,牛仔裤就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巨大祸害,应该倡导全民不穿牛仔裤。一方认为,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牛仔裤的污染还不足以毁灭未来。
  文章是依据一个环保组织2010年在广东新塘镇所做调查制作的德国纪录片内容撰写的。调查者发现,牛仔裤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牛仔裤在洗涤的时候耗费水源,比普通衣服多消耗水。其二,牛仔裤里有很多化学物质,已经达到了2500多种,这会导致环境的污染。看了这样的数据,我们也似乎会认同牛仔裤毁灭未来的结论了。
  不过,这样的结论也是极端的。暂且不说一个环保公益组织的调查是不是真有科学基础,仅仅依据耗费水源和化学物质就说牛仔裤会毁灭未来,就是很荒唐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穿衣服,衣服就会脏,衣服脏了就要洗涤。无论是任何类型的衣服都是需要洗涤的,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不需要洗涤的衣服?文章认为,牛仔裤吸水性比较强,比其他衣服吸水多。吸水多未必就是导致水源浪费的原因,牛仔裤即使真的吸水较多,但是这些水最终还是会从衣服里释放出来,水还是水。
  至于说化学品的问题,文章说一条牛仔裤有2500多种化学物质,这似乎是很吓人的。不过我们的生活其实早就被化学物质包围了,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化学物质的世界里。化学物质的危害不在化学物质的多少,而在是不是有害。如果说是无害的,那就是造福人类的。不能因为牛仔裤含有化学物质,就说其是污染的罪恶。我们的很多布料其实都含有化学物质,难道因为这些布料含有化学物质就倡导我们抵制这些服装吗?就连我们喜欢的纯棉衣服也不会一点儿化学物质都没有吧?
  “牛仔裤毁灭未来”结论虽极端亦有反思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读懂这篇文章走红背后的环保期待。人们关注一条牛仔裤,恰恰反衬出的是心灵深处对天蓝蓝、水清清美好家园的眷恋。这就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积极的回应,从管理好一件衣服开始,做到尽量不浪费资源,尽量少污染环境。
  “牛仔裤毁灭未来”不应仅是一场科学辩论,而是一道如何保护环境的思考题。毁灭未来的绝不会是一条牛仔裤,而是我们污染环境的手。郝冬梅
  ●评判
  关注环保需要科学普及
  《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单微博上的阅读数就有100多万,虽然不免有沾光普利策获奖作品《你吃的每一条鱼都沾着别人的血和泪》一文的嫌疑,但这个几年前的旧调查被炒热,从侧面也说明了,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在意。网友们甚至从此延伸开来,关注了更多领域,比如有人提议要不要写篇《每一个玩具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
  在人们对环境越来越敏感的时候,一旦发生疑问,更需要权威发声,普及科学,而不是让大家人心惶惶,无所适从。比如文中提到的广州的两个生产牛仔裤的镇子,那里的情况是不是还和几年前一样?还是得以改观?这都不是什么难调查的事情。至于调查中指出各种有害物质,是否真的有害,也需要专家站出来释疑。
  信息的爆炸,给人们带来了获取知识的便利,但同时,真伪难辨的知识只能让人陷入混乱。因此,在这个时代,不人云亦云和掌握真相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张洪
  ●呼吁
  事实值得警醒
  尽管这篇文章被质疑夸大其词,但是并不能掩盖那触目惊心的事实。首先,生产牛仔裤排出的污水,直接排入了围绕村庄的小河,而这些河水最终流向东江。广东新塘镇的牛仔纺织服装生意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敦村是最早聚集起一批牛仔裤生产企业的村庄之一。在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敦村附近的一条河流,在流入东江的河口处,黑色的河水和浅色的江水形成了鲜明对比。村民们反映说,排污严重的时候,这里的河水简直已经不是污水,而是毒水。味道恶臭刺激,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皮肤还会发痒甚至溃烂。
  为了达到出口时的质量检测标准,牛仔裤的生厂商会通过反复的洗涤以使远在欧美的顾客察觉不到化学品的存在,一条牛仔裤出厂前要经过反复20次脱水打磨,然后磨破、漂白、重新上色。为了洗的尽可能干净,水里会添加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之后这些污水基本上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水沟,最终汇入珠江。
  也许你会反驳说,棉布又不仅仅用于制作牛仔裤,如果牛仔裤如此费水,那么其他棉制品不也差不多吗?不,你错了,差得多了,因为其他棉制品衣物并不像牛仔裤这样,需要用很多化学原料来实现做旧水洗的效果,自然需水量就少得多。
  仅仅是这些事实,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还在义正词严地讨论数据夸大,这不是最重要的好不?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看完这篇文章,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自己的环境,而不是放任污水横流。如果说,低端的纺织行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当时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那么,到了今天,对环境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出现类似上述情况,就不能不追问监管的责任了。
  欧美市场上标价9.9元的牛仔裤,是我们的环境恶化换来的。现在的技术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总会有办法减轻灾害,只要各方重视,总会有办法改变不合理现状。
  ●反对
  是在危言耸听
  这篇打着环保名义的文章,存在着言过其实,这也正是公众关注和质疑的原因所在。
  没错,牛仔裤的生产过程中的确要消耗一定的水,这也是众所周知和不可避免的,不仅牛仔裤,其他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如果说牛仔裤生产过程耗水就是污染,就是浪费,那么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存在环保问题,因此,将牛仔裤耗水定为“罪恶”,不仅缺乏常识,也言过其实,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再者,文章中“牛仔裤耗水”的结论是从棉田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牛仔裤的耗水量是从棉花种植时就算起的,这显然是不公平不科学的,难道棉田耗水都是为了生存牛仔裤吗?还有,耗水并非浪费水,对于生产来说,耗水不可避免,也是值得的,是正常的用水,只要不恶意浪费水源,就无可厚非。
  除了“耗水说”,文章还说,牛仔裤的生产过程中约有2500种化学物质会被使用,使用化学物质很可怕吗?化学物质不等于有害化学物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并非都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将牛仔裤使用化学物质定义为污染,显然有失偏颇,也有失公平。
  刘剑飞
  ●三言两语
  这其实更多是监管的错,是企业不治理的错,不是牛仔裤的错。消费者背这个锅也有点冤。现在这个时代,再回到一条裤子穿三年不用买,也不太现实。
  ——李琛
  牛仔裤内心是崩溃的,棉,布,这些面料都要染色呀,都不要穿衣服了回到原始吧,拿片大叶子当遮羞布得了。
  ——胡语耐
  尽管对数字有异议,但牛仔布污染重是不言而喻的。 对认为牛仔布污染不重的人,我建议你到牛仔布染车间看一下,尤其到污水池看看,怎么处理、怎么排放的,记住去的时候不要戴口罩。
  ——田正
  即使没有牛仔裤,那些工人只会去做其他同样辛苦又低工资的事情,商人也会找到其他高污染低成本的加工工作来做,和牛仔裤无关。以牛仔裤为引导,导出了这些问题,吸引大众关注和问题解决也无可厚非。
  ——马佳琪
  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希望大力打击污染企业,使用重罚和重刑!
  ——伍均已
  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后代考虑一下,让他们能生活在一个相对好的星球上,让他们能看到青山绿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曹飞飞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位置: &
16730人阅读 31人回复
微信扫一扫看帖、分享更快捷
在线时间15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078813性别女帖子积分3470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
高中三年级, 积分 34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0 积分
UID2078813性别女帖子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
过年了,准备买点好水果吃吃,网上买也来不及了,听说周谷堆搬家了,一看地图好远,哪里还有水果批发市场呢?
&合肥有不少水果店吧,超市也可以啊&
&印象中看到过一次,不记得在哪了……等答案&
请登录后再回复!
吃货一枚,鉴定完毕
在线时间481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5UID2277721性别保密帖子积分19506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大学四年级, 积分 19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4 积分
UID2277721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原帖由漫花倾蓝于
16:18 发表 过年了,准备买点好水果吃吃,网上买也来不及了,听说周谷堆搬家了,一看地图好远,合肥哪里还有水果批发市场呢?印象中看到过一次,不记得在哪了……等答案
在线时间3335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79UID126853性别男帖子积分161408阅读权限255注册时间
UID126853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255注册时间
原帖由漫花倾蓝于
16:18 发表 过年了,准备买点好水果吃吃,网上买也来不及了,听说周谷堆搬家了,一看地图好远,合肥哪里还有水果批发市场呢?合肥有不少水果店吧,超市也可以啊
在线时间15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1364209性别保密帖子积分520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小学六年级, 积分 5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 积分
UID1364209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还是到百大新周谷堆吧,看着远,路挺好走的,合裕路高架向东到头,下来第一个红绿灯左拐就是了。
去买的话,建议往里面走一点,门口的比较贵一点。
&嗯,多谢,说的很详细&
在线时间50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550983性别保密帖子积分639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初中一年级, 积分 6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 积分
UID2550983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帮你顶下贴!
在线时间15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078813性别女帖子积分3470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
高中三年级, 积分 34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0 积分
UID2078813性别女帖子阅读权限70注册时间
原帖由吃货于
16:10 发表 还是到百大新周谷堆吧,看着远,路挺好走的,合裕路高架向东到头,下来第一个红绿灯左拐就是了。
去买的话,建议往里面走一点,门口的比较贵一点。嗯,多谢,说的很详细
在线时间132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665571性别保密帖子积分658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初中一年级, 积分 6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UID2665571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周谷堆搬家了吗?找找合肥有没有做水果配送的,他们的比较便宜吧
在线时间87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4UID737570性别女帖子积分92750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博士, 积分 927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50 积分
UID737570性别女帖子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关键你住哪边&&你住蜀山叫你跑远买你也划不来啊&&一般小区都有水果超市&&新鲜价格也不贵&&你想吃什么经常哎还能叫对方给你带水果&&
塘桥和周谷堆& & 周谷堆搬家了&&太远&&我上班离塘桥近&&偶尔买苹果&&其实便宜不了多少钱 因为太多& &一家吃不到那么多的& & 不过我一般买苹果& &一箱子便宜十八块左右&&一箱子时期斤这样
思想上的女流氓,行为上的好姑娘;外表上的变形金刚,内心里的柔情少女
在线时间132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665571性别保密帖子积分658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初中一年级, 积分 6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UID2665571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孤单的花朵 发表于
关键你住哪边&&你住蜀山叫你跑远买你也划不来啊&&一般小区都有水果超市&&新鲜价格也不贵&&你想吃什么经常哎 ...
现在可以一箱子这么买,可是夏天的话会不会容易坏,我感觉一家子一时吃不完那么多吧?
在线时间6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496737性别保密帖子积分1425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4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5 积分
UID2496737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关注一下看看
精彩看台热门推荐:
品牌广播台
客户端达人
颁发给使用合肥论坛手机客户端的网友
VIP会员金卡
合肥论坛VIP会员金卡
李大嘴为在美食版线上活跃的网友的所颁发的专属勋章,荣誉象征。
作为合肥论坛新注册网友,在新加入合论大家庭时,合论所赠与的第一枚勋章
颁发给新手乐园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作为身份和荣誉的象征。
为了奖励会员相册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
为了奖励旅游信息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河南卢氏五种“相”:一个贪官毁掉一个县
河南卢氏五种“相”:一个贪官毁掉一个县
http://www.sina.com.cn 日16:22 南风窗
  卢氏不是一个人。卢氏是一个地方,一个很穷的县。
  穷困是件不幸的事。对卢氏县来说,更不幸的事情是,摊上一个很贪的“一把手”。
  贪官需要土壤。而卢氏县恰恰就有这样的土壤:一曰官员的奴性,二曰群众的绵羊性―固然,这样说也许有伤卢氏县人民的感情,对他们不太公平。但难以解释的是,一个智商
不高、品格低劣的贪官,何以能在此为非作歹五年之久。
  不要小看了贪官。贪官也能制造土壤―一种适合贪渎文化的土壤―使顽者愈顽、懦者愈懦。一个贪官,不仅能毒化一圈人,更能毒化一方水土!
  当然,我们的官员不会完全是奴才,我们的人民也不会完全是绵羊。我们看见,有两个人,从不同的机缘起,开始了反抗,他们的反抗始则微弱,终于成功―但我们也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成功―假如多数人依然是奴才与绵羊。
  我们的故事,从对“贪官相”的叙述开始,延伸到对“奴才相”与“官场相”的描摹。应当庆幸,终于见着了“反贪者相”,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百姓相”的表情―让庭上的贪官,继续维持他的傲慢与冥顽,我们有理由期待着,民众从无知与漠然中醒来。
  ―本刊编辑部
  第一篇:贪官相
  从招待所服务员起家
  杜保乾,1957年生,河南省鄢陵县人。3岁丧父,随母改嫁。杜保乾有三个姐姐,是家里惟一的男孩,母亲、继父都很宠爱他。因此,杜自小就养成了骄横跋扈、说一不二的性格;又因为生父早逝,家境贫寒,屡遭人白眼,杜保乾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愿望非常强烈。
  20岁时,杜保乾参加工作,先后当过煤矿工人、招待所服务员等,后来,他得到某位领导的赏识,从此步入政途。
  年轻的杜保乾为人机灵,升迁很快。1982年他调任许昌市某乡团委书记,第二年入党,第三年任副乡长,第四年任乡长,第七年任乡党委书记,第九年就当上了鄢陵县副县长。
  在副县长任上,杜保乾看上了当地某粮所所长的妻子,两人很快打得火热。杜妻愤愤不平,不久也有了外遇。
  某天夜里,杜保乾跟老婆说要出差,出门后突然杀个回马枪,将老婆与情夫捉奸在床。杜假意跟妻子说:只要写个检讨,就不再追究。但第二天,杜保乾却拿着这份检讨上了法院,要求离婚。
  其妻痛感上当,便向上反映杜保乾贪污受贿及生活作风败坏等劣迹。当时,许昌市纪委、监察局、检察院曾联合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但因杜保乾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逃脱了法网,只得到一纸“党内警告处分”。
  在鄢陵县混不下去了,经省里某领导打招呼,杜保乾调到三门峡市陕县当副县长,三年后调任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副书记。这几年中,杜一直担任副职,郁郁不得志。直到1996年,杜通过活动,出任三门峡市卢氏县县委书记。
  三个“没想到”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边陲,总人口37万,是河南省人均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42元,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高达86.2%,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扶持的国家级贫困县。
  全县没有像样的工业、商业,卢氏人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当官。当了官,不仅自己荣华富贵,全家甚至亲戚朋友都能过上有头有脸的日子。因此,卢氏人的官瘾非常大,甚至在官场上形成了“家族势力”。如现任县人大主任彭某,全家有14人为副科级以上干部,在卢氏县“威望”很大。
  杜保乾刚到卢氏时,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他要摸底:哪个部门有实权,哪个干部有钱,可以供卖官时作为参考;哪些人无权、无势、没关系,可由他任意处置,等等。
  半年以后,杜保乾对卢氏县的情况了然于胸,他总结了三句话:“没想到卢氏这么穷;没想到卢氏人这么听话;没想到卢氏人这么爱当官。”
  卢氏县科级以上干部,所乘轿车99%以上都是黑色,他们认为黑色稳重、气派,是官场用车,比如电视新闻里外国政要们的座车都是黑色的。
  掌握了卢氏人爱当官的心理,杜保乾就开始大肆卖官。那时,杜保乾成天在会上说:“谁不听我的话,就调你。”所谓“调”就是摘官帽子。在卢氏县,杜保乾说“调”谁就“调”谁,因此,大小干部人人自危,无不心甘情愿供其驱使。
  在卢氏县,不管提谁撤谁,都是杜保乾一句话,组织部门跟着走手续。1998年一次干部大会上,杜保乾正讲话,忽然停了会儿电。负责管电的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杜保乾恼怒之下,当着几百名干部面,宣布撤销这名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贬为一般工作人员。
  卢氏解放以来头号贪官
  杜保乾提拔干部没有底限,县宾馆为他做菜的大师傅都能提成“副科级”;他想撤免哪个干部,也全凭一句话搞掂。因此,大小官员都看杜的眼色行事。
  2000年底,卢氏县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去县里开会,汇报教师工资兑现、福利院资金到位及税收征缴情况。会上,杜保乾听说一些乡镇尚未完成任务,便下了死命令:“教师工资一个星期内全部发放;福利院资金半个月之内全部到位;税收一个月之内全部征收完毕。哪个乡完不成任务,乡长、书记就地免职!”
  磨口乡是个穷乡,限期内完成任务绝无可能。书记、乡长愁得不得了,两人一商议,给杜书记送些钱,可能会缓和一下。
  两人凑了三万块钱,又在三门峡市买了1000多块钱的烟酒,东摸西问,找到了杜保乾家。杜一见面就喝道:“鸟孩子!大过年的,不好好工作,跑个球呀!”两人一听,吓得把礼物扔下就跑。
  咚、咚、咚跑到楼下,书记一摸口袋,坏了,三万块钱还没拿出来呢!两人面面相觑,赶紧又回到楼上,敲开门,顺着门缝,嗖地把钱扔进屋里,做贼似地逃走了。
  两人心血总算没白费。此后,磨口乡教师工资是否兑现,福利院资金是否到位,杜保乾再没追究过。
  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杜自然就成了卢氏县最腐败的一个官员。谁想升官得给他送礼自不用说,干部、职工调动得给他送礼,商人想做独门生意得给他送礼,就连犯罪嫌疑人想减刑也得给他送礼。
  官坡乡一个副乡长,在官坡干了五六年了。他全家都在文峪乡,母亲有病,想调到家乡任职,找杜保乾说了两年,调不动。副乡长看看不行,跑到三门峡,买了价值2000多元的烟、酒,送给杜保乾,才调动成功。
  高村乡一个农民,涉嫌诈骗被抓起来。他妻子跟两个妹妹商量:给杜保乾送礼,可能会减减刑。姊妹仨在三门峡商场买了价值四五千块钱的电器,抬到杜保乾家,累出一身汗,又掏出三万块钱给杜妻。杜妻收下了,但也没让她们坐,也没让她们喝一口水。过几天,法院判决下来,该农民领了九年徒刑,一点也没减轻。
  第二篇:奴才相
  羊群里跑进一只狼
  杜保乾关于卢氏的精辟论断“三个没想到”,卢氏官场人人皆知,令人惊奇的是,记者接触到的卢氏官场中人,全都对这“三个没想到”心悦诚服,认为杜保乾概括得非常准确。
  “三个没想到”中,颇有意味的一条是“没想到卢氏人这么听话”。
  在采访中,记者多次探询:“革命老区”的人民应该有着英勇的斗争精神,为什么卢氏县37万人,只有张冲波、张文秀两人公开站出来与杜保乾斗争?
  一名被访者解释说:“卢氏不是革命根据地,只是红25军长征时曾经从这里经过。因为当‘革命老区’有很多好处,所以,1996年,县里成立了‘老筹会’,去上面争取来了‘革命老区’称号。”
  这名干部说,其实卢氏人的性格是善良、胆小,不抱团,各人为自己打算:“有句话说‘卢氏出秀才,洛宁(卢氏邻县)出盗客’。洛宁人心齐,民风强悍,杜保乾要是到洛宁当书记,不到两年就被赶跑了!”
  这名干部形容,杜保乾到卢氏,就像羊群里跑进只狼。“杜皇帝”那股汹汹的气势,把没见过世面的卢氏人镇得服服帖帖―杜在卢氏六年中,任免过650多名干部,以至各乡镇、局委、二级机构的领导几乎都换了一茬,这些干部唯杜保乾马首是瞻;个别没换的,也不敢公然跟杜保乾对抗。
  在卢氏县,杜的权力泛滥,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他直接任命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指挥到派出所所长。以至某次他去县公安局开会,车一停,十几名派出所所长争着给他开车门,大伙儿的脑袋砰、砰地碰到了一起。
  在卢氏人口中,伴随着杜保乾“三个没想到”感慨的,还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天深夜,杜保乾跟三门峡市委几个朋友在大鹏酒店吃饭。杜保乾喝多了,吹嘘说:“在卢氏,我叫谁干啥谁就得干啥,叫谁几点钟到哪谁就得几点钟到哪!”朋友不信,让他当场验证。杜保乾二话不说,掏出手机,拨到卢氏县建委主任范某家里:“限你两小时内,赶到三门峡大鹏酒店!”卢氏县到三门峡市,有两个小时车程。范某放下电话,从被窝里爬起来,开车就往三门峡赶。赶到酒店,竟然还提前了5分钟!范某问杜书记有什么急事?杜说:“没事,你把今天的账结了,回去吧!”让与座者“佩服”不已。
  三乡官尽孝抢“官帽”
  日,杜保乾继父去世。卢氏县所辖的19个乡镇领导、各局委领导及所有二级机构负责人一律赶赴几百里外的杜保乾家乡―许昌市鄢陵县奔丧,共出动小车120多辆,杜保乾收礼100多万。
  奔丧者中,表现最抢眼的是范某、张某、薛某三名乡镇党委书记。此三人携带孝袍孝帽,一下车就穿上,进灵堂后大放悲声,比死者直系亲属哭得都悲痛。
  下葬那天,出殡队伍准备动身了,范某忽然拨开众人,扑在灵前,一口一个“亲爹”,哭将起来。杜家“知客”劝不住,拉不起,拖不动。直到杜保乾赶来,朝范某屁股踢了一脚,说:“算啦,算啦,我知道啦,起来吧。”范某才一边擦着鼻涕眼泪,一边起身。
  原来,当时县里空缺建委主任一职,这可是个肥差。范某、张某等人都有心攫取。现在杜保乾对范某说“我知道啦”,暗示已将此职授予范某。
  张某一看急了,他奔丧比范某还早,但没想到范某会使出这一招,不由得又气又伤心。范某刚站起来,那边张某也“扑通”跪倒,也是一口一个“亲爹”地又哭又叫,谁劝也不行。后来,还是杜保乾朝他屁股踢一脚,说声“别哭啦,我知道啦”,张某才悻悻地爬起来。
  眼看着范某、张某都达到目的,薛某也急得直跺脚。但是已有两人哭“亲爹”了,这出戏再唱下去也没意思。薛某暗暗琢磨起别的点子。
  豫东农村的葬礼风俗,逝者下葬后,要在坟前放只瓦盆,以供子孙每年在坟前烧纸钱时用。按照祖传规矩,出殡时为死者扛幡、捧盆的,都是最孝顺的后代。
  却说杜家眼看要出殡了,瓦盆却找不着了。“知客”问了一圈儿:“盆哩?盆哩?”没人知道,只好算了。
  队伍到了墓地,杜保乾发表一番讲话,感谢参加其父葬礼的父老乡亲,特别感谢“卢氏县远方来的朋友们”。
  杜保乾接着说:“今天,家父的丧事办得这么隆重,我很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那个盆找不到了。”
  话音未落,只见薛某甩开大步,腾腾腾走到杜保乾跟前,前腿弓,后腿撑,从怀里拽出瓦盆,拇指掐着盆沿一亮:“杜书记,盆、在、这、里!”
  在场者均目瞪口呆。杜保乾大喜:“好了,好了,什么都不要说了,回去给你安排!”
  葬礼结束后不久,范某调任县建委主任;张某荣升县委宣传部长―此职虽然不如“建委主任”油水大,但却是“县委常委”身份,也算不枉“灵前一哭”。
  最有福气的是薛某,被杜保乾直接提拔为副县长,不久又升为常务副县长。
  在一次有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全县干部大会上,杜保乾指着薛某说:“你们要好好表现!表现得好,就可以到主席台上坐。你们看:薛某不是坐在主席台上了吗?他不是当上县领导了吗?”
  被骂也是种荣耀?
  招待所服务员出身的杜保乾,对招待所有着特殊感情。担任卢氏县委书记不久,他就硬将卢氏县政府招待所收归县委,改名为“卢氏宾馆”。他一人在卢氏宾馆拥有两套住房,装修豪华,设施高档,人称“卢氏县的总统套房”。
  2002年12月底,记者在卢氏采访时,下榻于该宾馆。宾馆服务员李冰冰(化名)跟记者说,杜保乾生活、工作没有规律,有时凌晨两三点钟起床,把县委各局、办的局长、主任叫来,发一通指示,令他们“立即落实”,然后回楼上睡觉,这些局长、主任们却不能睡,得赶快去落实他的训令。
  至今,李冰冰回忆起杜保乾在宾馆训斥心腹手下的一幕,都忍俊不禁。
  那是前年冬天,杜保乾早晨5时多起床,招来了县委宣传部长、建委主任、公安局副局长等几个心腹。正在值班的李冰冰,看见这几名心腹排成一队,站在宾馆大厅里,低头弯腰,大气也不敢喘地听杜书记训话。
  可能因为建委负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没有抓好,杜保乾指着建委主任范某的鼻子,狠狠地骂了他十来分钟,“就像是斗地主一样!”
  杜保乾骂完,余怒未消地上楼了。范某紧忙也跟着杜书记上楼。刚上到楼梯口,杜保乾转身看见了,伸手一指,怒喝道:“下去!”范某赶快“蹬蹬蹬”地又跑下去了。
  这时,县委宣传部长、公安局副局长等几个人已在下面笑成一团,待范某来到跟前,纷纷学着杜保乾,用手指着范某吆喝:“下去!”范某自己也嘿嘿嘿笑了。
  “这些干部被杜保乾喝骂,都不觉得丢人,反倒觉得是一种荣耀……”李冰冰说。
  鼓掌者真相
  2002年10月底,中国多家媒体都报道了一则新闻:
  “在河南渑池县人民法院审理原卢氏县县委书记杜保乾受贿、报复陷害一案的法庭上,被检察院指控向杜保乾行贿的主要人物、被法庭传唤到庭作证的卢氏县公安局副局长邹某,听到杜保乾不顾法庭制止、大声发表与本案无关的言论时,竟不顾法庭纪律,‘啪啪’鼓起掌来。因其扰乱法庭秩序,法警将其当庭司法拘留。邹某向执行法警解释说,他听领导讲话鼓掌鼓惯了,一听杜保乾讲话,就情不自禁地鼓掌了。”
  这则消息留下的悬念颇多:邹某何许人也?为何他竟敢蔑视法庭纪律,给被告席上的杜保乾鼓掌?邹某向法警解释的“听领导讲话鼓掌鼓惯了”是真心话吗?他被拘留后下文如何?
  还有,究竟杜保乾在庭上发表了什么“与本案无关的言论”,而令邹某如此激动、忘形,手舞足蹈?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真实情况要复杂、生动得多。
  邹某,卢氏县朱阳关镇人,当过两年中学教师。1982年调入卢氏县公安局。从警十余年,郁郁而不得志。
  1995年10月,邹某与老婆离了婚,过着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头发乱蓬蓬,胡子拉碴,衣服皱巴巴,皮鞋也开了口子,外露着大拇趾。
  1996年春节,杜保乾带着县委干部看望一线公安干警。看到邹某时,杜保乾吃惊地说:“你们看看!看看我们的公安干警!干工作忙到这个份儿上,衣服脏了也顾不上洗,皮鞋破了顾不上缝……你等着,我给你买双皮鞋去!”
  这一席热呼呼的话,说得生活失意,仕途也不得志的邹某差点儿哭出声来。他猛然觉得自己真委屈,心中涌起了向杜书记倾诉一番的冲动。
  几个月后,有一天夜里,杜保乾检查完县城“创三优”工作,已是凌晨1时多了。杜保乾对邹某说:“我想回三门峡的家,能不能送一程?”
  邹某激动万分,觉得这是天大面子。于是,邹某就驾着巡警大队的213警车,跟在杜保乾的桑塔纳后面,翻山越岭,把杜“护送”回三门峡。
  杜保乾第一次在警车护卫下回家,威风感、满足感难以言表。而邹某也在这默默跟随的夜路上,找到了取悦领导的最佳方式,并决心将这种方式发挥到极致。
  杜保乾回了家,邹某却没有离去。他坐在警车里,一直看到杜家熄灯,才悄然返回。
  从这一天起,一直到邹某当上公安局副局长,只要杜保乾回三门峡市里的家,邹某都要开着警车护送;每次都要看到杜家熄灯才往回转。
  在卢氏,不管杜保乾在宾馆休息,还是在县委大院办公,大门口都起码停着三辆警车,随时候驾。只要杜一出门,县公安局的对讲机就叫:“杜书记出来了!杜书记出来了!”各路口交警如临大敌,忙着疏导交通,封锁路口,截停车辆,向杜书记车队行注目礼。
  1998年,根据杜的指示,县交警大队招收了20名女临时工,担任“女交警”。每当上级领导前来视察,或杜出现在县城街上时,“女交警”就赶快站到县城主要路口岗上,迎候车队。所以,卢氏老百姓只要一看见“女交警”站在路口,就知道杜保乾要过来了。
  邹某很快得到了杜保乾的赏识。在县干部大会和政法干警大会上,杜保乾多次公开表扬邹某。但是,夸奖归夸奖,邹某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邹某非常茫然,也非常苦恼。慢慢地,他琢磨出味儿来了:光会紧跟领导是不行的,还得送礼。
  邹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觉得其他人春节都往杜书记家送礼,如果自己也跟着去,不会太惹眼。杜书记是个孝子,如果能去杜书记老家,既送礼,又给他老娘拜年,杜书记肯定高兴!
  1998年大年初一。子夜时分,邹某独自开着警车,夜行8个小时,来到郑州。他在郑州买了一箱茅台酒、两条玉溪烟和一些水果,直奔鄢陵县杜家庄。
  当杜保乾看见风尘仆仆的邹某出现在自家院子时,颇感意外与惊喜:“这么远!你怎么跑这里来了?”邹某恭敬地说:“过年了,来看看长辈嘛!”他从口袋里掏出1万块钱:“来了,也没啥拿……”杜保乾没说什么,顺手接过钱,回赠两瓶茅台酒、一瓶五粮液,送邹上路。
  自己的部属开着警车,跑几百里路来拜年,杜保乾在乡亲们面前非常显贵。这年3月,邹某被提拔为副科级侦察员,并任卢氏县公安局党委委员。
  年,连续三年,邹某都如法炮制,跑几百里路去给杜的老娘“拜年”。
  后来初步调查发现,从1997年到2001年,邹某先后11次给杜行贿,共送上人民币83500元,物品价值4300元。
  1999年9月,邹某被任命为卢氏县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这时,上级从邻县调来一位公安局长。新局长上任后,决心整顿干警思想作风。邹某闷闷不乐,去找杜保乾告状。
  杜保乾立即召见新局长,亲自为公安局新班子成员分工定调子,明确提出:“邹某分管刑侦和治安两项工作。”
  新局长表示异议:“刑侦、治安一个人抓,其他地方都没有先例,他也忙不过来……”杜保乾不耐烦地说:“就这样吧,先干一段再说。”
  新局长去找主管政法的领导汇报。这位领导觉得杜书记的做法违反常规,前去劝说杜书记收回成命。没料刚说个开头,杜保乾就掐断了:“不用说啦!就这样了!”从此,刑侦、治安两项大权,都由邹某一手掌握起来。
  自此,邹某成为杜的铁杆心腹之一,在秉承杜的旨意,抓捕、迫害举报人张文秀等案中都不遗余力,为虎作伥。
  日,杜保乾被三门峡市检察院拘留,邹某随之也进入检察机关的侦察视野。在强大的审讯压力下,邹交待了向杜保乾行贿的事实。
  杜保乾却不像邹某这么“软蛋”。被捕一年多来,杜保乾拒不承认自己受贿及打击迫害举报人等事实,检察机关遭遇“零口供”。消息传出,邹某颇为后悔自己的交待。于是,他一面积极准备翻供,一面与杜保乾里应外合,对抗检察机关的审讯。直到杜案开庭前一个月,邹某还跑到北京,要为杜保乾翻案。
  日,杜保乾一案在渑池县法院开庭审理。邹某作为被法庭传唤的证人,在法庭尚未传唤时就溜进去旁听。只听得被告席上,杜保乾大谈“我是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我比孔繁森还好!”并声称:“你们给我安的罪名,是三门峡市纪检委、检察院对我的政治陷害,我要去党中央控告你们!”邹某闻听此言,喜不自禁,啪啪啪鼓起掌来。旁听群众无不愕然,邹某遂被逐出法庭。
  实际上,邹某被拘并不是因为鼓掌一事,而是因为轮到他作证时,他当庭翻供,拒不承认自己交待的行贿事实,令出庭公诉的检察人员非常被动。法庭因此而对邹某作出“司法拘留五天”的处罚决定。两天后,邹某托了关系,提前放回去了。
  回到卢氏后,曾有朋友问起邹某:你对法警说的“鼓掌习惯了”是否真话?邹某嘻嘻笑道:“那是我糊弄他们的!这一年多来,专案组三天两头找我,弄得我提心吊胆的,日子都过不好。杜书记在法庭上说他的案子是冤案,要向中央领导反映情况。我一想,他的案子要能翻过来,我不就也没事儿了?所以我才鼓掌哩……”
  第三篇:官场相
  “独善其身”者
  1998年,杜保乾去省委党校学习前,一次性提拔了128名干部。管组织的县委副书记不赞成,杜保乾就到上面活动,把他排挤走了。为了免除类似束缚,杜保乾干脆在常委会上提议:以后不再专设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县委常委们瞠目结舌,却都不敢反对。
  杜保乾有一句话现在已全国闻名:“你们要与县委保持一致。县委是什么?县委就是县委书记!”
  这话是他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说的。他这么一说,主席台上的人都很没面子,心里都在想:虽然事实如此,你也不该当着这么多干部的面公开挑明呀!
  县长介援朝书生意气重,曾在另一个场合分辩说:“县委书记是常委,县长也是常委。我在常委会上投的一票,跟他那一票含金量是相同的。”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介县长却被排挤开了。那时候,杜保乾在县城搞得乌烟瘴气,介县长看着生气,立志“独善其身”。他整天不是钻在办公室上网,就是去乡下调研。但他来到乡下,乡长、书记都不听他的。他只好去外面跑项目―卢氏县的“革命老区”就是介县长跑来的。
  1998年的一天,介县长正在北京跑项目,杜保乾听信算卦先生的话,认为县政府门楼比县委的高是“坏了自己的风水”,就把政府门楼给拆了。介县长回来,不见了门楼,只好生闷气。
  有一次,介县长通知县政府各局委领导开会。大家以为他要布置什么工作,没想到他讲了整整一上午“什么叫小人”,“小人都有哪些行为?”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大家听了暗想:介县长生气了。
  打气者
  从党的组织原则上讲,谁都能监督杜保乾,比如从监督的层次上,就有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以至群众监督等。
  但杜保乾对群众监督不屑一顾;同级干部管不了他;下级的官帽子捏在他手里,更是栗栗危惧,生怕不小心得罪了杜书记,一人失官,全家遭殃。县劳动局局长李兰英,就因抵制杜保乾不按正常手续安排干部,被杜保乾撤了职。这活生生的事例,足以警示卢氏县干部们“千万要跟杜书记保持一致”。
  何况,卢氏县的局委、乡镇一把手几乎都是杜保乾提拔的,不可能不知好歹地站出来举报他。
  杜保乾真正在乎的只有“上级监督”。其实,自从1996年杜保乾到了卢氏县,就不断有人向上告状(杜保乾的说法是:“卢氏人有爱告状的毛病。”)。1998年,南京《周末》报还发了篇特写:《瞧,国家级贫困县如此摆阔》,揭露杜保乾大搞“形象工程”,挥霍国家扶贫款。一时间,杜保乾地位摇摇欲坠。
  关键时刻,当时的三门峡市委领导带着四大班子,以“调研”名义来到卢氏,为杜保乾打气、压阵。这名市委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说:“卢氏是贫因县,工作力度小了干不下去,必须采用非常手段!我跟你们说:告杜保乾的信,在我桌子上有这么厚(他伸手比了两尺来厚的样子),不看!我统统不看!”
  市委领导的这次讲话,卢氏县各局、委领导,各乡镇党、政一把手现场聆听,又通过录音等形式向全县干部传达。此后不久,三门峡市委还发出了“远学张家港,近学卢氏县”的号召,进一步肯定杜保乾的“政绩”。
  很多“爱告状”的卢氏干部,自此都死了举报杜保乾的心。
  “后悔”者与“佩服”者
  日,根据胡锦涛同志在《法制日报》内参上的亲笔批示,三门峡市委决定,由三门峡市检察院成立杜保乾专案组。6月4日晚,专案组拘传杜保乾,先后将其由三门峡市转移到灵宝以及山西省运城、万荣、芮城、永济等地看押、审讯。
  杜保乾关到哪里,卢氏县公安局的人就跑到哪里。他们与杜联系,送吃送喝、互通信息,因此,专案组每隔48天就将杜保乾换一个看守所。
  专案组多次提审杜保乾。但杜一口咬定:“我从未收过别人的东西,我妻子张署浚也从未收过别人的东西,也不存在张署浚揭发我收过别人东西的问题。此类问题今后不再回答。”
  从这时起,一直到法庭审理结束,杜保乾没有交待任何问题,即所谓“零口供”。
  杜保乾被拘传后,在卢氏县干部队伍中引起了极大震撼,人心浮动,传言满天飞。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停顿了。
  专案组进驻卢氏宾馆,半个月过去了,进展不大。常务副县长薛某跟别的干部说:“你们放心,不出半个月,杜书记还要回来哩,还要主持卢氏工作哩。”
  6月18日,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开会,罢免杜保乾的人大代表资格。6月20日,省、市检察院在卢氏召开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申明:“用公款给杜保乾行贿者,只要在限定时间内主动讲清了,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借钱去送礼以求提拔的,如果说清楚了,还去当你的官。”
  “宽严大会”后,卢氏宾馆人来人往,有主动向专案组交待问题的,有检举其他人行贿事实的。专案组初步查明:涉嫌向杜保乾夫妇行贿人员76人,其中副县级干部四人,涉案线索金额180万元,已查明落实的有人民币110万元,美元3000元,物品价值32万元。
  由于杜保乾拒不交待自己涉嫌犯罪的事实,赃款、赃物隐藏严密,专案组只找到人民币43.4万元、美金3000元,物品价值人民币16万元。大部分赃款、赃物未能找到;已找到的部分赃款、赃物未能查清来源,致使杜大量涉嫌犯罪事实未能查证,只能根据已有确凿证据的部分起诉。
  已向专案组交待过行贿事实的涉案人员,得知杜保乾的“零口供”,以及其大部分涉嫌犯罪事实未被查证的情况后,都后悔不已,又纷纷翻供。
  张冲波跟记者说:“现在卢氏有很多人佩服杜保乾‘零口供’,称赞他‘坚强,有骨气!’我代表单位去北京开会,遇到一个三门峡来的人,就对杜保乾赞不绝口,说杜‘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仍在台上的“买官者”
  日,渑池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杜保乾有期徒刑14年,以报复陷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
  这个结果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甚至张冲波、张文秀也早猜到了。因为公诉机关指控杜保乾的受贿金额,只有“区区”27万元。
  杜保乾被捕后,卢氏县有四五名涉嫌犯罪的官员被拘捕,包括副县长薛某、县委宣传部长张某、城建委主任范某等。他们除了向杜保乾行贿外,还都有其他严重经济问题。这几人均被判了缓刑或取保候审。
  杜保乾执掌卢氏五年,任免干部达650多人次,以至该县干部超编50%。杜保乾被捕后,绝大部分向杜行贿买官者(包括在庭审中为杜保乾鼓掌的县公安局副局长邹某)安然无事,仍当着自己的官,有的还高升了。
  一名检举者对绝大部分涉案人员未被处理非常不满:“好多人说,不敢处理,一处理,卢氏就瘫痪了,工作就不好开展了―纯粹是借口!河北的李真犯案后,查处了76名县处级干部;河南滑县的卖官书记王新康抓起来后,处理了200多人;赖昌星走私案,公安部副部长都判死刑了,国家各项工作不还是照常进行?小小的卢氏县这不敢,那不敢,光顾着庇护干部了,为什么不替卢氏37万老百姓想想?”
  按照一名卢氏县群众的说法,杜保乾是卢氏解放以来最大的贪官;卢氏县社会风气最坏的也就是杜保乾当政的那五年。他认为,卢氏县不太可能再出一个这么“过激”的贪官,但杜保乾留下的风气还在,而且也没有人发起一场运动来改造这风气。
  当地一名副乡长告诉记者,以前,他曾提醒过自己乡的书记,不要跟杜保乾跟得那么紧,“否则杜倒台了,你也有麻烦。”但那个书记根本听不进。在这些干部眼里,杜保乾就像是战神一样,无往而不胜;他干的那些坏事,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张冲波跟记者说:“卢氏县有的干部抱怨:现在送礼没人敢接―礼送不出去,事儿也办不成,还不如杜保乾那时候呢―‘花钱买官’起码是‘公平交易’……”
  第四篇:反贪者相
  反贪者之一:张冲波的故事
  从恭维者到批评者
  卢氏县中药材公司生产科科长张冲波,个子瘦瘦高高的,待人很热情,总是乐呵呵的。他是个新闻爱好者,曾经写过著名报道《为了33名民工》。该篇报道得到了当时的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的批示,引起了社会对“砖吃人”现象的关注。
  一开始,张冲波并没有想到跟杜保乾作对。每一任新县委书记到卢氏,老百姓都对他们抱持良好的愿望,张冲波也不例外。
  杜保乾刚到卢氏时,过年不回家,带着饺子,冒着大雪,去双槐树乡香山村(深山区)老百姓家里过除夕。那里的群众都很感动,说解放几十年了,头一回见县委书记跟俺一起过年。
  杜保乾不仅自己跟百姓一起过年,还要求全县71个县直机关局长、主任都要带着饺子,跟老百姓一起过年。
  当时,张冲波从电视《卢氏新闻》里看到这消息,非常感动,就写了一篇文章:《善待百姓》,发表在卢氏报上。他在文中引用了河南内乡古县衙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杜保乾看了文章很高兴,还把那副对联背下来了。现在看来,对联中最能触动杜保乾的,不是“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而是“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所以他后来才会说出那句“县委就是县委书记”的名言。
  然而,除了顾忌“上级监督”外,杜保乾最怵的就是“新闻监督”。张冲波爱写批评报道,还协助其他记者写报道,给自己惹来了牢狱之灾。
  1998年8月,《周末》报特约记者胡震杰再次来卢氏采访,邀请张冲波陪同,被杜保乾手下看见,张冲波遂获得一纸“党内警告处分”。
  日,《大河报》记者报道:《卢氏县杜关镇小集镇建议做法粗暴》。杜关镇党委书记暴跳如雷,认为这篇报道是张冲波配合记者写出来的,正准备收拾张冲波一顿;7月26日,记者又写了一篇内参:《卢氏县杜关镇对舆论监督置若罔闻》。这篇内参引起了省委、委政府的重视,省建设厅也批示要求处理。
  当时,河南省小集镇建设现场会正准备在卢氏召开。内参上报后,现场会立即取消。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并急欲得到上级肯定、支持的杜保乾,为之气结,指令公安机关立刻抓捕张冲波,搜集罪名,从重判刑。
  号,卢氏县法院秉承杜保乾的旨意,将张冲波抓进监牢,日开庭审理其涉嫌“挪用特定款物”罪。
  开庭后,合议庭认为张冲波无罪;3月15日,法院审委会11个委员表决,也都认为张冲波无罪。
  次日,院长说这案子是杜书记亲自过问的,要给杜书记汇报一下。杜保乾一听就火了:“公、检、法抓张冲波七八个月,你给弄个无罪,那不是白抓了吗?必须给我判!判三年!”
  院长回来说:“我们前一阵子说张冲波无罪,现在杜书记说他有罪……我也说他有罪。”
  18日,还是审委会那11个人,又开一次会。因杜保乾说过:“谁说张冲波无罪,把名单给我报上来!”所以,这11个人又一致表决,认为“张冲波有罪”,应判刑三年。
  张入狱后,其妻四处奔走申诉,营救张冲波。当时,她是卢氏县某山区镇的副镇长,从工作地点到县城有120多里路,她整天坐着班车奔波。
  杜保乾跟张妻所在镇的书记说:不准再让她乱跑,否则停发工资。那时张冲波已经没有收入了,家里还有一老一小,就靠张妻一个人的工资生活。镇里把她的工作停了,县纪委也找她谈话,说:念你作为一个女同志,当上副科不容易。以后再跑,就要对你动纪律了……那时她在街上看见熟人,老远就躲开她了;打电话说去单位找谁,对方赶紧说:“你不敢来,你可不敢来!”门都不让她进。张妻感到心里很凉。
  日上午,卢氏县纪委一名干部找张冲波谈话,说我不愿意来找你,但有人施加压力,非让我来不可。你的案子,不光我知道,全县人都知道你是冤枉的。县委书记不能在卢氏干一辈子,你张冲波也不会在监狱蹲一辈子。你这个冤案,要平反的。但是,现在我们还是要开除你的党籍、公职,因为根据司法机关的有罪判决,非把你“双开”不可!
  尚未平反的蒙冤者
  日,在卢氏县县委大院,杜保乾被三门峡市检察院抓捕。日,张冲波获减刑半年,提前释放。至此,他蹲了整整两年冤狱。
  出狱后,张冲波立即向有关部门申诉。本来以为杜保乾一倒台,自己马上就能平反,没想到难度还很大。本来挺明白的一件案子,没有一位领导出来说句话。有关部门至今还在推来推去。
  当初,张冲波一出狱,张妻就对他说:“你走,赶快走!先离开这里再说!”因为他已破坏了官场的游戏规则,在卢氏县引起了“官愤”。“现在哪个领导多少没点问题?没人喜欢爱告状的人―谁见了你,心里都会划上一道……”
  通过同学介绍,张冲波在三门峡市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表现很好。但好景不长,卢氏县前来反映张冲波“问题”的人接连不断,他们跟张冲波的单位领导说:“张冲波这个人有告状习惯:在卢氏县就把单位经理告倒了,把县委书记也告倒了,你这个单位领导不怕被他告倒?”
  领导找张冲波谈话,张冲波听了很伤心:“我跟杜保乾没有个人恩怨,我写批评报道是堂堂正正的;我离开卢氏县,来这个单位也是堂堂正正的,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想给我穿小鞋?……回家后,我跟爱人讲了这件事,她很理解,说有人甚至希望你张冲波出狱后走投无路,流落街头。”
  张冲波跟记者说,从经济、精神、肉体三方面,张文秀所受的折磨比他大得多。
  反贪者之二:张文秀的故事
  从行贿者到顶牛者
  最终把杜保乾告倒的是卢氏县文峪乡香子坪村原村支书张文秀。有意思的是,当初,他也是向杜保乾行贿队伍中的一员。
  张文秀是当地有名的能人,上过河南政法大学,当过选矿厂厂长,个人资产有百十来万。他很早就离开了老家文峪乡香子坪村,但该村贫困落后,欠着六万多块钱的外债,村干部们弃职外出打工。乡里恳请张文秀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希望凭他的能力和干劲,带领该村脱贫致富。
  1995年春天,张文秀回村上任,带领群众铺路架桥,修渠通水,植树种蘑菇,村里没钱,他就垫资、捐资。香子坪村很快改变了面貌,当上了“综合治理先进村”、“精神文明先进村”,村支部得到了“全县优秀党支部”的称号,张文秀也得到了县“五一”劳动奖章,并相继当选为县、市“十大杰出青年”。
  弃商从政的张文秀,当了五六年村支书,只捐钱没赚钱。如果他当初一心一意把选矿厂开下去,那几年国家政策有利,每年赚四五十万不成问题。可张文秀也有当官的愿望,他说这是为了“光宗耀祖”及“政治上要求进步”。他认为自己上过大学,是干部身份,工作又干得出色,当个副乡长、副书记也很正常。
  每次上级领导来卢氏视察,杜保乾都喜欢领着他们到香子坪村参观。每次见到张文秀,杜保乾都信誓旦旦地说:“你干得很好!我就是要提拔重用你这样的干部!”
  但是三四年过去了,张文秀没有得到任何提拔。这期间,他看到城郊乡的村支书吕振旺,40多岁了,弄了几百万扶贫款建“万头猪场”,统统打水漂,还提了个乡党委副书记,后来张知道他拿着扶贫款给杜保乾送了几十万!文峪乡的曹某,40多岁,初中毕业,因为嫖娼被公安局处罚过,是个包工头,干村支书比张还晚三年。他跟杜保乾拉上关系后,提为副乡长,接着又提为公路段段长,扶贫款也到手了。
  张文秀一肚子怨气,讨教官场上的朋友。他们说你不送钱不中,干得再好也没用―杜书记就认钱。杜保乾的外甥白某也劝张文秀:“只要你送钱,我舅说了,别说副乡长、副书记,乡长、书记也能弄上!”张文秀问得多少钱?白某说十来万就解决问题了。
  张文秀下决心给杜保乾送钱。1998年杜在省委学校学习时,打电话叫张文秀过去,连现金带吃喝玩乐,花了张文秀十来万。年,张文秀又分两次给杜保乾送了1万元。
  杜保乾嫌少。有一次,张文秀问杜的外甥:“我给你舅送钱送了两三年了,这中间提拔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没有我?”白某说:‘你送的钱太少。我舅说你开过企业,是有钱户。别人10万块钱能办成的事,你得30万!”
  后来,杜保乾又让他外甥找张文秀借款20万,张文秀不给:“我也干了那么多成绩,不是纯粹要拿钱来买这个官!”
  从告状者到逃亡者
  2000年底,卢氏官场风传杜保乾要竞选三门峡市副市长,或调到洛阳市当城建主任。张文秀眼看杜保乾要走,岂不白花了十几万?他抱着一大摞荣誉证书,去县委找杜保乾要说法。
  一开始,杜保乾给他卖官腔,说你干得再好,不能向组织要官。张文秀急了,说我并不想向组织要官,但我发现你来卢氏几年,一直卖官。杜保乾说你胡说八道,拿出证据来!张文秀说你花了我十几万,不是证据?你大肆提拔地痞流氓,那不是证据?杜保乾恼了,一把掏出手枪,拍到桌子上喝道:“你找死呀?!”张文秀愣了愣,也豁出去了:“你打死我吧。你要不打死我,就得把钱退给我……”
  这时的张文秀,只想挽回损失,还没想到要告发杜保乾。杜保乾为了稳住张文秀,也让组织部门带领全县村支书去香子坪村学习,并考察张文秀,暗示要提拔他。
  两个月后,三门峡市人代会上,有人散发揭露杜保乾劣迹的材料,杜保乾大惊失色,认为是张文秀搞的,派公安去秘捕他。张文秀得到消息后跑了。在外地,他打电话给杜保乾:“告你的不是我,你别抓我。”杜保乾不相信:“不是你,你怎么知道我要抓你?”这时,张文秀才横下心来,不再想晋升的事了,要告杜保乾。
  张文秀从三门峡市反贪局告到省反贪局,处处躲不过卢氏公安的抓捕队伍。他逃到了北京。在北京,张文秀再次给杜保乾打电话,说:“只要你放我一马,不再追杀我,把我的钱还给我,我就不告你了。”杜保乾跳骂不止:“你还告我哩?你这鸟孩子自身难保―你死定了!”
  从受虐者到抵抗者
  日,张文秀被卢氏警方从北京抓回,连续拷问了三天两夜。审讯者给他带着背铐,让他跪在地上,用1000瓦的灯泡照着他,让他承认去北京是诬告杜书记,让他说出到北京都去了哪些部门?向哪些新闻单位散发了资料?张文秀不说,审讯者照着张脸上就打。
  6月1日,三门峡市检察院来人提审张文秀,讯问他所掌握的杜保乾涉嫌犯罪事实。张一一讲述,并特意讲了卢氏公安对他刑讯逼供的情况。
  张文秀满以为此后不会再遭拷打,不料市检来人刚走两个小时,他又被提到了县公安局,受到了连续三天三夜的拷问。审讯者让他交待跟市检来人谈话内容,张文秀坚不吐实。6月6日,杜保乾被抓捕两天后,市检察院再次提审张文秀,县公安局方将他放回看守所。
  记者问张文秀:“如果当初杜保乾收了你的钱,也给你安排了,你会怎么样?”
  张文秀沉默了会儿,说:“当时,一是自己没有醒悟过来,二是卢氏这个买官卖官的风气已经成为时尚,这股力量咱也不敢对抗。如果稳稳当当弄个职务,也就慢慢往下整吧,说不定还会继续给他送钱。后来,他没有给我办事,一拖再拖,我一是反感他;其次,咱毕竟也是政法大学毕业的,知道杜保乾这一套迟早要翻船;如果不刹车,也会陷进去。所以,我就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他。”
  日,张文秀被捕后,卢氏县公安局出动四辆警车,大张旗鼓地到他家搜查,将张文秀父亲抓去审问。张父连气带惊吓,当天就去世了;没几天,张文秀嫂子也溘然离世。
  然而,仍在牢中的张文秀,心情却是乐观的。自从市检来人讯问杜保乾情况后,张就非常激动,晚上睡不着觉,一个人在号里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创作了一首《卢氏人民给我力量》的“囚歌”。
  “我站在黑暗的冤狱中,举目望东方,卢氏迎来了新的曙光……”
  张文秀向记者唱起了这首歌,当唱到“啊啊啊,贪官污吏难逃法网,勇敢的卢氏人民给我力量”时,他的声调不可抑制地高昂起来,令人想像到他当日在监牢里的亢奋状态。
  仍然不是“凯旋者”
  现在,杜保乾已经倒台了,然而,“英雄凯旋”的待遇迟迟没有来临,张文秀却日益感受到了被孤立、被冷落。
  县、乡组织部门宣布恢复张文秀的村支书职务,但杜保乾任命的几个村干部却还在台上。过了一段时间,县里跟张文秀谈话,说工作你就先别干了,群众对你有意见。
  2002年3月,张文秀得知香子坪村现任村长等人爆炸取土,破坏国家飞播造林的1000多棵树苗,他向林业部门和派出所举报,他们拖拖拉拉不想管。3月28号,张文秀拉着《工人日报》记者前去取证,往回返时,村支书、村长一伙指使任留记、苗永年等人绑架他,对他实施了18个小时的非法拘禁。
  张文秀被绑架者关到村里一户居民家中,用绳子捆起来。天一黑,就把他拉到路上打,怕他看见他们,把白石灰撒到张文秀的脸上,令他睁不开眼。行凶者用棍子打,用石头打,把皮鞋脱下来朝张文秀脸上砸,让他喊“爷”,张文秀一声不吭,舌头咬破了,牙也咬坏半个。
  张妻和《工人日报》记者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16个小时不出警;后张妻请求县人大主任救援,派出所才派去了三名干警。但警察到现场后并未立即实施解救,而是看着暴徒们又打了张两个小时。张文秀全身170多处受伤,从头到脚没有一块好地方,拉到县医院抢救了五天,几次昏死过去。
  案件发生后,至今没有处理。
  “现在我是卢氏的‘官场公敌’。老百姓同情我,但他们既主持不了公道,又为我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有职有权的人只有恨我……”
  张文秀质问:“反腐败给我带来了啥?美国、香港都有保护举报人制度:发奖金、安排移民等等,我却连生命安全都保护不了……在卢氏反腐败,代价太大了。”
  2002年8月,张文秀在卢氏县工商局注册了一家“明珠矿业有限公司”,重新干起了老本行,他说:“以后一心一意干企业,政界的事不再想了。”
  第五篇:百姓相
  无知的“鸣冤”老农
  对卢氏县老百姓来说,杜保乾曾是一个“巨大的存在”。
  以前历任卢氏县委书记的名字,只有“吃皇粮”的干部们熟悉,而杜保乾的名气太大,卢氏县人人知道。以至于乡里干部下去收税费,群众都说:“杜保乾的人又来要钱了!”
  1997年,卢氏县城开展“创三优”活动。杜保乾整天在街上检查卫生。他检查卫生不是静悄悄的,而是他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堆人:公安、工商、卫生、城建等各部门的头头,十几辆小轿车,开着高音喇叭,吆吆喝喝,大兵压境,把老百姓搞得鸡犬不宁。
  杜保乾刚到卢氏时,急于出政绩。当时全县有14个行政村不通路、不通电,杜保乾责令县交通局、电业局:不惜贷款、不惜职工集资,统统让它们通路、通电。路通了,电通了,杜保乾来到老百姓家里,当着记者的面,叭地拉亮电灯,老百姓流着泪感谢杜保乾:“杜书记好呀!杜书记办实事!”
  杜保乾还喜欢带着县直机关的头头,开着小车,警车开道,光汽油就烧几百块钱,到深山区的老百姓家里,拿出床被子,顶多值十来块钱。回来后在电视新闻里大肆播放。很多老百姓一看,受宠若惊。
  其实,中央每年都给卢氏拨扶贫款7000万元以上,这些钱修100条路都用不完;其余的钱杜保乾都挥霍了,老百姓哪里知道?
  杜保乾被捕后,专案组驻进卢氏宾馆,调查杜保乾卖官受贿等行为,潘河乡山区的几个老人还专程来到专案组,给专案组成员下跪,为杜保乾鸣冤:“保乾这娃子这么好,你们不能抓他啊!”
  从兴奋到漠然
  本来卢氏县的居民住得就分散,每平方公里不足93人,很多人住在深山区里,信息闭塞,不知天外有天。
  杜保乾到卢氏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县电视台掐断了中央、省、市的电视频道,所有电视频道,一天到晚只能放卢氏节目,把这里变成了独立王国。所以老百姓们才会说:“打开电视不用看,里面全是杜二蛋。”
  这种信息封锁足足持续了三年。后来,新华社等媒体都来调查此事,卢氏才重新开放了河南新闻频道和三门峡新闻频道。
  杜保乾被捕后,卢氏县老百姓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但也不像某些媒体报道那样,自发地放鞭炮),整整一个礼拜,“满城争说杜保乾”,有高兴的,有感叹的,有同情的,有担心的。后来,看看杜案进展缓慢,杜保乾提拔的那些干部绝大部分还在台上,大家又漠然了。
  记者请张文秀评价卢氏人的性格,张文秀沉默了一阵,说:“卢氏让杜保乾祸害得这么惨,也是活该!老百姓没有与腐败行为作斗争的精神,我做了,他们反而说我是‘政治上不成熟’、是‘二杆子’!他们崇拜杜保乾‘零口供’的硬气,崇拜他在法庭上的狡辩……让人家当猴耍,还心安理得呢!”
  在卢氏杜关镇的一个小饭馆,老板娘冲张文秀笑着喊道:“张文秀,这回你可出风头了!你跟杜保乾俩都成名人了!”张文秀对她的话不予理睬,转身跟记者嘟囔:“这就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我是为了出风头!”
  老百姓如何能明白
  为啥卢氏县的老百姓对杜保乾恨不起来?因为他干的卖官敛财、贪污腐败,老百姓看不见,不知道,就恨不起来。
  日,当张文秀应记者之约来到卢氏宾馆时,他的脸被寒风吹得通红。“今天风太大,复印纸贴到墙上就掉了,费了好大劲儿。”张文秀兴奋地说。
  前一天晚上,张文秀从张冲波那里得到一篇报道:《杜保乾卖官受贿案揭密》,他当即复印了600份,一天就发完了!今天一早,他又复印了200份,开着车在卢氏县城乡街头张贴。他跟记者说,准备再复印600份。每当媒体刊登揭露杜保乾的文章,他都要复印出来,免费发放并在街上张贴,每次的复印费都要两三千元。“让老百姓看看杜保乾贪污腐败到什么程度,才会恨他。”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请人帮助张贴?张文秀说:“别人不敢,害怕。我说报纸是正当的东西,你怕啥哩?”他说一开始他前脚贴,公安后脚去撕。现在有时他白天贴,公安晚上去撕。
  新县委书记到任后,埋头发展经济,并经过调研,把杜保乾虚报政绩缴上去的“贫困县”的帽子又领了回来。有人说,这是新书记为卢氏县立下的最大功劳。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卢氏百姓的生活秩序正在恢复正常。有人跟记者说:“这一年多卢氏发展得不快,但是起码不挥霍了。杜保乾在的时候,表面上卢氏发展挺快,其实是瞎折腾!卢氏穷并不可怕,怕的就是穷折腾!现在的卢氏县领导不扰民,不搞形象工程了,老百姓就高兴。”
  记者曾希望采访到卢氏新任县委书记,惜未如愿。县委办公室一名干部跟记者说:“王书记出国了,走了有半个月了,何时回来还不知道。”据说,新书记绝口不谈杜保乾,也不谈张文秀、张冲波。
  (王飞先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反腐的成本与动机
  本刊记者石破
  采访结束了,记者心头疑惑却越来越大:为什么来了一个县委书记,就可以将一整个县搞得鸡犬不宁?为什么来了一个贪官,就可以将原本民风纯朴的地区带得世风日下,贪贿成风?为什么卢氏这个山区小县的腐败轻易便成燎原之势,而反腐败的行动却艰难不易,代价高昂?
  撇开制度建设方面的话题,记者在此只想为民间反腐者呼吁几句。
  按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的观点,老百姓的反腐热情,与买官卖官者的腐败热情根本就不成比例。“像一麻袋毫无组织的土豆一样”的老百姓,对于理想秩序的支持是“无精打采”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我起来反腐败,即使能成功,摊到我身上的好处能有多少?如果我不反腐败,“不理想的秩序”摊到我身上的害处又有多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两个结果都是微不足道的。
  相反,对于买官卖官者来说,他们的好处都是立竿见影、实惠多多的:卖官者自不待说,买官者虽然付出了金钱代价,但能得到权力,又能运用权力得到更多的金钱。“卢氏县这么穷,科局级干部几十万盖的房子比比皆是,钱从哪里来?”张冲波追问。
  正因如此,腐败官员的“反反腐败”热情也是蛮高的。因为假如“理想秩序”建立,反腐者的好处可能微不足道,但腐败官员的损失却是巨大的,也是立竿见影的。
  张文秀痛心地对记者说:“向杜保乾花钱买官的600多个干部,我不能说全部恨我,但起码60%对我恨之入骨。他们有的是花了钱还没当上官,有的虽然当了官,但只要不退休,就一直想着往上升。杜保乾给他们许了很多愿,现在杜被抓了,他们的钱白送了,他们一家,加上他们的父母一家、岳父母一家,恨我的人起码有好几千。”
  对于想挺身反腐败的人来说,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账要算:如果我要反腐败,成功了,将付出多大的代价?不成功,又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房龙说:“人们在正常情况下,是很倾向于正直和正义的。(然而)到了非常时期,就很少有机会实践这两个美德。”
  记者在卢氏采访中,多次听到这样的话:“卢氏县老干部‘无官一身轻’,不怕杜保乾‘免职’,敢于向上级反映杜保乾的问题。”
  当然,这些反映都是“悄悄地进行”。老干部们的谨慎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张冲波和张文秀的遭遇,就是“反腐败要付出多大代价”的一个实际说明。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的说法:张文秀给杜保乾行贿,杜保乾没有提拔他,他们之间有个人恩怨,所以张文秀的举报动机不纯,是“黑吃黑”;张的个人品格也有问题。
  本文暂且撇开对张文秀本人的评价,先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举报贪官,是理由重要还是事实重要?是动机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是举报人的品性重要还是他所举报的问题重要?
  有人说,假如举报者的人品不好,他所举报问题的真实程度就值得怀疑。然而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并且,如果严格按照“人品有缺陷就没资格举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恐怕没几个人能符合这标准;又假如大家都没资格举报别人,只能是为贪官污吏免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的不法行为更加“如鱼得水”―对举报者的苛刻,即意味着对腐败者的宽纵。
  还有人习惯于怀疑举报者的动机:只有动机“一心为公”,毫无私人恩怨,他的举报才是值得重视和信赖的;“动机不纯”的举报不但不值得鼓励,反而有些可耻。
  如前文所述,民间反腐,一般来讲,腐败者的腐败热情总是高于反腐者的反腐热情;因为腐败者的得益是巨大的、立地可见的,而反腐者则要面临“腐败不腐败,造成的利益得失每个人分摊不了多少”以及“一旦反腐败,自己这个个体要付出极大代价”等方面的权衡。因此,只要某人的利益没有直接受损或损失不大,他的反腐动力总是不足;也因此,最坚定的反腐力量,往往来自因腐败行为的发生而导致利益损失最惨重的一方。
  事实上,以往媒体报道的每一位热情高涨的民间“反腐斗士”,几乎本身都有着一份与腐败分子相纠缠的血泪账或经济账。
  张文秀有突出的工作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拔;他给杜送了十几万元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想讨回贿金却被杜保乾网罗罪名密捕,不得不亡命天涯……假如没有这些“个人恩怨”,张文秀未必会产生如此坚定的反腐立场;但也不能因为他有这样的动机,就轻易否定他反腐行为的意义与价值。
  但我们须指出,“民气”是弥足珍贵的。“民气”的力量也是最大的。仅仅一两个人挺身而出还远远不够。应当相信,当公民“反腐”不再需要那么大的成本,付出那么多的牺牲,当“反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合力,贪官就不会这么容易滋生、招摇与肆虐。
【】【】【
】【】【】
新 闻 查 询
& 新浪精彩短信
&&&分类信息北京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手机铃声: 
(0.2元/条)
(0.5元/条)
(0.5元/条)
(0.5元/条)
(0.3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精彩专题: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果批发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