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未来诺基亚7说明书

诺基亚董事长:公司不会停留在历史中 未来更强大_网易科技
诺基亚董事长:公司不会停留在历史中 未来更强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诺基亚董事长李思拓:中国引领创新惠及世界)
记者 南希 编辑:郭涛今天上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诺基亚集团董事长李思拓(Risto Siilasmaa)在开幕式上致辞,他相信中国将引领创新,并提出通过积极合作,创造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未来。开幕式后,李思拓接受了浙江在线记者专访,在改革诺基亚集团,实现成功转型等方面,畅谈了他的观点。李思拓倡议共同建造一个互联可编程世界“我相信,中国将引领创新,让中国受益,让全世界受益。”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李思拓这样评价中国创新。李思拓已经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老朋友了。在他的眼中,这是一个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致力于造福人类的盛会。今天,这位诺基亚的改革者在乌镇发出“可编程世界”的倡议。李思拓表示,截至2025年,相互连接的设备数量预计将超过1000亿台。这需要互联网企业共同打造一个“可编程世界”。“打造可编程世界需要通力合作与相互支持。这正是我们今天汇聚到这里的意义所在。我相信,我们必定可以找到积极合作改变社会的前所未有的方法,创造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未来。”李思拓在致辞中提到。“这个世界通过云端对来自数千亿台传感器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创建完美态势感知能力、深邃的智慧成果及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机遇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提高生活品质、改善民生福祉并管理稀缺资源。”在李思拓看来,打造可编程世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人类面临着诸多非常重大甚至关乎生存的挑战。为求生存与繁荣,所有人都要卯足干劲、分秒必争,争取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开幕式致辞上,这位正在努力学习中文的芬兰人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诗词来总结。诺基亚专注通讯和科技 力争互联全球2012,46岁的李思拓“临危受命”,担任诺基亚董事长。正是在李思拓担任诺基亚董事长的四年中,这个曾是手机代名词的芬兰企业巨头实现了成功转型。除了割舍手机业务外,诺基亚于2013年7月斥资17亿欧元全盘收购西门子持有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SN)的50%股份,将NSN变成全资子公司。并于2015年初,以1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一举成为第二大通信设备提供商,大刀阔斧进军电信网络设备市场。2015年底,诺基亚与浙江移动在杭州建立了诺基亚全球研发(杭州)数据中心,创建基于云平台的研发环境,以支持诺基亚不断扩大的研发能力和业务发展。“经过了非常精彩的四年,诺基亚已经成功转型,变得更加强大。现在我们我们有领先的产品组合、强大的地缘优势,在通讯设备领域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眼前这位褐色头发,已到了知天命年纪的芬兰人,依然精神抖擞,与祖国“标志性企业”共同奋战让他精力充沛。“现在的诺基亚专注于通讯及科技两个领域,我们的知识产权授权业务仍然强劲,近期也开始收购可穿戴设备及终端设备。”根据上个月底诺基亚披露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诺基亚通讯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2%。在全球运营商市场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这一数据符合诺基亚管理层的预料。然而,中国市场对诺基亚而言,是一个希望。根据诺基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在中国区,诺基亚通信第二季度净销售收入达到6.73亿欧元,环比增长18%。诺基亚科技,较去年同期净销售额增长109%,正是知识产权授权和收购的可穿戴设备公司贡献了力量。
在开幕式上,李思拓说,诺基亚的愿景是致力于互联世界,拓展人类无限可能。“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促进人类繁荣发展,创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具可持续性、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且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专访中,李思拓讲述了诺基亚转型战略。“从2013年开始,诺基亚更看重不同技术的联合,从网络到云,从无线到有线,从网络基础构架到终端设备,我们都在融合。”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解释,“之前的时代已经远去,诺基亚不会停留在历史中。未来,我们将更加强大。我希望诺基亚能带给人们勇气。我们刚刚开始重新启航。”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说未来诺基亚会靠“蔡司认证”翻盘_凤凰科技
为什么说未来诺基亚会靠“蔡司认证”翻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为什么说未来诺基亚会靠“蔡司认证”翻盘 “诺基亚”这个品牌现在已经家喻户晓。除了它“刚强”,
原标题:为什么说未来诺基亚会靠“蔡司认证”翻盘
“诺基亚”这个品牌现在已经家喻户晓。除了它“刚强”,能砸核桃的特质外,另一个让我们记住它的便是“拍照”了。在2012年MWC上诺基亚发布了一款震撼、拥有高达4100万像素卡尔蔡司摄像头的手机808PureView。据了解,“PureView”作为首款采用PureView成像技术、4100万像素传感器、卡尔蔡司镜头和像素超采样技术的智能手机,也让诺基亚808PureView开启了智能手机影像的全新时代。
诚然,诺基亚808是专门为有摄影功底和使用技巧的人使用的,该机CMOS传感器达到1/1.2英寸,拥有媲美单反的拍照手机,在拍摄风光、大合照、花卉上,真心有着不输于单反的画质和品质。直至日,诺基亚发布了拥有三颗徕卡认证的全面屏手机——诺基亚7Plus,它的成像效果让用户依稀看到了诺基亚808当年的风采。那么,从当初名声大噪的诺基亚808到今天的蔡司认证,诺基亚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一起来了解下。
卡尔蔡司是个怎样的品牌?
“卡尔蔡司”是一个在摄影区常常出现的品牌词汇,然而或许很多人了解的并不深。卡尔蔡司(CarlZeissJena)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医疗设备和工业测量仪器的德国企业,同时也是一家专业制造镜头的厂商。其名号打响的时期要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蔡司发明了一种叫做Anastigmat的散光补偿镜头,从而开始生产相机使用的镜头。
卡尔蔡司镜头
作为一家较为传统的镜头世家,卡尔蔡司在这150年的时光中,在扩大镜、医学系列、双眼镜、眼镜、相机镜头、天象仪等光学设备领域里广负盛名。在相机镜头领域里,卡尔蔡司镜头拥有鲜明的分辨率、较为均匀的光圈、细致入微的描写李以及多层膜发射的加硬处理等有点,在众镜头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业内外阵阵好评。其超清晰的成像能力也一直被誉为“鹰之眼”,因此,“卡尔蔡司”镜头也一直是“奢华”、“高端”的代名词。
蔡司镜头、施耐德镜头、华为的徕卡镜头谁厉害?
同样享有不错名誉的便是施耐德镜头以及众人熟知的徕卡镜头了。蔡司、施耐德、徕卡都是德国知名的三大镜头制造公司。由于定位不同,所以不能准确的说哪个更好,哪个更差。对于光学研究来说,蔡司是全球光学的龙头企业。
蔡司尽管也生产相机,但在上世纪80、90年代便停止了照相机相关业务,转而发展例如显微镜、医学器材、光学眼镜、光电子设备、半导体以及工业测量仪等专业领域的产品生产,对于照相机领域的业务更多是售卖专利及售卖设计,蔡司自己不生产。
卡尔蔡司logo(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施耐德镜头一般多出现在医疗、工业、航天及电影镜头,相机镜头比较少。
施耐德logo(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徕卡则一直专注研究于照相机领域,并且以此为中心点,还延展到照相机、地质勘测设备、显微镜等领域。同样的,徕卡也是知名摄影镜头的代名词,徕卡镜头也代表了当今杰出民用摄影光学精粹。
徕卡logo(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但是,光学领域真正的强者永远不会将竞争止于民用领域,光学领域竞争较为激烈的战场,莫过于天文学领域。1920年德国汉堡天文台的1米口径望远镜为蔡司制造,让蔡司镜头在天文学声名鹊起。厉害的还不止这些,1976年,卡尔蔡司自主研发,制造了世界第一台采用数位化电脑控制的天文望远镜;1979年卡尔蔡司通过不懈努力,建造完成世界第一个赤经、赤纬轴采用无齿轮摩擦驱动系统的天文望远镜;1985年,卡尔蔡司突破限制,建造完成卡拉阿托天文台的3.5米口径望远镜等等。
不受温度影响,零膨胀玻璃“Zerodure”、美国登月使用的摄像镜头等,也统统是蔡司的镜头。因此,三款品牌出品或认证的镜头,都是在世界范围里“高精尖”的产物。
2004年诺基亚联手卡尔蔡司抬高手机成像水准
在诺基亚的鼎盛时期时,诺基亚在接受采访中透露出,卡尔蔡司很早就对移动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卡尔蔡司则认为手机摄像头至少要达到200万像素的标准时才能够体现出光学系统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直到2004年,卡尔蔡司认为手机摄像头的发展足够撑起自己对高图像质量的标准了,便于2004年底,与诺基亚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诺基亚联手卡尔蔡司(图片引自互联网)
于2005年年初,第一款使用卡尔蔡司认证镜头的产品——诺基亚N90便诞生了。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管理制度,卡尔蔡司和诺基亚花了一周时间将团队建立,随后商议每周还要进行电话会议,每年务必要举行两次大型的见面会议。合作期间,诺基亚联合卡尔蔡司还发布了例如808、N8、N82、N85、N95、N96、N97等等这些在拍照秒杀同期产品的机型。
起初,卡尔蔡司和诺基亚面临的头号问题便是机身厚度和尺寸,比如在诺基亚808上加入卡尔蔡司认证、CMOS传感器达到1/1.2英寸、4100万像素的镜头,媲美单反的成像及配置,也导致了机身显得非常臃肿,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在Lumia1020上加入全新的4100万像素镜头,机身相比诺基亚808变得轻薄许多。在之后不断改良和努力后,今年采用蔡司认证的诺基亚7Plus,拍照性能保持在1300万+1200万双摄,装进了7.99mm的轻薄机身,实在让人钦佩诺基亚研发团队的实力。
卡尔蔡司认证镜头是什么意思?
前面说过,上世纪80、90年代,卡尔蔡司便停止了照相机相关业务,对于照相机领域的业务更多是售卖专利及售卖设计,蔡司自己不生产。而诺基亚手机上使用的卡尔蔡司认证的镜头也并非卡尔蔡司公司生产。当然了,想要获得卡尔蔡司认证也并非易事,毕竟作为相机行业知名品牌,如果轻易给予认证后出现不好的反应只会砸了自己招牌。
三颗蔡司认证镜头的诺基亚7Plus
卡尔蔡司认证,从原材料到流水线做工都是卡尔蔡司介入严格调查审批,所以其性能表现依然高于行业标准。
三颗蔡司认证的诺基亚7Plus的实际成像效果如何?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废话不多说,看下实际的样张拍摄:
白天样张,诺基亚7Plus的白平衡十分准确,天空的淡灰色被准确的表现了出来,色彩还原方面,无论是艳丽的红色还是饱和度稍低的花朵,诺基亚7Plus都极大的还原最原始的色彩。
诺基亚7Plus自拍
到了妹子们最关注的自拍环节,在暗光环境下,诺基亚7Plus依旧很“稳”,没有明显的噪点。同时,在宽容度方面,诺基亚7Plus也没有出现亮与暗不兼顾的现象,即使前置仅有单摄,依旧可以拍出虚化的效果。同时,诺基亚7Plus还具有实时美颜功能,可以为妹子的颜值“锦上添花”。
不得不否认,曾经的诺基亚为用户带来了太多的感动。现如今的诺基亚尽管不是当年的那个诺基亚,但依旧可以点燃许多诺粉的情怀,毕竟那个大手拉小手的Logo已经活在诺粉的心中。至于HMD能否让诺基亚再度回到巅峰我们不得而知,相信这个问题时间会给予我们最好的答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442249
播放数:264406
播放数:128595
播放数:5808920Nokia的未来?(I)
| 译,校,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傲视群雄。但是最近两年全球手机行业风云变幻,为了看清 Nokia 能否持续发展我更密切地关注他们的产品和战略。我不是说 Nokia 要不行了,也没怀疑这个公司到底还有没有戏——那我也太傻了。Nokia 当然还混得下去,我关心的是未来它以何种面貌示人。选择在新兴市场上销售低端产品并附加些鸡毛蒜皮的服务可能也有钱赚,但这怎么说也不能叫引领行业发展吧?
首先,我对 Nokia 的平台战略有些疑惑。很多人都说 Maemo 就代表了未来,这可能就是战略方针,但是想担纲主角现在还差得远点。Chris Ziegler 那天对我说 “具有 X6 的造型和配置、装载 Maemo 6(或者 7)、配合更加贴合的 Ovi 策略才会是杀手级的产品。” 也许吧,但是现在的 Maemo 让人觉得是个不成熟的未完成产品。实际上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为 Nokia 网络平板 MID 打造的系统。用在 N900 上对现在的主流市场而言就有点像是杀鸡用牛刀。
这样一对比,2002 年时看似革新的 Symbian S60 现在显得笨重缓慢,而且搞出来 N 多不同版本,让开发者非常困扰。确实,Nokia 支持 Flash 和 Silverlight 并期望通过 Qt 的多样性实现大统一,但这已经复杂到让大多数开发者转身离开了。没有一个清晰的平台战略,Nokia 想获得开发者的足够支持,以保持在大众市场的重要地位就难鸟。(译注:Qt 是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和 UI 框架。)
其次,Nokia 的服务就像那位不会修电脑的男人的私生活一样混乱。Ovi 在刚公布的时候听着挺美,但是现在各种不同的服务时而选用、时而弃用、时而修改来来回回折腾不息,搞不清楚到头来到底有哪些服务可用。据说全球使用 Comes with Music 服务的用户“多达”  10万7000 人,现在 Nokia 推迟了今年将其推向美国的打算,我不禁怀疑这个服务能有怎样的前途。N-Gage 项目到头来也不止是两个失败的手机设计,这个服务本身也跟着寿终正寝了。
Nokia 最近的硬件设计也让人挺挠头。Nokia 有不少经典产品。8860 在它的时代书写了时尚与科技,受黑客帝国启发的 Nokia 7110 是第一部内置 WAP 浏览器的手机,N95 则是科技的尤物。然而最近的一些产品,却只是一堆简单叠加的花哨功能与粗糙用户体验的奇怪组合。
去年的旗舰产品 N97 就是一个尝试,让我们知道如果你要设计一部触屏手机,千万不要装配一个奇怪的 3 排键盘,还把空格键出人意料的放到右边而不是中间。N900 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科学探秘,而不是一种给主流用户设计的产品——尽管 Nokia 很认真的把它定位为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产品。以前我看到 Nokia 的硬件设计就知道什么才叫帅,但是想到那些日子让我像是一位过气电影明星想要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
最后,Nokia 在北美的市场份额急剧下跌,急需发布一款成功的产品及策略来救市。没有美国运营商对于旗舰产品和大多数利润丰厚的产品的支持,Nokia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大幅下滑,只有那些最虔诚的用户才愿意花 500 美刀搞一部无锁手机,然后再掏钱入网 T-Mobile 或者 AT&T。全球市场能比美国和北美市场带来更多利润,但是如果你希望引领行业发展并保持带头大哥地位,那就绝对不能忽略这个市场。
上周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我的好友 Peter Rojas 说:“Nokia 面临着一个经典的创新窘境:他们身形庞大而且在业内占据绝对主导(起码到现在为止),很难在不自残现有产品线的情况下创造出极具创新的新产品”。我想问题没这么简单。Nokia 没能引领这个改变后的市场,只能被迫根据竞争对手的战略仓促上阵,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景创造未来。当智能手机跨出技术爱好者的小天地,在使用与功能方面步入大众市场的时候,Nokia 落后了。
现在,我不认为这问题是致命或长期的,而且我不相信 Nokia 已经出局。但我确实怀疑这公司未来的市场地位,若不对市场方向和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特别是北美市场)恐怕很难保持领导地位。说实话,Nokia 让我想到 1996 年的 Apple,在关键领域损失着市场份额与话语权,但仍有影响核心业务的巨大潜力以及一个拥有数以百万计粉丝的出色品牌。就像 Apple 当初所做的,Nokia 必须果断地努力抢回自己的领先地位,不然就真完蛋了。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166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情怀不再有用 诺基亚手机还有多少未来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情怀不再有用 诺基亚手机还有多少未来
第1页情怀不再有用 诺基亚手机还有多少未来  讲起诺基亚手机,又让我想起了“情怀”这两个字。与罗老师的情怀不同,诺基亚是陪伴长大的记忆。依稀记得那个在球场上摔得粉碎,把零件捡回来装好又满血复活的手机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过时代的巨轮不停的向前滚动,固守不变,也可以说是放不下身段的一代巨人终究倒下了。  出售与回归  因为手机业务多年的亏损,诺基亚在2013年9月被微软收购,其中非智能机的授权为10年;智能机的授权使用时间到日。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就此画上休止符。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  不过诺基亚一直没有放弃手机业务,早在2015年,就开始有消息称诺基亚将在授权结束后重返手机市场,并与魅族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传出“绯闻”,虽然最后无疾而终,不过依旧可以看到诺基亚依旧心系手机。  在经过绯闻不断的2015年之后,2016年的诺基亚似乎平静了很多。微软在5月份将功能机业务出售给富士康后;随后诺基亚与HMD签订战略授权协议,HMD获得诺基亚手机、平板电脑产品的全球独家使用权十年,标志着诺基亚正式回归。  Nokia6亮相CES  有传言称诺基亚将会在今年推出5款基于Nokia品牌的手机,将定位到低中高三挡。在2017年的CES上,诺基亚展出了它们全新智能手机——Nokia 6,标志着诺基亚正式回归到手机市场当中。诺基亚手机官微视频  说实话,Nokia6的配置还是非常感人的,高通最入门的骁龙430处理器加上4G RAM、64G ROM,就敢卖到1699元.在国内市场还真没几个厂商敢做。至于做工,诺基亚也并不能占到什么优势。1500元价位手机是国内厂商的主战场,各家比配置拼做工,拿“情怀”来卖钱的不止诺基亚一个,罗老师的锤子卖得怎么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诺基亚在CES上展出的Nokia6手机,就是典型的低配高价坑消费者?在小编看来,现如今的处理器性能都处于过剩的状态,骁龙430处理器足以让用户应对日常使用,不过同价位的手机基本都在采用骁龙652处理器,诺基亚明显诚意不足。Nokia6京东预售页面  但如果说诺基亚的品牌还有“情怀”的话,那么有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诺基亚LOGO依然存在,也就只剩下这个LOGO而已。实际上,诺基亚手机的供应链、研发乃至生产等工作都是由富士康完成。至于HMD,它实际上只是负责手机营销工作,并不参与手机的的开发工作。而诺基亚“情怀”则被彻底的打上富士康的烙印。  诺基亚还有多少未来  大家或者不再关心诺基亚手机是由谁制造的,质量怎么样。其实更多人关心的是诺基亚能不能够重振雄风,重夺手机霸主地位。  在讲究硬件配置的时代,诺基亚并没有向市场妥协,这难以获取国内用户的信任。在软件方面,诺基亚并不像国内手机厂商那般进行深度定制,很粗放的原生系统能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编辑总结:诺基亚重回巅峰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按照目前它对品牌的定位和认知,想要在国内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想要在获得成功不能单靠品牌,用户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诺基亚再次失去用户信任,那么就真的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诺基亚手机回归虽然不意外,但是首款1699元,主打中国市场的产品...
许多人激活小程序,打开入口之后,发现并不知道有哪些小程序可以...
对于“被起诉”或“被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苹果公司来说,...诺基亚王者回归,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截止到今年,诺基亚已经150岁高龄了。
150年是什么概念?以现在更新换代的速度来推算,诺基亚如果从第一代一直更新到现在,也要有几百种型号了,而诺基亚最近似乎要再度返回手机市场,欲与三星苹果等市场大头一决雌雄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也感动的诺粉们内牛满面。
随着微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到今年第一季度按照并购条款其对于诺基亚品牌的解禁(即诺基亚可以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机),诺基亚再次被卖了,这一次是将商标、部分专利授权给一家新手机厂商HMD,这意味着诺基亚这个名字将重返手机市场。可是诺基亚重返市场究竟是好是坏,是利是弊,谁也说不准。
为什么诺基亚会衰落?
150年前,诺基亚之所以崛起,是因为其站在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转型的“风口”上,推翻了模拟通信时代摩托罗拉建立的竞争规则。而恰好在这时,芬兰政府给予了诺基亚大量的支持,将其培养成了国家的支柱性产业。除了为芬兰带来巨大的收益,提供万人工作的岗位外,诺基亚霸占了全球百分之四十的份额。即使是现在,这个数字也是其它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
如果说诺基亚的辉煌让人惊叹,那么她的衰落也绝对让人扼腕叹息不止,一句话,诺基亚败于自大,败于没有紧跟时代。2007年,手机市场渐渐步入智能手机时代,于是三星、HTC、摩托罗拉、高通、德州仪器、博通等手机、芯片、运营商企业共32家加入了该联盟,但诺基亚拒绝加入。但也并非诺基亚不想创新,不想尝试新的事物,确实是一山不容二虎的观点束缚住了自己,才造成了今天这种结果。
今日诺基亚内部观点
对于这次授权的企业内部调整,诺基亚CEO拉吉夫·苏立(Rajeev Suri)表示,“诺基亚与HMD Global达成的品牌和知识产权授权协议可以低风险的方式帮助诺基亚获得收入;HMD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超过5亿美元,推广诺基亚品牌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同(Android)手机厂商真正差异之处将在于品牌和设计。诺基亚仍是全球最强大的品牌之一,受到广泛喜爱和信赖;HMD将与富士康展开广泛合作,富士康也以3.5亿美元从微软手中买来了功能机业务。”
看起来诺基亚十分的自信,而且诺基亚自身也很清楚智能手机产业竞争的惨烈及亲自操刀智能手机业务可能带来的“高风险”。既然如此,如果诺基亚还是保持一成不变的做法,不敢接受尝试,不敢面临挑战,再大的信心似乎也无济于事。
老东家微软的态度
微软对此似乎一直没有作出太明确的表示,不过细心点不难发现,微软在手机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举步维艰。而微软先前收购诺基亚,在微软现任高层看来,大概是个很大的错误,所以为这次失败的收购,微软今天算是又支出了将近10亿美元。微软仍在持续对智能手机业务进行流线型处理,今天资产减记9.5亿美元,裁去1850个职位。诺基亚对于微软而言,不仅没有品牌的吸引力,看起来更像是想要尽快扔出去的烫手山芋。
用户的立场
为了了解市场和民众的观点,一项外媒对此作了调查。数据显示,49.58%的人认为,诺基亚品牌的设备绝对有实力与其他大品牌们竞争。同时,35.82%投票者目前持观望态度,他们希望等到诺基亚的新设备面世后再下结论。另外还有14.6%的人认为,诺基亚现在势单力薄,而且进入安卓市场过晚,已经没有机会。
诺基亚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如果要夺回曾经的江山,再度登上手机界的王座,诺基亚能够利用也必须利用的就是其品牌的优势。作为曾经的老大,其品牌的影响力,打个不合适的比喻,就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确实是如此,诺基亚有着广泛的用户和受众,其留给用户的坚实耐用的印象不曾改变。唯一需要改变的是对风口的把握,对机遇的把握,和足够的创新。越来越同质化的智能手机界,想要出彩太不容易,找到下一个出口就如同盲人摸象,大海捞针,能不能够以最低的风险,最低的成本和最新鲜的科技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这对于现在的诺基亚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并不是靠换东家就能解决的,换汤不换药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诺基亚要想真的东山再起,必须釜底抽薪大换血,充分利用资金和研发优势许还有希望,而仅靠诺粉的那点热情怕是终究带来的只是失望。
[硅谷来信]是IT耳朵外媒编译团开辟的新栏目,旨在传播最新最热的海外智能硬件资讯。本期来信作者:徐茜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注好玩的科技新产品
关注好玩的科技新产品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基亚7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