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盒子币和eth智能合约发币有什么关系?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什么是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解析
什么是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解析
  通过谷歌的关键词搜索趋势图可以看出,智能合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义。目前,与人们对智能合约的兴奋相伴的还有对这一术语含义的困惑。Peter Todd&核心(Bitcoin Core)的开发者之一&非常准确地总结了智能合约的现状:
  &从智能合约讨论中得到的结论:没有人理解智能合约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实施智能合约,应该需要预言机(oracles)。&
  在本文中,我尽力进一步阐明智能合约的本质。我的首要目标是,使得隐藏在智能合约背后的假设明确化,并澄清人们对与法律系统相关的神秘现象的误解。然而,这只是我我第一次尝试找到一种方式,将智能合约的理念系统化。我希望得到社区的反馈,从而我们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加清晰的理解。
  说到法律术语,我要指出,虽然我是一名律师,但是我并不熟悉英语世界的法律术语,也不熟悉英美普通法(common law)系统。我是一名德国法律系统的学者,我学习德国法律和在法律领域工作将近十年了(译者注:英语世界法律大部分属于英美普通法,德国属于大陆法系,故作者特别强调)。虽然,我借助谷歌搜索的能力,选择我所知的最好词汇,但是不精确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有能力,请指出我对术语的误用。从积极的角度看,德语对法律术语的严苛,在这里也许有些帮助。
  另外,我不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虽然我个人写代码的时间长达12年了。如果你发现计算机领域的错误,请指出来。谢谢!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这个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来的。他在发表在自己的网站的几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约的理念。他的定义如下: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让我们更加详细地探讨他的定义的意思。
  一套承诺指的是合约参与方同意的(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承诺定义了合约的本质和目的。以一个销售合约为典型例子。卖家承诺发送货物,买家承诺支付合理的货款。
  数字形式
  数字形式意味着合约不得不写入计算机可读的代码中。这是必须的,因为只要参与方达成协定,智能合约建立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一台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执行的。
  更进一步地说明:
  (1)达成协定
  智能合约的参与方什么时候达成协定呢?答案取决于特定的智能合约实施。一般而言,当参与方通过在合约宿主平台上安装合约,致力于合约的执行时,合约就被发现了。
  (2)合约执行
  &执行&的真正意思也依赖于实施。一般而言,执行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积极实施。
  (3)计算机可读的代码
  另外,合约需要的特定&数字形式&非常依赖于参与方同意使用的协议。
  协议是技术实现(technical implementation),在这个基础上,合约承诺被实现,或者合约承诺实现被记录下来。选择哪个协议取决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合约履行期间,被交易资产的本质。
  再次以销售合约为例。假设,参与方同意货款以比特币支付。选择的协议很明显将会是比特币协议,在此协议上,智能合约被实施。因此,合约必须要用到的&数字形式&就是比特币脚本语言。比特币脚本语言是一种非图灵完备的、命令式的、基于栈的编程语言,类似于Forth。
  从理论到实践
  剧透:如果你了解比特币协议、比特币货币和智能财产的概念,你可以跳过这一章节。
  当萨博在近二十年以前,在网络提出了智能合约理论时,实践一直严重地落后于理论。一直没有如何将这个理念转变现实的清晰路径。
  现在,技术已经赶上萨博富有远见的头脑,智能合约开始变得可行。在这二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简而言之,萨博在他的智能合约定义中建立的协议,已经被进一步开发。它们已经以比特币协议的形式出现,或者更加一般地说,这些协议能够实现中本聪共识(Nakamoto consensus)。
  在这些协议被开发的同时,我们获得了另一个必需的构件:第一种真正的、原生的数字资产,即作为货币的比特币。没有这种资产,智能合约也将不可行,因为金融部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对任何创新抱有极端的敌意。
  最后,另一个还没有结出果实的概念是智能财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计算和连接无所不在的时代,通俗地讲,就是物联网。物理实体能够从互联网中检索信息和向互联网发送信息,它们也能够通过软件控制它们自身的使用(想想数字版权管理吧),这使得我们能够建立萨博所指的嵌入式合约( embedded contracts )。
  &智能合约的基本理念是,许多合约条款能够嵌入到硬件和软件中。&
  萨博认为嵌入式合约最初的应用实例是自动贩卖机、销售点终端、大公司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和银行间用于转移和清算的支付网络SWIFT、ACH、FedWire。另一个嵌入式合约的例子是数字内容消费&例如音乐、电影和电子书&领域的数字版权管理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智能合约是赛博空间(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实体空间)之间的桥梁。
  智能VS法律
  人们对智能合约概念的最多的困惑,源于它的名字和用于描述它的语言。人们似乎从&合约&这一术语中,推断出智能合约一定与法律概念中的合约有某种联系。那么,根据这个逻辑,智能合约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加上其它因素(X),X使得协定变得&智能&。
  从法律的角度,这一推测是错误的。根据参与方选择的智能合约实施,参与双方或者多方完全可能进入一个不满足合法的合约所必需条件的&智能合约&。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合约必须被归类为与法律相关的行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法律管理和控制的世界,所有可能的经济交易也被法律管理和控制。合约法只是组织经济交易的一种可能的工具。原理图如下:
  Legally relevant behaviour :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contract law:合约法; smart contracts:智能合约
  让我们看一下合约法和智能合约的交集部分。我们能否发现一个能够描述这两个系统的合约行为的概括呢?引用萨博的论文:
  &合约&一套达成共识的协定&是形成关系的传统方式。&
  萨博告诉我们的是,&合约&的抽象概念是在个人、机构和他们拥有的东西(财产)之间形成关系的一种公认的工具。然而,上面的引用并不清晰,参与方如何达成协定,如何形成协定,没有讲到。
  我建议下面这个普遍的合约模型:
  Agreement:协定; Formalization:形式化 ;Execution/Enforcement:执行
  如果这个模型应用到智能合约和法律意义上的合约中,让我们看看它怎么起作用。
  协定是一个完全的理想情况,从它在正式系统中的实施中抽象而来。当然,事实上这是一个脆弱的抽象。在法律系统中,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要求形成一个协议。与此相反,对智能合约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在形式化以前,没有事前协定。
  形式化
  形式化在这里的意思是,在一个正式系统实施理想的协定的行为。有两个相关的正式系统。一个是合约法,另一个是你选择的智能合约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服务于相同的目的:当违约行为发生时,使得协定能够执行。
  从一般角度理解,对于合约是怎么形式化的这一问题,有人认为它只是实施细节。然而,事实证明,合约的实施的确事关重大。
  现在有两种本质上不同的、形成一种合约关系的方式。这两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它们需要不同的执行方式。
  因为一图顶千言,所以来看下面这张我从Lawrence Lessig那里&剽窃&来的信息图,出于本文的需要,我对图片做了轻微的修改。
  Market:市场 ; contract:合约 ;Norms:惯例、常规 ; Architecture :架构 ; law:法律; ex ante:事前; ex post:事后
  在Lessig的最初版本中,是一个人位于信息图的中间,不是一个合约。这位了不起的思考者用他的信息图,努力教给我们这些凡人的是,有四种最基本的约束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这四个约束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但是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我对原版的信息图做出了修改,用合约取代了人,这里的合约是指双方或者多方之间达成的协定。有趣的是,做出修改以后,这个信息图仍然有效。这四个约束就像管理着人一样,管理着合约关系。
  另外,我着重强调这四个约束中的两个约束,即架构和法律。这两个约束是合约能够被执行的两个最基本的动力。根据参与方选择的协定实施的系统,合约将通过法律系统执行,或者通过架构执行。这两种合约执行模式显著不同。
  Lessig认识到合约执行的两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谈论两种合约执行模式的不同。一个是代理(agency),另一个是时间性(temporality)。在法律意义上,合约的执行,只有当一些人选择这样做时,才会发生。此外,执行只发生在违约以后,例如事后。
  智能合约的执行在这两个方面,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合约。为了理解是如何不同的,我们需要首先理解Lessig所指的架构是什么意思。
  Lessig在他的《代码:网络空间的法律》一书中,为了解释代码在赛博空间中的作用,引入了架构的概念。物理空间的形状,就是你的身体穿梭其中的空间,是由它的架构决定的,例如建筑环境(建筑物、街道等)。如此类似,赛博空间的形状是由代码决定的,人们使用的应用和协议就是建立在这些代码上面的。因此,代码是赛博空间的架构。
  法律和架构都有方法管理参与方的行为。法律依赖于个人将规则内化,个人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该系统允许法律追索权(例如法庭)。然而,架构通过塑造空间本身管理行为。架构不是关于允许什么,而是什么是可能的。架构既不依靠个人将规则内化,也不依靠起诉系统。
  根据我们衡量合约执行的质量的标准,例如代理和时间性,因此架构明显地不同于法律。架构执行合约时,不需要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代理,agency)决定如何执行合约,你可以称架构执行为自我执行(self-enforcing),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叫法。另外,架构事前执行,违约甚至不可能发生。
  未来展望
  有一件事确定无疑:智能合约已经扎下根了。它们是真正的全球经济的基本构件,任何人都可以接入到这一全球经济,不需要事前审查和高昂的预付成本。它们从许多经济交易中,移除了对第三方的信任必要,在其它情况下,将信任转移到可以信任的人和机构。
  我在这篇博客中尽力想说明的理念是,智能合约怎样与合约法共存。本质上,它们是解决相同问题&以一种方式形成一种关系,使得承诺可以执行&的两种不同方法。就这一点而言,智能合约似乎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智能合约事前执行,不像法律系统一样,事后执行。然而,这是一种谬误。最后一次引用全能的萨博:
  &合约法的成功和取代合约法所需的高额成本,使得保存和利用合适的原则,仍然很有价值。但是,数字革命正在剧烈地改变我们能够拥有的各种关系。在这个赛博时代,我们来之不易的法律传统中的哪一部分,将仍然具有价值?将这些法律原则应用到我们的线上关系设计,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在合约法中,有许多已建立的原则,仍值得保存。其中包括法律默认规则,我将在另一篇博客中写这个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最优的结果,同时利用合约法和智能合约,好像是有利的行为。我将在另一篇博客中,告诉你怎么实现这一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给你带来启迪,欢迎给作者(1HT7q3HtDYLSeMTkMcsjsRcExBAjsnKHws )和译者(1JtgQcqAoU65VY2NZy25FT9dAcuXrUKhfG)打赏。
币圈大佬都在关注!
文章来源:http://www.8btc.com/what-are-smart-contracts-in-search-of-a-consensus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heckerhut/whats-a-smart-contract-in-search-of-a-consensus-c268c830a8ad
原文作者:Florian Glatz
编译者/作者:少平
打赏地址:1JtgQcqAoU65VY2NZy25FT9dAcuXrUKhfG
玩币族申明:我们将尊重作者/译者/网站的版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请与我们联系。
LOADING...
相关阅读:
LOADING...
LOADING...比特盒子的智能合约形成的条件有哪些?_百度知道
比特盒子的智能合约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双方达成共识,自愿交易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使用区块链?
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使用区块链技术?难道不用区块链就不能编写智能合约了吗?
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关系
尼克•萨博关于智能合约的工作理论迟迟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也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如果说区块链1.0是以比特币为代表,解决了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问题,那么区块链2.0就是更宏观的对整个市场去中心化,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转换许多不同的数字资产而不仅仅是比特币,通过转让来创建不同资产的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账本功能可以被用来创建、确认、转移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及合约。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交易都可以被改造成在区块链上使用,包括股票、私募股权、众筹、债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等。
智能合约看上去就是一段计算机执行程序,满足可准确自动执行即可,那么为什么用传统的技术为何很难实现,而需要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呢?传统技术即使通过软件限制、性能优化等方法,也无法同时实现区块链的特性:1是数据无法删除、修改,只能新增,保证了历史的可追溯,同时作恶的成本将很高,因为其作恶行为将被永远记录;2是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因素的影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发挥智能合约在成本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且可以避免恶意行为对合约正常执行的干扰。将智能合约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保障存储、读取、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不可攥改。同时,由区块链自带的共识算法构建出一套状态机系统,使得智能合约能够高效地运行。
智能合约工作原理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包括事务处理和保存的机制,以及一个完备的状态机,用于接受和处理各种智能合约;并且事务的保存和状态处理都在区块链上完成。事务主要包含需要发送的数据;而事件则是对这些数据的描述信息。事务及事件信息传入智能合约后,合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状态会被更新,进而触发智能合约进行状态机判断。如果自动状态机中某个或某几个动作的触发条件满足,则由状态机根据预设信息选择合约动作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系统根据事件描述信息中包含的触发条件,当触发条件满足时,从智能合约自动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以及包括触发条件的事件;整个智能合约系统的核心就在于智能合约以事务和事件的方式经过智能合约模块的处理,出去还是一组事务和事件;智能合约只是一个事务处理模块和状态机构成的系统,它不产生智能合约,也不会修改智能合约;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组复杂的、带有触发条件的数字化承诺能够按照参与者的意志,正确执行。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构建及执行分为如下几步:
1、多方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2、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并存入区块链;3、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下面详细描述步骤1“多方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用户必须先注册成为区块链的用户,区块链返回给用户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做为用户在区块链上的账户地址,私钥做为操作该账户的唯一钥匙。(2)两个以两个以上的用户根据需要,共同商定了一份承诺,承诺中包含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以电子化的方式,编程机器语言;参与者分别用各自私钥进行签名;以确保合约的有效性。(3)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将会根据其中的承诺内容,传入区块链网络中。
下面详细描述步骤2“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并存入区块链”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合约通过P2P的方式在区块链全网中扩散,每个节点都会收到一份;区块链中的验证节点会将收到的合约先保存到内存中,等待新一轮的共识时间,触发对该份合约的共识和处理。(2)共识时间到了,验证节点会把最近一段时间内保存的所有合约,一起打包成一个合约集合(set),并算出这个合约集合的Hash值,最后将这个合约集合的Hash值组装成一个区块结构,扩散到全网;其它验证节点收到这个区块结构后,会把里面包含的合约集合的Hash取出来,与自己保存的合约集合进行比较;同时发送一份自己认可的合约集合给其它的验证节点;通过这种多轮的发送和比较;所有的验证节点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最新的合约集合达成一致。(3)最新达成的合约集合会以区块的形式扩散到全网,如下图所示,每个区块包含以下信息:当前区块的Hash值、前一区块的Hash值、达成共识时的时间戳、以及其它描述信息;同时区块链最重要的信息是带有一组已经达成共识的合约集;收到合约集的节点,都会对每条合约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的合约才回最终写入区块链中,验证的内容主要是合约参与者的私钥签名是否与账户匹配。
e7b71b37d54c8_b.png (13.66 KB, 下载次数: 15)
15:54 上传
图2 合约区块链示意图
下面是步骤3“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智能合约会定期检查自动机状态,逐条遍历每个合约内包含的状态机、事务以及触发条件;将条件满足的事务推送到待验证的队列中,等待共识;未满足触发条件的事务将继续存放在区块链上。(2)进入最新轮验证的事务,会扩散到每一个验证节点,与普通区块链交易或事务一样,验证节点首先进行签名验证,确保事务的有效性;验证通过的事务会进入待共识集合,等大多数验证节点达成共识后,事务会成功执行并通知用户。(3)事务执行成功后,智能合约自带的状态机会判断所属合约的状态,当合约包括的所有事务都顺序执行完后,状态机会将合约的状态标记为完成,并从最新的区块中移除该合约;反之将标记为进行中,继续保存在最新的区块中等待下一轮处理,直到处理完毕;整个事务和状态的处理都由区块链底层内置的智能合约系统自动完成,全程透明、不可攥改。
——《》(中信出版社)
巴比特站长。一切有助于提升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普及应用的事,都是巴比特所关心的。
在英语里,Code这个单词既有“代码”的意思,也有“法典”的意思,这暗示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的功能和意义。
智能合约是一种直接控制数字资产的电脑程序。图7描述了基于比特币的智能合约的工作方式,通过在区块链上写入类似if-then语句的程序,使得当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程序自动触发支付及执行合约中的其它条款。
从技术角度告诉你,区块链到底有哪些特点和运作机制& && &&&
cc0eb956f1fb_.jpeg (81.15 KB, 下载次数: 2)
15:34 上传
图7,出自德勤报告Blockchain: Enigma. Paradox. Opportunity
1. 多方之间的定期交付合同被以代码的形式写入区块链。其中的个体是匿名的,但合同记录在公共账本中。
2. 当扳机事件触发时,比如到期、执行价格达到,合约按照编程的条款自动执行。
3. 监管者可以通过这个区块链了解市场上的活动,同时维护个体成员的隐私。
Bob是接受数字货币支付的线上商家,Alice是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的购物者,智能合约可以在去信任的情况下使Bob的商品与Alice的数字货币实现交换。Alice可以创建一个智能合约,将这样一段代码写入区块链:“如果我在24小时内收到这一商品,则我会将这笔数字货币发到寄件人的收款地址,并将这个商品寄给我的创建者,否则我将会将这笔数字货币发回给我的创建者”。
智能合约中的资产和资金没有拥有者(Owner),在这个例子中,当Alice把这笔数字货币加入智能合约,就无法通过修改这个合约把这笔数字货币拿回来,只能等待交易成功并收到Bob寄出的商品,或者24小时后交易没有成功,再收到自己的数字货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作者的其他主题从比特币到智能合约,区块链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作者:木木夕
现在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最火热的概念啦,但是,什么是区块链呢?
区块链定义
从数据结构的角度来讲,区块链本质上是基于密码学的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从协议的层面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地存储比特币交易或其它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交易既可以是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债权、股权、版权等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大大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与会计成本,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时代的产权制度。
从技术方案的角度来讲,区块链是一种类似于非关系型数据库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统称,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1.0可编程货币——从比特币说起
比特币原理
迄今为止,比特币系统是区块链的唯一成熟应用,所以我们结合比特币系统来说明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
比特币和区块链几乎是共同诞生的,区块链的初始使命是为了支持比特币的形成和流通。在比特币诞生之前,互联网的TCP/IP协议,基本实现了全球信息的高速传递,然而一类特殊的信息——“金钱”则在上面跑的比较慢。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问,为什么所有信息都可以在TCP/IP协议上像德芙巧克力一般丝滑的相互传递,而金钱却不可以呢?
其实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加密技术和公共账本的情况下,数字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一样,具有无限可复制性(就像你可以随便保存多次邮件附件一样),而且也难以避免一笔数字货币消费多次的情况,即所谓的“双花”问题;第二,现实生活中的金钱都不可避免地依赖“第三方/中心”(国家、政府、组织)的信用背书,从而解决普遍的群体“无信用”、“不信任”的问题,而在网络上,我们发现这些增信方式基本是无效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拜占庭将军”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区块链就给出了一套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为了让一笔数字现金只被花出去一次,一方面,区块链结合了单方一端对另一端的文件共享技术和公钥密码学来记录交易,另一方面通过数字背书的方式来产生新的数字货币,从而解决了数字货币可复制也即被多次记录的问题。再者,为了让大家都信任这个系统,相信每一笔账的真实性,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大的账本来记录大家的交易行为,现实里,我们是通过一个可以信赖的第三方机构(国家、政府,银行,支付宝等)来保留和维护交易总账,那么在科技时代里,有没有东西既可以替代这个第三方,从而使整个账本和记账行为”去中心化“,同时又能保证系统的可信任性呢?对此,区块链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所有节点共同确认、共同维护“,即所有参与到系统中的节点共同参与到对账本的维护中来,任何一个节点想要篡改任一个账本的一部分都要经过超过半数的节点的同意才可以进行修改。
比特币体系(比特币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
下面让我们看下比特币系统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到现在为止,区块链都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因为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时,区块链所指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就如图一所示,比特币系统的底层,区块链指的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在中间层,区块链指代的是一种协议,对于整个比特币系统,区块链指代的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如图二所示,在比特币系统的底层,区块链可以想象成一个大的账簿,而每个区块就是一个个升级版的账单。它是一组交易的记录,通过”上一页的页码”被连接到区块链(总账)上,这个“页码”就是指区块的地址。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块是一种特定数据结构的存储块,而区块链就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即所谓的总账,该总账可以通过区块链浏览器被公开查看,你可以通过输入一个区块链地址(用户的公钥地址)来查看一串交易流。
堆栈中间的那一层是协议—区块链总帐上进行资金转账的软件系统。最后一层就是数字加密货币本身。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于所有的现代数字加密货币而言,区块链、协议和货币这三个层级式一种通用结构,拓展而言,不同的数字货币对应着不同的协议,比如说“合约币”是基于合约币的协议运行的,而“合约币”的协议又是基于“合约币”的区块链运行的。所以从这种通用结构的角度去讲,区块链技术就是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了。
随着比特币的稳定运行和区块链技术优势的不断显现,当然,如果要提到区块链应用的兴起, “以太坊”功不可没。
以太坊的出现
在区块链的应用变得多样化之前,还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们,就是技术的实现问题,都知道一般开发一款应用无论是收集APP,还是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都是需要基于操作系统来开发的。巴特,在区块链1.0时代,并没有类似于安卓ios等的操作系统,程序猿想要独立开发出区块链应用的话就需要从底层开始编写代码了,听起来很崩溃对不对,所以为了使开发区块链应用的门槛降低,有一群心疼这批开发区块链的程序猿的技术人员们(当然也可能就是他们自己)开发出了Ethereum,也就是所谓的“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底层系统,它提供了很多的API和接口,让许多人能在上面快速开发出各种区块链应用。目前已经有过百个应用在以太坊上开发,其中十分有特色的就包括了智能合约。
区块链2.0可编程合约—-智能合约的兴起
基于区块链、协议、比特币这一体系的技术堆栈,聪明的程序猿们,哦不,是技术人员们就在想,如果我们把这里的比特币替换成其他东西,再加上相应的脚本合约系统,那区块链可以实现的功能就可以拓展的更多了。是的,随着技术人员们的智慧之花的绽放,区块链2.0开始脱离货币领域的创新,转战涉及合约功能的其他领域。智能合约的实现也是区块链2.0的核心。
对于泛指的区块链2.0技术,包括了比特币2.0,比特币2.0协议,智能合约,智能资产,去中心化应用和去中心化自治企业。因为智能合约广受人们关注,也是区块链2.0的核心,所以接下来将向您详细讲述什么是智能合约。
传统的合约,就是规定双方或多方的权利与义务的条文,合同中的权力义务必须能够落实才会被合约的参与方所认可其效力,换一种说法只有当合约的每一方都要信任彼此会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合约才会被认可。传统合约的有效性需要依靠第三方(中心)的监督,而区块链的特点就在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所以合约在区块链上的应用是必然会出现的。
对于智能合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合约由代码定义,同时也由代码执行,完全自动且无法干预。具体而言,当一些预设的条件发生时(比如期权到期,某市场到达了指定价格,筹资目标被完成等),智能合约就将会对区块链上的各种数字资产进行复杂的操作,从而自动完成智能合约的内容。
举个简单的例子,智能合约就好比一个由代码编写的并且能够自动运行的ATM机,ATM机的行为是可以计算的,相同的指令行为总是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当你塞入银行卡并选择一些选项,一定数目的货币就会输出,机器永远是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执行。智能合约也是一样,它一定会按照预先设定的代码来执行。
聪明的读者肯定已经发现了智能合约自治、自足和去中心化的优势,但也意识到了其限制性,智能合约并不是说能够实现一切以前我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事实上,它们能够最大限度以减少信任成本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最小化信任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加便捷,因为通过全自动执行来来替代人的判断和执行。至于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判别,到底哪些社会契约、商业合约是可以用代码来替代的,即根据代码来自动执行且无法阻止运行的,而一些需要事后控制、监管、赔偿损失的一些法律性合约是难以成为智能合约从而达到自动执行的目的。于此同时,就像现实世界中的合同一样,如果没有认真审核,其还是有可能出现漏洞并被坏人所利用的,所以如果合同的内容和执行流程过于复杂,则也需要有律师、审计这样的角色介入审查,但这些漏洞都是基于合同的条款和规则上的,以太坊和区块链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多方无需信任的环境、一套密码学技术、一套共同记录的机制和一个共同维护的数据日志。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只能合约,都只是区块链在支付领域和合约领域的应用,它还可以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安全认证,数字背书,医疗,物联网,供应链等领域都可以应用在区块链技术上,它对于各行各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可靠完整的技术,至于应用在其上的业务逻辑还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审查来防止漏洞的产生的。至于区块链3.0时代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什么程度,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双花问题:如何保证一笔钱只被花出去过一次
拜占庭将军问题:于是战场上多个当事方(将军)并不信任彼此但是需要有某种沟通机制
有思想的安全新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合约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