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过一次 活在有你的世界是什么意思里什么意思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是有病吗_百度知道
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是有病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们更需要有自己的个人世界,那么相信这句话,我们即需要活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来满足基本生存的条件,我们更需要的是活给自己看,只要你不是偏激的,有时候,但同时,在这里我们可以好好的审视自己、好好的善待自己,其实这个说法有些片面
采纳率:39%
当然不是有病了。很多人在独自一人时都是活在自己世界里。难道大家都有病吗?有人在时状态就不一样了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这是一种病,不善人际关系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去看心理医生的。还有些人也不一定,这是分情况的。有些人是有轻微的臆想症,喜欢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不顾现实的生活在自己封闭的臆想境界里。有些人是得了自闭症
没有朋友,缺乏认同感,这样的人必须磨练自己与人接触,与人沟通交流,不能怕挫折,坚强是你必备的武装。人总有一天要长大,要站在父母的前面独当一面,如果你不能走出自己的世界,将来你的父母谁照顾,现实的社会还有对象,房子。现实无法回避,你现在要是能看的长远,将来就不用再受苦,今天吃得苦是为了将来不后悔。
没有啊!内向啊!可以交些朋友!
大都有点心病——不开心、不随心、不顺心。身心完全健康者少之又少。
其他10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世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三毛传》| 我活过一次不后悔的人生《三毛传》| 我活过一次不后悔的人生一孔茅屋百家号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玎珰领读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回顾了三毛与王洛宾之间的故事,王洛宾,是三毛艺术上的知己,但绝对不是可以厮守一生的人。那么,三毛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对于她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三毛又是为何选择结束她这传奇的一生呢?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284页到第325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烟花最亮时,红尘熄了她的火爱情落空,便也只剩这红尘。1990年,三毛的《滚滚红尘》,这最后的作品,每一个文字都像是在写着自己。韶华、月凤、能才,剧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和三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韶华,极度敏感,悟性极高,她比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强,还靠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此为生。月凤,讲义气,敢承担,讲话一针见血,嗓子清清脆脆又大声,她无业,靠着向舅父要写些零用钱过日子。不难看出,三毛,就是沈韶华和月凤的综合体。三毛,原本是不喜欢电影圈的污秽与浮华的,这《滚滚红尘》的起因,来自导演严浩的苦劝。三毛开始是不答应的,这一天,与严浩几个人聚过,三毛想着要以去欧洲旅行为借口推脱,没想到喝醉了酒把身子跌伤了。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三毛便在病床上,把自己的一生,写成了剧本——《滚滚红尘舞天涯》。剧中,她用了张爱玲和徐悲鸿的爱情故事作为创作背景,也或许,那个年代的故事,都大抵如此吧。交稿时,严浩、秦汉和林青霞,都对这个剧本表示了极大的肯定。三毛为了《滚滚红尘》,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连它的拍摄和宣传,三毛也亲自参与其中。这一次,三毛对《滚滚红尘》这部剧,看得很重。重到不能有半点瑕疵,重到足以交付整个生命。然而,这滚滚红尘,还是让三毛彻底失望了,也辜负了三毛的满腔热忱。影片票房,只有六百万港元。而且,随着影片的上映,一些攻击接踵而至。有的人从政治角度抨击,说《滚滚红尘》把汉奸、把左派学生运动鼓动者都美化了。有的人说这故事是根据张爱玲的故事改编的,甚至连徐悲鸿的儿子也站出来,抗议三毛诽谤重伤,还聘请了律师,要起诉三毛。三毛几乎懵了,面对这一切,她只好无力地辩解着。更让三毛痛苦的是,《滚滚红尘》获得了金马奖十二项提名,最后获得了八项大奖。却唯独没有最佳编剧。然而,却唯有三毛,把她的整个生命,整个灵魂都交付给了《滚滚红尘》。庆功宴上觥筹交错,众人欢声笑语,可是,这热闹,与三毛无关。此时,又有谁能读懂三毛的落寞和心痛。或许,三毛与这红尘,终究还是缘分不够吧。她,真的绝望了。不如归去。1991,奈何桥边停靠的不死鸟三毛,她曾经说过,不自杀。三毛,她曾经说过,要做一只暂时停靠在父母身边的不死鸟。然而,爱情已死,文字已死,不如归去。1991年初,三毛再次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住院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肥厚,荷尔蒙分泌异常。三毛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病房里,病房里有单独的浴室和卫生间。三毛坐在病床上,忽然对母亲说:“床边有好多小朋友跳来跳去,有的已经长出翅膀来了。”对于三毛的话,母亲没有在意,也未曾注意到,女儿说这话时目光里闪现的苍凉。1月3日上午十点,三毛手术。手术很成功,医生说两天之后就可以出院了。听到这个消息,三毛,只是微微一笑,或许,这个结果,并不是她想要的。晚上吃过晚饭后,三毛便对父母说:“我已经好了,没有病了,你们可以回家了。”晚上八点,父母离开了。三个小时之后,母亲在家里接到了女儿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谈的依然是病情,语调十分平淡。谈了一会儿,母亲突然听见三毛在电话里很急切地犹如独白一样说了一大串话,母亲年纪大了,也没有听见女儿在说些什么。后来,三毛又说,那些小孩儿又来了。母亲知道,那是三毛的幻觉,便安慰三毛说,或许是小天使来守护你呢。电话那端,三毛苍凉地一笑,随后便挂断了电话。晚上十一点,工作人员查房,发现三毛病房的灯还亮着。三毛之前对工作人员说过,不要打扰她,她要安静地睡了。因此,工作人员也没有走进三毛的病房。三毛的确睡了,却再也没有醒过来。1月4日早晨七点零一分,清洁女工在病房的卫生间里,发现了三毛的尸体。丝袜吊颈,死状极惨。法医的鉴定结果显示:死亡时间在1月4日凌晨两点左右。警方还说,三毛自缢在卫生间马桶上方,马桶上方有把手,如果三毛有求生的念头,完全可以抓住把手保住生命。然而,三毛并没有那样做,她心已决绝。自杀,三毛终究还是选择了自杀。时年,四十八岁。得知这一消息,陈嗣庆夫妇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母亲几乎昏厥,回到家里后,便闭门不出。父亲不得不面对媒体,努力为女儿争取一份圆满。姐姐和小弟当时在美国,听到消息后,火速回台奔丧。还有上海,那里,住着三毛的爸爸。张乐平的妻子冯雏音,得到了三毛的死讯,她强忍着悲痛,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病中的张乐平。直到几日之后,张乐平才得知这一消息。张乐平颤抖着,老泪纵横,他回想起了和三毛在一起的时光,想起了去年那再也无法实现的约定……想起这些,老人只觉得“内心一片冰凉”。他支撑起虚弱的身子,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了“痛哉平儿”四个字。关于三毛的死,许多人评价着,说着不同的话。然而,这一切对于三毛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红尘万丈,已与她无关。无论如何,这是她的选择,与其他人无关。关于爱情三毛的一生,最重要的便是父母亲情,然后便是爱情。爱情,是不能用难易来形容的,难到兜兜转转半生,也找不到那个合适的人,当然,也有可能那个人就在下一个路口翘首。然而,三毛的爱情,却一直不能走到圆满。从儿时的“匪兵甲”,到后来的梁光明,还有那个欺骗三毛的有妇之夫,还有那个突然离了人世的德国教师,最后,便是荷西,那个三毛甘愿交付一生的男人。纵然有许多男人曾经走进过三毛的生命,但三毛与他们,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如果不是六年后重逢时,荷西用那一颗金子般炽热的心和三毛的破碎动荡做了交换,或许,三毛这一生,都无法真正品味爱情的甘甜。美丽的爱情,终于让一直不安的三毛,找到了灵魂上的归宿。为了爱情,她终于下定决心在这纷乱的人世,走上一遭。或许,这还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人世间,她,终究还是不敢,她害怕,这红尘人世,再一次给她以重创。所以,她只能站在这红尘边上,怯生生地张望。这红尘边,就是三毛那前世的乡愁——撒哈拉。也许,撒哈拉真的是她的归宿,三毛也像黄沙一样,既会热情似火,也会冷酷如风,是非平既仄,是简单到极致的疯狂。他们生活条件艰苦,他们聚少离多甚至经历了战争,然而,这些对三毛和荷西来说,真的都不算什么。因为,他们还可以拥抱彼此,还可以说一声:“我爱你。”然而,荷西走了。三毛的爱情,也走了。生命,不过是一场旅行,如果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归期,那该有多好。更何况,在那彼岸,还有最爱的人在等着自己。其实,是不是所有开始都注定了结束,只是我们不忍心去想太多,只想如是沉醉在眼前的迷雾中,任由自己爱着、恨着、追逐着,只有在失去的一瞬间,才知道曾经的一切都将沦为回忆是多么痛苦。然而,我们终将都会失去。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和三毛一样,生来就是孤独。只是,三毛更加多舛,她遇到了那个能理解她的孤独的荷西。然而,结局却是,这相逢不过是一场梦。关于文字或许,对于世人来说,三毛这个名字,是一个传说。因为她的爱情,因为她的叛逆,因为她的流浪,还有,因为她那不朽的文字。三毛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雨季文学时期,代表作为《雨季不再来》。这一阶段的文字,都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雨幕,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就像当时三毛那一颗敏感、脆弱、迷茫的心。第二阶段,沙漠文学时期,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这一阶段,是三毛一生中最灿烂的阶段,就连爱情,也是圆满的。她用一支笔,写尽了自己的幸福。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荷西死后,三毛回到了红尘滚滚的台湾,红尘中的她,笔耕不辍,辛勤耕耘着她的第三个文学阶段——都市玉冰文学时期。这一阶段,三毛不再写沙漠和大海,不再写远方如梦如诗的异域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就像是夜晚街头的霓虹点点。最后一个阶段,是大陆文学时期。这一阶段,三毛把目光投向了大陆,剧本《滚滚红尘》就是三毛第一部大陆题材的作品,她把自己的一生和灵魂,全部寄托在了这部作品上。然而,三毛输了,输得很彻底。这大陆文学时期,刚刚透露出一点信息,便在台湾荣民总医院的浴室里,随着1991年寒冬的雪,一起消融了。这《滚滚红尘》,竟成了三毛在人世间最后的落幕。泰戈尔有一句诗:天空没有飞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句话用来形容三毛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或许,这就是三毛一直在追求的,回声吧。-【结语】-亲爱的小伙伴,《三毛传》就要在这里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你们每一天都能收获满满。明天我们将开启新书《白鹿原》的共读,敬请期待哦。-【今日话题】-说一说三毛的一生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又带给你了怎样的感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读书笔记。十点君会选出五个最喜欢的读书笔记,给大家送书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成长图书馆“新的一年,陪你一起把书读完。”免费开放,只读全球最好的书-作者-小白,药学生,努力读书写字做实验的新时代靠谱青年。-主播-玎珰,主持人,大学教师。从事于口语传播工作,靠近我,温暖你。(ID:DDLLdingdanglaile)。编辑:大欢明日开启共读《白鹿原》▼↓↓↓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打卡签到】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孔茅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一篇原创,读书解毒世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大概是为。。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
人,活在世上,主要是为了尽义务和责任!其实,享受并不多的。
其他答案(共13个回答)
,看看孩子,看看爱人,接着累.没有办法,人就是这麽可怜.什么人都有不...
好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但是人必须要活着.也许死了很好,但是只能死一次.想好,死了就活不了了.为什么而活着?好多人都说不清,但是因为只能死一次,所以没有人去死,看看到底死了好还是活着好.在人不如意时间.都想过死,但是%99.的没有去死.累,我也好累.而且有时间快累死了.但是睡一觉起来就不累了.没有办法.看看父母,看看孩子,看看爱人,接着累.没有办法,人就是这麽可怜.什么人都有不如意.而且什么人也如意不了.这就是人为什么累而又没有去死的原因.
朋友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要好好活着那个人没有人生痛苦啊!就像以前奴力社会时那些人更痛苦但他们还依然活着
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心态很重要。
每天干着没有意思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想法
只能自我排解。或者和朋友说一说
却不知朋友的话让自己更累
和家人说吧
首先是还活着,然后是快乐地活着
人活在这个事上,是父母带来的,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
但是人到这个世上以后,更多的是为了责任而活着。为了亲人,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社会等等。
所以人活着更多...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民聊吧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的脑海里,也一直困扰着人的思想。有人说是为了体验悲欢离合而活着,有人说是为了吃喝...
答: 就是避孕套,需要正确使用就可以,注意个人卫生,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易消化易吸收饮食
答: 早泄在临床上引起的病因病情复杂如:精神性因素、包皮过长、过频手淫、慢性前列腺炎、性神经过于敏感等都可引起所以建议您可以到性功能障碍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专...
答: 病情分析:
您好,治疗阳痿的方法最好的还是得靠平时锻炼,饮食上多吃些高蛋白食物还有洋葱,韭菜,山药等保健蔬菜.
指导意见:
首先要调节情绪,保持情绪乐观,消除压...
答: 早泄是指在性生活过程中,勃起的阴茎还未插入阴道或刚插入阴道很快射精,不能使女性达到高潮,使性交不能进行下去。云南九洲医院阴茎背神经阻断术治疗因龟头神经敏感性导致...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你可能活在一个假的世界里
虎嗅注:转自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ID:The-Intellectual),作者:叶伟民。虎嗅获得授权转载。这个夏天,因工作和城市的转换,我有了一个悠长假期。我打算走一圈,并提前用手机百度做了详尽的酒店攻略,结果却有些狼狈——此后我的百度App首页资讯冒出了很多酒店“艳事”,而且还被太太看到了。&结果,我一边费劲地自证清白,一边输入一堆体面人物来冲刷。这场小风波,由软件里一个叫“个性化推荐”的功能而起。它通过算法记录我的阅读行为,计算我的喜好,并认为读懂我心。&“个性化推荐”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却在移动互联时代发扬光大。随着Google、Facebook等巨头从2005年开始陆续将其纳入技术战略,统一、标准化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形式终结了。在此后十余年的进化中,推荐算法变得越来越聪明,帮助人脑极大提升信息获取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今,个性化推荐技术在全球如日中天,包括中国。不但诞生了今日头条等资讯巨头,还席卷搜索、网购、娱乐、社交、理财等几乎所有互联网细分行业。&本文试着拨开这些荣光,还原我们被推荐算法“统治”后的信息环境真相,还将触及技术过滤下“越开放越封闭”的矛盾共存。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先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我确信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存在已久却从未被深入推敲。&我看到的信息真的越来越丰富?&谁在决定我看什么?屏幕里的世界是真实的吗?&“离完全个人化的传播不远了”&虽然我钟情人文领域,却不是一个技术悲观主义者。相反,当我还在传统报纸的时候,我就热衷于用RSS订阅提升工作效率。&后来我成了ZAKER的总编辑,随后开始了一段1个月左右的不适,主要是思维方式上。关于“个性化推荐”,当时扎克伯格有一段有趣的答记者问。记者问:“为什么你这么看重News Feed(动态信息流)?”小扎说:“你对家门口一只濒临死亡的松鼠的关心,也许更甚于非洲难民。”&传统新闻人可不是这么看,头版编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职业新闻训练让他们追求最具真实性和公共影响力的资讯产品,并且过滤掉一些与大众道德相悖的杂质。&推荐算法动摇了这套稳定运行了一个世纪的信息传播模式。这让转型初期的我十分苦恼——某些常规判断失效了,一条美食攻略或汽车降价消息会悄然爬上我的头条,它们的影响力显然不够大,纵使还算符合我的兴趣。&这里面可能有守旧的因素,但绝不是孤例。事实上,Facebook News Feed的进化就是一部大众反对史。从最初推出个人动态分享功能,到资讯按热门排序,无不招致抗议——用户认为前者涉及隐私,后者则违背他们“按时间顺序阅读”的习惯。&扎克伯格对此却非常坚决。Facebook上平均每个用户一天的新鲜事有1500条,但用户只能看完其中的300条。如果让Feed按时间排序,非常不利于用户体验。于是,扎克伯格和他的工程师们写出EdgeRank算法,用以量化描述用户的“兴趣”并排序,2011年又全面转向机器学习。&他的预见是正确的。人们渐渐不再反对了,还相当喜欢。如今News Feed也成为了日收4000万美金的明星产品。在其2016年十周年庆典上,扎克伯格这样自我打分——“改变了整个互联网行业。”&“个性化推荐”首先是倒逼的产物,目的是解决信息过载。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由卡耐基·梅隆大学推出的个性化导航系统“Web Watcher”。此后十年间,麻省理工、AT&T实验室、IBM等著名机构也加入其中,分别在广告、销售、搜索等领域各有建树。&2003年,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注意到这一趋势。他于当年出版的《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开门见山地告诉人们:“未来某时,科技将能极大地帮助人类过滤他们的所读所看所听。我们现在习惯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多已成为过去式。”&“我们离传播系统完全个人化的时代已经不远了。”桑斯坦写道。&谁在决定你的屏幕?&14年后的今天,桑斯坦的部分预言正在实现。推荐算法得到广泛应用,除了资讯服务,还为人们推荐商品、电影、音乐、美食、社交好友和旅游胜地。“你会有一种错觉,最了解你的不是家人,而是手机程序。”我的朋友悠悠是重度手机依赖者,对此感触良多,“好像整个世界都为你而转。”&再说说三年前我转型至互联网的那个焦虑的夏天。幸而我的新同事都很热心,帮我打破藩篱,给我讲解推荐算法的原理。在那些精妙的流程图中,我体会着大数据的艺术,以及与机器相处的哲学。&黄仲辉是ZAKER的CTO,给了我最初的技术思维启蒙。“算法是一种策略机制。具体到内容推荐,影响因素变得异常复杂,因为更新频率很高。”他说:“通俗来讲,要对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关联规则、社交关系等有既精准又全局的理解和把握。”&这段话至少涉及两类基础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和“协同过滤算法”。它们应用最广,也最典型。&前者在资讯阅读领域有着基石般的存在。形象地说就是“你多看什么就给你推荐什么”。Feed流(信息流)是目前资讯和社交软件最常用的展示方式,因直观、简单、高效等优势深受欢迎。若究其字面意思却既形象又令人难堪——“饲料”,比喻像喂动物一样填满那些贪婪又懒惰的脑袋。&早期Feed流都是以Timeline(时间线)排序,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朋友圈。这种排序法易于理解且充满极简主义哲学。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呈现效率极为低下,如果更新量很大且不是强熟人关系,使用体验将相当灾难。&于是,“重力排序算法”得以衍生,它是兼顾热度和更新时间的综合策略。它给内容施加两种力:“重力”和“拉力”。前者是时间,新内容会把老内容刷下去。后者则代表点击数、评论、赞等“热度”,又会把热点内容推上去。如此往复,用户将看到一种“既新又热”的动态平衡。&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原理图,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协同过滤算法”主要是基于人际关系和兴趣关联的推荐方案。例如“我很多朋友爱看NBA,我也极有可能喜欢篮球”,“读王小波的人很有可能也喜欢乔治·奥威尔(对王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有趣的是,协同过滤最终不是在资讯而是在电商领域发挥了最大价值。“相比资讯,用户购物偏好和商品种类都相对有限,推荐结果也就能相对精准。”黄仲辉说。&那个被引用无数的“尿布—啤酒”的销售案例就是协同过滤的经典应用。沃尔玛分析消费者购物行为时发现,男性在买婴儿尿片时都会顺手犒劳自己几瓶啤酒。于是,两种看似风马牛的东西,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捆绑销售实现效益最大化。&“绝大多数情况下,推荐算法不会单一应用,而是多种算法的组合和优化。”黄仲辉说。推荐算法在实战中升级,进化得更为复杂。“智能排序”成为新的宠儿,它具有更高级的机器学习能力,能更准确地预测“内容价值”,从而实现一些更高级细分的功能,如Facebook屏蔽标题党,知乎处罚抱团点赞等。&他们消失了&从传播学角度看,推荐算法不仅迎合人们的行为,还符合人们的心理。“它为什么被接受且流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学硕士江晓雅说,“这或许符合了人们的一种信息选择机制——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接触”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接触和他们的观念相近的信息,回避和他们的观念相左的信息。&技术和心理的合力让真实的天平失衡,所有人的屏幕只是过滤后的结果。这种改变相当隐形,个体对其甚难觉察。&美国学术期刊《舆论季刊》刊发的一个调查表明,爱泡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的人,意见更极化;另一份学术期刊《信息、传播与社会》发现,两档脱口秀的Facebook粉丝,很少有共同的信息来源。&美国人伊莱·帕里泽想验证一下这些隐蔽的鸿沟。他请几个朋友在Google同时输入“埃及”,结果大相径庭。&“丹尼尔(Daniel)的搜索结果首页没有任何埃及抗议活动的新闻,而斯科特(Scott)的则满是这些。这可是当天的大新闻。”在2011年的TED分享中,他为全球观众展示了这个小秘密。&Facebook也好不到哪去。帕里泽是美国左翼活动人士,号召更开放、多元、透明的互联网环境,因而也关注了一些保守派人士的账号,想听听不同的声音。“但有一天,我注意到,&我Facebook里保守派朋友的动态消息全都消失了,这让我很吃惊。而且没有任何人告知我。”&这些观察被他写进著作《过滤气泡》,尔后这个书名成了流行词。帕雷瑟用各种方式告诫人们,将信息判断权交与算法后,看似省事儿,实则被包进了“信息茧房”,而它们正是封闭、分化、偏见的温床。&“算法带来权力的转移。更确切地说,是对信息的支配权从专业人士转移到机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方可成说,“算法成了新的权威。”&“我们好像又回到了1915年”&现在的Facebook和13年前那个起步于哈佛大学宿舍的社交工具相去甚远,那些发发校园照片的小清新日子永远回不来了。日活12亿的体量让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也成为最具破坏力的假新闻阵地——每一秒,News Feed的推荐机制都在海纳百川,把真相,也把谎言分门别类、互不干扰地投给嗷嗷待哺的用户。&然而,由于笃信自己算法的优势,Facebook在美国大选前开除了所有的热点话题编辑。此后两个月,它几乎被假新闻掩埋。纽约时报称,整个大选期间共125万条假新闻飞扬,“推波助澜者正是Facebook和Twitter之流。”&前总统奥巴马也哀叹:“它们被包装得天衣无缝,以至当你在 Facebook 上看到它们时,会认为它们跟电视新闻一样权威。”&由推荐算法制造的片面甚至虚幻的世界,带来全面、客观、中立、平衡等健康信息传播形态的丧失。正如英国留欧支持者知道公投结果后深感绝望,希拉里的粉丝也在特朗普获胜后毫无防备——他们在Facebook里完全不知道那群做相反选择的人的存在。&“造成的最终结果之一,就是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真正事实的探究,甚至集体做出错误的决定。”《纽约时报》评价。&《华盛顿邮报》则对Facebook用户做了抽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用户的热门话题是一则关于世界首例“男性生殖器移植”的新闻。由此可见。“猎奇+性”的超级组合,在Facebook的算法里也获得极高的通行权限。&这是全球资讯低俗化浪潮的缩影。在中国,流量和用户时间的争夺异常惨烈,推荐算法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垃圾信息的引擎,大把谋杀数以亿计人的时间。&Facebook无意承担更多作为超级媒介的责任,它甚至不希望成为媒体。去年,工程师们调整了算法,降低专业新闻的权重。这意味着,用户将获得更多的碎碎念,而非经严格流程生产的事实真相。“新闻失势了。”Buzzfeed科技记者查理·瓦泽尔这样认为。&这套新算法却不尽如人意。2016年9月,挪威作家汤姆·艾格兰发布了历史照片《凝固汽油弹的女孩》。那个正遭受烈火之痛的越南小女孩赤身奔逃的画面,是上世纪越战最著名的瞬间,它还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但Facebook的算法把它删除了,还顺带封了作家的号,挪威首相索尔贝格也转发了此贴,结果也被干掉了——算法可能将此图视为“儿童色情”。Facebook COO桑德伯格随后写信给挪威首相道歉。首相说,社交媒体不应该将责任转交给机器。&这和《过滤气泡》作者伊莱·帕里泽在TED演讲中的呼吁如出一辙。他说:“我们将选择权传递给了计算机算法,但问题是,它们并没有人类所具备的道德精神。”叶伟民,媒体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曾任ZAKER总编辑,南方周末特稿编辑、记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18505.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