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儒商是中国梦的推动者,经济建设的主要推动方向是哪些

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日报编辑部课题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进河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出彩中原,彰显富民强省无限魅力&&&&在考察指导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省近年来的工作,明确“中央对河南的工作是满意的”,要求“中原更加出彩”。我们要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深入总结,认识中原出彩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凝聚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省积极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一系列举措,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六年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高出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2013年河南生产总值达3.22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超过3万亿元的省份。与此同时,河南农业已经连续10年增产、连续8年超千亿斤、连续3年超1100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近年来,我省调结构、转方式持续发力,支撑发展的动力实现了根本转换。2013年全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0.3%和6.4%,分别比上年提高2.1个和0.6个百分点,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六大高载能行业占比为25.2%和37.4%,同比分别下降0.5个和1.7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依赖资源性产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向高成长性产业转换,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正在转向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有声有色。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如期完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和战略重组成效明显;财税、教育、科技、水利、集体林权等改革顺利推进。2008年以来,全省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超2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3。201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600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2013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3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6万吨,分别增长12.6%和&&&&69.1%。&&&&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城镇建设,走出了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00年以来,新增城镇人口近2550万人,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3.8%;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73公里,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75元,分别比2009年翻了一番。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手机、电脑、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广泛进入城乡家庭,文化旅游、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已成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日益浓厚,涌现出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党风政风有所好转。&&&&纵观近年来河南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中原之所以出彩,有以下几点值得认真总结、继续发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谋发展促崛起。这些年,河南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中,认真落实中央扩内需、拓市场、保增长的方针,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的重大胜利;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攻坚克难,调结构、促转型成效显著;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上勇于担当,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开拓创新,全面增强动力活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方面发奋图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真抓实干,努力让亿万河南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扎实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增创发展新优势。我们始终牢记肩负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聚焦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持续发力,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辟河南发展广阔前景。立足于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连年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中原经济区在探索“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路子的同时,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完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打开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货运枢纽和航空物流培育、高端产业集聚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全力推进,河南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明确布局方向推动全面发展。站在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河南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注重科学决策、有效运作,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明确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的总体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三大体系,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强化科技支撑力量,加快推进富强河南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平安河南、文明河南建设结合起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和谐稳定。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努力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建设美丽河南,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强化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河南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等机遇,通过突出重点、弥补短板、强化弱项,持续增强支撑保障能力。着力加强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快速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三港两网”建设提速推进,大型航空枢纽、“米”字形高铁框架和高速公路网联动融合,形成陆空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新优势;坚强电网、复合型水网、互联互通信息网、“四区三带”生态网络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增强了中原崛起的凝聚力、承载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一系列重大探索实践,立足求实创新促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发展和产城互动的路子。坚持抓好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持续推进以业立城、以业兴城,持续强化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产业集聚区综合效应日益显现。积极探索内陆省份以开放促发展的路子。以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创新性地探索内陆地区打造国际陆港、空港、国际货运枢纽的大战略、大格局,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通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全面启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亮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以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形成符合河南实际的城镇化体系和格局,中原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西部三大城市群之一。积极探索后发区域优化环境促发展的路子。以优化软硬环境“一优带百通”,中原已经成为汇聚全球资源、集聚高端产业的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增长板块。&&&&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近年来,河南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持续推进“两转两提”,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巩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提升素质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河南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大力倡导务实重干,坚持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2使命担当,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指示,标注了中原崛起的新意蕴新高度,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促使中原更加出彩的自觉行动。&&&&从中国梦基本内涵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集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是人口大省、产粮大省,又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河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责任重大。虽然河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人均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率低于全国9.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生投入欠账较多,农业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难度增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河南这个农业、人口大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就会有力支撑、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科学发展新要求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也付出了不容忽视的代价,资源消耗偏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人民真正享受到的经济增长成果大打折扣。未来必须将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近些年,河南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但与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能源原材料及高耗能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科技创新能力弱,2013年全省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必须摈弃以往过度消耗资源的发展模式,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科学发展。&&&&从世界经济新形势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全球竞争呈现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资本与中国劳动力在沿海地区结合形成的出口带动发展模式正面临深刻转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转变,谋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新布局,加快向国内需求寻求新动力,向内陆纵深拓展新空间,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河南是人口大省,内需和消费空间潜力巨大,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融合逐步深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等五大战略定位,依托“四港一体”综合交通网络,开启了河南全方位开放新时代,更加开放的中原正在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作出更大的贡献。&&&&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近年来中央政府创新宏观调控,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保持定力,不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红利,经济的内在结构与增长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下的河南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优势产业支撑能力急剧下降,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支柱。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区域竞争,河南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战略空间,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新的增长动力不能再从传统发展方式中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要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以改革开放的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动,赢得发展上的主动、竞争中的主动。&&&&从区域发展新格局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区域发展规划,内陆地区多个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在酝酿,意在运用新地缘经济和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交通、物流和信息流等综合优势,推动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地区联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作为中国的心脏地带,河南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对全国发展大局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中原的五大战略定位提升了河南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让当下的中原肩负着国家在诸多领域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光荣使命。河南要自觉担负起支持国家大局、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加快构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铁路、公路、航空、信息综合枢纽,实现服务全国大局与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从中部崛起新阶段看,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明显提速,中部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09年10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发布,中部六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谋划、完善、提升区域发展思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等陆续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的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河南抓住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积极谋划适应新阶段的发展思路,2011年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新郑综合保税区建成运行,2012年郑州获批全国唯一综合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13年我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河南的区位、交通、能源、人力资源等传统优势依旧明显,航空枢纽、对外贸易、新兴产业等新优势逐步强化,更应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3铭记重托,激发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河南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我们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激发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劲动力,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为服务国家全局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思路,开拓科学发展新空间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期间,对我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未来努力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直接指导。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审视、完善、提升河南工作思路,努力打造“四个河南”,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要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打好粮食生产的“王牌”,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三重点”和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三山一滩”地区群众脱贫工程“四工程”,着力打好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这“四张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三大体系,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要真心实意为人民谋求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要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双安”为基本目标,以法治、德治“双治”为基本途径,以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双基”为基本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打造“四个河南”,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打造“四个河南”的总体布局和努力方向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我们要深入推进“四个河南”建设,不断开创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要树立新理念、形成新思维,在推进“四个河南”建设中,切实改变过去重经济轻社会、重建设轻民生、重开发轻生态、重速度轻效益的思维定势和传统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二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多调查研究、多集思广益、多科学求证,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使“四个河南”建设的步伐越走越稳健。三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既要立足当前,突出抓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障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统筹兼顾,做到“四个河南”建设的有机统一、协同共进;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开放,为“四个河南”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打好“四张牌”,加快完善“三大体系、五大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没有改变。要立足河南实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高成长服务业大省。二要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因地制宜推进创新,把握好先进性和经济性、当前和长远、质量和规模的关系,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三要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培育产业放在首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构建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机制。四要强化五大基础,强化以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加强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新优势。&&&&突出“四个着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效。“四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河南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阶段推进河南发展的新任务。要切实把工作重点凝聚到“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上来,真正把“四个着力”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中。一要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加快完善“三大体系、五大基础”。二要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取得新突破。突出抓好“三重点”、“四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省。三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双安”、“双治”、“双基”:完善基层便民服务网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解决群众民主权利保障问题;完善矛盾排解化解机制,解决公平正义问题。要抓好就业、民生保障、信访稳定三件事,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四要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和选任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中原大地勃勃生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解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激发新的发展动力活力,让中原大地充满勃勃生机,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一要充分利用国家三大战略规划提供的先行先试权利,着力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形成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二要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打破思维定式,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优势。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可以操作的改革,要主动设定操作方案,及时向中央报批;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可以提前研究、做好准备;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三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省策,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要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注重招商质量、完善开放平台,积极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郑州商贸物流业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调研指导为契机、为动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使中原更加出彩,向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⑥6&&&&课题组组长:&&&&喻新安&赵铁军&&&&课题组副组长:&&&&谷建全&&张光辉&&&&课题组成员:&&&&孙德中刘玉梅唐晓旺王&丹&&&&完世伟&王玲杰赵西三&陈明星刘晓萍&杨兰桥&&&&责任编辑:&&&&王丹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应有贡献
原标题: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应有贡献
羊城晚报社社长刘红兵向王荣(右)赠送报道画册文/羊城晚报记者 宋毅 李天军 洪启旺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深圳是成就“中国梦”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案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创造了很多奇迹,成就了当年的梦想。7月5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羊城晚报社社长刘红兵带队的报道组专访。他表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深圳将努力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民生改善、作风转变四方面当好表率,以新作为、新实践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的应有贡献。新时期努力在四方面做表率羊城晚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期间,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去年底胡春华书记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带头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开创深圳改革发展的新辉煌。请问深圳对此是如何把握和落实的?王荣: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来到深圳,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人能够成就“中国梦”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案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许多奇迹。这些奇迹在30多年前就是个梦想。深圳正是通过改革开放成就了梦想。新时期,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为深圳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视察深圳后,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新春伊始,深圳全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学习讨论活动。当前,我们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贯彻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的具体举措。下一步,深圳还将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当好表率,以新作为、新实践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应有的贡献。一是努力在“改革开放”上当好表率。深圳靠改革起家立业、靠改革成就辉煌。近些年来,深圳承担着为新一轮改革攻坚突破的重要使命。同时,深圳也承担着在新的领域、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开放的新使命。比如,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包括前海板块的开放环境、开放体制、开放领域,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要求。二是努力在“创新发展”上当好表率。深圳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也体现在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上。尤其是在创新发展上,深圳的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走在了全国前列,极大丰富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华为、中兴、等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本土跨国公司,为中国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注入强有力的力量。深圳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继续发展。深圳30多年的实践揭示,创新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创新发展的竞争能力才是最强的。三是努力在“民生改善”上当好表率。近几年,我们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及分配制度等方面继续推进改革,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福利,着力创新社会管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四是在“作风转变”上当好表率。过去30多年,深圳之所以能够创造发展的奇迹,是与创业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分不开的。比如说特区“十大观念”,这些都是深圳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按照中央新的要求,赋予特区精神以新的内涵,使之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理念、焕发激情、改进作风,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带动全市群众一起为“中国梦”努力奋斗。未来着力强化“五个中心”功能羊城晚报:去年底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深圳调研时,强调要认真研究如何使深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定位更加具体化,当好区域发展的“龙头”,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请问深圳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王荣:广东和其他省相比,大城市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形成了城市群,更有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从全省范围看,还存在珠三角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发展的区域差异。新时期,如何通过中心城市辐射,来促进全省协调发展,在全省形成更多增长点,这既是全省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深圳与广州不太一样。广州是省会、全省的政治中心。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城市,紧邻香港。为此,我们考虑,新的发展时期,深圳要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必须瞄准“联手香港、融合珠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方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服务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功能。具体来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合作框架机制,保持深圳与周边城市之间要素资源科学配置、高效流动,实现携手同进、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区域发展合作,全面提升深圳在深莞惠经济圈、珠三角城市群和泛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理念,按照省的部署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与河源、汕尾两市190个重点村、64万村民群众的对口帮扶工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贡献。改革选两个方面探索突破羊城晚报:深圳是一座以改革著称的城市。今年5月份,深圳颁布实施了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年)》和2013年《改革计划》,请问深圳在推进新一轮改革攻坚上有哪些重大举措?王荣:我们将主要在两个方面探索突破。首先,在经济建设层面,我们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深圳是全国最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但回过来看,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还是外部发展环境,都有很多不完善。大家注意到,商事制度改革我们在全国最早迈出步伐,也是最早借助于立法来予以推进的,当前正在全面铺开。国家对此寄予厚望。商事制度改革绝不只是一个证照的变化,而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有力促进。该项改革自3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新增登记商事主体就达13.8万多户,是去年同期登记数量的2.3倍。其次,在社会建设层面,我们将通过制度创新,在民生福利改善、社会管理水平提高、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探索突破,力争形成新的经验和成效。民生福利改善重点是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收入分配调节为重要目标,理顺三次分配关系,建立新型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制度设计上消减贫富悬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社会建设重点在权力制约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以建立约束权力、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扩大推进政务公开,严控“三公”支出,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为突破口,提出一系列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的改革举措。我们还将着力推进基层服务管理创新。重点针对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理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扁平化管理的目标探索整合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站的公共资源;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强化居委会议事、监督、纽带、服务等职能,促使基层服务管理不断上台阶上水平。深港合作向高端和深度拓展羊城晚报:您打算在任内如何推动深圳与香港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王荣:深圳毗邻香港,一直肩负着落实“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使命。过去30多年来,深圳在推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与香港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发展时期,深港合作主要还是要拓宽领域。除了大力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加强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业对接外,我们还要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双方已从一般性的合作,向高端资源分享、管理相互借鉴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已经动工建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滨海医院)已经正式开业。深港两地深化合作,是推动“一国两制”战略见到更大成效的重要保证。深圳将在谋划好自身新一轮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双方更紧密合作,为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特区应有的贡献。重点在以下四个领域加强合作:一是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机场、口岸的对接,使双方的交流更加便捷;二是深化产业合作,香港拥有发达的服务业,深圳制造业发展成熟,如何形成良好的产业协调格局对双方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共建优质生活圈,在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实现对接,使两地人员的交往更加一体化;四是创新合作方式,在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两地将探讨适合两地发展的管理办法和合作方式。宋毅、李天军、洪启旺(《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应有贡献》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133588)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梦经济评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