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先进的战机的FC31战机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

外媒称中国FC31战机遇三大难题卖不出去 巴铁已放弃|巴铁|战机|FC31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外媒称中国FC31战机遇三大难题卖不出去 巴铁已放弃
  近日,FC31(歼31飞机)又开始试飞了,这款飞机虽然足够先进,但却一直不受到中国军队和国际市场的青睐,以至于到现在只有2架验证机而已,相对于歼20的9架验证机和12架小批量生产型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主编平可夫甚至宣称“中国的FC-31飞机卖不出去”。最近,巴基斯坦宣布将和土耳其联合研制五代机,实际上可看作是巴铁并不准备引进歼31战机。军事专家告诉记者,FC-31战机之所以如此尴尬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中国已经有歼20了,不过次要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市场原因以外,FC31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这款飞机很难被应用在中国军队里,想要出口向其他国家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发动机问题了,中国空军并没有一款合适的先进4代中推发动机,最先进的涡扇13E也仅仅只有9500千克推力,仅相当于F35战斗机上F135发动机的45%。并且推重比仅为8左右,两台发动机虽然能够提供19吨推力,但是总重量却有大约2300千克,而F135的自重仅有不到1700千克,这600千克基本上已经相当于空优模式下的携弹量了。如果FC31采用两台涡扇13E的话,那么不但无法达到超音速巡航,并且空战能力也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在性能上还不如F35战机,无法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战机。除非中国能够将涡扇13E的推力提升到12吨左右,这样两台发动机能为FC31提供约24吨推力,就足以让FC31达到足够的飞行性能了。
  其次就是需求,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歼20战机,并且已经在成飞集团开了四条生产线,很可能年产量能达到2~3个团,在10年以内就能装备500架以上。而中国海军完全可以改造歼20战机上舰,即使需要一部分FC31战机,但是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中国海军最多只能拥有5~6艘航母,最多搭载大约300架战斗机,这个数字并不多。除非FC31能够大规模对外出口,否则FC31的价格必然会高到一个很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可能会远远超出8500万美元,现在FC31的出口只能确定巴基斯坦会购买2~3个大队48~72架战斗机,但我国对巴基斯坦出口价格一向非常良心,FC1“枭龙”价格也仅有2000万美元。想依赖出口来降低成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最后就是装备的速度了,美国的F35已经在六个国家开始全力生产,每年的生产数量超过200架,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盟友大多数都是工业国,完全具备自产战机的实力。但中国却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业国盟友,唯一拥有自产飞机能力的仅有巴基斯坦,即使是中国全力生产,也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以数量冲击全球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最多只能为本国和巴基斯坦军队造一批FC31,此外或许也就中东的一些土豪国际会来买几架了。
  综上所述,FC31虽然不落后,但是想在国际市场上卖出一个好的销售数字还是很难的,但作为我国第五代战斗机的起步之一,FC31所代表的意义毋须质疑。(作者署名:北公爵无欢)四十多艘舰艇现身大洋:作战能力到底啥水平?专家这么说四十多艘舰艇现身大洋:作战能力到底啥水平?专家这么说军情最前线百家号据媒体报道,我国海军在南海将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按照目前爆出的图片来看,此次很可能有超过40艘战舰参加演习,仅攻击核潜艇就有4艘,此次出动的舰队整体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日韩+美国第七舰队的总和,除了航母以外,其他战舰的数量已经相对于四支航母战斗群的规模了。除了我国海军在海外执行作战任务的十几艘战舰,我国海军三大舰队完全算得上是精锐齐出,这也展现了我国海军近年以来的建设成功,而到了2020年左右,我国海军还能拿出一支同样规模的战舰群,届时我国海军甚至有能和美国太平洋第五舰队扳手腕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海军的中期目标。此次参加演习的近40艘战舰都是近年以来服役的崭新战舰,除了航母以外,其他战舰的作战能力也并不弱小,我国海军的052D型、054A和093型攻击核潜艇在这次演习中都有出现,并且在编队打击的情况下,我国海军的战舰综合作战能力甚至不亚于美国海军,而与以往的军事演习差距最大的就是,此次演习我国的辽宁号航母已经形成了作战能力,虽然只拥有24架歼15战机,但已经足够对付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了,24架歼15的打击能力虽然不算出色,但拥有强大的制空能力,可以对付绝大多数国家的空军和海军,尤其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即使是越南也只拥有几十架苏30战机,中国海军拥有完整的作战体系,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了周边国家。因此这支以辽宁号航母领衔,总规模达到40艘以上,拥有强大作战能力的战舰群对不少国家甚至已经算的上是“灭国舰队”了,无论是打击能力还是制海能力都非常恐怖,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承受能力。但对于我国海军来说,这种舰队很明显还不是终极目标,这些战舰即使加在一起,规模也仅仅只相当于美国海军15%左右,相对于美国海军275艘战舰的庞大规模,我国还是远远不足。按照我国目前海军每年服役10艘大型战舰的水准,即使不考虑退役问题都需要至少30年才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规模,而我国海军的战舰寿命都是有限制的,因此如果要在30年内追上美国海军,每年就至少需要服役10到15艘先进大型战舰,并且每4年就需要服役一艘航母,用比美国更快的造舰速度追上美国海军,这也是中国海军唯一超过美国海军的办法,虽然以前这个事情难度很大,但随着中国海军的规模近年以来逐步扩大,我国海军追上美国海军也并不是痴人说梦。对于中国海军来说,绝大多数国家海军实力已经无法和中国对抗,但美国海军依旧是一座大山,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中国海军,无论是规模还是作战能力上中国要达到美国海军的地步,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军情最前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军情最前线,做原创科普知识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的FC31战机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_百度知道
中国的FC31战机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以代际划分,FC31属于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与F22和F35以及歼20是同一个档次的。但是,这款战机目前还在研发当中,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仅仅是发动机比较落后美国F35。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FC31战机出口遇尴尬 国内若不采购项目只能下马|中国|FC31|战机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FC31战机出口遇尴尬 国内若不采购项目只能下马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互联网媒体上,常常会把“枭龙”和“鹘鹰”这两款编号为“FC”的机型拿到一起讨论,由此认为“鹘鹰”和“枭龙”一样,是不折不扣的“纯外贸”机型,由于这个结论本身来源于“枭龙”和“鹘鹰”的定位,那么本文就来列举下它们的定位到底有何不同?
  先说FC-1“枭龙”,“枭龙”是132厂(成飞)屠基达针对巴基斯坦替换歼六项目提出的方案,希望巴基斯坦掏钱,132厂研制,研制出的型号不但可以装备巴基斯坦,还能出口赚钱。后期这个项目转给611所(成都所)去做,132厂生产一部分,后续是巴基斯坦生产。
  格鲁曼公司的“超-7”项目
  这个项目首先考虑的便是巴基斯坦的资金和工业能力,因此定位是廉价且少用贵的复合材料,用了部分电传。简单来说,这个项目是为巴基斯坦量身定做的,同时考虑外贸。从这里就能看到,“枭龙”项目中国的军方并没有参与,主要是因为“枭龙”的定位和国内军队建设方向并不匹配,因为“枭龙”毕竟是轻型战斗机,其功能与歼-10重叠,作战能力上与歼-10有不小差距。此外,在当时(包括现在)的情况下,已经实在没有必要装备一款比歼-10还要低端的准三代机,这就是为何一些军迷认为国内军队应该装备来替换歼七但为何没有装备的原因。
 (图)枭龙虽然推出了多种改型,但都与国内市场无关
  对于“鹘鹰”,早在2014年,时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的李玉海就称,“鹘鹰”在研制之初除装备解放军的考虑外,还考虑到要打破西方在四代机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鹘鹰”还专门设计了一款外销型号。从市场定位上,就“鹘鹰”来说,其相对便宜是相对歼-20来说的,而不像“枭龙”那样绝对价格上就是要便宜,这也决定了“鹘鹰”很难靠只外贸就能支撑得起整个研发费用。另外,由于“鹘鹰”本身考虑了国内的要求,“鹘鹰”在推广方面的很多做法就和“枭龙”完全不同,除了在珠海航展上公开露面过之外,包括“鹘鹰”2.0首飞只是由网友拍摄到在内,其研发进度几乎完全不为外界所知。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枭龙”和“鹘鹰”作为经营项目都希望是赚钱的,那么“枭龙”如何保证赚钱?首先国内研制有巴基斯坦出了经费,自然国内很难是赔钱的,至少从企业角度来说是这样。而从巴基斯坦来说,“枭龙”本身研制费用不高,采购费用也不高,均下来费用还是可以的,出口再赚些钱,分摊一下费用。而在外贸方面,由于有巴基斯坦的大规模使用和巴基斯坦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可以说采购方也能对几十年的售后服务放心,所以多少这些第三方客户是可以放心去买的。
  (图)2016年底首飞的鹘鹰2.0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而对于“鹘鹰”,其研制费用和价格是几倍于“枭龙”的,“鹘鹰”上采用的技术、装备等,属于国内最先进领域,不会轻易的给国外转移这些技术。这些因素综合后,可以说,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掏得起钱来支撑“鹘鹰”研制出来并在他们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也很难保证只外贸的情况下,维持客户几十年的售后服务(因为不大的生产量下几十年的售后服务支持成本太高了),国外用户也不会轻易当这个冤大头。
  (图)鹘鹰项目最终花落何处,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而从政治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允许企业把国外政府作为冤大头来对待,毕竟军售是国家政治关系的延续。所以,“鹘鹰”如果国内军队不采购,那么这个项目唯有下马一途。很多军迷没有想清楚这种经营上的道理,而把这个事情想成是为了出口所以要说服国内军队来装备,这就把事情理解颠倒了,正确的理解是:“鹘鹰”瞄准的就是国内用户,兼顾出口;如果国内用户不用,出口也没有可能。(作者署名:迷彩派)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新的战斗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