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矽肺病的症状劳动者在新单位病情复发可向新单位索赔吗

工作两年患尘肺病
锅炉工索赔7万元胜诉-中新网
工作两年患尘肺病
锅炉工索赔7万元胜诉
&&&&&&&& 本报讯 (记者王纳)周先生在一家环保投资公司干了两年锅炉清理工后,患上尘肺病二期,将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7万元人民币。一审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处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7万元。法院一审支持了周先生诉求,被告不服提起上诉。昨日,该案在深圳中院二审开庭。
&&&&&&&& 患尘肺病索赔7万胜诉&&&&&&& 法院审理查明,周先生在日入职被告某环保公司,先后在该公司做锅炉清理工、保安员。2012年,原告因患疑似职业病与被告发生纠纷,被告在日通知原告解除劳动关系。&&&&&&& 原告诉称,其在被告公司担任锅炉清理工两年间,患上职业病。&&&&&&& 龙岗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处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7万元。&&&&&&& 被告不服上诉&&&&&&&& 被告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向深圳中院提起上诉,要求法院判决上诉人无须支付被上诉人精神损害赔偿金7万元。&&&&&&&& 上诉人某环保公司认为,周先生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但周先生无法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公司的过错,并且原告在1992年至2006年入职被告公司前,一直从事尘肺病高发的行业和岗位,因此导致原告患尘肺病的原因不止是原告在被告工作的两年中而直接导致。职业病往往是长期处于恶劣的劳动环境中造成的,要求最后一个用人单位承担全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是不妥当的。综上所述,请求法院依法减轻或免除公司的赔偿责任。&&&&&&&& &周先生的代理律师请求法院维持一审原判。&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编辑:史聪聪】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男子29年前当抛光工退休查出职业病 索赔遇难题_抛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379贴子:
男子29年前当抛光工退休查出职业病 索赔遇难题
男子29年前当抛光工退休查出职业病 索赔遇难题来源:青年时报日04:24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老翁在记者面前出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有潜伏期 发病后找谁赔付?  □时报记者 陆海峰 实习记者 黄兆轶 文 时报记者 陈晓华 摄    “我要向你们反映个情况。”杭州市民翁先生近日找到时报,在记者面前,他颤巍巍地从随身的挎包中拿出一叠厚厚的材料……其中有一份是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面写着:  “职业接触史,1971年12月-1981年,抛光作业,接触粉尘;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咯血;诊断结论,矽肺一期;处理意见,临床观察,申请伤残鉴定……”  坐在椅子上,翁先生盯着手中的材料,指甲用力掐着纸张。他说自己在退休后被查出患有职业病,从此以后,自己便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寻求职业病赔付的维权路。  年轻时在张小泉10年抛光作业  转职退休后被查出矽肺职业病  职业病有潜伏期  发病后找谁赔付  55岁提前退休 竟被确诊职业病  翁先生,今年55岁,杭州人。尽管没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每况愈下的身体健康情况,让他决定于去年年底办理了退休手续。  办完退休手续短短三四个月后,意外发生了。今年2月以来,老翁开始出现剧烈咳嗽,有时甚至咳出血来。2月23日,老翁因咳嗽不止突然昏倒,并且口吐鲜血,随即被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  随后的两个多月里,老翁辗转市一、浙二等多家医院看病、会诊。最后,市一的医生提醒老翁,他得的不是简单的肺病,极有可能是矽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今年5月末,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检查和鉴定下,老翁最终被诊断为“矽肺一期”——为职业病,属工伤。  从发病到最终确认为职业病的三个月里,老翁一直不敢相信,这种只在报纸上看到过的病竟会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现在我连香烟都不敢碰了,抽了几十年的烟,从来没想过要戒,可是……”说着,老翁又低下了头。  29年前当过抛光工 报销索赔遇难题  老翁有38年工龄,从1971年12月到1997年6月,在杭州张小泉剪刀厂从事宕磨工工作和剪刀合脚工作;随后便去了浙江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零售公司工作。  了解其工作经历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在老翁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中职业接触史一栏上写着:1971年12月-1981年,抛光作业。  从此,老翁开始奔走于原先工作过的单位以及分管职业病的相关责任部门。一方面,开具了原先所有劳动关系以及社保关系的证明;另一方面,也向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处了解了关于职业病医保政策和相关赔付知识。  令老翁意外的是,从权威部门确诊其为矽肺一期时,他看肺病产生的费用便无法通过医疗基本保险支付。随后,他又被告知关于职业病一次性伤残赔偿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落实。仅仅为了拿到一张职业病病历卡,就费了好大一番周折。  而造成这些困难的关键原因,就是他已经退休了。  退休属“老工伤” 两块赔偿拿不到  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处一位柯姓工作人员介绍,工伤赔偿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先由卫生局认可的权威机构开具职业病诊断证明,然后工伤患者带着证明以及证件来劳动部门审核,在经过工伤认定、鉴定工伤等级后,由社保部门给予补偿。  “老翁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流程所规定的对象是在职或者在劳动合同期内的人。”柯先生说,“但是他的职业病是在退休以后才发的,所以属于一个特例。而且《杭州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是在1998年才出台的,而我们认为老翁的病是于年在张小泉剪刀厂得的,那个时候的职业病是由所在单位负责的,并不是我们来负责,在这一点上,法律还是存在漏洞和盲点的。”  柯先生表示,由于老翁已经退休,并且是在1998年《办法》实施前发生工伤,要想报销职业病医疗费用,只能按照“老工伤”的方法走——即由所在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缴纳一次性工伤保险代管费后,由社保经办机构代付其职业病医疗费用。但这样一来,1998年《办法》规定的职业病一次性伤残赔偿和提前退休工资补贴这两块赔偿就拿不到了。  离职时身体健康  张小泉拒绝缴费  按照这样的说法,老翁虽然拿不到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和提前退休工资补贴,但只要张小泉或石油公司向社保经办机构缴纳了一次性工伤保险代管费,至少老翁的职业病医疗费用能报销了,但两家单位都认为,老翁得的职业病和自己没关系,并且拒缴一次性工伤保险代管费。  石油公司的理由很简单,老翁没在他们单位从事过接触粉尘的工作,而张小泉则表示其2000年离岗时身体还是健康的,依据是1985年3月和1987年2月的两次体检中,老翁的身体都很正常。  据老翁说,在张小泉剪刀厂的退休职工中,有76人都有和他相似的职业病史,如果是在剪刀厂正常退休的,目前可以享受每月200元的补助。但是这一说法,却遭到了张小泉有限公司集团人力资源部一位潘姓工作人员的否认。  “老翁原先是我们的职工,但是他在2000年已经和我们单位解聘,到石油公司工作了。”潘先生说,“而且他在职的时候,我们单位已经给他缴了工伤保险,之后的赔偿等问题都是劳动部门来处理,与我们无关。”  对于老翁得的职业病,潘先生也认为和张小泉关系不大,“因为他已经离职了,我们不能确定他离职之后做了什么工作,而且他只是在年间做过接触粉尘的工作,我们厂1985年和1987年的体检报告上显示他还是身体健康的。所以我认为他的情况和我们厂的关系不大。”  权威机构认定  职业病有潜伏期  那老翁的职业病是怎么来的?难道真的和10年宕磨工经历没有关联?  记者为此咨询了为老翁开具职业病证明的杭州市红会医院。这家医院是杭城目前对职业病认定较全面、权威的两所医院之一。  开具证明的医务科吴科长说:“根据张小泉和石油公司提供的工作史材料,我们认定翁卫卫的工作有矽肺职业病的接触史。而且根据材料,这一职业病最有可能是在张小泉剪刀厂得的。”  记者了解到,矽肺职业病是一种长期积累导致的疾病,并且具有潜伏期,所以疾病完全有可能在离开工作岗位多年后才发作。  “老翁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没有补缴一次性工伤保险代管费,并把他的关系移交给工伤处。”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的李慧律师说,“其实最好的解决途径是:老翁与张小泉、工伤处进行协商,张小泉补缴费用,由工伤处接收。如谈不妥,再向张小泉提起劳动诉讼。”  对于律师的意见,老翁只是觉得很困惑:权威部门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不是已经出来了吗?自己退休前的曾经就职过的两个单位不也承认了自己的工作履历吗?为什么关于自己职业病的遭遇无法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工伤处特事特办  破例承担报销费用  幸而,在深入了解了老翁的尴尬处境后,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处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用人单位没有补缴一次性工伤保险代管费的情况下,破例主动承担了老翁的职业病医疗报销费用。  “这个全靠工伤处的蔡处长全力帮我。”今年10月,老翁拿到了职业病看病专用病历卡。目前,2万元左右的看病费用以及前期的住院费用已经进入审核程序,如果审核成功,老翁将拿到第一笔关于职业病赔偿的相关费用。  然而,300元的职业病鉴定费、职业病一次性伤残赔偿以及住院期间的餐费补贴,可能永远也无法落实了,而此前的遭遇也让老翁感慨,“为了落实职业病的工伤待遇,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记者了解到,矽肺病这样的职业病在短期内仍处于增长势头,会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国家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和补助。  然而,老翁的职业病赔付维权路,却让我们觉得,这项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张庆龙)
本公司专业提供不锈钢抛光.方正不锈钢,用心抛光,实现共赢!本公司销售各类不锈钢三通,弯头,大小头等抛光管件和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抛光管道.
建议朋友们如果不是太缺钱不要做抛光,职业病有潜伏期,你也许做几年感觉身体没什么异样,但是如果你离职N年后疾病发作,你人生就玩完了。。。
抛光工病假身亡 工厂不肯认工伤
上班发病,请假回家后入院因重症肺炎不治   傅甫华的尸体躺在殡仪馆已经5天了,但他的亲友和厂方关于是否工伤的谈判仍未有结果。5月15日下午,在顺德区欧铭斯厨具有限公司做抛光工的他,感觉身体不适后请假回家休息,却在次日下午于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他死于重症肺炎。"他姐夫雷先生说,病因应和他工作岗位粉尘太大有关。而在接下来的多次谈判中,厂方坚称此起事故"不属工伤",而一个厂方人员表示,老板表示"当事方认定是工伤,自己举证"。
  容桂一厨具厂工人傅甫华5月16日重症肺炎死亡,家属认为是工伤,要求工厂赔偿。  发病 5月15日中午吃饭时他说头疼、胸闷  位于容桂容里宏丰路9号的顺德区欧铭斯厨具有限公司,是一家有数百员工的厨具厂。在厂区正中一溜狭长的工作间里,近十台抛光机少有工人运作,几台大风扇正在嗡嗡吹着。"出事后,车间一下打扫干净了,原来到处是灰!"傅甫华的妻子杨茶英说,他发病也正是在这个车间。  傅甫华负责抛光下水器,一个圆形的下水器套在飞快转动的轴上,然后再用砂布去磨光。工作时会有金属粉尘到处飞散,需要借助大功率电扇吹走它们。在这个岗位上,他和妻子已经工作了3年。   死者妻子在厂里示范死者生前的工作,表示抛光器具时弥漫大量粉尘。  5月15日中午,像往常一样,杨茶英回到离工厂十几分钟路程的出租屋,做好饭菜送到厂里,"他突然说我今天不想吃饭,不舒服。"杨回忆,用不锈钢铁盒里装的饭并不多,菜只有一个———黄瓜炒肉,但最后整盒饭剩下了一大半,"吃完饭,他说头疼、胸闷,让我打打帮手。"杨茶英说自己用手摸了一下丈夫的头,很烫。  死亡 5月16日凌晨病情未缓解送院后死亡  在杨茶英回忆中,帮了丈夫一会后,她让丈夫向厂长请假,在获准后,她搀着丈夫出厂门,因为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么严重,她随后返回工厂继续上班,"我记得他离开时是1点半,两腿无力,走路很不稳。"她没想到,丈夫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16日凌晨,感觉丈夫病情没有缓解,她让自己的五弟带丈夫去医院,但的医生在抢救约4个小时后,中午12时许,建议病人转到区第一人民医院。当天下午6时许,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抢救无效,宣布病人死亡。  南都记者在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出具的一份诊断证明书上看到,医院死亡诊断有9条,排在第一的是"重症肺炎",而其他如、急性发作等,多是待确认原因。  协商厂方认为不属于工伤   5月18日,傅甫华的尸体被送到顺德区殡仪馆,他已经在里面躺了5天。  杨茶英、童先生等都认为,医院的诊断书证明病人死亡与工作环境有关,是职业病,是漫天粉尘造成了肺部感染。  不过,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周小姐解释,并不能据此推定是职业病,因为患重症肺炎的普通人也有,"要做进一步的结论,应作尸体解剖,我们当时也和家属谈过,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做。"家属称,因为考虑到故乡风俗,并未申请尸检,同时,暂时还没考虑做职业病鉴定。  一直到昨天下午,经过公安、人力资源社保局等部门牵头,厂方和亲友进行了三次协商,但厂方一直坚持,病人死亡不属于工伤事故。昨天下午,在工厂办公室,一名自称姓黄的年轻工作人员称,"我们老板就两条意见,一、不是工伤,二、当事方认定是工伤,自己举证,该赔多少赔多少!"  记者问及是否在工厂发病,工厂厂长张先生并未否认。  抛光下水器 2毛4做一个  中午不休息,他一天做八九百个  傅甫华,49岁,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膝下两子,大儿子已经结婚,并将他的一个5岁男孩托付给父母带养。  "他们厂刚成立,我们就来了。"傅甫华妻子杨茶英今年47岁,她告诉记者,2009年8月,夫妻俩从老家来到顺德,进了欧铭斯厨具厂,后来自己的两个弟弟也一起过来上班。  一个月,开满工的话可以挣6000元,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收入。快30岁的外甥女小敏说,由于家里起了一些变故,舅舅想多挣点钱,因此非常卖力,省吃俭用,"他们中午都是不休息的,完全是计件工资,做得多拿得多。"  杨茶英的五弟说,抛光一个下水器0 .24元,一分钟最多抛一两个,他一天能抛光八九百个。  夫妻俩住的出租屋离工厂步行10来分钟,是一栋出租楼的二楼,只有约20平方米,外面房间,里面厨房,到处塞得满满当当,房间中一张大床,是杨茶英和小孙子睡的,而靠着窗户则是傅甫华的小床。从窗户看出去,对面出租屋墙上有一大块黑色的瘢痕,"那是他平时吐的痰!"杨茶英说,每次下班,丈夫脸上、脖子上都是黑的,吐出的痰也都是黑的。  ■律师意见  在工厂发病、离开工厂48小时内死亡,可认定是工伤   虽然目前并未做尸检及申请职业病鉴定,广东仲马律师事务所蒋小平律师认为,如果情况属实,患方仍可被认定工伤,据他介绍,按照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种情况可视同工伤。蒋律师称,这也意味着,只要满足在工厂发病、离开工厂到死亡不超过48小时这两个条件,就可认定是工伤,应按照工伤死亡赔偿。而病人15日下午1点半离开,到16日下午6点左右被宣布死亡,仅仅一天多一点。
★★★★★★★★★ 抛光氧化技术交流QQ群 ★★★★★★★★★
有些人就是不听?没办法?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患矽肺病农民工 每人获赔3-9万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患矽肺病农民工 每人获赔3-9万
  “水富返乡农民工集体患怪病”追踪
  今年3月中旬,昭通市水富县农民工患矽肺病一事日前有了最新进展。从昨日起,68名患病农民工根据病情不同,可以一次性拿到3至9万元不等的赔偿款,而12名死亡农民工每人一次性赔偿9万元。水富县委宣传部负责人透露,最近两三天内,这些赔偿款将发放到患病农民工的手中。 昨日,水富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刚透露,今年3月中旬,水富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被查出患有矽肺病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立即组织对这些农民工进行救治,省政府专门安排诊疗资金100万元,昭通市和水富县分别安排专项工作资金50万元和20万元,用于治疗及其他工作的开展。之后,水富县派出农民工维权工作组赶赴安徽凤阳,就患病农民工的赔偿和治疗问题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但是维权工作进展并不顺利。由于这些农民工当时并未与企业签订合同,事发后当地许多从事石英砂加工的企业已被关停,一时找不到具体的索赔对象。“双方本着互相体谅的原则,在患病农民工代表的参与下,进行了多次协商。”王刚说。
  据了解,水富县先后3次派出协调工作组,前往凤阳县与当地党委、政府就赔偿方式、赔偿对象、赔偿标准等问题进行协商。当地政府对此事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经过几次谈判和反复协商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凤阳县政府采取一次性包干赔偿的方式,替企业先行垫付了450万元的赔偿款。赔偿对象是经过诊断确认的68名矽肺病患者和12名已死亡农民工。根据赔偿款总额、患病农民工人数及病情轻重,在与农民工代表进行协商后,水富县将把这笔赔偿款按Ⅰ期矽肺病每人3万元、Ⅱ期矽肺病每人6万元、Ⅲ期矽肺病和死亡人员每人9万元的标准,一次性支付给患病农民工及死亡农民工家属。
  据了解,凤阳县的赔偿款在7月22日左右就已经到账。在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后,从昨日上午开始,患病农民工及死亡农民工家属陆续领到了赔偿款。“县政府有这68名患病农民工和12名死亡者家属的联系方式,两三天内赔偿款将全部发放到位。”
  “这也是没有办法嘛,大家都尽力了。”对于赔偿标准是否偏低的问题,王刚表示,患病农民工对此也表示理解,为了解决这些患病农民工因病致贫和后续治疗等问题,当地政府针对不同情况开展了救助,当地政府将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据悉,困难患病农民工已由民政部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68名农民工纳入当地的医保范围,住院患者除享受低保补助外,还按照大病统筹标准予以补助。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困难患者,按“新农合”特殊病最高补助标准给予救助。
  本报记者 刘启银
  [1]  
  卫生部:全国开查“职业病”
  昨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出《关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现状调查的通知》,决定开展全国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现状调查,并对部分省市及有关机构进行抽查。根据安排,“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现状调查”共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现状、职业病诊断工作现状、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现状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四方面内容。
  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各地职业病诊断机构数量、受理申请人数、诊断鉴定过程中来自用人单位和诊断鉴定机构的问题、以及不能开展诊断或鉴定的职业病种等具体情况。《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填写,并于8月31日前上报调查表。中新社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新闻 新视界
[焦点访谈]谁治我的矽肺病
发布时间:日 13:51 |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海南金昌金矿是一个私营矿。由于矿方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因此不少在这里打工的矿工都患上了一种名为矽肺病的职业病。然而矿方缺乏对他们的保护,当地劳动部门缺乏对金矿的监管,目前矿工们的生活处境十分艰难。
  &&&&矽肺病是尘肺病的一种,是因为人吸入过量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的一种职业病。矽肺病在医学上被称为“不转移的肺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自四川的涂启明2005年3月开始在该矿工作,到了9月便被专门诊断职业病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矽肺病II期。他的几名工友也都患上不同程度的矽肺病。
  &&&&调查得知,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上岗前矿方没有对工人们进行专业培训。第二、没有在井下安装专门的通风设备,也没有为矿工配备防尘服、防尘口罩等。第三、缺乏必要的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体检。第四、患病矿工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或疗养。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采取的,然而矿上都没有执行。该矿老板在接受采访时甚至一度否认认识这些矿工,或者坚称已经为工人们提供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当地劳动部门对于矿上的这些事情也一问三不知,监管就更谈不上了。
  &&&&据卫生部去年的数据,我国尘肺病累计60万例,其中死亡17万例,同时每年还将新增上万人。专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前后,尘肺病将成为中国农村严重的社会问题。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大屏幕上的这几个人是海南金昌金矿的矿工,在采矿工作中,他们都得了一种职业病――矽肺病。按照《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些得了病的矿工应该享有职业卫生权利。但是,现在他们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治疗,还为此丢了饭碗。
  &&&&解说:
  &&&&在海南省昌江县城的一个简陋的出租屋里,记者找到了矿工涂启明。涂启明今年35岁,是重庆市云阳县人。2005年3月,涂启明来到海南金昌金矿,在35号井打风钻。去年九月的一年,正在井下打风钻的涂启明突然感觉胸闷难受,咳嗽得厉害,而且还咳出血来,于是他在昌江县城的海钢医院做了检查。
  &&&&涂启明 矿工:
  &&&&我就感觉胸膛痛,感到了胸痛,我就去医院检查,说我有矽肺。
  &&&&解说:
  &&&&经过海钢医院的初步诊断,涂启明可能得的就是矽肺病。矽肺病是尘肺病的一种,是在矿山开采中,因为矿工吸入过量的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的一种职业病。随后,感觉自己身体不对劲儿的涂启明又来到海口,在专门诊断职业病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果然他被诊断为矽肺病。
  &&&&记者:
  &&&&你现在主要是什么症状?
  &&&&涂启明:
  &&&&主要是胸痛、咳嗽,就是喘气。
  &&&&记者:
  &&&&最严重的时候什么样子?
  &&&&涂启明:
  &&&&吃饭要吐。
  &&&&解说:
  &&&&医学资料表明,矽肺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咳痰、胸疼、呼吸困难、咳血,晚期还有其它全身症状。在医学上,矽肺病被称为“不转移的肺癌”,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轻重,矽肺病分为三期,涂启明被诊断为二期矽肺病。涂启明被检查出矽肺病以后,和他一起在金昌金矿同样也是打风钻的工友陈昌益、伍山明、向少发、苏承祥、张家元、李元红等人也在今年3到6月期间陆续来到海口,他们花费几百元,自费在海南省疾病控制中心做了矽肺病检查。这一查不要紧,他们无人幸免,都得上了矽肺病,除了向少发是一期矽肺病以外,其他人全都被诊断为二期或二期加号矽肺病。
  &&&&周墨 记者:
  &&&&你原来体重有多少?
  &&&&陈昌益 矿工:
  &&&&原先体重是140多斤。
  &&&&记者:
  &&&&现在呢?
  &&&&陈昌益:
  &&&&现在107斤。就是生病之后,逐渐逐渐就瘦了。
  &&&&解说:
  &&&&在7名矽肺病矿工中,陈昌益和苏承祥的工作时间最长,他们在金昌金矿打风钻已经8年了,其他人也在这个矿干了几年到十几个月不等。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尘肺病防治条例》规定,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粉尘作业。
  &&&&记者:
  &&&&你在上岗之前有过培训吗?
  &&&&向少发 矿工:
  &&&&没有。
  &&&&记者:
  &&&&有没有告诉你这个工作是个什么性质?
  &&&&伍山明 矿工:
  &&&&没有,没有,都没告诉。
  &&&&涂启明:
  &&&&他就叫我们干,押一个月工资,要走的话,就不给工资了。
  &&&&解说:
  &&&&矿工们的工作环境到底是个什么样?记者决定到矿上看一看。汽车从昌江县城开出30多公里,沿着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在大山深处记者找到了金昌金矿。因为连日下雨,金矿刚好停产。这就是几位矿工工作过的井口。
  &&&&记者:
  &&&&你们在下面多少米的地方工作?
  &&&&陈昌益:
  &&&&200多米。下面长期像是雾燥天一样的完全是灰尘,下面灯泡看起来是红红的。
  &&&&解说:
  &&&&在矿山企业生产中,因为爆破、粉碎产生大量的粉尘,矿工最容易患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矿山企业中,矿井应该具有机械通风设备,应该给矿工配备防尘服,让他们戴防尘口罩。
  &&&&记者:
  &&&&你们在下面打风钻就穿这种衣服?
  &&&&陈昌益:
  &&&&嗯,就是穿着这些干工。
  &&&&记者:
  &&&&没有防护服?
  &&&&陈昌益:
  &&&&没有,也没有防尘口罩。八年时间,公司一直就没有发过口罩。
  &&&&解说:
  &&&&你们工作的时候,有没有鼓风机?
  &&&&陈昌益:
  &&&&没有。
  &&&&记者:
  &&&&上面的新鲜空气根本就下不去?
  &&&&陈昌益:
  &&&&根本下去不了,没有鼓风机怎么下去?
  &&&&记者:
  &&&&下去一次多长时间上来?
  &&&&陈昌益:
  &&&&下去一次一般8个小时到10个小时。
  &&&&解说:
  &&&&金昌金矿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民营的采金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孟定库。在矿上,具体负责生产的是副总经理马耀辉。
  &&&&记者:
  &&&&像打风钻这样的活,在上岗之前有培训吗?
  &&&&马耀辉 海南金昌金矿公司副总经理:
  &&&&有。
  &&&&记者:
  &&&&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有防护服吗?
  &&&&马耀辉:
  &&&&有。就是防尘口罩什么的,有。
  &&&&记者:
  &&&&谁给提供的?
  &&&&马耀辉:
  &&&&我们提供。
  &&&&记者: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马耀辉:
  &&&&这个一直是有的。
  &&&&记者:
  &&&&一直有?
  &&&&马耀辉:
  &&&&一直有的。
  &&&&解说:
  &&&&按照《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尘肺病防治条例》的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人员一律要在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必须定期体检,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劳动者的职业病。
  &&&&记者:
  &&&&在岗期间有定期的身体检查吗?
  &&&&马耀辉:
  &&&&一年体检一次。
  &&&&记者:
  &&&&这8年期间给你做过体检吗?
  &&&&陈昌益:
  &&&&没有。8年时间一次体检都没有做过。
  &&&&记者:
  &&&&在这10年之内,公司给你做过体检吗?
  &&&&苏承祥 矿工:
  &&&&没有。
  &&&&记者:
  &&&&一次都没有吗?
  &&&&苏承祥:
  &&&&没有。
  &&&&解说:
  &&&&显然金昌金矿这位马总所有的说法都和矿工们的说法截然不同。他说矿里一直给矿工发放防尘口罩,还给矿工定期体检。可是,目前仍在金昌金矿打风钻的工人们却不这样说。
  &&&&记者:
  &&&&现在干这个活有防护用具吗?
  &&&&钟坤明 矿工:
  &&&&没有。
  &&&&记者:
  &&&&也没有?
  &&&&钟坤明:
  &&&&没有。
  &&&&记者:
  &&&&防护口罩有吗?
  &&&&钟坤明:
  &&&&口罩没有啊。
  &&&&凡运义 井口代班人:
  &&&&这个东西哪里有,没有。
  &&&&记者:
  &&&&防护服有吗?
  &&&&凡运义:
  &&&&没有,随便穿,不伤着就行了。
  &&&&记者:
  &&&&公司给你们定期体检吗?
  &&&&钟坤明:
  &&&&都没有。
  &&&&解说:
  &&&&按照《尘肺病防治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要给予治疗或疗养。
  &&&&记者:
  &&&&那像发生这种情况,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马耀辉:
  &&&&在我这打工不在我这打工,我现在不清楚。
  &&&&记者:
  &&&&陈昌益他不干了8年了吗?
  &&&&马耀辉:
  &&&&不是太清楚。
  &&&&记者:
  &&&&你应该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就应给他们治病?
  &&&&马耀辉:
  &&&&他没在我这儿做过工,我没有义务举证,我感觉是这样。
  &&&&记者:
  &&&&那7个人你们不认识吗?
  &&&&马耀辉:
  &&&&不认识。
  &&&&记者:
  &&&&一个都不认识?
  &&&&马耀辉:
  &&&&一个都不认识。
  &&&&解说:
  &&&&金昌金矿的马总说他不认识涂启明、陈昌益这几名矿工,他的这番话让记者很惊讶。金昌金矿是个不大的企业,矿工加起来也就几十号人,打风钻的矿工也就七八个。像矿工陈昌益、苏承祥都在金昌金矿干了七八年,得了矽肺病后,金矿的马总怎么就突然不认识他们了呢?
  &&&&记者:
  &&&&他说他在你们公司干了8年,这8年期间你见过他没有?
  &&&&马耀辉:
  &&&&见过,以前就见过。
  &&&&记者:
  &&&&这就说明他在你们矿上了?怎么说他没在你们矿上呢?
  &&&&解说:
  &&&&在矿工面前,这位马总不得不承认他还是认识这些过去经常见面的矿工的。
  &&&&陈昌益:
  &&&&8年时间在这个公司,没看到公司给我们发个防尘口罩。
  &&&&记者:
  &&&&这个是事实吗?到底给没给他们必要的劳动防护?
  &&&&马耀辉:
  &&&&我不作任何解释。
  &&&&解说:
  &&&&当着矿工的面,这一回金矿的马总又不愿意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了。那么,对于金昌金矿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多处违反《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当地的劳动部门又是怎样监管的呢?
  &&&&记者:
  &&&&像这些日常监管,你们是没有能力监管,还是监管不过来?
  &&&&昌江县劳动局副局长兰文海:
  &&&&应该有难度。
  &&&&记者:
  &&&&当时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这个你们当时了解吗?
  &&&&兰文海:
  &&&&这个我也不清楚。
  &&&&记者:
  &&&&对它负责劳动监察的同志去过吗?
  &&&&兰文海:
  &&&&这个我不清楚。
  &&&&解说:
  &&&&昌江县劳动局分管劳动监察工作的副局长兰文海一问三不知。监管工作缺位,这也难怪金昌金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违反《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事实能够长期存在了。
  &&&&可怜7名矽肺病矿工,他们都是来自四川和重庆农村的外乡人,他们背井离乡,住最差的工棚、吃最差的饭菜、做最苦的工,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33岁,正值青壮年,恶劣的工作环境透支了他们健康的生命。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病人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涂启明、陈昌益等7名矽肺病矿工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后,不但得不到金昌金矿的任何救助,金矿甚至还否认他们在这里打工的事实,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
  &&&&陈昌益:
  &&&&我家里还有老婆,有父母,还有小孩。生了病,干工这么多年,公司就不给我们一点补偿,有时想起来……
  &&&&记者:
  &&&&你们现在是怎么治疗呢?
  &&&&陈昌益:
  &&&&我们没有治疗,没有钱治疗,从检查生病到现在就没有吃过药,没有检查过,没有拿过药吃,没有钱。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劳动者得了职业病应该由谁来治?其实法律规定的十分明确。现在这几位得了矽肺病的矿工还在为自己应有的权益四处奔走,同时也在寻求法律的援助。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国家的职业病中,70%以上是尘肺病。去年卫生部发布我国尘肺病累计60万例,其中死亡17万例,而且每年还新增上万人,这些惊人的数字警示我们尘肺病和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必须重视起来了。
责编:刘岩
注册用户通道
非注册用户通道昵 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矽肺病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