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视HiRes Walkman NW-WM1Z+Z1R这套组合表现怎样?

索尼HiRes Walkman NW-ZX300A 一款拥有卓越音质和实用体验的数字播放器
09:46:26&&&来源:网络综合&&&
  索尼Walkman NW-ZX300A与WM1A基本定位很相似,都是主打去年索尼与安桥共同制定的4.4mm标准平衡口的播放器。那什么是平衡接口呢?这种接口往往只出现在高端的播放器中,由于不会像3.5mm单端口那样左右声道共用同一条地线,而是全部单独接地,所以两个声道的声音不会互相串扰,这样一来声音就会变得更纯净、分离度更高、声场更开阔,更有层次感等。总体来讲,4.4mm平衡输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音质的表现。
  索尼Walkman NW-ZX300A从旗舰NW-WM1A身上下放了4.4mm平衡耳机输出技术,这台SONY大法新机最大的卖点无疑就是4.4耳机口了。4.4mm平衡耳机输出,是SONY独创的新规格。和大家常见的2.5mm传统平衡耳机输出,和3.5mm平衡耳机输出不同,其插头口径更粗,插头上分出的段极更多。而目前,4.4mm平衡耳机口,也只有SONY的中高端播放器中才搭载。
  虽然目前市面上拥有2.5mm平衡、3.5mm平衡等各种各样的平衡口,不过笔者相信在这两年内,经过索尼等大厂的推广以后,比一般耳机插头更粗壮一些的4.4mm平衡必将取代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平衡口,成为未来便携音频的主流之选。
  ZX300A在外形和虽然和上代机型NW-ZX100有几分相似,但其实在很多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变。从功能及布局看,更像是NW-WM1A的微缩版或下阶机型。与上代机型NW-ZX100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一代细分了NW-ZX300和NW-ZX300A两个型号,后者为FOR中国销售版本。按键的排布和NW-ZX100有较大差异。NW-ZX300A把所有功能按键集中在机身右侧,排列上和前旗舰NW-ZX2类似,但NW-ZX300A电源键、音量+、音量-,等三个按键表面是有弧度的,并且和机身侧面弧度一致。播放/暂停、快进、后退,等三个按键表面则采用了CD纹工艺。而NW-ZX2相同位置的所有按键,均是平面的,工艺与机身一致。另外,在操控上,NW-ZX300A采用了触屏设计,而NW-ZX100还是实体按键操作,两代机型带来的操控体验完全两回事。和NW-ZX100正面按键的塑胶感对比,NW-ZX300A的用户体验明显更佳。
  ZX300A的安卓定制系统,操作界面和NW-WM1A接近。这系统要比之前NW-ZX100那套系统界面更简约、实用。少了一些花哨的东西,更适合一台为音乐服务的播放器所使用。声音设置项,内设3个音效选择,这次试听,我使用的是WAV音乐文件,也就没有去试用这三个音效设置。具体功能的用途及应用,可以参阅SONY官网。坦言,这套系统界面,并不难用,只要玩几次,基本能习惯它。
  NW-ZX300A依旧保持着SONY播放器的一个固有特色~不难听,无论你搭什么塞子,至少不会出恶声。声音比较平顺,柔和,棱角并不突出。但也延续着SONY近几年来播放器的另一个特点~推力不大,声音稍欠力度。中频段依旧是SONY的优势,人声比较讨好,厚度适中,细节清晰度对比同价位的国砖有所不及,但声音相对柔和平实,容易搭配耳塞。高频延伸和低音下潜只能说一般般,尤其是低频下潜方面,略显不足。平衡端下,声场的宽度,深度,声音的分离度和层次感都会比3.5mm单端更强。相比之下,单端的声音会较平面,推力较小,声音的穿透力,控制力都较为逊色。
  易用性上,索尼也为ZX300A注入了许多人性化的考虑,让Hi-Fi播放设备能走进更多音乐爱好者的世界。新款Walkman ZX300A可通过DAC模式聆听PC上的音乐,使用ZX300A精细调校的部件处理PC音源,让用户在更多使用场景下,享受高品质音效。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黑科技&LDAC技术亦是少不了的,其可提供约传统蓝牙3倍的传输速度,即使是无线连接也能轻松聆听到索尼Hi-Res级别的音效。新版Walkman专用UI增加了频谱分析器和模拟音量指示计,可让用户对音质做出更准确的调节,听到自己喜爱的好音乐。
  索尼的4.4mm平衡口在音质提升上有着不言而喻的巨大优势,在随身音频设备上加入平衡接口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新款索尼Walkman NW-ZX300A采用了先进4.4mm标准平衡接口,搭载多项索尼高音质技术,并在易用性上做了大量考量,为对音质有进阶需求的用户带来了一款拥有卓越音质和实用体验的数字播放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延伸阅读:
24小时点击排行音乐达人评索尼NW-WM1Z金砖播放器:土豪请尽情入手
编者按:本期企鹅评测团产品——索尼NW-WM1Z金砖播放器及MDR-Z1R耳机。作者Shuan是一位能够轻松掌控多国语言的翻译,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达人。金砖和MDR-Z1R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便携HiFi领域的最高水准,面对这般神级设备,Shuan想要做的更多是带你感受它的美。Hi-Fi音乐爱好者目前依然属于一个小圈子,但在这些年里的确有不断壮大之势。我们看到Hi-Res(高解析音频)音源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开始把高音质作为卖点,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Hi-Fi产品产生了兴趣。可话虽如此,Hi-Fi产品的价格依然是相当可怕的。虽说万元以下听个响听上去像是大神们对低端玩家的鄙视,但这句话也并非全无道理。Hi-Fi产品的确越高端越没性价比,但有的人就是愿意为了那一丁点的提升花大价钱。本次评测的对象就是一对绝对的高端Hi-Fi产品组合:索尼Signature系列的NW-WM1Z音乐播放器和MDR-Z1R耳机,售价分别是22999元和12999元。在面对这种定位的产品时,谈性价比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它们的目标用户也肯定不在乎这个。那我们就直接来说说它们的素质究竟如何吧。便携播放器不便携把NW-WM1Z拿在手里的第一感觉就是重,也难怪它的外号叫“金砖”。它之所以这么重,是因为其机身是一整块的无氧铜,表面还镀上了金。索尼的工业设计一向强无敌,但笔者对这款NW-WM1Z的设计总是喜欢不上来,这主要是因为金色实在太俗气了,拿着它外出会让我觉得有点羞耻。说到外出,NW-W M1Z其实并不是一部适合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它的机身重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455克,相比之下,一部iPhone 7也不过138克。把它装进兜里你的裤子恐怕都要被扯掉,拿在手里像是在举铁。当然,NW-WM1Z这么重并不是故意给用户添堵。它的无氧铜机身和镀金表面可降低电阻并预防氧化,镀金之下的三层合金镀层使用了无磁材料,可降低磁性对音频元件的影响。NW-WM1Z后盖的皮革材质手感还不错,带有纹理的表面可以增加摩擦力,不管怎么说,把这么贵的东西要是摔到地上那绝对让人心疼。NW-WM1Z另一个值得吐槽的地方是它所附带的皮革保护套,它的诸多设计简直让人无语。首先,这款保护套采取的是下翻的设计,把保护屏幕的那部分掀下来之后,播放器的整体长度会达到相当怪异的程度,就好像你手里拿的是一部古老的大哥大。此外,保护套的底部的开孔也很无厘头:这里唯一的开孔是留给挂绳的,而不是充电/数据传输接口。先不说这么重的机器用挂绳实不实际——你如果非要用就得小心手腕骨折——如果每次充电和传歌都要拆掉保护套,那还不如索性不用。耳机做工精良Z1R这副耳机使用了2个70mm大孔径HD驱动单元(声波变宽也便平坦,让声音更自然),镁质球顶振膜(实现120kHz高频率范围声音还原)和斐波那契隔栅(驱动单元开孔均衡,硬度高,让高频更平稳)。虽然耳罩上的迷之突起有点尴尬,但它的材质是拥有离子电镀处理的铬化合物,表面硬度非常高,可有效抵抗磨损和划痕。索尼这副耳机的舒适度绝对没得说。它并不算很重(385克),钛合金头箍既轻又有弹性,可适应各种头型,皮革头箍封皮以及内部柔软的厚垫也避免了夹头感。与此同时,Z1R的耳罩表面为羊皮,为何适应头部不规则形状而采取了三维缝制,内部填充物为聚氨酯泡沫。即便长时间佩戴,Z1R也不会产生任何的不适感。系统功能中规中矩NW-WM1Z使用了深度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统,所有功能都围绕着音乐播放展开,既不能连接Wi-Fi,也无法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这款播放器的系统已经精简到了最基本,体验也还算不错。系统本身做到了最基本的流畅,极少出现卡顿,但有的时候你还是会发现一点点的操作延迟。说到UI,NW-WM1Z的系统UI设计还算合理,在这块4英寸854x480分辨率屏幕上的显示效果也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屏幕拥有和索尼电视相同的Triluminos技术,可增强色彩效果,但这对于以黑白色调为主的UI而言可能并不是特别重要。Wi-Fi功能的缺失让音乐文件传输只能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这让人仿佛回到了10年前的MP3时代。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如今方便的在线音乐服务,那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好在文件传输的速度并不算慢,能维持在30MB/s左右。虽然没有Wi-Fi,但NW-WM1Z的确支持NFC和蓝牙。索尼LDAC高音质音频技术的存在让你在蓝牙传输的状态下也能享受到高音质。和普通蓝牙标准相比,这项技术可传输的数据量提高了三倍。NW-WM1Z的内部存储空间为256GB,同时支持microSD卡拓展,装下你的整个音乐库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作为一款专业级音乐播放器,NW-WM1Z所支持的音频格式也无所不包。应付所有音乐类型NW-WM1Z提供了3.5mm标准和4.4mm平衡这两个音频插孔。当通过后者进行音频输出时,这款播放器的表现才会达到最佳水平,因为只有4.4mm平衡插孔才支持最高11.2MHz原生DSD音乐的播放。在本次测试当中,Z1R也正是通过这个插孔与NW-WM1Z进行连接的。说来惭愧,笔者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万元以上的播放器和耳机,因此无法进行任何的横向对比。但是,这个高端组合在音频素质上的强大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NW-WM1Z的新机重低音很强,但人声太靠前,声场有点窄,高频偏暖,解析度和延展性一般。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款设备在使用200小时以后内部电器元件的表现才会趋于稳定,因此如果觉得初听不够惊艳,那就多花点时间去煲机吧。对于Hi-Fi产品接触不多的笔者而言,NW-WM1Z+Z1R这个组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音乐的纯净感以及细节的丰富程度了。即便是听过上百遍的歌,你可能依然能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NW-WM1Z+Z1R在三频上的表现都非常均衡,低频强劲饱满,中频(人声)更加直接且细节丰富,高频解析出众、延展性好、同时又很悦耳。在播放《末代皇帝》OST时,NW-WM1Z+Z1R所呈现的弦乐饱满又圆润,时而悠扬时而悲戚,穿插其中的传统中国民乐则娇艳欲滴。换到Lorde最近发行的新专辑《Melodrama》,NW-WM1Z+Z1R让歌曲中的鼓点、和声与其他配器各司其职,你不会错过当中任何一个细节。歌手本人在中低音区的嗓音也充满质感。即便是处理更为复杂的编曲,比如Radiohead单曲《Burn the Witch》中密集的弦乐和电子合成音效,或是Metallica专辑《S & M》中的交响乐团与摇滚三大件,NW-WM1Z+Z1R的解析和还原同样可圈可点。不管是吉他的啸叫,贝斯的轰鸣,还是弦乐器的恢宏感,你都能够精准地感受到。可以这么说,NW-WM1Z+Z1R这个组合完全可以应对任何一种音乐类型,不管是古典、流行还是摇滚。但考虑到它们的定位以及价格,这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土豪请尽情入手NW-WM1Z音乐播放器和MDR-Z1R耳机证明了索尼在Hi-Fi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它们的价格可能有点吓人,但用的都是顶级好料,实际表现也让人满意。对于真正的Hi-Fi发烧友而言,价格显然不是阻碍他们购买的理由。不管你是想让装备更上一层楼的老鸟,还是想一步到位不折腾的土豪,NW-WM1Z和Z1R这个组合都值得推荐。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angzh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摘要:日,索尼于北京Sony U Space召开“醇音典范 ONE SIGNATURE SOUND 索尼高保真旗舰新品发布会”,正式于中国推出个人音频设备的新旗舰组合醇音系列。
众所周知,索尼在音响领域有着数十年积累,Walkman曾经影响了几代人,而近几年,索尼也在积极带动Hi-Res Audio的普及和发展。
日,索尼于北京Sony U Space召开“醇音典范 ONE SIGNATURE SOUND 索尼高保真旗舰新品发布会”,正式于中国推出个人音频设备的新旗舰组合醇音系列,包括索尼耳机MDR-Z1R、索尼Walkman NW-WM1Z/NW-WM1A和索尼台式耳放TA-ZH1ES三款新品。同时发布的还有索尼黑胶唱片机PS-HX500及多种音箱产品。
自Walkman开始,便一直专注于音频产品与技术研发的索尼,在此次新品上更是凝聚了索尼的专业音频技术,致力于还原声音的真实表现,意在重塑索尼在高端音频领域的领导地位。
索尼醇音系列 还原真实音乐质感
索尼个人音频设备的新旗舰醇音系列,包含索尼耳机MDR-Z1R、索尼Walkman NW-WM1Z/NW-WM1A及索尼台式耳放TA-ZH1ES三款产品。作为索尼音频的高端旗舰组合,醇音系列于设计上追求整体风格的统一,于性能上结合更高质量的数字与模拟技术,同时凝聚了索尼的尖端技术及设计理念。
索尼耳机MDR-Z1R内置70mm HD驱动单元,圆弧形的外壳内安装有纸质声学滤波器,可以良好地控制空气阻力,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共振并展现细微的声音,真皮搭配β钛合金的头梁和人体工学耳垫同样使用户的佩戴更加舒适。
索尼Walkman NW-WM1Z及NW-WM1A延续索尼简洁的工业设计理念,搭载新升级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器,提升耳机输出功率,在平衡输出时,支持播放原生DSD格式,4英寸触摸屏配合崭新的UI界面和侧面按钮,方便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NW-WM1Z的机身使用的是纯度高达约99.96%的镀金无氧铜,能够有效降低接触电阻、预防氧化并减少磁性干扰。
TA-ZH1ES作为索尼第一款台式耳机放大器,安装有D.A.(数字+模拟)混合放大器电路、DSD母带重制引擎,配合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不仅能播放11.2MHz的DSD、384kHz/32bit 的Hi-Res高解析度格式音乐,也能将压缩音源的音质提高至接近Hi-Res级别的水准,带来自然细腻的声音体验。
索尼黑胶唱片机搭配HiFi级音箱 展现复古情怀
曾在CES2016上赚足眼球的索尼黑胶唱片机PS-HX500,在此次新品阵列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明星,其以直线与圆弧的简单组合、纯黑的色彩将古典与优雅巧妙融合,以复古的设计展现出文艺的情怀。
索尼黑胶唱片机PS-HX500机身为30mm中密度纤维板机身,5mm厚的橡胶唱盘垫和偏离中心安装的脚钉的使用能防止多余的振动对音质造成的影响,而轻质一体型直音唱臂能够带来稳定的拾音效果,数模分离电路保证声色充足的模拟味。
相当黑科技的是,索尼黑胶唱片机PS-HX500具备的DSD翻录功能则能将模拟的黑胶唱片转换成DSD或者192kHz/24bit 的LPCM,不仅利于音乐的长久保存,也能将音乐导入至Walkman继续欣赏。
此外,同样颇具情怀的是索尼定位HiFi级别的落地式音箱SS-AR1/SS-AR2,音箱表面的钢琴烤漆均由匠人手工涂装,50mm/40mm(AR2)厚的音箱面板由日本北海道寒冷气候下的枫木制成,侧板和背板材料则为32mm厚的芬兰桦木,这些精选的木材能够抑制音箱多余的振动强度,同时传递丰富的共鸣,实现了富有情感的音质,在核心的扬声器设计上,SS-AR1/SS-AR2的高音单元采用软球顶振膜,中音采用放射状纸盆振膜,低音采用双驱动铝质振膜,着力重现场景原音。
至于索尼另一款落地式音箱SS-NA2ES,则秉承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使用36mm桦木胶合板外壳配合日本木工的高超手艺,能控制噪音,形成发声的共鸣,音箱中三路六单元结构和I-ARRAY SYSTEM的构造打造出自然圆润的声线,传达出接近自然界的声响。
作为音频市场的领军者,索尼一直致力于更高品质音乐的展现,通过此次新旗舰Signature系列的发布,也彻底体现出了索尼重回行业霸主地位的信心。
无论是再次取得全面升级的个人音频产品,还是更加体现产品情怀和技术实力的黑胶唱片机、HiFi级音箱,对音频技术的执着和对更优音质的追求,让索尼在专业领域总能不断拿出震撼人心的产品,使之在专业高端用户群体中,始终拥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和地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奢侈音频 索尼MDR-Z1R WM1Z品评丨数字尾巴
帖子详情页
身在外地,前端器材水准也有限,原本打算在标题上后缀“评测”之类的关键词,目前只能变成浅尝辄止的“简评”了。加上近期家务事之多,原本想好好写写索尼这俩高不可攀的东西,现在成为奢谈。
15:20 上传
从官网图片上看Z1R,我总觉得它挺有“分量”,可实际拿到手才感觉“好轻”。其实这几年出的不少大头戴在分量上都把控的不错,佩戴舒适性也个个强悍。单从佩戴舒适性上,已经比不出谁明显更好了。但我还是得说索尼的舒适感,还真的很有自己的特点,精准固定双耳,且厚实透气的耳垫让听音乐更增享受。
15:24 上传
手头没有可对比的东西,为此特提前买了个封闭式耳机FOSTEX TH900MK2去对比索尼Z1R,都是封闭,多少有点对比价值。TH900MK2关键词是“生物振膜”、“木碗”、“百年漆店”、“1.5特斯拉”、“7N OFC线”和“可接XLR平衡线”Z1R是“镀铝液晶高分子膜拼接镁质球顶单元”、“<font color="#Hz - 120kHz”、“全新标准的4.4mm平衡线”等等。索尼官方网站上对Z1R的介绍实在是太详细了,从里到外,各个细节(甚至很多人原本想不到的)都有“品质级”工艺描述,卖点之多,力压大多数竞品。也暗示着这款耳机潜力无穷,就看你怎么折腾了……
15:31 上传
15:26 上传
耳机颜色,若不细看,一个“黑”字就概括完了。但细看下,头梁、伸缩轴、吊架、腔体外壳各有各的色泽。只是都整齐划一的无限统一于“深灰”。折射出一种内敛,低调的王者之气。其实,如果论美观,个人还是更倾向于Z7,Z1R低调的简直过分了。
15:32 上传
Z1R细节工艺完美,但视觉上相对其他品牌旗舰耳机,并无明显优势。比如类似TH900M2这种……这也是我一直仅关注,却不够兴奋的原因,那么高的定位,却没有早年R10和qualia 010那种让人一眼便为之疯狂的外表……哎。
15:33 上传
TH900MK2拿在手上,稳稳的拍一张就可以很诱惑……
15:33 上传
扔洗衣机里,樱桃似的镜面漆透出赤裸裸美
15:44 上传
外观扯完了。说下音质。由于近期条件特殊,简单的用飞傲X7+K5底座或是D100+飞傲E12耳放做主要前端,内心深处也知道这种前端驱动两只耳机都只能是…“也就还不错”的水准。实际体验多次,发现还是很可以的。至少可以甩开接同样前端三四千元的耳塞。所以这种驱动效果,我觉得就是基本过关了。在某种层面也具备参考意义。这两只耳机绝对都是潜力无限的。手头有更强悍的台式系统,相信比我要体会更深。
15:50 上传
遗憾的WM1Z并不能驱动出多么好听的“Z1R”甚至“TH900MK2”,实际音响效果也就是“有一定解析力且不出恶声的组合”标准。声压,对于不追求震撼力的小音量爱好者而言倒是足够的,或是说深夜四下无声时简单享受下也可以。
而刚才我所说的那两套方案(飞傲X7+K5底座或是D100+飞傲E12),因驱动力足够,声音表现也能达到可圈可点的状态。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音响级审美。
TH900MK2 高度透明(可脑补ex1000放大10倍) 上下四周场感明显,分离度较大,毫无疑问的纤毫毕现,且垂直空间感非常不错,低频下潜力度也更显强大。Z1R由于线材问题(对比TH900MK2 7N OFC线有差距)低频不够纯澈,较低位置能量显得有淤积感。但因中频结像略大于TH900MK2,且中低频更有厚度的调音,在聆听一些粗狂、凶悍的编曲时,会很饱满有力,听着相当过瘾,比如《一代宗师》里面《Action 150(instrumental)》表现肃杀气氛的几分钟曲子,那种陨石坠地似的重击感,饱满感是TH900MK2(太空旷了)表现不出来的,Z1R真是做到了飞沙走石,掷地有声的彪悍,氛围炽烈。
听一些大编制交响乐时,Z1R那稍偏厚实的底盘会给大写意的音乐作品予以非常好的氛围感。但不论怎样,我都得说,这原线总是有点糊的,每次在我摘下TH900MK2时,Z1R这种隔层纱似的闷糊声就会出现。但很神奇的是Z1R对高频的表现又总能令人沉醉,且层次感即便在普通的原线先也能体验几分,不同乐器的强弱、距离感已经很明确。Z1R似乎时刻在告诉我,所有位置的所有声音都已被扫描到,就看我是不是换线了……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从通透度、声场等硬素质下,我觉得不换线的Z1R比不过TH900MK2,至于平衡驱动模式,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创造条件对比下
15:51 上传
WM1Z,是那种不论放在哪个地方,都能一眼发现它是焦点的东西。质感简直就是“QUALIA”的再现。在它面前我以前所见到的各种一两千、五六千的东西都成了……(省略的是那些不好听的名词)
15:51 上传
最开始在网上看到它的样子,觉得也就那样。实际真不一样。相机可能难以表现出它的真实美感。
15:51 上传
接近1斤重,10cm高的位置落到脚上、脸上会有很明显的疼痛感。假如某一天你买了这个东西,我得奉劝你要小心自己把自己弄残。
15:51 上传
杀人的重量,唯美梦幻的外观。顶端凹下去设计,也很有利于握持。只是侧面的按键过于偏下了,个人不喜。尤其是前进后退按键……,正常握持姿势下,操作它们不那么顺手。除此之外,全是梦幻
15:51 上传
音质:可玩性是历代数字walkman之最,有点COWON(音效技术多的发指)的意思……没了walkman之魂clear bass,有了DC相性线位器这一新技术名词(挺难理解的,实际听感也很难总结出明确特色),还有个三频(低、中、高频)能量调节,被称作“音调控制”,像低频,具备正负10级调节,每一格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变,量感可以达到轰头级,调节格数多且变化明显,足以治愈各类偏科耳机了,而高频能量一段段升高时,效果非常不错,和中档次的walkman五段EQ末尾两段调节相比效果要更明显,更易于表现质感。
声音和ZX2一样都有较为柔美的一面,但细节表现上更为明朗、透明,无闷感。不开任何音效,“直接源”模式(开启direct),低频也有合适的量感,中、高频有隐隐的HIFI味,这种隐隐的HIFI味是我在以往的数字walkman上未遇到过的。至于是否比D100音质好……,起码声压表现,比如都听SACD文件的交响乐,D100还是更爽一些。起码动态足够了。而WM1Z相对声压偏小,释放力度不够。对于极端的试音文件,WM1Z延续了ZX系列播放器的薄弱部分,即表现HI-RES文件时动态略弱,声压也略低的问题(尽管有一定提升,但我觉得还可以更出色),这让它原本奢华的定位显得有些尴尬。至于全频解析力、密度、瞬态、乐感(染色很少很少)很强。毫无疑问的walkman最高形态。擅长表现大编制交响乐的声场,纵深感会比较强烈,听着很惬意。1z的声音总体走向很自然大气,声场相对ZX1更大些,音色比ZX2更明朗开扬,柔和、中正。感觉搭配耳塞是很万能的。
总结完毕。
个人微博: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