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玩老式胶卷相机怎么用的高手

&主题:求推荐新手入门胶片机,没玩过胶片,完全大白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要求:价低,性价比高,最好金属机身
品牌,宾得,美能达,
镜头:35-50之间的
操作:别太多自动,有自动曝光为好,最高快门至少1000以上
PS:真的很白,胶卷都不会上
网上找了一圈教学视频,好混乱的说,能不能推荐一个视频或帖子
不知道说是不是错误百出,请指正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8889&&回帖:48 &&
泡网分: 0.104
注册: 2013年03月
soken 发表于
手上用的是美能达,也喜欢宾得的机身。
个人意见是用自动机身,像美能达a7, a9或者宾得mz-s之类,我只是觉得,拍照更多应该把心思放在构图上,而且在特别突然地时候可以抓拍,个人原因,觉得自动机身,特别是高端自动机身,更容易抓住这些瞬间。当然有好多人说,手动机身排的快的时候更快。但是我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自动机身跟数码单反一样,只要调快门和光圈即可。胶卷很好上。
推荐a9,或者mz-s.价格都在2500左右。镜头配一个28,35定焦,我相信可以拍很多牛片。而且胶卷机本身会是一种享受。最近把家里的老3xi翻出来用了用,手感感觉也还成,胶卷还没洗出来。。
唯一就是觉得没有曝光补偿感觉略坑
泡网分: 0.072
注册: 2013年03月
海鸥DF-1&&纯机械单反135胶片相机F=58MM标头 相机保存较好,机器外观整体不错,全金属机身没有磕碰、正常使用痕迹、机身内部干净、取景器明亮,对焦容易,光圈和快门档位显示清晰,定位准确。测光及控制机构:光圈及快门机构均在非常好的工作状态。已经过测试、快门、卷片及倒片机构、自拍机构等运动机构工作状况良好,相机曝光准确,送Uv镜一只。机身号码:102-464608 。  
500元包邮。联系QQ: 电话:
淘宝连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0774.16.qf4SAe&id=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理光KR2,宾得M50 1.4 富士C200
胶片后期该怎么调?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香车美女 本帖最后由 qq855826 于
14:34 编辑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这无忌上图还得一张一张上?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第一卷出来了,哈哈,兴奋中
很多是120一下的快慢,还以为基本都糊了,没想到啊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likesi 发表于
我有一套 Pentax LX+50/1.2 ,用起来很顺手。牛机牛头
话说大公主咋这么贵了,以前就二手3000左右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凯西 发表于
端相机端不稳最应该上leica!胶片机色温咋整,只能靠色温滤镜?
泡网分: 1.58
帖子: 1078
注册: 2011年11月
凯西 发表于
端相机端不稳最应该上leica!嗯,上leica再端不稳,说明此人钱多!
泡网分: 16.201
注册: 2006年10月
qq855826 发表于
昨天做梦竟然是用胶片拍片,梦幻的色彩。。。
以前买数码也没做过拍片的梦啊。。。
镜头还没到手,今天才发出
PS:旁轴选啥T2 TVS 之类,个人端相机端不稳端相机端不稳最应该上leica!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昨天做梦竟然是用胶片拍片,梦幻的色彩。。。
以前买数码也没做过拍片的梦啊。。。
镜头还没到手,今天才发出
PS:旁轴选啥T2 TVS 之类,个人端相机端不稳
泡网分: 9.888
帖子: 1530
注册: 2010年02月
qq855826 发表于
美能达镜头也不便宜啊,而且品相也不是很好
另外尼康F4 F2有那么重?2斤多?只是个建议, 自己拿主意
泡网分: 17.598
帖子: 1008
注册: 2006年11月
qq855826 发表于
那眼控对焦容易对在胸部上拍私房好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zhubaobao2010 发表于
最实惠的还是美能达系的,很低价格能淘到牛头, 其他家的价格都炒得很高了,最离谱的是徕卡.美能达镜头也不便宜啊,而且品相也不是很好
另外尼康F4 F2有那么重?2斤多?
泡网分: 9.888
帖子: 1530
注册: 2010年02月
最实惠的还是美能达系的,很低价格能淘到牛头, 其他家的价格都炒得很高了,最离谱的是徕卡.
泡网分: 9.786
注册: 2007年03月
solagon 发表于
pentax k1000+m 50 1.7,理由:机身不会坏、镜头最佳性价比
minolta机身没有像k1000那么牢靠的,但有非常好用的x700,镜头么?我个人推荐mc-rokkor 55 1.7,色彩很耐看。
两家之外牢靠经典的搭配就太多了,譬如
N:nikkomat+50 2.0
C:FTBn+50 1.4 ssc
K:T3+50 1.7 0.45cm版本
...握个爪,美能打玩了一圈,现在留下的居然是第一颗美头,也就是这支头!不论是做工还是出片,都让我非常满意。
泡网分: 9.786
注册: 2007年03月
我有一套 Pentax LX+50/1.2 ,用起来很顺手。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Luxul 发表于
现在买,就别买入门级了。收入都涨了几倍几十倍了,这些胶片相机价格基本还是原来的价格。
第一选择是各家在产的旗舰机型。
第二是成色好的中高档机型。eos3 档次或以上。
其他都是鸡肋。收入低的可怜,差钱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Luxul 发表于
现在买,就别买入门级了。收入都涨了几倍几十倍了,这些胶片相机价格基本还是原来的价格。
第一选择是各家在产的旗舰机型。
第二是成色好的中高档机型。eos3 档次或以上。
其他都是鸡肋。那眼控对焦容易对在胸部上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soken 发表于
胶卷机身(旗舰)和数码单反不是一样的,心理上,即使是自动胶卷机身,你不会随便按快门,毕竟是胶卷。
我也是从全幅数码玩到胶卷机身的,现在数码扔在一边了。主要是觉得玩胶卷的时候可以耐心,心平气和的拍照片、
但是机械机身的并不表示你可以出更多片子。初期废片率应该很高。刚买了个理光150元的机身,汗,真是够便宜的,还包邮。。。。
看来以后可以让它做模特了,虽说是鸡肋,也先尝尝鸡肋的味道,以前没钱买鸡肉吃的时候,会去买冰冻的鸡骨头吃,
现在还回味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的
第二台应该会上中高端的了,不过有些是不想上,高速连拍,手柄。。。伤不起
明亮的取景器,轻薄的机身,应该会流口水
泡网分: 14.74
帖子: 4250
注册: 2009年08月
qq855826 发表于
真搞不懂胶片机怎么会相差这么多价格,徕卡蔡司那些是不差钱的玩
差距在哪呢?电子自动方面,还是材料方面?胶卷机身(旗舰)和数码单反不是一样的,心理上,即使是自动胶卷机身,你不会随便按快门,毕竟是胶卷。
我也是从全幅数码玩到胶卷机身的,现在数码扔在一边了。主要是觉得玩胶卷的时候可以耐心,心平气和的拍照片、
但是机械机身的并不表示你可以出更多片子。初期废片率应该很高。
泡网分: 14.74
帖子: 4250
注册: 2009年08月
Luxul 发表于
现在买,就别买入门级了。收入都涨了几倍几十倍了,这些胶片相机价格基本还是原来的价格。
第一选择是各家在产的旗舰机型。
第二是成色好的中高档机型。eos3 档次或以上。
其他都是鸡肋。+1,
最好买中高档或者旗舰机,低端的玩着让人很快对胶卷机丧失兴趣。
泡网分: 30.064
帖子: 2259
注册: 2003年04月
现在买,就别买入门级了。收入都涨了几倍几十倍了,这些胶片相机价格基本还是原来的价格。
第一选择是各家在产的旗舰机型。
第二是成色好的中高档机型。eos3 档次或以上。
其他都是鸡肋。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33.93
帖子: 5377
注册: 2007年08月
qq855826 发表于
装胶片时,最初来出来的胶片已经曝光了吧,是不是要过片再用?过几片?你要是有在全黑的环境下装片的本事,这样就能多拍一张半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平淡如真 发表于
FM3A, 应该不错。
有自动测光和曝光功能,也具备无电时机械快门。
可以配尼康老头,也可以配蔡司ZF头。看看胶片有多爽,最终应该会上徕卡
现在给徕卡也感觉不出好在哪
就像酒鬼喝拉菲一样浪费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soken 发表于
手上用的是美能达,也喜欢宾得的机身。
个人意见是用自动机身,像美能达a7, a9或者宾得mz-s之类,我只是觉得,拍照更多应该把心思放在构图上,而且在特别突然地时候可以抓拍,个人原因,觉得自动机身,特别是高端自动机身,更容易抓住这些瞬间。当然有好多人说,手动机身排的快的时候更快。但是我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自动机身跟数码单反一样,只要调快门和光圈即可。胶卷很好上。
推荐a9,或者mz-s.价格都在2500左右。镜头配一个28,35定焦,我相信可以拍很多牛片。而且胶卷机本身会是一种享受。真搞不懂胶片机怎么会相差这么多价格,徕卡蔡司那些是不差钱的玩
差距在哪呢?电子自动方面,还是材料方面?
泡网分: 12.349
注册: 2009年03月
larzuk1668 发表于
现在都被自动相机惯坏了啊,想我最早摸相机,啥电子辅助都没,也没人教,全靠自己看自己琢磨是啊,啥都自动,太没成就感了,一拍回来就是选片,删片,像干活,不像玩
&版权所有:&&&&  自干毛们质疑美国登月,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这么清晰的照片,用什么相机拍的啊?”,意思是,老式感光胶片的像素,根本无法达到目前数码相机的水平,所以肯定是造假的。  其实,一切对登月的质疑都是来自于类似这样的无知。  无知的人们,有空去仔细研究一下感光胶片的成像原理吧。本帅今天大致给你们讲解一下:老式胶片用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感光,就是说当一个光子射到胶片上时,会有一个银盐分子感光,在光作用下分解成极小颗粒的“银核”(大小约为0.1~4微米),而逐渐变为带绿色的灰黑色。再经过定影剂处理,就成为一个像素。  按其颗粒为1微米来计算,一个3×5厘米的底片其像素为:3=15亿。现在恐怕没有哪个数码相机的像素能达到15亿吧?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分辨率能用分子数量来衡量? 呵呵,谁告诉你的?  按照你的逻辑,CRT显示器(就是那个玻璃壳大肚子)应该完爆液晶显示器了对吧?因为CRT的发光靠的是荧光粉,你也可以数数荧光粉有多少分子嘛  事实就是35mm胶片来说,大约是400万至1600万像素。
  @zy8352  出来走两步,不懂装懂在这里丢人是你的一贯作风。
  本帅最看不起自干毛不懂还装懂
  请去拍一张胶片然后洗个20寸的图片自己看  
  老式胶片很怕温度变化,特别温度高了,具体多少度不是很清楚。而且胶片要不停换,一个胶卷也不轻。  胶卷害怕一下曝光太多。光线暗了也没效果。比如月球白天180度,相机晒几十秒,里面胶片就全部报废了。当然美国不怕。  而且以上的在美国认为都不是难题。  包括人工变轨。人工方向控制。一气呵成没有难度。中国现在才只能靠全自动化操作。证明中国技术不过关。人手操作水平不高。  
  好多年前看过一个文章 好像一般的胶片相机分辨率是有1千多万像素 15亿不可能的 15亿能洗多大照片了你也不想想 一般的胶卷相机大概洗20寸就会模糊了 15亿像素那可能是人眼的分辨率
  @zy8352   按照你的逻辑没错啊,你不是按照分子数量来计算分辨率吗?你先告诉我21寸的CRT 有多少颗荧光粉分子。这就是不就是你嘴巴里的分辨率吗?  你也知道扫描?你以为35mm银盐底片每个分子都能正确曝光?正确曝光都能正确显影?  不能的话能算个几把分辨率。你拿底片扫描仪试试,看看35mm胶片最大分辨率是多少?扫出来放大看看有多少无效噪点???  瞧瞧这幅傻不啦叽的嘴脸,辩不过,拖黑。 掩耳盗铃有意思?  你以为拖黑了,别人就不知道你的无知和下作了?  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  
  @zy8352 这不胡说吗,谁家没有老照片,自己看看值多少像素
  @zy8352
  轮子的智商一直是个负数,也就掩耳盗铃朝三暮四的水准了。来出来走两步!  笑看@zy8352 卖弄智商丢人。
  @riddle-27 14:23:22  分辨率能用分子数量来衡量? 呵呵,谁告诉你的?  按照你的逻辑,CRT显示器(就是那个玻璃壳大肚子)应该完爆液晶显示器了对吧?因为CRT的发光靠的是荧光粉,你也可以数数荧光粉有多少分子嘛  事实就是35mm胶片来说,大约是400万至1600万像素。  -----------------------------  CRT是靠电子束激发荧光粉发光,电子束是靠电路产生的锯齿波来控制的,对应的电子束要轰击到对应的三基色荧光粉点才能还原出彩色图像,三色基点受工艺限制不可能无限多,更有电信号还原成图像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显示器的分辨率。  胶片的分辨率是分子级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永远不可能达到胶片的水平。
  那为什么NASA现在用尼康D3S数码单反?尼康现在也有胶片机哟,楼主,谁不懂装懂?  
  多少像素和镜头也有关系吧。  
  @zy-27 14:01:27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我表示很幼稚。
  其实楼主是在误导或混淆问题,大家不是说数码相片的分辨率高于胶片,而是说在那个年代数据传输技术没有现在好,如何做到高分辨率影像实时转播的,实况转播中声像同步技术放在现在都是难题吧。
  楼主家的胶片可以在月球的温度环境下使用。。。  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
  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比较独特,他不喜欢的东西,一律不承认,不接受。比如,钓鱼岛在日本人手里,中国人就坚决不予承认,坚持说没有这回事,钓鱼岛牢牢的被中国掌控着。尽管中国人一登就会被日本警察抓起来谴返;再比如,
已试暴了核蛋了,中国人说他不允许半岛有核武器。问题是,
已经有了,你不允许有个屁用啊,这不废话么。对了,中国人讲得最多的不是信用,而是屁话。
  争论胶片和数码这个问题就很无聊。
  一贯性坑爹。按物以类聚来看,反华的是不是都智障啊?
  楼主是台湾人  
  楼主傻逼一枚,无需说明!
  @新春上月 21楼
16:01  楼主是台湾人  [来自UC浏览器]  -----------------------------  屁的台湾人,一脑残货色。  
  自干五很多都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渣渣而已!
  @zy8352
14:01:27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  @80年大叔
14:44:46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  -----------------------------  你说的胶片像素,是指固定DPI下的,而这个DPI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扩大的。比如说,3X5CM的东西,当你的分辨率是cm级别时,你只能得到3X5=15个像素;而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mm级时,你就可以得到30x50=1500个像素;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微米级别时,你就能得到=15亿像素。  当然,分辨率可以无限提高下去,但是在胶片会有极限,那就是它的像素点,也就是感光分子分解的“银核”大小是固定的。当分辨率达到这个级别之后,再提高的话,看到的就是马赛克了。
  @花猫009
14:52:41  楼主家的胶片可以在月球的温度环境下使用。。。  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  -----------------------------  完全可以。因为月球无大气,温度再高也只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高,而不会传导到相机里面。所以只要不被太阳直射到,相机里面温度就是很低。五们不懂这个道理,还以为月球上任何地方都是几百度高温,这又是五们无知的一个表现。
  有点常识再来发帖。
  美国登月真假与你有什么关系,美国政府给你发钱吗?吃草的命操天大的心!
  @钊戍文
15:53:21  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比较独特,他不喜欢的东西,一律不承认,不接受。比如,钓鱼岛在日本人手里,中国人就坚决不予承认,坚持说没有这回事,钓鱼岛牢牢的被中国掌控着。尽管中国人一登就会被日本警察抓起来谴返;再比如,
已试暴了核蛋了,中国人说他不允许半岛有核武器。问题是,
已经有了,你不允许有个屁用啊,这不废话么。对了,中国人讲得最多的不是信用,而是屁话。  -----------------------------  原来你这个狗杂在放 屁
  SB楼主 把你家的黑胶照片放大10倍看看
NMB有没有15E的像素
  @zy8352
14:01:27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  @80年大叔
14:44:46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  -----------------------------  @zy-27 16:59:56  你说的胶片像素,是指固定DPI下的,而这个DPI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扩大的。比如说,3X5CM的东西,当你的分辨率是cm级别时,你只能得到3X5=15个像素;而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mm级时,你就可以得到30x50=1500个像素;当你的分辨率提高到微米级别时,你就能得到=15亿像素。  当然,分辨率可以无限提高下去,但是在胶片会有极限,那就是它的像素点,也就是感光分子分解的“银核”大小是固定的。当分辨率达到这个级......  -----------------------------  NMB你那一张胶片照片放大10倍看看
  @花猫009
14:52:41  楼主家的胶片可以在月球的温度环境下使用。。。  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  -----------------------------  @zy-27 17:05:17  完全可以。因为月球无大气,温度再高也只是太阳照射到的地方高,而不会传导到相机里面。所以只要不被太阳直射到,相机里面温度就是很低。五们不懂这个道理,还以为月球上任何地方都是几百度高温,这又是五们无知的一个表现。  -----------------------------  太阳照不到的温度又太低了,零下一百多度。  实际情况是,用了核电池来保温,同时用金箔纸来防热。  没有这些措施,是不能愉快的玩耍的;
  楼猪出来走两步  
  SB  
  @qaz6-02-27 18:54:11  SB  -----------------------------  楼主科普正确,但这个跟五毛美分什么关系呢?
  @zy8352
14:01:27  五们的任务是加强学习。有知识的人,才不会被人骗!  -----------------------------  @80年大叔
14:44:46  从胶片时代玩到现在的人飘过,你说的3×5CM实际就是2个135胶片像素,约600*2=1200万像素(只有在高反差的时候才能达到2000万像素,但是这种高反差实际应用基本没有),现在任何一款数码机,比方说低端的d3200都是2400万像素(这只是残副机,如果是135的全副机目前可做到5000万像素),都可以秒杀你好几圈。而且现在机器的像素,对焦速度,图像处理速度,存储便携性,低成本,都是胶片机无法比拟的,至于你的天真算法,我表......  -----------------------------  他没算错,至于为什么135胶片测算起来只相当于1200万像素,是因为在感光的时候银盐分子排列得太紧密了,按照扰动原理,在一定范围内的原子都会受到影响,但影响的范围又受光线的强度约束,所以表现为大约1200万点
  主要是没数码方便  
  按楼主说法,油画蒙娜丽莎是多少像素?  
  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自干毛了?
  @zy-27 14:34:37  本帅最看不起自干毛不懂还装懂  -----------------------------  楼猪这杂种自鸣得意啊。  
  楼主傻逼,进来看看就走  
  像素这一概念,是在数码相机产生之后才有的。在胶卷时代,考察胶卷请晰程度的标准是胶体下的银盐颗粒的细腻程度。因为是工业产品,所以,不可能达到纳米级,应该是纳米级的几千倍,市场流通的胶卷的清晰程度,折合成数码相机的像素,应该不超过五千万。
  15亿像素?那还要什么望远镜或者长焦镜头,直接暗房里放大裁剪得了。
  楼主,瞧你乳臭未干的样子,我估计你没有玩过胶片摄影。  你知道什么叫颗粒吗?
  吃屎楼主  
  哦,楼主胡搅蛮缠的功夫当真了得…
  像素记录的信息量已经与35mm胶片记录的信息量基本相等。  所以,在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像素,每秒24帧),其中DCI 4K()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因此4K确保了数字电影对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层面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今后电影与电视竞争时绝对需要的。  因此,电影制作正在告别胶片时代(数码照像早已告别胶片时代,这是照片尺寸普通用户普遍不需要太大,分辨率也就木太大要求,有个500万像素基本就能满足要求),但木想到电视技术发展势头这么猛(单反像机也有相当达到像素),现在4K电视(目前只有液晶电视才能达到)已纷纷上市 ,且国产如TCL等还不贵。
  又来搞笑,现在除了发射技术,连胶卷技术也一并遗失了,尼玛哦
  原来你们都能直接看清分子,在下佩服。  用老式的带胶卷照相机照的相片在什么地方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用老式的带胶卷照相机照的相片在什么地方洗出来?
+ 加入我的果篮
暗室,洗照片专用内装红色灯泡做照明用
历史学专业 冷战史爱好者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胶片上的记忆 500块玩转胶片(上)
胶片上的记忆 500块玩转胶片(上)
06:00:00 蜂鸟网
&&作者:袁野
前言:     胶片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一般都是大师才能玩的转才能玩的起的“奢侈品”,而且在日益强大的数码相机的打压与吞噬下,很多影友都以为胶片早已停产,有的爱好者想玩胶片但是没有相关的指导与教学说明。所以我们决定为大家推出《胶片上的记忆》系列内容中的第一期《500块玩转胶片》,让想了解胶片的影友们与正想玩的那些朋友们能都一起来感受胶片的魅力。
    在数码相机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胶片来摄影呢?我想这个问题就跟Ipad和纸质书籍之间存在统一与对立的问题一样。当你拿着Ipad看图片的时候虽然可以自由的缩放、可以随意浏览内存中成千上万张的图片,可是纸基与油墨带给我们的触感以及视觉,韵味甚至是电子图片完全无法取代的。同样,当我们拿起胶片拍照的时候我们想的就要比使用数码相机拍照多得多——曝光、构图、冲洗甚至放大都需要在拍摄的时候考虑,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镜头与手动过片的机器,那对于拍摄的要求就更高了,这时你拍照时候的心态也不会跟使用数码一样——一通乱拍然后再选。
    所以如果数码相机是拓宽了人类视觉认知界限的利器的话,那么笔者觉得胶片就是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更深入更深刻。玩胶片不是装B,也不是伪大师,更不是遥不可及。如果你想玩,想去感受为一张底片注入灵魂的过程,就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进入胶片的世界吧,这张入场券仅仅需要不超过500块钱的成本!什么?不信?笔者将带您从挑选最便宜的机器,到用不花钱的方法把拍出来的底片数字化,用最少的钱来玩转胶片。 胶片时代的摄影大师们     笔者一共从廉价好使的胶片相机、相机的检查、相机的操作、底片的选择、拍摄的测光、底片的冲洗、最廉价的底片数字手段这7大方面来进行讲解,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当然笔者的预算只有500块钱!连个佳能的小痰盂都买不了!但是笔者真的搞定了全套胶片设备(不算放大),不信?!快来跟笔者一起见证这个奇迹吧!注:《胶片上的记忆——500块玩转胶片》将以前期拍摄与后期冲洗为根据分为上下两篇。
 ·胶片相机的选择     有句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的不是器材有多好,而是多可靠,没错,尤其是在二手胶片机的选择中很多机器不能合格不是因为其参数指标不够优秀,而是因为自身存在着致命的硬伤——漏光、快门不准、光圈不准。     我们此次选择最廉价的入门胶片机的原则就是在保证不漏光、光圈准、快门没问题这三点。     二手胶片机我们有很多可以选择,从结构上讲我们可以选择或者旁轴相机或者座机;从画幅上来讲我们可以选择135画幅、中画幅(645、6*6、6*7、6*8、6*9)、大画幅(4*5、5*7、8*10),入门来讲,笔者建议大家选择135系统的胶片机作为入门,根据自身喜好或者拍摄题材等在进行其他的画幅的尝试与改变。 各种画幅的相机     在35mm系统中我们也有旁轴与单反可以选择。由于总预算只有500块钱,笔者只能在相机上花不超过300块钱,所以什么leica,什么nikon F2、F3,佳能EOS 5、EOS 3啥的想都别想,只能去看看什么海鸥、珠江、牡丹什么的。 笔者很中意的海鸥DF-300X,价钱也可以500块钱      笔者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买个二手的海鸥DF成色一般的只需要400块钱,可在五棵松转了半天看了几台都没有下600的,成色很一般的珠江更是张嘴跟笔者开价700,笔者真有心曝光这些无良商家。     正当笔者发愁的时候,笔者在一家店中看到了一台美能达的DYNAX 500si,整机可以全自动对焦,带一颗28-70mm的标头,有AV、TV、M、P、Auto模式可以选择,而且这台机器居然才不过400块钱,笔者差点掏钱买走。 美能达的DYNAX 500si 美能达的DYNAX 500si 自带的28-70镜头居然还有微距模式 美能达的DYNAX 500si有多种模式     但是想一想花掉400之后什么显影液、底片、暗袋啥的都没钱买了,笔者还是忍痛放弃,不过笔者还是很推荐这款机器,哪位也想玩胶片的童鞋可以去五棵松关注一下这台机器,为了避免广告嫌疑笔者在这就不说是哪家店了。     正当笔者还在惦记着那台机器的时候,笔者在南边通道一进门的一家店中看到了这台华蓥AE-1,当笔者得知这台机器带皮套,全新库存没使用过只需要160块钱的时候,笔者瞬间掏出了钱包把它买了下来。当然,买之前也要充分的检查这台机器是否漏光、快门是否精准、光圈收缩以及档位是否无误。 看见琳琅满目的相机笔者口水流了一地 笔者有拿起锤子杂碎玻璃柜抢走一个就跑的冲动 在一个角落里笔者发现了它 华蓥AE-1 居然还有皮套?! 160大洋轻松搞定!
    至于相机的历史,笔者问了“度娘”但是她也不知道,所以笔者无法为您揭开它前生今世之谜了,希望了解的朋友们能告诉大家,笔者在这将以一卷胶卷作为有奖征集的奖品。留言的同时别忘了完善您的个人信息,以便我们把奖品寄到您手里。  
·胶片相机的检查
&&& 在确定购买一台二手胶片机的时候,你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当然笔者说的不是X光机那种全方位的无死角的检查,这不现实也不可能。笔者所谓的检查就是从外观先看机器有无磕碰损坏;从内部看光圈收缩有无问题,光圈叶片是否完美不漏油;仔细查看胶片仓的密封条有无老化;一些按钮是否能正常使用;对焦黄斑或者裂像是否完美;更重要的还要检查快门,如果快门是布帘的,要看布帘是否干净齐整,要是叶片式的就观察叶片是否整齐,有无磨损痕迹。
检查相机外观
检查相机外观
检查相机外观
检查相机是否漏光
检查快门(镜间快门)是否完美
&&& 如果是带有镜头的机器还要检查镜头镜片是否完美,光圈环或者变焦环是否转动顺畅,镜头内有无灰尘等。
检查光圈开合有无问题
检查对焦系统是否有问题
&&& 当然,如果是可换镜头的胶片机,还要检查镜头接口与相机卡口处磨损是否严重,镜头光圈耦合杆有无变形,后组镜片是否完美等。
&&& 除了看,还要用耳朵来听,晃动机器听机身内部有无松动脱落的零件;按动快门,听快门释放的声音是否清脆利索,不同档位下是否速度不同。
检查过片系统有无问题
按动快门听不同速度的快门是否正常
&&& 如果检查过笔者所说的这些点都没发现问题,那么这台机器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买下使用是可以的。
&&& 幸运的是,笔者的这台华蓥AE-1各方面都很完美,而且价钱也非常的亲民,当然,笔者还是建议大家多看,别着急下手,毕竟二手器材水很深。
·相机的基本功能与操作——光圈焦点的设定与快门的释放
&&& 老式手动胶片机在光圈与焦点的调整上都完全依靠人手来调节,以我们买到的这台旁轴胶片机来说,光圈位于镜头最后面的那一个银色的环;对焦则位于光圈上面一层白字部分的环;而快门则是镜头最外面橘黄色字的那一圈环。
焦点环、快门环
&&& 因为光圈环与快门环在调节的时候都是有清晰档位的“锁死式”调节方式,所以我们在调整焦点的时候不必担心会误操作。
·我们买到的这台相机居然还有B门!这让笔者很是惊讶与开心。
这台相机居然有B门!
&&& 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一下焦点的设定与快门的释放的问题,首先我们说说焦点。
&&& 由于我们买到的这款相机是旁轴相机所以我们的对焦方式属于黄斑对焦,简单的说,黄斑对焦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最外侧的区域,其二就是内侧对焦区域,我们调整使得最内侧的对焦区域影像与外侧区域重合即为合焦,在最外侧还有一个构图框,我们需要把被摄物体在合焦的情况下放入这个虚线框中才能记录下你想拍摄的构图。也就是说这个虚线框即为能拍摄到的有效构图区域。
华蓥AE-1使用的是旁轴取景
旁轴取景的原理
旁轴取景器的视角(中间的黄色线区域即为黄斑)
&&& 刚开始接触旁轴相机的朋友们都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摘拍摄!所以我们在拍摄之前一定要确认镜头盖是否摘掉。(编者注:因为旁轴机盖着镜头盖也可以取景)
使用旁轴取景的相机时千万别忘摘镜头盖!
&&& 在释放快门之前,我们需要拨动过片扳手来给相机“上弦”。很多人在使用这种手动过片相机的时候都会不记得相机是否处于“上弦”的状态,笔者有两个小建议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其一就是在拍摄前拨动过片扳手,如果扳手处于松动的感觉证明相机此时已经“上弦”;或者在每次按动快门之后就立刻过片,这样每次举起相机的时候都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以上两种选择完全看您个人的习惯。
扳动过片扳手即为“上弦”
·在使用手动过片相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胶片计数取景框,当底片处于最后一张的时候,此时如果继续扳动扳手过片会导致底片的扯断或者损坏。所以扳动过片扳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计数器!
·相机的基本功能与操作——装片6步走,拆片2步走     在使用胶片相机拍照之前,除了要了解相机各部分的使用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胶片安装到相机中,对于经常是用胶片拍摄的朋友们来说,这可能是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就好比把储存卡插放入数码相机一样,但是从没接触过的朋友肯定不了解这个很重要的过程,没关系,笔者将以这台AE-1为范例,教您5步装片法。(笔者就不把拆开胶卷盒,拿出交卷算一步了,不然笔者还不被读者骂死哈~) 装胶卷是个熟练活,也是基本功     第一步:抠出卷片州上面的小扳手,并且向上拉,相机后背即可打开。 抠出卷片轴上面的小扳手 并且向上拉,相机后背即可打开     第二步:胶卷的凸出头向下,将胶卷放入相机左侧舱内。(装胶片的同时拉住卷片轴这样胶片才能放进去) 装胶片的同时拉住卷片轴这样胶片才能放进去 胶卷的凸出头向下 将胶卷放入相机左侧舱内 进入舱内的胶卷     第三步:将卷片轴按下,并拉出一小段胶片,使得胶卷头能接触到相机舱内右侧的片轴。 拉出一小段胶片 拉出一小段胶片     第四步:将胶卷头插入到右侧片轴之内,使得胶片头部的齿孔扣住卷片轴插槽内的“小牙齿”。 将胶卷头插入到右侧片轴之内 使得胶片头部的齿孔扣住卷片轴插槽内的“小牙齿”     第五步:用手轻轻按住胶片的齿孔边缘,然后扳动过片扳手,让插入右侧片轴中的胶片完全缠绕在片轴上。 用手轻轻按住胶片的齿孔边缘 上好的胶片,剩下的步骤就是把舱盖关上了     第六步:扣上相机后背,然后扳动过片扳手,第一张就准备就绪了。 PS:当然,很多自动胶片机只需要完成1、2、3、4、6步即可。     上胶卷是使用胶片相机拍摄的基本功,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花好几分钟都不能装好一个胶卷,但是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最后可能只需要十几秒就可以搞定装片,所以,一切都在练习中。而且所有的135胶片机都是大体这样的装片过程,简单的就是1、2、3、4、6,复杂的也不过这6步。 ·有关拆胶卷     一般胶卷可以拍36张,但是也有人能拍到37或者38张,为了保险起见,我们一般就不纠结能不能多拍的问题了,拍完36张后,我们只需要两步就可以把胶片取出。 1、按下相机底部按钮 按下相机底部按钮 2、转动卷片轴至感觉胶卷出于空转状态即可。打开机背取出胶卷。 顺时针转动卷片轴至感觉交卷出于空转状态即可  ·底片的选择与介绍(黑白)——感光度100篇     一说底片的选择,那可是能挑花了眼,胶片可以分为黑白与彩色这两类;从胶片特质上,胶片可以分为负片、正片(反转片)这两类(。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好。 看着这一冰柜的胶片笔者依然想继续砸开,抢走,逃跑! Ilford pan100与Ilford pan400     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常用的胶片(Lomography,sunny之类的不太主流的笔者就不介绍了。如果您知道也可以在留言中跟大家分享) Ilford PANF     虽然底片大体可以分为黑白(负片);彩色(反转、负片)这两大类三小类,但是从操作可行性与操作简单的方面考虑,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一下黑白胶片的选择,至于彩色部分,未来将在《胶片上的记忆》系列文章中再为您介绍。     黑白片(负片):     目前市面上的黑白负片从感光度上有ISO 50、ISO 100、ISO 125、ISO 200、ISO 400、ISO 3200可以选择。诸如ISO 50(Ilford FP4)、ISO 125(Ilford PANF)、ISO 200(Ilford SFX200)这样感光系数的底片我们用的很少,所以笔者就不在这介绍了。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很常用的ISO 100与ISO 400的底片。 各种Ilford的底片     ISO 100的底片(市面有售常用的):     Ilford PAN100/售价:23元 Ilford PAN100 Ilford PAN100 样片 Ilford PAN100 样片     此款胶片颗粒适中,反差会有比一般的入门级胶片大,在实际拍摄中,此款胶片的宽容度没有官方宣称的要大,但是使用此款胶片拍摄纪实类题材的片子的时候味道还是很不错的,锐度适中,算是一款很中规中矩的底片。     富士Neopan 100 Acros/售价:25元 富士Neopan 100 Acros 富士Neopan 100 Acros样片 富士Neopan 100 Acros样片     此款胶片颗粒很细,而且反差适中,很多人使用过它拍摄纪实类题材都会觉得深度不够,但是使用Acros拍摄人像的时候却能有很惊人的效果,细腻的皮肤,丰富的层次。所以有人说Acros是最便宜的高性价比黑白人像片。     柯达T-MAX 100/售价:26元 柯达T-MAX 100 柯达T-MAX 100样片 柯达T-MAX 100样片     此款胶片颗粒适中,反差较大,由于采用了多区域T颗粒乳剂技术,所以T-MAX 100的锐度很高,通过包装盒上面的“WORLD`S SHARPENST”的标签就可以看出,此款(T-MAX系列)胶片是所有胶片中最锐的。100度的T-MAX可以胜任所有题材的拍摄,不过笔者认为它最拿手的应该算是人文纪实类。     Ilford Delta 100/售价:39元 Ilford Delta 100 Ilford Delta 100样片 Ilford Delta 100样片     从价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款Ilford Delta 100胶片比前面介绍的三款胶片都要贵,因为Ilford Delta 100底片是在ISO 100中颗粒最细,反差最适中,层次最丰富,宽容度最大的底片,同时它的锐度也很好,虽然没有T-MAX锐,但是也是很不错的。此类胶片定位就是以风光题材为主的。使用此款底片的人不是大师就是土豪!(开个玩笑) ·至于类似乐凯SHD 100这样的神卷因为停产的原因市面上也很难买到了,如果能买到,价钱在19块以下,笔者觉得拿SHD 100练习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与之配套的药水也很便宜,使用乐凯套药冲洗,性价比极高。  ·底片的选择与介绍(黑白)——感光度400篇 花费:25元     400度的底片笔者认为是拍摄人文题材最好的选择,因为一般情况下人文纪实类题材会遇到弱光或者较高快门速度抓取的问题,从颗粒、锐度方面考虑,400度底片是不二的选择,400度底片的颗粒虽然没有100的那么细腻,但是相对来说扫描到2000万像素或者放大到20寸照片的时候还是完全能接受的,配合50mm F1.4或者50mm F1.8这样的镜头使用,在地铁车厢中可以用到F1.8 1/30S 这样相对安全的快门速度。甚至是在夜晚,旁边的路灯下或者店铺的霓虹灯下也可以用到F1.8 1/15S 这样的极限曝光组合。白天日光充足的太阳下面使用F5.6的光圈,甚至能用到1/1600这样的快门速度。可以说除了漆黑的夜晚,使用大光圈镜头(F2以上)都可以满足拍摄要求。笔者使用的也都是400度的底片来拍摄所有的纪实类题材。 柯达TMAX系列底片     ISO 400的底片(市面有售常用的):     Ilford PAN400/售价:25元 Ilford PAN400 Ilford PAN400样片 Ilford PAN400样片     此款胶片是400度底片中最为经济实惠的一款,颗粒适中,反差适中,而且宽容度也不小,拍摄风光或者人文纪实都可以,笔者从使用经验来讲这款底片比较适合拍摄纪实类题材,使用环境最好是光线条件不错或者一般的环境中,类似弱光或者稍微极限一点的环境中使用此款胶片的颗粒会显得较大。笔者曾用这款底片做练习底片拍摄。     Ilford HP5 400/售价:35元 Ilford HP5 400 Ilford HP5 400样片 Ilford HP5 400样片     Ilford HP5系列底片的优势是在于迫冲,一般400度的片子迫冲到800或者1600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很多人在使用HP5迫冲来获得多一档或者两档的快门速度,当然,如果我们按照400度来使用HP5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柯达T-MAX 400/售价:35元 柯达T-MAX 400 柯达T-MAX 400样片 柯达T-MAX 400样片    此款胶片是笔者这2年来一直在使用的胶片。此款胶片的颗粒不能算很细,扫描至2000万像素之后放大100%颗粒可以明显看到,但是整体质感很独特,因为此款胶片属于T-MAX系列,所以锐度很高,配合Nikon 50mm F1.8这样的狗头也能有不俗的表现,很多人使用zeiss或者leica的牛头拍摄后都会惊叹图像焦点边缘的锐利与清晰。在反差方面,400度T-MAX表现的也很不错,比较大的反差使得片子整体的感觉很强烈。而且在过曝1档与高光不足1档找回细节的时候也很不错。还值得一提的就是T-MAX的片基很厚,对于扫描或者防止划痕来说都很有帮助。     富士NEOPAN 400/售价:26元 富士NEOPAN 400 富士NEOPAN 400样片 富士NEOPAN 400样片     富士的NEOPAN 400度的底片颗粒很细,笔者认为虽然没有Acros的细,但是比100度的PAN 100要好不少。而且NEOPAN 400的反差与层次都很丰富,很适合拍摄人像类题材。     笔者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了常用的4款100度、4款400度的黑白底片以及相关特性,这些胶卷因其容易买到适用人群大从而方便交流与研究。相关的资料也不少,所以笔者在这里就不介绍那些相对小众的底片了,望大家理解。
·笔者还是建议使用400度感光的胶片,原因在前面已经陈述过了,其实胶片玩得就是味道与感觉,您要非得争颗粒细腻,那还不如买数码呢,或者玩画幅更大的胶片,所以不要纠结什么颗粒什么细节,这样会失去玩胶片最本质的乐趣。  ·拍摄普遍问题之“测光”——Light Meter全搞定     测光的重要性笔者就不强调了,相关知识也不在这里占用篇幅赘述了,笔者在这里就为大家讲讲怎样最快、最便宜的测定较为准确的光。 昂贵的测光表不是每一个玩家都能承受的     测光表固然是最准的测量工具,但是其昂贵的价格不是一般非专业消费者所能承受的,而且相关区域曝光以及定光的知识也极为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弄明白的。所以笔者决定把最简单以及最方便的测光方法告诉大家。     很多朋友说了,很早之前不是有一个《阳光十六法》来估光吗?笔者想说的是这个方法会存在很大的个人理解差异,所以整体来说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不要使用。
    在如今,几乎所有人的手机都是智能的,无论是土豪金5S或者安卓山寨机,操作系统无非是iOS或者安卓,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一款叫Light Meter的软件来测光,这款软件的准确性还是可以的,我们之前也在轻摄影频道的《用实践测试揭示 手机测光软件靠谱吗?》中测试过。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可以在没有测光表也没有机内测光的情况下使用这款软件来测光,这款软件在两大系统的软件市场都有下。
    Light Meter的界面很简单用手指点触中间的红框来测定拍摄物体的曝光,设定感光度——ISO,然后调整光圈(Aperture)或者快门(Time)来获得另外一个的数据。     设定快门,通过测光获得光圈数值;或者通过设定光圈,通过测光获得快门数值。     当我们按下HOLD之后便可在相册中得到这个场景的测光图,以便我们洗出底片后检查测光是否准确进行相关调整。 Light Meter软件介绍     在正式使用之前,我们需要设置测光表,点开设置,找到Exposure Setting(曝光设置)进行设置。设置参数如下: Exposure correction(曝光补偿):设置成 0EV shutter stops(快门档位):设置成 Full Aperture stop(光圈档位):设置成 Full ISO stops(感光度档):设置成 Full 设置测光表 ·笔者建议不要使用超过1.0的光圈或者1/1000的快门速度来使用,如果数值太极限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按住“HOLD”软件还能记录下当前测光的数据 总结:     至此,我们《胶片上的记忆——500块玩转胶片》的上半部分结束了,通过讲解的这些知识,相信您能完全的掌握胶片相机、胶片、前期拍摄的所有操作,至于胶片的冲洗与数字化,笔者将在下半部分为您讲解。此时我们才花费了160(相机)+25(底片)=185元。《胶片上的记忆——500块玩转胶片》下集内容更为精彩,请不要错过!!!敬请期待。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袁野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24小时热文12345678910
24小时热帖14822次22427次32051次41566次51552次61448次71314次81294次91039次10920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卷相机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