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科科技U盘2.0怎么读才2m,写5m,读比写还慢。是假货吧

量产朗科u206&16gU盘,成功解决U盘容量为0,无法读写,无法格式化的问题
量产朗科u206 16gU盘,成功解决U盘容量为0,无法读写,无法格式化的问题
(注:各位经验丰富的大侠就不用浪费时间看了,对U盘量产不太清楚的进来共同学习下吧!)
昨天,同时拿着1月在京东买的朗科u206 16gU盘说坏了,不能用了。
U盘是1月我帮她们在京东上买的,收到货后我逐一检查过,全部都能用,是好的。怎么会这样呢?
我把U盘插进我的电脑,能正常显示盘符,但U盘指示灯一直在闪(没有读写数据),查看U盘内屋内容,格式化没反应。到朗科官网下载U206的修复工具,根本就没发现U盘。在电脑的磁盘管理中也没有看到U盘。真是奇怪了!
到百度上搜索,看到很多关于修复U盘的文章,都提到了有关量产工具的说法,这是神马东东,这么神奇,可以修复U盘。不知道,以前从没碰到过。继续baidu吧。经过半个小时的学习,总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下神马是量产工具。结合网上各位大侠的经验,自己摸索加上一点运气,终于修好了这个U盘。下面我就把修复过程说一下,各位经验丰富的大侠就不用浪费时间看了,对U盘量产不太清楚的进来共同学习下吧。
第一步,下载芯片精灵,查看自己U盘的芯片型号。
&&&&&&&&&&&
这是芯片精灵的官网,到这里下载最新版的程序。在量产前最好把精灵显示的信息截个图保存,或者把下图中红圈中的内容记录下来。
也就是VID,PID,设备序列号,设备版本,芯片制造商,芯片型号,产品制造商和产品型号,为后面量产做准备。(我开始没记,幸亏还有同型号的U盘在手,可以参考一下。)
第二步,在知道自己U盘的芯片后,去下载对应的量产工具。朗科u206
16gU盘用的是群联ps2250芯片,我先下了群联新版量产工具PS2251 MPALL
V3.08(正片适用),下载网页是。
&&&&看是用的是MPALL
V3.08,总是找不到U盘,找不到U盘就无法量产,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什么,突然有一会儿可以查看U盘上的内容,我看到U盘上拷了几个影音文件和一个名字叫34**.exe的文件,这个exe文件估计是病毒,可能是它引起的U盘故障。这时,mpall也找到了U盘,我就按网上的使用教程搞好设置,开始量产。结果,量产了27%以后停住了,半天没动静。直接到资源管理器里访问U盘也可以了,显示容量15g的样子,好像已经恢复正常了。我犹豫了一下,直接关掉了MPALL,结果U盘指示灯长亮,但读写都没问题。用芯片精灵查看,显示芯片型号为UP19,奇怪,怎么内容变了。但是U盘功能已经恢复了,测试传送一个1.5g的影片,用了8分钟。再用朗科官网下的修复工具,还是无法找到U盘。
第三步,其实到这儿U盘已经可以用了,我不甘心,还想继续折腾,想把芯片精灵显示的信息也恢复到U盘原来的内容。于是又搜索UP19的量产工具,找到一个Phison_UP19_production,下载网页是。
打开这个这个程序,可以顺利的找到U盘,按照前面记下的信息修改设置,然后开始量产,前面7%比较快,从7%开始往后就很慢了。这个时候已经6点了,食堂已经关门了,先出去吃晚饭,填饱肚子再来继续吧。
回来时已经快7点了,一看才进行到30%,好慢啊。在资源管理器中查看,发现刚拷的文件还在,有点不想等了,直接点停止后关闭程序,这时U盘还是可以看到盘符,但想访问U盘则显示请插入磁盘!点格式化也像是同样的信息,崩溃!后悔自己真是手贱,U盘可以用了就算了呗,还折腾啥呀,现在又完了,不折腾肯定可以质保,现在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还能保不?
重新打开UP19_CTool_V2.07,重新设置,重新开始量产,折腾到晚上8点多,量产进行到30%,不想等了,把电脑开着让他自己继续量产,我回去睡觉去了。
今天一早上吃完早饭就到办公室,查看情况,程序已经进行完了,绿色的进度条,成功了。拔下U盘,重新插上,电脑终于识别出了Netac
OnlyDisk U206,成功了!用朗科官网修复工具也找到U盘,可以进行格式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U盘知识介绍 -技术员U盘助手-u盘装系统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是技术员U盘装系统的最佳帮手!
U盘知识介绍
U盘即USB盘的简称,而优盘只是U盘的谐音称呼。U盘是闪存的一种,因此也叫闪盘。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一般的U盘容量有64M、128M、256M、512M、1G、2G、4G、8G等,价格上以最常见的1G为例,40元左右就能买到。2G的Kingston才65元.U盘容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4G、8G,16G的U盘。它携带方便,属移动存储设备,所以当然不是插在机箱里了,我们可以把它挂在胸前、吊在钥匙串上、甚至放进钱包里。 存储原理   计算机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为复合二进制数字信号(加入分配、核对、堆栈等指令)读写到U盘芯片适配接口,通过芯片处理信号分配给EPROM2存储芯片的相应地址存储二进制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 EPROM2数据存储器,其控制原理是电压控制栅晶体管的电压高低值(高低电位),栅晶体管的结电容可长时间保存电压值,也就是为什么U盘在断电后能保存数据的原因。 使用方法   U盘有USB接口,是USB设备。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XP/2003/Vista或是苹果系统的话,将U盘直接插到机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如果系统是Windows 98的话,需要安装U盘驱动程序才能使用。驱动可以附带的光盘中或者到生产商的网站上找到。 &&&&&& 每次使用U盘(当你把U盘插到USB接口时)系统会报告“发现新硬件”。稍候,会提示:“新硬件已经安装并可以使用了”。(有时还可能需要重新启动)这时打开“我的电脑”,可以看到多出来一个图标,叫“可移动磁盘”。经过这一步后,以后再使用U盘的话,可以插上后,直接打开“我的电脑”了。此时注意,在屏幕最右下角,会有一个小图标,就是USB设备的意思。(U盘是USB设备之一), 接下来,你可以象平时操作文件一样,在U盘上保存、删除文件。但是,要注意,U盘使用完毕后,关闭一切窗口,尤其是关于U盘的窗口,正确拔下U盘前,要右键点右下角的USB设备图标,再左键点“安全删除硬件”,按“停止”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再点“确定”。当右下角出现提示:“你现在可以安全地移除驱动器了”这句提示后,才能将U盘从机箱上拔下。拔下还有另外一种更方便的方法是直接左击多出的那一个图标,然后再点击 停止USB接口 ,等提示你现在可以安全地移除驱动器了”这句提示后,左击确定就可以拔下了。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 现在的闪存盘都支持USB2.0标准;然而,因为NAND闪存技术上的限制,它们的读写速度目前还无法达到标准所支持的最高传输速度480Mbit/s。目前最快的闪存盘已使用了双通道的控制器,但是比起目前世代的硬盘,或是USB2.0能提供的最大传输速率来说,仍然差上一截。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大约为20-40MB/s,而一般的文件传输速度大约为10MB/s。较旧型的「fullspeed」12Mbit/s设备传输速率最大约只有1MB/s。其中业界的表表者有香港公司深圳朗科公司,M-Systems公司,新加坡Trek公司。U盘、USB接口与即插即用.通俗地讲,USB就是一种外围设备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的接口类型之一.除了USB接口外,还有如并行总线等接口.然而USB接口却有个极大的优点使得它在这个领域非常的普及,那就是具有这种接口的设备可以在电脑上即插即用(即插即用有时也叫热插拨). 电脑开机的时候要先开外围设备再开主机电源,而关机时候的顺序恰好相反。之所以要遵循这种开机顺序,就是因为在电脑启动之前必须先让所有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都打开做好准备,然后等待主机对这些设备逐一进行检查并安装相应的软件.只有这样电脑才能正常运行,否则将可能出现外围设备不可用或者电脑不能识别外围设备的情况. 而USB接口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是USB接口,那么它就可以随时插入电脑主机不管电脑此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而如果要取走这个设备,只需按照规范操作便可以将这个设备安全的从电脑上移走.这无疑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从U盘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的,因为这个存储盘是USB接口,所以这个存储盘也就能够在电脑上即插即用,也就是说这个存储盘是可以移动的存储盘,它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广义上的U盘实际上就是指的移动存储设备. U盘的组成 &&&&& 外包装 外壳 USB头 PCBA板(PCB板 主控芯片 FLASH芯片 电容 电阻 LDO(稳压器) 晶振 ) &&&&&& PCB板:印刷电路板。电子零件都是镶在PCB上的,除了固定零件作用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流连接。板子本身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通常PCB的颜色都是绿色或是棕色,这是阻焊漆的颜色。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 &&&&&& 晶振: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通过加电压,产生一个时钟振动频率,在电脑来说,频率越高,电脑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速度越快。(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灯管的起辉器)晶振在U盘中比较容易损坏,在U盘检测中发现不亮灯的情况下首先要检查是否晶振损坏。 主控:U盘的大脑,主要控制芯片。常用种类有芯邦(2090E,2091)我想科技()安国()还有6208 UT163 UT165 3S等主控型号。主控的作用:由于电脑的硬盘和FLASH的存储方式不一样,就像一个讲英文,一个讲中文。主控第一个作用就像一个翻译机,把电脑里的数据翻译成FLASH能够识别的数据类型,这样才能保存。第2个作用就是通过量产软件和其中特定的检测级别来检测FLASH能够有多少可以正常使用的空间(空间或者称作存储单元或者页面),并做标记,把不能够使用的空间屏蔽起来,在将来使用的时候,不会将数据拷贝在错误的空间上导致数据不能读写辨识,就像一个本子有一页脏了,不能写字了,主控把这个页面标记起来,要写字的时候提示这个页是不能使用的,不会把字写上去,否则以后这篇字就无法看清是什么了。量产软件的级别设定可以让主控具有容错和纠错能力。容错就是容许这个空间里有百分之多少是可以用的就默认为这个页面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纠错就是在这个有瑕疵的空间里把不能正常使用的部分通过软件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变为可以使用的空间。举例容错就是一个本子的一页,如果只脏了一个角或者只有一行是脏的不能写字,那么认为这一页就有大部分页面可以写字,这一页就默认为还是好的,是可以写字的。举例 纠错就是这一行是脏的,那么软件就像橡皮一样,可以擦干净一点,可以使用。但是有些污点(坏块)是无法纠错的,就像橡皮用力太大也会擦破本子的,橡皮可以擦铅笔不能擦油笔一样,纠错也是有限度的,并不能完全把坏的变成好的。以芯邦为例。芯邦的级别设为9+1意思就是级别为9,ECC为1.ECC就是容错和纠错。检测每个小空间的时候,把小空间分为10分来检测,容许一个错误存在,如果ECC为0,就是不允许一个错误的存在。如果容许一个错误存在的话,那么FLASH里这一个小空间,也就是这一个页面有可能完全没有脏的地方,也可能有十分之一脏的地方,因为我默认了这个只有一点脏的页面也是好的页面,那么我写字的时候就会一个一个的写下去,不知道这个地方是脏的,所以还是在将来拷贝到U盘上的时候会出现错误,虽然几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存在。而ECC开放到2,容许的错误更多了,出错几率更大了,所以目前我们能接受的最宽松的ECC就是1了。每一种主控对于FLASH的检测方式不一样,容错和纠错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就会产生同一个芯片在不同的主控芯片的检测下会出现不同的容量和结果。就像做出来700M的芯片也许用做出来也许能够达到900M以上,或者用5128能做出来的芯片,但是用2091根本就是连容量也做不出来的原因。FLASH就像一个空白的本子,每一种主控在通过量产软件来先在本子的特定的某一页写上自己的检测标准和将来翻译硬盘上的数据到FLASH的一个读写标准(这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程序)当主控通过量产软件检测其他页面的时候都会去那个页面去读取这个程序,(每次拷贝时候也会按照这个页面上的翻译标准去读写)按照写好的这个标准去检测FLASH的其他空间。而当这个主控选择的那个特定的一页(也许是第一页,也许是第2页,也许是最后一页,由开发研究这个主控的公司决定)这个特定页恰巧是坏的,那么连标准都没有办法写对了,所以最后的量产测试结果就会变成“写配置表错误”。这样的FLASH有可能是全坏的也有可能只是特定页坏了。因为每个主控都有自己的特定页,当这个FLASH用其他主控做的时候能出现容量,就说明只是这个特定页坏了,而另外一颗主控把标准写在了不同的页面。所以将一颗产生错误的芯片多用几种不同的方案去测试,就会发现这个芯片是彻底坏了还是只是部分坏了。量产出来一个FALSH,容量例如是980M,为什么在电脑里看属性没有那么多,是因为主控在一个特定页上写了自己的程序和标准,占用了一部分空间。每种主控占用的不一样。 &&&&&& 有些主控芯片在改进了工艺以后,可以集成LDO(稳压器),所以有些U盘的PCB板上没有LDO。但是集成了LDO就增大了主控芯片的损坏风险,但是能够降低成本。这是有得有失的。 &&&&&& FLASH:FLASH象电脑的硬盘,当断了电以后,已经在硬盘里保存的资料不会丢失,同样保存在FLASH里面的资料不会丢失。 &&&& FLASH的公司有HYNIX(海力士,现代),三星,英特尔,ST(意法半导体),镁光,TOSHIBA(东芝)。这都是一线品牌,称为原装正品。由于FLASH的技术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导致FLASH不可能一点瑕疵都没有,多少都存在坏块。一般原装正品的好块数在98%以上,不良率在千分之3以内。 &&&&&& 威刚是HY的2线品牌,大S和小S是镁光的2线品牌,也称为原装。以威刚来说,所谓2线品牌就是原装正品芯片HYNIX在检测的时候发现容量不足,类似1GB的芯片应该有1024M,但是里面存在一些坏块,在好坏数介于95%到98%之间,980M-1000M左右就被认为是不合乎要求的正品就不会打上正品HYNIX的标志,会由大厂直接把这个容量区间的出货给威刚公司,由威刚公司打上威刚公司的标志出货,这个区间的芯片能够使用但是不能是最好的,所以在价格上也是有差异的。容量再低的,那么就作为黑片或者白片流向市场,并不打任何公司的标志。 &&&&&& 黑片,白片:白片一般认为是正规的大厂不足容量出来的芯片,质量比较好。黑片,就是其他有些工厂买了原材料自己做出来的芯片,黑片由于技术等因素,在使用寿命,稳定性上有很多瑕疵,质量较差。 FLASH由晶元 陶瓷外壳 金属管脚组成 &&&&&& 晶元:是由砂子中提炼出来的硅晶体,先形成硅体柱,然后切成一个圆片一个圆片的,再把每个圆片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在上面用金子来划电路(类似于PCB板上用铜线来做电路)复杂的垒叠成一层一层的,把每个接口用金属管脚延伸到外面 再用黑色的陶瓷外壳包装起来。封装就是包装的意思。我们现在接触的FLASH就是TSOP48脚的封装形式。(TSOP是一种封装用语,就像我们说一个物品用圆形盒子包起来还是用一个又长又扁的盒子包装一样)还会接触的是BGA封装,BGA就是没有两面的管脚,而是把管脚变成在芯片下面的一个一个小金属球,这样不会占用更多的空间。为了焊接方便,一般FLASH采用的都是TSOP48脚的封装形式。 &&&&&& SLC:高速芯片 里面只有一个数据通道。类似于物理里面的串连。 &&&&&& MLC:低速芯片,里面有2个以上数据通道,类似并联。MLC芯片节省了成本,空间,但是每个通道都分去了一部分能量,使效率降低,速度变慢。 &&&&&& 我们现在测试的芯片一般都是2线品牌和黑片白片。在MP3,数码相框等电子产品里使用的芯片一般都是原装正品,是最好的,因为那一类的电子产品的主控芯片比较复杂,一点小错误容易导致整个电子产品的错误和系统崩溃。其次要求比较低的是卡类,SD卡,CF卡等,使用于手机,GPS,相机等。要求最低的是U盘产品。可以使用很多容量不足的芯片,可以开放ECC。而在MP3和卡类上所使用的芯片一般情况下在他们的主控芯片的设置上是不允许开放ECC的。 &&&&&& FLASH的启动电压有两种1.8V和3..3V,1.8V可以更节约资源,但是由于成本和技术的限制并没有成为主流。如果是3,3V低电压会导致芯片因供电不足产生错误。所以现在我们所使用的FLASH基本都是3.3V的。某些公司的主控芯片可以通过对芯片的识别和LDO的一体控制来达到是使用3.3V还是1.8V的电压。USB线过长,电阻过大,就会电流减小,电压不足,导致芯片产生错误。 &&&&&& 主流芯片型号和识别: 512M: HY27UF084G2M、HY27UT084G2M、HY27UT084G2A(现代) K9G4G08U0A、 K9F4G08U0M、(三星 )MT29F4G08AAA、MT29F4G08MAA (镁光) TC58NVG2D4BTG00、TC58NVG2D4CTG(东芝 )1G:K9G8G08U0M、K9K8G08UOM(三星)HY27UU088G5M、HY27UG088G5M、HY27UH088G2M、HY27UT088G2M 、HY27UH088G5M、HY27UT088G5M(现代 )MT29F8G08MAA(镁光 )NAND08GW3B2AN6E(ST )TC58NVG3D4CTG00 (东芝 )2G:K9WAG08U1A,K9WAG08U1M,K9LAG08U0M, HY27UU08AG5M、HY27UU08AG5M、HY27UV08AG5M、 MT29F16G08QAAWC 4G:K9HBG08U1M、 HY27UV08BG5M、HY27UV08BG5M、MT29F32G08TAA 以现代为例子 &&&&&& HY27UT088G2M 主要需要辨识 HY是品牌 27是代表FLASH (29代表内存等) 08代表是8位的(16代表是16位的)最重要的表示容量的是: 8G 代表这个是1GB的,这里和512的一样还有其他的FLASH都是一样 在容量标识上都用bit ,而B是我们常说的容量 1GB啊2GB啊等。 因为8bit=1B,在1GB,512M 以及更小的256M 128M 32M我没标示的那些,表示都是直接除以8,更大容量要例如HY27UU08AG AG代表就是16 除以8就是2GB,4GB的 HY27UVBG,BG代表32,32除以8就是4。这个通用于三星。镁光直接有标识。 芯片的容量都是2的几次方。不会有奇怪容量出现。16M、32M、64M、128M、256M、512M、1GB……  第一次知道原来U盘是中国人发明的,还被美国列为本世纪10大最重要电子产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7月初评选出本世纪迄今10款最重要电子产品,iPhone、iPad、iPod和MacBook Air等4款苹果产品榜上有名。微软也因为Xbox和Kinect上榜,中国朗科发明的U盘也上榜。但日本电子产品无一入选,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帝国已全面衰落。韩国也没有电子产品入选,三星没有任何原创性的重要发明。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 | 更多
  U盘,朗科?  
  仔细做了做功课,原来这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U盘是中国人发明的,不知道U盘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如此重要的发明。        朗科公司是由留学归国人员于1999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创始人邓国顺推出了世界上首创的采用闪存介质的新一代存储技术及产品,这项在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的基础性发明专利,被称作是中国在IT行业第一项原创性发明专利。此项专利于2002年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2004年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授权。邓国顺被称为U盘之父。
  邓国顺是湖南常德石门人
  回复第1楼(作者:@禽流感八号 于
13:53)  U盘,朗科?  [来自UC浏览器]  ==========  
  真的才知道。。。我孤陋寡闻了!
  牛  
  牛人  
  俺孤弱寡闻了。。。汗
        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朗科公司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  美国时间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U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这个真不知,学习了  
  这个狠啊,MP3MP4应该都是基于这个出现的啊。
  是的,算中国人在本世纪屈指可数对全人类的发明贡献之一。  
  学习了  
  做产品早就是朗科副业了,打官司才是朗科的主业。  对了  除了优盘,谁还见过朗科这两年来的其他新产品?
  最早的u盘其实是以色列人发明的,但是当时以色列人认为没有商业前途,等朗科申请下专利并且大卖特卖的时候,以色列人已经来不及了  
  居然这么多人才知道 ,汗……  但是我以前说这个批驳什么“中国人没有发明创造”观点的时候  JY们说了,这是基于电脑硬件和软件的衍生品,基础还是西方人的,不算什么发明创造……  所以算了,不和他们争了。
  学习了   
  @是那样么 15楼
14:09:09  做产品早就是朗科副业了,打官司才是朗科的主业。  对了  除了优盘,谁还见过朗科这两年来的其他新产品?  -----------------------------  自1999年设计出国内第一个U盘后,依托闪存盘为核心的专利运营模式一直是其主线。据朗科资料显示:年,朗科来自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分别占据主营运收入比例的3.79%、9.37%、16.50%及12.76%,呈现递增状态。  通过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的模式,2006年,朗科闪存盘专利运营业务毛利率达到100%,2009年则为99.85%。
  USB技术发明者: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
  很多人经常搞混优盘和u盘,科普下,优盘是朗科的一个牌子,因为当时所有的U盘都是优盘牌的,所以优盘成了U盘的代名词,其他厂商,为了不侵权,只好将其称为U盘  
  本世纪才过了10多年
  好象vcD也是中国人发明的  
  @枫叶堡领主 16楼
14:09:35  最早的u盘其实是以色列人发明的,但是当时以色列人认为没有商业前途,等朗科申请下专利并且大卖特卖的时候,以色列人已经来不及了  -----------------------------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确认了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
  好样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顶!vcd也是!  
  近年来,朗科公司高调地采取了一系列专利维权行动,继状告国内华旗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等多家实力较强的对手之后,又把维权官司打到了美国。昨天,邓国顺将这次行动比喻为“跨洋亮剑”。为什么朗科公司就那么执着呢?  那是因为朗科理直气壮。年仅“8岁”的朗科,迄今在全球申请的专利达到33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45件,覆盖几十个国家及地区。而且已经在中国、美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获得专利授权,包括了有关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而且,该公司摸索出一套较先进的知识产权战略,在闪存盘和闪存应用领域建立起了布局严密的“专利池”,这个“池”中含有核心的发明专利、关键的应用专利和外围保护型专利。从2006年开始,该公司从知识产权的防御战略转向积极进攻,即通过与专利使用者接触和谈判,朗科公司与其达成专利合作的商业模式,这在目前的中国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朗科几年内仅靠收取专利费就达到几千万美元  正因为它有着这样锋利的“剑刃”,就敢于向侵权者叫板,即使对方是强国的企业强者。邓国顺深有体会地说:“持续创新对朗科等科技型企业犹如生命线一样重要,而专利维权则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没有持续创新,即使开始走在最前面,也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由于朗科是第一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在跨国专利维权中获胜的中国企业,故此朗科将在中国企业中起到示范性效应的作用。PNY与朗科签订专利许可协议,也被视为中国自主创新和专利维权的一个成人礼。
  顶!vcd也是!  
  山寨台湾的!!!!!  
  光纤都上不了榜吗?也是中国科技  
  才知道。
  回复第30楼,@sl30000  山寨台湾的!!!!!   --------------------------  这位仁兄看来还没学会发明是什么意思。  
  补课了~  
  06年就知道了,不过朗科好像也没啥出息。关键要是闪存是中国人发明的就更牛逼了  
  回复第30楼,@sl30000  山寨台湾的!!!!!    --------------------------  你妈山寨了我之后才有了你,这事怎么算?  
  回复第28楼,@达布殴塞文  顶!vcd也是!   --------------------------  不是吧?印象中电脑城理很多vcd是日本片啊,应该是日本人发明的,不然拍那么多片干啥?还不是为了宣传自己。  
  没有想到啊!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确实是,优盘还是朗科的注册商标。
  @酒醉入骨
14:07:00  这个真不知,学习了   -------------------------  
  @wow_lichking 21楼
14:10:58  很多人经常搞混优盘和u盘,科普下,优盘是朗科的一个牌子,因为当时所有的U盘都是优盘牌的,所以优盘成了U盘的代名词,其他厂商,为了不侵权,只好将其称为U盘  -----------------------------  “优盘”是朗科公司为存储闪存盘起的一个小名,是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商标,它只是在朗科这个产品上使用的,其它同类产品使用这一名称属于侵权。在同类产品中只有朗科公司的优盘才能做到重复读写100万次,其余冒牌产品远远低于这项技术等级。
  哇哈哈,这个要顶!!!!!!
  @达布殴塞文 28楼
14:17:22  顶!vcd也是!  -----------------------------  VCD是合肥无线电二厂发明的,其实就是合工大分配到无线电二厂去的几个大学毕业生闲着没事干鼓捣出来的。忽忽  后来合肥无线电二厂分家,电视这块接管了VCD,把专利卖给了广东人,没几年电视厂就倒了。忽忽  二厂的冰箱生产线就是现在的美菱,也让长虹收购了。洗衣机生产线分出来就是后来的荣事达,现在半死不活。忽忽
  顶朗科
  国人历来的观点就是:家花不如野花香!
  楼主:@神完意适 时间: 14:10:24  是那样么 15楼
14:09:09  做产品早就是朗科副业了,打官司才是朗科的主业。  对了  除了优盘,谁还见过朗科这两年来的其他新产品?  -----------------------------  自1999年设计出国内第一个U盘后,依托闪存盘为核心的专利运营模式一直是其主线。据朗科资料显示:年,朗科来自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分别占据主营运收入比例的3.79%、9.37%、16.50%及12.76%,呈现递增状态。  通过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的模式,2006年,朗科闪存盘专利运营业务毛利率达到100%,2009年则为99.85%。  ~~~~~~~~~~~~~~~~~~~~~~~~  说实话  不是说朗科打官司不对,对自己公司有利的就应该去打,这没错。  但是,还是感觉朗科太过了,把主要精力都投到了各类专利官司中去了,投入到给周边上去了。  IT产品本身是周期性短淘汰很快的产品,高科技公司更是竞争激烈生命周期是很短的公司种类。能够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都是那些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出产品的公司。  而且USB优盘本就是很容易白菜化的电子产品,只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在速度和容量这个主要方向上大力研发。即便你有多少专利也很快会被市场边缘化被淘汰掉。  忽然想起一个美国公司———Rambus。  有点和朗科类似,而且应该比朗科更加的NB,是那种敢于和英特尔对着干打官司的公司。相对比朗科,Rambus在研发上投入更多,推出的产品也更多,当然官司也更多更大。但是最终,Rambus也沉寂了。  总而言之  像Intel,像apple,像三星那样,都是将专利官司当作武器,为了限制对手,为自己的产品服务。  而像Rambus或者朗科。  更多的是将专利当作饭碗,将官司当作主业来做,希望通过官司赚到钱。而不是像上面所说的公司通过专利官司来限制对手,为自己的产品服务。  这样的做法,可以逞强一时,却不能笑傲长久。
  存着,等JY、公知说中国近代没有什么发明的时候可以打脸用。
  固态硬盘兴起 U盘要退位  电子产品换代很快.
  我只知道vcd是中国发明的,但是没有申请专利,被人抢走了。  U盘还真不知道。挺牛的。
  @禽流感八号 1楼
13:53:51  U盘,朗科?  -----------------------------  U盘是朗科发明的你不知道吗?  这也说明中国的知识产权情况太恶劣了。
  回复第30楼,
@sl30000  山寨台湾的!!!!!  --------------------------  @上上下下ABAB 33楼
14:25:48  这位仁兄看来还没学会发明是什么意思。  -----------------------------  哈哈。跟巴子讲道理?
  这个才知道,惭愧!
  作者:@望尘笑 时间: 14:39:56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  其实  优盘和SSD原理上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SSD因为更大,使用时间更长,读取次数更多,所以要比优盘复杂的多的多。  优盘完全消失至少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不可能。而且能够取代优盘的,只会是现在大量流行的各类网盘和云存储。
  聚焦邓国顺:优盘背后的创业板故事  日
腾讯财经  “依托严密广泛的‘专利池’和比较完整的专利布局,公司成功开创了业内独有的专利盈利模式……”朗科科技董事长邓国顺在网上路演的时候如是说。  人生  邓国顺,1967年6月生于,湖南常德石门县,具体是皂市镇鸡爪山村。  著名的唐代古刹夹山寺就在石门,唐高僧善会在此主持参禅……影响渊源流长。宋高僧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现存于日本奈良大德寺。  邓国顺是家中第二个男孩,这个家庭共有三子三女。父亲邓善化是一名出色的篾匠,常年在外奔波。而当子女都到求学阶段的时候,家中的拮据不言而喻。  据说,邓国顺在石门一中求学的时候,家中到学校22公里,车费是六毛钱,三年的时间里,每周到家中背米,往返都是步行。  无疑,现在他是学校的的骄傲了,记录一直保留着:1985年7月毕业于石门一中,同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就读计算机系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  邓国顺的志愿是当时的班主任梁武政老师帮助决定的,不过,这位老教师要澄清这并非是前瞻性:当时,农村的孩子以考出去为目标,对学校对专业不那么讲究。我也不知道计算机系好不好,心想与数学肯定相联系,而邓国顺的数学很拔尖,就给他报了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79年,是国内最早招收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单位之一。当然现在已经升格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了。  回顾起来,邓国顺感谢时代给予的机遇:家里只出了我一个大学生。说实话,如果早出生三年五年,也许我的命运就被改写了。  局限于家中的经济环境,邓国顺在大学期间就勤工俭学,后两年已经可以做到自给有余,到毕业的时候,居然还多了两百多块钱。  他很快面临一个选择,他获得了当时的热门企业万宝冰箱厂的录取通知,另一份录取通知则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中心的研究生。  作出选择其实有一些困难,万宝给出了一个月400元的“高薪”,看你怎么理解,那个时期,这个数字绝对不少,并且也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候。邓国顺作出了选择,进入了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中心。  邓国顺师从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专家孙家昶,具体方向是并行处理。基于这一环境,他也见到了倪光南等产业颇具影响力的人士。  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邓国顺应该说,顺理成章进入了联想集团,成为软件中心的工程师。工作涉及DOS系统下的编辑器,薪金则同三年前的差不太多。  不过在第二年的春天,邓国顺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新加坡第二大多媒体公司Aztech到北京招聘研究人员,邓国顺成为三个入围的人之一。作为访问学者,到新加坡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月薪就过万了。  在Aztech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进入了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Digital Resourses。工作的一个方面是参展,这使他涉及到了技术产品的推广,同时也拓展了他行业思维的前瞻性。  公司开发的一款产品是Windows下的中文编辑器,邓国顺是技术支持,然后他发现,很多咨询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中文不熟悉,不过他也热情予以帮助。客户之一是飞利浦亚太地区公司,离他们的公司地点还很近。如此几次之后,飞利浦恰好需要懂技术且熟悉中国市场的人,于是邀请他加入了。  邓国顺开始接触市场,第一个参与的竞标是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属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机场的电子显示屏系统和大众广播系统,两个子项目加来金额近一亿人民币。邓国顺在准备数月之后,顺利中标。  在新加坡,邓国顺认识了老乡,湖南湘潭人成晓华,他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硕士,硬件工程师,成晓华只比邓国顺晚到Aztech一个月,两人颇为投缘。后来成晓华也加入了飞利浦,不过邓国顺却离开了。  邓国顺注册了自己的公司Prolead,这个组合词的意思是领先。承接一些外包业务。“从软件工程师到技术支持到项目经理,自己都能胜任,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尝试着自己创业呢?”  优盘  有关优盘的创意,邓国顺说起由来,在新加坡期间,携带的几张软盘都坏了,当地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环境潮湿,软盘更容易坏;因此想到,是否可以用一种新的产品来替代。  再仔细想一想,电脑的各个部分,从CPU到鼠标无一不是日新月异,而软驱则仍然成为电脑的标配。  邓国顺和成晓华讨论着这方面的机会,之后有了共识。  软盘的容量非常有限,不过1.44M,事后在接受网站访谈时,邓国顺回顾:我们确实感到笔记本电脑与其他电脑进行文件交换的缓慢和不便,这无异于“数字孤岛”……  最终决心创业,邓国顺将其归纳为“湘人血液中的勇敢与倔强”,以及技术人思维的单纯,没有顾虑太多。  1999年年初,他们回到了深圳。在罗湖水产大厦租了一套96平米的二房一厅,据说租金是3000元。“厅做会议室,大的一间房间做经理室,另一间做开发室和卧室。”  邓国顺回忆起来,当时差不多有半年时间足不出户,“闭门造盘”,用坏了四台电脑。  方案是用闪存芯片来做存储核心,但当时闪存在内地买不到,于是邓国顺在新加坡花了244新币买了一个帝盟32M的MP3,然后拆分成4块8M的闪存芯片,做出最初4个8M的样品。  相对取名字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了,邓国顺将此取名“优盘”,如果未来涉及的是一个产品系列,那么就叫“优系列”。  历史记录是:1999 年5 月,邓国顺、成晓华、沈文媛共同出资创办朗科(Netac)电脑,注册资本30 万元。沈文媛只占1%,邓国顺和成晓华是一半对一半。  这一创新在当年的深圳高交会上备受关注,优盘从3米的高度落下安然无恙,体积小到如同钥匙,可以挂在脖子上。有报道指出,邓国顺获得了深圳市12万元的创业基金支持。  产品问世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接下来是寻求风险投资的过程。  一直问到了硅谷的Sandhill街,有一家风险投资商有意向,不过前提是公司要开在硅谷,邓国顺拒绝了,理由是,从长期看,在国内才可能控制成本。  后来他们找到了Trek,Trek是东芝在新加坡总代理,Trek表示乐意投资,前提是朗科让Trek做代工,这正合邓国顺的思路。  2003年邓国顺在接受《赢周刊》采访时回顾:后来我们达成协议,朗科让Trek做代工,Trek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占股份20%。1999年2月我们和它签了保密协议,协议内容很明确:技术是我们的,专利是我们的。“所谓传闻不过是竞争对手在说我们的坏话。”  朗科在官方网站回溯:2000年3月参加德国CeBIT展,引起轰动。  当年7月,邓国顺在太平洋电脑网上打出了首个广告。两款产品,8M的标价是599元,16M的标价是999元。几十张软盘叠放在一起,突出了闪存盘的容量;闪存盘边是一支钢笔,旨在对比体积。这个广告花了6000元。  2000年12月 优盘牌闪存盘被IBM公司列为其无线应用解决方案唯一推荐存储产品。  “我们没有太多经验……两个人只单纯地想着,这个东西做出来以后将多好多好,那种心态就像小孩子在沙地上堆积木,梦想着那将是一座皇宫。”
  长知识了
  朗科  找到谁来销售是一个颇费思考的事情。邓国顺决定同小型代理商合作,他们同样处于创业初期,有足够的动力。如此一来,在全国发展了四十多家代理。  前一年基本上是在培育市场,包括发稿件,做活动,来的订单都很小。  邓国顺经历了创业者共同的历程,“我觉得天下最悦耳的声音就是传真机的铃声。”2000年12月圣诞期间,公司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订单,30片,货值1万多元。  当然,IT产品有更高效的销售方式。2001年3月,朗科同联想公司结盟,捆绑销售,并在随后推出的V系列笔记本电脑中成为标准配置。5月,公司开始盈利。  2001年4月优盘牌加密闪存盘问世,6月优盘牌无驱动闪存盘问世。  这一年,朗科开始切入行业细分,邓国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顾:银行、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电讯部门,还有政府采购,慢慢地就做起来了……除了技术领先,工业设计也要出色,两点都做才能保证成功。这一年到年末的时候,月销售开始持续过千万。  “朗科优盘的出现,将是软盘软驱的终结。”  之前索尼为代表的软驱业务规模庞大,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01年国内软驱的销量超过1000万台,其中多数为OEM。而国内软盘的年生产能力应该在30亿片以上。  2002年年初,三星公司宣布在韩国国内全面淘汰软驱,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不再随机装配软驱,新配置是具备启动功能的USB移动硬盘。  之后,英特尔在发布的微处理器中添加指令,停止对软驱的支持,推广由英特尔提出标准开发的USB接口产品。  2001年,市场上出现了10多家企业生产闪存盘;2002年,这个数字猛增十倍以上,竞争异常激烈。  邓国顺后来撰文回忆:对于刚刚起步的朗科来说,1992年成立的鲁文无疑是我创业以来第一个强劲对手。2001年下半年,朗科和鲁文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双方拼广告,拼销量,拼价格。双方还在专利问题上打起口水战……  不过,2002年鲁文因为经营上的一些原因,相对淡出了市场。  “击退鲁文让我认识到一个道理,口水战不能成就一个企业。不论是在公司内,还是接受记者采访,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规范。”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了朗科《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的专利申请。  2002年9月公司在中国起诉宏碁,12月,双方达成和解。  同期起诉北京华旗公司及其代工厂深圳富光辉电子有限公司。2004年6月一审判决朗科胜诉。华旗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冯军回忆说:“最早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当天就跟给邓国顺打电话,一打就是五十多个。但他一见我是的电话就是不接。后来,我用司机的电话给他打过去,我说我是冯军,他就挂了。如果当初做飞机过去找他,问题就解决了。”  邓国顺在接受《知识经济》采访时谈到官司问题:100多家厂商呢,怎么能收得过来呢?想收也收不过来!只能收几家大的。我们更多的是为规范市场,现在很多企业都是短期行为,打价格战。  2002年朗科增资,注册资本由888 万元变更为1,200 万元,同城的深创投出资1000万元认购朗科243.21万元出资额。深创投第二年又受让另一股东的部分出资额,持股比例升至23.62%。  根据调研机构精深博达(JSB Research)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朗科优盘以总销量137.86万片,全国市场占有率50.06%。  2003年3月,德国CeBIT展上,朗科公司与美国JMTek公司宣布结成战略联盟,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全球市场。JMTek位于美国西雅图,在全美闪存盘市场销售领先。  2003年7月闪存盘控制芯片-“优芯1号”问世。  面对当时的一些传闻,在接受网站访谈时,邓国顺反应颇大:“优芯I号”如果真能花2万元买到,那我宁愿再多花几个2万去买,朗科也就没必要再聘用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了。  他表示:我们“优芯I号”是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检验过的,是申请了国家专利的,那些质疑“优芯I号”的人,其实就是在挑战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同年7月,发布OLA可视闪存盘、密钥闪存盘、音乐精灵MP3、OSD超稳大容量闪存盘、ODI加密III大容量闪存盘、USB2.0高速闪存盘-U2C、USB2.0高速闪存盘-U2D、IDE电子硬盘等七款新产品。  “如果鼠标能成就9亿美元的事业,闪存盘为什么不行?”  2004年3月,朗科全面启动以2003年环球中国小姐吴薇为形象代言人的新品宣传活动。  官司  2004 年7月,朗科以ZL号专利权受损害为由对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和代理商深圳市深升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当年12月7日朗科“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专利获得美国授权。美国专利US6829672与中国专利ZL属同一发明专利,二者在保护范围上是一致的。  朗科公司法务中心总监路攀表示,该项专利权的授权是经过美国专利局两名审查员四年零两个月的严格审查之后才获得的。就知识产权的问题,“不排除在将美国起诉有关侵权厂商”。  2006年2月,朗科以US号专利受损为由对美国公司PNY 提起诉讼,由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受理。此案被称为“中国IT 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  PNY Technologies, Inc.,美国必恩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 年,主要提供内存产品、闪存产品、消费性产品及服务,PNY在基于个人计算机上的全系列闪存产品居美国零售市场领先地位。  邓国顺无疑是成为了新闻人物,在接受腾讯科技访谈时他透露:这个律师事务所是美国的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它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知识产权方面,他们打赢过很多的案子。   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Morgan, Lewis & Bockius LLP)是全球性律师事务所,拥有1,200多名律师。同期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  2006年5月与索尼达成和解;6月与华旗资讯达成和解。  朗科现在表示:本公司拥有的一系列原创性基础发明专利及其他核心专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闪存盘、手机、数字音视频播放设备(包括MP3/MP4)、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相框、闪存卡、固态硬盘、GPS 导航仪、汽车电子等数码电子产品。  “该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庞大,普遍存在侵害专利的情形,侵权范围十分广泛。”   这里面存在一个关键:我国承担了全球闪存盘80%以上的生产和供货量,且产品出口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用专利海关保护措施,及时扣押侵权货物,再通过谈判或者诉讼的方式实现盈利,其可行性较高,前景十分广阔。  2008 年2 月,就在法院即将判决前,美国PNY公司与朗科达成调解,之后签订了专利授权许可协议。 这一授权被媒体总结为,朗科成为首家以专利持有者身份与国外企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的中国企业。   公司实现专利授权许可收入1,041.16 万元、2,813.05 万元、4,009.9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9%、9.37%、16.50%。专利授权许可逐步增长,2007年较上年增长170.18%,2008年较上年增长42.55%。  公司已与Toshiba(东芝)、Kingston(金士顿)、美国PNY、Phison(群联)等企业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  “我坚信,只要中国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就会大有作为。不想成为规则的受制者,就应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创业板  2008年12月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讨论中,邓国顺表示,创业板的推出将重新带动民间投资,“让大家看到创业板的希望,大家希望也来了。”  在此之前,2008年1月,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以截至日账面净资产12,407.39万元,按1:0.4030 的比例折股5,000万股,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随着创业板开启,朗科登陆创业板显得顺利成章。  拟发行1,68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680万股,拟发行的社会公众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15%。  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闪存盘、移动硬盘等产品的销售。公开的资料中显示:2008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其中,闪存盘销售收入为15,989.17 万元,较上年下降28.48%。“由于闪存盘销售金额的总体下降幅度大于移动硬盘的上涨幅度,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下降。”  当然,IC本质上就是一个降价的工业,这一期间,1G 闪存采购价格从2008 年初的3.2 美元/片下降到年底的1.2 美元/片,下降幅度高达62.5%;相应产品销售价格亦从2008年初的55元/片下降至22.5元/片。  产品销售业务毛利占公司毛利总额的比例从2006 年的84.69%下降至2009 年1-9 月的51.01%,专利授权许可业务毛利占公司当期毛利总额的比例则逐渐上升,分别为15.31%、27.34%、39.56%、48.99%,逐渐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  所谓专利池(Patent Pool),即“把作为交叉许可客体的多个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集合体。”  招股说明书指出:专利会因保护期限届满而失效,某些专利也可能经过有关部门的审理而被宣告无效,但由于公司一般以“专利池”整体作为专利授权许可的标的,故不会影响发行人的整体专利保护效果。  或者销售标准的高通公司是一个样板。高通拥有超过10,100个无线技术美国专利,在全球范围向超过165个通信设备制造商进行授权。2006年营业收入为75.3亿美元,其中,专利许可费用占收入的1/3。  截至日,朗科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16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另有220项发明专利尚在申请过程中,公司专利授权及申请事项涉及中国、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前瞻性的研究是固态硬盘和USB3.0。  目前全球从事固态硬盘控制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约有20家左右,产品以32GB为主流容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10倍左右。固态硬盘的大规模产业化尚未启动。  公司预计至2010年将出现USB3.0接口的闪存盘,其速度可达到现有USB2.0闪存盘速度的10倍,到2012年,USB3.0接口闪存盘将占据闪存盘80%左右的市场份额。  12月朗科公司获得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定点生产单位证书》。当然,加密文档存在广泛的需求。  募集资金投资于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技术研究平台扩建项目;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产品开发平台扩建项目;专利申请/维护/运营项目;营销网络扩展及品牌运营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21,338万元。若实际募集资金大于上述项目投资资金需求,则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截至2009 年9月30 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210人。其中研发人员49名,人员学历构成为:硕士7人,本科25人,其他17人,全部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3.33%。  2009 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18,872.05万元,研发投入867.97万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4.60%。  邓国顺、成晓华持股比例分别为30.90%、22.05%。发行后,持股比例进一步稀释为23.13%、16.50%。邓国顺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有新西兰、中国香港永久居住权,深圳市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公司共有46名股东,其中45名股东为自然人股东。没有战略投资者。  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4年9月,深创投将其所持朗科有限3.62%股权以投资成本2倍的价格分别转让给创始人邓国顺、成晓华。2005年2月,深创投将其所持的剩余20%股权转让给自然人田圃。虽然短期获得了较高的回报,但是与此次发行无关。  12月23日,朗科科技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发行价确定为39.00元/股,对应市盈率为76.47倍。邓国顺持有的1,545万股价值就达到了6.0255亿元。  结语  有一种说法,说创业板公司不够酷,其实首先是建立平台,此后是市场供求,投资者有需求,自然会有对应的上市公司。  “今后几年,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有效实施专利运营策略、以及采取自有品牌与营销网络相结合的产品销售模式,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业务和盈利持续增长。”邓国顺强调。  (文/郦晓)
  @枫叶堡领主 16楼
14:09:35  最早的u盘其实是以色列人发明的,但是当时以色列人认为没有商业前途,等朗科申请下专利并且大卖特卖的时候,以色列人已经来不及了  -----------------------------  其实地球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当时中国人认为地球没有商业前途,等上帝申请下专利并且大卖特卖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来不及了
  才知道  
  @quiesce 49楼
14:46:48  固态硬盘兴起 U盘要退位  电子产品换代很快.  -----------------------------  朗科现在表示:本公司拥有的一系列原创性基础发明专利及其他核心专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闪存盘、手机、数字音视频播放设备(包括MP3/MP4)、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相框、闪存卡、固态硬盘、GPS 导航仪、汽车电子等数码电子产品。  “该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庞大,普遍存在侵害专利的情形,侵权范围十分广泛。”   这里面存在一个关键:我国承担了全球闪存盘80%以上的生产和供货量,且产品出口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用专利海关保护措施,及时扣押侵权货物,再通过谈判或者诉讼的方式实现盈利,其可行性较高,前景十分广阔。
  回复第39楼(作者:@望尘笑 于
14:39)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  ==========  是04年吧?二百多 我记得  
  楼主:@神完意适 时间: 15:02:42  ~~~~~~~~~~  这么大段大段的粘贴复制,连自己都不看自己发动东西的人。一般都是水军和推手们的活。  LZ是朗科雇的水军?
  @是那样么 54楼
14:54:28  作者:
时间: 14:39:56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  其实  优盘和SSD原理上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SSD因为更大,使用时间更长,读取次数更多,所以要比优盘复杂的多的多。  优盘完全消失至......  -----------------------------  网盘和云存储都必须能上网,怎么着也是不方便,特别在中国现在无线上网还有很多限制的情况下,更难普及。另外安全性也是个大问题。忽忽  SSD完全可能取代U盘,现在主要问题是价格,还有个小问题是体积。不过价格肯定是要降的,现在新东西,厂家都是要大赚一笔的,至于体积问题,存储芯片容量鬼晓得能搞多大。忽忽  SSD使用寿命长,可靠性也不是U盘能比的,功能比U盘强大的多(比如装机启动神马滴),还能像机械硬盘一样使用,USB3.0传输再加一把火,U盘就永无翻身的机会鸟。忽忽
  希望能多出点这样的牛人。
  @是那样么 63楼
15:11:28  楼主:
时间: 15:02:42  ~~~~~~~~~~  这么大段大段的粘贴复制,连自己都不看自己发动东西的人。一般都是水军和推手们的活。  LZ是朗科雇的水军?  -----------------------------  我也是刚知道U盘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边百度,变了解关于邓国顺和朗科的一切,顺手再贴过来
  回复第20楼,@zheng616  USB技术发明者: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  --------------------------  usb不等于u盘  
  vcd还是中国人发明的呢
  @小咪小球 62楼
15:11:02  回复第39楼(作者:
14:39)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  ==========  是04年吧?二百多 我记得  -----------------------------  记不清了,不是03就是04年。准备项目课题的时候为了存东西方面买的,肯定不是大一大二就是鸟,哈哈。忽忽
  “该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庞大,普遍存在侵害专利的情形,侵权范围十分广泛。”   这里面存在一个关键:我国承担了全球闪存盘80%以上的生产和供货量,且产品出口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用专利海关保护措施,及时扣押侵权货物,再通过谈判或者诉讼的方式实现盈利,其可行性较高,前景十分广阔。  ~~~~~~~~~~~~~~~~~~~~~~~~~~~~  LZ这大段大段的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从上面的这些话里,也可以看出朗科的经验思路,就是自己不做产品,通过专利收取费用。  对此,还是那些话,专利应该是一种武器,其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专利和专利官司,来限制竞争对手,来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像inter像apple都是这么干的。  专利可以当饭来吃一时,但是如果没有新的研发和新的产品和技术,那么IT公司还是会迟早被边缘化被淘汰。而且一旦过于贪婪类似Rambus那样,那么只会造成一拍两散,你所持有的专利被其他公司抛弃从而被市场边缘化。
  @神完意适 55楼
14:55:11  聚焦邓国顺:优盘背后的创业板故事  日
腾讯财经  “依托严密广泛的‘专利池’和比较完整的专利布局,公司成功开创了业内独有的专利盈利模式……”朗科科技董事长邓国顺在网上路演的时候如是说。  人生  邓国顺,1967年6月生于,湖南常德石门县,具体是皂市镇鸡爪山村。  著名的唐代古刹夹山寺就在石门,唐高僧善会在此主持参禅……影响渊源流长。宋高僧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现......  -----------------------------  仔细研究邓国顺的经历,他不应该算是留学归国人员,而是土生土长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本科是读的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中心读的研究生,毕业后在联想工作,他去新加坡公司完全是跳槽了,所以那些国外媒体污蔑中国的大学无法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神完意适
14:55:11  聚焦邓国顺:优盘背后的创业板故事  日
腾讯财经  “依托严密广泛的‘专利池’和比较完整的专利布局,公司成功开创了业内独有的专利盈利模式……”朗科科技董事长邓国顺在网上路演的时候如是说。  人生  邓国顺,1967年6月生于,湖南常德石门县,具体是皂市镇鸡爪山村。  著名的唐代古刹夹山寺就在石门,唐高僧善会在此主持参禅……影响渊源流长。宋高僧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现......  -----------------------------  @神完意适 71楼
15:22:12  仔细研究邓国顺的经历,他不应该算是留学归国人员,而是土生土长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本科是读的
计算机系,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中心读的研究生,毕业后在联想工作,他去新加坡公司完全是跳槽了,所以那些国外媒体污蔑中国的大学无法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  事实证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完全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一点更加重要。。。。
  @是那样么 70楼
15:18:50  “该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庞大,普遍存在侵害专利的情形,侵权范围十分广泛。”  这里面存在一个关键:我国承担了全球闪存盘80%以上的生产和供货量,且产品出口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用专利海关保护措施,及时扣押侵权货物,再通过谈判或者诉讼的方式实现盈利,其可行性较高,前景十分广阔。  ~~~~~~~~~~~~~~~~~~~~~~~~~~~~  LZ这大段大段的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从上面的这些话里,也可以看出朗科的经验思......  -----------------------------  2010年
  姜万勐----VCD发明人  高锟-----光纤传输发明人 光纤之父  陈卫----3G通讯 4G通讯发明人 而不是什么好莱坞狗屁明星,不过听说已失业被炒鱿鱼。
  @望尘笑 39楼
14:39:56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  不算黑了,我的第一个优盘,朗科的,16M,800多买的。应该算最早的一批优盘用户了。  拿到后着实高兴啊,一个优盘比几个软盘加一起都大啊。
  楼上说SSD的  SSD和U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都是“某一传输接口的快闪式外存储装置”  如果朗科的专利有足够前瞻性的话,是会涵盖未知接口的(比如sata——)  不过照美国人“概念性专利”的尿性,居然在usb上留了这么大一漏洞。。。。说明混子们申请专利也不是面面俱到。。。。。
  作者:望尘笑 时间: 15:11:51  是那样么 54楼
14:54:28  作者: @望尘笑 时间: 14:39:56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  其实  优盘和SSD原理上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SSD因为更大,使用时间更长,读取次数更多,所以要比优盘复杂的多的多。  优盘完全消失至......  -----------------------------  网盘和云存储都必须能上网,怎么着也是不方便,特别在中国现在无线上网还有很多限制的情况下,更难普及。另外安全性也是个大问题。忽忽  SSD完全可能取代U盘,现在主要问题是价格,还有个小问题是体积。不过价格肯定是要降的,现在新东西,厂家都是要大赚一笔的,至于体积问题,存储芯片容量鬼晓得能搞多大。忽忽  SSD使用寿命长,可靠性也不是U盘能比的,功能比U盘强大的多(比如装机启动神马滴),还能像机械硬盘一样使用,USB3.0传输再加一把火,U盘就永无翻身的机会鸟。忽忽  ~~~~~~~~~~~~~~~~~~~~~~~~~~~~~~~~~~  从原理上来讲,SSD和优盘是同一个东西。  那么优盘有点在哪里?因为它方便携带,而且容量也够。缺点是,容量不是很大,且速度不快,虽然USB3.0的优盘速度快了很多,但是依旧不能和内置的SSD比。  SSD的有点在哪里?容量大,速度快。缺点是,比起优盘来体积要大很多,便携性差一些。还有一点,如果是便携移动SSD,那么SSD必定也是要使用USB总线,这样移动的SSD速度就不会比优盘快多少。  未来  最完美的数据移动方式,还是云存储。至于数据联网的问题,我想4G数据网络和无线网络还是会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普及的。  当然,对于大数据移动和备份,有很多人包括我,还是喜欢使用优盘或者移动硬盘滴。
  乔丹是中国品牌,我不说谁知道?
  楼主:
时间: 14:10:24  是那样么 15楼
14:09:09  做产品早就是朗科副业了,打官司才是朗科的主业。  对了  除了优盘,谁还见过朗科这两年来的其他新产品?  -----------------------------  @是那样么 47楼
14:45:35  自1999年设计出国内第一个U盘后,依托闪存盘为核心的专利运营模式一直是其主线。据朗科资料显示:年,朗科来自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分别占据主营运收入比例的3.79%、9.37%、16.50%及12.76%,呈现递增状态。  通过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的模式,2006年,朗科闪存盘专利运营业务毛利率达到100%,2009年则为99.85%。  ~~~~~~~~~~~~~~~~~~~~~~~~  说实话  不是说朗科打官司不对,对自己公司有利......  -----------------------------  电子公司变化很快,摩托罗拉、诺基亚、飞利浦、索尼、东芝、夏普、松下不也完蛋了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随身碟。还有一些不同的公司声称是他们第一个设想了或详细解释了、或制造了、或申请了专利;甚至有的公司声称是自己第一个在市场上销售这种随身碟。  Trek是已知的第一个在市场上销售这种以闪存为介质的USB资料存储器的公司。但是他们所申请的专利并没有详细说明这种全新意义的USB闪存储存器,而只是普遍意义上的数据存储装置。  中国的朗科科技(Netac Technology Co., Ltd.)在1999年声称自己研发的U盘为全球第一款。  含音乐文件播放器的随身碟  必恩威(PNY)随身碟刚好10cm长  来自以色列的M-Systems公司(即现在的新帝)自1998年起就开始着手研发这种装置。他们于1999年的10月份注册了diskonkey.com的域名,并明确地指出这种全新意义的USB闪存装置正在被研发。2000年,丹?哈克比加盟M-System团队并领导DiskOnKey的开发。由Ziba完成工业设计的产品赢得了2001年的IDEA大奖。M-System在专利描述中严格地为这种新装置做了全面的叙述。  IBM的发明档案RPS8-(1999年9月)是目前已知最早精确并完整地描述了USB-FD的档案,但也仅止于USB-FD。M-Systems帮IBM贴牌生产了DiskOnKey,而IBM最早于2000年晚期在北美销售这项产品。  Trek宣称他们是第一个构思并制造拇指碟(ThumbDrive)的公司。该公司的执行长亨因?丹曾说:「当我们在2000年上半年首次推出拇指 碟这项产品时,我们相信这小小的装置能够改变全世界顾客储存及交换数据的方式。」、「它的潜力让 Trek 愿意投入投资并且保护关于它的知识产权。」目前Trek在日本、台湾、南韩、英国、纽西兰以及新加坡拥有拇指碟的专利权。  虽然如此,随身碟的专利拥有权仍然有广大的争议。据海峡时报报导,在当时已有许多其它公司开始销售相似的装置。M-Systems(在那斯达克上市的一家公司)称它们的产品为DiskOnKey以及Diskey。Electec是 M-System的进口商,而FE Global是它在新加坡的经销商。Trek控告四家厂商侵犯它的专利,而这四家厂商提出反击,要求废除该无效的专利。  同时Lexar也宣称了自己首创了随身碟产品——2000年时他们推出了一款内建USB功能的CompactFlash卡。Lexer也提供一组卡片阅读机及USB连接线,使得使用者不需准备另外的USB集线器。  最后新加坡法庭确认了Trek在拇指碟专利的有效性,在海峡时报所刊出的判决文中,认为它是「新奇且有创造性的」。新加坡的最高法庭同时也驳回了四 家公司——以色列公司M-Systems、Electec、FE Global Electronics与新加坡公司Ritronics Components——的请求,并且禁止它们继续销售类似的装置。这项判决预期会影响Trek集团目前[何时?]正在英国、日本与台湾进行的法律诉讼。
  日本有任天堂  韩国都是日本电子产品技术的干儿子  哪还有专利???
  朗科一个毫无进取心的公司
  我在1999年就懂得拿SMARTMEDIA + 阅读机来储存数据, U盘萛十么创意发明!?
  谁说日本没发明?  硬盘里存的都是
  @love_freedom2011 83楼
15:40:39  我在1999年就懂得拿SMARTMEDIA + 阅读机来储存数据, U盘萛十么创意发明!?  -----------------------------  这不对,在U盘前,就有移动硬盘,也有flash的mp3  但没有人想到把这两样放到一起,朗科做到了  (当时他们的思维是有定式的,就是mp3这种文件是不可以随便拷贝的~~~~所以U盘只能是中国人发明的~~~~~当时世界大厂的mp3palyer都要有PC端的管理软件才可以读取里面的文件)
  靠,我以为是爱国者发明的呢,爱国者可能是增加了U盘速度。
  @love_freedom2011
15:40:39  我在1999年就懂得拿SMARTMEDIA + 阅读机来储存数据, U盘萛十么创意发明!?  -----------------------------  @夜露今夜死苦 85楼
15:58:26  这不对,在U盘前,就有移动硬盘,也有flash的mp3  但没有人想到把这两样放到一起,朗科做到了  (当时他们的思维是有定式的,就是mp3这种文件是不可以随便拷贝的~~~~所以U盘只能是中国人发明的~~~~~当时世界大厂的mp3palyer都要有PC端的管理软件才可以读取里面的文件)  -----------------------------  因为中国人爱盗版,美国人发明了MEPG压缩技术,VCD,MP3随之而来....
  傻粪们快去查查nand闪存是谁发明的。
  失敬,失敬,真是刚知道这事。
  @望尘笑 39楼
14:39:56  俺用的第一个U盘就是朗科的,128M的,2003年貌似买的,花了200多,太黑了,当年还是学生,一个月600大洋啊。现在8G的都白菜价了。SSD固态硬盘普及,估计U盘就得退位了。忽忽  -----------------------------  你128M啊。我第一次买的是16M,03年大概
  @AIR青空夏影 88楼
16:09:52  傻粪们快去查查nand闪存是谁发明的。  -----------------------------  闪存(无论是NOR型或NAND型)是舛冈富士雄博士在1984年于东芝公司工作时发明。据东芝表示闪存之所以命名为 「Flash」 是由舛冈博士的同事所持有泉建议,因为这种内存的抹除流程让他想起了相机的闪光灯。舛冈博士在1984年的加州旧金山IEEE国际电子组件会议(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上发表了这项发明。Intel看到了这项发明的巨大潜力,并于1988年推出第一款商业性的NOR Flash芯片。
  惭愧了!  
  这个还真第一次知道额
  回复第20楼,
@zheng616  USB技术发明者: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  --------------------------  @wr960204ii 67楼
15:15:23  usb不等于u盘  -----------------------------  usb是标准,u盘是产品,没关系?
  @很大的黑猫
14:39:00  回复第28楼,@达布殴塞文   顶!vcd也是!   --------------------------   不是吧?印象中电脑城理很多vcd是日本片啊,应该是日本人发明的,不然拍那么多片干啥?还不是为了宣传自己。   -------------------------  中国发明的,没申请专利,被鬼子抢注了  
  不科学啊,独裁国家还有发明,你让民主自由国家情何以堪。  
  回复第20楼,
@zheng616  USB技术发明者:阿杰伊-巴特(Ajay Bhatt)  --------------------------  @wr960204ii
15:15:23  usb不等于u盘  -----------------------------  @zheng616 95楼
16:27:20  usb是标准,u盘是产品,没关系?  -----------------------------  U盘是中国一个称乎,那个年代相同类型产品都不约而同地面世.....
  回复第69楼(作者:@望尘笑 于
15:16)  @小咪小球 62楼
15:11:02  回复第39楼(作者:
@望……  ==========  我发现在国观能逮住大坨同龄人,八卦那边好年轻的说,伤心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朗科 netac n5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