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块到一两万的戴森空气净化器哪款好,哪款最最适合重庆人

几百块的空气净化器加个小零件,瞬间改装成1万多的新风系统!几百块的空气净化器加个小零件,瞬间改装成1万多的新风系统!熊猫开箱百家号最近的雾霾很严重!很多人家里都买了小米的空气净化器,虽然开了空气净化器之后屋里没有PM2.5了,但是因为不开窗,造成屋里面二氧化碳 CO2和甲醛超标,感觉很闷,睡觉醒来发现特别困,感觉没睡醒!但是你知道吗?有了这个神器,轻松改装,就可以把家里几百元的小米空气净化器改造成价值几万的新风系统了!这个神器就是米皮!硬板取风式米皮解决新风系统无需打墙洞,划玻璃洞烦恼。伸缩硬板任意拉升,适合0.9米至1.58米的平拉窗户,可二套硬板组合达3米高,标配密封条!内拉推拉窗户可选择软布取风,防风防雨!里面有这些配件:看看网友都怎么说:从之前的老款换成了现在的,已经用上了,总体来说比老款看上去简洁了,老款的风筒拖沓,但是灵活。现款风筒调整角度的时候很硬,没有老款风筒软,但是颜值要高。挡风板其实没必要加宽,老款的就很好,只是出风口做一下改进就行了。还有就是,我的这个窗户,挡风板可以塞进下面的轨道槽里,却塞不进上面的。这个产品是目前我了解到的最性价比的方案,前提是要有小米的设备,功能可以满意我的需求,有点我要吐槽一下。1,安装视频节奏太快,没有安装说明书这是败笔。打比方撕硅胶膜,有两层保护膜,一个光面一个磨砂面谁在里面谁在外面,视频也没说明,还有出厂是膜是横向卷曲,贴膜是又是纵向覆盖,很不好弄。2,通气管实在是硬呀,非常不好安装,建议有软一点的管,管头可以预先加转卡扣,安装是对接卡扣就好了,通气管有好活动,好利用空间。3,板材的卡扣用的是塑料的,我看视频里卡扣是金属的,这样的卡扣材质强度比金属材质强度1/3都不到,这个能省多少钱?不厚到呀!总之,买这个产品其实是为了创意,产品的打磨还要用心才是,毕竟这是个在中国很容易仿造的产品,新风需求还有很大的市场,期待第三代产品。如果你还是感觉家里空气不太好!赶紧用米皮搭配小米空气净化器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熊猫开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第一手的科技和互联网报道,欢迎关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几百块到一两万的空气净化器,哪款最最适合重庆人?_重庆潮生活_传送门
几百块到一两万的空气净化器,哪款最最适合重庆人?
重庆潮生活
潮人说:结婚一年,终于要备孕了!可是家人朋友都劝我怀孕后不要在家住!我该怎么办?他们的好心好意我都懂无非就是因为新房才住了一年怕有甲醛嘛!我懂~嘿嘿,小编早就料到了我通了半年的风,买了十几盆绿萝更何况我选的都是环保材料装修~可我那搞化学的朋友跟我说不甘心!小编誓要把阻碍我备孕的“隐形杀手”找出来!可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室内,比你想象的更污!单说甲醛这一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环保建材只能算达标,达标≠无毒(国家标准规定:甲醛含量小于等于1g/公斤胶,即为达标)家装用到大量胶水是甲醛、苯的主要来源,它们释放的时间长达3——15年,单纯的通风无法根本解决甲醛问题。伐开心3——15年才释放完我还要等到那时候吗?!科学家告诉我们得有措施据清华大学2015年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调研的数据分析报告》:比起楼层和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是否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而开启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无论室外值如何,室内值始终保持在15微克/立方米左右。图表来源:清华大学《室内空气质量调研的数据分析报告》看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得靠它了!净化器怎么选?看测评!12月20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对市面上销量最大的3-4千元价位的8款热卖产品进行了专业性测试。测试项目包括:除霾,除甲醛实景盲测、以及实验室专业验证测试。测试采用统一标准,在数名专家和消费者的共同操作和见证下进行,其中有四款是国产品牌,四款欧美品牌。原理小编看不懂,但是我可以看实验结果啊!甲醛净化效果看到
这一项的测试结果之后,潮妹还是挺震惊的。看下面的图片,颜色越浅说明除甲醛效果越好。这里还有浓度数据,没想到效果最好的是国产品牌的净化器! PM2.5净化效果对于很多人关心的
PM2.5净化效果
, 8款空气净化器的PK实验也有不同的表现:节目组设置了2个相同大小的玻璃舱,在每个玻璃舱内又放置了2个小玻璃舱,模拟了家庭环境中净化空气经常有家具和墙壁的阻隔的情况。点燃烟饼后,密封箱内PM2.5浓度快速提升至60000μg/m?左右!测试结果仍然让我们惊喜:将4台外国产品和4台中国产品进行两两PK,净化10分钟后测试PM2.5浓度。在同一测试标准下,4款国产主流品牌完胜4款欧美日品牌!还有PM2.5数据大比拼!排名第一的国产品牌,净化十分钟后,PM2.5浓度在49μg/m3,均达到了中美的PM2.5良的标准。可以对比下面的指数等级表查看,更震惊哦~厉害了我们国产品牌!第一名更是当之无愧的机王!国产品牌更懂中国空气!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专家也做出了揭秘:“空气净化器对于风道的要求是很大的,外国品牌的出风明显要小于主流中国品牌的的原因,也是因为风道的出风口较小。”因此,净化速度明显慢于国内品牌。专家还说了,在空气净化器这块,国外空气净化器主要用于过滤花粉过敏源和大颗粒灰尘,国产品牌则大多以解决空气质量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本土化需求!欧美品牌的净化器是很好,可他们不懂中国的空气!PK之王,就你了!很好!我就选排名第一的那款PK之王了!央视爸爸特意把品牌名都藏了起来,不过这难不倒潮妹!去京东淘宝查询比对,我还是把这款PK之王人肉了出来~就是这款!莱克KJ703-A!潮妹还看到更多惊喜数据,这款空气净化器的颗粒物空气洁净量高达600m?/h!早在2014年中国家电网策划的13款空气净化器横评中,莱克KJ703-A就以卓越的性能表现获得了横评的机王,这次央视测评结果表现优秀,也不意外了。3-4千元的价位一般消费者都能接受,更何况人家是用真是测评说话!莱克KJ703-A,就你了!当然,好像莱克还有更厉害的产品——魔净K8,颗粒物空气洁净量高达840m?/h!在万元价位的空气净化器中这个结果也很让人惊喜!为了自己的健康也要买!小编内心已经疯狂长草,必须要入手!不说了,我下单去了!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重庆潮生活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月12日 1:48
重庆潮生活 最新文章空气净化器滤芯一到两年要更换_网易新闻
空气净化器滤芯一到两年要更换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咸阳地区雾霾天气频繁,一些市民开始考虑为家里添置一台空气净化器。上周,华商报记者走访咸阳家电市场发现,老人、孩子等人群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更大一些;市面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空气净化器价格、种类较广,但国产品牌的产品更受青睐。
老人、孩子更需要空气净化器
在苏宁云商人民路店,正在挑选净化器的张老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家里小孩总感冒。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太差了,对孩子健康威胁很大。我想买一台空气净化器,看能不能让孩子的身体好点。”张老先生表示,对老年人和婴幼儿来说,更需要空气净化器。国美电器渭城店李女士也表示,目前来说,空气净化器主要针对老人、小孩、敏感体质及健康意识较强的人群。
市民吴女士表示,自己与爱人曾在山东威海生活过多年,自从去年回到咸阳,爱人总是感觉鼻子不舒服,总打喷嚏、揉鼻子。吴女士猜测可能与咸阳空气质量差有关,她打算给家里买台空气净化器。
面对恼人的雾霾,消费者一方面希望室内空气质量能得到净化,但另一方面又对空气净化器是否有效心存疑虑:“空气会相互流通,要是开着窗户,室内外空气对流岂不是白净化了?总不能不开窗户吧?”对此,魏女士表示:“空气净化器要长时间开着,间歇使用效果欠佳。”
国产品牌更适合国内环境
华商报记者走访咸阳家电市场发现,飞利浦、惠而浦、亚都、美的等很多品牌都有空气净化产品,功能也各不相同,价格从一千到八千不等。苏宁云商人民路店导购员魏女士表示,目前两千多元的净化器最好卖,“现在装修的人少,带除甲醛功能的净化器买的人相对要少一些,两千多块钱的产品卖得最快。”国美电器渭城店工作人员李女士也表示:“两千多元的价位对消费者比较合适,质量也不错。”
华商报记者通过对比发现,相比其他品牌,国产品牌亚都的净化器产品在苏宁人民路店中的种类更多一些。魏女士表示:“亚都做空气净化器更专业一些,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场馆用的就是亚都KF4902。”而在国美电器渭城店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国产品牌净化器。李女士称:“进口品牌研发多是基于本国空气质量来进行,国产品牌更能因地制宜,做出针对国内环境污染特点的产品,更适合中国家庭使用。”同时,李女士表示,由于亚都在净化方面做得比较专业,因此在卖场里的上货率也就更高一些。
滤芯质量决定空气净化效果
为了展示净化器的功能单元,魏女士打开了净化器前盖,取出滤芯向消费者展示。“就这几个片片怎么能净化空气?”顾客张先生疑惑地说道。于是,魏女士将一款净化器的滤芯取出来为张先生分析:“这层白色的是交换面VO-99棉,是用来挡灰尘的,可以清洗;中间这层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异味;后面的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粒直径0.3微米以上的可吸入粒子,同时具有杀菌作用。”魏女士表示,使用空气净化器并不能一劳永逸,按照咸阳目前的空气环境,滤芯一到两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同时,李女士也表示,功能、材质等决定净化器价格的因素众多,但考验空气净化效果的关键还是在滤芯的材质上。“滤芯的大小、厚度、过滤层数等等,都会影响净化效果。”李女士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净化滤芯从1层到9层不等,净化效果也就不同。在产品功能方面,除不除甲醛、带不带加湿功能、是否只能调控等,是市民在购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而就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可自动检测空气质量、智能跳挡的净化器亚都KJG2701(不带除甲醛、加湿等功能)、亚都KJF2105T(带除甲醛功能)、美的KJ30FE-NV1(带童锁功能)卖得都比较好。
负离子功能不宜长期开启
随后,李女士打开了一款美的空气净化器,可以看到被塑料纸包裹着的滤芯。李女士表示:“一些净化器的滤芯装在塑料袋里,第一次使用时要看说明书或者开盖检查,如果有塑料纸的话要先拆除塑料纸,否则就会影响使用效果。”另外,李女士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拆卸净化器前盖前一定先要断电,否则一方面会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减损机身寿命。
魏女士表示:“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可以提神醒脑,但是负离子功能不宜常开,每天开1-2小时就好。如果负离子功能开得太久,有可能会产生臭氧,反而会使人感到不适。”
另外,使用技术不达标、劣质的机器,在释放负离子的同时还会产生正离子、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对健康构成轻微危害。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带负离子功能的产品时,不要贪图便宜,应该到正规卖场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实习记者 史嘉婷 文/图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扫码下载极果客户端
6款空气净化器横向对比,哪台最好看完就知道
爱专研的技术死宅!
写在前面上篇Karcher(德国凯驰)KA 5的体验报告中已经预告过这篇横评。参与横评的除了口碑爆棚的Blueair、逼格最高的戴森以及著名堆料神机352,更令人期待的就是Karcher的KA5,众所周知,这个德国品牌做清洁已经有80多年,他们的高压清洗机、蒸汽清洁机可以说是欧美家庭必备,但是进军空净领域还是头一回,不知道这款机子实际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而在后期的测试中我又加入了一台这两年DIY领域炒的火热的FFU工业净化器以及小米空气净化器2。本篇横评非常长,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净化器产品外观、操作、结构、密封性介绍2、
滤芯的对比3、
出风口PM2.5测试,可验证单次过滤效果4、
实景净化效果测试5、
测试总结心急的可以直接看结果。净化器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风扇作用下让脏空气经过滤网,依靠滤网除去空气中的PM2.5、甲醛、TVOC等有害物质。一个设计良好的空气净化器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风扇应该位于滤网后面,若是多层滤网也可以在滤网中间,否则用的旧了风扇会很脏。2、滤网前后应该有良好的密封性,因为空气总是优先从压力最小的地方通过,缝隙会严重影响净化效果,并且缝隙处的气流速度较快,还容易引起气流噪音。3、有良好的操作方式以及设计合理的档位。4、有较大的换气量和长久的滤网寿命。5、噪音低、功耗小。后面的横评将会对以上项目进行对比。一、净化器产品介绍a) Karcher(德国凯驰)KA 5Karcher(凯驰)是来自德国的全球最顶级的清洁设备专家,KA 5是他们的首款空气净化器产品。KA 5的采用高端机器主流的方柱形外观设计,提供触摸按钮和手机APP两种操作方式,通过APP可远程遥控及设置定时开关机,可以实时监测家中空气质量。顶部倾斜的面板和45度导流片是比较有特色的设计,让出风风向略倾斜并且发散,因此放在墙角也能有不错的循环效果,这在立柱式的机器里是很少见的。KA 5两侧进风顶部出风,采用阿基米德风扇。这样的设计进风面积会大于325那样塔式层叠的结构,而风扇尺寸则会大于圆柱形滤网的机器,可以有效降低噪音。KA 5特别出彩的是有四款不同滤芯,可以随心选择,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基于实验需求,这里选择了通用滤芯,外面有可清洁的初滤网。滤网槽是塑料一体结构,内部没有缝隙。每一款滤网都有一圈泡沫棉,提供了不错的密封效果。滤芯装入机器后,整体外观看起来严丝合缝,密封情况良好。十分简约,非常符合德国人严谨的作风。 b) 戴森TP02戴森是来自英国的著名家电品牌,利用数字马达开发了吸尘器、风扇等多种产品,无线吸尘器和无叶风扇是他们最经典的产品。在风扇基础上,他们又开发了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产品。这款TP02是本次测试机器中最苗条的一个,造型与戴森的无叶风扇基本相同。TP02机身上仅有开关按钮,没有切换档位的设置。档位切换完全依赖于这个可以吸附在机身上的遥控器,这也是戴森无叶扇的特色之一。除了遥控器外,戴森TP02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但遥控器上功能已经很全面,APP显得不是那么重要。TP02由于机身过于细长,滤网偏小是非常正常的。戴森的密封设计非常优秀,这是滤网底部的密封胶圈,这是本次测试唯一使用胶圈密封的净化器,其它产品都是用泡沫海绵密封的。滤网顶部同样有密封胶圈,两个胶圈把TP02的筒形滤网上下彻底封闭,密封效果优秀。然而无叶扇注定是个非常不适合做净化器的产品,这要从它的原理说起。戴森将它的无叶扇称为气流倍增器,是基于科恩达效应(Coanda Effect)的原理设计的。这样的产品在工业上使用比较普及,但家用市场戴森独领风骚好多年,它的基本原理是:内部的风扇由底部抽入空气输送到上部,通过环形狭缝喷出,并带动周围空气一起流动形成风。通过工业用空气放大器原理图看会更加直观:当压缩气体通过环形窄缝向右侧出风口喷出,通过特殊的几何形状,左侧气体会被吸入,与压缩气体一起从右侧吹出,并且出风口处还会继续吸卷气体加入,气流量可以放大10-100倍。也就是说戴森数字马达的实际风力占总风力不到10%,无叶扇吹出来的风90%以上都没有经过滤网,因此净化效率会非常低。c) Blueair 303瑞士Blueair和IQair堪称空气净化器界的泰山北斗,是早期高端空净的代表品牌,尤其是美领馆批量采购Blueair的产品之后更是声名鹊起。戴森的原理就决定了让我对它没有太大期望,但Blueair我是抱以厚望的,然而这是本次测试中最让我失望的产品!Blueair 303机身采用扁平的设计,全金属制造,颇有一种电脑机箱的感觉。把它从箱子中取出时就发现了第一个问题:钢板门的上端弧形封条是塑料的,与盖子结合的非常不好,轻轻一按就会下陷并发出吧嗒声来。控制方面303也是本次测试最简陋的,仅有一个机械旋钮控制档位,没有任何自动功能,真的是很纯粹的风扇加滤网结构,机器内部也没有PM2.5检测模块。机身内甚至没有做滤网寿命提醒功能,单独配送了这个182天倒计时配件。也就是说Blueair完全不管运行环境和运行时长,就简单粗暴的选择了半年一换,而其它多数品牌是可以按工作小时数统计的。这个计时器内部有磁铁可吸附在机身上,但磁铁显然设置的不大用心,吸在机身上永远是这么倾斜的,无法调到水平位置。打开机箱门又发现新问题,门的内侧喷漆非常不均匀,虽然外观看不出,但打开后也太影响心情了。并且303是这次测试唯一一个不带初滤网的净化器。由于门的折边太小,导致门上的空腔洞要比滤网大一圈,像上图这样滤网又2/3露在外面都不影响关门,这又留下了泄露的隐患。其实只要把门的折边加大,关门时候能直接把滤网压紧就一举两得了。滤网的宽度刚刚合适,但高度断了一截,以至于装入机器后顶上有明显一条大缝隙。我随后在网上查了大量晒单,发现这是Blueair的通病,并非我手里这台的个别现象。取出滤网发现看似挺厚的HEPA滤网,背后嵌套了一片活性炭滤网,实际上HEPA滤网是挺薄的一片。取出滤网后的机器内部再次让人失望,303的密封情况是这次测试机器中最糟糕的!所有钢板折边交接位置都没有做任何密封处理,四角都是大缝隙,包括出风口与侧面也有大量的缝隙。机身底部增添了一个负离子发生器,其中一个探头藏在机器的出风口。负离子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净化PM2.5,它的原理是让灰尘带电,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墙上、地上、家具上,显然这并非真正的去除PM2.5,只是让灰尘落地而已,一旦有空气流动又会重新飘动起来。这是我以前测试过的一台带负离子的净化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有大量灰尘吸附在净化器表面了。在303上我暂时还没发现这种情况,但负离子的作用相信大家也能看明白了。d) 352 X80352 X80是北京一家新公司推出的产品,堪称3000元以内的堆料王,但是价位也决定了用户体验,其噪音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对于睡眠比较浅的人,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X80同样是方柱形的外观,但与Karcher(德国凯驰)KA 5有所不同,它的四面都是密封的,从底部进风顶部侧面出风。正是由于这个侧出风的方式,官方建议摆放时要离墙30cm以上,加上它本身38cm*38cm的占地面积,就需要一个至少68cm*68cm的空间摆放,占地是这次所有净化器中最大的。X80机身顶部有硕大的显示屏,触摸开关操作,并附带有红外遥控器。但遥控器功能较弱,与机身功能一致,实际用处不大。初滤、中效滤网、EBM电机、活性炭滤网、高效滤网依次层叠的结构,每个滤网可以像抽屉一样拉出来,更换非常方便。每个滤网都非常厚,因此HEPA滤纸面积非常大,但毕竟进风面积小,因此采用了大功率的EBM风机驱动,也因此导致机器噪音会比较明显。e) 小型FFU工业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市场重复活跃之前,市面上能买到的产品很少,动辄三四千元以上,因此很多人盯上工业用的FFU过滤器,刚好我手头也有这么一台机器,所以也一起加入这次测试。我这台FFU是40cm*60cm的小尺寸机型,机器正面就是硕大一块滤网。从背面看铁皮做的壳子,简单的初滤网,就是彻底的工业风格了。调速器就是个86型面板。外壳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各个角都比较尖锐,不小心会刮伤地板甚至伤人。内部风扇也是全金属的的,噪音有些大,感觉也不大安全。并且这个风扇是在滤网之前的,使用久了不可避免的会弄脏。滤芯一圈也是泡沫密封条,密封效果还不错。f) 小米空气净化器2小米的产品历来是争论的焦点,一方面因为抄袭被四处骂,另一方面也因为价格深受欢迎。小米三代空气净化器都通用同一个滤网,也就是说滤网CCM都是一样的,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小米2代的性价比更高一些。小米空气净化2是这批机器里最小最轻的一个,采用方柱形设计,底部四周进风顶部出风。唯一的操作按钮在机器顶部的一角,可以在自动、睡眠和最爱三个档位间切换,最爱档的风量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小米APP控制净化器表现并不理想,操作有些繁琐,但可以与他们家的大量传感器实现联动,比如开窗关机、进门开机等等,也算是个不错的功能。圆柱形滤芯从机身后部装入,PM2.5传感器位于滤芯上方。小米的滤芯底部是封闭的,这与其它品牌的设计有所不同。而顶部则由机身上的泡沫海绵密封,整体密封效果还比较不错。二、滤芯对比虽然新国标可直接标注CCM来说明滤芯寿命,但由于这个新国标的标准实在太低,光用P4等级往往无法真正区分滤芯的分别。一些大滤芯可以达到P4和F4的很多倍,比如352 X80官方公布数据就是12000mg的两倍多,因此有时候还是要对比滤网尺寸来的更有效。上图从左往右一次是352 X80、FFU、Karcher(德国凯驰)KA5、Blueair 303、小米和戴森TP02的滤芯。根据官网公布数据,352 X80的滤网尺寸达到了7.8平米,但由于它的中效和高效滤网是重叠放置的,是否应该算3.9平米才对呢?双层滤网无疑能提升净化效果,但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风阻,X80的风机功率是其它机器的3倍左右,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FFU的滤网是这批机器里看着最大的,根据褶皱数及外形尺寸估算,面积在大概在4.6平米左右。Karcher(德国凯驰)KA 5的两片滤网估算面积大约是4.4平米左右。但凯驰提供极丰富的滤网选项,除了标配的全功能滤网,还可以选购针对PM2.5和针对甲醛的滤网,甚至有针对宠物的除氨气滤网,这次受测试时间和设备所限没能逐一测试,以后有机会我会在单独补充这方面的测试。Blueair 303的HEPA滤网估算面积仅有1.4平米左右,滤网整体也显得最松垮,加上尺寸比机身短了那么一截,寿命和净化效果都让人担忧。小米官方有公布7.7米的长度,根据高度计算大概有2.1平米的HEPA滤网。戴森TP02实在没有测量的想法了,高度仅有小米的2/3,桶的壁厚仅有小米的一半,应该不会超过1平米的。当然以上只是统计HEPA部分的面积,甲醛方面吸附材质差异较大不好比较,而且我也没有靠谱的甲醛源进行测试,等明年搬新房了再看看吧。三、出风口检测(单次过滤效果)滤网的等级和机器的密封性决定了空气净化器的单次过滤效果,虽然这个数据不是很有用,最终CADR值才能决定净化速度,但这个数字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厂家的用心程度。测试在我家阳台进行,测试设备时口碑挺不错的空气堡,当时我家阳台PM2.5高达270,而PM0.3更是高达7万8。我在空气堡外面套了个纸筒,以尽量减少周围空气的影响。在凯驰KA 5的出风口PM2.5低到了1,PM0.3降到了1797。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可能会想到比较熟悉它的高压清洗机、蒸汽清洁机、吸尘器等在性能、体验能耗这些方面的整体统一,而KA 5作为他们的第一款空净产品,同样也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也就是说,注重净化空气效果的同时,Karche也兼顾噪音、能耗等等。德国人的思维,大概是不愿意为了单一的过滤指标,而牺牲其他重要的用户体验。戴森TP02从原理上就决定了无法进行这个测试,毕竟超过90%的空气都是没有经过净化的。Blueair 303的测试成绩也是惨不忍睹,糟糕的密封性的影响太大了,我一度以为是仪器坏了,但在其他机器上又一切正常。我甚至让它在阳台上连续工作了40多分钟,但出风口PM2.5始终无法降到30以下,不得不放弃了这项测试。352 X80的狭缝型小出风口对这种测试特别有利,整个测试仪可以塞到顶盖下面去,测试成绩惊人的好。可是同样因为出风口比较狭小,虽然看起来数据效果很好,但也导致了出风量和净化速度受限,同样时间内,能净化输出的空气明显更小,对于面积大的室内空间,等候的时间成本高。FFU得益于超大的出风面积完全覆盖测试仪器,绝无周围空气干扰的可能性,也完全无视机器的泄露问题,得到了最佳成绩。但这里要说下FFU的原理是滤芯绑在电风扇上面,滤芯前侧可以隔绝周围空气干扰,但是四周漏风,过滤后的空气难免在出风口和污染物重新混杂,综合下来看还是捉急的。小米的测试成绩略差一点,但相对它的价格也算是超值了。四、实景性能测试a) Karcher(德国凯驰)KA 5功率和噪音选在夜深人静的半夜2点多进行,噪音在两个点进行测试,一个是离机器50cm的位置,另一个则是离机器3米元的地方。KA 5的功率表现相当优秀,带WIFI远程遥控器的机器,待机状态下功率已经低到无法检测,在低档下功耗仅为9.6W,最高CADR 593时也仅为51.5W,能效达到了11.5KA 5在低档位下的噪音不会影响睡眠,但中档位可能就不适合夜间使用了。由于我家小区在主干道附近,虽然我家面朝小区内,并有双层隔音玻璃,初始噪音仍有39dB(A)左右,略高于KA 5标称的37dB(A)。毕竟自己家里的环境和实验室的绝对稳定环境相比,必然会对数据有些影响,出现少许偏差,完全可以理解,因此测试数据仅供参考,与后面其它机器的数据对比会更有实际意义。性能测试依旧是在我家主卧进行,除去衣帽间后约17平米。B点是放置净化器的地方,A点是放置PM2.5检测仪的位置,基本能杜绝循环不好的净化器出好成绩的可能性。每次测试把卧式开窗并开启风扇换气半小时,让室内PM2.5值达到220左右并保持稳定,然后关窗开启净化器,每1分钟记录一次PM2.5和功率值,汇总成表后得到测试曲线。净化器全都设置为自动模式,尽量接近真实使用情况,毕竟最高功率下的噪音绝大部分人无法忍受。分析:1、在PM2.5高于200的情况下,净化器并没有开启最大功率模式,而是以中档位运行。2、12分钟后室内PM2.5降低到了75以下,也就是国标的良,净化器转入低功率模式并保持运行。3、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22分钟。4、降到美标的优(15以下)花费32分钟,50分钟之后进入稳定状态,PM2.5一直维持在3以下。b) 戴森TP02戴森TP02的噪音表现有些对不起它的名声,只有在5或更低的档位噪音可以接受,5档以上即使是白天也难以接受。并且戴森的噪音较尖锐,听起来比其它净化器或风扇的噪音更加难受。分析:1、戴森对机器的档位运用的比较充分,5-10档全部用上了,但由于净化速度实在太低,一个半小时时间基本都运行在6档以上,仅仅最后几分钟才稳定在5档。前面说过它的噪音在6档以上都难以接受,因此想用它做为唯一的净化器,恐怕只能用在很小的房间了。2、PM2.5降低到了75以下花了38分钟。3、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128分钟。4、3个小时的测试最终没能低于30c) Blueair 303Blueair的档位非常简单粗暴,1档16.7W下确实非常安静,但功率有些偏大了,最高400的CADR,能效仅有6.25。分析:1、由于这台机器没有自动模式,我全程让它运行在中档位,因此这个成绩也是占了极大便宜的,毕竟其它机器在PM2.5降低后就会转入低功率模式。并且303带有负离子功能,并非所有PM2.5都被滤网捕获,还有一部分留在室内期待死灰复燃呢。2、PM2.5降低到了75以下,花费20分钟。3、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32分钟。4、降到美标的优(15以下)花费50分钟5、进入稳定状态花了68分钟,PM2.5一直维持在3-5 d) 352 X80堆料王352 X80采用了双层滤网和EBM风机,因此功率和噪音上会比较吃亏,能效只有5左右,比最高的凯驰KA5低了一半,这是它最大的短板。噪音方面,如果一直用低档的话还能接受,但是3档以上就完全难以忍受了。分析:1、X80极少进入3档以上,在PM2.5高于200的情况下,净化器主要以3档位运行。2、18分钟后室内PM2.5降低到了75以下,也就是国标的良,净化器转入2档。3、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28分钟。4、降到美标的优(15以下)花费44分钟5、62分钟之后进入稳定状态,PM2.5一直维持在2-5以下 e)
FFU工业用品的噪音不能指望,我这台FFU最低噪音也差不多50了,基本没有实用价值。现在也有很多专门改装针对家用的机器,噪音控制的好了很多,外观也有些改善。但千万留意别买到假FFU了,淘宝现在有不少所谓的木质FFU,其实就是木箱装个山寨的HEPA滤纸,滤纸的尺寸和规格都远不如真正的FFU。分析:1、FFU我一直让它运行在最低档位,由于它的出风面是整个硕大的HEPA滤纸,面积非常大,因此风速很低,难以在室内形成有效的空气循环,因此净化效果会大打折扣。2、PM2.5降低到了75以下,花费26分钟。3、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40分钟。4、降到美标的优(15以下)花费50分钟。5、90分钟之后并没有进入稳定状态,但PM2.5维持在8以下
f) 小米空气净化器2小米空气净化器2确实如传说的一样,噪音方面表现不佳,仅有最低的两个档位噪音较好,但这档位的适用面积是8平米以下了。分析:1、小米是唯一一台待机耗电的机器,可能是WIFI和PM2.5检测模块耗电,待机时也有1.5W功耗。2、小米净化器急于进入第功耗状态,PM2.5低于100就进入5档,低于95后进入3档,因而导致PM2.5变化不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过早进入平缓下降阶段。3、PM2.5降低到了75以下,花费38分钟。4、降到国标优(35以下)花费72分钟。5、90分钟之后并没有进入稳定状态,但PM2.5维持在30以下 五、总结为了更加简单的阅读,我把所有性能测试的曲线放到一个图里加以说明吧。在90分钟的测试中,凯驰KA 5毫无争议的成为性能之王,不管是能耗还是最后净化效果都明显优于其它产品,尤其是最终以9.6W的功耗和低噪音维持3以下的最佳成绩,综合素质表现极为突出。352 X80综合效果低于Karcher(德国凯驰)KA 5,全程维持在46.5W的功率,在能效方面就很吃亏,43.6dBA的噪音也略显呱噪,到了夜间就只能开启睡眠模式了,但是也牺牲了睡眠时的过滤效果。Blueair虽然看曲线还不错,但毕竟是靠全程49.3W中档功率加负离子跑出来的,若是用16.7W的低噪音模式,测试成绩肯定要大打折扣,那悲催的密封性能和功能,真想不通是怎么爬上神坛的。FFU个人并不是非常推荐,噪音、操作方面都表现不好,加上风速太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循环,导致室内净化的会很不均衡,比如测试曲线中有几个大的波动,应该就是我开门进卧室造成的,并不大适合家用。小米空气净化器2的表现确实不能算好,虽然性能和做工对得起价格,但是风机噪音过大,被设计成高PM2.5值就减速的自动模式,只建议用在10平米内的小房间,大房间实在不是它能驾驭的。至于戴森TP02,如果不差钱想要个吹微风的风扇还是可以考虑,想当净化器还是算了吧,最差的效果、最小且最贵的滤芯,除了颜值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最后两张图是我把前面汇总曲线的两个阶段放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自行对比一下:PM2.5在200左右开始的半小时曲线PM2.5在100以下的1小时曲线
德国凯驰 KA 5 智能空气净化器
¥ 4911 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款空气净化器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