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Book2 15 它的外用pp材质是什么么的?用起来会不会很重?

【图片】surface book半个月使用心得体会【surfacebook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251贴子:
surface book半个月使用心得体会
surface book国行终于要开卖了,真是可喜可贺我的sb到手也已经半个多月了,配置是i5/8G/256G/dGPU,现在说说一些心得体会。如果有关心的地方没说到的可以在回复里提。顺便开个坑,过两天开贴说一说sb的性能功耗散热。
微软Surface Book拥有高性能独立显卡,流畅运行Photoshop, Premiere, CAD等设计类软件,创新分体式设计,在PC与平板间随意切换,搭配Surface触控笔,让您轻松绘图与创意.
平板模式的应用和笔记本的应用一样吗?
先说说厚度和重量。sb是可拆分设计的,这就直接导致了虽然单独来看,不管是平板还是键盘底座实际上都是很薄的,总的来看有点厚,而且屏幕背面没有圆形的倒角,视觉上也有负加成。铰链处不能完全合上又是一个负加成。。。重量是1.5kg。这是什么概念?大概两个surface pro4,放在同尺寸的超级本里绝对不算轻。用surface pro3的时候,我可以举起来玩几局狂野飙车,看漫画,sb反插太重,平板部分电池又太小。总之,对轻薄要求高的sb并不合适。
再说一下有人觉得重心不稳的问题。虽然基本屏幕键盘各占一半重量,实际上还是挺稳的,放腿上不会翻的(但是可能会滑)。转轴稳定度也不错,虽然用手触摸会来回晃,但是转轴的角度不会变。而且sb其实是能单手开合的,微软明显用心了,但是基本仅限于把指甲插进触摸板前面倒角正中心的情况下。大概是为了区别于macbook,倒角比较长,不看的话很难照准位置,所以掀开屏幕基本还是要两只手一起上。。。
笔里有两颗磁铁,能吸附在屏幕左侧,也能吸附在别的金属上,挺紧的。但是右边竟然不能吸!这一定是左撇子的阴谋顺便吐槽下,微软简直用磁铁上瘾了。电源接口有磁铁,屏幕和底座结合的地方有,屏幕合上也靠磁铁和底座合紧。然而,屏幕右边没有。。
再说说接口。USB接口有两个!USB接口有两个!USB接口有两个!重说三。两个和三个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和一个比就是质变了!试过surface pro系列这种只有一个USB接口的感受一定很深。只有一个USB接口的话,就算有蓝牙鼠标,需要USB hub的时候也不少,比如两个USB设备相互传资料,接移动硬盘和手柄玩游戏。有两个的话除了接网线基本就不需要USB hub了。不过因为键盘底座太薄(最厚的地方7mm),微软又没有给一个比较高的踮脚,USB接口有点难插。基本上需要把U盘平放在桌面滑才能插进去。
sb有较大的SD卡插槽但是不能完全插进去。。。吧里有人试过那款macbook专用的半长的SD卡,好像能用。
平板部分只有一个耳机接口。兼容usb type c的雷电3接口自然是最好,至少给一个usb type c啊微软大概觉得平板只是临时展示用的,嫌接口不够又有自家拓展坞在,所以完全没问题。。。
下面是键盘和触摸板。键盘手感比较玄学我就少说两句,弹性不错,键程依然不够。大量输入文字还是外接键盘吧。键盘颜色和机身一样的银灰色,键盘灯是白色,结果夜里开灯的时候如果不关闭键盘灯就有点看不清字了。我觉得像macbook那样的黑色会更好。
触摸板真的很大,和5寸手机的屏幕大小相当,使用的时候几乎不会碰到边,需要提起手指继续划。但是由于是传统的结构,在中间以上的位置按压就有点费力了。玻璃的材质虽然手感顺滑,但是易碎啊。隔壁有人玩手机掉到macbook的触摸板上直接就砸碎了,苹果售后要1000。。。不知道微软收多少。
笔的性能相比surface pro3提升不少,延迟、抖动和压感都好多了。我不是画师,只用onenote记点笔记,所以surface pro3的笔也够用。但是换到sb,压感的提升让人明显感觉更有用笔书写的感觉。抖动几乎只有划斜线的时候才有,横竖缓慢划线没明显抖动。下面是在画图里写的,没有消抖。抖动的减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能写出更小的字,sb的笔能写出比A4纸上打印出的小四还小的字。
加油楼主好全面
sb的屏幕是13.5寸,但是由于比例是3:2,显示面积实际比普通14寸的笔记本还要大一点。3:2的屏幕比例对浏览文档网页照片写程序还是不错的,自从sp3开始就感觉对这种比例深深的中毒了。
由于sb的分辨率太高,默认就是200%的DPI缩放,虽然老软件不会糊了,不过还是略小。浏览网页我觉得225%才够。不过支持高DPI的程序也越来越多了,比如我常用的Matlab,2015b已经完美支持了。网易云音乐也出了uwp版。
显示效果,测评也不少了,总结成两个字就是“顶级”。关键是到手的屏幕没有明显比测评结果差很多。surface pro3的屏幕测试结果也是相当好,除了灰度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很多人的surface pro3漏光严重,颜色偏黄绿,左侧还有黄条,我的也不例外。而我手上的sb屏幕很完美。漏光只有最大亮度才能在左上角和右上角看到,不明显。下面是sb和锤子手机还有Nexus 7 2013最大亮度漏光和色温的对比,照片把效果放大了,实际上漏光都比照片里看起来少,sb是最黑的。
照片的白平衡不准,实际没这么夸张。相对来说,锤子手机是最高的,Nexus 7 2013其次(7000出头),sb最接近6500的标准色温。但是6500看起来是有点黄的,据说亚洲人喜欢冷屏。
有一点很有趣,从技术上说,surface pro3的LTPS最好,surface pro4的IGZO其次,sb的a-si最落后,而实际上显示效果恰恰相反。a-si的原来被认为是技术局限的地方也被突破好几次了。不过功耗上就没办法了,sp3的屏幕最大3w多一点,sp4是4w多,sb的结果我还没找到,但是看空闲功耗我就知道它不低。anandtech的测评里sb的归一化续航,就是续航/电池容量是不如sp4的。
扬声器除了声音更大,和surface pro3没什么区别,优缺点都是完美继承。优点是正对用户,立体声效果上和安置在底部的扬声器相比有先天优势。缺点是,低音残、中音薄、高音刺,小体积喇叭的典型缺点。虽然参考对象是桌面音箱,不公平,但是sb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肯定和“悦耳”沾不上边,所以也没必要找个普通笔记本或者平板比较了。
再说说续航。技术的进步固然影响大,但是要想续航好,还是堆电池最靠谱。sb的电池设计容量是69wh,和sp4相比除了屏幕硬件几乎相同,电池却多了大约3/4,续航不好才怪。以下都是50%亮度。播放720p视频没有完整测过,20%的电量,一次放了2h44min,一次2h多一点,10h还是靠得住的。睡觉前做床上查资料写word文档做ppt两三个小时的结果来看,大概9到10小时。唯一一次满电用完是情况是晚上用到70%多,早上带去实验室使用Matlab编程调试一直到晚饭时间,总的使用时间大概8小时。Matlab还是有点耗资源的,好歹能让CPU单线程满载。而且我犯了一个错误,Matlab默认是使用独显的。。。我是开着Matlab按电子锁才发现的。可以用Nvidia控制面板改成默认使用核显,续航会延长一些。
我并没有刻意省电,开一堆窗口(不能浪费大内存嘛),也没有调低屏幕亮度。所以sb的续航对全天候中轻度办公学习还是靠得住的。
再说说做工和系统问题。
sb的做工真是出乎意料的好,几乎找不到不平整的地方,比如塑料和镁合金接合处,触摸板和键盘机身(sp3上两点都有)。前置摄像头也没有偏,后面有一点。有人反映的屏幕后背鼓包也没有,不过屏幕正面按压有点变弯,但是机身整体不弯。
半个多月蓝屏3次,两次是因为打开硬件检测软件拆屏幕反插,一次是因为播放视频慢放(大概是显卡驱动的问题)。有时候唤醒会没有声音,重启才正常。刚到手的时候更新完windows hello也不能用,不过关闭windows hello再启用就正常了。顺便说一下,选择提高识别精度脱眼睛识别一次就能解决眼镜的问题。其它系统问题都没碰到。
我和你的配置很像,不过我是i7的。请教一下,开机如何操作,如何把win10改成中文的。
楼主,我比较在意轻薄和续航,用途主要是码代码,是买乞丐版sb好还是高配sp4好?给点意见呗
楼主matlab 使用怎么样,我也需要用matlab simulink那些仿真软件,有必要上i7吗?
3:2的屏幕网页全屏模式看16:9的视频差不多刚好,虽然本地视频黑边大一点。
楼主良心贴!顺便问一下 我有制图需求 但是好多人反应i7过热 续航差很多 不知道楼主对于i5i7性能差多少有了解吗?续航又差多少呢?
不错的文章,赞一个
请问SB做视频后期怎么样?以后主要拿来做后期什么的 LZ这个版本吃得消吗? 主要用AE PR什么的 LZ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帮我测试一下PR是否流畅吗
谢谢楼主了!
发现锤友一枚,握手
。。。。。。。
请教楼主 风扇经常转吗?我最常用的场景 就是切换打开十几个网页 看几个小时 风扇声音很大吗 和macbookair比 噪音控制如何 前者我在用 噪音太大 这款机身竖着 会不会风扇会几乎不转呢?
竖着按理 散热会好一倍
请问楼主,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国行和美行你会选择哪个?毕竟二者各有优势,好纠结
想知道sp3的机身弯曲问题有没有
楼主不贴膜屏幕会刮花吗
麻烦问下 只用平板不要底座
可以随意接其他蓝牙键盘么 谢谢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Surface Book2有了15英寸新版本,性能比Surface Studio还要强!_凤凰科技
Surface Book2有了15英寸新版本,性能比Surface Studio还要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Surface Book2有了15英寸新版本,性能比Surface Studio还要强! 我
原标题:Surface Book2有了15英寸新版本,性能比Surface Studio还要强!
我们都知道微软将在本月底召开发布会,公布全新Surface硬件的消息。因此,当今天微软偷偷公布Surface Book2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全新的15英寸版本,4K级别分辨率,全系列第八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更可靠的铰链设计——几乎每一项硬件指标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部Surface家族最为独特的产品,售价也来到了1499美元(13.5英寸)和2499美元(15英寸)起步。
Surface Book的登场无疑带着明星的光环,它被微软赋予了终极笔记本的称号,事实上它的确是Laptop以及Pad产品交汇的最佳杰作,通过独特的铰链设计,用户不仅能够将Surface Book开合成为普通笔记本使用,甚至也可以将不足800g的屏幕拆下独立使用,这时你就拥有了一块13.5英寸,分辨率的高质量平板,更别说你还能使用4096级压感的全新Surface Pen。
全新的Surface Book2推出了尺寸更大的15英寸版本,为了维持屏幕出色的清晰度,它的分辨率也上升至,260PPI相比13.5英寸的267PPI略有下降,但考虑到人眼对于笔记本产品的使用距离,这样轻微的差异恐怕很难用肉眼感知。更大的屏幕难以避免的带来了更大的机身重量,15英寸版本的Surface Book2整机重量达到了4.2磅(约1900g),单平板模式的重量也升级至816g,不过真的会有人期待一部1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能便于携带吗?
事实上两种尺寸的Surface Book2相较前代,在外观上的差异并不大(仅在C面增强了键盘位的弧度),它们同样采用了银色机身,Laptop的多彩外观并没有出现在Surface Book2上,不免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在接口方面,两种尺寸的Surface Book2都配备了两个标准USB Type-A接口,Surface接口、标准SD卡槽、3.5mm耳机接口以及标准USB Type-C接口(非Thunderbolt3)。此外,不管是15英寸还是13.5英寸的Surface Book2都能提供最长17小时的使用时长,而但平板模式都能提供5小时的使用时间。
官方共提供了7种不同的硬件标准,它们的售价也各不相同,具体配置如下图(i5版本为i5-7300U):
Surface Book2将在11月9日开启预订,11月16日开放出货,考虑到此前Surface Book在美国地区缺货的情况,在供货初期,微软恐怕也不会真正放开货源。不过比较惊喜的是,目前微软已经在官网上线了Surface Book2的页面,不过配置方面暂时只提供13.5英寸的版本,预定日期也在11月9日,这意味着中国地区很有可能将能与美国同步开启13.5英寸版本的销售。
至于大多数人都想要的15英寸版本,我们还是明年再见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21897
播放数:75322
播放数:163587
播放数:5808920  微软&Surface&部门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痴迷于设计制造新奇的硬件设备,无论是Surface&Pro还是的设计和理念都可以说给PC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最新发布的Surface&Book&2也是引起业界不小的反响。全新的第二代Surface&Book模具相比1代和Surface&Book增强版基本没有变化,只有细节层面的调整,主要在于接口和性能配件的升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PC产业风向标&全新Surface&Book&2&&&&&&Surface&Book&2的13.5英寸版&平板部分是无风扇设计,15英寸版则有风扇,除此之外两者几乎就是简单的放大关系,电池容量应该也都是70瓦时,根据微软官方数据据称可以达到17小时的使用时间。新款Surface&Book2&除13寸低配版配备i5&7300U以外全线配备8代酷睿低电压旗舰四核i7&8650U处理器,并且两个尺寸的高配版拥有GTX1050/GTX1060显卡,性能提升跨度可以用飞跃来形容,也让诸多玩家和爱好者由衷地感到欢喜。测试几款笔记本平台二合一产品的分离形式实现了有意义的伟大创新&&&&&&&&Surface&家族就是为了惊爆大家的“眼球”而生的。从Surface&Pro&到Surface&Book,他们在功能形态和材质工艺上的创新、乃至外观美学的设计感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Surface&Book&2的模具同一代基本上没有明显区别,我们以手中的13.5英寸版本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下。Surface&Book&2拆开模式&&&&&&Surface&Book产品给人的感受首先就在于其将二合一产品的分离形式实现了有意义的伟大创新。这个家族系列的屏幕部分可以被取下当做单独的平板使用,也可以反接换成联想Yoga&一样的帐篷方式使用,其灵活性优势显而易见。尤为难得的是Surface&Book&完美支持热插拔的独立GPU设计,可以算是近年来PC层面少有的软硬结合创新。Surface&Book系列连接部分的铰链设计,乃至键盘、涂层烤漆工艺都透露出精致的简约工艺美感。这也是Surface&Book&能够成为明星的重要条件。铰链细节&点击可看大图&&&&&&&在Surface&Book&2上,铰链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Surface&Book&初代的单手开合是比较困难的,2代改善了阻尼系数使之成为可能。同时,Surface&Book&2重新设计了铰链的连接结构,底座部分的厚度增加到了23毫米,使其更为牢固,避免了平板部分在打字时候的频繁颤动,在使用体验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两代Surface&Book&2的屏幕开合角度都是125度,这并没有变化。&整机配置与i7&8650U 综合实力强劲&&&&&&&Surface&Book&2搭载了第八代酷睿i7&8650U&旗舰低电压四核处理器,拥有2X&8GB&DDR3L&1866&内存,内部配备1TB&三星M.2&接口PCI-E&通道固态硬盘,以及NVIDAI&GTX1050&2GB主流娱乐显卡,综合实力强劲。整机配置参数&GTX&1050&2GB&公版显卡  以i7&8650U&为代表的KabyLake&Refresh&-U&全系列都是低电压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均为15瓦。与之前不同的是,KabyLake&Refresh&-U&已知四颗X50结尾编号的处理器全部都是四核心八线程的“真i7&”规格,其中两颗i5&的三级缓存为6MB,&两颗i7&的三级缓存为8MB。&KabyLake&Refresh&-U&&系列中,i5&8250U到i7&8650U&依次提升100MHz&基准频率,i5&8250U&的单核睿频为3.4GHz,i7&8650U&的单核睿频为4.2GHz,理论全核睿频3.9GHz,体现出Intel&惊人的制程工艺水平。  那么可拆卸平板带来的展示功能、翻转功能反而并不显得特别独到——不用拆卸也有很多翻折的二合一产品可以做到这一点。Surface&Book系列区别于X1&Tablet&、XPS12&系列的本质特征,一则是他在性能、配置、做工方面做到了基本均衡,没有特殊的短板,二来是独特的可拆卸方式兼顾了可靠、高效、稳定等诸多普通设计不能企及的。虽然Surface&Book&2受制于体积无法真正突破散热瓶颈,但是通过把热源挪走的方式缓解了用户的不适,这与近期华硕GX501的处理思路是一样的。价值判定要看细分人群认定&&越是高端&越是模糊&&&&&&&&&三十年来,笔记本的基本形态已经基本被人类穷尽,每种构型的优点缺点都很明确。对于那些用不到翻转功能或者觉得Surface&Book&2&平板部分单独使用不够方便的用户来说,嘲讽这种并非革命性的形态创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微软自己来说,这种不可能走大规模销量的产品,用来打击一下对手的Mac,&为PC业界树立信心,做好启迪的意义还是可以站住脚的。Surface&Book&2为PC业界树立信心写在最后:&&&&&&&&&&对于潜在用户来说,Surface&Book&1/2都是&优点和缺点极为突出的产品,如果你对他“好玩”的这一面比较钟情,能够对他形态设计带来的额外重量、体积影响有所包容,那么这款产品确实是非常优秀的选择,足够闪瞎你的朋友圈。二合一产品本身就是笔记本妥协到不在妥协的极端细分市场产物,指望他们达到“完美”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说在目前的二合一领域中,Surface&Book&1/2的设计逼近了这种形态的最优解,实际价值非同一般,未来可期。&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b.zol.com.cn/668/6686247.html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大风号出品
精益求精攀高楼 SurfaceBook2会是啥样
原标题:精益求精攀高楼 SurfaceBook2会是啥样
微软Surface 系列以“黑科技产品”的姿态横空出世,多年来收割粉丝无数。最近一代让人惊爆眼球的是Surface Book,这款可拆分的二合一产品以特殊的铰链和可翻折设计征服了大批路人观众,NVIDIA 独显也是他的卖点之一。不过,Surface Book 问世也已经有了相当的时日,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消息描摹大家臆想中的Surface Book 2。在一片狼来了似的呼喊中,我们今天也简单勾勒一下Surface Book 2的简单面貌。精益求精攀高楼 Surface Book2会是啥样精益求精攀高楼 Surface Book2会是啥样
首先我们要明确微软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从过往来看,微软虽然缔造了无比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工业、商用、个人PC乃至游戏机、AR现实、大数据等各个领域都是巨人般的存在,但在普通人眼里一直很有亲和力,过于普通乃至谈不上什么“比格”。相比之下,果粉们即便拥有“教徒似的”情怀,但影响力并不小众。随着Windows Phone的消亡,真正的“软粉”数量稀少,声音微弱,并不成气候。在普罗大众来的印象里,微软好像每天都在看不见的地方搞很牛的工程,除Windows和Office外 大家能够买到的他的产品又不是很好用,总是扮演着每天可以看到却想不起来有什么伟大之处的尴尬形象。Windows 天天见
纵有冗余Bug 被人天天指摘也很不公平库克视察苹果产品线 遇到Windows 平台工控PC
这是因为,微软许多开创性、占据领导性地位的技术、产品都不是消费级领域,以网上流传的经典的库克视察Mac 工厂看到Windows工控机为代表,微软的.Net框架、云计算等等高大上的技术都局限在从业者视野中。奠定微软在消费级地位的Windows、Office系列常用工具因为太过普及,自动消失了自己的高科技“光环”,让人们对其成功而先进的闪光点习以为常,反而对某些多年不改或者改得过于激进的局部缺陷印象深刻。
下面,我们先简单总结回顾一下微软硬件设计部门的风格,以为我们分析Surface Book 2提供心理预期。
硬件部门的传统风格
在硬件领域,微软发布过的Zune播放器默默无闻,Xbox 为Win10让路在游戏生态上自废武功,加上Windows Phone的巨大失败,种种不完美之处让微软在民间无法像苹果那样收割信徒。在Surface Pro 3之前,微软始终无法将真正可靠、便携、性能和良好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比较完美的整合在一起,只有少数游戏玩家和Metro美学爱好者为其站台,缺少核心粉丝的支撑,连帮忙吆喝的人都找不到,反响自然也热烈不到哪里去。Surface Book有创新 有态度 有水平
Suface Pro 3的成功拯救了微软硬件部门,但从Surface Pro 4/Surface 3和Surface Studio等后续产品的设计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总结目前微软在硬件层面设计和宣传的一些特点:
一:微软的革命更新周期不够快,在重磅产品上,其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使用缺乏足够魄力,决断之日往往已经是同时期硬件淘汰之时。Surface Studio的设计冻结时间距离真正发布至少在一年以上,根本无法向用户解释为何使用过时的GTX980M显卡。往好了说这是工匠精神,往坏了说这是决策能力低下。“田牌笔记本”新产品线功能新颖 二代三代配置保守已成惯例
二:微软有良好的设计思想和美学理念,单个点子总是很好很强大,涉及到系统整合的方面往往就会瘸腿,缺少将思想火花转化成受众更广、主流用户体验更好的“通俗模式”。回顾过去,Surface Pro 很惊艳,但是太容易受伤,小毛病不断;Surface Studio使用了强悍的4.5K屏幕,但是色域管理仍然处在无能状态,除了一个软件切换没有做更多的努力,系统级的色彩管理仍然崩坏,槽点与优点齐飞,总是会出现故事。Surface Studio 的定制版Windows 10系统级色域管理仍然乏善可陈
三:无论是美学、性能还是其他方面,创新和设计重点总是孤立而不可持续的。看到ARM的成功,Surface RT 匆匆上马匆匆陨落。Surface Pro 2、3走对了路,以后连续两代都将创新停留在常规升级层面上,连个Type-C接口都不肯给选择。纵向看,微软横空出世一款强悍绝伦的产品,第一代让大家信服的概率大约有一半,第二代能够扩大影响获得认可的概率仍然只有百分之五十。吸引眼球的微软产品通常只有那个惊艳的功能形态让人感觉到有意思,因为设计者确实就是围绕某个设计形态的点子来设计的,缺乏持续投入的计划。Surface Laptop 没有TYPE-C
四:微软在宣传上学习苹果模式,在具体参数细节上搞模糊和神秘主义,比如其官网参数CPU配置表格总是描述成神秘的第六代、第七代酷睿i7 字样。又如,在Surface Book发布时微软宣称其采用经过Xbox 团队调教过的强悍NVIDIA GPU,事后实践证明这款GPU只是128bit版本,定制支持热插拔驱动的GM108核心Geforce 940MX,并无特殊之处。
那么,结合这些心理预期,我们开始展开一些疑问和预期。 功能形态:拆分还是翻转
Surface Book 2 是二合一笔记本,他拥有二合一笔记本最大的特征——拥有翻转功能可提供平板使用模式;他同时拥有二合一笔记本常见的次要特征之一——可拆分设计。Surface Book 除了细节设计 最惊艳的是翻转加插拔的灵魂
相比于联想YOGA、ThinkPad X1 Tablet、戴尔XPS 12、惠普Spectre 等系列,Surface Book 2之所以吸引眼球绝不是来自微软的名号抑或是方正造型、亚光涂层,而是将可拆分和可翻折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Surface Book 2借助独特的高科技铰链,实现了热插拔和可翻转双重功能,在二合一产品中获得了自己的制高点。Surface Book 平板分离模式
上半年有台湾地区消息泄露传言Surface Book 2将放弃可拆分设计,变成单纯的翻折二合一笔记本。从正常推理来看,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并不高。原因很简单:
其一,拆分加翻折是Surface Book 2的独特优势,人无我有,核心竞争力所在,微软放弃这个特点相当于放弃产品的核心设计思想。类似手写笔这种优势 不是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其二,微软创造Surface 系列的初衷是开发行业制高点和高价值新的市场细分领域,其前提是一直避免在主流笔记本市场上打击自己领导下的Wintel阵营友商。如果微软贸然直接进入已经成熟的典型形态二合一领域,并没有彰显自己创新能力、体现行业高度的领导价值的希望,也难言有多少竞争优势,损人不利己,风险高收益低。
其三,微软设计部门向来有产品惯性所在,如前文所述,在PC产品上其二代、三代产品很少会搞出直接改弦更张的激进变革,更多是幅度有限的常规升级与优化。微软确实喜欢搞革命性的颠覆,也确实在同领域摔倒过多次,但每一次都是重新立个牌子,搞真正的激烈变革。联想曾经干过ideapad 700S 和ideapad 710S产品发布相差几十天机身设计南辕北辙的事情,但微软不会。特殊的铰链设计造成了屏幕无法与机身完全贴合
那么,Surface Book 2的形态会是什么样呢?
设置几个关键点来说:
一: 翻折+可拆卸 形态变为 单纯的翻折或传统笔记本——概率较低,如上文分析,三七开。最近也有外媒消息称,早前传出Surface Book 2取消可拆分设计的消息来源人士可能错误地搞混了Surface laptop和Surface Book 2之间的关系。
二: 尺寸体积、形态维持大体,减少产品厚度,减少铰链的“缝隙”——概率中等,五五开。Surface Book 的铰链设计硬体比较成功,比YOGA 之类华而不实的装饰给力得多,但缝隙太大也会逼死很多强迫症,也在厚度上造成浪费,如果材料和结构允许,减少缝隙是微软应该做的事情。此外,目前Surface
Book 的可插拔切换稳定性并不高,ZOL测试机就出现了大量蓝屏事件,测试机的硬件分离按钮甚至从开箱就不能工作。在可分离设计的软硬件优化上,微软相信会做出更加合理、合适的优化改变。
三:继续优化屏幕色彩,提高面板色域和系统色彩管理水平——概率极高,基本确定。最近发布的Surface Studio使用了P3 色域面板,aRGB覆盖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八到九十左右,高于Surface Book 的百分之七十五aRGB范围。Surface Book的目标用户群覆盖了相当的设计师用户,屏幕继续提升难度较低,效果很好,应该是可以期待的现实举措。 存储扩展:TYPE-C成疑问
当代PC产品实际日常体验的最大瓶颈就是硬盘存储,配备SSD则是对症下药的最佳良方。如果说低端品牌台式机缺少固态硬盘让人非常烦恼的话,在笔记本产品上,这种尴尬已经得到相当的缓解。微软Surface 系列一直是明星产品,在存储方面是不吝于提升自己性能的,这是档次使然。三星SM951 搭配高速U盘写入快速
当年Surface Book 使用了三星M.2 接口NVme协议 PCI-E通道的固态硬盘SM951,读取和写入速度都是一时翘楚。如今三星SM961\PM961 在读写速度上更进一步,成为Surface Book 2的配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M.2固态的备选厂家中,Intel 产品线略显尴尬,东芝的速度略低,出现在Surface Book 2上的概率不会太高。三条PM961 Raid 0 速度保镖 Surface Book 2可能采用单条
Surface Book 2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外部接口扩展方面。Surface Book一代键盘底座左侧配置了2个全尺寸USB 3.0接口,1个SD卡读卡器插槽;底座右侧配置了Mini DP端口以及1个Surface Connect接口,此外在显示屏部分配置了1个耳麦插孔。Surface Book 的接口问题不在于数量在于分布
综合来看,除了没有TYPE-C以外,13英寸的Suface Book 初代接口是基本够用的——虽然不够多,但有扩展坞可选。就TYPE-C来说,既然新锐的Surface Studio 和Surface Laptop 都没有搭载,如果Surface Book 2在今年秋冬发布,那么其设计冻结时间不会比Surface Laptop 晚太多——搭载TYPE-C 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USB TYPE-C 如果没有搭配3.1标准,那么用来接驳视频其实效果并不好,Surface Book 1代有Mini DP,和TYPE-C转接其他视频接口的难度差不多,单纯的说TYPE-C本身,短期内价值还不是特别大,主要影响的是全寿命周期的外设兼容问题。Surface Book 2本身应该不是指望能够用上5年坚持不淘汰的产品,他是否搭载TYPE-C的实际意义不大,主要代表微软是否希望用新技术感染用户的诚意,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Surface Book 扩展视频接口 如果是TYPE-C 一样要转
Suface Book 1代最大的问题是接口分配的不均匀——耳机插孔在平板上对于笔记本模式来说太过靠上;平板屏幕本身除了耳机插孔没有任何接口,既不能充电也不能接驳USB 设备,使用起来比较“尬”,尤其是其续航水平很一般,对可拆分设计的优点是一种反向损害。Surface Book 扩展耳机插孔
Surface Book 2能否对此作出改善呢?
这取决于前面讨论的功能形态判断,如果Suface Book 2 是一款中等量级修改的产品,相信微软会倾听群众的呼声为平板模式增加接口的;如果Surface Book 2彻底放弃了可拆分设计,那么不可拆卸的屏幕不会增加接口,反而会把耳机挪回到底座上面去;如果Surface Book 2只是纯纯的守成之作,模具改动微乎其微,那精密的机身是不会容许随意更改接口设计的。
总的来说,Surface Book 2 在形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平板部分接口概率不太高,小于一半。 CPU配置:八代酷睿前瞻
相比于形态设计,硬件部分的升级难度并不高。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笔记本能够安全搭载的CPU 功耗、发热是有明确预期的。无论Intel还是AMD,都不会造出像某些手机SOC那样完全无法发挥真正性能的异构CPU。所以,Surface Book 2 CPU的悬念本来并不大。Ryzen推动I/A堆核大战 Surface Book2只要年内发布 就赶不上10纳米Cannon Lake
不过2017年毕竟不是一个大家“习惯于普通”的年份,年初AMD Ryzen系列推动的堆核大战彻底引爆了这个春夏。桌面端10到18核心消费级处理器的疯狂战争最终已经引向了笔记本端。第八代酷睿i7 8000系列桌面版普遍得到了规格增强,i7 i5 都成了六核,i3 成了四核。与之对应地,笔记本的Coffee Lake 也确认了低电压四核产品的存在。考虑到台北电脑展上,AMD 公开展示了基于Ryzen 架构的Raven Ridge 四核心八线程轻薄本,理论上来讲,Surface Book 2可选择的CPU范围要比过去大得多。Raven Ridge 移动Ryzen 性能很强 但要到年底才能成熟 Surface Book 2无缘锐龙
不过考虑到Surface Book 2的产品周期,其设计冻结时间不会晚于今年3月。Raven Ridge 系列Ryzen APU 成熟产品的明确上市时间不会早于圣诞节,所以不论微软和AMD 关系如何,指望锐龙版的Sufurace Book 2 都是不现实的,目前所有的媒体消息也证实了这点。Intel PPT 同样美如画 Coffee Lake 具体如何月底见
就八代酷睿本身来说,Intel 广告语的提升百分之三十听起来就比较“宣传”,只能是某种条件下的特定数值。第八代酷睿Coffee Lake 将于本月21号正式发布,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消息都指明他并不是任何架构或制程革新的“新”产品,而是继续保留14纳米制程,增加核心数量、架构变化不大的“量变”产品。
与桌面端相同,第八代酷睿移动版低电压处理器增加了核心数量,已经确认i7 8550U 拥有四核心八线程设计,从逻辑上来看,双核四线程的低电压移动版应该还会有,双核和四核低电压处理器届时很可能会构成高低搭配的轻薄本格局。目前我们知道的是第八代酷睿i7 四核低电压处理器最大频率很高,基准频率不高,具体性能很难说。i7 8550U 满载频率不高 单核睿频据称比较高
受制于低电压CPU的TDP瓶颈,四核i7 8550U很可能类似当年初代I7 920XM一样满载频率不高,轻载频率很高,无法实现对双核版的全面压制。好消息是,14纳米加加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第八代酷睿四核低电压处理器肯定在Surface Book 2这个量级的轻薄本搭适宜搭载范围内,对于微软来说,带有Iris 580这种能耗比不高核显的第六代酷睿都毫不犹豫的使用了,第八代四核登上Surface Book 2的概率极高。对于需要频繁使用多核心并行优化软件的设计、渲染用户来说,Surface Book 2可能会非常给力。
Surface Book 2 可能在整个产品序列中同时搭载双核和四核的Coffee Lake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正如目前在GPU 方面的产品线差异化策略一样,适合不同追求的用户。 独显续航:Max-Q?纠结与期待
很多性能控曾经非常期待Surface Book 2能够搭载标准版的笔记本GTX 1060 6GB显卡,毕竟当年Surface Book 2能够第一时间引起大众关注,重要关键变量之一就是其底座号称搭载两倍于Iris GT3 级别最强核显性能的GPU。虽然微软跟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首发版的Surface Book 搭载的940MX 甚至打不过Intel Iris Pro 6200核显,但后来的Surface Book 增强版毕竟名副其实地升级到了GTX 965M ,大家的期待是有道理的。
GTX 10系显卡相比于上一代确实大幅度提升了性能,不过发热状况整体上是恶化的。拜更低的拷机频率所赐,GTX1060\GTX1070\GTX1080移动版在极限温度测试中一般来说不会太过夸张,但是异形卡MXM以及诸多笔记本加强供电的实际情况表明,普通任务环境下帕斯卡系高端GPU移动版属于发热和性能双增量的升级种类。
Surface Book首发版并不热 GTX965M增强版表面温度爆增
Surface Book 增强版使用的 GTX965M 是GM206核心的新版,TDP约为50瓦,比GM204核心的阉割老款降低了接近20瓦。GTX1060 笔记本标准版的功耗和GM204版的GTX965M差不多,但发热一般会略大一些。从理论上来讲Surface Book 增强版毕竟是13.5英寸轻薄本,搭载GTX965M GM206属于很夸张的行为,相当比例的表面温度超过45度,GPU性能相对游戏本模具损失也接近百分之二十。所以让Surface Book 越级搭载GTX1060 标准版基本上是不现实的预期。Max-Q 版GTX1060 可能适合Surface Book 2 但是时间未必来得及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GTX1060 Max -Q版的功耗得到了大幅度下降,可以控制在接近GM206核心GTX965M的水平,如果微软适度降频继续让XBOX团队进行所谓的“优化”那么放在Surface Book 2上是来得及的。不过Max-Q版GTX1060 技术冻结应该距离现在时间很近,Surface Book 2按照微软的惯例是搭不上这班车的,除非他们很早就抛开NVIDIA自己建立团队根据2016年夏天的初版GTX1060移动版进行优化。
总结下来,在GPU方面,GTX1060 标准版基本不可能出现在Surface Book 2上;GTX1060 Max-Q或微软的定制版有一小半的可能与我们见面。排除这两种可能后,GTXTi这对功耗较低但能耗比较高的组合与Surface Book 2是最高概率的事件。
当然,Surface Book 发布时的GPU并不高级,微软强调的Adobe 系列影音软件GPU加速其实只针对很弱的CPU起作用,本身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如果Surface Book 2配备四核CPU,那么无论什么GPU,其加速作用都很有限,指望Surface Book 2通过提高显卡方式提高多数专业软件的加速能力是不太现实的(视频要求不高的CUDA 视频转码除外)。Surface Book 初代续航水平在同类型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不管使用哪种显卡,相比于GTX965M 来说,他们的待机功耗和满载功耗都有所降低,考虑到Surface Book 2第八代酷睿制程更加成熟,处理器的功耗也稍微乐观一点,Surface Book 2的续航水平小有进步是可以期待的。然而,由于第八代酷睿毕竟不是真的新制程工艺采用对象,GPU方面待机功耗能够降低的绝对范围也有限,指望Surface Book 2从勉强堪用的主流级续航水平(Surface Book 整机六小时,平板分体不到两小时)进化到“广告宣传”的全天使用水平也不可能。总结综述:Adobe GPU加速对弱CPU 有用 对强CPU 有副作用 GPU图形性能非正相关
就笔者个人的观点来看,出现在今年秋冬之交(按微软惯例)的Surface Book 2大概就是下面的样子:
一:13.5英寸和3:2屏幕两个规格不变,翻转铰链可拆卸的功能设计不变,铰链闭合的缝隙得到优化。
二:平板部分增加扩展接口,整机升级八代酷睿和帕斯卡显卡。
三:散热水平介于Suface Book 首发版和增强版之间,续航水平持平或略微超过Surface Book 初代940M GPU版。
四:前文所没有提到的,Surface 历代保持优秀素质的触控笔、键盘交互以及Windows Helloo等附加技术要么微软已经做得更好,要么不影响平台设计大局,我们谨慎看好。
当然,一切预测都是基于有限信息总结的基础上的,我们希望微软能够继续为大家奉献更加传奇、精彩、强大的轻薄二合一笔记本产品。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ZOL中关村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pe是什么材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