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好看究竟好看在哪

一上映就被刷屏的《头号玩家》究竟好在哪儿?
上周《头号玩家》一上映,立马就被刷屏,这还在我不是资深影迷的情况下。
先由着好奇心在豆瓣搜查了一番。
该片定档于3月30 日(北美与中国大陆同时上映),主要讲述了一场寻宝冒险故事。在2045年,现实世界衰退破败,人们沉迷于VR(虚拟现实)游戏“绿洲(OASIS)”的虚幻世界里寻求慰藉。“绿洲”的创始人临终前宣布,将亿万身家全部留给寻获他隐藏的彩蛋的游戏玩家,史上最大规模的寻宝冒险就此展开(豆瓣)。
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向我们展示了影史经典、Cult神作、街机游戏、怀旧美剧、老歌金曲、美日二次元文化等彩蛋,它们有的是推动主线情节的重要元素,有的是哪怕一眨眼恐怕就会错过的一个镜头。这些彩蛋,其实集合了各种80、90年代美国流行的文化,当然还有游戏,也因此可以理解为,这是斯皮尔伯格通过彩蛋对经典的花式致敬。
与众多未来科幻电影不同,本片并不执著于深刻探讨科技与人类,虚拟与现实等哲学议题,而是将其悬置为大的背景,而非叙事的中心,不予深度的讨论,以某种感性的话语和解了二者的鸿沟。话说70多岁的斯皮尔伯格对于游戏和生活的态度实属牛逼,100多个彩蛋和VR技术是这部长达2小时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片还搅起了一场关于“寻找彩蛋”的“知识竞赛”。
彩蛋文化:怀旧情结背后的集体记忆
如果说以往的彩蛋是电影的配角,那么在彩蛋中穿插电影的斯皮尔伯格无疑将彩蛋捧成了大主角。很难想象没有众多彩蛋的运用,《头号玩家》还能引起如此这般现象级的集体迷狂。众多影评纷纷高调向导演“示爱”,看起来倒像是向那119个彩蛋(据网友估计)致敬,向70、80后逝去的集体记忆示爱。
实际上,关于电影创作中的“彩蛋”运用,并非新鲜事。《头号玩家》作为“彩蛋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集结了80年代以来的众多流行文化符号,将游戏、音乐、电影、漫画等一网打尽,抓住了人们“怀旧情结”这一命脉,勾勒出逝去的岁月中属于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在现代的压力下,在集体记忆逐渐被分解时,在不可言说与无处言说的此刻,这个电影恰好给予我们一个共同回首的时刻,与光影交错中找到了情感的归属与身份的认同。
刚刚进入绿洲的游戏世界,就能看见“我的世界”(Minecraft)四个大字。
影片的第二关,主角一行来到了《闪灵》中的山顶酒店——闹鬼的237房间。
在游戏大厅中,左顾右盼的87版机械战警。
在《头号玩家》里露了脸的电影和游戏角色大概有这些:
《守望先锋》里的女性同性恋游戏角色猎空、《街头霸王》里的“世界最强女性”春丽、《街头霸王》的 Ryu、《鬼娃回魂》里的鬼娃、蝙蝠侠(老爷、罗宾、两个儿子)、小丑、小丑女哈莉、大猩猩金刚、初代高达、机械哥斯拉、机械战警、《鬼玩人 3》活死人军团、《猛鬼街》弗莱迪、钢铁巨人、再生侠、大眼蛙、Hello Kitty、酷企鹅、忍者神龟、《古墓丽影》劳拉、《星际争霸》吉姆·雷诺、忍者蛙、鸵鸟骑士……
影片中除了一闪而过的角色,影片里还出现了大量与影视、游戏相关的元素,如男主换装穿过的衣服包括《天生爱神》、《紫雨》里的服装以及 MJ 的红夹克,他戴上超人同款眼镜后周围的人也认不出他了。
赛车比赛的选手里有蝙蝠侠的车、《疯狂的麦克斯》里的 V8 拦截者、《天龙特攻队》里的 GMC 面包车、《克里斯汀魅力》里的普利茅斯复仇女神、《警察双雄》里的老爷车、《马赫 5 号》的马赫 5 号、《顶尖赛手》里的赛车等等,几乎你能想到所有电影和游戏里出现的有故事的车在这里都能找到。
战斗里出现的武器来自《战争机器》《光环》等游戏和《异形》等电影,女主也有个造型来自《异形》。
道具商城里的道具也来自很多游戏,包括《守望先锋》、桌游《龙与地下城》等等,男主有个关键道具是《巨蟒与圣杯》里的神圣手榴弹。
哈利迪的葬礼上出现了《星际迷航》的 Logo,男主在最后战斗里使用了《街头霸王》的波动拳。
其他被提及的电影和游戏还有这些:
《马里奥赛车》《冒险》《小蜜蜂》《蜈蚣》《寻剑》《早餐俱乐部》《动物屋》《幻影英雄》《我的世界》《宇宙静悄悄》《变蝇人》《太空堡垒卡拉迪加》《全金属外壳》《开放的美国学府》《情到深处》《沙丘》《比尔和泰德历险记》《疤面煞星》《禁忌星球》……
在电影院里看到这些,电影迷和游戏迷是会站起来鼓掌尖叫的。斯皮尔伯格为获得这些 IP 版权授权也花了不少心思。拿电影来说,除了电影出品方华纳兄弟有版权的影片以外,斯皮尔伯格还找到了福斯、迪士尼、环球、派拉蒙、索尼影业五家电影公司,没想到他们都慷慨地同意了《头号玩家》使用版权。
对于没拿到版权的角色,斯皮尔伯格也找到了替代方案。最初设想的奥特曼版权没拿到,就把大号角色换成钢铁巨人。《头号玩家》里为钢铁巨人配音的范·迪塞尔,甚至就是 1999 年电影《钢铁巨人》里原版的配音演员本人。
正如观看《芳华》潸然泪下的60、70后们。令人迷狂的哪是什么电影,而是它召唤出的记忆。毕竟“对于那些发生在过去,我们感兴趣的事件,只有在集体记忆的框架中我们才能找到它们适当的位置,这时我们才能够记忆。”(哈布瓦赫)
游戏电影:文化快感?伪个性?
我们在看电影吗?不!我们在游戏。
片中的主角在“虚拟游戏”中寻找钥匙(彩蛋),而我们在电影这一虚拟世界中寻找彩蛋。这时,影像角色与观众,虚拟现实(VR)与电影仿佛是相互错位、对应的。除却眼花缭乱的却稍显被动的视觉刺激外,我们获得了找彩蛋、解码彩蛋的游戏快感,我们不必依附、投射到电影角色,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去解密哪有彩蛋,去昭告其他受众这是彩蛋,并以此而获得言说影片的权力,获得一种解读影片的文化地位。
这种寻找彩蛋的过程充满了与别人竞赛的紧张感,暗含着一种自己对(流行)文化了解程度的测试或者说是文化的阶级分类,因为在一些影评中似乎包含着这样一种情绪:读解出库布里克的闪灵、《公民凯恩斯》中的玫瑰花蕾的我比只知道那只机械哥斯拉、金刚的我好像要厉害那么一点点。
《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
主动出击寻找彩蛋,成为解密主体的我们能够成为抵抗的、创造性的观众吗?还是说,作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它悄然改变了“问题域”(阿尔都塞),使我们对它的质疑成为傲慢的不合理。甚至批评不是来自被批评者,而是来自阵营内部,使批判成为偏激、树敌、冷血的存在。对一个低吟着:“谢谢你们观看我的电影”的老人的质疑,简直是某种道德伦理的缺失。
但是,对根本没有什么集体记忆的我们,沉迷在从某种程度上称为“堆积”的彩蛋中,在它制造的记忆幻象中,我们只不过是用激情在复述、描摹那些形象,毕竟,只要一帧一帧搜罗,叫出它的名字或认出它的形象就可以了,深掘下去好像没有什么意义,这会不会是阿多诺笔下的“伪个性”呢?作为好莱坞佳片的《头号玩家》当然值得赞赏,但是,要成为影史经典,评分达9分的《头号玩家》,不应该止步于给予我们快感。
VR电影:虚拟现实和客观真实之间的界限
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描写,几乎是穿插进行的。在激动人心的大量彩蛋中间,导演见缝插针地插入了一些剧情。不过剧情相对老套,无非还是在讨论科技、网络、虚拟世界的高速发展,让人类群体更疏离、个体更孤独。这样的主题很容易加入友情和爱情的因素,影片也可以因此变得丰富。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本片的结尾,有一段让我泪目的片段,绿洲的创造者对男主说了一句,谢谢你玩我的游戏。VR游戏打破了虚拟和现实之间泾渭分明的分野,从时间维度看,多点同时推进可以减少图文、视频等方式造成的信息损失;从空间维度看,多点同步发起可以减少平面展开传播模式的全息感与虚拟现实感的消失。
VR虚拟现实技术的360度场景再现,不仅使得受者则通过“场景”完成沉浸式体验并获取信息;还使其能够以第一人称进行场景体验,VR游戏能让玩家与玩家间进行“感性对话”,也能更好地传递游戏设计者的思想观念等内容,融入其情绪之中、引起受众的共鸣。
虽然VR游戏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忘乎一切的魔力。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科技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但那也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的位置:
& 这34个彩蛋告诉你 《头号玩家》致敬了哪些游戏
这34个彩蛋告诉你 《头号玩家》致敬了哪些游戏
来源:游戏葡萄 | 作者:茄子 | 时间: |  标签:
 | 分享到:
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新科幻大作《头号玩家》已在国内上映,影片一经公映就获得了炸裂的口碑,目前豆瓣评分已经蹿升至9.2。这部看似讲述主角在VR世界冒险经历的影片实则致敬了数不胜数的ACG文化。
仅就游戏而言,《头号玩家》中的彩蛋就跨越了30多年的游戏发展史,从街机时代的“小蜜蜂”,到几年的大作《守望先锋》和《旷野之息》等等。影片上映后,IGN就列出了《头号玩家》里的138个彩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堪称史上游戏信息最庞杂的电影都致敬了哪些游戏。
1、刚进入绿洲(Oasis)的时候,一个《Minecraft》的场景赫然在列。
2、在“Halliday Journals”这座图书馆内外有不少来ACG中的知名角色,比如《守望先锋》里的猎空和死神。
3、还有《古墓丽影》系列的主角劳拉?克劳馥。
4、在这部分战斗场景中, 有人把鸵鸟当做坐骑,这个设定源自1982年的雅达利游戏《鸵鸟骑士》(Joust)。当鸵鸟被杀死之后会变成蛋。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client: 121.235.203.224, server: 61aa6e3, time: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号玩家好看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