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哪个ryzen原装散热器温度度最好

要风度不要温度?散热误区小心花钱吃亏_凤凰科技
要风度不要温度?散热误区小心花钱吃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要风度不要温度?散热误区小心花钱吃亏 在这个以颜值为重的时代,不只是打击外出时都打扮得更加漂
原标题:要风度不要温度?散热误区小心花钱吃亏
在这个以颜值为重的时代,不只是打击外出时都打扮得更加漂亮,就连主机也都在向着光污染的方向发展,炫酷的外观也更受游戏玩家的欢迎,没有RGB的光效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散热误区小心会吃亏
不过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高性能的硬件需要更强的散热效果,如果让散热器和风扇帮了倒忙,就会直接影响到整机的使用,轻则蓝屏重启,重则造成硬件的损坏,如果对超频有要求,就更要注重散热的使用效果了。
光效和散热性能都重要
有些玩家想当然地认为风扇越多越好,也有一些小白看着旧的攻略却没有注意到新硬件的发展,不过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误区,可能会花了钱却适得其反。
其实越多(大)越好在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比如说硬盘越大越好,内存越大越好,固态电容越多越好,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单纯类比到散热上。
散热风扇不需要贪多
我们经常说机箱内要有合适的风道,这里的风道讲究的就是不同风扇的搭配。很多玩家的主机只有散热器上的风扇,并没有在机箱内单独布局风扇,这样的做法当然没有问题。
风扇内部的风道布局
不过,有些追求光效的玩家会安装尽可能多的风扇来实现更炫酷的效果,不过一旦风扇的方向装反就会适得其反,不同的风扇之间互相干扰反而不如一把风扇效果好。
风扇越多越要避免装反
多数情况下,机箱内的气流遵循从前往后、从下向上的规律,同一方向的风扇应该朝向一致,避免装反,小心贪多嚼不烂。
很多高端的风冷散热器会布置多根热管来保障良好的散热,因此也就有了热管数量越多越好的说法,6热管甚至8热管的散热器也不少见。
8毫米的热管有更好的导热效率
需要玩家注意的是,衡量热管的不应该只有数量,直径大的热管导热效率更高,因此8毫米甚至10毫米的热管是要优于6毫米的,另外,热管的焊接工艺和打磨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性能,单纯追求热管数量而忽视其他因素的散热器也不能发挥多热管的优势。
小心多热管散热器挤占内存插槽
没有均热板会导致边缘的热管“打酱油”(图片截自淘宝网)
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多热管的散热器底座会很宽,而CPU的顶盖却没有那么宽,如果没有均热底板,会有一部分热管接触不到CPU,就会浪费掉这一部分性能,反而影响了散热器的工作。
水冷碾压风冷是非常古老而又被很多小白轻信的流言,因为多数水冷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风冷,产品的种类也更少更精,也就有很多玩家认为水冷可以吊打风冷了。
水冷散热器有更高的定位
其实水冷价格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成本高,因为要对水冷液进行很好的密封,同时冷头和冷排也对工艺及材料有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则是水冷的定位更高,很多水冷在冷头及风扇上都有光效甚至RGB灯光,所以价格就会高出很多。
纯铜材质的散热器有更好的性能(图片截自京东商城)
需要玩家了解的是,入门级的水冷散热器一般不会有太强大的表现,而高价位的风冷则会有更好的设计和用料提供高效的散热表现,因此也并不会被同价格的水冷散热器击败。
需求高且预算充足的玩家适合水冷散热器
那么应该选择风冷还是水冷呢?多数玩家使用风冷散热器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如果追求水冷的使用效果或是经常超频,CPU的散热压力较大而且预算充足,可以选择品牌水冷散热器。
涂抹硅脂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儿,但还是有朋友说,你这涂的太抠门了吧,那么大一包硅脂,你就涂这么薄薄一层,是不是在糊弄玩家啊?
一小管硅脂其实够用很多次
其实散热器随附的硅脂并不是让用户一次用完的,有的硅脂可能够散热器用5-6次甚至更多次的,如果涂抹太多,可能会流到主板上影响主板的整洁。
过多的硅脂污损主板
要知道,硅脂的导热性能再好也不如金属直接接触来的好,所以CPU散热应该以散热器的直接接触为主,硅脂只是起到填补缝隙的作用,涂抹太厚反而影响散热。
硅脂主要用于填补缝隙
安装散热器时,硅脂涂抹要尽量薄尽量均匀,装上散热器之后要轻轻晃动让硅脂充分填满缝隙,并擦除多余的硅脂,让散热器更好地发挥性能。
说完这些误区,我们最后提醒一下各位玩家,选购散热器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经验不多的玩家安装时要参照说明书的安装方法,不要大力出奇迹,也不要少装螺丝,以免损坏硬件得不偿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72653
播放数:160281
播放数:85472
播放数:148709宅男真可怕!周末用来实测五款散热器的极限散热能力宅男真可怕!周末用来实测五款散热器的极限散热能力爱硬斯坦百家号散热器作为一个专门给CPU处理多余热量的配件,在不同电脑里有很大不同,在办公电脑里,一般都是原装散热器,一般都是下压式,并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热管,在游戏玩家的电脑里,大部分散热器就变成了塔式侧吹,或者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极限超频玩家的电脑里,就变成了液氮散热了。这些散热器都因为CPU的不同发热量,而变化各自的形态以适应需求,今天我们就来测试一下,5款塔式侧吹散热器的极限散热能力。首先是价格最高的猫头鹰u12s se-am4,某宝售价480元,不过我这个和零售版有一个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我这个风扇是黑色的,相比零售版1500转风扇,这款转速更高为2000rpm,应该是因为这款来源是AMD,所以与零售不同。5跟6mm热管,加上一个2000转的12cm风扇。这款散热一般是对于电脑预算比较高,并且对于静音有一定要求的玩家的选择。猫头鹰NH-U12S SE-AM4 U型散热器 AMD AM4平台F12 PWM风扇¥480购买第二款是ID-COOLING的SE-214L,某宝售价149,应该是个新品,4根7mm热管,加上直径13cm转速2000rpm的风扇(你没看错而我也没有写错,的确是直径13cm的风扇),不知会在测试中有何种表现。第三款是最近好像很火的赤兔马STB- 120,加上am4扣具,某宝售价109, 4跟6mm热管,加上12cm/1400rpm风扇,出自日本的大镰刀,效果如何值得小期待一下。镰刀 赤兔马STB120 4热管 intel、AM4 多平台CPU散热器12cm红光扇¥109购买第四款是九州风扇的玄冰400,某宝售价99,俗称反人类400,也是4根6mm热管, 12cm/1500rpm风扇,被广大玩家誉为神器,这次的表现能否匹配神器的称号呢?第五款是来自超频三的东海X5,某宝售价89,在Ryzen刚发售的时候火起来的一款散热,与玄冰400不同的是有5根6mm热管,12cm/1800rpm的风扇,不知道性价比如何。好了,散热器都介绍完了,下面就是我们的测试平台了,为了减少误差,测试平台为开放平台,CPU为Ryzen 5 GHz@1.4V,主板是ASUS B350M-A,海盗船复仇者内存8Gx2,电源为海韵G-550,由于Ryzen没有集成显卡,于是我们插了一块“亮机卡”,iGame GTX1080ti Vulcan XOC,反正测试环节都是针对CPU的,跟显卡一点关系没有,称之为“亮机卡”也不为过。另外,本次测试的是极限散热,所以风扇策略上选择是无论待机或满载,一律满速运转。测试过程比较简单,待机温度的测试方法为,先用AIDA64单烤FPU3分钟,然后停止烤机,等待5分钟后,记录温度,这里还要说的一点就是,Ryzen在Win10高性能模式下,待机状态下CPU温度会不断地在一个范围内来回跳动,我们这里取最低值作为参考。满载温度就相对简单了,测试完待机温度之后直接开始单烤FPU,记录第10分钟的温度,就可以了。测试记录的图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先上结果记录的温度如下:NH-U12S SE-AM4 待机温度NH-U12S SE-AM4 满载温度SE-214L 待机温度SE-214L 满载温度STB-120 待机温度STB-120 满载温度玄冰400 待机温度玄冰400 满载温度东海X5 待机温度东海X5 满载温度图就这么多,现在来总结一下,散热这个东西真的和价钱有直接关系,猫头鹰的表现是最好的,也是最贵的,不过前面也说过了,由于我这个是“特供”版本,零售版的风扇转速会比我的这个低,所以理论上,零售版的散热和我的这个测试结果可能会有偏差,大家一定要注意下,买了之后发现温度如果有偏差,请大家不要找我算账,特此声明。另外售价接近的三款散热stb-120、玄冰400、东海X5之间,也有着不一样的测试结果,从温度上,stb-120直接胜出,除了待机温度稍微高了一丢丢以外,满载几乎是完胜,东海X5则是再比玄冰400便宜了10块钱的技术上,稍微输给了玄冰400半个身位,看来玄冰400在神坛上的地位可能要遭受冲击了。最后就是SE-214L了,作为一个13cm的散热器,有着4根7mm热管和2000转的风扇,优于100元级别的产品是应该的,也被接近500块的u12s给甩了接近一个半身位,怎么说呢,如果你已经厌倦了百元级产品,然后对性能也有追求,但又觉得花大几百块去买个风冷有点捉急,那这款产品应该就比较对你的胃口了。好了,测试就到此结束了,不知道这些测试的产品中有没有诸位看官正在使用的呢?不止您看了这个测试又有何种想法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爱硬斯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热爱DIY硬件,爱玩游戏,分享科技新鲜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想买个cpu散热器,这几个散热器哪个性能比_百度知道
想买个cpu散热器,这几个散热器哪个性能比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要看上在什么cpu上。cpu散热器没有必要追求太好的。不超频的话普通的散热器一般全没问题的。60左右的玄冰智能版这样的就行了。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高分求教!电脑CPU温度过高,求一款100元以下好的散热器~_百度知道
高分求教!电脑CPU温度过高,求一款100元以下好的散热器~
经高人判断我的CPU是AMD5600+ 不知道算不算火炉级~~一玩起大型游戏基本温度都在70+开机启动,稳定下来的话一般也有60+,是散热片不好,想换一个
充。。。风扇我清理过N次了。。。都没什么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笔记本本来散热性能就不好,特别是夏天。散热器也不用买好的。我现在用的一款70块钱的,感觉和20块钱的无太大差别。
采纳率:18%
100以下的 同样温度噪音会小很多 但是要说温度 确实降不了多少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散热器可以买个好点的 不会淘汰下个机器一样能用我在用南海自强+风扇一共300左右 955的u 室温30多 u温度40多点 声音小
超频三红海标准版
首先说一下,玩大型游戏不光cpu会升温,显卡也会升温,这样就会影响整个主板升温。这样cpu到70°也属正常,对于中国的电脑市场我也不是很熟悉,但我可以告诉你个简单的散热方法,你若是台式机你可以打开主机箱,先清理灰尘然后开这机箱盖用电风扇扇来散热,很有效的。
TT太贵了,用九州风神或酷冷至尊品牌中差不多的一款风扇就可以了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cpu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畅销百元CPU散热器横评 四大天王也要分个高下
  【PConline 评测】作为一台主机中价格最低的必要部件:CPU散热器,承担着保护关键硬件CPU的任务。CPU散热器的价格和性能成正比关系,我们可以对号入座去买某个价格段的产品。说到价格就自然会产生比较,最看重产品性价比的气味大师并不喜欢&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句话。今天,我就拿几款百元级CPU散热器来做一个详细的对比,势要将它们分出个高下。  本次参赛的4个CPU散热器为1、九州风神 玄冰400;2、超频三 东海X5;3、酷冷至尊 T400i;4、安钛克 铜虎C40。  比赛一共分四个环节评分:①散热性能(50分);②风扇转速(20分);③安装难度(10分);④外观(20分)。  每个环节排名1、2、3、4得100%、75%、50%、25%分数。为什么要选择这四个CPU散热器?  我们在DIY非ITX主机时,一般都会选择塔式风冷散热器或者水冷散热器,相较于水冷散热器存在漏水这种无法承担的风险,我更偏向于使用风冷散热器。一个百元级的四热管散热器价格并不高,但它的性能甚至能支持一个7代及之前的Core i7处理器超频使用,兼容性非常高。因此,我此次横评就选择了四个百元级的塔式风冷散热器。一、4款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我会采用Core i5-8600K处理器,在默频(性能设置:平衡)和超频4.9GHz(性能设置:高性能)下,分别在待机和FPU单烤(5分钟)条件下进行温度测试。硅脂采用我在PConline评测室偶得的&不知名&的星牌硅脂。  虽然PConline评测室有Core i7-8700K,不过使用T400i散热器在默频FPU单烤时部分核心温度直接破百,于是放弃使用Core i7-8700K进行测试。欲使用Core i7-8700K处理器的朋友记得要采用6热管回流焊接的塔式散热器或者质量较好的水冷散热器哟。硬件平台CPUIntel i5-8600K主板华硕 ROG MAXIMUS X HERO内存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3200 8GB电源振华 冰山金蝶 1300W显卡映众 GTX1050 战神版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10 Pro 64bit显卡驱动NVIDIA GeForce 391.25测试软件AIDA64▍ 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无论是默频满载还是超频满载,九州风神 玄冰400的散热性能是最强的,不愧为销量最高的产品,表面做工虽然不如其他几款产品,不过实际数据还是稳稳地排在第一。  各个待机温度出入不大,就不作详细讨论。  另外的三款则是超频三 东海X5强于酷冷至尊 T400i,安钛克 铜虎C40最弱。安钛克 铜虎C40发热数据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安钛克铜虎C40在Core i5-8600K超频至4.9GHz进行FPU单烤时,第一次测试直接死机,第二次测试多个核心温度破百,CPU频率自动下降到4.7GHz。看来这种9cm规格的散热器即使做工再好,也不适用于超频使用的CPU。  由于体积差一个档次,安钛克 铜虎C40在无压力情况下还能保持跟12cm散热器一个水平,但是温度压力较大的时候表现就非常差了,甚至在超频烤机时还出现CPU降频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规格体积的差距太大,根本无法用做工来弥补。铜虎C40在散热性能测试中无法通过4.9GHz单烤FPU测试。▍ 本环节得分:  第一名:玄冰400,50分  第二名:东海X5,37.5分  第三名:T400i,25分  第四名:铜虎C40,12.5分二、风扇转速对比测试  无压力时,T400i和铜虎C40的风扇转速较低, 能保证更低噪音,好评。而在温度压力较高时,玄冰400以最低的风扇转速取得最低CPU温度的战绩,先抢下第一名。  东海X5的转速比T400i高13-15%,也因此获得更低的CPU温度。而我在进行测试时,主板bios并没有对散热风扇转速进行限制,这样只能说T400i成绩不理想只能怪自己风扇转得不够努力。不过T400i低风扇转速带来的低噪音也是一个优点。  至于&吊车尾&铜虎C40,毕竟只有9cm规格,体积不够转速来凑,可惜再快的转速还是支撑不了Core i5-8600K超频4.9GHz使用。▍ 本环节得分:  第一名:玄冰400,20分  第二名:T400i,15分  第三名:东海X5,10分  第四名:铜虎C40,5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75位
参考价:¥179
网友评分: 3.6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yzen原装散热器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