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计算机考试office20102级考试,选office是不是容易过点

计算机二级考试office高级应用中excel主要考那些函数啊,感觉有的好难
Excel的常用统计函数1求和函数SUM功能:将参数中的所有数字相加求和;其中每个参数既可以是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或名称,也可以是一个常量、公式或另一函数的运算结果等。使用格式:SUM(Numberl, Number2,…)说明:第一个参数Number1是必须要给出的,Number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若通过Number1已经指定完毕所有要相加的数据(例如通过Number1指定了一个单元格区域,区域中已包含了所有数据),就不必再给出Number2及以后的参数;当需要更多要相加的内容时再通过Number2、Number3…等给出(一般最多不要给出超过30个参数)。例如:“SUM(A1:A5)”表示对A1~A5这5个单元格中的内容求和;“SUM(A1, A3, A5)”表示对单元格A1、A3和A5的数值求和(本书函数实例均不含“=”,因为函数可以作为公式的一部分,而“=”是用于输入整个公式的;由一个函数组成的公式只是公式的一种特例)。【随讲随练从略】2 条件求和函数SUMIF功能:也是相加求和,但会从参数指定的单元格区域中进行挑选,仅对挑选出的符合指定条件的那些单元格求和。使用格式: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说明:Range参数是要进行条件计算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数字、文本、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函数等,例如可以是32、&32&、&苹果&、&&32&、B5、SQRT(4)等。Sum_range是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区域,如果Sum_range参数省略,将对Range中的单元格求和;否则Range仅表示条件,将对Sum_range中符合条件的对应单元格求和。例如:“SUMIF(B2:B25, &&5&)”表示对B2:B5区域中大于5的数值进行相加求和;“SUMIF(B2:B5, &John&, C2:C5)”表示先找到B2:B5中等于&John&的单元格,再通过这些单元格找到C2:C5中的对应单元格,对C2:C5中的这些对应单元格的数值求和。【随讲随练从略】3 多条件求和函数SUMIFS功能:也是相加求和,但是对指定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求和。使用格式: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说明:Sum_range为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_range1为在其中计算关联条件的第1个区域;Criteria1为第1个求和的条件,例如条件可以是32、&32&、&苹果&、&&32&、B5、SQRT(4)等。Criteria1与Criteria_range1配对使用。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及以后的参数可省略,表示附加的区域和条件。Criteria2与Criteria_Range2配对使用,Criteria3与Criteria_range3配对使用……但每个Criteria_RangeN的参数区域所包含的行数和列数都必须与Sum_range的相同。例如:“SUMIFS(A1:A20, B1:B20, &&0&, C1:C20, &&10&)”表示对区域A1:A20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单元格求和:B1:B20中的相应数值大于0、且C1:C20中的相应数值小于10。【随讲随练从略】4 平均值函数AVERAGE功能:求各参数的算术平均值。使用格式:AVERAGE(Numberl, Number2,…)说明:与SUM函数类似,第一个参数Number1是必须要给出的,Number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若Number1中已经指定完毕所有要求平均值的数据(例如通过Number1指定了一个单元格区域,区域中包含了所有数据),就不必再给出Number2及以后的参数;若需要更多数据求平均值再通过Number2及以后的参数指定这些数据(一般最多不超过30个参数)。例如:“AVERAGE(A2:A6)”表示对A2~A6这5个单元格的数据求平均值;“AVERAGE(A2:A6, C6)”表示对A2~A6这5个单元格及C6单元格中的数据(共6个数据)求平均值。如图(从略),我们已为法律一班“潘志阳”同学计算出了期末总分,现需为他计算平均分。选中要保存计算结果的单元格J3,使其成为活动单元格。在【公式】选项卡【函数库】工具组中单击“插入函数”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类别中选择“统计”,再从函数列表中选择AVERAGE,单击【确定】。在打开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单击参数的“ ”按钮折叠对话框,然后选择区域D3:H3,如图(从略)。再次单击“ ”恢复对话框,单击【确定】。再向下拖动J3的填充柄到J9单元格,完成所有同学的平均分计算。【随讲随练从略】5 条件平均值函数AVERAGEIF功能:对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求算术平均值。使用格式:AVERAGEIF(Range, Criteria,Average_range)说明:Range参数是要进行条件计算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求平均值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数字、文本、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函数等,例如32、&32&、&苹果&、&&32&、B5、SQRT(4)等。Average_range是可选的参数,表示要求平均值的实际单元格区域,如果Average_range参数省略,将对Range中的单元格求平均;否则Range仅表示条件,将对Average_range中符合条件的对应单元格求平均。例如:“AVERAGEIF(A2:A5, &&5000&)”表示求单元格区域A2:A5中小于5000的数值的平均值;“AVERAGEIF(A2:A5, &&5000&, B2:B5)”表示对B2:B5中的一部分单元格求平均,这部分的单元格是:与A2:A5区域中大于5000的单元格所对应的那部分单元格。【随讲随练从略】6 求最大值函数MAX和求最小值函数MIN功能:计算一批数值中的最大值(MAX函数)和最小值(MIN函数)。使用格式:MAX(Numberl, Number2,…) 和 MIN(Numberl, Number2,…)说明:同样第一个参数Number1是必须要给出的,Number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若Number1中已经指定完毕所有要求最大或最小值的数据(例如通过Number1指定了一个单元格区域,区域中包含了所有数据),就不必再给出Number2及以后参数;若需要更多数据求最大或最小值就通过Number2及以后参数指定这些数据(一般最多不超过30个参数)。例如:“MAX(D2:D6)”表示求D2到D6单元格中的最大值;“MIN(E55:J55, 10)”表示求E55:J55区域中所有单元格中的数值、以及10这些数值中的最小值。7 计数函数COUNT和COUNTA功能:统计某单元格区域中的单元格的个数,COUNT是只统计内容为数字的单元格个数,COUNTA是统计内容不为空的单元格的个数。使用格式:COUNT(Value1, Value2,…)
COUNTA(Value1, Value2,…)说明:通过Value1, Value2,……指定要计数的单元格区域,同样其中第一个参数Value1是必须要给出的,Value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例如:“COUNT(A2:A8)”表示统计单元格区域A2:A8中包含数值的单元格的个数;“COUNTA(A2:A8)”表示统计单元格区域A2:A8中的非空单元格的个数。8 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功能:统计某单元格区域中符合给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使用格式:COUNTIF(Range, Criteria)说明:Range表示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当条件为一个值时可直接写出,当条件为一个表达式(&&=80&)时,应将条件用双引号引起来。例如:“COUNTIF(B2:B5, &&=80&)”表示统计出B2~B5中值大于等于80的单元格个数。如果单元格D3:D17中保存有全部学生的分数,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计算优秀率(90分以上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比率)的公式是“=COUNTIF(D3:D17, &&=90&) / COUNT(D3:D17)”。9 多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S功能: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多个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使用格式:COUNTIFS(Criteria_rangel, Criterial,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说明:Criteria_range1为在其中计算关联条件的第1个区域;Criteria1为第1个计数的条件,例如条件可以是32、&32&、&苹果&、&&32&、B5、SQRT(4)等。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及以后的参数可省略,表示附加的区域和条件。Criteria2与Criteria_Range2配对使用,Criteria3与Criteria_range3配对使用。每一个附加的区域都必须与参数Criteria_range1具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这些区域无需彼此相邻。例如:“COUNTIFS(A2:A7, &&80&, B2:B7, &&100&)”表示统计单元格区域A2:A7中大于80的单元格、并且对应在B2:B7中的单元格小于100的“行数”。10 排位函数RANK功能:返回某一数值在一列数值中相对于其他数值的大小排名。使用格式:RANK(Number, Ref, Order)说明:Number是需要比较的一个数值。Ref是一组数,可以是一个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函数的计算结果就是这个数值在这组数中的排名。Order指定排名方式,如果Order为0或不输入的话,是降序排列;如果Order为非0值,则升序排列。例如:“RANK(95, A2:A6, 1)”求数值95在单元格区域A2:A6中升序排列的第几位。【随讲随练从略】Excel的常用条件函数和逻辑函数1 条件判断函数IF功能:根据一个条件判断条件的真假,根据真假分别返回两种不同的结果值。使用格式:IF(Logical,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lse)说明:Logical是一个条件;Value_if_true表示当条件为真时,IF函数的结果值;Value_if_false表示当条件为假时,IF函数的结果值。因此,IF函数的使用格式可被理解为“如果(条件,如果真…,如果假…)”例如:“IF(A2&=60, &及格&, &不及格&)”表示如果单元格A2中的值大于等于60,则返回“及格”字样,否则返回“不及格”字样。如在单元格A3中输入“=IF(A2&=60, &及格&, &不及格&)”,所表示的意思是根据A2中的分数判断“及格”、“不及格”,将结果存入A3。【随讲随练从略】2 逻辑函数AND和OR功能:当需要多个条件具有“并且”、“或者”的关系时,要用AND、OR函数表示。使用格式:AND(Logical1, Logical2, Logical3, …)和OR(Logical1, Logical2, Logical3, …)说明:这两个函数所有参数都必须是逻辑判断式(可得到TRUE或FALSE结果的判断式)或包含逻辑值的数组、单元格(区域)等。AND函数在当所有参数都成立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OR函数在其中有一个参数成立时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例如:若D2为数学成绩,E2为语文成绩,“IF(AND(D2&=60, E2&=60), &合格&, &不合格&)”表示只有数学、语文成绩都及格的才是“合格”,有一门科目不及格的就是“不合格”。3 Excel的垂直查询函数VLOOKUP功能:搜索指定单元格区域中的第1列,然后返回该区域相同行上任意单元格中的数值。使用格式:VLOOKUP(Lookup_value, Table_array, Col_index_ num, Range_lookup)说明:Lookup_value表示要在区域的第1列中搜索的数值。Table_array为要搜索的单元格区域。Col_index_ num表示最终要返回的数据是该区域第几列的值。例如Col_index_num为1时返回Table_array中第1列的值,Col_index_num为2时返回Table_array中第2列的值。如果Col_index_num小于1,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如果Col_index_num大于区域Table_array中的总列数,函数返回错误值#REF!。Range_lookup参数为TRUE或FALSE,表示查找精确匹配值(TRUE,找不到精确匹配值时返回小于Lookup_value的最大值)、还是近似匹配值(FALSE,当第1列有多个匹配时仅找第一个值),Range_lookup可以省略(省略时视为TRUE)。注意:若Range_lookup为TRUE或被省略,则必须按升序排列Table_array第1列的值,否则函数返回值可能不正确。如果Range_lookup为FALSE,则不需要排序。因此在使用VLOOKUP函数时,虽然Range_lookup可以省略,但一般不要省略,而要给FALSE或0值。例如:“VLOOKUP(0.7, B2:D10, 3, FALSE)”表示在B2:D10区域中查找,在该区域的第1列即B列中找0.7,找到后返回同行第3列即D列的值。如没找到返回错误#N/A。【随讲随练从略】Excel的常用数值函数(略)Excel的常用日期时间函数1 提取日期各部分的函数YEAR、MONTH、DAY、WEEKDAY功能:YEAR函数提取某日期的年份部分,返回值为之间的一个整数。MONTH函数提取某日期的月份部分,返回值为1~12。DAY函数提取某日期的日部分,返回值为1~31。WEEKDAY函数提取某日期的星期几的星期数,返回值为1~7。使用格式:YEAR(Serial_number)、MONTH(Serial_number)、DAY(Serial_number)和WEEKDAY(Serial_number, Return_type)说明:Serial_number为要被提取某部分的一个日期,或含有日期的单元格引用。WEEKDAY的Return_type参数说明星期的表示方式:该参数为1时,星期日为1、星期六为7;该参数为2时,星期一为1、星期日为7(符合中国习惯);该参数为3时,星期一为0、星期日为6。例如:“YEAR(&/27&)”将得到2014。当在A2单元格中输入日期“/27”时,“WEEKDAY(A2, 2)”将得到6(“/27”为星期六)。【随讲随练从略】2 获得当前日期时间的函数TODAY和NOW功能:TODAY函数获得系统当下的日期;NOW函数获得系统当下的日期和时间。使用格式:TODAY( ) 和 NOW( )说明:这两个函数都不需参数,直接写“函数名”+“( )”即可。例如:“TODAY( )”即获得当下日期;“NOW( )”即获得当下日期和时间。【随讲随练从略】3 构造日期函数DATE功能:通过给出年、月、日的数值,构造出对应的一个日期数据。使用格式:DATE(year, month, day)说明:year为年份数值(小于9999);month为月份数值(可大于12);day为天数。例如:“DATE()”将得到“/4”的日期数据。4 计算两日期差值的函数DATEDIF功能: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差值。使用格式:DATEDIF(Date1, Date2, &y&) 或 DATEDIF(Date1, Date2, &m&) 或 DATEDIF(Date1, Date2, &d&)说明:Date1表示较前的一个日期,Date2表示较后的一个日期,第3个参数为&y&、&m&或&d&时,函数分别返回这两个日期之间相差的年数、月数、天数。例如:“DATEDIF(A3, TODAY( ),&y&)”表示计算今天与A3单元格中的日期所差的整年数。 Excel的常用文本函数1文本合并函数CONCATENATE功能:将多个字符串文本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本(类似文本连接符“&”的功能)。使用格式:CONCATENATE(Textl, Text2, Text3, ……)说明:Textl, Text2, Text3…为各个要连接的文本,最少给出一个文本项,最多可有255项。例如:如果A2单元格的内容为“zhni2011”,B2单元格的内容为“163”,则“CONCATENATE(A2, &@&, B2, &.com&)”将得到文本“”。也可以用文本连接符“&”来代替CONCATENATE函数的功能,例如本例也可用“A2 & &@& & B2 & &.com&”得到相同的结果。2 左侧截取字符串函数LEFT功能: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最左边截取若干个字符组成一个新的文本字符串。使用格式:LEFT(Text , Num_chars)说明:Text为要被截取的文本字符串。Num_chars为要从中截取左边的前几个字符。Num_chars必须≥0,如果省略Num_chars参数,则默认其值为1。例如:若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abcdef”,则“LEFT(A3, 3)”将得到内容“abc”。3 右侧截取字符串函数RIGHT功能: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最右边截取若干个字符组成一个新的文本字符串。使用格式:RIGHT(Text , Num_chars)说明:Text为要被截取的文本字符串。Num_chars为要从中截取最右边的几个字符。Num_chars必须≥0,如果省略Num_chars参数,则默认其值为1。例如:若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abcdef”,则“RIGHT(A3, 3)”将得到内容“def”。4 中间截取字符串函数MID功能: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中间截取若干个字符组成一个新的文本字符串。使用格式:MID(Text, Start_num, Num_chars)说明:Text为要被截取的文本字符串。Start_num为要截取的第1个字符在Text中的字符位置,Text的第1个字符位置为1。Num_chars为要从Start_num位置开始截取几个字符,Num_chars必须≥0,如果省略Num_chars参数,则默认其值为1。例如:若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abcdef”,则“MID(A3, 2, 3)”将得到内容“bcd”。5 求字符串字符个数函数LEN功能:统计文本字符串中的字符个数(字符个数也称字符串长度),无论是全角字符,还是半角字符,每个字符均计为1(如使用LENB函数则每个半角字符计为1,全角字符计为2)。使用格式:LEN(Text)说明:Text为要统计字符个数的文本字符串。例如:若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abcdef”,则“Len(A3)”将得到数值6。6 删除文本首尾空格函数TRIM功能:删除文本中的首尾空格(中间空格不删除)。使用格式:TRIM(Text)说明:Text为要删除首尾空格的文本。例如:“TRIM(&
&)”将得到结果文本为“第1
季度”。7 文本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函数VALUE功能:将一个代表数值的文本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如果文本不经过数值转换,在用数值计算处理时,常会出现错误)。使用格式:VALUE(Text)说明:Text为要转换的表示数值的文本。例如:若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abc123”,B3单元格内容为通过公式“=RIGHT(A3,3)”得到的文本“123”,显然“123”是文本,而不是数值“一百二十三”。如在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ALUE(B3)”则C3将得到数值123,就可以用C3的数值数据进行正常的数值计算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2013年版)(附光盘1张) 作  者: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顾客评价: (已有797人评价) .定  价:¥48.00 京东价:¥38.60 (8.1折) 北京有货 京东上搜索的。~~~自己买一本吧,不难的~
和全国的差不多,就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知识+OFFICE2010知识
主要原因是你输入的表也没用对应的表格名称 题目是:“图书编号”和“图书名称”的对应关系在“编号对照”工作表中。 而你的公式用的是“表2”,肯定是和答案不符了,不给分是对的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 式的输入与编辑。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7. 文档审阅和修订。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10.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三、Excel的功能和使用1. Excel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7. 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8.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10. 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11. 宏功能的简单使用。12. 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13. 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文档中。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1.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2. 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3. 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 辑和应用。4. 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5. 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6.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PowerPoint文档中。亲,还望采纳哦,
又设么疑问还可以问我的!!
今天刚考,office2010为msoffice考试专用办公软件,考试内容四部分,还有一部分即是选择题,范围有些坑,考试时超出了大纲范围,所以msoffice上的基础知识根本不够,今天我考就会8个题,共20个,其他的基础知识属于数据啊,c+啊什么一类,所以还是得看看其他二级的基础知识,包括二叉树这些,直到msoffice考试系统更新你才不用那么操心了资料就是教育部的那本教材,在网上搜全国计算机考试msoffice就行,目前还是2013年版本好资料去新华书店计算机考试专用的地方一看就晓得,再去网上买,app的不清楚,但wp系统自带Excel,可帮助辅助学习函数,看完那本书问题就不大了,当然练习太重要了,今天考了没做完,考到office模板添加水印,Word设置分节符和为每节各自添加页码,插入目录,制作封面等。。。评分莫管,做了就行,特别是考试时别在意太多小细节,时间啊,很宝贵,细节注重的太多时间就过去了,考试时一定要对office的页面很熟悉,同时学会一些操作的小技巧,就会省很多力了。。。如果以后学习过程有什么不会的,欢迎一起交流学习,QQ
你好,计算机二级OFFICE要用2010版本的OFFICE,不能使用WPS,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柏度《腾跃英语计算机学院》上面有免费视频和题库,计算机二级老师在线解答问题,祝你早日通过考试。
基本要求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2.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3. 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5. 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6. 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7. 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8. 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2.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4.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7. 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7. 文档审阅和修订。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10.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三、Excel的功能和使用1. Excel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7. 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8.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10. 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11. 宏功能的简单使用。12. 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13. 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文档中。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1.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2. 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3. 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4. 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5. 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6.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PowerPoint文档中。 考试方式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1.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 2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操作题 80分(包括Word、Excel及PowerPoint)2.考试环境Windows 7Microsoft Office 2010==================================================================亲~你好!````(^__^)````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天天开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或者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点击【评价】,谢谢!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的采纳也会给你带去财富值的。(祝你事事顺心)==================================================================
2级估计是加减乘除之类的函数吧
人的综合分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1,740被浏览686,564分享邀请回答51zxw.net),这个网站确实不错,里面有你想要学习的所有内容,包括Word基础知识、Excel基础知识、Powerpoint基础知识等,这三块内容如果学完了,过二级很轻松。在这里也有一些优缺点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说优点:第一、大家肯定是能学到真材实料。第二、基本上是无成本过二级。第三、以上的资源能解决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问题。缺点:同样也是复习的学习周期太长。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两种方法下的选择题复习技巧,很简单的,就是一个字,背,对就是背。别的没有什么办法!这个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很简单,那么厚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就挺过来了,这里的几百道题不在话下。嗯嗯,就是这样。以上的两种方法大家可以自己考虑一下,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也可以两种方法结合着来复习。可能细心的朋友发现了,这两种方法怎么组合,都解决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问题。因为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就那两天时间,过了这个村再找这个店就难了,下面我就帮大家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都会更新必要的计算机考试的信息,也会帮大家解决。同时也有很多相关资源在公众号里。用这个平台再加上以上的两种方法,即可弥补时间方面的问题,能够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收获。那问题就来了,这个交流平台是付费的吗?我的回答,当然不是,这个平台完全是方便大家,作为二级战友一份子的福利。免费的!!!好了,写了那么多,感谢能够看完的朋友。能看到最后的朋友当然福利送上:? 微信公众号:关注“REN分享”,获取更多二级技巧? 计算机二级考试软件链接:? 计算机二级考试真题视频链接:………………………………………………………………………………………………………………感觉还是有些具体的没有说清楚,方法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这次把2017年的提纲加上,希望大家能够用的上:今天再来更新点东西了…………主要先从word谈起,因为Word是我们操作题的第一题,也是非常影响心情和费时间的大题,虽然分数(30分)挺可观的,但是我不建议花费太长时间……如果抽到必挂题(新增3套题、原来的第10、15套题,这个是按照未来星给的,别的软件我不清楚题目顺序),那么恭喜你,这两个小时差不多就做那一题,所以呢,可以将我们以前的应试技巧拿出来,先易后难,那么就先做PPT部分,这个部分基本上是送分的,所以操作即快时间又短,在有限时间拿足够的分数是聪明人。当然,这个方法也是个人愚见,针对很多大神就可以按着顺序来,就可以略过~~~~前面知识谈了一点做题方法,现在回到Word中来,所谓的Word有三大难点:①页眉页脚设置
③其他偏知识就说说新增三套题的知识点吧!第一套基本上还是按部就班的,但是里面有些偏的知识点。1.将一个文档的项目符号转化到另一个文档中2.增加了索引操作,其实很基础,我觉得很偏的知识。主要包括索引的添加、索引的删除和更新索引这三项操作。第二套题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其实非常耗时间的,例如该题的第五小题为附件一添加一个流程表,这个表格内容非常多,特别是图表右边的图形不好画,上次听一个网上教程 的老师讲,他仅仅画就要半个小时。第三套题有一个比较难的地方,就是word域的书写,在倒数第二个小题要保留单元格两位小数,这一题不但要用到邮件合并还要对该域进行添加,具体添加的代码是\#0.00.(加黑标注的)总结了一下这些题目,和原版15题的难度相当,都是比较耗时间的,具体的题目链接:,新增三套题是里面的最后三套。考前要熟悉里面的每一套题,这样系统在抽题是不会有的题见都没见过!前两天在题库里面看到了新增的第21套题,应该是今年2017年3月份考试的压轴题,题目的风格还是沿用2016年9月和12月的风格,里面穿插了有不少偏知识点(也就是以前老题目不常用或者没有使用过的)那么今天就简单的说一下新增题的WORD部分,Excel部分下次统一说:开始了,这套题没有我们前面见的页眉页脚和目录的题目,但是这套题的重点是考察我们对样式的掌握能力,举个例子:在第2小题中,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对齐方式、段落方式等等。接下来的第4小题中让我们做表格,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插入边框的上下线都是自定义里面没有的形式,这个时候很多人很纠结了,以为是题目的问题。其实题目没有问题,这个边框图案是让我们在自定义图形里面找,如果没有做过的,绝大多数朋友不会想到这里。第7小题也有点意思,主要是考察制表符的运用,在段落对话框里左下角可以找到的。这里主要讲一下第10小题,我在这里停了很长时间,这个是运用到选择窗格,你们可以联想到PPT里面的选择窗格,其实就是查询图层的顺序或者图层的显示的,这个功能不是很常用,所以也很偏我觉得。2017年新题的链接:今天开始来更新Excel知识了:首先先来介绍的是大家最为头疼的模块——函数我从最近几年的新增题以及以前的题目中总结了考过的一些函数:简单函数:SUM(求和函数)、AVERAGE(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RANK(排序函数)进阶函数:IF:条件求和函数(考试喜欢使用多条件判断,思路比较简单就是公式太长还有一种用法就是与vlookup连用达到交叉定位的效果。)SUMIF:单条件求和函数SUMIFS:多条件求和函数,这个函数里面只能用引用不能使用公式。AVEGERAGEIF:单条件求平均值AVEGERAGEIFS:多条件求平均值COUNTIF:单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S:多条件计数函数LOOKUP:查找引用函数,为VLOOKUP(垂直查询)、HLOOKUP(纵向查询)的综合版VLOOKUP:垂直查询函数(使用频率很高)INDEX:交叉查询函数,最近几套新题使用的它的定义:选择一个列表中的某一行以及某一列的单元格,共有三个参数MATCH:定位函数(与INDEX函数合用,可用于二维定位)MID:提取函数(一般用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性别或学号中提取相应班级等)INT:取整函数(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常用于计算工龄和年龄的场合)ROUNDUP:向上取整函数TRUNK:主要作用是保留一个数字的位数即保留几位小数AND:相当于“与”,用于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用AND链接OR:相当于“或”,用于两个条件有一个满足即可MOD:取余函数(一般用于身份证号判断男女性别的,我不喜欢用这个函数,我用的是ISEVEN函数,这个函数是判断这个数是否为偶数)CONCATENATE:链接函数,相当于通配符里面的“&”,我不怎么习惯用WEEKDAY:作用是计算这一天是星期几(具体题目中与通配符合用)DATEDIF:条件计算日期,从10版本后该函数已经隐藏了,这个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比较麻烦,有六种参数可以填写,我们最常用的是:y:两日期差距的整年数,即已满几年m:两日期差距的整月数,即已满几月d:两日期差距的天数,即两者相减的数字第一个参数是开始日期,第二个参数是结束日期,千万别填反了。DATE:日期函数(只见过使用一次,就是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的数字将其转化成日期),有三个参数,从左到右分别是年、月、日TEXT:文本函数。这个就是可以用函数的形式转换单元格的格式,第一个参数就是我们填写的单元格,第二个参数就是填写转换单元格格式的通配符。有一点很重要:写通配符的时候一定要打引号,我就在这里翻过车了。SUMPRODUCTS:个人觉得这个函数不是很好,他能解决的问题SUMIFS函数都能解决。为了让大家少记一些函数那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以上差不多就是我在所有套题目中遇到的函数了,当然这只是所有EXCEL内置函数的冰山一角。然后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基本上凡是用到函数的地方,都会遇到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引用(绝对引用是打美元符号,相对引用是不打美元符号,就这样简单理解哈):首先一点:使用RANK函数时,第二个参数是写排名区域,这个地方肯定要使用绝对引用,绝对引用的快捷键F4(很多人不知道)VLOOKUP函数,第二个参数区域,也是用绝对引用;SUMIFS/SUMIF/AVEGERAGEIFS/COUNTS,这些函数里面涉及区域的一般都要使用绝对引用还有一种不使用公式的也需要使用绝对引用,例如求某个数值的百分比之类的,要把分母绝对引用。接下来简单提一下通配符:常用 的通配符,因为在Excel中表格不能识别汉字和数字搭配或者汉字,所以有些时候需要用到通配符:&:表示链接作用。我们想要提取“第2名”,可以使用该连接符号“第”&2&“名”?:代表一个字符(了解就行,没见考过)y:表示年份中四个数字中的一个,例如2017可以表示里面的2或0或1或7,都可以(有具体的题目考过)m:表示月份中的一个数字d:表示日期中的一个数字aaaa:可以直接显示该日期是星期几(具体的题目也有考过)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下次具体分析Excel中的新题目!………………………………………………………………………………………………………………上次回答分割线我分享给大家的未来星视频讲解的WORD部分中第18套题目WORD中的第五题操作错误,原题目要求的是连接线随着文本框的移动而移动,不能直接用图形工具直接构造。所以正确方法:插入——形状——新建绘图画布(最下面),这样才会使直线随文本框移动。是的,有的时候答案也有错的,但是很少,最近两年从新增题的频率和难度上看,都在莫名的升高,所以相对于前两年考二级的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现在的考级时间成本也在不断的升高。感觉我一直更新不到Excel,总是有人问前面Word的题目,确实,页眉页脚确实很难,但是在这个里打文字,你也不想看,我也不想写。所以我好不容易找了一段视频讲解页眉页脚的。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下次开始正试更新Excel了!未完,待续…………………………今天将新增的Excel更新一下:可以说在新增的所有的题目中,应该19套我认为是最麻烦的,给我的感觉是,第一遍是难,第二遍是难+复杂,第三遍是复杂。对的,我第19套题做过5遍,也是为了考试熟练度来节省时间,现在做这一题也需要30分钟。现在具体来讲讲里面的一些套路,第四小题里面基本上涉及的全部是用公式来求得。首先求男女:这里很容易知道用mid、mod、if三个函数连用,我经常使用的函数是将mod函数换成iseven,这个函数是专门判断某个数是否为偶数,该函数只有一个参数。第二个问题是求出生日期:其实这个题目也是个老题,挺简单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写函数。在这里我只说说我自己最喜欢写的函数,mid(A2,7,4)&"年"&mid(A2,11,2)&"月"mid(A2,13,2)&"日"。额……,这种方法只用了一种方法,再加上连接符号。其实这个链接符号可以用CONCATENATE函数。第三个问题计算年龄,说实话,看到这一题我挺烦的,因为有的时候答案给的函数太麻烦了,导致我们也跟着他们一起做,最后就是不会。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函数,DATEDIF函数,这个函数虽然是个隐藏函数,我们输入DETE的时候他就不显示了,你记住就行了,别的就不需要管。至于他的用法在楼上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赘述。第一个参数我们填写出生日期,第二个参数我们填写今天的或者是题目所给的日期,第三个参数填写“y”,不用多想,第三个就是Y就行了。这里简单的说说易错的地方,因为有的时候他给的日期需要我们手动输入,再输入的时候给日期一定要打双引号,这个很重要。接下来的就没什么难度了,只是一个if函数的嵌套,你们在做的时候细心点就行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让我们做成工资表的形式,要是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未来教育的公式,但是太难理解了,因为用了相对引用和公式的套用再加上数组的混合引用,从一个一维的计数变成了三维的计数,我反正理解起来挺费劲的。我自己原创的方法就是,先将工资表复制过来,去掉所有的格式和线框,然后根据辅助列,现在工作表的最右侧填充数字,一直填充到68,在复制一次,紧接着在68下面的单元格继续填充。接下来选择所有有数据的区域,在数据选项卡中选择排序,根据我们用的辅助列将其排序。排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个数据下都有一个空的单元格了。之后再利用筛选,将空单元格选出来之后,将表头复制到空单元格里。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接下来我们再利用排序的方法,再制造一个空单元格就行了,至于那些格式和边框的添加,自己在慢慢调整。我只将具体思路。我的方法不使用公式,所以对于函数基础薄弱的朋友应该更好一些。昨天我看了考前更新的三套题,这里我将链接发给大家,好像是每次考试的前几天临时增加的,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建议如果前面几套题目没做完的,先别看。有点难。简单的介绍里面新增的几个函数吧,SEARCH函数:查找函数iferror函数:判断该单元格是否为错误值其实search函数有三个参数,本来就是计算某个值在文本的什么位置的,但是FIND同样可以做到这个效果,参数少一位。大家如果做到这一题可以尝试一下!今天来写点东西,新增题出来了各位有需要的自行下载!链接:
密码:c94v说一下上面这套题的来历,它是17年3月份新增的那套题,就是很多说能压中99%的题,而这个百分之一的题就是它,造成了22%的过级率。所以说,这套题的综合性很强,而且题目题量也很多,需要大家更有耐心才行!这是这套题的新增Excel题目的答案:
解析很多,也很详细,若有疑问,欢迎大家留言!今天主要更新新增的24套题的EXCEL里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根据这两年的Excel题目的分析。新增题目的难度年年增大,题目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二级越来越难考。所谓的新增的第24套Excel题目,就是去年3月份教育考试中心新增的那套。基本上没有人在考前做过这道题,那么对于背题背函数过二级的同学要吃亏了。个人觉得里面最难的知识点是条件格式与公式的联合运用,具体是在开始-条件规则-新建规则-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对于这个知识点也不是什么新鲜了,在第20套题已经出现了一点苗头,具体的公式是OR函数和WEEKDAY函数的连用,具体的函数用法请看上方的单个函数的解析。本题里面的所用的公式是AND和ROW函数的连用,里面涉及到了数组,所以大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题目要求的是让我们给一个表格中的偶数行填充底色,前提是该单元格为非空单元格。这里我们就需要用到AND函数,该函数是“与”函数,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返回为正确值,刚好与20题的OR函数用法相反。而ROW函数是行函数,例如ROW(A1)=1,这里面row只识别单元格中的行号,而在A1单元格中其行号是1,所以返回为1.若我们将里面的参数改为A2,那么它的值就返回为2,以此类推。所以满足这里的两个条件的函数这样写=and($A1&&"",mod(row(),2)=0),解释一下,and里面的第一个条件是该单元格不为空,第二个条件多加了一个mod函数,其实我们想判断这个行是否为偶数行。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A1单元格前面有个美元符号,想想为什么要这么用呢?这里需要引出一个新的知识点,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下次再细说其中的差别!这个是第25套新增题,链接放在这里了,有需要的自行下载:今天来补充一下,Excel里面神奇的知识点:引用在电子表格题目中,引用分为三种类型,绝对引用、相对引用、混合引用。前面两种引用在计算机一级或者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都已经讲解过,在这里我就一句话带过,绝对引用就是对引用的单元格或者是区域进行固定,在进行公式的填充时,该单元格或者该区域不会随着填充单元格的改变而改变:具体的方式是$A$1.相对引用就是对单元格或者区域不固定,随着公式的填充,那么该单元格或者区域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混合引用:其实混合引用里面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行,第二种是固定列。当使用固定行的模式时,那么随着单元格的向下填充,该区域不会改变,如果是向左或者是向右填充,那么就会改变。具体的方式是A$1.当使用的是固定列的模式时,相反的就是向左或者是向右填充不会出现单元格改变,而向上或者是向下会出现单元格的变化,具体的方式是$A1.计算机二级考试中,不会单纯的只是考大家怎样使用混合引用,而是将引用无形的嵌入公式,通过综合训练来考大家的能力,这也是现在计算机考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背题。接下来放一个图片例子,大家好好琢磨琢磨,欢迎一起探讨!(ROW和COLUMN函数我已经在前面列举过了,不熟悉的朋友请往前翻。)临近考试的几天我更新的频率会比较快,所以想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建议收藏!……………………留点白,今天要放大招了:
这个是我新找的题库,比较了我以前用的三套题库,最后还是选用它了。里面全部都是真题,包括今年的新增题,评分比较准,和真实考试非常相似,需要练习真题的朋友,建议收藏哦!距离计算机等级考试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里来解决一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或者说大家认为最容易拿分的——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占计算机二级中考试的20%的分值,相当于一道PPT题目。但是选择题所用的时间远少于PPT所用的时间,那么咱们来介绍一下选择题题型的最新分布,从2016年9月开始,新增了操作题选择题部分。这样下来,选择题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公共基础知识 10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5分,软件操作题部分 5分,加起来刚好20分。后两个部分一般比较好得分,而公共基础部分拿分比较难,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于一些专业性词汇比较难以理解,换句话说遇到这种题大部分靠运气了。目前解决选择题的方法,我认为还是记忆为主,有时间可以了解一下题型,毕竟理解题目比背诵题目要容易一些。下面给大家留一些视频,大家自己可以跟着视频的分析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最终在真正的考场中多拿分。基础知识视频链接:在这个时间大家复习也接近尾声了。如果大家在最后一周攻克Excel,我觉得确实不是太明智的选择,建议大家讲主要精力放在ppt和选择题,Word部分大家尽量保证在18分以上,那么Excel的压力不会太大,能够尽最大能力保证你过级,当然啦,这个里面也需要运气的。18年更新……今年计算机考试大纲部分已经更改,但是经过小编的认真校对,今年的Office部分与往年的考试大纲没有任何区别,换句话说,就是完全一样,所以大家复习方向可以不用改变。17年9月份新增了3套真题,总体来说,这三套真题又刷新了历史难度,具体新增的知识点会陆续补充,请大家耐心等待!小编也是刚刚找到最新免费题库,链接:
(更新到28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26套新增题Word部分:这套新增题有点延续3月份的感觉,同样会出现比较偏的知识点,例如文档高级属性的添加、信息中检查问题的设置、页面布局中的行号设置等等,小编认为里面比较难的还是索引的自动标记设置。所以主要跟大家说说怎样自动添加索引的方法?索引分为主索引项以及次索引项,而且这两个索引项是有关系的,主索引项肯定是主要的,次索引项是次要的,有主次之分。一般我们再标记次索引项时,会选中次索引关键词,补全主索引项,标记完成后,花括号里会出现:主索引项:次索引项的形式。(中间的冒号是英文半角格式)然而花括号里的是域代码,所以对于准备二级的朋友就不需要深入了解了。这时我们选择索引工具组中的插入索引,就会出现主次关系的索引了。而自动索引只是利用了两列多行表格帮我们自动标记这些关键词,第一列就是次索引项的关键词,第二列是主索引项:次索引项这种类型的格式。让其单独保存一个Word文件,之后选择插入索引中的自动标记导入即可。若了解其中原理后,就非常的简单。大家如果不是特别清楚,可以观看公众号前两天发的关于的文章,里边有具体的演示。第26套新增题Excel部分:第26套电子表格部分中,大部分知识点在前面已经出现过,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前面没有出现过的新的或者偏的知识点。补充知识点1:题目素材我们对照着题目要求可以发现,每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城市拼音混合在了一起。依照我们平常的查找方法显然不好做。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第一种这种方法需要借助辅助软件Word,其实在16年考试开始,逐渐的强调了多软件联合使用的技巧,这不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效率。首先选择A列的所有内容,ctrl+c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然后在开始菜单栏下找到替换选项,在替换中直接找到查找内容,查找内容里不用输入任何字符,直接点击更多-特殊格式,然后点击任意字母。替换内容里面不用填写任何内容,之后点击确定。这时,所有的拼音都被替换为空了。再把Word中的文字复制到A列中,那么这一题就简单的完成了。第二种第二种方法可能很多朋友不太喜欢,主要原因就是,需要使用函数公式,多函数嵌套使用。这里面可能有大家不太熟悉的函数,lenb和len函数。len函数是计算某一单元格文本字符的多少,例如:A1单元格是
,那么len(A1)=5。lenb函数是计算某一单元格字节的多少,例如:A1单元格是
,那么lenb(A1)=7。为什么这两个函数仅仅相差一个字母,就出现如此大的运算差别呢?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字符什么是字节,一般情况下,一个字符等于两个字节,而英文字母可以算作一个字节,汉字在计算机中算作的是2个字节,这就是这两个函数的差别。了解了这些原理,下面的公式就很容易写了:在A与B列之间插入一列,先把光标定在B1单元格,=mid(A1,1,lenb(A1)-len(A1)),这样简单的函数写完了,之后往下拖动,就可以把所有的汉拼分离了。这两种方法小编推荐大家掌握的是第一种,因为简单,快速,而且还不用记函数,但是方法还是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俩选择了。这一小题最后一点,可以使用连接字符&,把市这个字与城市连接起来就可以了。新年续更…………虽然说是续更,但是前面的那一套还没讲完,继续接着Excel说。这次我们来看第8小题:先看第一个分号,题目让我们建立数据有效性,然后R3内填写城市名称;第二个分号,在S2单元格内填写月份信息,也是使用数据有效性。分析完成后就非常简单了,所以小编在这里就不多解释了,重点是看第三个分号的内容,意思是让我们用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来获取各个城市在相应时间里的降水量。其实是下面这个图:上图绿色底纹标记的文字就是需要进行数据有效性获取,题目让我们根据这两个单元格下拉列表来进行某个城市某个时间自动显示其降水量,以上图为例,这里的降水量应该是170.3.当然考试中我们不能用自己找的方法,必须按照题目中的两个函数嵌套来解决问题。居然要使用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就要解释一下这两个函数的含义。Index函数一般来说我们使用这个函数主要是其前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查找区域;第二个参数是从第几行开始查找;第三个参数是从第几列开始查找。这样写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所以小编准备附上图,帮助大家理解:上图小编认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第一个参数也就是有数据的范围,即:A1:F10.;第二个参数是第3行,第三个参数是第4列;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100.单纯的理解公式还是比较的简单。后面的Match 函数因为在前面已经说过,所以在这里就不赘言了。下面直接来说说怎样解这一题,很显然,这一题是对于最基本的应用的升级。怎么说呢?首先的一点就是数据有效性的引入,就会使Index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和第三个参数发生变化。所以就需要通过Match函数来应对这种变化。接下来开始写函数(以小编截图的区域写,因为没有截完图):=INDEX(A1:M20,MATCH(R3,A1:A20),MATCH(S2,A1:M1)),不知道各位看懂了吗?那里面的两个Match函数的作用分别是上个例子中的3和4.大家其实也能发现,函数单独使用还能应付,一旦嵌套就蒙圈了。这个能力也是需要大家从简单的题目中慢慢练习得来的。或许还有别的同学问小编,我可以使用别的函数,例如Offset函数来完成,答案是不可以的,因为题目明确要求要用这两个函数,即使你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或者函数计算出来也是不给分的。第九题的第二小问也是有点麻烦,在这里小编分享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使用宏的录制进行多空行插入第二种方法:使用函数嵌套实现多空行插入第三种方法:利用数据透视表和Vlookup函数联合使用,求出各城市的降水量。小插曲:凡是评论中小编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点,小编会在本文中进行知识点解析。问题:TEXT函数中通配符的使用方法想要把A1单元格中的阿拉伯数字1转换成中文数字一。其实在13年以上版本有专门的中文转阿拉伯数字的函数,而在10版本暂时还没有这种功能。所以小编认为使用TEXT函数进行转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怎么做呢?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text函数几个简单的通配符。第一个是[dbnum1],第二个是[dbnum2],这两个除了阿拉伯数字不同其他都一样。具体解释就是第一个是将阿拉伯数字改为中文简写数字一;第二个是将阿拉伯数字改为中文大写数字壹;所以上面那个例子很容易就可以完成,公式可以这样写:=TEXT(A1,"[dbnum1]").小编想温馨提醒一下各位,通配符在公式中的应用,两边必须加双引号,否则公式无法识别。
小插曲,新题续更~~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福利送上:
某某教育)未完,待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1.1K2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an.baidu.com/s/1bnz1xgz 密码:uqgg————————又是一年的分割线——————————这一年来谢谢大家的赞,由于最近忙教资(今天终于结束了!(?o??o?) ?),所以没怎么看知乎,我会把链接重发一下,不过建议大家还是重新找一下新资源吧,因为新增的题目考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加油!6332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二级考试offic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