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流量取消漫游费包括流量吗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取消流量取消漫游费包括流量吗

长途漫游费取消了,流量漫游费呢?
21:59:00来源:广州日报
  今日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通话费。在我国存在了20余年的“长途漫游费”,终于告别历史。
  日,无疑是中国通信行业的一个大日子。这一天,我们终于可以对长途漫游费说再见了。虽然并非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有很大支出,但对十多亿中国手机用户来说,一分一毫的资费变动都相当引人关注。取消长途漫游费,核心是利益的划分,要推进改革殊为不易。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年内要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政令之下,各大运营商快速跟进,比原计划的10月1日还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取消长途漫游费,这样的速度值得肯定。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涉及灵魂的改革”之所以推进如此迅速,与长途漫游费本身已不是运营商重要收入来源不无关系。对于大部分已经升级4G的用户而言,长途漫游费早已取消了,此次调整惠及的主要是老客户。有数据表明,取消长途漫游费后,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减少占其整体营收普遍要低于5%。实际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去年上半年手机上网已经首次超越语音通话成为电信业中占比最大的业务。用户自身也明显感觉到,在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普及后,除了与亲人、同事等个别联系人之外,打电话已少之又少,短信更是沦为“验证码接收器”。正因为此,比起长途漫游费的取消,很多网友更关注的是――网络流量漫游费何时取消呢?
  也许还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三大运营商的各种套餐中,流量也是可以“漫游的”,主要区分为市内、省内、国内三种。换言之,若旅游、出差到外地上网,就要收取价格更高的套餐外流量费。说到这,也许很多人才第一次想明白,为啥月月超流量,症结原来就在这里。
  取消流量漫游费用,不再区分流量使用范围,既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在人们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的今天,流量在某种程度上形同于一种基础设施,起到的作用也许比公路、机场还大,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另一方面,不能忘记今日取消长途漫游费,是在提速降费的大逻辑之下进行的。换言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降费。取消长途漫游费这一本来已不再主流的业务虽也不容易,但降费效果却很有限。毕竟,用户资费的大头还在网络流量这一块。若能把流量漫游费也一并取消,才能让网络时代的手机用户真正减少话费支出,在“降费”上迈出更具现实意义的一大步。在实践中,这也不是不可能办到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无论是流量还是电话,根本不存在漫游费一说。今年6月,欧盟更是成功取消20多个成员国手机用户的跨境漫游费用,欧盟公民在这20多个国家内打电话、发信息、上网都使用统一资费标准。国境都阻挡不了免费漫游这一趋势,我国运营商还把流量分为市内省内国内,真有必要吗?
  收了20多年的长途漫游费今天终于成为了历史,这是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提速降费”的改革初心,公众对哪项费用意见最多,改革就应在哪个方面下最大的力气。从公众的反应来看,下一个,该向流量漫游费开刀了。(张涨)
漫游费;流量;电信
今天起,长途漫游费正式取消。距离全国两会时工信部提出的,10月1日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还有一个月时间,现在,三大运营商终于松口。
三大运营商将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费;《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将正式实施;全国中小学将启用三科统编教材;境外刷卡超1000元需上报……9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个存在多年的“业界毒瘤”终于消失了,国内语音通话无漫游时代到来(不含港澳台)。从今天开始,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漫游通话费全面取消,国内主叫通话标准按客户现行资费中的本地市话标准收取,国内被叫免费。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长途漫游费取消了,流量漫游费呢?
今日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通话费。在我国存在了20余年的“长途漫游费”,终于告别历史。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取消流量漫游费&告诉你不为人知的秘密
日08:43&&来源:
原标题:取消流量漫游费 告诉你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针对电信企业的报告建议。其中说道要加大提速降费的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消息一出令人振奋,其实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降低流量资费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15年起,三大运营商就多次提高网速并同时下降了资费。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分析一下本次取消流量漫游费对我们大家会有什么样的帮助,而在未来还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取消流量漫游费早已计划
  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启动了提速降费工程,三大运营商均已30%的标准进行下调。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可以说几年以来,降费提速的目标基本实现。2015年国内流量普遍的均价为100元/GB,而在2017年就已经实现了26元/GB,年降幅就已经达到了36%。因此在今年提出降费30%的目标还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告别通话“漫游”后也将告别流量“漫游”
  而在去年的时候,工信部取消了国内移动电话的漫游通话费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支持。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通话已经不在是大家的刚需。尽管流量费在这两年有了大幅度下降,但仍有许多用户表示,就是本地流量多到用不完,一旦出省全白费。也因此就出现了手捧几个G的本地流量却还要单独购买流量包的尴尬局面。
  在此规划出台之前,三大运营商也推出过各家的无限流量套餐,就拿中国联通为例,去年推出了冰淇淋套餐和腾讯大王卡等,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降低消费者支出的作用,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用户需要舍弃原有的手机号,这就面临另一个问题,携号转网。
  三大运营商此前推出过各自的流量优惠活动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年内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至少降低30%。而总理的这份报告刚刚公布,三大运营商就纷纷响应号召,表示即将展开套餐与合同的梳理和调整工作以及系统改造工作,力争在今年7月1日实施。
  此外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3月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表示,除要力争在7月1日前实施免流量漫游费,还将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继续推进大流量互联网卡,阶梯式流量等流量等措施,以确保在今年移动网络流量实现30%的资费下调目标。
(责编:赵超、杨波)
关注人民网微信工信部表态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 人均年省160多元
关注新华网
  工信部表态,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提速降费三年来,移动用户资费下降83.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取消流量漫游费”“流量资费降低30%”,政府工作报告送来这两个“大礼包”让网民和众多企业兴奋了很长时间。
  近年来,我国在网络提速降费上取得积极成效,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通信网络提速降费的成果。但与广大用户的期待相比,通信企业还需在创新发展上不止步、不停息。未来提速降费将怎么进行?用户还能得到哪些实惠呢?运营商会怎样应对新的变化?
  “两会”期间,新京报推出《经济策》专题。通过深入采访两会代表委员,对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产业振兴、下调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从代表委员们的回答中,寻找到解答问题的对策。
  手机明明“躺着”好几G本地流量,到外地还得重新掏钱买全国通用流量。不少手机用户可能都吐槽过类似的经历,这个问题很快有解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3月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确保手机流量“漫游费”于7月1日前取消。随后,三大运营商纷纷表态,坚决贯彻落实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的相关要求,确保相关举措全面尽快落地实施。
  “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
  北京的李女士手机账户里至今还由14个G的本地流量,可前不久李女士去外地旅游,短短三天的时间,她就花掉了两百多元流量费。李女士说,这个卡是当初办理中国联通宽带赠送的,平时不经常去外地,没有关注过流量还要区分本地和全国,“当时觉得每个月有15G的流量,肯定用不完。在外地旅游时也是肆无忌惮地用。”
  她向记者回忆到,在外地时收到了短信提醒,只显示流量超出了多少兆,需要扣费多少,“第一次提醒我的时候已经扣掉120多元了,当时我觉得自己还有那么多流量,可能是发错短信了吧。第二次收到短信提醒,已经扣了130多元,我上网一查才知道有本地流量和外地流量的区别。”
  李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案,不少网友都遇到了“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问题。用户王先生告诉记者,北京移动平时会不定期赠送本地流量,但是想真正用上这些赠送的流量并不容易。“只有套餐流量、流量加油包流量用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赠送流量。比如说我的套餐里是全国流量,我在本地上网使用得也是全国流量,并不是它赠送的本地流量。有时候,我在月末那几天去外地出差,套餐内的全国流量已经用完了,赠送的本地流量在外地又不能用,只能花钱购买流量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到了取消流量“漫游费”,还提到了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用手机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35亿GB,比上年增长179%,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95.6%;全年每月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775MB/月/户,是2016年的2.3倍,相当于每年人均互联网接入流量约为20.8GB。
  工信部去年底公布,手机上网流量平均资费降至26元/GB。记者据此计算,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之后,平均资费将从26元/GB减少到18.2元/GB。即使2018年人均使用流量维持在20.8GB,平均每人每年的移动流量资费也将由原来的540.8元降低到378.6元,人均每年减少162.2元的移动数据费用支出。若再加上取消流量漫游费,用户在流量上的费用支出将减少更多。
  三年来移动用户资费下降83.5%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并提出多项具体措施。三年时间过去了,我国运营商在提速降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在提速上,光纤宽带与移动4G网络规模全球第一,70%以上用户使用50M以上宽带,近10亿用户用上4G网络。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年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指出,三年来,宽带用户单价下降了90%,移动用户资费下降了83.5%。
  陈肇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取消流量“漫游费”最大的难点是两个方面,从企业经营来说,它有个业务转型的问题,也就是取消漫游费、降低流量费,企业收入会减少,所以它必须发展新的业务,来弥补这方面,这会有一个过程。第二,从技术上讲,它调整套餐、调整计费软件功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近年来,流量收入超越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少人担心,取消流量“漫游费”会不会给运营商的业绩带来较大影响。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取消流量“漫游费”会对运营商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流量资费的下降会影响整个运营商的收入。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会降低30%,流量作为运营商重要业务之一,它资费的下降肯定会给运营商带来不小的挑战。”
  付亮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运营商很难在基础电信业务如电话、短信、上网等中挣钱,国家也不允许,运营商就必须主动进入新的领域去探索发现新的收入来源。
  代表委员建言
  张云勇:
  运营商应加快新业务布局,迎接提速降费
  运营商可从三大方面降低成本,一个是面向用户的成本,一个是营业网点渠道的成本,再一个是整个行业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光纤、宽带等资源,减少一定的成本。
  新京报:工信部提出手机流量“漫游费”于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取消后,哪些用户获益最大?
  张云勇:假设工信部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游费”,受益最大的还是年轻人。商务人士经常出差,他们对价格不是很敏感;家庭用户的融合套餐资费已经很便宜了,比如中国联通的智慧沃家冰淇淋套餐,两三百块钱一个月,整个家庭可以捆绑五个移动用户、一个固话号码、一个固网宽带。
  从我们现在统计结果来看,年轻人在本地的手机上网需求很旺盛,每个月的流量基本都会超过10个G。年轻人节假日出去游玩、回家探亲的时候,对漫游流量的需求也比较旺盛。
  新京报:未来流量“漫游费”的取消,是以套餐的形式出现,还是彻底的取消?
  张云勇:这个要看工信部的政策,用户肯定是希望彻底取消。我们现在也是两手准备,政策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制定。从国际趋势上讲,以后的套餐可能要扁平化,甚至是极简套餐。
  在联通的互联网套餐卡方面,腾讯大王卡最低资费只要18块钱,套餐里面包含很多流量。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前四天,也就是3月1日,主动把大王卡里的一些流量,从本地流量免费升级为全国流量。
  新京报:现在运营商推出的套餐会不会有些复杂?未来会简化套餐吗?
  张云勇:肯定会简化,这个也符合国际趋势,像T-Mobile只有一个套餐。国内运营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还有中国用户偏好完全不一样,所以套餐比较多。
  现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压缩了很多套餐,但是坦率地讲,跟国外的运营商相比还是有点多。接下来,我们要设计以流量为核心的套餐,真正和国际运营商来对标。国际运营商主要两个维度,一个是流量,一个是视频,通过这两个维度来制定扁平化的套餐。下一步,语音也可能通过数据流量套餐来体现。
  新京报:此次取消手机流量“漫游费”,为什么要设置将近四个月的过渡期?
  张云勇:假设工信部真要求四个月的话,四个月的过渡期主要就是用来改造计费系统,中国联通的BSS计费系统可能相对灵活一点,我们是一级架构,但也需要时间。其他运营商可能是分省建立的,有31个省份,这个改造量还是很大的,然后要进行互通业务测试,还有就是要根据工信部的一些标准来测试。
  4个月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这是要调测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上亿的用户体量,整个运营商加起来十个亿。不管怎么样,我们肯定会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系统的调测。
  新京报:流量“漫游费”取消后,流量单价会下降,运营商今后会采取什么措施提升经营业绩?
  张云勇: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措施来提升业绩,一方面就是希望流量单价降下来后,增加用户的使用量,通过用户的黏性来提升总的业务规模。第二个措施在我看来更为重要,个人业务逐渐饱和后,要挖掘新的蓝海。尤其是进入5G时代后,会衍生出工业物联网、远程驾驶、自动控制等新的产业。从国外运营商的发展方向上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增长,我们也非常有信心。
  新京报:未来如何降低运营商的成本?
  张云勇:我觉得运营商的三大成本有改进的空间,一个是面向用户的成本,一个是营业网点渠道的成本,尤其是实体渠道,再一个是整个行业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光纤、宽带等资源,减少一定的成本。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老问题新困难,可能还需要政府层面去统筹,去做好顶层设计。
  某种意义上讲,行业的实体渠道还有点粗放,很多时候是为了建而建。根据互联网发展的规律,线上办理业务人数逐渐增多,线下办理业务的需求就会变少。线下营业厅除了提供网点的基本服务外,还需要积极转型,打造类似于苹果体验店的营业厅。
  从国家层面来讲,运营商还是要进一步推进共享共建,真正降低管道成本。我们的宽带接入,每个家里面都有好几根,有主流运营商的,也有二级运营商的,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怎样在既不垄断又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让用户有更多选择权,又真正保护管道(光纤、宽带)的投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块投资金额还是特别大的,在建设成本之外,还有大量的运营成本,包括电费等等,其实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
  杨震:
  取消流量“漫游费”,运营商收入不一定降低
  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它的产品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如果费用降低,用的人一定越来越多,企业也愿意引进这个技术来改造,升级换代。降费对老百姓使用等方面也都有正面作用。
  新京报: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目标和举措。今年已经是提速降费的第三个年头,你觉得提速降费的意义是什么?
  杨震: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它的产品都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了,如果费用降低,用的人一定越来越多。现在国家提倡“互联网+”,一个企业要改造自己的工艺、产品,就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当然,企业要考虑费用,如果说这个费用降下来,他们就愿意引进这个技术来改造,升级换代。降费对老百姓使用等方面也都有正面作用。
  新京报:从2015年我国提出提速降费起,每一年都有新的进展,去年取消了语音长途漫游费,今年又提出要取消流量“漫游费”。在你看来,近几年提速降费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杨震:现在有一个WLAN,就是无线局域网,它的好处是包月,不限流量,用户看大流量的视频就会连接无线局域网。我现在关心的就是,速率要保证。很多时候,费用是固定的,保证有足够的速率,也是实现提速降费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家不管到哪里,先要找WLAN,我觉得无线网络覆盖现在做得还是不错。
  新京报:流量收入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取消流量“漫游费”后,对运营商业绩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杨震:提速降费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健康的成长,不能说把企业的利润全都搞没有了,这样企业就不能更新换代,设备更新也是有成本的,企业也要养员工。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也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大家要共同获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企业也要不断改进服务,保证用户的体验。
  现在三大运营商之间也是有竞争,会有一定降费。当然,我们希望是良性的竞争,不是恶性竞争,你降价我也降价,之后服务就差了,这不行。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秩序,为老百姓提供好的服务,同时运营商也能获得一定利润,实现共赢。
  大家普遍关心三大运营商利润会不会下降,简单看,提供同样的服务收费变少了。但并不能这样简单地来看待4G降费,随着技术的进步,进入5G时代,速率会大大增加,费用降下来了之后,使用的需求会大大增加了,跟薄利多销是一样的。取消流量“漫游费”后,运营商的收入不一定会降低,也有可能收入会涨上去。如果费用太高了,大家都不用,也是没有收益的,降下来也是好事,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这个度。
  新京报:眼下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布局5G,业内有一种说法是4G的投入还没有收回成本,5G面临着无钱可投的局面。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杨震:信息通信对现代化城市很重要,没有这个基础设施怎么进入新型社会,下一步的智慧化更无从谈起。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大数据,都是从互联网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因此基础设施就要保证好,不能说让运营商连基础设施都不愿意建好。
  在这里,我呼吁政府对运营商提供一定的支持,但并不是说简单地给他们钱。运营商是企业,有业绩的考核,同时也承担了社会责任。信息通信作为基础设施需要海量的投入,现在大家普遍用4G,马上就会上5G了,到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把3G给淘汰了,还是需要继续维护。3G的成本可能已经收回来了,4G还没有,4G没有运行多少年。5G网络覆盖全国需要千亿资金投入,投入是巨大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有公益的性质在里面,当然作为企业也是要盈利的。从运营商提供了社会基本服务角度的出发,能不能从税收、用电政策上给予一些优惠,让他们能够积极地为社会提供更好基础设施服务,这样大家共同获利。(新京报记者 马婧 侯润芳 陈鹏)
责任编辑:取消流量漫游费:三大运营商应国内本地统一资费
继电信、中国移动宣布计划逐步取消漫游费之后,中国联通也于8月18日宣布&10月1日起取消集团统一套餐的漫游费&。在语音业务收入下滑了4年之后,三大运营商似乎终于下决心给这个争议了20年的收费业务画上句号。
当然,与之一起落幕的,还有支撑了电信业百年辉煌的话音时代。2011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触及天花板,MOU值(平均每户每月通话时长)达到历史最高的525分钟,其后一直下滑,目前已降至416分钟。随后,中国移动语音业务在2013年出现首次下滑,从3680亿元降至3557亿元,跌幅3.4%。
取而代之的,则是飞速增长的流量业务,年,中国移动DOU值(平均每户每月手机上网流量)分别为36M、72M、155M、339M,3年增长了接近9倍。增速持续攀升,2016年上半年,移动DOU值达到589M,同比增长112%。而且,2015年,中国移动数据业务收入也首次超过语音业务收入,达到3475亿元,占比52%。
时代的变革,或许是漫游费取消的主要推手,因为随着电话、短信业务量的萎缩,漫游业务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正如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业绩交流会上所述,&只有4%的用户还有国内漫游&,取消漫游费,对联通的收入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与漫游费朝夕相处了20年的消费者而言,漫游费是否会随着时代的变革从语音转移至流量业务,或许会引发新的争议。
漫游费的根源
事实上,从始至终,漫游费设立的出发点并非&盈利业务&,而是控制不同地区、不同集团之间电信企业竞争能力的成本策略。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东西部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发展严重不均衡,西部地区的网络资源、用户数量远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每户的覆盖成本也高于东部地区。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东部省份移动电话的资费相对低于西部地区。
由于移动网络的便捷性,这很容易导致西部用户在&沿海城市开通业务、使用西部网络&的情况出现。由于运营商自成立以来一直各省、市、县公司保持相对独立运作,自行管理业务、收入、财务。这种情况会导致&西部省份花钱建网、东部省份乘凉&的局面出现。
出于这种考虑,当时邮电部制定了《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规定移动电话需收取0.6元/分钟的自动漫游费。而漫游费的产生,也基本以&市&为边界,A市用户在B市进行语音、短信业务时实际上使用的是B市运营商的网络,而B市运营商则会向A市运营商要求支付&漫游结算费&,以弥补其成本,而A市运营商则会向用户&额外&征收漫游费,用于给B市运营商结算。
事实上,漫游费的产生像极了在上世纪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给竞争力较强的外部竞争者设置成本门槛,保护本区域企业的在发展初期的成长。
其后,虽然国内运营商多次分拆、重组,但省、市垂直的行政区域划分、管理体系在初期并未发生改变,市级运营商对省、集团只服从人事调动,但保持财务、网络运营的独立性。一定意义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大大小小相互独立的几百家市级运营商组成了三大运营商。不同市区间的运营商需要频繁结算,运营商需要向用户征收额外的漫游费,以维持此类结算所产生的成本。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集团不断实施集约化改革。将市公司的权利逐渐集中到省、集团,各地区的财务、网络建设、套餐制定等相对独立的要素也逐渐统一、标准化,相对而言,原本因为各市割据结算产生的漫游费,已经没有存在的基础。
但是,在全国网络覆盖基本完善之后,各区域运营商会不断针对当地经济情况、本身实力推出各种优惠的资费套餐。举例而言,A市移动公司推出低于全国均价的套餐以抢夺A市电信、联通用户,但如果不设置漫游费的成本门槛,这种资费套餐会迅速蔓延全国各省,冲击其他地区的移动公司。对任何一家运营商而言,这种&内耗&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局面。此时,漫游费就成为运营商集团在各市公司之间构筑的护城河,目的在于维持各地区之间的管理平衡,以及给各省公司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30多年来,虽然电信资费不断下调,但漫游费仅调价一次。2008年,工信部出台《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将漫游费征收上限从0.6元/分钟降低至0.4元/分钟。到目前为止,存在漫游费的场景中,收费均沿用该标准。
流量漫游费仍存
2010年之后,语音业务明显增长乏力,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了&长市漫&一体的3G业务,这类集团统一定价的业务中,无论是否发生漫游场景,通话收费均降低至市话标准。但是,一些地方公司推出的优惠套餐中,仍然会存在&本地通话时长&之类的限制,本地通话时长使用完毕之后,仍然会产生漫游费。
从本次中国联通强调的&取消集团统一套餐的漫游费&来看,漫游费仍会在部分场景中存在。更主要的是,虽然目前的流量业务中没有&流量漫游费&的概念,但流量漫游的案例却不在少数。
&跟语音业务一样,跨地区产生流量业务时,运营商之间也要产生数据结算费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3G时代,不同省份之间的数据流量结算费用,最高达到0.5元/M,甚至比套餐里的流量价格还高。&当时,套餐流量价格约0.3-0.5元,而套餐外流量价格为1元/M。4G时代,套餐外流量价格降至0.29元/M。不过,目前记者并未获悉运营商不同省份之间的流量结算价格。
而在三大运营商向用户电话推销的诸多流量包中,均会存在&本地流量&、&国内流量&的区别,而本地流量的价格均低于国内流量。
以中国移动为例,2016年6月,中国移动在北京地区推出&46元专享4G套餐&,该套餐包含1.5G的本地流量。相比而言,中国移动集团统一的128元套餐也不过只包含了1G流量,本地流量的优惠可见一斑。不过,如果该套餐在北京以外的区域使用,其流量价格则按照0.29元/M定价。
同样,在支付宝的&流量充值&界面,1G的全国流量售价为47.5元,而1G本地流量则售价45元。当然,在天猫商城上,本地流量的优惠力度更大,基本为全国流量的80%左右。
或许,在当前集团统一制定的流量业务定价中已经考虑了各省流量结算时的成本,这也是本地流量优惠于全国流量的直接原因。如果运营商能够改变运营体系、组网模式带来的成本,相信流量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责编:李文瑶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取消流量漫游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