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让孩子知道玩游戏会耽误学习

孩子玩游戏家长应该完全禁止还是适当的让孩子玩玩?_百度宝宝知道【家长必看】看电视、玩游戏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吗?9项研究告诉你教育的真相!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到来,如何让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寒假的学校任务呢?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怎么陪伴孩子写作业最有效?让孩子上“重点班”真的是对他好吗?
相信您一定对上面问题的答案感到好奇,今天小语就为您揭秘啦,看看研究会给我们什么意想不到的答案。
9项研究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让孩子成长的教育
1.看电视、玩游戏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吗?
大多数结论表明:看电视、玩游戏本身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比如一些专门为 17 岁以上孩子设计的角色扮演之类较为复杂的游戏,甚至能够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培养创造性和忍耐力。尽管游戏里难免会有一些暴力倾向,但孩子们并不会傻到将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带到学校或社区等现实中来。
尽管看电视、玩游戏与学习时间之间,并没有很深的因果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看电视、玩游戏。研究表明,看电视或玩游戏的时间一天限制在一个小时内比较合适。这样,孩子基本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如果一天看电视或玩游戏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就会给孩子的发育和学习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快去学习”只是白费口舌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孩子学习方面,比起父亲来,母亲的作用较大。
简单、轻松的参与方式一般没有效果
父母一起督促孩子说“快去学习”,这样的方法是没有用的。甚至母亲对女儿这样说,还会起到反作用。
与此相反,“在一旁陪伴孩子学习”或者“帮助孩子制定并严守学习时间”这样的方式往往效果比较好,虽然父母不得不牺牲一些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儿子更适合父亲、女儿更适合母亲管教
虽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没有母亲的存在感高,但绝不是说父亲就没有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其实相同性别的家长与孩子沟通效果往往更好,所以父亲在男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孩子不擅长的学科,往往也是性别相同的师生组合学习更为有效率。
研究发现,如果祖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亲戚等其他住在一起的人能陪着孩子学习、帮助他们制定并遵守学习时间,那么取得的效果基本上和父母陪伴所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
3.用物质奖励来鼓励、诱导孩子学习不可行吗?
考试前,要不要先放个“大招”刺激一下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在犹豫要不要通过物质奖励来引导孩子学习。
事实上,人都有一种特点,就是会放大眼前利益。面对遥远的未来,人们会冷静地加以思考,进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而面对眼前的事情,即使它微不足道,人们也会十分看重能立刻获得的满足感。
像这样优先选择眼前立刻就能获得的满足感,也会在孩子们的学习上体现出来,比如孩子把学习放在一边,一拖再拖。
从这个角度来说,“若是设置一些眼前就可以得到的奖励,那么现在学习的好处和所能获得的满足感就会急剧上升,孩子自然就会把学习放在优先位置”。事实上,给孩子一些立马就能得到的奖励,就是反过来利用了眼前利益的特性,促使孩子尽快学习而不要拖延的一种策略。
很多人担心在教育中使用这种方法,短期内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但是由努力学习而感到快乐、好奇心和兴趣所带来的内在的学习欲望,会不会因此而消失呢?
对于这一点,哈佛大学弗赖尔教授曾经做过验证,得到物质奖励的孩子并没有失去所谓的“努力学习的快乐”。不过还是建议家长慎重运用物质奖励,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
4.“考出好成绩就奖励你”和“认真读一本书就奖励你”,哪一种更能提高孩子的学力?
哈佛大学教授弗赖尔的研究表明,更好、更有效地提升学力的办法是对“输入”,即“获取知识”进行奖励。
一方面,对获取知识进行奖励时,孩子们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即应该好好读书、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对“输出”(考试成绩)进行奖励时,大人却没有明确告诉孩子们具体方法是什么、究竟应该如何做。
这里我们得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训:不应该依据考试成绩等输出型指标给予奖励,而应该依据读书、完成作业等输入型指标给予奖励。
5.金钱是一种很好的物质奖励吗?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们奖章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干劲和热情的小东西,而不是金钱,效果会更好。而对初中生、高中生及以上的孩子来说,奖励金钱会比奖励奖章之类的东西更为有效。
也许有些家长对此结果会感到怀疑:“用金钱作为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学习可行吗?”
哈佛大学教授在实验后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得到了金钱奖励后,并没有把钱肆意挥霍掉,而是妥妥地存了起来。他们减少了娱乐、衣服和美食方面的花销,选择了一些十分稳健的使用方式。
因此,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否定把金钱作为物质奖励这种做法,如果能够同时进行金融、理财教育,这种奖励还能让孩子们懂得储蓄的重要性,那么奖励金钱岂不是可以大大增值。
6.如何设计正确的物质奖励?
“坚持学习 1 小时的话,学习结束后奖励你零花钱。”
“考试取得好成绩的话,过生日的时候奖励你零花钱。”
虽然这两种方法看上去一样,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策略。一个是在不久的将来奖励考试成绩的努力,一个是等到过一段时间过生日时再奖励考试成绩的结果。
和奖励输出型结果相比,奖励输入型努力会更好;而和遥远的将来给予孩子奖励相比,很快就给孩子奖励更有效。
7.“你真聪明”和“你真努力”,哪一种更有效?
有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以公立小学的学生为对象,研究有关表扬方法的实验。通过 6 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表扬孩子先天的能力,比如聪明之类,反而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成绩下降。
表扬孩子时不要说“你只要做了肯定就会成功”,而要说“今天又学习了一个小时呢”“这个月一次也没有迟到或一次也没缺课呢,真棒”之类,这样通过列举孩子具体达成的目标来表扬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诱导孩子更加努力,迎接更加艰难的挑战。
8.同学带来的影响
来自同班或同年级同学平均学力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调查表明,虽然孩子们属于不同的学校,所在年级也不一样,男女比例差异也很大,但总体上女生的学力水平要高一些。如果年级里女生比例较高,整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就较高。
另一些研究还考虑到了因搬家、转学等造成男女比例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发现,如果学力水平较高的女生比例大,那么年级整体平均学力就会提高。置身于学力水平较高的同伴中,自身的学力也会受到正面影响。
来自优秀的同年级同学的影响
与优秀的孩子交友是有益的,但并不是说只要与优秀生在一起,自家孩子的学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那些能够受优秀生影响的孩子,原本就是班级里学力较好的学生。那些处于中间层或者学力较差的孩子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甚至有研究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当班里出现学力优秀的同学时,一些原本学力不好的孩子还会受到负面影响。
一项以瑞典高中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周围有学力水平高的同年级同学会使学力较差的学生丧失自信,甚至丧失考大学的意愿。这说明,如果硬将孩子安排进过于优秀的班级,可能会适得其反。
来自相同学力水平学生集体(按学力水平分班)的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按照学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班级时,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最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力都有很大提高。
此项研究表明,按学力水平分班对那些原本学力较差的孩子提升最明显。而且,这种分班教学的效果还具有持续性。
但是,在按学力水平分班时,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孩子的学龄较低时按学力水平分班,反而会使他们的差距拉大,平均学力水平下降。
9.教育投入越早越好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相信受教育的阶段越高,教育的收益率就越高,所以,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成功,随着学龄的增加,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也应该增加。
但是,教育经济学从正面否定了人们的这种固定思维。对于哪个阶段是收益率最高的教育阶段,大多数学者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收益率最高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上小学前收益率是最高的,之后就一路下降。所以,比起学前的收益率,通常投入较多的高中、大学的收益率反而低了很多。
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进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不仅对接受教育的本人有影响,对社会都有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宝宝看动画片其实也是一种早教方法呢,只是家长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合看的动画片是不一样...
宝宝偏食会影响他健康发育。如智力发育迟缓,跟不上同龄人,脾气古怪不合群,免疫力还比较糟糕,...
想听到宝宝那爽朗的笑声,父母们该如何逗宝宝开心呢?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吧!那就赶紧来看看吧!...
宝宝抵抗力低,小小的身体免不了要生个病,为宝宝预备好就诊知识是妈妈们的必修课。那带宝宝去医...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06 小时
金币:2221
<em id="authorposton15-7-13 07:42
查看: 2685
孩子爱玩游戏,父母该如何对待?
电脑,已成为城市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脑的游戏功能更以其丰富多彩、新颖剌激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成年人都难以抵挡其魔力,更不用说在校的中小学生了。可孩子一旦对玩游戏着迷,学习起来那还不就“身在曹营心在汉”了?于是,当孩子一坐到电脑前,不少爸爸妈妈就困惑了、不安了。面对爱玩游戏的孩子,到底该如何对待?
讲述一看孩子玩游戏,我就生气徐女士(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儿子10岁了,上小学五年级,他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只要看到电脑就想玩。为了不让游戏过分地分散孩子的精力、影响孩子学习,我们和儿子“约法三章”:每个周末可以玩1个小时。但通常是时间到了,如果没有我们坚决地督促,儿子很少主动离开电脑。这个年代,不让孩子接触电脑不现实。而限制儿子的游戏时间,一方面是因为我担心儿子在电脑前的时间过多影响视力,另一方面我也担心儿子玩游戏上瘾。如果玩上了瘾,儿子人在课堂可心飞电脑游戏上,老想着如何“攻关”、如何“升级”,那可就后患无穷了。周末很多时候,我们尝试着带儿子出门游玩,但电脑的魅力似乎超越了出门的诱惑,也可能长大了的儿子不再喜欢当“跟屁虫”。有时写完作业了,儿子也会提出要求玩一会电脑游戏,大多时候我们不应允,可有时看着儿子落落寡欢的神情,我又有些不忍。男孩子喜欢玩游戏是一种天性,我觉得如果不让儿子在家里玩,孩子叛逆跑到网吧,结果可能会更加失控。网吧就像一个美丽的陷阱,很多孩子沉迷其中,旷课、逃学,失魂落魄、丧失意志,而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儿子说班上的很多男同学都喜欢玩游戏,他还说他们班有一个同学的父母甚至默许孩子做多长时间作业就玩多长时间游戏,一副很羡慕的样子,这让我很担忧。儿子学习很好,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可我还是担心他在玩游戏上缺乏自制力。这一段时间,周末只要一看到儿子坐在电脑前玩起游戏时的着迷模样,我就觉得生气,并且我还不自觉地拉长了脸,但我也不便发作,因为在“约法三章”内。我在想,在儿子玩游戏这个问题上,我是不是有点神经过敏了?点评孩子游戏,家长焦虑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电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适当的游戏有助于孩子宣泄情绪和压力,放松心情,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训练观察力、反应力和判断力的效果。但是一旦孩子沉迷其中,危害大概仅次于毒品,看过太多太多惨痛的例子,家长们自然不愿意孩子成为受害者,因此对孩子玩游戏总是有着诸多的顾虑和担忧,担忧到了一定程度,就变成了焦虑。就像徐女士一样,“周末只要一看到儿子坐在电脑前玩起游戏时的着迷模样,我就觉得生气”,孩子还没沉迷游戏,家长已经先成了游戏的受害者。徐女士的焦虑,来源于孩子对电脑游戏表现出的强烈兴趣。那么,究竟为什么孩子会被电脑游戏如此强烈地吸引,就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所谓游戏,本来就是儿童学习和娱乐的一种必然方式,也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现在的孩子,每天大半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放学后又总是被家长要求立刻回家,不能在外面逗留游玩,娱乐与游戏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对于本能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孩子而言,电脑游戏,就像是饿了三天的人面前摆上的那桌美味佳肴,不扑上去才怪了。何况如今的电脑游戏,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称得上是视听的盛宴,连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抗拒,更不用说孩子了。孩子喜欢电脑游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儿子学习很好,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可我还是担心他在玩游戏上缺乏自制力。”不要寄望于孩子的自制力,这是每一位家长都要明白的道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们的自制力和成年人相比,肯定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才需要有家长的照顾与督促。在这方面,徐女士已经做得很好了,适当地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及时提醒,从孩子的表现上看,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很值得其他家长借鉴。但是,如果徐女士不能排除自己对于孩子玩电脑游戏的焦虑状态,继续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拉长脸,甚至忍不住爆发出不满的情绪,必然会与孩子爆发情绪冲突,影响母子关系的同时,还有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更加投向虚拟世界的怀抱。主张健康引导,避免冲突家长该如何对待爱玩游戏的孩子?林瑛老师的主张是:1.转变对电脑游戏的看法,至少在孩子面前。孩子喜欢玩游戏,家长却对他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排斥的态度,还不断诋毁,孩子一定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但这不会针对游戏,反而是针对家长。当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产生排斥,冲突、矛盾和不愉快就在所难免。我们都知道,虚拟世界就是最好的逃避现实忘记不开心的地方,所以和家长沟通不良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电脑游戏。因此,要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2.转变原本游戏的对抗者和取缔者的形象,成为孩子游戏的陪伴者和引导者。自己的爸爸妈妈肯陪自己玩电脑游戏,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大惊喜,不但不会排斥,还会很乐意地为家长推荐游戏,介绍经验。当你成了孩子游戏的同伴时,你也就有机会成为孩子健康游戏的引导者。为孩子过滤掉不利于成长的“过关升级”类游戏,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游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亲子之间的和谐相处上来。3.扩大孩子兴趣范围,转移注意力。在这方面徐女士也做了一定尝试,“尝试着带儿子出门游玩”,结果并没有起到效果。出门游玩的项目内容,孩子不感兴趣,自然就不愿意跟从,因此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孩子喜欢格斗类的游戏,那么就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武术、跆拳道的相关活动;喜欢球类竞技,就带他去打球看比赛;喜欢了解各种故事,就带他到大影院体验一下欣赏的乐趣。也可以趁孩子喜欢游戏的热乎劲,鼓励他去学习一些电脑编程、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将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转移到游戏背后的奥秘,有利于孩子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果不清楚孩子的兴趣所在,可以多想一些内容,不断给孩子新鲜的刺激,对于孩子而言,新鲜的刺激本身就是一种诱惑。4.增加孩子和外界的互动。定期联合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家庭一起组织活动,家庭运动会、音乐会、登山、各种各样的联谊活动,让孩子更多地和同龄人相处,同时体会与人相处的快乐,并从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要让孩子了解,他们能够从现实世界获得比电脑游戏更强烈更真实的快乐体验。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金币 + 20&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82 小时
金币:5355
<em id="authorposton15-7-16 11:43
合理对待电子产品,比粗暴禁止难。我的想法是先禁止,然后逐渐引导。而不能放任。习惯了玩游戏,不让玩了,父母顿时面目可憎。一直不让玩,有选择地放开部分有教益的游戏,并且一起参与、强调精华屏蔽糟粕,父母真是好人啊,哈哈~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元宝:2242
金币:2810
<em id="authorposton15-7-13 10:34
学习了,现在社会电脑是不能避免的,只能疏,不能堵。
用户等级: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 小时
元宝:1088
金币:1197
<em id="authorposton15-7-13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4 小时
元宝:1169
金币:1423
<em id="authorposton15-7-13 12:07
王景王耑 发表于
学习了,现在社会电脑是不能避免的,只能疏,不能堵。说的太好了,只能疏,不能堵。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4 小时
金币:1234
<em id="authorposton15-7-13 17:33
今年湖北的高考状元 襄阳五中的&&家里开网吧的&&网吧长大的伢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12-7 15: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12-7 15: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4 小时
金币:1308
<em id="authorposton17-12-9 17:00
电脑游戏,不是洪水猛兽,适当的游戏有助于孩子宣泄情绪和压力,放松心情,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训练观察力、反应力和判断力的效果
名校学霸师资、定制专属教学方案、陪伴式教学让孩子效率翻倍。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