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神仙转世的人都是转凡为圣 都是大家帮助自己 转凡为圣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2:莲花,心外无法、转凡成圣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2:莲花,心外无法、转凡成圣军政消息百家号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1、莲花、荷花莲花,又叫荷花。荷花是更多的称呼没有开花的莲花,所以多数是叶子的时候叫荷花。而莲花是单指花,是不把荷叶包括在内的。在中国莲花的名字有很多,我们常常听说的芙蕖,也是莲花的名字。2、菩萨从众生中来, 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莲花的根深置于淤泥之中,这就像我们身处5浊恶事是一样的。莲花虽然根子在淤泥中,但是却能长养出美丽、妙香、净洁的莲花来,这里就拥有了非常美好的品质,就是如古人爱莲说中提到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于是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普贤菩萨提到:菩萨从众生中来, 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我们可以反推,莲花从淤泥中来,没有淤泥也就没有莲花。于是想成就为莲花的高雅净妙,那么必须有一种转凡成圣的能力、必须有一种转烦恼为菩提的能力、必须有一种深处恶世而不染不著的淡然超脱。3,出离轮回是从恶浊世界中得菩萨从众生中来,莲花于淤泥中生,于是出离轮回是从恶浊世界中得。如果没有这恶浊的世界在周围提醒着我们,我们很难及时的清醒过来。所以想出离轮回,就要真正的认识到我们身在何处,能真实的认识到自己身处何地 ,才能真的明白当下和未来要面临的情况,才能做出真实正确的选择。于是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时候, 就要明白,这里虽然是恶浊的,但是却可以长养出一种叫做出轮回的圣妙净德,那么这个转化是从何而得到的呢?就是要认识自己在什么地方,然后接受这些,在里面吸取需要的养份,按着自己的既定的方向去发展努力。4、华藏世界佛陀告诉我们的,华藏世界,就是毗卢遮那佛所处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呢?是个只有自己是学生、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的世界;是一个真正虔诚学习、人人都是老师、只有我自己是凡夫的良好学习环境。于是文殊菩萨是诸佛之老师,一切诸佛皆从普贤行中而成就,这个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于是才会有善财童子那样为法忘躯、艰苦求学半生参访大德名师,最后成就道果的例子。5、转化能力所以这个转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你能转化,那么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你不懂转化,那么就算无量珍宝汇聚,也是穷苦逼迫无计可施。于是佛教里非常推崇的这个转,就是转凡成圣、就是转烦恼为菩提、就是转识成智、转阿赖耶识成为大圆镜智 。我们常常听到,烦恼即菩提,这个话是对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转字。你能转烦恼,那么这些烦恼才是菩提,而如果你不会转这些烦恼,那么烦恼是烦恼,和菩提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就在这一个转字上,所以要想学会怎么转,那么就要时刻的提醒自己,佛陀教诲我们的义理,苦、空、无常、无相,无我,以这些来观、来转 ,才有希望转烦恼为菩提。有这些底子做基础,才有可能转痛苦为自在、转染污为清净、转生死为涅槃 。6、此岸即是彼岸所以此岸即是彼岸,这一刻生死轮回痛苦起灭。我们在其中艰苦跋涉、贪恋不舍、妄想执着,那么这一刻此岸即是生死轮回6道处。而如果此一刻,放下这些,看懂这些,看明白这些,知道这所有的物相本是虚幻不实的、知道一切的感受也是痛苦汇聚的、知道一切的法无我无相可得,于是放下贪恋、放下执着、放下了分别,那么此一刻此岸就是彼岸,彼岸就是涅槃的常乐我净。7、转凡成圣,在于心所以能转才是我们学佛的妙用,我们会转这个境界了,那么这是我们学到了佛法的妙用了。而如果我们不能转境界,却被境界转,那么我们就是凡夫。什么叫做凡夫,念头起来了,跟随念头跑了半天 ,看到这个是非那个对错的,在你心里咯叽了好久,这就是凡夫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头升起来这没什么的,你能及时的察觉,不跟随那就是有功夫。功夫一点点的上升就是功夫成片,能初伏烦恼,烦恼不会那么容易起现行了。于是再继续努力,连中间的那个接缝都没有了, 一整片下来,铺天盖地没有缝隙,全都是清净的,那这就是圣人了。于是转凡成圣,不在他处、不在外面的某个地方、只在你那方寸之间、只在我们的那个心间。这个心会用就是圣人的涅槃清净,不会用就是凡夫的痛苦轮回。8、认清自己的现状:自知之明、坦诚相待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恶浊的环境中,那么我要承认我在恶浊的环境中,而不能升起错误的傲慢的心来,我在恶浊的环境却说自己处在宫殿中。说一个笑话,一对苍蝇夫妻飞进厕所吃饭,于是母苍蝇说,老公在我们什么时候能不吃大便呢?他老公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这么恶心的话。于是莲花承认自己处于淤泥,不排斥也不诽谤、不因为我身处淤泥而放弃自己 。于是正如我们人也一样,学会在恶浊的环境、逆的环境中,坚定的告诉自己、鼓励自己走下去。如果不能在恶浊的环境中行走下去,只能在顺良的环境中行走, 那么这个人是瘸腿的,因为他不能适应一切的环境,是不堪重用的。所以孟子才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方能增益其所不能。最后堪担重任。人是这样的,那么成就为圣人的救度众生,依然是需要这样的毅力和能力的。9、学佛,在于行动于是所谓学佛,其实就是像佛那样去做。佛做了什么,那么我们就和佛一样的,去学着他去做这些,这是上等的学佛,学佛的身教。而下等的学佛,不肯学佛的身教,只懂得学佛的言教。10、莲花的茎秆:小乘的苦、空、无常说下茎,莲花的杆是中空的,伸展在水中。这个部分就代表小乘的修持,小乘人修持得到的是空法,于是正如佛陀的诸大弟子们一样,都是从因缘法中得悟法空而证悟圣果的 。于是诸佛教诲一切世间众生,都是选择3乘法的方便手段来接引众生,虽然这不是佛陀要给大家的,但是要随众生之宜而说法要,然后一步一步的引领他们走出轮回。其中佛陀宣讲的义理中,以小乘的苦、空、无常为基础,是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处理人事物的指导性真相。所以在小乘的部分,就非常的强调这个空性,于是莲花的茎是中空的,就是代表我们学佛,也要行于中路,以空法悟入佛陀法性妙德海中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手段,是不能进入到佛陀的知见中去的 ,于是用这个有为的法来进入,尚且勉强是有个手段,如果这个有为的法都丢弃,就想一下得到那个根本的无为法, 那么实在是没有可能得到的。11、空观:行于中路亦如这莲花的茎,中空的,要修空观切入佛陀教诲中,但是千万不要走偏了。而要如莲花的茎一样,直直的行于中路,在这个中路的行走中,决定不会偏颇一边 。这样才能从我们的贪爱执着的水中出得来,就如莲花一样,如果没有这个中道的坚持,就不会有莲花伸出水面了。12、空观:看破所谓的真实于是淤泥代表的是恶浊的世间、而这水就代表我们的贪爱执着的内心,我们要不受外部的环境干扰、不受这些左右。于是要学的是境随心转, 而不是随境而生心 、吸尘成执 、最后牵引生死了。外面的环境我们要学会认识和扭转,而我们内心中的贪爱执着呢?就要我们行于空观中路,来帮助我们克服掉,如果不能以空观,总以为这是食物是真的、这是东西是存在的、那个感情是真实。结果在这些事情中,我们根本看不到内心中的贪着分别,如果不能战胜内心中的这些涌动不安的爱水执着,也就不能成就为圣人了。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军政消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您解读武器装备及军情动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第三方登录:拒绝访问 | www.gkstk.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kstk.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f3ffffb1d843a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诤与道相违」永远不要去看人家的过失,就立刻转凡成圣。
慧律法师对佛弟子的五个重要开示!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贪’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我们回答:‘是。’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诉我:‘师父!我发现自已现在不贪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说:‘那是因为金钱的数目并不大。如果你能把十万块的现金,放在很多人进出的客厅里,而你坐在这里听我演讲两个多小时,心里完全不挂念那十万块,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要知道,人的习气中,‘贪’是最难去除的。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就比较不容易痛苦了。
悲欢离合朝朝闹,宝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明了人生的因果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了。它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象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要取决于因缘的和合。我们的命运虽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过现生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而宿命论者则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这个结论,仔细推敲起来确实很有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本来可以活到80岁,由于遭到意外的打击,气不过,思想怎么都想不通,于是在30岁或40岁就去跳楼了。他的跳楼,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个小孩子本来可以很健康地活着,由于父母不懂得照顾,一天到晚给他吃一些不好的东西,弄得小孩三天两头不是发高烧,就是拉肚子,面黄肌瘦。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说:一个人干坏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话,他应不应该负道德或法律的责任?佛法讲因果,它更强调因缘,而宿命论讲的因果,是一种机械的因果观,在佛教看来是错误的。
儒家也讲因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儒家不讲死后的问题,如《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孔子,死后的事情怎么样,孔老夫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说我们现在连生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死的问题就更不要谈了。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对鬼神问题、死后问题,孔子是不谈的。所以儒家讲到因果问题的时候,如《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显示了儒家因果与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这就说明,因果贯穿着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即前生、今生、来生。而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自然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代的身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一个家庭,祖宗积善行德,就会感得贤善的子孙;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义,就会出现不肖子孙。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却不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会出现孝子贤孙;父母道德败坏,子女也并非个个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尧、舜,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却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据说是一位品行不怎么样的人,可他却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从子孙关系上来解释因果现象,显然很难说得通了。这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规律,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现代科学是比较唯物的,科学对物质世界有很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却相对无知。我们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考察大自然的物质现象,而对于人类的心灵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正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仪器,来测量人的体温,但却没有办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人们心中的烦恼,看看你的烦恼已经达到多少度了,是80度还是90度?再继续烦恼下去是否会就达到100度了?科学没有能力制造出一种能切除人类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却不见丝毫的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唯物论者是一世论者,他们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因而只能从社会现象谈因果:一个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坏事,就会让他人遭殃。就像当你杀人、偷盗、抢劫、强暴、诈骗时,必然会有人受到伤害。这是从社会现象来解释因果关系。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不是从因果规律自身来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我干好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行善积德,但却事事不顺遂,穷困潦倒;而那些干坏事的人,却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一来,有些人难免抱怨老天不长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价值观。从人死如灯灭的角度来说,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对社会的影响固然不一样,但对他自身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难怪中国古代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那么,佛法如何阐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在没有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因果方面的四个内容:
(1)相信有善有恶。人的行为有善的,有恶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有人说: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就如警察与小偷,谁善谁不善?在警察眼里小偷是恶,而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自己的行为是善。但在强盗眼里,警察是恶,因为警察没收了他盗窃的钱,让他进大牢,甚至被枪毙。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因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是很难正确认识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恶。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业有报。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断。生命象铁链一样,一环套着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有关系,它不能离开前生;这个环节,还会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暂的,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止尽地在延续。人的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假如一个人观念正确,注重止恶行善的修养,生命就会得到升华。反之,观念错误,贪婪无耻,无恶不作,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4)相信有圣贤、有凡夫。有人说: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差不了多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质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质很低。因为,人毕竟还是存在天赋的问题。生命素质高的人,生下来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质低的人,一时也很难提高。比如说,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萨,内心充满着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猪狗,残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蝎。当然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从无始以来的延续中逐渐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地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记住一句话,就立刻转凡成圣!
诸位!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就立刻转: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你就无比快活!很快活!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老是把意见跟我不一样的就列为敌人,不知道说那个意见跟我不一样的,也许是最成就我的人。不要把敌人当作是敌人,不要把意见不同的人当作是敌人;要把敌对的人当作感恩的人,我说这是转凡成圣的关键。
有人反对你,normal,正常。有人个性很坚强,难以调伏,英文讲的:up to you!随便你!为什么?你改变不了他,两个人,要不然就很辛苦。修学佛道进入什么?无诤!我就是不跟你诤,你立刻就会进入解脱状态。六祖讲:【诤与道相违。】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什么叫做大转法轮?讲心性究竟义,令众生解脱的,令众生从心性上彻底解脱的,那个人就是转大法轮。你改变你的习气、无明,就是究竟菩提。把恶的习气改成善的习气,你就是在转法轮,不一定是我,你就是在转法轮,转自己的心轮。转迷成悟,在心性上转;转识成智,在心性上转;转烦恼成菩提,在心性上转;转凡成圣,也在心性上转,这个就是转大法轮。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着,造成局限,而引起痛苦。
执着心:痛苦的渊薮
心如果执着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下面的故事就是个例证:过去有个土财主出国旅行,到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利用假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席间特地用此盘子,端出一道佳膳美肴。朋友见状,个个赞不绝口,叹为希有。
正当主人陶醉于赞美声中,有一名迟到的客人匆匆赶到会场。一看到餐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主客正是酒酣耳热。待他仔细一瞧那只盘子,不禁失声大叫。
所有人立刻围拢过来,追间之下,这名客人吞吞吐吐的说:「那只盘子,是法国贵族用来小便的夜壶。」话一讲完,在场的人都呕吐不止。
其实,那只盘子一定是洗得干干净净,只是一沾上「夜壶」这个名词,搞得所有的人吐得七董八素。足见人心执着的力量有多大。心灵没有办法超越,正是因为六根面对六尘(感官的世界)产生了执着,而让我们产生极大的烦恼。事实上,人都是被名相所转;人对种种名相加以执着,束缚自己。
因此,佛才说:「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
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
常常听到别人说「××人很坏、很差劲!」等的评论。如果,我们没有与当事人相处过,也并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听一听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再二度宣传,因为,人往往透过主观来评断人、事、物,难免与事实是有所差距的。
而一般学佛的人,常会犯的一种毛病,那就是到一个道场参访,如果看到不好的现象,常喜欢妄加批评,而忘了自己是为了修行以及听闻佛法,才来亲近道场。
所以,高雄文殊讲堂的四大根本戒规就是: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打妄语。全部跟我们的这张嘴有关。
说话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将说话视为一种「享受」,不想负责任,最后很可能因为话太多而伤害了自己。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人告诉我:「××人不好!」
我只是随便听听,如果真的听进去了,又依据他的话加以二次诽谤,那不就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吗?
所以,我常劝这些讲别人的人:「修行人不该谈论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说人是非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辩解道:「他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我在说他的是非。」
薄薄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
谈论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碍解脱之道,谈是非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不谨言慎行,可以预见的,这个人将永难挣脱是非的困扰了。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投稿邮箱:3834562@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后可玩:
wj精的日志
[转] 谈 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热31已有 1123 次阅读 &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转] 谈 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 转载于日 14:23 阅读(1) 评论(0)
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看到这句话,初时感觉很奇怪,但一秒钟之后就大笑起来。这话说得很精辟,说得很实在。当然据说是一个大人物所说的,所以那是相当的有才。   在过去,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叫做不道德的关系。没有婚姻的性行为叫做乱搞男女关系。八十年代还曾经有这样的真事,有些人因此坐了牢。   现在开放了,A片可以随时看,别人的床可以乱上,宾馆可以随便开,没钱开宾馆也可在车上,户外乱搞。反正你情我愿,不管对方是否有老婆、老公。有些小妹妹甚至一餐肯德基就能陪男人上次床。。。。。。。   当然这只是纯肉体的。更多的打着恋爱的旗贴,高唱真爱的颂歌,做着下贱的事情。这其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没有文化的小老百姓、有钱有势的富人、大学生、白领。。。。。。什么样的人都有。   基本上都不以结婚为目的,所以按上面的话来说,那就叫耍流氓。老男人耍小女人,老女人玩小男人,有钱人勾引大学生、打工妹。。。。。你耍她,她玩他,不亦乐孚!     又回想起最近火得不行的《蜗居》的最后两集。   海藻在怀上孩子的时候,她心里所梦想的,还是与那个男人相守一生。她所想的是自己有了孩子,那个男人不会不管她们。这是女人最原始的本能,她需要一个依靠。尽管她是被千万人所责骂的小三,她还是梦想走出小三的位置,明正言顺的做人家的妻子、母亲。   根深地固的欲望,让她想用孩子来换取新的位置,所以她才能不管不顾姐姐和妈妈的劝说,一意孤行,去争取自己的婚姻,因为她清楚自己小三的身份永远不道德。   明知道是个错,还是要坚持错下去,以为自己能把错变成真,这不叫执著,这叫笨。当她看到小贝幸福的走过时,她又开始后悔自己失去了最好的爱情。   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的,非要等到退无退路才来哭,就太晚了。结果应了老话说的“自作孽,不可活。”“人算不如天算!”男人死了,孩子没了,这一生连做母亲的资格都没有了。   最可悲的是男人死前最伤心的不是她,而是失去孩子让他没有生存的信念;尽管在末路之前,他给她留了钱,可当他出事后,与他相伴的还是他的妻子。他可以爱海藻,也可以疼她,可以和她快乐,但他相当清楚,谁是才是亲人家人。     这就是男人,玩小三的男人的真实面孔。   在闲时想着离家远一点再远一点,最好没有老婆,与小妹妹亲热没有约束。一但有事发生,他就想着只有老婆才是他最贴心的人,有老婆真好。   有一个很精典的故事就是说的一个男人临死之前,把家里的一切交给妻子,让她可以好好的过后半生。情人一分钱也没得到,他告诉她他爱她,然后她带着他们的爱情渡过以后苦难的日子。     PS:不要迷恋宋思明,他只是个传说   婚姻是一个生理悖论,因为两个人无论如何也很难维持一生的热度和鲜度。   但是,偷情却是一个生活悖论。因为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无法长久而光明地享受鱼水之欢。   生理悖论的后果顶多是吃不饱吃不好,而生活的悖论则是会食物中毒的。   宋思明无所不能,又如此纯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男人太少了,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长,一个市长又有几个秘书?这些秘书里纯情的又有几个?做高官的情妇绝对不如做大款情妇,因为在关键时刻,高官为了仕途一定会站在自己老婆这一边的。    有人说《蜗居》美化了二奶恋,会让很多女人蠢蠢欲动。  是的,蠢女人都会动的。    男人是很现实的,男人也是很自私的,前扑后涌的去做二奶小三,不如前扑后涌的去找个门当户对、年轻相当的帅小伙。    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叫耍流氓。  接受这种恋爱方式的叫被心甘情愿被耍流氓!  不想结婚的女人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一样,都不能与好字相连,也都透着一个虚伪,带着很多无奈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转速最快的马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