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移回美国制造对苹果最大迁移学习的难题题在哪

iPhone 8 如果在美国生产,最高售价将提升至13800元
果粉俱乐部
让科技更好的服务生活
点击上方「蓝字」加入我们
美国新总统即将上任,这事对苹果来说却很闹心,因为特朗普铁了心的想要苹果把 iPhone 的生产线搬回美国,这样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用户。
在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时就多次强调,一旦当选,他要增加美国制造机会,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同时还要打破 TPP 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对那些依赖海外廉价劳动力的美国公司征收关税。
对于苹果来说,他们也在商讨把 iPhone 搬回美国生产的后果。之前台湾产业链曾爆料,苹果正在跟富士康秘密接洽 iPhone 在美国生产的一切条件,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据市场调研机构 Marketplace 估测,当前无锁 256GB 版本的 iPhone 7 Plus 市场售价为969美元,如果回归美国制造,其售价可能高达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800元)。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部门的另一项评估发现,如果 iPhone 的零部件都在国外生产、仅在美国组装的话,其售价将增加约5%。
iPhone 美国生产最大的难题在哪?说到底还是劳动力。据美国媒体调查的结果,为组装 iPhone,中国的富士康工厂需要的员工数量超过了15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业界分析师丹·潘兹卡(Dan Panzica)表示,通用电气、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的美国所有员工加起来,仍不到富士康四家工厂员工总数的20%,更重要的是,美国哪个城市可以容得下一个60000人的工厂?
猛戳“阅读原文”和果粉朋友们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进店选购你喜欢的苹果配件
进店选购你喜欢的苹果配件
今日搜狐热点苹果生产线搬回了美国?富士康“移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苹果生产线搬回了美国?富士康“移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野火百家号兵无常法,因时而动。拐点姿势,常省常新。▲ 乔布斯生前所设计的苹果“飞船”总部当被问到苹果公司在美国缺少制造业岗位时,一位总部员工兼死忠粉这样说道:“我们就是苹果公司在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离开你,我过得更好特朗普上台的口号就是“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他发誓要将实业从外国拉回美国,给本土亿万工人创造工作岗位。于是,硬件生产基本打包国外(特别是中国)的企业——美国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苹果,成了川普的重点劝归对象。▲ 特朗普:苹果baby,快来我怀里然后,富士康,苹果最受宠幸的代工企业,供应链上“生长激素”分泌过旺的小弟,终于不负众人猜测,顺利“移民”了。“富士康美国厂区要用自动驾驶汽车接送员工:每天4000人”“川普刚上台半年,就创造了美国有史以来的外资最大投资,富士康投资100亿美金新建一家LCD工厂,面积是五角大楼的三倍……”尽管路人唱衰,吃瓜者眼红,富士康依旧频频造势,向大陆诉说着“离开你,我过得更好”的故事。美国制造,矛盾共同体1、也许从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和自身失去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优势的现实中,美国终于参透了“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以及美国能否实现制造业复兴,人工成本绝非决定因素,制造业也并非低人工成本国家专利的本质。毕竟,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制造首先是一部创新史,如汽车、飞机和计算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皆走在世界前列。曾经因人工成本让制造商一度出走国外的问题,如今似乎也有了解决方法:借助机器人和自动化予以替代。对,救星就是那个在互联网大会上,被众咖表白的AI。▲ 富士康美国厂区计划要用自动驾驶汽车接送员工可是,用自动驾驶汽车接送员工,这又是怎么回事?说好的用AI复兴制造业呢?怎么变成服务员工了?再者,AI的普及,“无人”胜“有人”,是制造业精细化生产的必然趋势。这是否背离了川普解决民生问题的初衷?2、在此透露一个小细节,川普这位美利坚合众国第45任总统对人工智能颇为警惕:他们抢走了工厂里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失业。所以,科技不应该被鼓励和发展。在竞选期间,这位除了会发Twitter连电子邮件都不会用的商人说过:要限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相关技术应用在美国的发展。3、现阶段的美国制造,除了攀升科技树、生产更高端的产品,以及转向设计和服务业之外,其他路数的手段都非常困难。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在1979年达到最大,接近2000万。制造业自动化率提高和向更低廉的海外劳动力市场转移,让这个数字缩减了800万。就目前而言,在生产资料的掌控开始下移的新工业革命时代,从信息定制化走向消费定制化,是川普大叔阻止不了的,而他们丢掉的制造业职位,不仅回不来,还可能会更多。可见,即便回归,也是机器人代替人的胜利。但在川普将“生产线”拉回来刺激就业的这一步棋里,怎么看都觉得揪心。4、AI在美国,并没有多少实力。尽管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还常常被人提及,但美国既没有成规模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也没有培育这种厂商的土壤。买外国的工业机器人来用,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来,美国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势又在哪里?工业机器人本身的供应链基本都会在中国。用户大部分也在这里。高效生产的同时,还将进行相当大程度的自行消化,比这更加优秀的代工环境,还有谁?另外,中国工程师人才的高性价比和供给量,美国怕是比不了的。5、中美贸易专家蒋兆康表示:“生产线移回美国,将为企业增加70%左右的生产成本,使得供应链更加复杂化,而且启用机器人制造将不可能帮助美国将劳动机会迁回。”▲ 国内富士康生产线上的普工正在作业中来看下面一组数据:苹果目前在全球的18家组装供应商中,有16家为台资组装工厂,包括富士康7家工厂、广达3家工厂和和硕(Pagatron)2家工厂。所有供应厂商中,有14家位于中国,包括深圳比亚迪和南京仁宝电脑。苹果公司在全球有 766家零部件供应商。其中,有 346家 在中国大陆。仅有69家在美国本土。如果不单纯的组装生产,还要在美国本土进行零部件采购,每部iPhone最终成本可能提高 100美元 。一位熟悉苹果供应链的人士透露,供应商在苹果公司面前几乎没有话语权,如果苹果要求供应商考虑把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大多数供应商会选择服从,增加的人力和物流的成本将由苹果来承担,美国政府可能对供应商在美国新建的工厂予以补贴。也就是说,如果苹果组装供应商服从苹果要求,去美国建厂,那么零部件供应也会成为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苹果和制造伙伴们也都很清楚,在美国本土生产苹果手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缺乏相关的技术工人和供应链体系,无力支撑美国本土的手机制造。科技背后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1、美国的苹果,是这样一步步迁徙到亚洲的:最早,苹果诞生于美国的一个车库中,但是亚洲很快成为苹果业务增长的来源。1981年,苹果在新加坡开设了一个工厂,生产逻辑电路板和其他零部件。根据当时运营新加坡工厂的前高管人士透露,在新加坡设立工厂几乎是一个不用思考的合理决策,当时在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周边工业支撑、政府效率、支持和鼓励政策方面,没有国家能够比得上新加坡。2004年,苹果关闭了最后一座美国工厂,将制造业务转移到了中国,而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低廉的劳工成本和政府宽松监管构成了中国的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充足的劳动力。如今,在富士康集团位于郑州的手机工厂(主要生产苹果手机),大约有11万名员工在工作,其他的工厂雇佣了更多工人。中国2.7亿农民工为代工厂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据媒体报道,2016年夏天,为了提高新款苹果手机的生产进度,未按时交货的日本代工商被pass掉了,临危受命的富士康集团,临时增加十万名工人,在无法再压缩的时间和高强度工作压力面前,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比较之下,在美国寻找这么一支技术工人队伍,很难。2、苹果高管曾估计,如果亲自进行电子产品的制造,苹果需要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管理20多万名生产线上的工人。但是在美国,自从2014年以来完成工业工程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只有7000人。而在中国深圳市,富士康集团就雇佣了24万名员工,当地还拥有几百万的工程师和工人。在一个地方集中大量的制造业和技术,这成为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一个竞争优势。由于劳动力供应充足,因此如果苹果的订单出现增长,代工厂可以快速提高产能。这样的一个工业生态系统需要几十年时间来发展,不可能一下子搬迁到美国。3、▲ 富士康进军印度市场在美国受尽恩惠的富士康同胞,不知是否在听川普吹完牛皮后,醒过来看穿了美国制造的一切,又不好意思回来,于是发狠补足廉价又实在的亚洲市场。在印度投资6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61.54亿元),建设一家200英亩(约合1214.06亩)的工厂,暴露了郭台铭的权宜之计。对于郭台铭来说,只为苹果组装iPhone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抱负。但富士康显然学会了川普的那套说辞,“此工厂能够向当地提供约4万个就业岗位。”那个你离开的,早已比你走得更远“对这些想从国外向美国回售产品的企业,我们即将征收35%的关税。”川普类似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基本是上上世纪的小学生水平。太平洋的另一边,站在科技的最前线,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中国科技公司Rokid,挑战了让苹果、微软都败下阵来的项目,成功研发出可能是全球第一款达到消费级别的黑科技AR眼镜——Rokid Glass。(为避免工业e站替第三方作广告之嫌,在此不赘述。)▲Rokid Glass 不仅可以彻底让你“摆脱”手机,解放双手,还能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变成为你随身携带的私人助理——导航、资讯、信息、提醒、智能推荐一应俱全。这款产品,可以算作继华为手机之后,中国制造再次打败苹果的又一黑科技,虚拟和现实的完美融合就这么容易被实现了,这种科幻的梦幻体验,川普大叔,你不想试试吗?▲ 特朗普:想啊,但是我连电子邮件都不会用,这种黑科技还是算了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野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野火不及,斧斤不止,传播界最后一个胖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特朗普建议苹果把海外生产线迁回美国?这对苹果来说是否现实?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698分享邀请回答4686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K18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对文章打分
iPhone美国造的最大难题:零部件供应商都在亚洲
阅读 (41584) 评论 (6)
阅读 (38082) 评论 (14)
阅读 (27094) 评论 (7)
阅读 (67606) 评论 (0)
阅读 (41674) 评论 (6)
阅读 (39201) 评论 (3)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苹果iPhone若回美国制造,对美国有何好处?
来源:作者:康斯坦丁责编:晨风
美国总统大选总会牵动着全世界的心,这不是精彩的反转剧集,而是关系到钱和生存的问题,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每生产100件电子产品就会有17件送到美国,过去20年,美国向世界输出了诸如苹果、微软、摩托、Google、Nike等数十个优秀品牌,一举成为最大的“客户帝国”,于是美国总统以及他笔记本里的新政策,对全球企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事实上,川普尚未正式述职,全球电子企业就已经发生了一场讨论地震:新总统旧事重提,直接给库克打电话,希望他能把的生产搬回美国,增加本土就业机会,重振美国制造业。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苹果在大陆的代工厂们都风声鹤唳,他们在短期内不怕丢掉工作机会,而是担心库克会借此威胁继续降低出货价格,政治和商业策略,总是虚虚实实地让人难以捉摸。充满着邪恶和下作。正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说川普、库克是电子领域的枭雄,那么,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制造商就是老百姓,利益博弈的走向总是“富了枭雄,亏了百姓”。在川普重提旧事之后,国内媒体一片哗然,认为美国制造无法满足苹果巨大的产能需求,也认为美国人不会像中国工人一样勤奋,大家一致认为:iPhone无法回归,但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制造正处于拐点,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此时iPhone想要回美国生产也并非不可能。事实上,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要美国人想做,他们就能拿回去。分批回归,中美制造三七瓜分iPhone其实,早在川普之前,奥巴马就曾邀请乔布斯去白宫喝酒,谈及iPhone回归本土,帮主只一个蜜汁微笑告诉总统:他们再也回不来了;这个事儿流传到中国,竟然让国人滋生出一种优越感,一种底层人士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事实上,乔布斯是个艺术家,懒得操心供应链上的事儿,他只是认为美国年轻人生而改变世界,而不是坐到流水线上虚耗人生;而继任者库克则是全新的风格,他热爱供应链、热爱财报、热爱奥巴马,在总统的诱惑下,库克曾经把一部分iMac组装搬迁回美国;现如今,川普虽不及奥巴马帅气,但开出的价码更具诱惑,承诺可以把资金回流企业的税收从目前的26%降低到15%,还会减少相关监管,事实上,自接到指令之后,库克已经开启同中国代工商的谈判,希望他们能到美国建厂,一些财大气粗的代工厂已经着手准备,一些小作坊正在纠结...显然,iPhone制造不可能全部回到美国,但总统话已经说出来,肯定要有所表示,中美制造共享iPhone产能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或许,中国在短期内依旧占主要部分,甚至绝对主要部分,长期来看,中国则需要警惕,毕竟,美国人更会玩,更有干货。首先,我们再重复下中国制造的优势:人力资源廉价丰富、政策环境宽松、生产效率高、舍得污染环境,中国工人愿意承担更艰苦的工作,还有就是成熟完善的供应链,包括海关效率、物流能力、不同环节中的衔接等等,更重要则是,iPhone零部件生产几乎都在亚洲,芯片在韩国,显示器在日本,组装在中国,而最终的销售,亚洲区也占据了重要的份额,把供应链囤于亚洲,极大地节省了苹果的物流成本,也是库克的代表作之一,但中国不能迷信这些优势,事实上,靠“吃苦、辛勤、忍受”换来的优势并不长久,我们的媒体总是把中国工人描述的像狗一样勤奋、像狗一样听话,把美国工人没描述得高傲、生产效率低,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刻板印象。川普之所以旧事重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创造就业机会,而且是给那些学历、技能双低的人找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以防止他们变成流浪汉,威胁社会稳定,这些人未必就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坐在干净、明亮的车间里,享受着恒温恒湿的空调,总比去大街上乞讨要强,至于说,工作效率完全可以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来改善。或许,美国不会找到30万人来组装iPhone,但川普的第一志愿是解决失业人口的工作,当他们都能找到工作时,任谁也不会强求这种低端的工作全部移转回来,悲哀的逻辑是,美国总统想要解决失业问题,他们能把一部分产能移回美国,毕竟,苹果是客户,有权利这么做;而中国市长想要增加就业,就不得不看人脸色,且向上帝祈祷。假性优势,iPhone只是美国制造的试验田如果川普的目标仅仅是“合适的产能回美国”,那么这件事短时间内成功的几率就非常大,而工厂一旦在美国建成,将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最可能的情况是,中国搬去的车间率先在美国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创造出大量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事实上,中国大陆的iPhone生产线也是不断地革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设备都来自美国,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制造要感恩苹果》的文章,详细阐述了苹果品质、产能的严苛要求,倒逼中国制造工艺流程的升级,甚至一些制造人士的英语都因苹果而变好了。现在,川普、库克若能促成iPhone部分产能回归本土,美国工业互联网将会大幅度地升级制造业,类似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都会快速上马iPhone制造车间,毕竟,他们离硅谷更近,离斯坦福更近,而要维系自动化车间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在数量上不逊于低端制造业,在质量上则具有绝对优势,简单来说,川普首批移转回的生产线,有望变成美国制造的试验田,最终开发出适用于美国国情的制造业和商业模式。中国媒体常常本末倒置的错误,常常把一些文化性、民族性的东西作为优势,把吃苦、耐劳看作是优势,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假性的优势,它们只有在绝对的科技实力背景下才能发挥优势,但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远远低于美国工业互联网时,这些优势根本微不足道,毕竟,当美国人吃不上饭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勤劳;在美国也有大量的低端岗位,不存在白人不做制造的情况,更人羡慕的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让自己的人民充满希望,他们深知单调、枯燥的流水线工作最终会被机器所取代,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积极投入到自动化开发和维护工作中来,这样又培育出新品种的制造业人才,如此循环,制造业的正途。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决过的一个最大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